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

更新时间:2023-09-24 00:52: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同学们好,今天有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温病学,那么《温病学》是一门什么课程,他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温病。具体来说,温病的病因是什么,病机是什么,温病怎么发生的,发生以后又有什么发展规律,在温病发生之前怎么进行预防,发生之后各个阶段怎么进行辨证论治,是这么一门学科。什么是温病,简单的说就是外感热病。

他究竟是一门基础课,还是一门临床课。应该说他是一门临床课。因为他是对温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但是,它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是属于基础学科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放在临床课之前,基础课之后,讲完基础课以后,讲伤寒,温病,然后进入临床,为什么这样,现在是把它作为一门基础临床课来讲。那么在临床上,究竟它属于哪一个学科,放在内科可不可以?内科放不下。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的内容不仅是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宫科等。都有外感发热的疾病,单纯放在内科不合适。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中医对于温病的认识,起源于什么时候,可以说起源于内经。但是《内经》里面介绍的很少,有零星的记载,并不多。以后《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四部经典里面都提到过温病的问题。但是都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为什么?因为古代首先认识的伤寒,我们现在说见到的《伤寒论》里面,记载最多的是伤寒病。虽然提到了温病,但是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也正因为如此,温病在后世的发展非常的缓慢。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他

的发展也非常的曲折,可以说,温病学是中医学领域里面,最年轻的一门学科,他的形成应该是从叶天士开始,也就是说,它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历史,在清朝中期,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

在温病学硕形成之前,应该说中医学整个理论体系,并不完善。温病学形成之后,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完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下面,我就具体的讲一讲,温病学说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发展的,这个内容就是咱们讲义里面绪论的部分。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这个形成与发展可以分成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战国至隋唐。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的形成是在战国时期到秦汉这一个阶段。《内经》里面提到了关于温病的问题。所以我们讲温病,从理论的渊薮来讲,应该说导源于《内经》,应该肇始于《内经》。

比如说,《素问-生气通天论》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冬天感受了寒邪,到了春天就要发生温病,这个名词(病温)呀!有不同的说法,在不同版本的内经里面,有的说是“春必病温”有的说是“春比温病”。总而言之,在《内经》认为温病的病因是“冬伤于寒”这是一种说法。再一个,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面提出这么一句话,“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疠,温病乃作。”这句话就是说,到了春天,气温升高了,天气温暖了,在这个季节,草和树木都繁茂了,繁荣了。开始生长了,自然界就流行着一种“疠“的致病因素,人感受这种致病因素就发生了温病,这句话里面明确的提出了温病的病

名。

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医对温病的认识是从《内经》肇始,肇,也就是开始的意思,所谓肇始,就是从内经开始。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这个大家都知道,素问九卷81篇,灵枢九卷81篇。在《黄帝内经》的162篇里面,有多少内容是提到温病的呢?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首预案病篇》引经十九条,也就是说,吴鞠通从内经的162篇里面,摘录了19段文字,都不长。是有关于温病的。王梦英在《温热经纬》的卷一里面,引了内经的38条,也就是从162篇里面摘录了38段,他这38段和吴鞠通的19条有重叠。你就可以看出来,内经里面关于温病的论述并不多,提到了温病的病因,也提到了病机。提到了温病的名称,但是关于温病的辨证论治,并没有详细的论述,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在内经,我们只能说是温病的肇始,这个阶段提出了温病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黄帝内经》之后,就是《难经》。《难经》里面也有关于温病的论述,《难经五十八难》提出来“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段话里,“伤寒”出现了两次,什么意思呢?“伤寒有五”这个伤寒是广义伤寒。五种伤寒里边这个“有伤寒”是狭义伤寒。也就是说《难经》里所提出来的,这个伤寒(伤寒有五)是外感病的统称。可以吧外感病分成五大类。这里面呢,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么五部分,大家可以看看,中风和伤寒,就是郑重经《伤寒论》里面中所讲的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这个都属于伤寒类,是伤寒类的疾病,后边有提出来“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那么这几

种,应该说属于温病类。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来,伤寒不是一种病。就说这个狭义伤寒和中风。都属于伤寒类的范围。所以呢,他是一类病的统称。温病也是一样,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也就是说,温病作为一个名词来讲,他也包括了很多病种,在《难经》里面已经提出来这个问题,外感病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伤寒类,一类是温病类,而且伤寒不是一种病,温病也不是一种病,这个提的很明确。但是究竟伤寒怎么样,温病怎么样,发生发展规律是什么?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来,可以说《难经》这个“伤寒有五”还是集成《内经》的说法。认为温病是外感寒邪,冬伤于寒。春天而发生的疾病,并没有突破《内经》的框框,《难经》之后,中医的第一步临床著作《伤寒论》还有《金匮要略》,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张仲景的著作。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应该说是已经失传了。我们所见到的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不是张仲景原来书的原貌。《伤寒论》是经过西晋太医令王熙,字叫叔和。经过王叔和整理,编次而流传下来的。因为当时张仲景那个时代,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连年的战乱,他这本书写成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传了,就见不到原貌了,王叔和距离他时间并不长,王叔和所见到的,并不是张仲景的原书,他是搜集了一些残简,加以整理,编排次序流传下来的,他(王叔和)给定名叫《伤寒论》,另外一部分,《金匮要略》也不是王叔和整理的。是宋代翰林学士王洙,王洙在翰林院所保存的一些旧书里面,发现了一个残本,叫什么呢《金匮玉函要略方》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节略本,一共分为三个部分,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论妇人还有方剂,后来进过林亿校对整理,他们加工

以后,把上卷的伤寒部分,因为伤寒论已经有了,吧伤寒部分去掉,把后两句按论杂病和妇人方剂那部分由加以整理编排,定名为《金匮要略方论》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金匮要略》分为三卷。因为张仲景的书见不到原貌,所以后世就有争论。

我们讲温病,为什么要提伤寒,因为它与温病的关系太密切了。首先,温病(学)的发展和《伤寒论》有关系,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伤寒论》也限制了温病(学)的发展。下面我先介绍《伤寒论》里面有关温病的内容。它是怎么说的,它踢了这么一句话,在《伤寒论-平脉法》里面提出来“伏气之病,以意侯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提出了“伏气”这个概念,内经里面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内经并没提“伏气”这个名词。那么冬天感受了寒邪,当时不发病,寒邪钱富裕体内,到了春天才发病,后人就认为是伏气,“伏气”这个两个字最早是从这儿提出来了。它对内经加以发挥,冬天感受了寒邪,到了冬天发生温病,是邪气内伏。至于怎么伏。伏在哪?怎么发病。在《伤寒论》的另一篇,《伤寒例》里边就提出来“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而致,非时行之气”。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就是说,冬天感受了寒邪,当时就发病,这叫做伤寒。“不即病者,、、、非时行之气”这句话很明确,冬天感受了寒邪,当时就发病,这是伤寒。另一种情况,冬天感受了寒邪,它当时不发病。“不即病”-当时不发病,这个寒邪藏在哪?藏在肌肤,皮肤肌肉之间。到春天就发生温病,要到夏天发病呢,就叫暑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7z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