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选择
更新时间:2023-12-01 14: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化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重化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1984年,农村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 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是我国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10多亿中国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第三阶段1993年-1999年,是我国重化工时代前导时期。这一时期奠定了重化工时代的消费基础。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我国进入重化工时代。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这一轮的重化工快速增长是在房地产以及随后的汽车等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下而发生的。
就在我们惊呼能源告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股重化工投资浪潮正在席卷中国大地。受到利益的驱动,大量外资和民营企业加入到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投资者行列中,数以百亿计的资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注入中国的钢铁、电解铝、石油、化学等产业当中,使原本就在加速的中国重工业化步伐变得更加急促。 近几年来,重工业生产增长一直快于轻工业生产,今年这一特点更加明显,重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比轻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回顾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国进入重化工时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1984年,是我国经济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中得到恢复,农村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显著特点,是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198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32%,比1978年的28%提高了4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下降了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反映了资源配臵向第一产业的倾斜。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是我国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8%左右上升到34%左右,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3%左右,而第一产业下降6个百分点。这个时期资源配臵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8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使10多亿中国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第三阶段1993年-1999年,是我国重化工时代前导时期。 之所以将1993年作为新阶段的起始年,是因为1992年开始的一轮房地产投资热潮对工业增长的推动作用在1993年达到了最高峰,当年工业增速达到21.1%,重工业增长开始加速,1993年其增速快于轻工业2.3个百分点,随后在央行大幅收紧银根的
作用下,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不断回落,刚欲抬头的重工业增长受到抑制,再次陷入低增长。再加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到1998年,重工业的增长一度降至低谷。
90年代中期,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再次出现升级,在彩电、冰箱等传统家电类的消费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空调器、个人计算机和通信等需求领域以更高速度增长,从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1994年、1995年的电子工业产值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3.4%、32.7%。电子工业成为这一时期极为显著的高增长行业,并保持了长时间的持续高增长。
城市超市和农贸市场上丰富的农副产品和色彩斑斓的轻工业品宣告了中国短缺经济的结束。告别短缺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但是当真正结束了中国经济一直被短缺所困扰的局面后,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依靠数量扩张、扩大生产能力的外延式发展的后遗症凸显出来,结构性矛盾也深入到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等更深的层次。在制约因素由供给转向需求之后,消费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却因为缺少新的消费热点而在短时间内迷失了发展的方向。这一时期期初虽然也出现了重工业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再次出现升级的势头,但是能够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宗主导消费品尚未发展起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国有经济实行布局的战略调整、推动企业重组、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深层次的结构调整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主
线。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了重化工时代的消费基础。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我国进入重化工时代。
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再次出现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势头。但是,此次重化工业的增长机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不计客观条件的盲目“跨越”,而前者结构变动的趋势基本上符合工业演变的规律。这一轮的重化工快速增长是在房地产以及随后的汽车等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下而发生的。
与重工业重新大发展相配套,2000年以来,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快。第一产业比重则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在2000年以前一直稳步上升,从1978年的23.7%上升到2000年的33.4%,但2000年以来处于波动徘徊状态。
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推动第二产业的比重继续上升。2000年,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0.9%,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近4万亿元,其中重化工所占比重近60%,为59.9%。到2001年,重化工所占比重首次超过60%,达60.5%,2003年,已跃升至64.3%,增速之快势不可挡。
重化工时代的主要特征
肇始于2000年,而爆发于2003年的这轮经济增长明显地具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特征。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
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 从其它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来看,这一发展过程预计还将持续15-20年。
肇始于2000年,而爆发于2003年的这轮经济增长明显地具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特征。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其内在原因,是长期存在的能源、交通、通信等产业“瓶颈”制约的矛盾最为突出,而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我国又具备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实力,随着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带动了电力、运输车辆、建筑材料、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和机械电子等产品和建筑业的需求,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以钢铁行业为例,近几年我国汽车和房地产等消费热点的火爆拉动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中国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近几年我国钢材消费的重点仍然是建筑业和工业,建筑是钢材消费第一大户,约占全部钢材消费量的55%左右;工业中机械行业钢材消费量最高,约占全部钢材消费量的15%左右;汽车、造船、铁道、石油、家电、集装箱等六个行业约占全部钢材消费量的10%以上,上述八大行业用钢消费量基本占全国钢材消费量的80%以上。
这个时期,我国重工业的增长,改变了80年代以来始终低于轻工业增长的局面。自1999年重工业增速首次高出轻工业一个百分点以来,2000年重轻工业增速之差一下提高到3.5个百
分点,到2003年,这一特征更加明显,二者之差继续扩大,达到4个百分点。
这个阶段目前还远未结束,从其它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来看,这一发展过程预计还将持续15-20年。
谈及重化工阶段,就不能不提及工业化。因为重化工只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工业内部来看,产业结构由轻纺工业占优势向重化工业占优势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称为“重化工化”。从各种发展经济学理论及经济衡量指标来看,也基本可以得出中国进入重化工时代的判断。
工业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演进过程。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即以机器化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提升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以及工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业产值的比重及农业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业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口比率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则被认为是实现了工业化。 世界工业化本身演进的基本趋势和一般规律是:工业结构依次经历轻纺或劳动密集型、重化工或资本密集型、信息或技术密集型三个阶段。产业结构重心首先由农业向工业过渡,然后由工业向服务业过渡;就业结构先是农村劳动力相对于工业劳动力趋于下降,进而工业劳动力相对于服务业劳动力趋于下降;城乡结构变化是农村的产值、就业地位始终相对下降,城市产值、就业
地位则始终处于上升状态,即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收入结构先是由于农村就业人员下降幅度滞后于其产值下降幅度,导致农村居民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然后逐步趋于缩小和一体化。 国际学术界则用三个重要的结构性指针来衡量工业化进程及其发展阶段。一是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二是农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20%以下,三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在60%以上。如果进一步细分,则可分为人均GDP、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工业内部结构即霍夫曼系数等。按照此判定标准,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仅仅满足第一个标准,即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在15%以下,2002年为14.5%,2003年为14.8%。农业就业人口和城市化率都远远无法满足20%以下和60%的判定标准,但是在采访过程当中,很多研究中国产业经济和人口问题的专家都表示,中国的情况非常特殊,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很多国际上通用的理论标准在中国无法照抄照搬,只有在理论标准当中加入中国的特殊人口因素,才能得出更有效的判断。
对照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经济增长理论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即必须加入中国特殊的人口因素,才能更准确地判断中国是否进入了重化工阶段。钱纳里将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与提升过程,他根据人均GDP数量的多少,将经济演进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
按1982年的美元汇率计算,人均收入水平728~1456美元
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收入水平1456~2912美元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阶段);人均收入水平2912~5460美元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4.8%、52.9%和32.3%(见表3),如果用此理论生搬硬套,我们同样发现,中国应该仍然处于工业初级阶段,即轻工业阶段,但是如果考虑到因为人口因素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我们会发现中国经济的主体部分——城镇人口收入水平其实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如果我们考虑人民币汇率和隐性城市化等因素,基本可以确定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重化工阶段。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已经进入了重化工阶段,但是从不同工业就业人数和不同地区状况来讲,中国仍然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
正在阅读:
重化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选择12-01
湿热灭菌条件 - 图文10-24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04-13
趣味运动会作文300字06-26
阳光在跳舞用PS给荒地美女增加阳光色05-20
高中化学必修2总复习05-02
谈用演示实验突破“液体压强”中的两个难点03-20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800字04-01
企业法律顾问考试学习忠告及方法每日一练(2014.3.6)04-15
电力电子技术期末考试卷和答案09-0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重化工
- 中国
- 经济发展
- 选择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