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后注浆技术在深井井筒施工防治水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2-29 03: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壁后注浆技术在深井井筒施工防治水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针对壁后注浆防治水技术在十二矿北风井井筒施工中的应用,介绍了实施壁后注浆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施工工艺,并对该技术在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壁后注浆井筒防治水应用

十二矿北进风井井筒位于矿井工业广场以北2.5km处,井筒设计直径5.5m,深度890m,井口标高+271.5m,基岩段支护形式为素混凝土支护。随着井筒的不断延深及穿越多层砂岩含水层,涌水量不断增加,井筒施工至540m时,井筒涌水量已经达到56m3/h,对施工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为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提高施工速度,决定在井筒内实施壁后注浆。

1水文地质特征

注浆段位于井深290~550m之间,注浆段长度260m,井筒揭露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砂岩,其中揭露砂岩含水层共6层,累计厚度96m。岩性以灰白色中粒砂岩为主,中厚层状,岩层裂隙发育。地层倾向N40E,岩层倾角

12~18°。砂岩含水层厚度2~11m不等,出水形式主要为砂岩裂隙水,属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单层涌水量8~20m3/h。

2施工方案

(1)根据井筒揭露的砂岩含水层和隔水层厚度情况,采用下行式分段注浆,对隔水层厚度大于10m的含水层划分为独立的注浆段,对隔水层厚度小于10m的含水层合并为一个注浆段。本次注浆共6段:第一段290~360m,第二段355~366m,第三段375~386m,第四段

第 1 页 共 5 页

405~442m,第五段470~501m,第六段512~550m。注浆范围控制在含水层及其上下2m范围。

(2)注浆顺序采用下行式注浆,从井深290m开始至550m工作面范围内,每段注浆时先把含水层的顶、底封好,防止水上下乱串,然后突出重点注中间,将每段涌水都消灭在本段内。对较长的漏水段,采取由上往下进行,每个分段内先由下往上注浆,再由上往下复注一次。

3施工方法 3.1注浆设备选择

选用锦西产2TGZ—60/210型双液调速高压注浆泵。 3.2注浆孔布置及要求

由于井壁接茬多,岩石裂隙发育,淋水严重而没有大的出水点,故采用密孔法,“五花”式深浅孔配合布孔法,依次开孔,先用深孔放水泄压,再用浅孔低压注浆以加固井壁及围岩,最后用深孔高压注浆封水。注浆孔布置:一般岩层间排距3~4m,出水点较多的部位及厚含水层布孔间排距为2~3m。注浆孔深度控制在1~2m之间,一般岩层深孔数控制在总孔数的三分之一,厚含水层深孔数控制在总孔数的二分之一。

3.3注浆材料

采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模数为2.4~2.8,波美度40be’的中性水玻璃。根据注浆情况,浆液中加入15%~20%的BR—C型防水剂。3.4.1浆液配比

第 2 页 共 5 页

开注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1;封孔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8:1;开注水泥浆与水玻璃之比为1:0.6;封孔水泥浆与水玻璃之比为1:0.8。BR—C型防水剂为水泥用量的15%~20%。

3.4.2水玻璃浆液

每孔开孔时使用15~20Be’的水玻璃,中间过程中加浓到25~30Be’,终孔时加浓到35Be’。

3.5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注浆孔静水压大小,但考虑到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及井壁抗压强度,本次注浆压力浅孔选择3~5MPa,深孔选择5~8MPa。

3.6扩散半径

为缩短施工工期,保证注浆质量,本次注浆扩散半径控制在2m以内。

3.7注浆量

该井筒含水层岩性以中粒砂岩为主,裂隙发育,浆液能均匀扩散,注浆量按下式计算:Q=V?n?a

式中V—注浆加固体积,m3; n—空隙率,取0.04;

a—浆液损失系数,取1.3~1.5。

由于注浆段位于井筒中部,岩石受风化影响较小,砂岩含水层浆液损失系数取1.5,顶底隔水层取1.3,砂岩含水层浆液控制半径取7.25m,顶底隔水层取6.25m,六段砂岩含水层厚度共计96m,顶底隔水层注浆总厚度取3×2×6=36m。

(1)砂岩含水层注浆量

第 3 页 共 5 页

Qs=(7.252-2.752)π×96×0.04×1.5=814(m3) (2)顶底隔水层注浆量

Qg=(6.252-2.752)π×36×0.04×1.3=185(m3) (3)注浆总量 Q=Qs+Qg=999(m3)

水玻璃取浆液体积的三分之一,故水玻璃用量为999×1/3×1.4=466(t)

水泥取浆液体积的三分之一,故水泥用量为999×1/3×3.15=1049(t)

根据注浆情况,砂岩含水层可使用BR—C型防水剂,加入量为水泥重量15%~20%。

4结束语

实施壁后注浆后,该井筒内的涌水量降至3m3/h以下。实践证明,井筒壁后注浆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水方法,采用壁后注浆可以有效的将地下含水层的涌水封堵于壁后,同时还起到加固井壁的作用。但是要正确进行壁后注浆,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壁后注浆的施工顺序应根据含水层的厚度分段进行,对漏水段较长的井筒,应由下而上逐段进行。

(2)注浆孔的数量根据堵水需要确定,各注浆孔的有效扩散半径应相交,注浆孔一般应错开排列,均匀布置。

(3)壁后注浆的压力宜比静水压大0.5~1.5MPa,在岩石裂隙中的注浆压力可适当提高。

(4)注浆孔深度应根据不同注浆对象而定,如果对岩层裂隙进行注浆时,注浆孔必须穿过井筒,孔深应等于或大于1~1.5倍的井壁厚

第 4 页 共 5 页

度,当注浆段壁后为含水砂层时,为避免透水涌砂,则注浆孔不准穿透井壁,只进行壁内注浆以达到封水目的。

第 5 页 共 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71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