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坳隧道左线ZK119+505~+514段坍方初步处理方案(2)

更新时间:2023-10-02 20: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门山坳隧道左线ZK119+505~+515段

坍 方 处 理 方 案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广河高速公路惠州段第九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0九年十一月五日

龙门山坳隧道左线ZK119+505~+515段坍方

处理方案

2009年11月3日上午7时55分,龙门山坳隧道进口左线K119+505~+515拱部弧形导坑发生坍方,其后不断有零星掉快,至4日凌晨4点坍方基本稳定,坍方长度约10m,高约3~5m,坍方数量约400m3,此时坍口封闭,现坍体高度、坍腔状况不明。通过坍方段初期坍腔观察可见K119+505~+515拱部右侧为一地质构造褶皱带,该处隧道埋深约57m,围岩为强风化砂岩,夹有土层,且该处地下水丰富,按设计环形开挖法进行开挖,循环进尺1m,该里程设计为IV级加强段,I20b钢架间距1m。 一、坍方经过

11月3日凌晨2时完成K119+513~+514段拱部喷砼,凌晨7时完成K119+514~+515段开挖,挖掘机正在扒导坑渣,7时40分现场施工人员发现掌子面掉小块现象,人员及机械开始撤出,7时55分K119+505~+515拱部弧形导坑发生坍方,受坍方冲击影响已施工拱部9榀钢架被破坏,其后不断有零星掉快,至4日凌晨4点坍方基本稳定,坍方长度约10m,高约3~5m,坍方数量约400m3,此时坍口封闭,现坍体高度、坍腔状况不明。坍方发生后,我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现场设置警戒,并迅速作出反应,对坍穴进行支撑加固,防止坍方进一步扩大。 二、坍方原因分析

初步分析坍方原因主要为围岩整体稳定性差,开挖断面大(开挖断面达166m2),围岩为强风化砂岩,夹有软弱夹层,渗水加剧了围岩软化,并遇到3m厚地质构造褶皱带。

- 1 -

三、坍方处理方案

11月3日坍方发生后拟用喷锚支护对岩面进行封闭加固,但由于随后不断坍方,特别是11月4日凌晨4点坍方加大,将坍口堵住,喷锚支护已不适用,为确保坍方处理期间施工安全和后期结构安全,经多方研究,拟采用大管棚方案通过坍方段,并对该段支护及衬砌予以加强措施,并在坍方通过后对坍腔注浆回填。坍方处理方案具体如下:

1、坍口加固

对K119+495~+505坍方扰动未变形段每榀钢架在拱脚采用Φ42锁脚锚管加固,长度4.0m,每个拱脚4根,每榀计8根,分两排两两“骑马”焊接,锚管间采用Φ22钢筋焊接成一个整体,喷混凝土5cm,对拱脚进行锚锁,抑制拱顶下沉,并采用I22钢架临时落地支撑,稳固坍口,防止坍方扩大,每榀设5根,布设方式见附图。

2、填筑作业平台

在现有坍渣上用洞渣填筑施工平台,以作为下一步大管棚作业平台,填筑时两侧拱脚处夯填密实。

3、大管棚导向护拱

先将坍体外露坡面喷20cm厚砼封闭。贴近坍口架设三榀I22b型工字钢钢架,间距75cm,其上装壁厚6mmφ127钢管导向管,长度2m,间距40cm。内挂模板浇筑C25混凝土护拱,厚度不侵入净空,作为大管棚尾端自由端支点和坍口加固结构,以保证施工大管棚与向前掘进通过坍体时安全。护拱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在掘进通过坍方段之前,将护拱拱脚落到原状岩体,对基底进行浆砌片石扩大基础或注浆加固,并利用φ42锁脚锚管与原支护结构和周边围岩进行锚固锁脚,长度L=400cm,每个拱脚4根。

- 2 -

4、大管棚

采用φ108无缝钢管,壁厚6mm,长度25m。长管棚钻孔紧贴坍口处最后一榀初期支护内轮廓线,外插角6°。管壁钻φ12@30cm注浆孔,钢管内穿入3×φ22小钢筋笼,增加管棚强度,注1:1水泥浆,注浆压力0.5~1.2Mpa。

5、坍方段通过

待注浆强度达到80%后,在大管棚的保护下,辅以双排φ42@30cm,L=450cm超前注浆小导管预支护,逐榀进行掘进支护,每循环进尺50cm,初期支护结构按照Ⅴ级浅型初支类型进行支护。钢支撑参数为I22b@50cm,双层8φ@20×20cm钢筋网,C20喷射混凝土厚度28cm。每榀钢架均在拱脚出打设4根φ42注浆锁脚锚管,两两“骑马焊”焊接在钢架上,每榀计8根,以加强锁脚。

6、注浆回填坍腔

待顺利通过坍方段,初支封闭成环后,采用注水泥砂浆固结拱顶坍体,注浆或吹砂回填坍腔,保证坍腔回填密实。

7、衬砌加强

ZK119+500~+520段,对二次衬砌结构进行加强,主筋采用Φ25@20cm,混凝土衬砌采用C25混凝土。

8、后续施工

后续施工必须严格按照“顶弧槽挖法”进行施工,必须强化施工操作工艺,严格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四、坍方处理保证措施

- 3 -

1、成立坍方领导小组,坍方处理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随时处理应急事件,坍方处理领导小组人员组织附后。

2、加强洞内观测,特别是拱顶下沉、净空收敛、支护变化情况、为坍方处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注意安全,坍方处理期间设置专职安全员24小时进行安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果断决策,及时汇报。

4、严格按坍方处理方案实施,稳扎稳打,确保成功处理坍方。 5、作好现场记录,材料保障有力,作好材料储备和应急预案,超前计划,材料充足。

6、施工现场设一安全巡视员,全程跟踪作业,观察初支结构与坍体稳定情况,如发现异常,迅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撤离施工现场,以策安全。

7、坍方处理现场设置警戒,一切闲杂人员不得入内。

8、现场预备常用抢险材料,以备急用,如钢管、方木、型钢、木板、氧焊等;上述材料在施工现场有足够配备。

9、加强与监控量测单位的联系,增加对ZK119+485~+505段监控量测的断面布设密度和监测频度,以提前预测此段初支结构变形趋势,为施工安全提供前瞻性意见。

五、建议

该隧Ⅳ级围岩段,经实际施工核实,初期支护刚度强度不足,喷射混凝土开裂,下沉量大。安全储备低,实际地质远远达不到Ⅳ级,且围岩变化十分频繁,小构造出现频率高,给施工安全结构安全增加了许多隐患。据此情况,初期支护刚度、强度设计应予以提高,以保证结构安全和施工

- 4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5x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