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10-15 22: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泉州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

第Ⅰ卷

一、选择题

绿波带就是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规定好交通路段的行驶车速,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调整各路口绿灯,以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是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功能之一。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建设“绿波带”能

A.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B. 增加城市车流量 C.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D. 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2. 最适宜建设“绿波带”的道路是

A. 通往飞机场的高速公路 B. 通往卫星城的主干道路 C. 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 D. 小城市郊区的环形道路 【答案】1. C 2. B 【解析】

1. 建设“绿波带”能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C对。可以减轻城市交通拥堵,不能解决,A错。不能增加城市车流量,B错。交通事故发生有多种原因,对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作用不大,D错。

2. 最适宜建设“绿波带”的道路是通往卫星城的主干道路,主干路上车流量大,建设绿波带,有利于提高车辆通行速度,提高通行效率,B对。高速公路上没有红绿灯,A错。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交通状况复杂,是混合交通,不利于建设绿波带,C错。小城市郊区的车流量小,环形道路交通拥堵少,不是最适宜道路,D错。

点睛:建设“绿波带”能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主干路上车流量大,建设绿波带,有利于提高车辆通行速度,提高通行效率。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交通状况复杂,是混合交通。

冰川物质平衡(即冰川物质收支)是联系气候和冰川变化的纽带,是冰川对所在地区气候状况的直接反映。左图中的甲岛是国际上监测研究冰川物质平衡的重点区域之一,有图示意甲岛某冰川物质的冬夏平衡。甲岛终年多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导致甲岛多雾的原因是

A. 气候暖湿,沿岸寒流降温 B. 太阳辐射较强,蒸发旺盛 C. 暖流增温增湿,遇冷凝结 D. 昼夜温差大,辐射逆温强 4. 据右图推断甲岛

A. 冰川面积扩大 B. 冰川储量减少 C. 海拔持续升高 D. 夏季降水减少 5. 造成甲岛冰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洋流 D. 大气污染 【答案】3. C 4. B 5. A 【解析】

3. 根据经纬度,甲岛属于北冰洋沿岸的斯瓦尔巴群岛,纬度高,气温低,A错。纬度高,太阳辐射弱,B错。导致甲岛多雾的原因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遇冷凝结成雾,C对。终年多雾,昼夜温差小,D错。

4. 据右图甲岛冰川物质的冬夏平衡曲线,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结合全球变暖的特点,推断甲岛冰川储量减少,B对。冰川储量减少,冰川面积减小,海拔持续降低,A、C错。图示反映冰物质平衡,不能反映夏季降水减少,D错。

5. 结合全球变暖的现实,造成甲岛冰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气温升高,导致极地冰川融化,冰川储量减少,A对。极地降水很少,影响小,B错。极地附近洋流以寒流为主,不是冰川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C错。大气污染不影响冰川储量,D错。

温度适宜度反映气温对水稻种植制度、方式的影响(数值越大越有利于水稻生长),过高和过低的气温都会降低温度适宜度。左图示意2011年~2015年我国南方部分省区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分布,右图示意丙地2011年~2015年早稻提前移栽(插秧)的温度适宜度和高温日数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 导致甲、乙两地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差异的因素是 A. 地形起伏 季风环流 B.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C. 植被覆盖 河网密度 D. 地形起伏 海陆位置 7. 丙地区早稻提前10天移栽可能会

A. 增大冻害风险 B. 增加灌溉水量 C. 减少高温危害 D. 提高复种指数

8. 据报道,2016年7月20日,丙地超级稻早稻丰收,亩产创世界纪录。该超级稻生长期间 A. 日出方位不断南移 B. 正午日影持续变短 C. 珠江流域进入汛期 D. 珠江口易受海水倒灌 【答案】6. A 7. C 8. C 【解析】

7. 根据右图,丙地区早稻正常或提前5天移栽,高温日数约18天左右,提前10天移栽,高温日数约15天左右。过高和过低的气温都会降低温度适宜度,提前10天移栽,可能会减少高温危害,C对。减少高温危害,应没有冻害风险,A错。图示信息不能体现对灌溉水量、复种指数的影响,B、D错。

8. 据报道,2016年7月20日,丙地超级稻早稻丰收,亩产创世界纪录。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超级稻7月20日收获,生长期间日出方位先向东北移,后向东南移,A错。正午日影先变短,后变化,B错。期间是北半球夏季,珠江流域进入汛期,C对。河流水量大,水位高,珠江口没有海水倒灌问题,D错。

河湖中的沉积物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和汇集的场所。进入水体各种形态的磷沉淀进入水体沉积物,通过再悬浮和分解等过程,释放到上覆水体。细粒径沉积物与吸附磷(吸附在沉积物矿物表面的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坦噶尼喀湖是世界上最狭长和最深的湖泊之一,注入坦噶尼喀湖的甲河,河口湿地面积较大。下图示意坦噶尼喀湖流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甲河河口湿地的沉积物中矿物表面吸附磷含量较其上游河段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地表径汇流量大 B. 湿地降解作用强 C. 工农业污水量大 D. 河口淤泥沉积多

10. 坦噶尼喀湖表层5-9月磷的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残留量大 B. 偏南风使深水层营养盐上涌 C. 河流进入汛期带来营养盐多 D. 雨季大气沉降带来营养盐多

11. 据调查世界上80%的淡水鱼类都曾在坦噶尼喀湖中被发现,其主要原因是 A. 湖泊磷等盐类含量很高 B. 人迹罕至人类破坏较小 C. 湖泊深长水体容量较大 D. 纬度低气温高生长较快 【答案】9. D 10. B 11. C 【解析】

9. 进入水体各种形态的磷沉淀进入水体沉积物,通过再悬浮和分解等过程,释放到上覆水体。细粒径沉积物与 吸附在沉积物矿物表面的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甲河河口湿地的沉积物中矿物表面吸附磷含量较其上游河段大的主要原因是河口淤泥沉积多,细粒径沉积物多,D对。地表径汇流量大不一定河口淤泥沉积多,A错。湿地降解作用,吸附磷含量应减少,B错。工农业污水量大,不能表示细粒径沉积物多,C错。

10. 河湖中的沉积物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和汇集的场所,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残留、雨季大气沉降带来营养盐,不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A、D错。坦噶尼喀湖表层5-9月磷的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偏南风使深水层营养盐上涌,释放到水体中的磷增多,B对。图示位于南半球,5-9月是枯水期,C错。

11. 据调查世界上80%的淡水鱼类都曾在坦噶尼喀湖中被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湖泊深长水体容量较大,多种鱼类能找到适宜的生存空间,C对。湖泊中是淡水鱼,湖泊磷等盐类含量很高不是种类多的原因,A错。种类多与人迹罕至人类破坏较小关系不大,B错。纬度低气温高生长较快,不是种类多的原因,D错。

点睛:进入水体各种形态的磷沉淀进入水体沉积物,通过再悬浮和分解等过程,释放到上覆水体。细粒径沉积物与 吸附在沉积物矿物表面的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河口淤泥沉积多,细粒径沉积物多。湖泊深长水体容量较大,多种鱼类能找到适宜的生存空间。 二、综合题

1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锂在电动汽车、储能、受控热核反应等领域应用广泛。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以锂辉石和锂云母为主的岩石形式,含量较高,锂辉石提锂工艺成熟; 另一种是以盐湖卤水为主的含锂天然水形式。

读下图甲盐湖位于智利东北某高原,海拔2300m。盐湖中的钾、锂等离子含量高,锂资源丰富。当地某企业在湖区修建盐田,将盐湖卤水灌入盐田进行多日的日晒蒸发,产生高浓度卤水,同时还会遗留一些难以直接利用的“尾卤”,晒盐场通常会将尾卤注回到盐湖干盐壳之下,不暴露于空气。该企业将经浓缩后的富锂卤水,运往240km以外的智利第二大城港口城市乙港加工成碳酸锂,再运往发达国家进一步深加工。

(1)简析该企业在甲盐湖周边修建盐田的原因。

(2)说明该企业晒制盐湖卤水后,将尾卤注回到盐湖干盐壳之下的原因。 (3)简述企业将浓缩后富含锂的卤水运往乙港进行加工的理由。

(4)目前有多家公司在当地开采富含锂的矿石,但当地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你是否赞成这种作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靠近盐湖,便于提取卤水;盐湖所在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有利晒盐;(高原地区风力较大,有利晒盐)(2)经再自然化过程(与原有湖水混合,循环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覆盖在干盐壳之下,(隔绝空气),减轻对大气的污染;(避免随意排放地表,污染大气及地表环境,破坏生态环境)(3)答出4点。甲地自然条件恶劣;浓缩后的卤水重量减轻,便于运输;有公路连距海港,距离较近,便于外运;港口基础设施较完善(高原的工业基础条件较差);劳动力较丰富,技术水平较高(高原劳动力缺乏);地处沿海地区,环境容量大(在高原加工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4)反对:3点,高海拔地区,高原开采基础设施差;只开采锂矿,易造成其它矿产资源的浪费;矿石开采,开挖地表,破坏植被;固体废弃物堆积,污染环境,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耗能大,开采成本较高;(初级产品出口,附加值低);赞成:3点,矿石锂的含量高(含锂的矿石品位较高),工艺成熟;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较高;锂应用广泛,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可带动加工、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解析】(1)盐湖中的钾、锂等离子含量高,锂资源丰富。企业在甲盐湖周边修建盐田,靠近盐湖。该企业将经浓缩后的富锂卤水,运往240km以外的智利第二大城港口城市乙港加工成碳酸锂,建盐田目的是便于提取卤水。将盐湖卤水灌入盐田进行多日的日晒蒸发,产生高浓度卤水。说明盐湖所在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有利晒盐。高原地区风力较大,有利晒盐。

(2)该企业晒制盐湖卤水后,将尾卤注回到盐湖干盐壳之下,目的是经再自然化过程,使尾卤与原有湖水混合,循环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覆盖在干盐壳之下,利于隔绝空气,减轻对大气的污染。注回到盐湖干 盐壳下,避免随意排放地表,污染大气及地表环境,破坏生态环境。

(3)企业将浓缩后富含锂的卤水运往乙港进行加工,原因从工业基础、劳动力、技术、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主要是甲地位于高原,工业基础条件较差。高原人口少,劳动力缺乏。自然条件恶劣,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浓缩后的卤水重量减轻,便于运输。有公路连接乙海港,距离较近,便于外运。乙港口基础设施较完善,对外联系便利。劳动力较丰富,技术水平较高。地处沿海地区,环境容量大。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导致湖区生态恶化,成为沙尘暴的源头之一。为恢复黑河下游生态环境,从2002年开始,黑河流域各水利工程联合起来,在每年的春、秋季定量向下游的东居延海实施生态输水,生态

环境明显改善。

东居延海湿地面积由裸水水面和挺水植物水面两部分组成。挺水植物是指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的植物类型,其常分布于水深0~1.5米的浅水区及潮湿的岸边。左图示意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挺水植物及裸水水面面积逐年变化,右图示意东居延海2004-2015年湿地面积年内变化。

(1)说明干涸的东居延海成为沙尘暴源头的原因。

(2)简述生态输水后,2009年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东居延海湿地面积变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指出2009年之前东居延海湿地的裸水水面面积与挺水植物面积变化的相关性。判断挺水植物年内最大面积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4)挺水植物是维持湿地功能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简述扩大湿地挺水植物面积的合理措施。

【答案】(1)湖泊干涸,湖床裸露,(缺乏植被保护);气候干旱、蒸发作用强,导致土层(湖区沙质沉积物)变疏松;在风力的作用下成为沙尘暴源头 (2)差异:2009年之前湿地面积迅速扩张(波动增长),2009年之后湿地面积趋稳(波动稳定)。原因:2009年之前上游生态输水量的不断补给使湿地面积迅速扩张,之后随着湖面面积的扩大,蒸发量(与下渗量)逐渐增大到与补给量相当的水平,水面不再明显增加(基本稳定) (3)负相关;夏季,挺水植物多生长在湿地近岸(浅水)区(其面积受年内水淹范围涨落影响很大)。当夏季水位下降时,(露出水面的潮湿湖盆和)浅水区面积增大(裸水水面面积减小),导致挺水植物的生长空间大幅增加(面积达到年内最大值)。(春夏人类取水量大,水量补给减少;蒸发旺盛;位于流域尾闾,汇水时间长。(夏季水位下降)) (4)每年定期定量向湖泊(湿地)输水(调水、节水,增加稳定生态输水量。)并维持水淹范围年内一定的涨落幅度。

【解析】整体分析:从气候、土壤、风力、植被方面分析,干涸的湖泊成为沙尘暴源头的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6h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