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规划说明书-报部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7 08: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小学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编制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说明书
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〇一三年十月
1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项 目 名 称: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委托方(甲方):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承担方(乙方):四川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编制人员名单
项目负责人:高黄根 注册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陈曼丽 注册建筑师
项目参加人:肖金贵 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 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 甲 级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13年10月
编制单位:
四川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主任:高黄根 注册规划师,教授级高工
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分管院长:陈曼丽 注册建筑师
陈 亮 周英莉 陈 斌 伍 贤 岳 波 邓生文 姜重阳 张卫平 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工程师 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助理规划师 助理规划师
助理规划师
2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过程 ............................................................................................... 4 一、规划背景 ............................................................................................................. 4
二、规划过程 ............................................................................................................. 4
第二章 现状调查与分析 ............................................................................................... 5
一、区位 ..................................................................................................................... 5
二、自然人文 ............................................................................................................. 5
三、社会经济 ............................................................................................................. 7
四、产业发展 ............................................................................................................. 7
五、现状建设情况 ..................................................................................................... 8
六、存在的问题与村民诉求.................................................................................... 11
七、上位规划解读 ................................................................................................... 13
第三章 规划总则 ......................................................................................................... 17
一、规划范围 ........................................................................................................... 17
二、规划依据 ........................................................................................................... 17
三、规划期限 ........................................................................................................... 17 四、规划指导思想 ................................................................................................... 17 五、规划原则与理念 ............................................................................................... 17 第四章 规划定位、目标与重点难点 ........................................................................ 18 一、规划定位 ........................................................................................................... 18
二、规划目标 ........................................................................................................... 19 三、规划重点与难点 ............................................................................................... 19 第五章 村域发展与空间控制规划 ............................................................................. 19 一、产业发展与增收规划 ....................................................................................... 19
二、新村聚居点布局规划 ....................................................................................... 24
三、村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25
四、村域土地利用指标 ........................................................................................... 27
第六章 长板桥组聚居点整治与建设规划 ................................................................. 27
一、用地布局规划 ................................................................................................... 27
二、建筑平面布局规划 ........................................................................................... 28
三、建筑整治与建设 ............................................................................................... 31
四、乡村环境整治与建设 ....................................................................................... 38
五、支撑系统规划 ................................................................................................... 44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保障 ..................................................................................... 48
第八章 规划实施建议 ................................................................................................. 48
附件:2013年9月23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技术审查会议纪要
3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过程
一、规划背景
在中央、四川省、凉山州和西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公共财政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社会各界对“三农”的关注程度,以及农民群众投身“三农”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非常高。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四川省遭受了特大地震和多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西昌市于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2012年5月京昆高速公路雅西段通车,前来西昌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要求体验彝族特色生产生活风情的旅游述求也日渐增多。为实施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面貌要求,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把安哈镇长板桥村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彝族特色浓郁、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整洁、服务网络健全、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活风尚文明、生活习惯卫生、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借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强村庄规划的契机,我单位受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委托,于2013年3月开始编制《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本规划的任务是落实西昌总体规划(2010-2030)、西昌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以及西昌市安哈镇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5)提出的控制与发展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在对村域产业、聚居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布局的基础上,以长板桥组
聚居点整治与建设规划为样板,引导其它村民小组聚居点建设,最终实现全村农民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保护以及风貌保持与文化传承。
二、规划过程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并于印发村庄规划示范工作要点的通知》的要求,并参考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的《四川省新村(聚集点)建设规划编制办法》进行编制。规划过程中由西昌市政府组织多个部门进行协调配合,先后数次向省级领导、省住建厅、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并经过多次村民会议讨论。在2013年8月30日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汇报中期成果后,又进行了多次会议讨论,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意见和省住建厅及地方会议纪要进行了深入修改和完善。
1、编制历程
2013年03月21日:接受委托,进行实地踏勘并参加省州市三级部门的现场会议;
2013年05月10日:向西昌市相关部门及领导汇报初步方案; 2013年05月31日:向省住建厅汇报修改方案;
2013年07月01日:按省住建厅意见修改后,向西昌市规划委员会汇报方案;2013年07月17日:按副省长实地调研意见后修改,向西昌市政府汇报修改方案;
2013年08月30日: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汇报中期方案成果; 2013年09月11日:再次向西昌市相关部门及领导汇报;
4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2013年09月23日:向省住建厅汇报; 2、部门协调落实 扶贫移民局(总协调);
住建局(负责村庄规划、建设及审查指导等工作); 水务局(负责安全饮水及景观用水);
公路局(负责旅游环线规划及实施);
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该村的农业产业调查与规划); 旅游体育局(负责旅游整体规划及彝家乐专项审查把关); 农村能源办公室(负责沼气及太阳能热水器调查及实施); 教育与科学技术局(适龄学童调查及小学及幼儿园申报建设)。
第二章 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区位
安哈镇位于攀西阳光旅游目的地—西昌市的东南部,距离市中心30公里,东与昭觉县接壤,北和西昌市大箐乡相邻,南连普格县,西与西昌市洛古坡乡、西溪乡相邻,地处半高山区。该镇于2002年11月由原凉山州螺髻山种畜场改制移交西昌市管辖,2003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而成立,是西昌市
13个少数民族乡镇中唯一建制镇和旅游重镇,辖四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44平方公里。
长板桥村位于安哈镇域西部、镇区西侧,是距离镇区4公里,其地处邛海—螺髻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和邛海—螺髻山精品旅游环线上,距螺髻山仙人洞景区1公里。长
板桥村为二半山彝族聚居村,凉山彝族三大支系-阿都彝族风情浓郁,是安哈镇积极打造的民族风情生态旅游长廊的门户,距已建成的安哈竞技场、西昌国际自驾游营地约1公里。
全村辖五个组,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
二、自然人文
(一)地质地貌
长板桥村域地质构造为震旦系的开建桥组,灯影组,山叠系,白果湾群,侏罗系益门组,新村组和牛滚凼组及第四系邛海群等,区域内除沉积岩以外,还分布有较大面积的花岗岩(岩浆岩)和变质岩。长板桥村属于半高山山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850米左右,地形特征北低南高。
5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根据《四川省西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建议稿,安哈镇不涉及小型以上级别地质灾害点,根据《西昌市安哈镇西溪河流域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报告》,村域内有一处小型滑坡和一处小型不稳定斜坡。滑坡位于西溪河以北的大草坝组山坡,威胁对象3户;不稳定斜坡位于长板桥组西溪河以北,威胁对象2户。根据排查报告,采取抗滑挡墙+截、排水工程、挡土墙防治,可消除对村庄居民点的威胁影响。
(二)气候水文
长板桥村地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呈垂直分布,有“一年之中无冬夏,一日之间有四季”之说。区内年平均气温17℃,最低气温3.4,无霜期280天,全年日照2418.8小时,年降雨量1039mm,其降雨主要分布在6-10月份,60%的降雨量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长板桥村气候宜人,适宜发展阳光旅游、乡村度暑旅游。
长板桥村境内主要河流为西溪河,从村域北部自东向西通过,河宽约10m,年平均流量15.8m3/s,年径流量4.8亿m3,丰水期平均流量约21.2m3/s ,枯水期平均流量7.9m3/s ,5~10月水量约占全年水量的88%,流量随季节而变化,雨季时山洪
暴发,洪水、泥石流漫流,旱季时河床裸露断流穿过。全村水资源丰富,是螺髻山矿泉水的发源地,无大型污染源,灌溉水都是人畜饮用水,水质好,重金属不
超标,是发展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的最佳生态区。
(三)动植物资源
长板桥村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麓,森林覆盖率90%,土质肥沃,植被种类丰富,有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林、亚热带高山灌木等2000余种,主要有冷云杉、云南松、华山松、杂木、灌木、杜鹃林等,
且有珍稀物种红豆杉、厚朴等。植被从山谷到螺髻山山顶呈立体分布,生态防护功能良好。此外,野生菌类、野生药材、野生菜种类多、品种好。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除猪、牛、羊、鸡、鸭、鱼等家养生物外,还有螺髻山中的兽类60余种、鸟类252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26种。列为珍稀和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短尾猴、小熊猫、金猫、林麝、斑羚、赤鹿、穿山甲、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灰头鹦鹉、圆胧齿类蟾、宝兴树蛙、大凉蠓螈、东坡墨鱼等30余种。(四)文化资源
长板桥村虽然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汉化,但千百年来阿都民俗风情仍然延续下来,民风淳朴,其服饰、漆器及生活习惯等,均展现出来原汁原味的彝族风情。其螺岭彝风、彝家烧烤、彝家美酒、彝家歌舞、彝家美食等成为吸引游客观光、享受的节目。
6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三、社会经济
长板桥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即长板桥组(村委会所在地)、黄土坡组、擦尔岩组、大草坝组及深山组。根据安哈镇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以及各村民小组调查表,全村现有村民527户、2480人,占安哈镇全镇人口的49.6%,其中长板桥组155户、820人,黄土坡组118户、502人,擦尔岩组120户、560人,大草坝组101户、481人,深山组33户、117人。据调查统计, 全村从业人员1963人,从业结构单一,以务农为主,外出打工为辅。全村无业人口
505人,外出打工600人,全村劳动力适龄人口比重大,无业缺口较大,劳动力就业需求大。村民收入主要来自于本地从事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2012年安哈镇村民人均纯收入为4704元,同年西昌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240元,凉山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419元。长板桥村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500元,虽高于全镇平均水平,但远低于西昌市和凉山州平均水平。
四、产业发展
长板桥村现有耕地面积3527亩,人均耕地1.42亩,其中水田700亩,旱地
2000亩,退耕还林827亩。目前以水稻、玉米种植及畜牧养殖为主导。
(一)畜牧业
全村现有生猪存栏1867头,牛369头,羊1321只,鸡2130只。畜牧养殖效益较好,但未形成规模化养殖。不过该村具有良好的家畜饲养基础,林地面积宽广,具备发展规模化畜牧生态养殖条件。
(二)种植业
全村种植业有水稻面积700亩,玉米2000亩。自家零散种植蔬菜,无设施蔬菜。虽推行优质稻和杂交玉米,但耕地有限,种植业结构较单一,总产值仍比较低。
(三)观光农业和农家乐
近年来,安哈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凸显“攀螺髻雄峰,探亿年溶洞,宿彝家山寨,品山野风情”主题,以实现“生态旅游业与传统产业良性互动”为主线,变生态文化资源为生态文化资本,打通旅游环线与212省道和国道108相连,使安哈彝寨与邛泸景区、普格螺髻山景区形成互动,成功打造出梨花节、民俗文化旅游节、彝家美食节等特色乡村旅游节庆项目,开发出螺髻山矿泉水、苦乔茶、芦丁香菜等原生态农产品,树立了“螺岭彝风”乡村旅游品牌,2009年四川省农家乐旅游节主会场在安哈镇举办,2012年境内生态
7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农家乐达到32户,乡村生态游游客达10万人,旅游收入500余万元。长板桥村作为全镇重点中心村,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条件,然而目前仅对426户农房进行了简易风貌整治,打造了2家“彝家乐”,其旅游产品体系尚未建立,旅游服务设施规模小、接待能力弱,经营状况不是很理想,尚未发挥其作为全镇旅游发展重要节点的作用。从发展较好的西昌其他旅游乡镇来看,农家旅游纯收入能达到15万以上/户,收入效益比较可观,宜大力推行,促进村民增收。
五、现状建设情况
(一)村域现状建设情况
长板桥村域总用地3806.58公顷,现状土地利用以林地、牧草地为主,较少的耕地围绕居民点分布,村庄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北部靠近交通干线的村组。林地和牧草地占90.6%,村庄建设用地仅占2.26%,耕地235.13公顷(3527亩),仅占6.18%。
表2-1 村域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序号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a) 比例(%) 1 农宅用地 82.96 2.18 2 道路用地 2.98 0.08 3 耕地 235.13 6.18 4 牧草地 481.49 12.65 5 林地 2967.29 77.95 6 水域和其他用地 36.73 0.96 合计 3806.58 100.00 全村属于半高山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850米左右,地形特征北低南高,山脉沟谷纵横,各村组聚居居民点所在地坡度基本在10%以下,相邻宅基地高差1-3
米不等。散居居民点坡度达到15%以上。
本次规划分别对全村5个村组的现状设施建设、家庭人口构成、收入来源、住房情况、人居环境、问题诉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实地踏勘和问卷调查来看:
1、长板桥村深山组为原种畜场深山队,地处深山,距村委会所在地长板桥组较远,需绕道至108国道经黄水乡进入,里程约30公里,该组村民以散居为主。其余四个组处于半高山,村民散居和聚居兼有。
2、全村村民住宅延续了 “家支式”聚居习惯,形成成组成团的家族聚落形态,多个聚落间穿插独立散户。多年依自然形成依山地势无规律建设,依山或依
沟、背山面野而居,较多村民房屋受坡地限制,将主房置于台地,其余附房视建设条件或上或下,有的附房如圈舍甚至置于院落大门附近;村民住宅以夯土墙木和砖木结构为主,部分房屋存在安全隐患;住宅庭院种植蔬菜和经济果林,但杂草、淤泥、臭水坑等脏乱现象依然存在。
3、县道(XW15)由G108自西向东从村域北部长板桥组通过,经长板桥组
8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向东通过镇区和摇摆顶村,最终与S212相连,该县道宽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部分路段有坑洼破损,此外沿该公路设有乡村公交。近年来,长板桥村新修灌溉水渠7公里,硬化通组道路3.1公里,改扩建通组道路4.7公里,群众基本生产生活
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全村除深山组外,其他各组均通村道,现状村道以3米宽的碎石或土路为主。村民对外出行主要依靠步行、摩托车、乡村公交。
4、村域内一所长板桥村小和村委会均位于长板桥组,学龄幼儿需在镇区上幼儿园;全村由镇区供电,目前已改造电线路2.1公里,实现了户户通电;电信线路有限,较多村民选择中国电信及中国移动公司的无线座机对外联系;村民生活生产用水取自地下水和山溪地表水,除长板桥组外,其他村组饮水安全还得不到保障;村民能源使用仍以薪材、桔杆等传统能源为主,太阳能、沼气、电为辅;各村组虽建有垃圾池,但设施简陋、规模小、数量少、垃圾常年裸露,且缺乏分类垃圾
收集容器;全村无其他文化、医疗等生活服务设施,村民日常生活品和生产物资需到镇区购买。
(二)长板桥组现状建设情况
1、土地利用现状
长板桥组现状村民住宅用地4.2公顷、公共设施用地0.26公顷、道路用地1.02公顷、水田2.49公顷、旱地13.7公顷、林地11.27公顷、水域堰渠和其他用地6.51公顷。土地利用现状见表2-2。
表2-2 长板桥组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序号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a) 比例(%) 备注 1 村民住宅用地 4.20 10.65 2 公共设施用地 0.26 0.66 小学、村委会 3 道路用地 1.02 2.59 水泥、沥青路面 4 水田 2.49 6.31 5 旱地 13.7 34.73 6 林地 11.27 28.57 7 水域堰渠和其他用地 6.51 16.50 西溪河、农灌渠、贫瘠荒地 合计 39.45 100.00
长板桥组现状村庄背山面水,村民住宅分布于现状公路南侧的层层台地上;村落背靠南部螺髻山山林地,植被较好、环境优美,山脚有一灌溉沟渠常年有水;村落北部面向自东向西流过的西溪河,西溪河高程低于现状公路、农宅,平均落差约25
米。此外,村组内的水田主要沿公路两侧分布,梯田景观较好。
9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2、地形条件
长板桥组现状村庄位于螺髻山脚缓坡阶梯台地上,所在区域地质条件较好,至今从未发生过地质灾害,一处小型不稳定斜坡位于村庄外围、西溪河以北,对村庄无影响。现状整体地势北低南高,西低东高。区域高程基本在1890-1920之间,相对高差约30m,宅基地所在台地层层叠落,相邻宅基地高差1-3米不等,地形坡度基本在10%以下。
3、院落布局与村民住宅 本次规划重点对长板桥村的长板桥组住宅建设状况从住房功能布局、主房面积、附房面积、是否愿意拆建、功能调整意向等方面进行了逐户详细调查。根据实地踏勘和调查统计资料显示:
(1)长板桥组现状村民住
宅以夯土墙木和空心砖木结构为主,仅有两户为实心砖墙,无一户能达到9度抗震要求。且现状有5户常年在外打工,无人居住,房屋破败现象严重。 (2)住宅以单层坡屋顶为主,虽然建筑材料、建造方式发生了转变,但是独特的构件、色彩及图案等元素依然可以重现传统建筑特色。目前,长板桥村民宅整体外观风貌比较杂乱,部分房屋外立面经过简易的彝族图案粉饰,对阿都彝族建筑特色的展现不足。
(3)各村民住宅均为自建房屋,背山面水,院门位于低处,受用地条件、经济条件、邻里归属的限制,院落布局缺乏规律,大量村民住宅正房为传统的一字形,对堂屋面积要求较大,附属房屋布置各异,较多附房布置在偏远角落,使用不便,且未考虑环境卫生,厨卫没有分离,部分进入院落大门即是猪圈禽舍,气味较大。
(4)各户均设置一定面积的晒坝,闲置时间较多,对用地造成较大浪费,且房前屋后零散种植菜园和经济果林(核桃、李树、苹果、花红、梨树及花椒等)。
4、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1)长板桥组公共服务设施仅有村委会和一所村小,均位于西侧进村入口处、旅游公路南侧。村委会设办公室一间、会议室一间,建筑面积70平方米;小学占地约2400平方米,教学用房为2层砖混结构,附属用房为单层坡屋顶砖木结构,
10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缺乏跑道和运动训练场,同时,校园内因历史原因还有一户村民居住其中。 (2)现有两家农家乐,兼有村民自住和旅游接待功能,规模较小,设施陈旧。 (3)现状公路从村组北侧自西向东通过,现有两条水泥村组路与其相连,形成两个出入口,并向南以3条枝状路延伸至村组内部,村组路宽2-3米。大部分村民入户路为1米不到的碎石或土路,两侧杂草丛生,环境较差。
(4)村组内缺乏停车场地,接送学生以及外来车辆均占用现状公路停车。
(5)结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通过实地调查,长板桥组已实现每家每户通自来水,且水
质较好,人畜饮水有充分保障;村组由镇区供电,已实现户户通电,电源来自安哈镇老厂电站、大营电站和新电站;村组电信尚未实现全覆盖;村民仍以薪材、桔杆等传统能源为主,太阳能、沼气、电为辅,根据西昌市农村能源办公室的调查统计,该村组已新增100户愿意新建沼气池及配套灶具,愿意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现状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仍为雨污合流、分散
自排,村组内排水沟渠为明沟,简易不畅;村组内设有一处简易垃圾池,无其他建筑材料、农业废物等垃圾收集容器。
六、存在的问题与村民诉求
(一)存在的问题
1、村域产业以水稻、小麦、马铃薯及畜牧等传统种养植业为主导,现代特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民俗风情旅游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产业发展类型和布局结
构亟需调整、优化,产村相融的格局尚未建立,水、路等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尚不健全,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增收缓慢,就业吸纳力不强。
2、村域内分布有大量散居村民,配套设施难以共建共享;部分村组路路况较差,尤以深山组交通出行极为不便,村落内部道路不成体系,车行联系路不畅,入户路路面质量和环境较差;各村组文化、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及生活生产废弃物堆放等环卫设施缺乏,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规模小,设施陈旧不上档次;部分村组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排水、能源使用等设施条件急需改善。
3、村民住宅均为自建房屋,院落布局不合理,高低错落但无序,每户前庭后
11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院及晒坝过于贪大,大部分时间闲置,造成土地浪费;村落无公共活动场所,农宅之间也未形成共享的聚落公共邻里空间,自然水系沟渠成为排污纳垢的场所,入户路、步游道、开敞空间未充分结合自然山水,优美的山、水、田、林未能较好的融入村落。
4、村民维修和新建住宅缺乏建设引导。大量村民住宅存在安全隐患,达不到9度抗震设防的要求;住宅功能布局不合理,厨、卫、水、杂物农具堆放等设施条件较差,街道景观、庭院环境、入户环境急需改善;住宅建筑风貌特色不鲜明,
缺乏彝族特色的景观小品设施,既有的彝
族文化、彝族风情未得到充分体现。
5、各村组缺乏消防水池、消防设备,缺乏合理布置的避灾疏散场地,部分宅基地周边的边坡尚未得到有效的防护治理。
6、各村组存在大量的闲置荒废地,未得到有效的治理利用。
(二)村民诉求
1、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通过逐户问卷调查,长板桥村村民关注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如下: (1)希望通过维修加固或拆旧新建的方式,改善住房居住条件、优化功能布局,改善庭院入户环境,增加文化、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
(2)长板桥村有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有的举家外出,数年未归,大部分村民
希望增加收入渠道,部分村民有意愿建设彝家乐,发展乡村旅游。
(3)希望平整亮化村组道路、入户路,改善对外交通出行条件,方便蔬菜、水果、畜牧等农产品对外运输,尤以深山组村民意愿最为强烈。
(4)除长板桥组外,擦尔岩组、大草坝组、黄土坡组、深山组已有几家养殖大户有意向规模化养殖生态猪、肉牛羊。
2、长板桥组村民调查意愿
(1)愿意拆旧新建的农户79户,除位
于旅游环线公路(县道XW15)以北农户愿
意全部拆除迁建外,其他均希望原址重建;
针对保留的住宅,农户大都愿意对住宅外观进行整饰。
(2)现有两家农家乐要求扩大规模,
另有一户意向新建一处星级农家乐;旅游部门希望预留农家乐用地,便于将来有条件的情况下引进几家星级农家乐;约10户有意向利用自身住宅和院坝联户经营农家乐。
(3)希望完善现有小学设施,希望新建幼儿园、农家购物超市、卫生医疗点、文化室等设施,对拟建游客接待中心表示赞同和支持。
(4)大部分村民不愿意将猪羊圈舍多户集中养殖,希望在自家院落养殖1-2 12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头猪,愿意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已新增100户愿意分户新建沼气池及配套灶具,愿意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5)就改建村组路和入户路可能穿越现有部分农户庭院和晒坝等系列问题,与村民进行了交涉,均表示全力配合。
七、上位规划解读
(一)《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1、规划综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西
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编制工作。该规划正式方案已通过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查,正在审批过程中。
该规划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区规划两个层次。其中在市域层面,该规划制定了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指引和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出了市域村镇等级结构、规模
结构、职能结构,制定了市域村镇发展指引,对市域城乡产业、交通、旅游、生态环境、重大市政设施和综合防灾进行了专项规划。
2、与安哈镇及长板桥村相关内容解析
(1)安哈镇位于市域特色发展的风景旅游区,为旅游型城镇,应依托螺髻山
景区,充分利用好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成特色旅游点,其中将长板桥村打造成休闲旅游特色发展型村庄,提供旅游配套服务。
(2)鼓励乡村发展多种产业以带动农村现代化,应鼓励农民合作发展旅游、合作种植特色农产品等,促进农民多元化就业;实行大分散、小集中,构建均等化公共服务,改善乡村环境卫生状况,
(3)长板桥村应归并自然村落,退宅还耕,建立中心村落,形成“组团式”村庄,应有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商业服务点和村委会等。给排水、供电、电讯、环卫、道路和绿化等市政设施配套,居住环境好。
(4)长板桥村村庄建设用地应向纵深发展,坚决杜绝沿公路两侧同时进行条形开发,县道以下两旁应留够足够空间用于绿化建设,村庄建设要较好地与自然融合,营造高品质的环境质量。
(5)市域东南片区规划邛海—泸山->飞播林景段->大箐乡彝族村寨民俗风情->螺髻山仙人洞旅游线路,依托G108、S212、县道XW15,构建串联海南乡、洛古波乡、西溪乡、安哈镇、大箐乡的生态旅游环线。
(二)《西昌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 1、规划综述
13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该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并通过市规划委员会的审查。该规划依据《四川省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办法》,提出了市域新村建设的总目标即打造全国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典范”、我国西南地区城乡融合的“先锋”、川西旅游区中特色突出的“明珠”,并建立了分项目标体系;规划深入剖析了市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市域新村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发展方
向;规划提出了市域新村建设发展战略、新村建设模式、新村建设控制标准、市域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等级内容标准以及市域新村风貌与农房户型指引,分乡镇提出了新村建设规划的要求。
2、与安哈镇及长板桥村相关内容解析 (1)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以乌骨鸡、肉羊、猪、黄牛等为主的生态养殖业;以螺髻山风景区为依托,发展民俗风情旅游,沿交通干道沿线打造文化展示与旅游示范村。
(2)新村聚居点规划
规划安哈镇中心村为芊旷村,基层村为摇摆顶村、长板桥村、大箐村。规划
鼓励居民向小河谷流域以及主要交通沿线集中,在交通、产业、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集中的新村聚居点,实施移民扶贫工程,对海拔3000米以上以及深山地区的居民原则上搬迁向聚居点集中。规划全镇新村聚居点11个,其中长板桥村规划大型新村聚居点(600-1000人)1个、小型新村聚居点(50-200)3个,大型位于长板桥组,小型分别位于大草坝组、擦尔岩组、黄土坡组。规划确定农村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在人均150平方米,农村宅基地不超过人均30平方米。
(3)交通基础设施
升级省道S212为二级公路,升级长板桥村北部县道为三级公路。村道联系各个新村居民点,通村公路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在长板桥村设1处城乡公交站点。
(4)市政基础设施
在安哈镇设水厂一处为镇区及长板桥村、铅矿村新村供水,其它各村组自设供水站;污水处理厂1处,集中处理镇区和长板桥组新村聚居点污水,其它村组采用沼气池处理污水,雨水采用明沟或暗渠就近排入水域、农田灌渠;长板桥村应配建10kV配电设施,由镇区供电;长板桥村电信邮政服务由镇区提供;生活用能以发展沼气为主,以太阳能、电能、生物质气等其它可再生能源为补充,发展作物秸秆及树枝等生物质气化固化技术,规划稳步发展户用沼气工程,适度发展小型和联户沼气工程;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灰土、有害垃圾、其它垃圾5类进行分类投放,应为每个农户配置三桶两袋分类收集工具设备,长板桥村需建一处垃圾存放点、渣土填埋场,存放点应单独设置可再生垃圾存放间和有害垃圾存放间,垃圾存放点的垃圾废物由镇垃圾中转站统一转运处理。
14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5)公共服务设施
长板桥村必须设置村委会、卫生站、文化站、便民店,可选择设置农产品收购站、家电下乡网点、游客接待中心。
(6)新村院落布局与农房建设
村落布局应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习俗及传统布局模式;结合地形、林果园、水体,分为多个聚落布局,院落规模不宜过大,以不超过30户为宜,突出聚落入口、街巷交叉口和重点地段等节点的景观特征。
建筑材料强调就地取材、用较经济的手段达到简洁、粗犷、个性、亲切的彝
族民族风貌;建筑主色调以淡雅为主,建筑装饰小品等副色调配以民族特色的红
黄黑三色、装饰彝族风格的浮雕、图饰、牛头饰等。增加公共服务建筑、绿地广场等公共活动场地,创造可识别的彝族新村景观标志
保留建筑在尽量维持其原有样式的前提下进行更新,如进行内部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改建生活辅助用房,实现居住空间的人畜分离、食寝分离、净污分离,同时进行外墙装饰以统一风貌,凸显特色。对于无法改建的旧建筑应予以拆除,新建建筑应融入彝族建筑元素,采用当地的三合传统院形式,满足农、副业生产及农民生活需求,建筑一般以3层以下为宜,平面布局应设有堂屋、厢房、厨房、农具堆放间、储藏间等功能用房,应满足面积、通风、采光和朝向的要求,兼顾自住和发展家庭旅游业。
新建和改建建筑必须达到抗震要求,现行国家相关规范推荐适用的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轻钢结构与纯木结构。
(三)《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
1、规划综述
1986年,邛海—螺髻山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螺髻山冰川遗迹地貌景观、邛海山水风光、彝族风情是风景区的三大景观主体,《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2月编制完成。该规划将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八个景区,划分了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区,每级保护区划定了保护范围,提出了保护要求和保护措施。该规划还明确了风景区内农村居民点调控、经济发展引导、土地利用调整等规划内容。
2、与安哈镇及长板桥村相关内容解析
(1)长板桥村横跨飞播林景区(一般游览区、三级景区)及五彩池景区(重要游赏区、一级景区),属于总规确定的二、三级保护区,处于飞播林景区主游线上。
(2)总规提出二级保护区应保持并完善风景景观环境,可安排规划确定的旅宿床位、餐饮服务等游览设施,不得进行林、工矿生产。
(3)总规提出飞播林景区和五彩池景区应发展揽胜、访古、考察、探胜探险、森林
15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浴等风景游赏项目,游线上的村庄应重点发展彝族风情游,适当配置旅游接待服务设施。
(4)总规将长板桥村农村居民点列为控制、聚居型,严格控制居民的迁入,居民的自然增长率应控制在市域的平均水平。针对与风景区的发展有冲突的居民点,应实施搬迁聚居。
(5)长板桥村应以保护风景资源为基础,以旅游服务、特色观光农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风景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游览设施建设及各旅游配套设施,组织民间工艺品、土特产品的生产开发。
(6)对观光步道的建设要求可结合村村通工程适当延续,既发展了各村组的日常交通联系之用,又延续为步道观光之需。
(四)《西昌市安哈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1、规划综述
该规划由西昌市国土资源局及四川空间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于2005年开始编制,目前总体成果已通过省政府审批。
2、与安哈镇及长板桥村相关内容解析
规划土地用途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水域及自然保留地等等。长板桥村域范围内,绝大多数土地为林业用地;规划基本农田主要分布于长板桥组、黄土坡组、擦尔岩组、大草坝组村庄建设用地周边;牧业用地主要分布在深山组;擦尔岩组有大量自然保留地;各村组规划在现状村庄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向外扩展划定建设区,为新村聚居点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保障,其中长板桥组划定的可建设区规模达到45公顷。
(五)《西昌市安哈镇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
1、规划综述
该规划由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2013年3月开始编制,于2013年6月编制完成。该规划首先分析了安哈镇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再对安哈镇的旅游资源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旅游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旅游产品和线路规划、旅游项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规划等内容。
2、与安哈镇及长板桥村相关内容解析
该规划针对长板桥村旅游发展编制了长板桥村彝寨旅游开发专项规划,提出了“安哈镇长板桥彝寨旅游开发优先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了长板桥村的旅游开发条件及定位、旅游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农家旅游经营建设项目、项目推进策略等诸多内容和要求。
规划确定长板桥村旅游旅游功能定位为“景区门户、精品旅游彝寨”,旅游开发主题定位为“彝寨民俗文化体验与休闲度假旅游”。规划建议近期率先开始具有重要引擎作用的引爆点,即优先打造凉山州第一个彝寨旅游品牌——长板桥村香彩彝寨,深化仙人洞景点开发;打造芊旷村新型自驾露营区;启动梨花彝寨开发,
16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具有一定的接待能力;启动螺髻山北大门建设。
其中,长板桥村长板桥组彝寨应发展自然生态、乡村田园、避暑避寒度假、彝家山寨休闲旅游等,适度开发登山游,并适当建设自驾车自助休闲娱乐服务设施。
规划建议长板桥组彝寨应配套建设景观大门、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新村综合体、彝家乐、旅游公厕、集散广场,加快主步游道建设,在旅游公路两侧打造观光农田,完善导游标识系统。
第三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即村域规划和长板桥组聚居点整治与建设规划,村域规划范围为长板桥村行政界线范围,包括长板桥组(村委会所在地)、黄土坡组、擦尔岩组、大草坝组及深山组,面积38平方公里;长板桥组聚居点整治与建设规划范围北至西溪河、南至螺髻山脚农灌渠,东西至村组界,面积39.45公顷。具体范围详见规划图纸。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建设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建村函[2013]35号);
3、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川委发[2009]17号)文件;
4、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突出抓好新村建设的意见》(川委办〔2010〕22号);
5、《四川省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编制办法》; 6、《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
7、《西昌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8、《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 9、《西昌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 10、《西昌市安哈镇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 11、《西昌市安哈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其中:近期:2013-2015年,远期:2016-2020年。四、规划指导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调查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富民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支撑,以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特色风貌塑造为重点,依托邛海-螺髻山风景区和安哈彝家风情的品牌基础,打造 “农民富裕、环境优美、文化浓厚、配套完善”的美丽彝村。
五、规划原则与理念
(一)规划原则
17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1、发展生产、促进增收原则: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延伸其产业链,形成一、三产业联动,增加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对产业、新村聚集点、各类配套设施等一体化布局,既实现了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又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创造了条件,同时可避免配套设施的重复配置和空心村的出现。
2、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原则: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在农村产业调整时,应注重对现状森林植被、耕地、山体形态的保护,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新村建设时应依山就势,结合地形,尽可能减少对地形地貌的改造,充分利用本土植被和材料,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3、以人为本、提升质量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提升农村整体环境质量,彻底改变目前夹道建设、零乱建设、生活环境质量不高的不利局面。
4、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原则: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统一规划,按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步实施,落实具体项目和资金投入。
5、简洁明了、便于操作原则:规划成果应具有针对性,尽可能避免采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及长篇大论,重在梳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便于基层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操作使用。
(二)规划理念
1、产村相融、一村一品
以调整传统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推行特色观光农业规模化发展,通过“以一带三”的方式,发挥地处螺髻山景区旅游环线的区位优势,逐步发展彝族风情游和生态观光游,扩大就业(餐馆、导游、保洁、安保等),防止空心村,
实现产村相融。
2、尊重自然、突出特色
生态打底,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与地形地貌相结合,建立廊道和开敞空间,将螺髻山的山水美景及田园风光融入新村建设,突出山水田园特色,房前屋后体现“微田园”风格。
3、文村一体、景村一体
以彝族特色为建筑及环境的亮点,在公共空间的功能安排和景观营造上融入当地彝族文化,为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彝族生产生活风情。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和本土植物,突出彝家新寨的风貌特色。
4、尊重民意、利于实施
充分调查,不大拆大建,整治与新建相结合,合理布局新建农宅,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房风貌和庭院环境整治措施;以满足当地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以村民诉求为切入点,合理设计新建住宅套型,配置完善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第四章 规划定位、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规划定位
综合考虑区位优势、自然资源、文化禀赋等发展条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和上位规划要求,长板桥村规划定位为:
彝家第一寨,邛海-螺髻山旅游环线上最具特色的彝族风情驿站。
18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二、规划目标
通过特色农业规模发展和一三产业联动发展实现村民持续快速增收,通过农房环境整治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景观风貌、彝风文化等软环境建设,实现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面貌极大改善,最终将长板桥村打造成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之典范。规划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近期实现人均纯收入达到8300元,规划期末实现村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三、规划重点与难点
(一)规划重点
1、深入调查全村产业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状况、人口分布状况等,以问卷调查、村民座谈等方式,对家庭人口构成、收入来源、住房情况、整治与拆建意愿等进行逐户调查,找出村民生产生活、村庄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村民关注的问题与诉求。
2、优化调整村域产业结构,明确村域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制定特色农业产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保护耕地、基本农田以及山、水、林等生态景观资源,合理布局新村聚居点,确定村域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3、以长板桥村长板桥组聚居点为重点,明确保留整饰与拆旧重建的农宅,依山就势、结合山水环境,合理布置村民住宅、院落空间、公共活动空间,体现错落有致、山水村相融的田园村落格局;围绕村民诉求和村庄建设目标,安排“1+N”
生活配套设施、农家乐和旅游服务设施、景观小品设施。
4、彰显彝族风貌特色,对长板桥组聚居点内的拆旧重建建筑制定建筑设计方案,对保留建筑提出外观整饰方案和内部功能设施整治措施;制定供水、排水、能源等设施建设方案;提出村组路、入户路、重要公共空间节点、闲置荒地的整治与建设要求;制定农业废弃物、农具杂物、生活垃圾收集与整治要求;提出消防、避震防灾措施。
5、明确主要整治与建设项目,包括项目名称、建设规模、经费概算、资金来源等。
(二)规划难点
1、由于长板村住宅建设需达到9度设防要求,考虑到村民经济水平,如何在满足抗震要求和风貌塑造的基础上降低建设成本,是一大难点。
2、规划实施是以政府引导、村民为主体,由于村民经济条件较差及文化素质不高,如何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是难点之一。
第五章 村域发展与空间控制规划
一、产业发展与增收规划
(一)产业发展市场分析
1、产品质量优势
安哈镇长板桥村地处西昌市螺髻山山麓,光热资源充足,水资源丰富,是传统的农业区。全村无大型污染源,近几年畜牧业和家庭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农家肥源充足,施用化肥、农药的水平较低,其灌溉水都是人畜饮用水,水质好,重
19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金属不超标,是发展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的最佳生态区。长板桥村发展特色畜牧种养殖具备很好的抢占市场空档的时间和空间。其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将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将为本地旅游服务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对增强本地旅游吸引力具有重大作用。
2、旅游发展前景
近年来安哈镇已打通省道212和国道108之间的旅游公路,与螺髻山风景区形成互动,成功打造出民俗文化旅游节、彝家美食节等特色乡村旅游节庆项目,建成了国际自驾游营地,开发出螺髻山矿泉水、
苦乔茶、芦丁香菜等原生态农产品,树立了“螺岭彝风”乡村旅游品牌,旅游市场已经从本地扩展到国内、甚至延伸到国外,客源主要是成都、重庆游客,其中上海、广东、天津、云南等全国各地游客也占一定比例。长板桥村作为进入安哈镇的门户,位于旅游环线上,其为彝族聚居村,民风淳朴、彝风浓厚。虽然目前长板桥村旅游接待设施种类少、规模小、档次低,旅游项目产品体系还不丰富,
大部分自驾游客一般选择短暂停留,且游客花费不多,一次出行费用游客平均在
500元左右,但是长板桥村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对外来游客仍有很强的吸引力,外来游客大都希望未来在此长时间驻留游玩体验,旅游的潜在消费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因此,长板桥村完全可依托螺髻山风景区的生态旅游品
牌和安哈镇的乡村旅游品牌,发挥其旅游区位优势、自然人文优势、特色无公害农产品优势,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高接待水平,丰富旅游产品,创造旅游消费的热点和亮点,其旅游发展的前景广阔。
(二)产业发展目标与模式
1、产业发展目标
按照住建部建设“全国优秀村庄试点村”总体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各部门工作职能,密切合作、协同组织,抓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的建设,实现产村相融,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新农村。通过示范建设,到规划期末实现每个农业产业建成1个以上示范基地,每个特色农业产业达到1000亩以上,建成特色旅游示范彝寨1个,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带动新村村民面达到50%以上,农民培训率60%以上。
2、产业发展模式
按照“整村规划、单元实施、分批建设、全面推进”总体思路,细化项目、有机集成,促进生产水平、管理水平、质量水平、效益水平的巩固提升,在全村形成“高效农业和旅游观光融为一体”的特色产业示范区。
(三)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1、现代畜牧业发展重点与布局
重点在在长板桥村擦尔岩组、大草坝组、黄土坡组发展生猪、林下生态鸡标准化养殖,在长板桥组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规划新建适度规模标准化养猪场1
20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个,运用现代养猪设备设施和畜牧兽医新技术养殖母猪10头,实行“猪-沼-果”循环经济养殖方式,年出栏优质乌金仔猪200-250头(供烤乳猪食用);新建林下生态鸡标准化养殖场18个,年出栏优质生态鸡27000只;新建小规模标准化养猪场160个(户),每户养殖母猪1-2头,年出栏商品猪3200头以上。重点在深山组发展肉牛羊标准化养殖,建设规划化牧场2个,年出栏优势肉牛1000头、肉羊3000只。建设规模化牧场2个、养殖场3个,建立现代养鸡合作社1个,优质畜种培育站1个,培养经纪6-8人,使之掌握现代饲养管理技术、市场营销技术,提高其信息收集能力,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将长板桥村优质畜牧产品销往西昌、成都等地,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开展生猪、
林下生态鸡、优质肉牛羊标准化养殖,实现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协调发展,带动全村乃至全镇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特色种植业发展重点与布局
9—10月西昌市许多水果处于淡季,甜柿成熟期刚好在此时,一片金黄,可引导游客到长板桥村观山水风光、品柿子、制柿饼,将会成为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的一种新兴产业,必然会带动农户尽快致富。因此,规划整改闲置荒地,重点在长板桥组、黄土坡组、擦尔岩组发展优质水果甜柿子种植,选择新次郎和阳丰甜柿
品种,每户6株,在房前屋后种植甜柿子。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利用长板桥村适宜种植核桃的气候土壤条件,规划重点在长板桥组、
黄土坡组、擦尔岩组、大草坝组,发展核桃经济林种植,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新栽核桃23900株,折合面积约946亩,其中,长板桥组150亩,擦尔岩组327亩,黄土坡组281亩,大草坝组188亩,实施农户共314户。各村组现有耕地种植优质稻、杂交玉米以及马铃薯、食用菌等无公害蔬菜。
(四)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1、旅游发展重点
发挥长板桥村旅游区位优势、自然人文优势、特色观光农业优势,近期优先打造长板桥组精品彝寨,远期联合擦尔岩组、黄土坡组,发展以彝族休闲度假和特色农业观光为主体、民俗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旅游服务业。深山组、大草坝组依托优越的螺髻山景区山林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游。
2、旅游开发思路
按照迅速启动、示范带动、突出特色、创新思路、加快发展、标准化建设的要
21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求,围绕长板桥组彝寨的打造,强化彝族民俗文化休闲体验和彝寨乡村休闲度假功能。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前提下,一是发展以旅游接待服务、特色旅游商品手工制作为主的旅游业态型庭院经济,力争实现旅游富民全覆盖;二是按照旅游农业思路,发展能够形成观赏、美食的农林种养殖特产经济链;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旅游新村建设紧密结合,打造新农村旅游综合体;四是利用农村产权制度
改革成果,整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适宜休闲度假旅游接待服务的农家旅游
创新模式。
3、旅游开发目标与特色 (1)开发目标
——凉山州第一个最具魅力的彝寨旅游品牌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样板 (2)旅游开发主题与特色 攀螺髻雄峰,探亿年溶洞, 宿彝家山寨,品山野风情。 4、旅游项目开发 (1)旅游业态
民俗体验——彝族歌舞演艺、磨儿秋等传统娱乐项目;彝族传统婚礼、彝族
成人仪式;彝绣制作、彝族漆器与草编制作;彝族传统节庆等。
农家休闲——特色餐饮(彝家烧烤、彝家美酒、山珍美食)为主,适当改良
型彝族传统美食;水果采摘体验。
(2)硬件支撑项目
旅游标志性山门:建议在长板桥组旅游公路设置,应富于创意,突出彝族乡村文化特色,视觉冲击力强,标志引导性强;
游客接待中心:建议靠近长板桥组旅游公路一侧设置,建筑内部应设置旅游
接待咨询厅、四星级旅游公厕等,外部应设置集散场地、生态绿荫停车场;
新村综合体:建议在长板桥组彝寨内部
中心位置设置,建筑内部应设置村委会、图书室、便民中心、卫生室、农家超市等,外部应设置村民文化活动广场。
彝家乐:现有农家乐升级为四星级,引
进和新建五星级农家乐,农家乐要求提供特色餐饮美食,安排休闲娱乐房,庭院周边种植果林,提供水果采摘体验,并养殖林下生态鸡。
(3)软文化支撑项目
彝族歌舞:打造一台综合性文艺演出(展示彝族神秘、原始、传统的文化)。包括彝族山歌、情歌、
敬酒歌对唱或表演;彝族服饰展;彝族毕摩、苏里
表演;彝族达体舞表演;
22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彝族传统手工艺:彝族服饰制作和销售、彝族竹编工艺、彝族漆器制作销售、彝族银配饰制作销售、彝族原始织布工艺、彝族批毡制作销售、彝族荷包制作销售、彝族传统乐器制作销售;
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彝族传统斗鸡、斗羊、斗牛民俗活动;彝族传统摔跤;彝族式传统射箭;
彝族餐饮文化:荞粑粑、坨坨肉、秆秆酒、转转酒、彝族烧烤;
彝绣专业合作社:在州工会支持下,在长板桥组建立一个彝绣专业合作社,优先扶持3-5家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尽快拿出彝绣工艺品。
(五)增收措施与效益分析
1、增收具体措施
(1)目前市政府已责成旅游局针对长板桥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安哈镇长板桥组彝寨旅游开发优先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该方案对长板桥组提出旅游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农家旅游经营建设项目、项目推进策略等诸多内容和要求,并进行了实地调查与项目落实。
(2)结合农业部门的调查与落实,以种植核桃树为首选,目前已定购5万株嫁接完成的优质树苗,有待道路建设完成后即可分片栽植,三年即可挂果。落实
了放养乌骨鸡、优质猪养殖户,改变现状部分彝家乐远距离采购乳猪等原料的局面,并建立了推行养殖大户补贴机制,近期重点扶植的养殖农户如下:
姓名 住址 家庭人口 劳动力人口 林地面积 养殖规模 养殖方式 丰日虎 擦尔岩组 5 5 28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丰日呷 擦尔岩组 5 5 20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贾次拉 擦尔岩组 5 5 18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丰子呷 擦尔岩组 7 7 17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叶阿雄 长板桥组 9 4 10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李各各 长板桥组 9 4 10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丰尔惹 长板桥组 6 2 9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特久里长板桥组 7 3 8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余彬 长板桥组 5 2 7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丰古尔 长板桥组 5 5 7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杨小华 大草坝组 5 2 8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贾黑么 擦尔岩组 4 2 20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丰伍惹 擦尔岩组 3 2 15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丰寿哈 擦尔岩组 3 2 10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丰友呷 擦尔岩组 5 2 5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郭友牛 长板桥组 8 5 10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陈子道 黄土坡组 5 2 3亩 500只鸡 林下生态养殖 李么初 大草坝组 5 3 5亩 10头母猪 猪-沼-果 (3)扩建与新增三户彝家乐的已落实,其中扩建现有两家为四星级,新建一
家五星级,四星级两家,每户提供从业岗位15个左右。
(4)按凉山州总工会的对口支援项目,拟投入30万元,对彝族剌绣进行专
23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项培训,在游客接待中心设置集中工作区,各户零星闲时加工,可增加相关就业岗位20个。
(5)拟引进彝族漆器现场加工及展示,可增加就业岗位20个。
(6)其余旅游发展配套需要的就业岗位有:安保巡逻5-10名;环卫10-15名;徒步探险及野生菌采摘导游10名;业余兼职舞蹈队30名。配备农业技术员5名,民房建设及维护人员20名。
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满足村民就近就业诉求,减少现状远赴外地打工数年不归的局面,也利于防止之前规划和建设之后再次出现空心村的不利局面。
2、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根据农业、畜牧业等扶贫资金的逐年投入,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建设项目完成后,农业生产水平较大提高,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变,将极大提高长板桥村农户经济收入,畜牧、水果、林业增加产值近期将达
508万元,远期达1246万元;同时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一、三产业的联动发
展,根据《安哈镇旅游发展规划》对旅游人次的预测、旅游收入的递增,预计旅
游收入近期将增加200万元,规划期末将增加1110万元。合计近期增加收入708
万元,人均增收2855元;远期增加收入2356万元,人均增收9500元,能达到
2015年长板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300元和2020人均纯收入1.5万元的目标。
(2)社会环境效益
通过核桃、甜柿子的种植以及“猪+沼+果” 、林下生态养鸡养殖等循环经济
模式的推广,可以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通过沼液、沼渣的推广应用,可大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用量,使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通过文化建设和观光农业延伸,既挖掘了彝族文化内涵,提升了彝农乐档次,又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农民生活幸福和谐。
二、新村聚居点布局规划
(一)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在《西昌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西昌市安哈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指导下,按照《四川省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根据各村组村民意愿和村庄发展需要,规划形成以长板桥组大型新村聚居点为核心,黄土坡组、擦尔岩组、大草坝组小型新村聚居点为补充的村域聚居点空间布局结构。
深山组为原种畜牧队,以发展畜牧为主,现状人口相对较少,分散于深山中,难以聚居。
(二)建设规模
按照《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将长板桥村农村居民
点列为控制聚居型的要求,根据《西昌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提出的新村聚居点建设标准,规划长板桥村新村聚居点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50
平方米,人均宅基地不超过30平方米。规划长板桥组大型新村聚居点149户,人
口780人,建设用地约11.70公顷;黄土坡组小型新村聚居点45户,人口180人,
建设用地约2.7公顷;擦尔岩组小型新村聚居点50户,人口200人,建设用地约
24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3公顷;大草坝组小型新村聚居点30户,人口130人,建设用地约1.95公顷。
三、村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村域基础设施规划
1、道路规划
形成“一横一纵四分支”的路网结构,串联各村组居民点。 (1)旅游公路
现状东西穿越村域北部的县道XW15是安哈镇连接108国道和省道212线的旅游公路,风景区生态旅游环线。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按7米控制,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
(2)村组联系路
规划建设宽度不小于4.5米的村组联系路或产业路(水泥硬化),与旅游公路相连,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综合考虑旅游车辆、农用车辆及非机动车的行驶顺畅,要求其转弯半径不宜小于8m,道路坡度应控制在8%以内,根据实际情况,局部地段可控制在13%以内,但坡长不宜过长。规划重点建设以下骨干村道:
旅游公路——擦尔岩组聚居点:1.5公里。 擦尔岩组聚居点——大草坝组聚居点:3公里。 旅游公路——黄土坡组聚居点:2公里。 黄土坡组聚居点——深山组养殖厂:15公里。
在此基础上,结合村村通工程,建设以步行为主的观光游道和产业连接便民
路约80公里,路面宽度2米。
(3)聚居点内部路
规划各村组新村聚居点内部路分为主路、支路和入户路。主路宽3-4米,支路宽2米,均为水泥路面;入户路宽1-1.5米,地方石材铺设路面。
(4)交通设施
规划在长板桥组新村聚居点设乡村公交招呼站,为解决外来旅游车辆停车问题,设一处生态停车场,聚居点内部结合主路,选择较开敞地段设3-4处小型停车场;其他新村聚居点各设一处生态停车场。
2、给、排水规划
(1)生活饮水:规划长板桥组聚居点生活用水由安哈镇山泉水净化处理厂供给;近期擦尔岩组、黄土坡组聚居点生活用水引山泉水,远期由长板桥组自来水管网供水;大草坝组聚居点建标准化高位水池,引山泉水供水;其他散居的村民可分户或几户联建小型蓄水池引山泉水供水。规划采用PE管引水,需修建清水池3口,过滤池3口,引水泉室3口。
(2)生产用水:采用明渠取用西溪河水或山泉水,建引水干渠道4120m,毛渠6135m。
(3)排水:规划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长板桥组新村聚居点近期污水经每户沼气池处理后,再接至成套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净化处理,出水可用于农灌,远
期经截污干管送至安哈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其他新村聚居点污水经每户沼气池处
理后,再接至各聚居点的污水生化池处理,达标排放用作农业用水;散居农户生
25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活污水经自家沼气池处理后排放。
3、电力电信规划
(1)电力:全村由安哈镇区供电,新村聚居点建箱式变电站,为聚居点村民和周边散户供电。聚居点电力线路近期梳理整治,10KV电力线采用架空杆线布设,380V/220V低压线路全部采用电缆埋地并沿道路敷设。
(2)电信:规划期末实现互联网入村、电视村村通。 4、能源规划
结合新村建设和养殖业发展,以沼气为主要能源,并辅以电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作为必要的燃料能源补充。近期积极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同时逐步发展“四位一体”模式沼气及生物质气化等清洁能源,彻底改变以往靠燃烧薪柴、秸秆供能的局面。
5、环卫设施规划
各新村聚居点应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灰土、有害垃圾、其它垃圾5类进行分类投放,以2-3户为单元配置三桶两袋分类收集工具设备。各聚居点根据聚居规模配建集中垃圾存放点、渣土填埋场,存放点应单独设置可再生垃圾存放间和有害垃圾存放间,垃圾存放点的垃圾废物由镇垃圾中转站统一转运处理。
(二)村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结合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按农村基层公共设施和生产、旅游公共设施两大类进行综合配置。
1、农村基层公共设施
农村基层公共设施应坚持集约用地、功能复合、使用方便、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根据人口规模和新村聚居点空间布局,合理规划、统筹安排。规划长板桥村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参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川委发〔2009〕17号)文件精神,根据《西昌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结合新村聚居点进行配置,见表5-1。
表5-1 长板桥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表
项大型新村小型新村备注 目 设施名称 注 释 聚居点 聚居点 村委会 建筑面积约100-150平● --- 可合并设置 方米 管综合调解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 --- 理 中心 左右 警务室 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 --- 左右 小学 人均建筑面积10平方● --- 现状 米左右 教托幼(儿)● --- 育 园 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 村民培训建筑面积100-150平方● --- 中心 米 医疗 卫生计生(含卫生室、计生服务) 可只设卫生室 卫中心 建筑面积40-100平方● ● 生 米 文(含图书室、文化活动 体育健身结合户外广场设化 文化体育室、体育活动室) ● ● 置,小型新村可只设文化活体中心 建筑面积100-150平方动室 育 米 商提供代办、就业、社保● △ 小型新村可设流动性便民服业 便民服务等服务, 务点 服中心 建筑面积50-100平方务 米左右 26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农家购物(含农家超市、农资店) ● ● 小型新村可只设农家超市。 中心 建筑面积50-200平方米左右 备注:●必设 △可设 ---不设 针对深山组,可选择靠近规划村组联系路、农户相对集中的聚落设置卫生室、农家便民店。
2、生产及旅游类公共设施
规划建议在长板桥组新村聚居点设置农资店、农产品收购站;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设置旅游接待咨询厅、四星级旅游公厕、工艺品加工和展示销售厅以及小型金融网点。
四、村域土地利用指标
根据村域产业布局、聚居点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长板桥村村域土地利用指标见表5-2。
表5-2 长板桥村村域土地利用规划统计表
序号 用地类型 用地面积(公顷) 比例(%) 备注 1 农宅用地 52.25 1.37 2 道路用地 23.84 0.63 3 耕地 207.31 5.45 4 牧草地 481.49 12.65 5 林地 3014.83 79.20 6 水域及其他用地 26.86 0.71 含河滩地、荒地等 7 合计 3806.58 100.00 严格保护现有基本农田、林地、牧草地,通过退宅还林、闲置荒地整改,规划农宅用地减少了30.71公顷,林地增加了47.54,荒地整改37.69公顷。
规划各类用地分布、规模与《安哈镇土地利用规划》基本一致。
表5-3 长板桥村村域国土规划统计表
序号 用地类型 用地面积(公顷) 比例(%) 1 村镇建设用地区 86.12 2.26 2 一般农地区 43.84 1.15 3 基本农田保护区 163.13 4.29 4 牧业用地区 472.33 12.41 5 林业用地区 3008.75 79.04 6 水域及其他用地区 32.41 0.85 7 合计 3806.58 100.00
第六章 长板桥组聚居点整治与建设规划
一、用地布局规划
(一)布局结构
根据场地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生活生产的便利性和旅游服务发展,注重农田、水系的保护和利用,强调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延续与梳理,突出特色居住空间架构和田园景观营造,规划形成“一轴、两片、三环、多点”的布局结构。
一轴:引水进村,通过水系步道串联梯田、村民活动广场、新村综合体,形成中部南北向景观轴线。该轴线北端为西溪河和保留的层层梯田,南端为郁郁葱葱的螺髻山麓。
两片:以景观轴线为空间分割,形成的东、西的两大村民住宅片区,片区内分布若干个聚落。
三环:与生态旅游环线相接的两条半环状主路和依托水系打造的旅游观光步
27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游环。其中,半环主路为村庄主要车行联系路,兼顾将学生上学、接送分离出生态旅游公路;旅游观光步游环依水而建,蜿蜒曲折,穿行于果林中,其以本地石材铺砌而成,生态自然。
多点:指新村“1+N”公共服务设施综合体、游客接待中心、小学和幼儿园以及星级农家乐,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和旅游服务需要。
(二)土地利用
规划拆除生态旅游环线以北农户,整治宅基地为农林用地;保留旅游公路南侧中部农田打造为景观梯田;整治现状闲置荒地为经济果林地;村民住宅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尽可能利用拆旧重建的宅基地和部分闲置荒地。
依据现状土地性质,尊重原有土地权属关系,规划明确了各类建设用地范围及用地性质(见图纸)。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39.4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11.70公顷,非建设用地(水域和农林用地)27.75公顷。规划建设用地中村民住宅用地8.47公顷,公共设施用地1.14公顷(小学、公共服务综合体、游客接待中心),道路用地1.65公顷(含停车场,不含入户路),广场用地0.44公顷(旅游集散场地、村民活动广场)。
表6-1 长板桥组新村聚居点土地利用规划统计表
序号 用地名称 用地代码 用地面积(ha) 比例(%) 1 村民住宅用地 R 8.47 72.39 2 公共设施用地 A 1.14 9.74 3 道路用地 S 1.65 14.10 4 广场用地 G 0.44 3.76 合计 建设用地 11.70 100 5 水域堰渠 E1 1.32 6 农林用地 E2 26.43 总计 规划总用地 39.45 二、建筑平面布局规划
(一)布局手法借鉴
1、都江堰市柳街镇金龙村
(1)规划规模:用地规模8.4公顷,人口规模254户。 (2)支柱产业:生态观光农业、种植业。
(3)布局思路:现状自然流淌的灌溉沟渠引入村落中,流畅的道路曲线来自于河流的肌理,规模不同的院落随之依次展开。公共空间的布置也不一味贪大,仅仅是顺应景物的半圆弧,作为居民的活动集会场所。
(4)分析评价:受地形高差影响极小,用地较充足的川西平原新农村——延续林盘肌理,村落空间组合可随意变化,道路线形可直可弯,建筑院落普遍较大。2、青城山镇泰安村
(1)规划规模:规划用地规模2.7公顷,人口规模60户。 (2)支柱产业:休闲度假旅游业。
(3)布局思路:充分利用既有区域位置、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依托青城山
28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发展乡村旅游。继承民国时期建筑风格,塑造出具有川西风格特色和文化氛围的村落。
(4)分析评价:受地形高差有一定影响,但用地较局促的新农村——以4-11户为基本单元围合聚落,突出聚落公共空间的利用,路网较为规整,便于建筑紧凑布局。
3、平昌县中岭村 (1)规划规模:规划用地规模3.46公顷,人口规模62户。
(2)支柱产业:生态观光农业、种植业。
(3)布局思路:产业与新村一体化布局,延续川东民居建筑特色和空间组合特色,
错落有致,突出山-房-水-田廊道景观,强调公共中心的特色营造。
(4)分析评价:受地形高差影响较大,用地较局促地区的新农村——并排错落、局部围合,顺应地形、考虑朝向、背山面阔,节约用地。
4、理县甘堡藏寨
(1)规划规模:规划用地规模28.70公顷,人口规模159户。 (2)支柱产业:文化旅游业。
(3)布局思路:坚持传承文化-保护特色、修复文物重建家园、老寨新村对立统一、恢复藏寨景观-完善旅游功能、理顺水系-营造水景的规划理念。
(4)分析评价:受地形高差影响很大,用地局促的新农村——结合地形,建筑布置高低错落,院落紧凑。注重视线通廊的控制,注重层层台地之间护坡、堡坎的细部处理,强化观光游览场所的空间营造。交通组织人车分离,车行通道位于新村外围,聚落内以步行通道联系。
5、对比借鉴
长板桥组新村地形高差较大,用地较局促,可采用并排错落、高低错落、围合聚落等多种方式变化空间,紧凑布局,并建立廊道将外围环境融入住区,突出聚落公共空间的使用,方便居民生活同时节约用地,并且通过植入文化元素,突出新村地域文化特色。
29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二)总平面布置
通过现状建筑质量分析和征询民意,规划总户数149户,人口780人,其中拆除现状质量较差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的村民住宅79户;保留、整改现状质量较好的村民住宅60户(根据民意调查,规划范围之外、距离较远的少量长板桥组农户不进行迁建聚居,按照本规划提出的整治方案,重点对住宅和庭院环境整治)。
1、布置特点
(1)有机生长、错排聚合
充分结合现状保留村民住宅,以聚落为单元,采用“错排、聚合”的方式布置新建民宅,散中穿插、聚中优化,与保留民宅形成灵动通透、收放有度、错落有致、有机生长的聚落空间。
(2)前园后林、显示露水
坚持“树林中种房子、田园中长房子”的理念,保护有价值果树植物,采取本土植物移栽方式,强调房前屋后菜地、果林的“微田园“景象,将彝家民居隐入果林与园地之中。同时拓宽新村南侧现状农灌渠,引水入村,既可作景观之用,又可继续为下游农灌,通过建立多条南北向果林(核桃、甜柿林)观光步游带,显山色、露水景、看梯田,展现“孱孱溪水笑,幽幽绿径斜”的原生态景象 。
2、住宅建筑布置
住宅建筑布置结合当地村民生活习惯和地形条件,遵循以下原则: ? 主向原则:即尽可能保证住宅背高面低;
? 不遮挡景观原则:即低阶台地建筑高度不应遮挡高阶台地建筑立面的2/3以上;组合面宽超过后排建筑面宽时,应水平错开,保证沿主要道路建筑立面景观的收放。
? 视廊通透原则:即尽可能使园——路——房之间主要的视线景观廊道通畅,力求田园绿化等自然景观向院落空间的渗透。
? 节约集约原则,即充分结合地形,不进行大开挖,紧凑布局,节约用地和住房建设成本、基础设施投资成本。
按照上述原则,延续 “家支”聚落形态和主房建造习惯,依托规划的两条半环主路,以中部南北向景观轴线为空间划分,适度集中以改变现状零散杂乱的局面。规划东片区67户,西片区82户。具体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布置:
? 错排式:以2-3户为一组,顺应地形分台错接,每户建筑基底与道路形成一定角度布置,使街道界面富有变化、开合有度,避免沿路一字排排坐。
? 聚合式:考虑彝族多子女分家的家族式住房结构,规划由4-6户适当围合成院落,既符合彝族家庭住房结
30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构,又可以形成半公共空间作为邻里交往场所和公共作业场地,改变目前独户大晒坝空置的局面。
住宅建筑布置拼接一般不超过2栋,超过3栋则水平或垂直错接,建筑之间布置菜地、种植果林。 3、公共建筑布置
为满足村民生活配套需求和产业发展的要求,规划公共建筑包括 “1+N”综
合体、游客接待中心、小学和幼儿园以及彝家乐。其中“1+N”综合体提供村民
日常生产生活配套服务,游客接待中心提供接待咨询服务及展示,彝家乐兼顾农家休闲和村民自住功能(公共建筑功能配置见下文)。规划按照服务半径均等的要求,将“1+N”综合体布置于聚居点中心位置,并设置村民活动广场,作为山-水-村景观轴线上的标志性对景焦点,突出彝风彝情的山水田园新村形象;为了便于接待外来游客,规划在生态旅游环线南侧,靠近内半环主路出入口布置游客接待中心,并配建生态停车场;规划对现状村小进行改扩建,增设幼儿园和运动场地,同时为保证学生出行和接送安全,将学校主入口设置在新村外半环主路上,现状面对生态旅游环线的主入口改为次入口;规划保留扩建现状两家彝家乐并升级为四星级,在游客接待中心东侧新建一处五星级彝家乐(目前已落实到户),同时在新村东部、生态旅游环线南侧预留三家五星级彝家乐的建设土地(正在招商引资)。
三、建筑整治与建设
(一)彝族传统民居特征分析
1、功能布局
解放前,彝族居室一般是长方形平面,喜各自独院居住。按照彝族习惯。儿子结婚后与父母分居,父母随幼子生活或分室而居,或全家合住一室。普通彝居的主屋一列三间,称“正三房”。屋内分为左中右三部分,进门正中段相
当于堂屋。在堂屋中段屋门的左边(距屋左墙脚和后墙脚约3m)设火塘,是每户彝
族家庭生活的中心。是煮饭、取暖、会客、议事及室内宗教活动的场址。
左边用竹笆隔一留有中门的内室, 为主人并供奉财神用房。一般外人不得入内。屋右段用去皮圆木分隔2~3格,作为马牛猪羊的圈舍。左段存放粮食和生活用品,右段楼存放工具、柴草或未婚女、客人宿用。
解放后,人畜混居局面得以一定改观,主房仍沿用一字正三间的模式,将附房及圈舍等随地势建造于主房两侧,呈“一字型”、“L型” “凹型”等。。
2、结构与构造
以木构的梁枋及穿斗形式为主,利于搬迁和就地取材,同时檐廊有雨季晾晒玉米等的实际功能。
31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3、建筑装饰
彝族建筑装饰一般处于较高的空间位置,重点主要有大门、屋檐、屋脊、斗拱、窗棂和檩端。大门上常常刻绘有各种拱形图案,门楣上也常刻有日月星
云,花鸟草兽等图案,大门檐头多雕刻有 “二龙戏珠”、“龙凤吉祥”,封檐板刻有粗糙的锯齿形和简单的连续图案,有些在屋檐斗拱中的延伸部分,屋檐梁和窗棂上还雕有“犀牛望日”、“鹿望金钟”、“双凤朝阳”等民间传说,有的在屋檐柱、基石上雕刻有人物、鸟兽、龙蛇、花草等,室内木隔板上刻有对称均匀的连续四方连纹和圆形花纹,极富装饰效果。装饰色彩主要以黑、红、黄为主, 色泽明快鲜艳,
性格鲜明,一般不使用渐次色和混合色。在典型彝居中,屋顶呈深灰色,有些还有白灰勾出屋脊轮廓线,柱、檐甚至门窗套多用土红色。
(二)建筑设计与风貌塑造总体要求
(1)在尽可能节省成本前提下,突出阿都彝族建筑特色,以屋脊、檐口、门窗套、山墙为重点和亮点,采用连纹、图案以及红、黄、黑三色装饰
(2)建筑设计应满足现代功能设施和9度抗震设防的要求,实现人畜分离、紧凑布局、节约用地。
(3)公共建筑可根据实际功能灵活组合,外观装饰整体抽象简化、局部重点突出,与民居建筑风貌统一但更具视觉冲击力。
(三)新建民宅建设引导
1、户型设计
(1)规划综合考虑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遵循村民居住习惯,结合政府对各户村民新建扶持政策、自身经济条件以及当地建材运距较远的实际情况,按照人均宅基地不超过30平方米的要求,设计采用“一字型”、“L型”平面组合形式,分主房、附房、前庭后院。
(2)主房包括堂屋、卧室、生活品储藏间,附房包括厨房、卫生间、圈舍、禽舍、农资杂物间(根据村民意愿,本聚居点大部分村民要求每户养殖小家禽和1-2头生猪,不愿集中建养殖圈舍)。
(3)优先保障堂屋、居室等主要房间,设计30-35平方米的堂屋,并且保证堂屋进深达7米以上,满足摆放沙发、电视柜、餐桌、神龛的空间需要。
(4)人畜分离、厨圈分离,禽舍、圈舍靠后院布置,并朝后院开门。 (5)新建民宅以砖混及砖木结构为主,均为单层坡屋顶,檐口高度不超过6.5米为宜,以防阴雨防潮气防曝晒。
32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6)规划前期提出25种户型,按村民意见修改并由村民筛选出四种户型,即:四人户两种,建筑面积分别为118平方米、120.6平方米;五人户及以上两种,建筑面积分别为148平方米、148.5平方米(详见图纸)。
2、外观装饰
(1)建筑外部材料选用上注重本土材料,主浅黄色墙面粉饰,蓝黑色机制瓦屋面,砖砌屋脊并刷白,屋脊两侧为土黄色翘角。
(2)建筑长边檐口设置仿牛角垂柱和檐廊,檐廊和封檐板采用四方连纹和圆形花纹贴面。
(3)山墙点缀有一定立体感的圆形太阳图案,为现代材料构件,做仿木处理;
墙裙贴当地石材,高度不超过1米。
(4)门窗为现代材料,外表进行仿木处理,门窗外贴暗红色的梯形门窗套。
(5)为降低成本,装饰连纹、花纹建议采用贴面材料,不宜使用浮雕,且窗格不宜采用烦琐的雕花,其他装饰构件建议采用经济耐久型现代材料,适当做仿
木处理。
(四)保留民宅整治引导
1、整治重点
以“去危房、整旧房、治违房”为整治的主要内容,重点优化平面布局、功
能用房设施以及外观整饰,以直观的对比图片和简要的文字说明对保留民宅改造
提供指导和建议,以较少的资金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村民住宅建设品位,彻底改变过去村庄建设中的只见新房、不见新貌的普遍现象,并进一步强化长板桥村
33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庄特色。
2、住房平面优化
本聚居点现状民房主要以独院式住宅建筑为主,主房面宽为2~3间,进深多为8~10米,附房大部分布置于主房周围,少部分布置较远。为解决目前房屋存在安全隐患、人畜未分离、杂物房缺失等平面功能不合理导致生活生产不便利的问题,规划提出优化调整的方案和措施如下:
(1)保留现状主房功能布局,对主房进行维修加固,对部分建设位置较合理
的危旧附房进行加固,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拆除重建,满足9度抗震设防要求。
(2)根据村庄布局,针对宅基地较大、功能房较分散的农户,结合村民意愿、
场地适度改造,拆除对村庄道路、管线、水系环境不利的附房,围绕主房紧凑布
置。
(3)拆除现状普遍布置于正门进院的禽舍、圈舍,靠后院布置,并设沼气池、冲洗池,如后院用地受限或经济条件有限,农具杂物、农资物品房可结合厕所布置一栋功能房。针对经济条件较差,确无能力拆除禽舍、圈舍的农户,应鼓励其
种植果林、菜园将厕所、圈舍等与主房、厨房、入户前庭进行卫生隔离;
(4)生活品储藏间可靠近主房新建或将杂物间改造为生活品储藏间。
3、外观整饰
现状保留民宅外观参差不齐,有的未进行装饰,有的虽进行了简单外观处理,但彝族特色不突出,保留民宅外观风貌较为杂乱。
规划坚持节省成本、突出特色的原则,参照前述新建民宅外观装饰,保留民宅建筑风格应吸取和展现彝族民居精华,采用适宜的元素符号进行表达:
(1)屋脊抹灰粉刷成白色,脊顶用土黄色砖砌筑翘角和太阳历;
(2)统一替换现状破烂不齐的灰瓦为黑灰色机制瓦;
(3)去除现有墙面油漆图案,墙面统一抹灰粉刷成浅黄色(有白色瓷砖的墙
面刷浅黄色涂料),在山墙面加装圆形太阳历图案的仿木构件,围绕建筑粉饰一圈
连纹图案装饰带;
(4)当地剩余石材较多,墙裙均采用当地石材贴面;
(5)传统檐廊有雨季晾晒玉米等的实际功能,因此需加装封檐板,檐下加装檐廊和牛角垂柱(已有则保留),并用红黄黑连纹贴面装饰;
34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6)门窗外套刷暗红木色涂料,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可采用一定立体感的现代材料仿木装饰门窗套;
(7)用暗红色油漆粉刷现状铝合金、铁质窗格和门板,有条件的可以另加装外层仿木窗格。(具体整治方案详见图集)。
4、功能用房 (1)改厕
现状保留民宅的厕所多为旱厕,卫生条件较差,厕所面积较大。厕所改造和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疾病防控的规定,并实现一户一厕。鼓励推广水冲式厕所,有条件可实行干湿分区,在厕所
中增加隔墙,外侧为洗刷空间,内侧为卫浴空间。鼓励村民使用分体式平板太阳能,以不破坏坡屋顶彝族建筑风貌,厕所设施考虑太阳能热水器的接入。
(2)改厨
现状民宅厨房存在不少传统柴火炉灶,通过
征求村民意愿,大都希望结合猪、禽舍建设沼
气池,使用沼气为主,电、太阳能为辅的清洁能源。因此,为配合清洁能源使用,保证厨房整洁卫生方便,对传统柴火式厨房进行改造,
35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提出模块化的厨房设施改造方案。
(五)公共建筑建设引导
1、“1+N”综合体
根据四川省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关标准,按照第五章第三节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为了充分节约用地,且便于服务村民,规划将各生活配套设施合并设置,于聚居点中心位置建设“1+N”综合体。其为两层坡平结合的框架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40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3.8平方米,其中:
村委会:建筑面积135.2平方米(含综合调解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建筑面积57.8平方米;
农家购物中心:建筑面积76.4平方米(含农资放心店、农家超市); 卫生计生中心:建筑面积40.3平方米(只设医务室); 村民培训中心:建筑面积107.4平方米(多功能会议室);
文化体育中心:建筑面积108.2平方米(只设图书室,体育活动结合户外广场设置);
公厕:建筑面积40.1平方米。
综合体作为山-水-村景观轴线上的标志性对景焦点,应着力突出彝风彝情的新村形象,整体风貌较民宅更具视觉冲击力:土黄色墙面、黑灰色琉璃瓦、深褐色出挑屋脊和封檐板、木结构挑台以及文化石墙裙;设计采用抽象简化的深褐色
牛角垂柱和门窗套,点缀红黄黑连纹,其规格尺寸相对民宅大,更具视觉冲击力;正门设置多重门套,强化入口;窗格和山墙采用稍复杂的雕花装饰,与其他构件形成对比反差。(详见图纸)
2、游客接待中心
结合旅游发展,为了便于接待外来游客,规划在生态旅游环线南侧,靠近内半环主路出入口布置游客接待中心。其为两层坡平结合的框架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28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9.3平方米,其中:
旅游服务大厅:建筑面积119.1平方米; 特产展示厅:建筑面积50.1平方米; 警务室:建筑面积36.2平方米; 四星级旅游公厕:建筑面积45.7平方米; 彝服加工展示厅:建筑面积105平方米; 彝族漆器加工展示厅:建筑面积46.9平方米。
36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游客接待中心是生态旅游环线上重要景观建筑物,局部采用了景墙、斜撑单坡和大玻璃窗等现代建筑元素,整体风格与综合体类似但又有所区别。(详见图纸)
3、小学、幼儿园
结合拆除村民住宅宅基地,向西扩展用地,新建幼儿园、食堂和风雨操场,重建小学教学楼。在用地东部,面向生态旅游环线,由北向南依次布置幼儿园和小学教学楼,食堂和风雨操场布置在其西侧。小学教学楼为四层坡平结合建筑,幼儿园为三层坡平结合建筑,食堂为二层平屋顶建筑,均为现代建筑植入彝族元素,其中幼儿园粉刷多彩图案,显得较为活泼。为保证学生出行和接送安全,将校园主入口设置在新村外半环主路上,现状面对生态旅游环线的主入口改为次入口。校园总用地面积9113.04平方米(13.67亩),总建筑面积4489.4平方米,各功能建筑规模如下:
幼儿园:用地面积约2815.59平方米(4.22亩),建筑面积1767.2平方米;
小学教学楼:用地面积约6297.45平方米(9.45亩),建筑面积2206.2平方米(含教学管理用房);
食堂:建筑面积316平方米;
其他建筑(门卫、厕所):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4、彝家乐
规划保留扩建现状两家彝家乐为四星级农家乐,在整治完善其村民自住功能的基础上,扩建休闲功能用房、增设农家接待设施、扩大庭院规模,结合周边果林为外来游客提供水果采摘、休闲娱乐、美食烧烤等旅游服务。在游客接待中心东侧新建一处五星级彝家乐(目前已落实到户),同时在新村东部、生态旅游环线南侧预留三家五星级彝家乐的建设土地(正在招商引资)。彝家乐为一层四合院建筑群,村民自住用房布置于后院,旅游接待用房布置于前院,占地面积800-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6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与民宅一致。
37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六)建筑建设规模
规划新建建筑面积约17752.5平方米(其中村民住宅10800平方米,彝家乐1500平方米,“1+N”综合体553.8平方米,游客接待中心409.3平方米、小学幼儿园4489.4平方米),功能改造及外立面整饰的建筑面积约9600平方米。
四、乡村环境整治与建设
(一)庭院环境
1、庭院构成
因现状保留民宅的前庭晒坝偏大且闲置较多,为节约用地,保留民宅前庭适当缩小晒坝面积,硬化地面一般不超过庭院面积的三分之一;新建民宅宜联户共享晒坝,故其庭院相比现状民宅再适当缩小。前庭作为生活休憩庭院,可布置花架、座椅、建筑材料收纳房;后院设农具收纳房、垃圾收纳桶和冲洗池,下设沼气池。
前庭后院应结合圈舍、沼气池、杂物房等,鼓励村民在前庭后院种菜种甜柿、核桃林,既发展庭院经济,又体现“微田园”风格。发展庭院经济一方面可利用
沼肥,另一方面可增加农民收入,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作物秸秆还可以放置到
沼气池中处理,实现循环经济。
2、围墙大门
围墙大门在担负围合与隔离作用的同时,对庭院景观具有重要影响,庭院围墙宜趋向通透化,在高度上偏于低矮化,在造型上富有装饰性。 38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1)新建民宅庭院围墙宜采用当地片石砌筑,高度不高于1米,并种植攀岩植物,展现乡土自然景观。
(2)现状保留民宅围墙有高大厚实的砖砌实体围墙、轻盈通透的竹木围墙、片石干砌围墙。改建围墙应旧地取材、节省成本,大力推行通透的竹木围墙和片石围墙,不宜使用砖砌实体围墙,且围墙应低矮,高度宜控制在1.5米以下,沿墙种植爬藤植物或花卉,形成立体绿墙,植被以当地石莲、鼠尾草为主。此类围墙生态、自然、 淳朴,别有韵味。针对部分已建好的砖砌实体围墙,应统一抹灰
粉刷成黄色,并局部镂空处理,墙裙贴片石。
(3)庭院大门具有通行、分隔、引导作用,是内外空间的视觉焦点。现状保留民宅的庭院大门多数粗糙简陋,少数连大门都没有。规划建议拆除现有破旧竹编门,新建大门统一使用模块化设计的木栅栏大门(刷耐腐红漆),既延续田园之韵,又风貌统一。部分保留的砖砌大门墙体应片石贴面,门板刷仿木色油漆,个别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可增加顶部挂瓦装饰。针对沿村庄内部主路两侧的民宅大门,可结合庭院改造,适当大门内移,尽量形成内凹空间和缓冲空间,使街道空
间有一定收放。
(二)道路景观
规划建议生态旅游环线应铺沥青混凝土,村庄内部主路为水泥路面。道路两侧安装太阳能和电能双能源路灯并设置导引指示牌,排水边沟采用干砌片石、浆
砌片石铺砌,道路两侧为田园、果林,不需特意种植行道树,且道路与两侧田园、护坡、边沟采用0.5高的木栅栏分割。
39
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村庄规划 挖掘彝族特色文化 展现山水地域风情 组织单位:西昌市安哈镇人民政府
入户文明路面层应采用卵石、石板及青砖铺设,并设置石材挡脚路肩。
(三)护坡与宅间绿化
1、护坡
村庄地形层层叠落、台地交错,村庄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当地石材,采用台阶式的垒石、片石护坡整治现有破烂不堪、杂草丛生的挡墙和裸土斜坡,达到加固和美化的目的。
2、宅间绿化
40
正在阅读:
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08-01
社工常用理论汇总03-18
解放前部分毕业生(按姓氏笔划排列)06-19
山东省2017届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统计与概率 doc10-01
中央电大卷号1045开卷考试会计制度设计小蓝本答案2014年7月(全)10-06
2013上海综合管理真题10-20
CorelDRAW12使用详解302-27
《和妈妈在一起》参考教案1203-01
思想品德教研活动记录03-2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西昌市
- 桥村
- 哈镇
- 长板
- 说明书
- 规划
- 图文
- 软弱地层地铁盾构综合施工技术研究
-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4(第二版)听力原文与答案
- 《POWERBUILDER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吐血推荐--史上最全--精华
- 公务员常识
- 最新版青少版新概念1A练习册
-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
- 如何制定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
- 京局行规(高铁)
- 物化期末复习试题 - 图文
- 广州小学英语六年级下(课文、单词)
- 浅析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毕业论文
- 化工原理实验
- 陈伟 初二19班 淮安市开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表
- 2018年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 2009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 人体运动学教学大纲
- 最全的财务管理习题集及答案
- 内控模拟试题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
- 装饰工程定额与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