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赏析

更新时间:2023-09-16 21:12: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沁园春·雪》赏析

一、《沁园春·雪》原作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1

二、题解及背景

(一)题解

《沁园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牌名,这自然要归功于毛主席这首大名鼎鼎的《沁园春·雪》,但是《沁园春》这一词牌却是历史悠久。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刘庄格外宠爱其第五女沁水公主刘致而赐建的陪嫁园田,故名沁水园田,又称沁园,外戚窦宪倚仗权势、巧取豪夺沁水公主田园。后来的文人墨客感叹其事,多咏叹之。到唐代后,“沁园”已成为典故见诸于文人墨客笔下,并且被引作曲调名,成为诗词用韵题材。2

现在传世最早的《沁园春》词据考证当是宋代词人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但是这一首词与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词相比之下无论艺术水平还是影响力均尚显薄弱。所以后人再以《沁园春》词牌填词之时,多以苏词为参照。

(二)写作背景

1935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日渐彰显,占领华北的图谋已经昭然若揭,使中华民族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急遽上升了。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爱国反日运动。12月17日到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制订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史称“瓦窑堡会议”。

3

瓦窑堡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同志一方面继续对东北军的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

另一方面着手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东征山西抗击日军。

1936年2月5日清晨,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主力抵达陕西清涧河口东渡黄河,在号称“黄河第一湾”的石楼县辛关镇登岸。暮冬还寒,大雪纷飞,兼之毛泽东正率军从陕北跨过山西,漫天雪景更激发了诗人的英雄主义浪漫情怀,7日红军宿营于义牒镇,毛泽东怀着对革命的必胜信念,挥毫提笔写下了这首至今读来都

1

新华网.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专题报道.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3-12/04/content_1213667.htm 2 龙建国.《沁园春》的形式特点与发展历程.中国韵文学刊,1997,(01). 3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瓦窑堡会议.http://cpc.people.com.cn/GB/33837/2534314.html

2

令人酣畅淋漓的快意之作——《沁园春·雪》。

(三)发表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均渴求和平,反对内战,而国民党反动派怀着“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一味抢占地盘,挑起事端,并试图把“破坏和平”的帽子强加到共产党人的身上。为此蒋介石多次电邀毛泽东前赴重庆进行“和谈”。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抱着最大的和平诚意,也本着戳穿国民党反动派虚伪谎言的目的,飞抵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许多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进行了友好而默契的交流。9月6日,毛泽东同周恩来等人一起,看望国民党元老柳亚子先生。柳亚子请毛泽东校正准备收入《民国诗选》的《七律·长征》一诗,并向毛泽东索取诗文。在此之前柳老即曾增诗于毛泽东,10月7日,毛泽东便将早年写就而从未发表的这首《沁园春·雪》题赠给柳老,请柳老“录呈审正”。

收到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雪》后,柳亚子欣喜若狂,忍不住直呼“大作”、“大作”。他一边赞叹,一边写下了和词《沁园春·次韵和毛主席咏雪之作》,抄录后一并送交《新华日报》拟刊行发表。由于《新华日报》的主办方是中共宣传部门,因而报纸负责人提出能否发表还需要请示延安方面。柳亚子盛情难耐,不愿因此延误时日,只好建议先行发表自己的和词。于是《新华日报》在10月11日,也就是毛泽东离开重庆的当天刊发了柳亚子的和词。

柳亚子的和词一石激起千层浪,重庆社会各界对毛泽东的原词更加好奇,纷纷打探。很多友人也向柳亚子先生求取毛泽东原词,柳老便“不自讳其狂”,原词迅速传播开来,只是人手相传讹误颇。重庆《新民报》副刊《西方夜谭》的编辑的吴祖光先生遍访了几个人,凑起来三个传抄本,方才得到了这首完整的《沁园春·雪》并于11月14日在《西方夜谭》上发表。吴祖光先生对本词也给出了热情推崇的赞语,随即,《大公报》也将毛唱柳和的两首咏雪词予以刊载。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经面世,轰动山城,成社会各界谈论的焦点。重庆舆论界犹如雪片一般刊载毛词的唱和与评论。据后世统计,当年刊发的和词竟有五十余首之多,评论也将近二十篇,这在我国诗词发展史上也堪称佳话。

3

毛唱柳和的词作本是文化界的传奇,却引来了出于政治意义的“围剿”。蒋介石看到这首词表现出非常愤怒,尽管素有国民党“文胆”之称的幕僚陈布雷认为毛词“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蒋介石却说:“我看他毛泽东野心勃勃,想当帝王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并让陈布雷赶快组织一批“御用文人”,创作诗词文章批判毛词。于是从12月开始《中央日报》等国民党反动派主导的机关报刊便开始了针对毛泽东词的攻击和打压。一时间和词四起,但均甚是庸碌,不是高举和平大旗的幌子,便是是纯粹恶毒的人身攻击,无论是艺术造诣还是思想境界没有一首能超过毛泽东的原词。国民党又内部要求党员凡是会些诗词功底的,便都来填写这首《沁园春》,妄图选几首意境和文采都超过毛泽东的,以国民党领导人的名义发表,只可惜这帮御用文人的惺惺作态又怎能和毛泽东指点江山的宏伟气魄相比呢?

面对反动文人的恶毒攻击,重庆的进步文化界在周恩来的授意下迅速予以坚决的反击。郭沫若先生用两首尖锐的和词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盛赞毛词“气度雍容格调高”,并用“何足道,纵漫天弥雾,无损晴朝”的诗句表达了对革命的信心,又无情揭露了御用文人“传声鹦鹉翻娇”、“蛾贼群骚”的丑态。在延安的爱国民主人士黄齐生,晋察冀解放区的邓拓等人,也都各自依韵奉和,热情赞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山东解放区的“将军诗人”陈毅用“服务人民最娇,是真正英雄应折腰。看新型政治,推翻封建;新型军队,杀敌腾骁。更有同仇,民主联合,屹立神州举世骄。抬望眼,料乾旋坤转,定在今朝。”的诗句,名虽为“慰柳亚老”,更热情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

三、全词注解

《沁园春·雪》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借雪起兴,借景抒情。起笔不凡,在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北国雪景的壮丽之后,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须晴日”一句。以自然巧妙的联想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

下阕 “江山如此多娇??”首句,承上启下,天衣无缝连接全词。“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祖国前途、人民命运的关怀。

4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六七十年代称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绝句。 前三句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北国风光”总领上片。“千里”“万里”运用互文修辞,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和雪飘。诗人虽然登上了秦晋高原,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在视野之外的想像延伸,使意境更加开阔,气魄更为宏大。“冰封”、“雪飘”静动相衬,堪称佳句。

“望”字统领下文。然而如同首句,这里的“望”,除了登高远眺的意思外还有很大的想像成分。“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方风貌的雄伟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缩影。“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遥相照应前面“千里”和“万里”,又有着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意蕴。“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以“惟余莽莽”渲染长城早已是一片冰雪。“顿失”二字,状写了黄河因为被冰雪覆盖,涛涛洪水不见踪影,突出了冰雪的威力,极有气势。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银”、“蜡”二字着重描绘色彩,“银”色白而亮,层层大山逶迤,积雪相映而出,“蜡”色白而滑,高原开阔积雪反光而出,这种同中有异的修辞用得精准形象。“蛇”、“象”二字则是描绘形状,“蛇”恰似群山的蜿蜒曲折,“象”正如高原的平坦开阔。“舞”、“驰”两个动词让整个画面就鲜活了起来,蛇行如舞,象奔似驰,雪中的群山和高原本是静物,此时仿佛一下子就活了起来,惟妙惟肖。至此,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登高远眺所望到的群山和高原的壮丽景象,经由作者的艺术加工,让现实的山河和艺术的想象融为一体。

以上的部分主要摹写了实景, “须晴日??”三句则笔锋一转开始描写虚景,雪中山河在漫天的鹅毛下陷入一片苍茫,雪后,红日当空晶莹的雪花闪着灵动的眼睛则显得娇艳。一个“看”字,既承接上面“望”字,又略表转折,为我们打开一片新的美景;“红装素裹”,形容皑皑白雪上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光,把日照下的雪野比做少女的衣装,此情此景,红日与白雪相互映衬。“分外妖娆”, 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江山??竞折腰”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此多娇”承上,对上阕的风

5

景描写进行了有力的概括,对“北国风光”给出了一个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由此即可铺开对古今历史英雄人物的点评,一展诗人的才情与抱负。这一过渡衔接非常的自然,祖国山川秀丽,引得古往今来如此这般英雄人物逐鹿天下。一个“竞”字,言尽世间英雄争斗之事,历史才俊的雄心壮志还有斗智斗勇的激烈都在这里涵盖了。“折腰”一词,描述了英雄豪杰们为之倾倒的姿态,也为下文继续对古代帝王的评论作铺垫。

“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作者回溯历史,对历史上地位卓著的几位封建帝王逐一作了评价。可惜秦始皇、汉武帝虽然在武功方面建树颇多,相较之下,文治方面就稍有逊色。唐太宗、宋太祖也是一样,在文学才华上稍有欠缺,此处运用了“互文”的手法,说明这些封建帝王不注重文治。紧接着,就连号称“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也只不过是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赳赳武夫,缺乏文治。

作者以“惜”字领兴,情感色彩浓郁,既对这些封建帝王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寄予了肯定,认同他们是为江山“竞折腰”的英雄,又不讳言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坦陈其在文化方面的缺失。

\俱往矣”,短短的三个字却是如此的铿锵有力,把历史的一页全都翻过,将目光放眼于未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者睥睨群雄,气吞霄汉,充分表达了无产阶级肩负历史使命的自豪和完成历史使命的自信。

四、用典意蕴

1.借古颂今,吟咏风流

《沁园春·雪》一词化用了很多前人的典故,这一点颇有辛弃疾的风格。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连续使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拓跋焘、廉颇等人的典故,该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间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不仅体现了辛弃疾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更为显著的是辛弃疾的《沁园春?答杨世长》一词,该词连续妙用人名典故,以烘托杨世长的突出才能。《沁园春·雪》无论是在句式上、意境上还是写作思路上,都可见化用辛弃疾词作的踪影。辛弃疾在词的上阙绘景,下阙连举了五位

6

古代的大文豪:曹植、刘桢、屈原、宋玉、司马相如。以此作一个铺垫和映衬,起到更进一步颂扬在妙笔生花、倚马千言的杨世长的作用。这是一种映衬式用典的写作手法。

毛词上阙绘所见所想的雪景,下阙引出旧时风流人物,连续列举了五个封建帝王,批判两千多年来封建主义最终以凸显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中国人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2.妙取前贤“雪” 诗之句式与句意,用以描写所见雪景之妙

唐人韩愈《咏雪赠张籍》诗中有句云“岸类长蛇扰,陵犹巨”,是写大雪之后的地形地貌的,其中的蛇、豗比喻雪后之山野十分形象。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和韩愈的原诗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毛泽东所妙用之句更有气势。更为通俗的同时且为写后文引发评论作出了铺垫。 3.数典连用有增强全词的气势之妙

毛泽东借助一个“惜”字引领出五位古代帝王,用寥寥数字将所处的时间、空间、朝代各不相同的人物就“串联”起来了进行对比与评析,加之笔调委婉幽默而又意味深长,将他们的历史贡献与不足生动形象展于读者眼前。

五、影响意义

(一)影视作品《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

2011年6月份上映的《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 被称为电视剧版的《建国大业》,云集唐国强、张国立、蒋勤勤、张铁林、袁莉、刘劲、秦丽、许还山、达式常等实力派明星最佳阵容。该剧讲述的是以重庆谈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国共两党之间斗智斗勇的革命史实,并着力描写了各大民主党派积极支持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经历了八年的艰苦抗战之后,中国各阶级、各党派和广大人民群众均抱有强烈的反战情绪。于是,在张澜先生(许还山饰)等民主爱国人士的斡旋下,以毛泽东(唐国强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以蒋介石(张国立饰)为代表的国民党终于坐在了谈判桌前,商讨政治协商和平建国。为了表示和平的最大诚意,共产党主动撤出了部分已经解放了的地区,然而,国民党却并没有按照人民愿望建立

7

民主联合政府的打算,反而强行解散民主党派,抓捕民主人士,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

该剧主题曲选取了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由舒楠作曲,杨秉音编曲,知名歌手韩红倾情献唱。

(二)影视作品《延安颂》

《延安颂》是一部四十集的抗战历史电视剧,由宋业明执导,唐国强、马晓伟、郭连文、郑强、刘劲等主演。

这部电视剧高屋建瓴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十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以无以伦比的胆略和才识,呼唤引导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走向民族解放战争的光辉业绩。

该剧的插曲选用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由青年歌唱家曲波演唱。 (三)影视作品《中国命运的决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至此,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然而在中国却开始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大型电视连续剧《中国命运的决战》是1999年以献礼国庆五十周年为契机的一部主旋律影片,该片第一次将中国革命同世界政治格局的风云变化相结合,高瞻远瞩,气势宏大。

(四)英文翻译

《沁园春·雪》一词影响力已经超出国界,现已有英文版本问世。

六、参考文献

[1] 新华网.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专题报道.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3-12/04/content_1213667.htm

[2] 龙建国.《沁园春》的形式特点与发展历程.中国韵文学刊,1997,(01). [3]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http://cpc.people.com.cn/GB/33837/2534314.html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7x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