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纪实

更新时间:2024-01-28 09: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揭密: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纪实

关于1958 年举行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人们习惯地把它说成是一次反对“教条主义”的会议。实际上,这是不全面的。从这次会议的全过程来看,前后分为两个阶段:最初是集中在批总参谋长粟裕的所谓“个人主义”,后来才转向集中批“教条主义”的。会议的缘起、会议重点的转移以及会议的结果,是否完全符合毛泽东指示军队整风的初衷,都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1958 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纪实

毛泽东指示军队整的风

反“教条主义”,并不是毛泽东指示军队整风的最初主题。1958 年1 月21 日,毛泽东在南宁会议的结论中讲到军队问题时说:

党委要抓军事。军队必须放在党的领导和监督之下。要好好同军事工作方面的同志们商量。一年抓四次。在整风中,建议军队拿几天时间讨论一次朱可夫所犯严重错误的问题,此事由军委发出指示和有关朱可夫错误的材料,吸取苏联的教训。

“朱可夫事件”是指1957 年6 月,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决定罢黯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赫鲁晓夫不服,要求召开中央全会。朱可夫命令国防部用军用飞机火速将各地的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为赫鲁晓夫击败莫洛托夫等人,并把他们打成“反党集团”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朱可夫在军队中权力的膨胀,又引起赫鲁晓夫的警惕。同年lO 月,苏共中央全会以朱可夫“破坏了

党的列宁主义原则”的罪名,解除了他的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委员职务,并决定解除其国防部长的职务。

在1958 年3 月的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讲到建国后学习苏联,出现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在3 月9 日的讲话中,他说到,建国后学习苏联出了“教条主义”, “忘记了历史上教条主义的教训。历史教训就是理论要和实际结合,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建国后,这个道理没有用到经济战线上”。“军事系统也受此灾难,规章制度训练部门搬得多。”3月lO 日,又说,全国解放后(1950 年到1957 年),在经济工作和文教工作中产生了“教条主义”;军事工作中搬了一部分教条,基本原则坚持了,还不能说是教条主义。

4 月8 日,毛泽东在武昌会议上讲到党的领导问题时强调:党要抓工、农、兵、学、商、思六大问题。今年都要抓。7 月再谈一次,可以在一个地方,分两批谈。4 、5 、6 三个月抓工、商、学,结合抓军队。7 月以后秋季再着重抓军队。要教育军队,不要像匈牙利军队一样烂掉了。

上述多次讲话表明,关于学习苏联犯了“教条主义”,毛泽东认为问题严重的是经济战线和文教战线;至于军事工作中的“教条主义”,他看得并不怎么严重,反而说军队“基本原则坚持了”。可见,毛泽东认为军队整风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是― 吸取苏联朱可夫所犯错误的教训,防止像匈牙利军队一样烂掉。至于“搬了一部分教条”的问题,则处于次要地位。矛头指向,是向军队高层将帅敲警钟,要他们牢记“党指挥枪”的原则,不要居功自傲。

军委会拿粟裕开刀

成都会议曾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作了《 中共中央关于军事工作的决议》 ,“建议军委召集一次扩大会议,用整风方式,讨论军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统一认识,提高觉晤,并在这个基础上使各项工作得以贯彻”。据此,1 958 年5 月27 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

在此之前的1951 年11 月,中央军委任命粟裕为总参谋部第二副总参谋长;1954 年lO 月,粟裕又被任命为总参谋长。粟裕就任第二副总参谋长时,总参谋长徐向前因病在治疗休养,由第一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1952 年7 月,彭德怀接替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粟裕在聂、彭两位元帅领导下工作,难免发生不同意见的碰撞,以至个人之间的误会。

1952 年7 月,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时,对呈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文件有所控制。据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长的张震回忆说:“聂总说,毛主席他们管的事多、太忙了。你们的东西事无巨细地都报上去不好,以后报到我这里就行了,需要毛主席他们知道的由我批后转报。从那以后,我们送到毛主席、刘少奇同志、朱老总那里的东西就少了。后来毛主席召开会,把几个老帅都找去,我也被叫去。毛主席对我说,早先还见得着你们作战部的报告,后来也看不到了,现在党、政、民系统的东西一大桌菜吃不完,军事系统就没有吃的,干饿。”毛泽东批评后,粟裕认为向毛泽东反映情况少,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刚到总参谋部工作时,毛泽东就规定粟裕每半月向他直接汇报一次工作。粟裕起先是按规定执行的,但聂荣臻有了交代后,执行就不够坚决了。同时,粟裕认为,自己是副总参谋长,作为总参领导人之一,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便向毛泽东作了书面检讨,检讨了未按毛泽东要求每半月报告一次情况的错误,并且说虽然毛泽东没有指名批评他,但对他教育很大。毛泽东在粟裕的检讨上作了批示,不但写上“此种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作了对比,肯定了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对聂荣臻作了批

评。此事,引起了聂荣臻的很大误解。

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粟裕与彭德怀在对未来战争的认识和战争准备问题上,存有分岐,有时粟还与彭据理力争。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国务院设立国防部,为了体现国防部的领导,许多原来由中央军委和总部颁发的命令、指示,都要求改由国防部署名。但哪些文件以国防部的名义发,哪些不用,又无明确规定。总参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和总参下发的命令、文电,常常因署名问题受到批评。文件有时没有署国防部的名受批评,有时署了也受批评。为此,粟裕提过希望加以明确的意见,以便在日常工作中有所遵循。

1958 年5 月24 日,彭德怀在军委预备会议(预备会议计划参加人员有中央军委委员,军队系统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各军区、各军兵种党委书记共56 人,实际到会40 人。军委扩大会议开幕以后作为“小型会议”经常举行)上就会议的主题讲话说:

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过去的任务是打破国民党的国家机构,现在要保卫人民的国家机构,这就要解决人民军队的三大问题:一是建军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军民关系、军队内部关系等问题。二是建军方针,原先的方针是现代化、正规化,后来主席提出建设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这两个方针在1954 年春的高干会文件中,我们同时都用过。现在看来,只提出现代化、正规化的方针,就可能产生否定我军优良传统的偏向,事实上也一度产生过,不如提建设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好。大家可以考虑。三是战略方针问题,它关系着军队三大方面的工作― 关系着战争准备,关系着组织编制和各军兵种建设的重点,关系着训练和科学研究。我们这次会议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三方面的问题搞一致。在这种一致的基在上,其他的不一致就比较好解决了。

时任军委秘书长的黄克诚回忆说,彭德怀在开幕式上强调:会议主要任务是整风、整编,方式是大鸣放、大争辩。

为解决好党的领导问题,在5 月26 日的小型会议上,军委责成粟裕就所谓“总参与国防部关系”等问题作检讨。27 日,会议正式开幕,会上就所谓“总参与国防部关系”问题,强加给粟裕“一贯反领导”、“向国防部要权”、“告洋状”等罪名,迫使粟裕在会上进行检讨。所谓“一贯反领导”,主要是指粟裕与聂荣臻、彭德怀的关系。“告洋状叮?里通外国”,指1957 年H 月粟裕在苏联访问时,拜会了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鉴于军委责成总参谋部起草国防部及总参职责条例,虽已五易其稿,尚未获得通过,粟裕从借鉴苏军经验出发,趁便向苏军总参谋长提出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作参考一事。

批粟裕,毛泽东最初是表示支持的。5 月30 日,黄克诚传达毛泽东的指示:“把火线扯开,挑起战来,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彭德怀在会上说,“朱可夫事件”就暴露了苏军在(不少地方违背列宁建军原则)这方面的弱点… … 我们所以要严肃地批判“教条主义”,就是为了把我军优良传统牢固地传下去。不然的话,当我们这批老的骨干逐渐死去以后,我军就可能有像匈牙利军队那样变质垮台的危险。

于是,从6 月7 日起,会议扩大到由全军军以上单位和部分师级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参加,人员增加到1400 多人。大会的主持者,既不顾历史的基本事实,也不愿听粟裕的解释,批判粟裕的调门一再升温。但是,粟裕终究不是毛泽东预先设定的批判对象。有一次,毛泽东找萧劲光谈话,问他对粟裕的看法。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4l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