社会学复习资料 补充完善
更新时间:2024-05-08 04: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一、需要简单了解的知识(PS:可能出判断题,十道题,每道一分) 1.农村合作医疗什么时候实行?
2.关于社会网络(P164)
3.社会运行规律
4.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运行机制
5.社会学这门学科只有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提出的。
6.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而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个人、社会、国家间的关系问题(P14)。
7.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二、基本概念(PS:可能出名词解释,四道题,每道三分) 1.社会学:
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2.人口规模:
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 3. 社会的概念(P49):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也称作“社会系统”。
4.社会运行(P53):
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化(P116):
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6.社会角色(P155):
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 7, 自觉的角色:
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8.初级群体(P172):
又称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都属于初级群体。 9 群体决策(P176): 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10.社会组织(P207):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并取代初级群体
成为社会结构的标志。 11.社区(P232):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2.(P275)分层最初是个地质学概念,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P276)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是社会地位最根本的差别 13, 社会变迁(P305):
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14.城市化的过程(P322):
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 15.城市化(P338):
亦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16.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P28)。 17.社会互动(P136): 也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相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
10.现代化特征(我在书本上找不到,可能是P317,同学们自行查阅一下资料): (1)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
(2)社会现代化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教育不发达,就不具备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3)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 (1)广义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有四个维度。
首先,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有6个基本内涵:①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社会转型;②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③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深刻变化;④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提高;⑤国内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⑥国际社会地位的变化。
其次,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在18~21世纪的400年里,社会现代化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两大阶段和六次浪潮;22世纪还会有新变化。
其三,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的国际竞赛,包括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其四,社会现代化具有绝对和相对、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如果说,社会现代化的国内进程是绝对社会现代化,那么,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地位变化过程就是相对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既包括社会领域的国内社会变迁,又包含社会领域的国际竞赛和地位变化。
(2)广义社会现代化有12个基本特征、10个基本原理、8个基本模型、3个基本动力、3条基本路径、2个基本关系式等。
广义社会现代化的12个基本特征是:相对可预期的、全球的、长期的、有阶段的、进步的、积极性适应、转型的、系统的、不平衡的、复杂的、国际竞赛、不可逆的世界趋势。
广义社会现代化的10个基本原理是:进程不同步,分布不均衡,结构较稳定,地位可变迁,行为可预期,路径可选择,需求递进,效用递减,状态不重复和中轴转变原理。
广义社会现代化的8个基本模型是:社会现代化时间表、社会现代化周期表、社会现代化坐标系、社会现代化路径图、社会现代化就业结构图、社会现代化数量模型、社会现代化动力模型、社会现代化创新驱动模型等。
广义社会现代化的3个基本动力是:社会推力(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等形成的社会推力),社会拉力(文化变迁、政治发展和全球化等形成的社会拉力),社会压力(人口和环境变化等形成的社会压力)。三种力不仅直接作用于社会现代化,而且通过相互作用,间接作用于社会现代化。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源泉。
广义社会现代化的3条基本路径是: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路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路径和综合社会现代化路径。其中,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路径,可以用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解释;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路径可以用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理论解释;综合社会现代化路径,可以用综合社会现代化理论解释。路径选择具有路径依赖性,没有最佳模式,只有合理选择。
广义社会现代化的3个基本关系式是:社会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社会适应、社会转型、国际社会竞赛等概念紧密相关,它们的关系可以用2个关系式表达:
社会现代化 = 社会发展 × 社会转型 × 国际社会竞赛(国际社会地位变化)
社会发展 = 社会进步 + 社会正适应 + 社会进步 × 社会正适应
社会现代化等于社会发展、社会转型和国际社会竞赛的交集,社会发展包括社会进步、社会适应、以及社会进步和社会适应的交集。社会进步指生活质量、社会效率、社会福利、社会公平等的提高;社会正适应指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社会环境等的积极性变化(合理性提高);社会转型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变;国际社会竞赛和地位变化指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国际竞赛和地位变化等。
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及意义(P253)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它表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意义十分深远。
(1)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增进了人的平等。自从进入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平等的历史。这种不平等的曾经达到了尖锐的对立,危及到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在其原始积累阶段,也曾一不平等大量剥夺无产阶级,其财富虽然疯狂地增长,但社会危机日益加深。17世纪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济贫法”和19世纪德国首相俾斯麦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标志着资产阶级也被迫认识到严重的社会不平等的危害,也说明了无产
阶级为争取平等权利而做出的不懈斗争,社会保障制度在20世纪取得巨大成就,确实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增进人的平等方面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例如,西方国家实行的完整系统的儿童福利、教育、健康保障体系,大大地增进了各阶层出身的儿童平等发展的机会,有些人称这种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儿童的天堂”。当然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完成人类真正走向平等的使命。
(2)社会表彰制度的建立,维护了社会公正。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在身体、智力等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不同,加上后天教育环境、食品营养等因素,这种差别更加明显。然而,人类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没有竞争,社会就无从发展,激烈的竞争对那些各方面条件较差的人来说无疑处在一种不利地位。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世界,完全实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有悖于人道主义理想,有损于人的尊严,降低了人的价值。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在实行竞争原则的同时,还强调公正的原则,就是说,效率和公平应当兼顾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许多条款,确实实现这种公正原则。例如,雇主责任制,强调雇主在赚取雇员创造的大量利润的同时,也应对雇员在退休、工伤、医疗等方面负有责任,甚至完全是单方面的责任。又如有些国家实行的对最低收入家庭的补助,即划定“贫困线”,是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达到正常收入而家庭优陷于困顿的人能够在社会中继续生存下去。
(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保持了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总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外一部夫人比较贫困。如果后一部分人长期处于穷困状态,他们就会不认同这种社会,甚至敌视这个社会,一有机会他们就会行动,力图改变这个社会,这样社会稳定就会出现问题。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收入低微,他心理上就有一种被剥夺的感觉,加之实际生活质量低下,又看不到重新发展的可能性,他就会成为一个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那些贫困者、流浪者起码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有了这些保障,他才能再寻找发展的机会,一个社会潜在的反对者就有可能变成社会建设的参与者,这种转变是与社会保障制度密不可分的。
(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其二是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单单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讲,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有了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健康有了一定的保证,劳动者的素质很可能得到提高,就可以避免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以残酷的手段牺牲劳动者的体力和精神来换取社会物质生活提高的悲剧。劳动者体力的不断恢复,劳动者精神生活的愉悦,就会加快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从生产发展需要资金积累上来说,巨大的社会保障储蓄基金也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财力上的保证。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拿出相当一部分的资金交纳给社会保险系统,既可以避免社会消费基金过度膨胀,引导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又能把一大笔资金投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去,社会经济发展就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有了社会保障制度,人就有条件、有时间去发展经济活动之外的文化精神生活,避免社会生活的单一性,更好地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将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经验表明,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是有密切关系的。 主要作用
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社会保障制度可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证条件。这是因为,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运行。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会导致在收入分配上存在较大差距,一部分人收入很高,生活富裕,一部分人收入很低,陷入贫困的境地;同时,由于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的作用,使部分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一部分人陷于生活无着的困境。由此可见,市场经济自发向效率倾
斜,不能自发地实现社会公平分配。而收入分配不公,是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收入再分配兼顾到社会公平,能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作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分散劳动者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也是对市场经济缺陷的一种弥补。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需要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合理流动,如果没有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劳动力就无法流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难以实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平等进入市场,参加竞争,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以维护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
我国原有的保障制度,是企业保障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一切保障费用均由企业自行筹措和负担,而各个企业发生风险的人数有多有少,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的比例有高有低,发生的风险的程度有大有小,因而在保障费用的负担上畸轻畸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平等竞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同时,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企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障费用的费率是统一的,这就均衡了各个企业社会保障费用的负担,为企业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条件。此外,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通过社会保障能使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从而为企业竞争和资源优化组合配置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劳动者在劳动中可能发生工伤风险、疾病风险和失业风险,女职工又要生育子女。这将使部分职工丧失劳动能力和劳动岗位,失去和减少维持生活的收入来源。此外,劳动者也必然会由青年走向壮年,最后步入老年而丧失劳动能力。如果这些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就难以生存下去,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使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获得社会给予的物质帮助和保障,能够正常地继续生存下去。这就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可见,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解决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分享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成果。社会保障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和社会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等诸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其他制度所难以替代的,尤其是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就业难、就医难、读书难、贫困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是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促进社会和谐。[1] 战略意义 四大作用
保障权利公平。公民享受教育、健康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在西方被统称为“福利权利”或“社会权利”,被视为对基本公民权的拓展,或社会公民权的一部分。联合国《人权宣言》中有关“福利条款”对这一权利进行了明确规定,如第22条——“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社会保障把保障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享受了全民的社会保障,意味着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从而在一个公平的起点上参与社会竞争。 保障机会公平。机会公平是指,任何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都应被覆盖在社会保障范围内,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在中国,一些富人把穷人当作智力低下、不负责
任甚至天生懒惰的人。这是不对的,中国穷人绝大多数勤劳、本分、责任性强,他们之所以受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机会缺乏所致。社会保障制度可使他们中的悲观者前行,他们中的无力者有力,增强他们的机会,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尽可能公平竞争的起点。
维护规则公平。规则公平指一视同仁,既不能对弱势群体歧视,又不能对特权阶层倾斜。通过社会保障机制,重点保护社会的极端贫困人口(即在绝对生存需求线下的群体)。因为和高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从风险管理获得的保护也是最不完善的。这就意味着,不实施社会保障,他们可能落入所谓“贫困陷阱”之中,形成恶性循环。
调节分配公平。我们说,分配公平提高效率,分配不公损害效率。当前,一些国有单位之所以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与分配不公有关。那么,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进行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差别,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2.扶贫的困难、挑战、途径(P394) 困难:
第一,目前农村还有将近3000万最难脱贫的绝对贫困人口。
第二,我国现行的扶贫标准太低,基本上只是维持生存的最低标准费用。如果采用目前国际通行的按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的人均每天1美元的标准,中国农村在1998年底仍然有1.06亿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大约是11.5%,农村扶贫任务还很艰巨。 第三,经验表明,以县为单位的瞄准机制导致了扶贫基金的不公平分配。
第四,扶贫开发工作中,中央政府优先的扶贫资金的确存在被截留和挪作他用的问题。 第五,过于强调农业开发的扶贫策略正面临着市场风险加大、农业比较收益低、农民务农意愿减弱以及环境保护等的挑战。
第六,扶贫开发工作中对于贫困农户的主动参与问题重视不够。 第七,民间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第八,脱贫农户还具有很强的脆弱性,抵御风险能力差,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
农村扶贫开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贫困人口返贫现象比较严重14-16 (二) 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16-18 (三) 政府扶贫资金利用效率不高18-20 (四) 扶贫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不够20-24 三、农村扶贫开发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24-38
(一) 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本领24-27 (二)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27-30 (三) 增加扶贫资金投入,严格扶贫资金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30-32 (四) 坚持政府主导开发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32-35 (五) 实施“整村推进”战略,把扶贫开发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
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它是自2001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后,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一次总结。
该报告指出,十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扶贫政策的执行力,从而使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此外,该报告还强调,当前制约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诸如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
贫现象时有发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仍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概言之,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且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未来我国开展扶贫工作将面临各种严峻挑战和尖锐问题。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绝对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加大 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贫穷落后状况明显改观,那些处于自然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贫困群众也大多摆脱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不可否认,我国多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居住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道路依旧漫长而艰难。具体而言,上述状况的出现主要源于以下几点因素:一是这些地区的贫困群众观念相对落后、文化技术素质较低,自身脱贫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人口分布相对分散,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欠佳,生产生活条件难以根本改变;三是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功能很差,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设施等建设落后。总之,主客观因素的叠加,加大了剩余绝对贫困人口脱贫的艰巨性。新世纪以来,我国在不断增加扶贫开发资金,不断加强扶贫开发措施的情况下,贫困人口脱贫速度不增加反而逐年减缓的现象,也充分说明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日益增大。
二、脱贫人口脆弱,返贫现象易发 在解决绝对贫困人口问题的同时,反返贫成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新课题。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贫困人口当中,近三分之二属于返贫性质。另外,在已初步脱贫的几千万人口中,由于多种不利因素的掣肘,他们仍然存在很大的脆弱性,并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甚至稍有冲击就会重返贫困境地。这种脆弱性主要体现在:第一,贫困人口多处于自然灾害多发或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土地等资源质量较差,防灾抗灾能力相对不足,在特殊情况下,这些人极易返贫;第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这也部分导致初步脱贫的低收入人群抗风险能力较差;第三,诸多尚未稳定解决温饱的群众自身综合素质较低、能力不高,以致很难迅速提高家庭收入和物质积累;第四,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将面临极大地就业压力,这必然会影响到贫困人口的就业,使他们的生活蒙上阴影。此外,市场冲击、经济波动等也是导致低收入人口返贫的重要因素。
概言之,当微观层面的负面冲击如疾病、失业等发生时,初步脱贫人群很容易滑回到原来的贫困状态;而当宏观层面的负面冲击如经济危机、就业政策等发生时,他们也最容易成为返贫受害者。
三、非收入贫困现象比重趋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1.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比扩大为3.231:1。同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无疑,城乡之间、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逐年拉大,导致了“马太效应”的凸显,即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部分贫困人口非但没有脱贫致富,其相对弱势地位反而更加突出。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一方面源于居民之间收入水平分布的不均等,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多种非收入因素的存在密不可分。中国在几十年的扶贫开发过程中,在收人贫困减少方面成绩显著、在非收入贫困减少方面成绩欠佳的事实,就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近年来,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拉大等非收入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农村返贫率提高和农村非收入贫困比重增加,具体表现为:由于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制度不健全,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子女教育投入过大陷入贫困的境况屡见不鲜,另外,因未参保而产生的养老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越来越引发我们的困扰与担忧。 四、扶贫资源投入效益递减
近几年,我国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数目逐年增大,国家的、民间的和国际机构的扶贫资金每年都在300亿元以上,但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扶贫资金投入的增加并未带来相应的扶贫效果,反而出现了扶贫开发边际成本加大、扶贫资源投入效益递减的趋势。笔者认为,上述现象的出现充分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扶贫开发所面对的对象与以往相比,其贫困程度更深,脱贫环境更恶劣,而扶贫开发条件也更困难。一方面,当前以贫困区域为单位的扶贫开发战略,使国内贫困人口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这就直接造成了扶贫开发综合体系的分割,以及扶贫工作实际开展的“各自为政”。
另一方面,全国各地贫困人口的离散布局,也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要的就是必须面对过高的监督成本问题。在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方案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极难操作的复杂问题。此外,当前我国在扶贫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中尚未形成严格规范的制度,各级政府、中介机构、农户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开展多重博弈,甚至出现挤占和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致使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五、市场风险致贫、返贫现象凸显
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风险致贫、返贫现象日益凸显,对此,我们务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导致农民贫困或者返贫的市场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农民承包经营中的市场风险。该类风险虽然源于市场本身固有的变化,但却与农产品生产经营特性密不可分。通常而言,由于农业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且生产决策与农产品上市销售在时间上被分割,由此所造成的农业生产周期性波动,就使得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市场风险变得难以避免;二是农民非承包经营中的市场风险。科技进步、社会分工、市场经济及其各类产业的发展,给市场主体提供了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和无限的商业机遇。改革开放后,许多农民正是利用上述空间和机遇,通过自主地支配和使用家庭所拥有的各类生产要素,独立地从事非承包经营范围的经济活动,而取得了可观的非承包性经营收入。但是,市场竞争的残酷事实表明,这些经营活动同样具有很大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所从事的非承包经营活动规模较大的农户,因其筹措和投入的资本数量较大,故他们一旦遭遇市场风险,就很可能会背上沉重的债务,导致贫困或者返贫。
另外,扶贫标准低也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按照国家现行扶贫标准,2010年我国扶贫对象数目为2688万,占农村总人口的2.8%,比例显然不是很高。但如果参考“国际标准”来衡量我国贫困人口数目,规模就会扩大很多,由此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要求也会相应变得更高。(窦宝国)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正在阅读:
社会学复习资料 补充完善05-08
402胶水安全技术说明书04-30
浙江省园林造价员浙江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练习题)2008.4.1305-17
新核心大学英语2 Unit 405-17
高一年级数学提纲05-24
语不惊人死不休(149)生活的决定比投资的决定重要09-26
小议国有资产管理的缺陷及其成因12-25
软件体系结构课后作业及答案11-3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复习资料
- 社会学
- 补充
- 完善
- UML基础与Rose建模实用教程课后习题及答案(无第四章)
- 集团与子公司借用员工协议
- 安徽大学企业伦理学案例讨论
- 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价表(详细)
- 肝素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理疗铺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 四年级下册(青岛版)科学复习资料
- 人教版 7.2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 导学案 - 图文
- 软件可行性分析报告和需求规格说明书
- (38)2016年某铁一中入学数学真卷(十一)
- 口腔疾病概要单元试题(带答案)
- 营销中心各岗位说明书 - 图文
- 项目申请书撰写方法
- 魔芋切片机设计
-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填写范本
- 二建施工管理每年重点
- 冬季施工专项方案 - 图文
- 讲与练 度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课时作业19新人教版必修1
- “认知类”面试题参考答案
- 2017-2022年中国盐酸溴己新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
- X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