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达生》的解读

更新时间:2023-09-08 18: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注释](1)达:通达。生:有二义,一指生命,一指自性。情:实情、实际。

(2)务:勉力从事。生:性。无以为:无法作到的,性分以外之事。 (3)无奈何:智力所不能及,无可奈何的领域。

(4)无离形:生命不能离开形体而独存,所以养生必先保体。形不离而生亡:形体虽未失去而心已死,即是生亡。《田子方》篇说:“哀莫大于心死,而入死次之。”即是说,人虽活着,但已失掉人心和本性,也等于死掉了。

(5)却:推却,拒绝。

(6)奚足为:何足为,不足为之意。言世人养形以存生之法不足为。

(7)其为不免:虽不可过分追求厚养形体之物,但正常维系生活之物资还是不可免的,否则生命就难于维持下去。

(8)免为形:兔去为保养形体之操劳。弃世:抛弃世俗之人养形以存生之见。 (9)正平:心气平易淡漠。

(10)彼:自然之造化。更生:推移更新。 (11)几:近,近于道。 (12)精不亏:精神不亏损。

(13)合则成体:无地阴阳交合则成万物之形体。散则成始:天地阴阳散而复归虚静无为之道体,而为万物之本始。

14)能移:能随自然变化推移更新。

(15)精而又精:使精神完美之上更加完美。相:助。

译文:

通晓生命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对于生命没有什么好处的东西;通晓命运实情的人,不 会去努力追求命运无可奈何的事情。养育身形必定先得备足各种物品,可是物资充裕有余而身体却不能很好保养的情况是有的;保全生命必定先得使生命不脱离形体,可是形体没有死去而生命却已死亡的情况也是有的。生命的到来不能推却,生命的离去不能留止。可悲啊!世俗的人认为养育身形便足以保存生命;然而养育身形果真不足以保存生命,那么,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呢!虽然不值得去做却不得不去做,内中的操劳或勤苦也就不可避免。

想要免除操劳形体的情况,不如忘却世事。忘却世事就没有劳苦和拘累,没有劳苦和拘累就算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就能跟随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跟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也就接近于大道了。世俗之事为什么须得舍弃而生命途中的痕迹为什么须得遗忘?舍弃了世俗之事身形就不会劳累,遗忘了生命的涯际精神就不会亏损。身形得以保全而精神得以复本还原,就跟自然融合为一体。天和地,乃是万物(生长、繁育)的父体和母体,(阴阳二气)一旦结合便形成物体,物体一旦离散又成为新的物体产生的开始。形体保全精神不亏损,这就叫做能够随自然的变化而变化;精神汇集达到高度凝聚的程度,返回过来又将跟自然相辅相成。

《达生》是庄子对通达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庄子构建了“与道为一”的理想人生境界,指引人们通过对“道”的追求,达到人生的顺达和通畅。庄子认为,人生通达要遵循“无为”的自然之道,守住真朴这个生命的根,超越物役物累,保持精神的独立和自由,内外兼养,适而不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鲜明提出要以“无为”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无为”的人生态度,就是顺应自然,适其本性,不违背自然本真去强作妄为。“所无以为”,“所无奈何”都具有违背自然本真而不可为的性质。庄子认为世俗人生存在着许多迷惑,其中之一就是“知其不可得而强之”,也就是“务生之所无以为”,“务知之所无奈何”。这种“务”带有一种盲目和疯狂。它们来自于世俗的功利追求的不顾一切。庄子否定这种人生态度,强调“无为”的自然之道。

“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这里“形”指人的形体即肉体生命,“生”包括人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生命要存活,必须有物质的滋养,但是人的生命并不是仅仅有物质的滋养就可以了,因此庄子提出了“物有余而形不养”和“形不离而生亡”的问题。一方面是物质充裕而身体却不能很好保养,精神的忧虑,沮丧,焦躁,烦闷等等,都在威胁着人的健康;另一方面虽然形体存在但生命却已枯死。这里说的“生亡”是指人的精神生命的死亡。庄子认为人的生命的灵魂是精神,精神死亡了,生命实质就不存在了,即虽生如死。《达生》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保养人的精神的问题,精神的修养是通达人生的关键。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达生”的办法,即“弃世”,“弃事”和“弃生”。“世”“事”“生”,对人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庄子却提出要弃之,遗之。咋一看,庄子似是一个厌世者,但却不是。联系全篇可见庄子只是要弃尘世累人的俗事和异化的人生,这两者都是“生之累”。“弃世”的目的在于“无累”,其实质是抛开尘世对人的阻碍和束缚。“无累”则“正平”,“正平”则能“更生”。“正平”是指人的精神的平衡纯正和宁静。“更生”是指变化新生。由此可见,庄子提出的“弃世”思想,绝不是在宣扬什么厌世观点,而是有着超越尘世之累,追求大道的深邃意义。

“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人要做事,就得劳形,关键在于如何做事,劳形到什么程度。世俗对功利非正常的追求使人陷入了物役,物累。人若如此而生,就会劳形而伤生。“形不劳”强调人的形体健康;“精不亏”则强调人的精神健康。“弃世”“弃事”“遗生”所为,乃是“形全精复”。“形全精复”则可以“与天为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5s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