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

更新时间:2024-02-14 04:4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

一场戏一个人生,一场戏一个命运。有人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我喜欢看戏,我喜欢里面跌宕起伏的剧情,我喜欢用戏感慨自己的人生,我喜欢把自己融入其中。我是戏迷,无论是喜剧、悲剧,来者不拒,它虽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却也真真正正的触碰过我的内心。一场戏如何,在于编剧,在于导演,在于演员。戏,有人为拟好的结局,有光芒四射的演员助阵,而人生不同,即使你是普通人,你也是你这场戏的主角。戏演砸了,可以修补,人生演砸了便彻底砸了,所以,人生这条路没有剧本,没有重新来过,错了就是错了,痛了就是痛了,谢幕之时也如鸟儿划过天空,无痕无迹。

“人生一场戏,又何必太认真;生旦净末丑,我统统扮一回;谁扮谁像谁,我扮谁又像谁,别忘了下次再会......。”歌词写得真好,写出了人生如戏的意味深长,写出了戏如人生的美好憧憬。人生如戏,草木一秋,我们不必太过于苛求什么,也不必太过于计较什么,活得坦荡,过得潇洒,便是此生无憾了。你要分清什么是戏什么是人生,戏再美好也终归是一场戏,人生再痛,再坎坷,也是你选择的路,也要笑着面对,时刻记住你属于现实,戏里的美好只是你奢侈的梦,梦会有醒的一天,而人生继续前行。

活在戏里舍不得出来的人是懦弱的傻子,因为你明明知道那是假的却仍流连忘返;从不追梦,从不入戏的人是没有生活情趣的呆子,因为你明明感受到现实的痛却不会用美好的梦来为自己抚平伤口。适当追梦、适时入戏是人生的调味剂,是命运的遮阳伞。

前方有两条路,你不知道哪条是荆棘坎坷,哪条是鸟语花香,但无论你选择哪条你的人生都将开始,不同的是悲剧和喜剧,演绎好了,悲会变喜,演不好喜也会是悲。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12级地理科学班 段亚会

篇二: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读萨特

王荣鑫(200808580218)

序言

大一的时候就试图读萨特,在《什么是文学?》里寻章摘句。如今从图书馆借来同一本书,看到当初用铅笔画的标记,遂想起费翔的那首歌:“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不得不承认,今天我仍然读不懂萨特的《什么是文学?》,更读不懂《存在与虚无》。我只能在萨特的文学批评中管窥蠡测,寻找存在主义与我的文学观的契合点。我又转而去读理论家对萨特的介绍,以期获得一些二手的,但是较系统的萨特理论。

萨特曾在《<局外人>的诠释》一文中评论过加缪的小说《局外人》。他十分推崇这部小说,因为这部小说很大程度上暗合了萨特的某些观念。我也非常欣赏这部小说,从它的篇名到内容都投和了我和萨特的趣味——局外人,你只有成为生活的旁观者,才能认清生活,认清它的全貌和每一处细节。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跳出生活看生活,假如人生就是一场戏,作为这台戏的主角,你必得时时间离出来,方能更真实地把握你人生这出戏。这或许是布莱希特给萨特最大的启发。①所以当我试图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我读萨特的感受时,我就想起了八个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或许只是萨特文艺理论中并不起眼的一方面,却是我感触最深的一方面。

一、从“局外人”切入

加缪在《局外人》中采用的是半上帝视角。通常我们说的上帝视角是作者无所不知的视角,不仅如实的叙述主人公的行动,也能窥探主人公的思想。而《局外人》中作者掌握了主人公的全部行动,却不知道主人公的内心所想。正如萨特所说:“《局外人》不是一本提供解释的书,因为荒诞的人不做解释,他只描写。”②“艺术品不过是生命中撕下来的一页。”③这是一种不那么真实的真实。雨果有一部喜剧结尾的小说叫《悲惨世界》,路遥有一部悲剧结尾的小说叫《平凡的世界》,这两部小说在取名上真是曲尽其妙。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场景:雨果问,什么样的世界是悲惨的?路遥答,平凡的世界。我们要让读者感到悲惨,的确不需要如何雕饰,只需要从平凡的世界撕下一页就够了。“再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也比不了真实的生活”,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扑朔迷离的传奇。所以张爱玲“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④

跳出生活看生活就会有一种宿命感。人生的过程千变万化,人生的终点亘古如一了。人人生而不平等,人人死而平等。魔幻现实主义力作《百年孤独》则用一种宏大的史诗笔法呈现了这种宿命感。布恩蒂亚和乌苏拉的第六代后人终于如传说所言长出了猪尾巴,这个长猪尾巴的孩子又正如吉卜赛人羊皮卷上说的那样被蚂蚁吃掉。整个①

② 萨特:《布莱希特与古典主义戏剧家》,《萨特文集》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466页。 萨特:《<局外人>的诠释》,《萨特文集》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61页。

③ 萨特:《<局外人>的诠释》,《萨特文集》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62页。

④ 张爱玲:《传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2月,扉页。

家族经历了“百年孤独”后,宿命难逃,消失在狂风骤雨之中。很难说马尔克斯与存在主义之间是否有承传关系,但他们对人生宿命如此相似的信仰却是不争的事实。

跳出生活看生活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在音乐中也时有表现。我常到浙大西溪校区对面的杭州书林二楼,拿一本书,独坐终日。落地窗外,一拨又一拨风尘仆仆的人,车水马龙中迷失了自己。那一刻我仿佛就是上帝,俯视这庸庸碌碌的众生,那一刻我想起了陈奕迅的歌《好久不见》,即使我是上帝,那一刻我也怀着淡淡的感伤,慨叹逝去的年华,慨叹人生苦短。

很多情况下,哲人并不是发现了我们不能发现的,而是先于我们发现,抑或是表达出我们都发现了却无法表达的。跳出生活看生活不能成为存在主义的专利,他只是契合了我们的思维和情感。

二、虚无与荒诞

跳出生活看生活就会有一种宿命感,而宿命感又难免让人走向虚无。“死亡守候在我们道路的尽头,它使我们的未来烟消云散,人生没有明天,仅是彼此递嬗的现时。”①从地域上讲,前方只有坟。②虚无真是无法言说的东西。一个走向虚无的人不是应当去死吗?不是的。催人自残的只是绝望,而在虚无主义者看来,“绝望之为虚妄,正

③与希望相同。”萨特也说:“荒诞的人不会去自杀,他要活下去,但不放弃自己的任

何信念,他没有明天,不抱希望,不存幻想,也不逆来顺受。”④彻底的虚无主义者甚至会表现出无穷的力量,反抗绝望,反抗虚无。比如鲁迅这样连死亡的虚无都虚无化了的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在我们整个民族的印象中竟是一个不屈的斗士。

荒诞派戏剧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是有确凿证据的,这里不再做过多论证。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你用录音机把你一天说的话录下来,听听有几句不是废话?”的确,现实的人生就足够荒诞了,知识我们没有发现罢了。我因此又想到,假如上帝(或者其他我们命运的主宰者)用一台摄像机记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而形成一部电影,在这部电影中,谁又不是在“等待戈多”?这岂不是又扣住了我们的主题: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真是一种荒诞的真实。

三、存在还是不存在

存在主义的核心论点就是:“人一方面意识到世界万物必须借助于人的意识而显现;另一方面,人又意识到自己对于被揭示的世界而言微不足道。”⑤存在主义关于世界本源问题的论断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对于世界本源问题,我素来持不可知论,但如果必选其一,我更倾向于前者,虽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中国进入新时期以后,存在主义的论断迎来了一个春天,诸多文学艺术作品着力探讨存在与意识的关系。

香港作家李碧华有一部小说《霸王别姬》,主人公程蝶衣虽是男人,却因在戏中演虞姬而恍惚了自己的性别,陷入了性倒错的苦闷之中,分不清思维与现实孰真孰假。姜文导演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整个故事都贯穿着米兰这个主人公脑子里复合成的人物。如果我们跳出来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会不会都只是我们脑海中①

③ 萨特:《<局外人>的诠释》,《萨特文集》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71页。 参见鲁迅:《野草·过客》,《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第494页。 鲁迅译裴多菲诗,参见鲁迅《野草·希望》,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第483页。 ④ 萨特:《<局外人>的诠释》,《萨特文集》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60页。

⑤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52页。

的幻影呢?我们认为的存在是否真的就是存在?说到这里,我们又与中国的先哲庄周不谋而合,这不正是“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故事吗?

小结

年岁愈长,所历愈多,人生的宿命感就越发强烈。那时时袭来的绝望,绝望背后的虚无,消磨着人的意志。几天前在网上看到有人问周国平如何应对这种虚无感,周国平说自己也无法排遣,在虚无到来时机械地反抗。

一直感觉自己看到的世界与自己已经形成的世界观迥然相异,总有一些感想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终于在接触了萨特以后拍案叫绝相见恨晚,他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尽了。总有一天我会把萨特读透。

参考文献:

1、萨特:《萨特文集》卷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

2、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

3、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4、加缪:《鼠疫 局外人》,译林出版社,1999年2月。

5、雨果:《悲惨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6月。

6、路遥:《平凡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

7、张爱玲:《传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2月。

8、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9月。

9、李碧华:《霸王别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8月。

篇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我们空闲下来的时间,大多都是在看电视剧中渡过的。情到深处也曾为戏里的那些人哭过,疯癫过。真的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演技,能将生活百味,演绎得淋漓尽致,洒脱自如。从我记事起看过最深刻的一部电视剧名字叫《青青河边草》,至于主角们演绎的故事对我来说是一点儿也看不懂的。我喜欢这部电视剧,是因为里面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走到哪儿都抱着大白鹅的小雨点。她有张圆圆的脸,脸上镶嵌着会说话会笑会哭的黑眼珠,樱桃似的小嘴巴,嘟起来可爱极了。她开心或者伤心的时候,总是这样唱: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野火烧不尽,风雨吹不倒......那时,六七岁的小孩大都会哼唱这首歌。

再大一点《还珠格格》就风靡了大江南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精灵古怪,紫薇的柔情似水似水,学富五车。最羡慕那样的友情,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死。我记得我们五个玩得很好的女孩子,在一块叫试剑石的石头上加入了结拜行列,当时我们五个说的却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颇有江湖儿女之风。

正当花季的花蕾还没有盛开的时候,一部《流星花园》又开始在我们的口中津津乐道。喜欢帅气的四公子,喜欢泼辣的灰姑娘杉菜。还有他们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月朦胧,鸟朦胧。一场早恋地下战就在青春的校园里悄悄地展开了。

青春号的列车开走了,另一部叫《康熙王朝》的旋风吹来了。每晩八点,工厂外的便利店就站满了人。为戏中少年康熙智斗鳌拜削平三藩而佩服,为他统一台湾,亲征朔漠而赞叹。他开创了清朝的新纪元。而我们也在赤手空拳地为自己的王国砌砖加瓦。

电视剧里的人就像流行曲,这张唱片刚让人签上名,另一张又涮涮地飞出来。

我们刚看完《蜗居》,正和房产商仇敌气慨的时候,那边的《双面胶》,李启明和潘虹正斗得不可开胶,睿智的导演导演给这部戏埋下了伏笔。

最后我们竟然也成了《孩奴》中的主角,就连《老有所依》也是由我们主演。这是何等的荣耀!一个人同时分身演绎,这演技是多么的炉火纯青!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握有一卷长长的拍摄胶片,薄薄的胶片记录下了我们从萌芽,到开花结果,再到瓜熟蒂落的情景。胶片中的每一个定格,也终将成为一个永恒。我们都成功地出演了叫《人生》的戏。

如果用《人生就是一出戏》作为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我认为最合适不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5i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