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3-09-30 17: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案例1:远未成为历史的马克思

镜头一: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

《光明日报》1999年12月30日载:在千年交替之际,西方媒体最近纷纷推出自己评选的千年风云人物,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在多家西方媒体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名列第一或第二。

在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的一次网上民意测验中,卡尔﹒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高居榜首,得票率分别高于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马克思(1818-1883)于1848年与恩格斯一道发表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并于1867年出版了他的不朽巨著《资本论》的第一卷。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学说成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共产党宣言》迄今已用200多种语言出版,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在路透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路透社邀请34名、来自各国政界、商界、艺术界和学术界专家名人进行的这次千年人物评选中,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

镜头二:马克思被德国民众评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2003年9月,德国德意志电视二台进行了一项为期三个月名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调查。前东德地区大都将选票投给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卡尔﹒马克思,而人口占据多数的前西德地区则主要将选票投给了二战后西德的第一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11月28日公布的最终的投票结果是:西德战后第一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位居第一,1517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德国基督教新教创始人马丁﹒路德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卡尔﹒马克思。前3名的得票总数为:阿登纳57万,马丁﹒路德52万,马克思50万。

二战结束后,德国饱经世界大战硝烟的洗礼,沦为战败国,百废待兴。阿登纳带领德国人民摆脱了纳粹的统治,走出了二战的阴影,并创造了二战后复苏的“经济奇迹”。因此,阿登纳在德国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在投票的人看来,追求自由、公平社会的卡尔﹒马克思是最应受到敬仰的,有朝一日,他将成为最伟大的德国人!马克思在东部的五个州获得了40%的投票,但在西部只获得了3%的投票,差距十分悬殊。

1

此次评选得到了德国民众的热烈响应,参加评选的人数达到330万,候选人也多达1300位。德国民众先是从这1300位候选人中选出了100名最伟大的德国人,然后从中评选出了10名最伟大的德国人,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位外,另外七位是被纳粹屠杀的反希特勒战士索菲。斯谷尔和汉斯﹒斯谷尔、著名音乐家巴赫、发明西方印刷术的约翰斯纳。古腾堡、“铁血首相”俾斯麦、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镜头三:马克思被英国媒体评为“全球最伟大的哲学家”

2005年6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四频道《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就“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展开调查。经过一个月的评选,7月14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著有《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伟大共产党人先驱、共产主义理论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卡尔﹒马克思最终以27.93%的得票率脱颖而出,被评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而排在第二位的是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姆,他的得票率为12.67%,以6.8%得票率位居第三位的则是伟大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有进入前20名。

这次选举共有3.4万人投票,能够进入“十大”的全部都是西方哲学家。生于20世纪的“十大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兼数理逻辑学家维特根施坦,以及提出可否定原理的英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哲学家波普尔。数学家兼逻辑学家罗素,以及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沙特在一个月前的初选虽然能够进人“二十大”,但最终未能在“十大”排行榜中占有一个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BBC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过程中,英国《经济学家》杂$曾经号召其读者把马克思从候选名单上拉下,希望读者选休谟。《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已经过时了,而资本主义是有效的,等等。但英国公众得出了自己的决断。很多人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內容。

马克思能够在英国这样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这么受欢迎,让发起这个评选的栏目主持人梅尔文﹒布拉格都深感吃惊。他认为:马克思似乎对全世人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他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思考讨论

1.人类社会过去1000年的历史画卷中,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在历次评选中高居榜首?

2.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马克思先后被评为“千年风云人物”、“最伟大的德国人”、“最伟大的哲学家”,给我们什么启示?

案例点评

2

这是一个复合型案例,择取了令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欢欣鼓舞的三个历史性镜头,既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巨大力量和无与伦比的深远影响,又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

马克思以绝对优势先后被评为“千年风云人物”、“最伟大的德国人”和“全球最伟大的哲学家”,不仅仅是对马克思所创造的学说和理论体系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其历史和现实政治意义的评价;尽管马克思逝世100多年来人类社会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美妙的主义”,但绝大部分都如同倏聚倏散的过眼烟云,惟有马克思主义独树一帜,具有最强劲的生命力;尽管马克思逝世l00多年来资产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但是所有的这些变化都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以理解和说明;尽管100多年来不断有人诅咒和诋毁马克思,但从来没有人能够阻止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从来没有什么思想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掌握亿万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

这些评选活动还启示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内涵,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马克思的伟大学说是“源头活水”,只有根植于马克思博大精深的伟大学说中汲取营养,慎思之、笃行之,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择取了三个历史性的画面,既展现了伟人马克思个人及其学说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又说明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当今时代仍然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案例可用于绪论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较为典型,建议作为教学引导篇,重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案例事实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

案例2:缘何首推马克思

20世纪末的l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学人”(亦有译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或“千年第一伟人”的)这一命题

3

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从互联网的分布和覆盖密度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说,这次BBC网上投票结果,主要是反映了西方知识界、思想界精英层的评价和判断。但是,这个让我们很多“东方”人“匪夷所思”的事实和消息,却正印合了我近十多年来观察、思考的种种内心所得,内心所悟。

1986-1987年,我以《科技导报》副主编身份常驻美国波士顿。这里是美国哈佛、MIT等诸多著名学府的聚集地。其间,这些一流大学不时有各种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学会的活动公告。当时我就有一种内心的震动一一马克思在西方,特别是在学界、思想界,不仅未因其曾向西方社会宣布“可怖”的“幽灵”而被“拒而远之”,相反,他始终被尊为一位大思想家。他的著作、他的思想一直被关注,被研读,被研讨。可以说,西方学界、思想界对人类思想、人类文明的那种无偏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给我以震动。由此,我开始思索西方思想界何以如此看重、如此敬重马克思的深层缘由。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把握当今的“天下大势”?

马克思一生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一生追求人类的理想社会目标,并留下了鸿篇巨制。他的理想社会的实质性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条:(1)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的极大丰富;(2)社会每一个成员,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公平、公正;(3)社会每一个成员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全人类的解放。至于如何最终衡量、检验或标识这些目标是否实现了,马克思也提出三条检验标准,这就是:(1)是否消灭了城乡差别;(2)是否消灭了工农差别;(3)是否消灭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差别。马克思还以自己学说的科学性为依据充满信心地预言,构成上述理想的社会主义因素,将首先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大量涌现。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环顾世界,放眼全球时,不禁要对马克思当年关于理想目标描述的实质性、概括性,以及他预言的科学性、准确性而惊叹不已。因为,任何一个领略了马克思的理想实质内涵的人,任何一个尊重客观事实,又遵循科学理性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发现,这些发达国家、社会,在它们各自的主流方面,确实是大大趋向、接近了马克思理想目标。一百多年后,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确实普遍在这些最发达的国家、地区的社会中大量涌现了。在这里,马克思的伟大,完全不是靠信念、信仰,更不是靠空洞的教条说教来征服人的,而是靠历史演化、客观事实,靠经过检验的科学性让人信服、敬佩的。我想,这是不是也是人类社会在20世纪近百年的种种大实践、大对比之后,在

4

20世纪末几乎全球一致,毅然重新选择“市场经济”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模式的根本性缘由之一呢?

发达国家、社会何以会趋向、接近了马克思的目标呢?

这个问题还需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致命病根的剖析、判断和“治病”对策说起。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庄严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致命病根在于它的生产不断社会化,而资本却不断地高度私人垄断化。正是对这个“病人膏肓”诊断的据实性、深刻性和科学性,使得身处这种现实险境中的西方经济学界、社会学界不得不严肃地看待马克思的这个“警世忠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人木三分的判断,震撼了一切有科学理性的人们的良知和心灵。

马克思当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根本病害,不仅有诊断,也有针对性的治世方剂。“高额累进所得税制”、“高额累进遗产税制”和“社会失业保障制”,正是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致命病根提出的一剂“内科疗法”的药方。当然马克思也提出过“外科手术”的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等“一次性了断”的设想。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就像其他一切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一样,马克思作为一个社会学、经济学界的科学家、思想家,就他面对的课题,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方略,是很自然的。

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爆发了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马克思关于“幽灵”的警告和预言,关于生产高度社会化,而资本高度私人垄断化的总病根的诊断,一下子变成了笼罩西方社会的现实。在一片惊恐绝望中,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主张,被罗斯福总统采纳。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罗斯福新政中,影响最深、最远、最有根本效应的干预对策,就是把马克思的“高额累进所得税制”、“高额累进遗产税制”和“社会失业保障制”通过立法程序,变成了可操作、可执行、可运行的法律法规。无怪乎,罗斯福施行新政之初,受到大垄断家族财团的强烈反抗和攻击,公开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是“共产主义代理人”。时至今日,当年靠马克思“三大良方”法律化疗治几十年下来的结果,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是北美,还包括北欧、西欧、大洋洲等资本主义社会,也纷纷推行马克思的“三大良方”)不仅生产更加高度社会化了,而且一个个著名的家族垄断财团,从美国的洛克菲勒到德国的西门子都历史性地萎缩、消失了。在美国,如今,2.75亿人口中的60%,均为持股股民。这实际上的含义是:除去非成年人口外,几乎所有社会成员人人持股。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及政治家中有远见的智者,“活学活用”了马克思的救世良方,终于使当今的资本主义不仅消除了垂死的迹象,反倒活力

5

四溢,生机勃然,甚至大面积、大范围地出现了社会主义实质因素的成长。西方思想界如此一致地把马克思推举为“千年第一伟人”时,在他们内心涌动的思索、理性和真诚中,难道不正衬映着这一大段历史的反差和历史的实证吗?

马克思的理念:当今世界文明发展主潮的汇流点

当前,国内外对马克思,对马克思理论、理想目标存在两种极端的态度和思潮。一种是鉴于20世纪大半个世纪社会主义实践(实际上是教条式、主观式的社会实践)的不大成功,而主张完全放弃马克思的理念和理想;另一种则认为马克思百年前所说的一切论断,皆为革命经典,不得怀疑,不得更改,只认“经典”,不认社会历史实践的沧桑,也不认当前的鲜活现实。我认为,这两种极端倾向,都是未从历史实践的全局、社会演化的最本质层面观察问题、判断问题的结果。

如果我们真正能从实质上看问题的话,那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致命病根的诊断和“幽灵式”的警言,以及相应的疗治对策,不是都被社会实践、历史演进所检验、所证明了吗?而且其中许多预言,已变成了现实的理性社会形态,成了有长远意义的一种方向引导。

当然,马克思主义要保持活力,保持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扬弃,不代谢,就难以有突破,难以有新的位置和空间。马克思一百多年前的种种观点、观念、设想,乃至方案、方略,就需要今人据实践检验的结果来重新判断,重新取舍,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我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在市场条件下的资本、资本积累、资本家和“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实质含义,进而更新一些观念和意识。

思考讨论

1.人类社会过去的1000年,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为什么惟有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一举夺魁呢?西方思想界如此看重,如此敬重马克思的深层缘由到底是什么?

2.案例作者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及其实现的维度阐述了马克思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的深层缘由。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案例点评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马克思出人意料地被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千年第一伟人”,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本案例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实质性目标及其实现的维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不容置疑的逻辑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尤其是怎么样趋向接近于马克思

6

150多年前所预言的理想目标的。虽为一家之言,但持论公允客观,论说严谨缜密,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同时,马克思被公认公举为“千年第一人”背后的历史实践、世界演化的事实也告诉我们,正是马克思思想深邃的科学洞察力和预见性深深吸引了全世界千千万万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人们。 当然,马克思并没有穷尽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只是开辟了真理之路。无论怎样,马克思一生的科学探索成就都是巨大的。马克思已经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绿茵中长眠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假如马克思从长眠中醒来,他定会热烈欢迎和严肃正视这些新变化。他会欣慰地看到,历史前进了,他的理论也发展了。他同样会欣慰地看到,无论现实怎样发展变化,他当年经过艰辛努力揭示的历史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无论任何时候,他都会充满信心地预言:资本主义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共产主义定然会成为人类灿烂的未来。在他开拓的真理之路上,他的学说将会随着历史和时代一同前进。过去的千年属于马克思,新的千年仍将属于马克思!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实质性目标及其实现的维度阐述了马克思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的深层缘由。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理解,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案例可用于绪论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仅仅是一家之言,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探讨马克思被西方主流媒体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的缘由,以及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意蕴。

案例3:让马克思主义活起来

“我为什么回来了?我回来澄清我的荣誉。我一直在读你们的报纸。你们都说我的思想已经死了!”“但是,你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地宣布我已经死了呢?”这是历史剧《马克思在SOHO》中马克思的自白。被宣布思想已死的马克思,在美国“马克思主义2000年”国际研讨会的演出舞台上“复活”了。新旧千年之交,马克思在英国的民意测

7

验中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在法国召开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的国际大会上,《共产党宣言》被普遍认为“仍将是21世纪的宣言”。

十年左右,潮落潮起,时消时长,原因何在?

一是苏东剧变后,“马克思的遗产被共产主义的失败掩盖住了”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改弦易辙后的不少国家问题成堆,每况愈下。现实使人们从朴素的“怀旧”转向深沉的思考:“共产主义没有被打败,是以消灭共产主义为生活目的的人将它出卖了”。甚至一些苏维埃制度的批判者也转变为它的辩护和颂扬者:“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灭亡不是由于它已经衰老了,而是被国内敌对势力人为地扼杀的。”越来越多的人想到“不能没有马克思!”“丢了马克思的遗产也就丢了未来的一切!”

与此相联系,人们对马克思后继者的看法和评价也有改变。2001年俄国关于20世纪风云人物的民意测验中,列宁、斯大林名列第一、第二。美国学者哈特所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中,毛泽东被排在历届美国总统包括华盛顿之前,并说拿破仑、亚历山大对世界带来的影响远不能与毛泽东相比。

二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弊端被新经济和全球化的光环掩盖住了的新情况也在发生变化。美国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减速和社会主义中国“一枝独秀”的反差,使人们看到用高科技和巨资堆砌的新经济没有让美国“不再有经济周期”,美国式的“民主和市场”的资本主义并非“文明的极限”和“历史的终结”。随着“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回西方”的全球化的推进,弱肉强食、贫富悬殊、贪污、吸毒、暴力、犯罪、艾滋病和环境污染等也扩展到全球,并提供土壤,使恐怖主义国际化。人们重新想起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墨西哥《至上报》一文认为“全球化,完全证实了马克思的理论:资本的集中越来越迅速”,其世界权力“达到了顶峰”并成为“新帝国主义”。

原本沉浸于“柏林墙倒塌导致持久和平和发展新时代”的人们,目睹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西雅图人”走向世界,特别是“9.11”世贸大楼的轰然倾覆,一个个如梦初醒,并对发达国家“已无冲突”论和全球化“人人受益、全球一家”论打上一个大问号。在刚经历恐怖主义袭击,又出现安然公司崩溃的美国,人们想得更多。《华盛顿邮报》一文认为,在当今世界的某个地方,游荡着下一个马克思,将创造一种能够为世界各国被剥夺了权利的人们所接受的取代“美国式资本主义”的思想。西方的现实矛盾和斗争,就这样地促使人们“回归”马克思。

最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世界文明宝库和人类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位真正的学者,哪怕没有读过马克思的一篇文章,甚至在政治上保守落后,其研究中也

8

不可避免地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了解和思索事实和材料。爱因斯坦晚年认识到,对付资本主义罪恶只有一个方法,“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实施旨在为社会谋福利的教育制度”。用“创新”阐述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熊彼得,提出企业“创新”的五个方面后,承认这种“创新”条件下的利润,不过是马克思分析的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形式。

马克思的思想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同他的伟大品格分不开的。他是科学家,首先是革命家。对于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刻苦地研究,批判地继承,得出自己的结论后,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他为后人树立了理论创新、精益求精、不计名利、立党为公的光辉榜样。

马克思晚年给女儿劳拉讲了一则寓言:一船夫渡一哲学家过河,哲学家问船夫懂不懂历史,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又问懂不懂数学,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又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阵大风把小船吹翻,两人都落了水。船夫问哲学家会不会游泳,他回答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这个故事不宜只理解为教人智育与体育全面发展。联系马克思早年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位哲学家正是只会“侃”不能“干”的典型。知识分子惟有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同先进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打成一片,既当学者,又当战士,才能经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在解释和改变世界的斗争中充分发挥作用。重提这些老话,今天更有深意。

恩格斯晚年告诫人们不要生搬硬套马克思和他的话,“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词才有存在的理由”。但真要做到,并不容易。台湾一位教授说:“西方经济强国输出的包括观念、思想、信仰、价值、品位等等,透过信息技术的扩散与渗透,对心智与心灵无孔不入地熏染教育。无时稍息的洗脑,是一种新型的殖民主义,可称为电子殖民主义。经济、文化霸权不用枪炮胁迫,却可让全球人类都像美国人一样思考、判断、生活。这是人类文化的倒退。”在两种社会制度、两大思想体系共处而有斗争的当今世界,“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就必须从一切非无产阶级的非科学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一个真正的人,心长在左边,血总是热的。我们的心同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起跳动,我们的血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断沸腾。让马克思主义活起来,首先要从我们的灵魂深处活起来!

思考讨论

9

1.被宣布已经死亡的马克思,在美国“复活”了;在英国马克思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当今西方世界为仆么出现了回归马克思的热潮?

2.马克思在现时代过时了吗?他“复活”的生命力在哪里?在当今世界怎样才能让马克思真正活起来?

案例点评

十年前,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马克思主义“失败”论、“过时”论甚嚣尘上。斗转星移,小小寰球照样转,如今西方又如何呢?在马克思逝世一个多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仍然为人们所推崇。即使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英国广播4台通过民意测验,马克思以28%的得票率,一举击敗了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成为最受尊敬的哲学家。

当今世界为什么如此需要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究竟来自哪里?不仅仅因为马克思正确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垄断、贫富分化的历史罪恶,也不仅仅在于他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就如同马;克思在1 50多年前发表《共产党宣言》时一样,马克思现在仍然对世人有启迪作用。无论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人类面临的矛盾,我们都能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那里找到答案和解释。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诠释这个世界。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还来自于马克思本人的高尚的人格魅力。综观马克思的一生,他既是理论家,又是革命家;他既是渊博的学者,又是勇敢的战士。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无怨无悔地全部献给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因而,纵使斯人已去,却依然活在人间。

教学建议

1.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通过剖析当今世界“回归马克思”的热潮及其形成原因,说明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并没有消失和过时,它依然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理论。要想真正让马克思主义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本案例可用于绪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部分的教学,也可用于该部分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0

(1)本案例是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最好的例证。教师可以联系马克思在西方世界的回归热潮,结合当今社会的矛盾深入浅出地给学生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没有过时,从而让学生体会马克思的理论生命力,更加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2)本案例还可以组织学生就“马克思回归”热进行讨论,让学生总结马克思活起来的原因,以及怎样做才能真正让马克思从我们的灵魂深处活起来。

案例4:从“逻辑先在性”看哲学唯心主义

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科学事实):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及其意识;物质世界是“本原”性的存在,而精神世界是“派生”性的存在;先有事物的存在,后有关于事物的观念。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呢?为什么会有“聪明”的哲学家搞这种唯心主义呢?

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纯粹的“胡说”,唯心主义者简直是一群无法理喻的“疯子”。之所以会对唯心主义作这个简单地理解,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旧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素朴实在论”,是以一种“表象思维”和“常识思维”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唯心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列宁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段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412页。)列宁的这段论述是极其深刻的。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人们在理解人的认识的时候,却往往是从认识的某个环节出发,把它作为解释人的认识的出发点。由此便造成了认识的“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而这些却恰恰是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这里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理论问题,就是“逻辑先在性”问题。

在对人的认识非直线的思考中,也就是在对人类认识的复杂性的思考中,我们首先应当考虑“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时间先在性”是易于理解的:它是对经验事实(包括科学事实)的陈述,即表述经验对象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对于这个问题,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作出了明确的回

11

答:就存在论的意义来说,自然界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因而“物质”是“意识”的“本原”;就认识论的意义来说,客观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内容而存在,因而“客观世界”是“意识内容”的“本原”。这种回答,不仅符合人类的经验常识,而且不断地被科学所证实。正因如此,旧唯物主义才对哲学唯心主义感到大惑不解:把意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这不是纯粹的“胡说”吗?

为了超越旧唯物主义的这种简单的认识,并从而认清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就必须引进“逻辑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是相对于“时间先在性”而言的。它所陈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而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显而易见,相对于“时间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问题是难于理解的,它需要辩证的思维方式。

从总体上看,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问题,可以分为“自在”与“自为”两种情况。哲学唯心主义的产生与演化,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哲学唯心主义的演化,是同片面地夸大以至歪曲这两种情况的“逻辑先在性”密不可分的。

“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问题,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工具有优先地位,即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存在(如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里所说的逻辑优先地位,并不是说先有事物的本质、后有事物的现象,而是说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自身的产生、演化和灭亡。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之所以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之所以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是因为事物的本质较之事物的现象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

需要认真思考的是,这种自在意义上的本质对现象的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只能是成立于人类关于世界的认识的“逻辑”之中,是人们在自己的认识活动中以“逻辑”关系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产物。就事物自身说,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而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却必须肯定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从而以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去把握和说明纷繁复杂的现象。一旦人们把这种认识的“逻辑”对象化给事物本身,就会把这种认识中的“本质”看成是独立于“现象”之外,并且决定事物存在的某种“本原”的东西。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之所以“野蛮地”(列宁语)把“理念”与“事物”割裂开来,认为“理念”是“事物”的“原型”,而“事物”不过是“理念”的“摹写”,其根源就在于柏拉图歪曲地“夸大”了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

古代的哲学唯心主义主要是“野蛮”地“夸大”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性”。所谓自为意义上的“逻辑先在性”,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主一客体关系。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

12

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5页。)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就是人与世界的主一客体关系,在这种主一客体关系中,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即从“逻辑”上看,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客体之所以是客体,是以主体存在为前提的;没有成为主体对象的存在,只是某种“自在之物”,而不是主一客体关系中的客体。这说明在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一客体关系,是以“我”(主体)的“逻辑先在性”为前提的。

进一步说,主体在何种程度上把握到客体,客体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主体的对象,又是以主体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为前提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你要欣赏音乐,你就要有能够欣赏音乐的耳朵。如果你不懂音乐,再美妙的乐曲也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医学知识,X光片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张黑白相间的图片,而不具有任何诊断价值。这就是主体的“经验”、“知识”、 “思想”等等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

再进一步说,在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3页。)因此,在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意识”、“激情”、“意志”、“目的”等等,也具有一种“逻辑先在性”。

毫无疑问,主体对客体的“优先地位”,只能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在性,而决不是主体的情感、意志、思维等等在“时间”上先于客体而存在。但是,近代以来的唯心主义哲学,在“认识论转向”的过程中,却歪曲地“夸大”了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把主体的感觉(如贝克莱)、思维(如黑格尔)、意志(如叔本华)视为本原性的存在,把客观世界视为派生性的存在。而“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还不懂得“时间先在性”与“逻辑先在性”的区别,因而也就不懂得列宁所说的“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所以只能简单地把哲学唯心主义指斥为“胡说”。要想超越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达到辩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理解,就必须从“逻辑先在性”的视角深入地研究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思考讨论

1.如何正确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2.为什么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笨的唯物主义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13

3.区分“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唯心主义的产生有什么帮助?

案例点评

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案例。人们常常认为哲学唯心主义是纯粹的“胡说”,唯心主义者简直是一群无法理喻的“疯子”。那么在历史上为什么会产生唯心主义呢?为什么唯心主义在现在仍然在不断滋生呢?

本案例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区分“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两个概念入手,说明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唯心主义。从“时间先在性”来看,就存在论的意义来说,自然界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因而“物质”是“意识”的“本原”;就认识论的意义来说,客观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内溶而存在,因而“客观世界”是“意识内容”的“本原”。这种回答,不仅符合人类的经验常识,而且不断地被科学所证实。从“逻辑先在性”来看,它所陈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而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问题,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即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存在;所谓自为意义上的“逻辑先在性”,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要想超越形而上学的唯物丰义而达到辩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理解,就必须从“逻辑先在性”的视角深入蚰。研究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正是片面地夸大这种具有“逻辑先在性”的认识的某个成分,并从这种被夸大了的认识成分出发去构筑具有某种极端性和片面性的哲学理论体系。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以“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两个概念的区分为逻辑起点,深入分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产生的错误根源。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辩证地看待哲学唯心主义。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教师可以从本案例出发引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先请同学思考,然后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予以解释: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

14

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

案例5:从“时间先在性”看旧唯物主义

当马克思着手建立他的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哲学时,他面临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旧学,因而马克思就要进行一番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工作。马克思的批判工作也就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分别揭示出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关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有论者从“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的关系作了说明。即认为唯心主义为了超越旧唯物主义的“时间先在性”的简单认识,提出了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的见解。这种逻辑先在性表现在“自在”意义上,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而唯心主义夸大了这一点,将事物的本质从事物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这种逻辑先在性表现在“自为”意义上,是指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而唯心主义夸大了这一点,将主体的感觉、思维视为本原,而客体则成了派生物。唯心主义就是这样将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逻辑先在性”之螺旋性曲线或圆圈或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一条独立、完整的直线,因此走向了否定客观存在的(僧侣主义的)虚假立场。

同样,旧唯物主义之所以带有客体性和直观性的缺陷,也是因为将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时间先在性”加以片面地夸大,使这一在螺旋曲线或圆圈式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一条独立、完整的直线。这一情况的发生,是经由将“时间先在性”进一步“自然本体化”,然后再将其“客体主体化”而实现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在哲学认识论阶段围绕哲学问题的争论而形成的两个基本的学派。既然认识论哲学之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那么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首先就需要确定这构成认识活动的两大因素谁更重要。正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判定而这种判定取决于思维活动因而思维比存在更重要那样,旧唯物主义则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取决于存在的客观性质因而存在比思维更重要。为了确立各自执以为重的因素的重要地位,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分别将思维和存在当做对方的本原,即第一性的、原始发生的、决定对方性质的因素。这就是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所形成的本原论的对立。旧唯物主义从存在之“时间先在性”这个正确的前提出发,却在本原

15

论的对立中走向了“自然本体化”的误区。所谓“自然本体化”,就是将存在理解为自然界,将自然界理解为本体,并且在两个方面泛化开来:其一,自然界作为本原的存在变成唯一的存在;自然界本来是人(的思维)的认识对象,却变成了先于人、甚至高于人的存在。由此导致人的存在和认识活动的客体化倾向。其二,自然界成为唯一的本原,思维是人脑的属性,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产物;这样一来,思维本来是构成认识的对等因素,却变成了自然界的派生物和从属物。由此导致人的存在和认识活动的被动性倾向。当“自然本体化”将自然界看作唯一的本原的存在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就表现为一种“客体主体化”的关系,即自然界作为人认识的对象本应是认识关系中的客体,现在却变成了认识关系中的主体,而人被排挤到边缘的位置,甚至干脆消失不见了。这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那样:“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

旧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由“自然本体化”而“客体主体化”,使唯物主义带上了浓重的客体性色彩,而当运用这种本原论立场去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如何认识存在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表现出直观性倾向。这种直观性质依次在认识论研究中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个人每天的经验都在证明着这一点,旧唯物主义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确证事物的存在、认识事物的性质,只能从感性经验开始,在感觉中感知事物。事物的性质如何成为人的知识呢?旧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的大脑对事物个别性质的反映,这就是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认识论上的反映论。然而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事物的本质又是如何认识到的呢?旧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的思维对感觉材料的积累和组合。可以看出,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排斥理性,轻视理性的.积极作用,其感觉型的反映论带有消极的性质,这不能不说是“自然本体化”进而“客体主体化”所导致的人及人的思维的派生性和非主体性的后果。

其次,每个人每天都经验地感知着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而经验感知的只能是个别事物,或者说是事物的现象。旧唯物主义由于在本原问题上固着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这个事实,就不自觉地将认识停留在感知个别事物上;又由于排斥具有积极规定性的理性,就疏于思维的抽象,并不注重甚至弄不清楚事物本质的获得途径。于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导向不可知论。因为单纯地感知个别,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而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没有明确的理论和个体的途径,就有可能通向不可知论,从洛克到休谟就反映了这种情形。二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远不如唯心主义。

16

如果说辩证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那么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在这方面的成就就远远高于旧唯物主义。

最后,既然旧唯物主义推崇经验感知,疏于理性抽象,那么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就不可避免地表现为直观性。所谓直观性有三层含义:一是看问题的非本质性,即满足于事物个别的感性认识,由认识到事物的现象存在而确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即可;二是看问题的非辩证性,即不愿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及与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上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辩证性;三是非能动性,即认识事物停留于对事物客观性的确认,带有消极性质的反映论无意中排斥思维的能动性以及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能动性。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可说是这种直观性的典型代表。

由是观之,旧唯物主义所带有的客体性和直观性缺陷,同唯心主义一样也有其认识论根源。在非直线的而是无限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的人类认识活动中,旧唯物主义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这一正确前提出发,在论证本原问题时即开始把这一小片断拉长,到形成“自然本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时,已将这一小片断拉成直线,当进而由此形成认识上感觉型的消极反映论、忽视理性而显露不可知论倾向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表现为直观的关系时,这一拉长的直线已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至此,借用列宁的话,即可这样说,如果说“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那么“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客体主义和直观被动性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思考讨论

1.马克思在建立其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哲学时,既批判了唯心主义,又深入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尤其是对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陷的揭露,为什么?

2.旧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和被动性的缺陷,其认识论根源是什么? 3.马克思建构新唯物主义的方法和途径给我们以什么样的方法论启示? 案例点评

本案例是一篇理论文章,重点探析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对于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马克思曾有过明确评价,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一一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一一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如果把马克思的看法和列宁的看法联系起来,那么“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客体主义和直观被动性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首先,旧唯物主义是在反对唯心主义抽象性的基础

17

上发展起来的,唯心主义的抽象性在于它认为知识源于“天赋”,而不是源于外物。唯物主义认为只有源于外物的知识才具有客观实在性。其次,为了强调客观实在性,旧唯物主义特别重视直观的作用,认为直观反映不会参入任何主观成分,因而只有直观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但它不知道事物的本质是运动发展的,因而也不懂得如何以知识形态来表达事物运动的本质,所以旧唯物主义只能把直观的、眼前的、当下的一点加以放大,认为那一点就是事物永恒的本质,这就是旧唯物主义的“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客体主义和直观被动性”的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事物、现实、感性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是一篇理论文章,重点探析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分析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根源的表现是在无限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的人的认识中,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的正确前提出发,经由“自然本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形成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消极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关系,从而把认识中的一个小片段拉成了完整的直线。客观主义和直观主义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阐明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申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而是一篇理论文章。重点是分析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即客观性和直观性的缺陷。为此,教师在使用此案例时,主要通过向学生讲清旧唯物主义所带来的直观性和被动性的缺陷及其背后的认识论根源,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重点在于厘清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案例6:喜为人母的“猪孩”

“猪孩”王显凤当妈妈了!十余年前,这个曾和世界各地的“猴孩”、“狼孩”等“兽孩”一样引起世人关注的在猪圈里被发现的东北女孩子,如今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猪孩”的发现大概是十几年前的事。据其家人介绍,1974年工2月23日,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柽子村一个特殊的家庭中。她的母亲因早年患大脑炎而导致痴呆,属中度残疾;她的父亲是聋哑人。小显凤出生后,父亲忙于每天的生活,根本没

18

有时间照顾她,小显凤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经常饿得哇哇大哭。当王显凤会爬以后,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便开始摸摸索索地四处找东西吃。有一天她从炕上摔下来,不分东南西北的小显凤不知不觉爬进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猪崽儿中间,她本能地与小猪崽儿一起拱在母猪肚皮下吃起奶来。老母猪似乎并不讨厌这个外来的“孩子”。小显凤吃饱喝足后,和小猪崽儿一起,偎在母猪的怀抱中睡着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在猪身边发现了小显凤。他扒拉开猪崽儿,将小显凤抱回了炕上。谁知,第二天小显凤又回到了母猪身边……

就这样,王显凤正式开始了她与猪为伴的生活。她终日与猪为伍,看到的是猪的形象,听到的是猪的声音,自然模仿的也是猪的行为。

1982年,王显凤的母亲改嫁了,王显凤跟随母亲来到同村农民王文乾家。王文乾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庄稼人,心地善良。继父无数次地试图让她回到人的生活中,却因显凤积习难改,一直未能成功。

1984年夏,王显凤的一位在村小学教书的本家叔叔偶然来她家办事,谈话间,他忽然听到厨房里有异样的哼哼声。当晚,小学教师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了一篇《锅柽子村发现猪孩》的文章,寄给了当地的媒体,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帮助,为王显凤寻一条出路。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猪孩”王显凤实在是一个太特殊的孩子。l1年关键的生长发育期都是在与猪为伴的极为特殊的环境里度过,造成了她心理的严重畸形。当时,对她进行的一系列科学检验和心理测量的结论令人沮丧。据一位一直跟踪王显凤从事研究工作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时这个11岁的“猪孩”感知世界混沌一片,没有大小、长短、多少、上下、颜色、数的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甚至表现的情绪也极为原始简单,只有怨、惧、乐,却没有悲伤。据测量表明,她的智商为39,而作为正常人最低标准一一生活基本自理人的智商应该是70。

对“猪孩”王显风的帮助实在倾注了很多人的辛苦和汗水,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了9人的“猪孩”考察组,鞍山市社会福利部门、鞍山市心理研究所决定免费为其进行治疗和教育。

工作人员把“猪孩”从肮脏的猪圈带到美丽的大海、巍峨的高山、喧闹的街道开眼界、长见识,让她一步步熟悉新的社会环境,培养她衣食住行的生存能力,但是由于“猪孩”王显凤与猪接触时间太长,每当她面对新鲜事物时总是茫然无知地表示惊讶、兴奋,或是惬意地发出猪的哼哼声。

19

尽管如此,大家没有灰心,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师姜云香把王显凤领回自己的家中,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风认字、念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7年后,经过全面科学的测定:王显凤的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她的智商也从39的重度智残,达到69,接近于70正常人的最低水准,而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基本达到了正常人水平。

1999年5月,经人介绍王显凤与村民李俊来相识,并于同年l2月结了婚。2002年5月2日凌晨,他们的小宝宝在夫妻俩的期盼中降生了。小宝宝有点瘦,但非常健康。

思考讨论

l.王显凤是怎样由一个正常的人一步一步变成“猪孩”的? 她成为“猪孩”的过程说明什么?

2.王显凤又是怎样从“猪孩”一步一步变成一个正常人的?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起了什么作用?

案例点评

本案例以发生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柽子村一个真实事件为例,揭示了人的意识的产生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说明意识从起源上来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猪孩”王显凤由于亲生父母都是残疾人,幼年时缺少关爱,11年关键的生长发育期都是在与猪为伍,造成了她心理的严重畸形,感知世界混沌一片,既没有人的感觉能力,也没有人的理性思维能力,甚至个人情绪表现也极为简单。这从正面说明,离开了社会现实、社会实践的“温床”就不可能产生人的社会意识。后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在教育专家的精心呵护下,逐渐摆脱了动物的心理,恢复了人的意识,重新回到了人类的怀抱,不仅喜做新娘,而且初为人母。这叉从反面再次证明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它还说明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东北一个小山村的真实故事:“猪孩”王显凤家庭情况特殊,从小失去父母关爱,终日与猪为伍,失去了人的意识产生的社会条件。后来,经过乡村老师的发现,使她从新回到社会的怀抱。经过教育专家的悉心照料,采用特殊引导的

20

到诱人的5美元工资,要么被淘汰,由子集在厂门口跃跃欲试的其他人来代替自己;最后,诱人的5美元并不是为每一位福特工人准备的,例如公司规定,新工人只有在干满6个月的试工期合格后才能得到5美元的工资,而那些女工、22岁以下的未婚男工、不赡养家眷独立生活的已婚男工、涉及离婚诉讼的男工以及其他“生活方式有问题”的工人都拿不到5美元。根据公司19l6年的统计,当年中有1.4万名工人(即全体工人的1/3)的日工资达不到5美元。而从1914-1919年的5年中,总共约有5%-1O%的工人没能得到他们向往的5美元工资。难怪亨利﹒福特得意地说:“5美元工作日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好方法。”

尽管劳动强度极大,可是工人们还是愿意到福特的工厂工作,劳动力的变雨率降低了90%,每天无故旷工的工人比重从原先的1O%下降到3‰。根据当时一些学者的分析,按照“福特制”实行后的生产和工作效率,亨利﹒福特当时其至能为每个福特工人支付每个工作日20美元的工资,那么其他的钱哪里去了。大家都很明白。“挣5美元的工资,就要有5美元工资的纪律。”这是福特的口头禅。

1914年1月,一名工人的妻子写信给亨利.福特说:“上帝呀,我丈夫下班后回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就瘫倒在床上……福特先生,别再这样下去了,一天5羊元的工资虽然诱人,可我们实在挣不起呀!你的传送带比奴隶主的皮鞭环厉害!!”

思考讨论

1.你认为福特公司为什么采用流水线制和5美元工作日的制度?

2.福特公司的流水线制和5美元工作日的制度对福特公司和工人造成了什么影响? 3.请结合本案例:分析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案例点评

20世纪初在美国诞生了“福特制”。福特制是指由福特公司首创的一套生产和管理制度它是制造方式标准化、流水式装配线及大规模生产的象征,流水线制和5美元工作日的制度是其中两个重要内容。

流水线生产和5美元工作日制度的诞生源于对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思考。事实上,生产流水线制的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工人的劳动强度与紧张程度也显著增强。随后采用的5美元工作日制度,则缓解了高强度劳动与原始计件工资之间的矛盾,调动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进一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流水线和5美元工作曰也给工人生活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它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增加了工人的休闲时间。但高工资的背后,是高强度的体力、脑力劳动的付出,是福特公

46

司所获取的剩余价值的大量增加及工人工资相对少量的提高。正如列宁所指出,“福特制”的实行“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的进步”。

随着“福特制”的诞生与推广,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变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福特制即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当然,另一方面,福特制包含着许多科学管理的原理内容,我们要辩证的分析之。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介绍了福特公司率先采用生产流水线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随后将工人的日工资增加至5美元的事件。通过本案例的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特别重点理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时期后采用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即在王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的“血汗工资制度”的实质。

本案例可用于第四章第二节中“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分析的循序渐进性。首先,从探究流水线制和5美元工作日实施的原因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福特制诞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追逐剩余价值。其次,联系案例,深刻分析福特制的采用对福特公司和工人的基本影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福特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大大增加了剩余价值同时提高了工人劳动强度。最后,引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并进行深入分析。

(2)建议比较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准确把握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3)可以联系“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知识点运用本案例。

(4)“福特制”包含着科学管理的成分,可适当提及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但不必过多分析。

47

案例15:重复建设何时休?

镜头一:重复建设的三次浪潮

重复建设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顽症”。计划经济时期的重复建设不说,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领域就有过三次较大的重复建设浪潮。第一次在上世纪80年代,各地竞相上马以彩电、冰箱为代表的家电制造业。1O年间,全国涌现彩电生产企业上百家,结果2000年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第二次在上世纪90年代,汽车、钢铁成为投资热点。1999年,全国汽车生产企业就有工22家,年生产能力达240万辆以上,实际上1/3的产能闲置。第三次从2000年开始,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为代表的“高新”项目成了各地竞相争夺的焦点和招商引资的重点,结果导致高科技领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层次恶性竞争加剧。

重复建设造成了巨大浪费。一是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占地数千亩,其中不少还是耕地。一些钢铁、精炼铝等项目浪费大量的水和电,使一些地区水、电供给吃紧,价格上涨。二是浪费了大量资金。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项目,少则投资几千万,多则几亿、十几亿,有的建成之日就是废弃之时,巨额资金打了水漂。三是浪费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不少建设项目投产不久就因产品滞销而停产,投入的机器设备长期闲置不用,时间久了使用价值就会消失。一些化学原料还会破坏环境,造成一连串的浪费和损失。

重复建设还带来一些其他问题。一是造成财政收入流失。某市新区信息产业科技园一亩地的开发成本在22万元左右,而卖给外企每亩不过5万元,有的甚至是白送。二是增加金融风险。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靠银行贷款及各种融资上马,建成后不能投产,贷款形成不良资产,最终引发金融风险。三是不少企业产品滞销,濒临破产。1999年到2001年,每年新增13条平板玻璃生产线,产品大大超过需求,最后使企业的亏损额激增近2倍。

镜头二:电信重复建设令人忧

在白热化的电信市场竞争掩盖下,电信业的重复建设现象令人堪忧,电信业成了重复建设重灾区。一个小镇两个发射塔并立、一条马路四五条光缆并行的现象,已成为电信业重复建设的写照。

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资产闲置、资源浪费是我国电信业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截至2004年底,我国几大电信运营企业的光缆线路总长度已达360万公里,总投资近1300

48

亿元,而目前我国的光纤利用率仅约lO%,仅此一项大约有上千亿元的资产被闲置。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所建移动通信基站已超过30万个,两公司的铁塔一般都是并肩而立,但本可多家企业合用的铁塔却只承载本企业的基站天线,浪费了大量土地和钢材。

目前因市场竞争而生成的这种浪费已经触目惊心,光是铁塔一项就浪费掉约240亿元。以兴建铁塔为例,一座铁塔需投资30万元人民币,在现有的铁塔中,如果l/3共建共用,节省的资金可想而知。比兴建铁塔造成更严重浪费的是干线光缆。理论上,全国有一个省际干线光缆就已经足够,但目前每家电信运营商都有自己的网络,而建设一张干线网往往需要投资200亿元人民币以上。现在并行的五六张网络,总投资额度已经超过1000亿元,分别属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此外,广电部门也在投资建设自己的网络。

比起接入网方面的重复建设,铁塔和干线光缆还算不上最严重的。在全国建一个自己的接入网要花多少钱?据知情人士透露,大概要四五百亿元。也就是说,如今的五大运营商有四家需要自建接入网,总共需要2000亿元左右。而从使用的角度讲,有一个接入网就足够了。

面对如此浪费,业内人士大发感慨:“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浪费数额相当于建几个三峡了。”

电信网络的重复建设的又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各企业为抢夺市场而展开的无序竞争。为了收回重复建设的成本,各家运营商必然不择手段争夺客户,为争夺客户,又不可避免地继续重复建设,于是就形成一个怪圈,使得企业陷入降价倾销的泥潭,严重影响了企业利润。一尽管目前中国电信企业的用户规模排在全球前列,但总体盈利能力却很弱:2003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的股本回报率平均值仅为工7.9%,远低于西班牙移动的49.5%,意大利移动的43.3%,甚至低于墨西哥电信的36.7%。而且随着价格大战,目前国内几大企业的平均盈利水平仍在下降。

电信界有关人士认为,按目前态势发展,未来几年电信业很可能出现全行业亏损。而实际上,近两年有些电信企业已经开始吃老本,将多年形成的积累转化为利润。

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不言而喻,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危害通信安全,比如美国电信业的全面衰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引入竞争后,各电信公司纷纷投资基础网,导致大规模的重复建设。互联网泡沫消退后,建好的网络没有人租用而导致亏损,实力较弱的新兴公司甚至倒闭。因此,有专家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电信业因建设过

49

剩而陷入困境的结局,决不能再搞亏本赚吆喝的买卖,必须警惕不让重复建设成为民族电信业发展的毒瘤。

思考讨论

1.请根据资料,总结概括重复建设对社会再生产的不良影响。

2.重复建设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顽症”。你认为重复建设可以被控制吗?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对其加以制止?

3.请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进一步分析重复建设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该问题的基本途径。

案例点评

重复建设是指在某种产业投资已经饱和的情况下,盲目投资,造成生产能力过剩,生产比例失调的行为。本案例通过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次大的重复建设,揭示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规律的现实意义。

重复建设妨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重复建设浪潮看,重复建设危害甚重:占用大量的土地、能源、资金资源,带来巨大浪费;造成企业和项目小型化、分散化,降低企业竞争力;引发恶性竞争并导致产品滞销、企业利润下滑;国家财政收入流失;形成不良资产,增加金融风险,加大经济动荡的可能性。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重复建设意味着部分产品生产过剩,不能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及部门内部之间应保持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重复建设意味着部分产品供过于求,影响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实现。

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共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局面必须予以扭转。为此,企业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国家应加大调控和查处力度,采取措施坚决杜绝重复建设,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通过综合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重复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危害,揭示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规律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资本再生产应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道理,并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以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50

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凤认字、念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使她不仅具有了正常人的意识,而且结婚生子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人的意识的产生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东北一个小山村的真实故事,学生往往对事件本身感兴趣,而忽视事件背后隐藏的哲学原理,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其中蕴含的哲理。

案例7:被拴住的童年

陕北黄土高原,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小男孩,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而年迈的奶奶又无力照顾,于是他的童年被拴在了树上:早晨,他像山羊一样被大人牵出来拴在树杈上;晚上,奶奶从山里归来,干完所有的家务活后再给他解开绳套。今年6岁半的他,已被整整拴了6年。在被拴的6年多中,与他做伴的是一只山羊,期间,孩子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不幸的童年

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乡王家河村地处黄河岸边,红枣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民王卫成就生活在这个村子。在他出生40天的时候,不幸就降临到他身上,他得了脑膜炎,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却从此成了智障儿。小山村里的正常男子找对象都比较困难,何况一个“傻子”,所以王卫成快30岁了还是光棍汉。王卫成的哥哥经多方打听,从毗邻乡镇给王卫成“讨”回一个外地女人,这个女子也是一个智障人。就这样,两个智障人组成了一个家庭。

两年后,这个残疾家庭喜从天降,他们的儿子出生了,给孩子起名为拴拴。这在小山村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乡亲们纷纷前来祝贺。

但天有不测风云,拴拴刚刚4个月,他的智障母亲就患癌症去世了,拴拴就只能由70多岁的奶奶来照顾。为了维持生计,奶奶经常要下地干活。拴拴会爬的时候,为了防止意外,奶奶只好用绳子将他拴起来。

21

奶奶下地干活时,就将拴拴拴在院子里的一棵榆树上,榆树旁两平方米的一个石头台子成了拴拴的操场。晚上奶奶从山里归来,做饭、喂猪、圈羊,等干完所有的家务活才能给拴拴解开绳套,让他回到土炕上。害怕拴拴掉下炕,奶奶又在窑洞的墙壁上钉了一个桩子,有时拴拴回到炕上也要被拴起来。遇到天气不好时,奶奶去干活,拴拴就被拴在窑洞里。这一拴就是6年。基本上每一天从早到晚,拴拴的活动范围就仅仅是以榆树为圆心,以两米长的绳子为半径,在石台子周围活动。由于拴拴从不与外界交流,因而也就不会说话。加之被拴在拴羊的石台子上整日与羊为伴,村里人常说拴拴是个“憨憨”、“哑童”、“羊孩”。

牵动众人心

前不久,新华网陕西频道记者张井在清涧县玉家河乡王家河村采访“陕北道情”时,发现了一个被拴在树上的小男孩,了解原委后,随即和我报榆林记者站取得联系。记者随即前往王家河采访。9月5日,本报以《被拴住的童年》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国内多家知名网站和媒体相继转载,许多读者打电话询问小拴拴情况,表示愿意帮助小拴拴。

9月1O日,完美(中国)日用品公司得知此事后,特派远在宁夏开会的陕西分公司经理马金燕女士乘机飞抵西安,又转乘西安飞往榆林的航班,再乘专车直抵清涧县。台湾瘦身梅陕西总代理陈莉女士一行3人,也从西安专程赶到清涧,陈莉女士表示愿意做孩子的“干妈”,给孩子提供生活和学习费用,她还带来了西安慧静寺能荣法师捐赠的1 OOO元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港商看到报道后,也表示愿意出资l万元,改善小拴拴的生活状况。

当天下午7点多,这些爱心人士到达清涧后,与同时赶来的本报及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新华社陕西分社、榆林电视台、榆林新闻网等多名记者,连夜出发赶往清涧。

经过几个小时的折腾,到达后已是当晚11时了。9月11日早上6点多,大伙早早起床,简单用餐之后步行前往5公里外的王家河村,9时许抵达拴拴家。

小拴拴感受关爱

当天,奶奶没有下地干活,拴拴也没有被拴,可拴拴背上的绳套还在。在院子里的灶台旁,拴拴正在鼓捣鼓风机。见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拴拴惊恐地瞪着眼睛四处张望。

22

台湾瘦身梅陕西总代理陈莉女士拿出手机,放开音乐让拴拴听,拴拴似乎对声音很感兴趣,怯生生地凑过来左顾右盼,寻找发出声音的地方。完美(中国)日用品公司陕西分公司经理马金燕女士把小拴拴抱在怀里,小拴拴好像感受到了母爱,两只小手不停翻动马金燕女士的包。

接触时间长了,小拴拴和大家熟悉了许多,在陈莉女士给小拴拴洗手时,小拴拴一把抓过矿泉水瓶,咕咚咕咚喝起了水。当完美(中国)日用品公司陕西分公司业务主任司发明拿出他们公司给小拴拴买的小童车,把小拴拴抱到小童车上时,他吓得大声哭了起来。马金燕女士把他们带来的玩具枪、衣服放在拴拴面前,可拴拴对衣服并不感兴趣,只是不停地翻动着小玩具枪,寻找枪里发出的声音。

拴孩子实在是没办法

在和拴拴奶奶交谈中,老奶奶不止一次说,拴孩子实在是没办法。她家住在黄河岸边的山上,院子外就是几丈高的石崖。由于她年纪大,儿子又是个傻子,家里地里的活儿都得她干,根本无法照看孩子,担心拴拴跌下山崖,或者掉进黄河里,实在没办法只能把他拴住。

有一次她下地干活时,实在不忍心把孩子拴在树上,就没有拴,结果当她回来时,怎么都找不到拴拴,后来在黄河边的一个水沟里才发现拴拴。她看到拴拴的活动地方太小,就在窑洞的窗户和墙上拴了根铁丝,又在铁丝上套了一个铁环,有时拴拴也会拴在铁环上,这样拴拴可以来回走动,范围要大一些。我们把拴拴领到拴他的铁环旁,拴拴似乎对拴他的铁环充满了仇恨,使劲地用小手拉动铁环。

老人家一再对大家说,她会一辈子记着大家的恩情,拴拴虽然不会说话,但她很爱拴拴。为了拴拴,她非常愿意把拴拴送出去。在给拴拴换衣服时,记者看到老人家的手在颤抖,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小拴拴走出山沟

经过和当地政府、村干部、家属协商,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下,奶奶终于解开了小拴拴的绳套,陪着他第一次走出山沟,来到榆林聋儿语言康复学校开始他的新生活。在聋哑学校的操场里,一名老师也养了一只山羊拴在墙脚下。记者发现,拴拴对这只羊特别感兴趣,时不时跑过去逗羊玩。

其实拴拴并不像村里人说的那么“憨”,反应还是比较敏捷的,每当旁人用目光注视他的时候,他也会用专注的目光对视,而旁人对他说话或打手势,他则非常认真地作出

23

回应。一名聋哑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基本上可以判断拴拴根本不聋不哑,只是因为从小没有人教他说话,这才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虽然在好心人的捐助下,被拴了6年的孩子终于摆脱绳套,走出整日与羊为伴的日子,走进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新环境,但只有让拴拴开VI说话,他才能真正融人新的生活。

聋哑学校的校长杨钝告诉记者,让拴拴开始学习语言、开口说话,是目前最紧要的任务。从对拴拴的初步观察来看,同聋哑学校的其他聋哑儿童相比,孩子在智力上与同龄孩子存在一定差距,但该校作为一所专业的聋哑学校,有着丰富的聋哑语言康复经验。根据拴拴的特殊情况,学校将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对孩子进行观察和教育,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课程,最终让“羊孩”拴拴开口说话。

思考讨论

1.从出生到被解救出来,“羊娃”拴拴为什么连“爸爸、妈妈”这样简单的词语都不会说,只能听懂奶奶一个人的话?拴拴的不幸遭遇说明了什么哲学原理?

2.你认为经过康复训练后拴拴能像正常人一样开口说话吗?为什么? 案例点评

本案例讲述的是发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个贫穷农村的真实事例。

6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该是多么开朗活泼的时候,可是年仅6岁半的拴拴却因家境特殊,出生仅几个月就被迫开始了与“羊”为伍的生活,活动的范围只有两平方米,而且一拴就是长达6年之久。长期与社会环境相隔绝,失去人的意识产生的社会条件,使得可怜的拴拴连最基本的表达能力都不具备,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仅仅能勉强听懂奶奶的话,在智力上自然与同龄的孩子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充分说明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社会这一现实境遇。同时,拴拴的不幸遭遇也说明意识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幸运的是,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注和共同帮助下,小拴拴终于摆脱链套,走出山沟,进入榆林聋儿语言康复学校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聋哑语言康复专家的悉心照料下,小拴拴一定能够逐渐恢复他的语言功能,具有正常人的意识,并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我们在这里祝福他吧!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24

本案例讲述的是一个6岁半的小男孩由于家境特殊,出生仅仅几个月就被迫开始与“羊”为伍的生活,时间长达6年之久,结果连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具备,在智力上与同龄人存在很大的差距。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人的意识的产生、意识的本质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第一节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案例应用于教学时,学生可能极为关注案情细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挖掘案情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原理。

案例8:爱过了头就是毁灭

镜头一:

在麦当劳和肯德基餐厅的一隅,一个男孩或女孩正在贪婪地吃着汉堡包或者啃着鸡大腿。小孩子聚精会神旁若无人。一位母亲或者父亲在一旁默默地坐着,两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面带疲惫的幸福,沉浸在孩子快快长大的梦想之中。尽管口水早已在嘴中翻江倒海,但他或她的角色却经常只是个陪客。在这儿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陪吃。

镜头二:

夜晚,窗门紧闭。台灯下,孩子们伏在写字台前“奋笔疾书”。父母在一旁坐着,或是举头望明月(监视),或是低头思故乡(瞌睡)。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在兢兢业业地扮演着“三陪”的另一角色:陪读。

镜头三:

周末,是人们放松身心的法定时段,是人类留给自己生命难得的自然喘息,西方人把周末视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个人时间。

然而我们又是一种什么状况呢?每个周末,你都可以看到无数的父母驮着自己的孩子奔赴各种战场:钢琴班、提琴班、舞蹈班、书法班、围棋班、英语班、作文班,等等。教室里,孩子们继续着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劳作,本应放松的精神在被逼无奈的劳作中感觉全无。而父母们呢,却在学校门口吮吸污浊空气的同时,幻想着从孩子的琴声中飘出帕尔曼式的悠扬与激情。这就叫做:陪练。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7f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