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SPS测量技术

更新时间:2024-05-31 09: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二章 SPSS的测量技术

主讲教师:杨鸿 一、章节名称:第十二章 SPSS的测量技术 二、学习内容分析:本章是在学习了第四章SPSS的基本知识和后面相关测量知识后,将SPSS 技术应用于测量的一个章节。学习内容主要集中于SPSS的应用。

三、学习者分析:网络学习者的主要障碍在于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技巧与经验和与教师的互动。因此针对学习者的需求,教学者需要在这个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相应的学习技巧,以有效帮助学习者。而本章软件操作,需要对每一个操作步骤详尽的讲解,这样才能利于网络学习者轻松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

(一)掌握运用SPSS软件进行项目分析 (二)掌握运用SPSS软件进行效度分析 (三)掌握利用SPSS软件进行信度分析 五、教学难点

掌握运用SPSS软件进行效度分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带着学生回忆在第四章学习的SPSS的相关知识和区分度、难度、效度和信度方面的知识。

然后介绍SPSS在教育测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势在于可以方便处理数据繁多的测量分析。这里主要介绍SPSS软件在量表分析中运用。分别以下面三种分析——项目分析、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进行详尽的介绍。

(二)新授课

1.运用SPSS软件进行项目分析

首先,向学生介绍:项目分析主要包括区分度分析和难度分析。在难度分析中,只要知道了正确回答该题项的人数与参加测验的总人数,就可求得难度系数。因此我们主要探讨项目区分度计算。这里,我们以高低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求出CR值的方法为例,简要介绍如何运用SPSS11.5软件来进行项目分析。

然后介绍高低分组法操作的基本原理:求出问卷每个题项的决断值——CR值(critical ratio,简称CR值),将未达显著水准的题项删除。方法为求出每个被试量表所得总分,接着取上下27%为高、低分组,各题项进行独立t检验来检测每题平均数的差异情形,如试题CR值达0.05的显著水准,表示本题项可鉴别出不同被试的反应程度,该题目予以保留,反之如未达 0.05显著水准,则将考虑删除该题。其操作步骤为:①分析前对数据的基本处理→②求出总分→③总分排序,找到高低分组的临界分数点→④高低分组,产生新的分组变量→⑤以t-test检验高低两组在各题项上的差异→⑥解读结果。

接着,边操作,边向学生演示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步,打开SPSS,导入数据,做好相关处理(如数据的定义、数据的转换等),如图12.1所示。

图12.1

第二步,求出总分。

操作1:点击Transform(转换)→Compute(计算),出现“Compute Variable ”对话框,如图12.2所示。

图12.2

操作2:在左边“Target Variable:”(目标变量)下的文本框中输入变量名称,在右边“Numeric Expression:”(数值表达式)下的文本框中输入函数及变量名称,也可选择右下角列表中的函数名,再输入相应的参数即可。如图12.3所示。

图12.3

操作3:点击OK按钮,数据窗口中会出现一个新的“total”变量,如图12.4所示。

图12.4

第三步:量表总分排序,找到高低分组的临界分数点(高分组和低分组的人数可分别为被试总数的27%或33%,本例为27%)。

操作1:点击Data(数据)→Sort Cases(观测量排序),弹出“Sort Cases”对话框,如图12.5所示。

图12.5

操作2:将左边列表框中的“total”变量选入右边“Sort by:”(依?排序)下的框中,在“Sort Order”(排列顺序)选项框中选择排序的方式(Ascending为升序,Descending为降序,本例先以降序方式排列),点击OK确定。如图12.6所示。

图12.6

这时,数据窗口会以total变量的分数为依据,由高到低进行排列,操作者要将总人数之27%处的分值记下(例题中有100名被试,高分组第27位被试的分值为78)。如图12.7所示。

图12.7

操作3:再将total变量由低到高排列,其方法与操作1、2相同,只是排序的方式变为Ascending(升序),并记下低分组之27%处的分值。(说明:若在“操作2”中,操作者同时将低分组中27%处的分值也找出,则此步操作可省略。)

第四步:高低分组,产生新的分组变量。即选出27%的高分组和27%的低分组,并设高分组为第一组,低分组为第二组。(注:范例中,此时表中的数据是按是按降序排列)

操作1:在数据窗口中,点击Transform(转换)→Recode(重新编码)→Into Different Variables(转换成不同变量),出现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对话框,如图12.8所示。

图12.8

操作2:在图12.8的对话框中,将左边列表框中的total变量选入“Input Variable→Output”下的空白框;在最右边“Output Variable(输出变量)”框下的“Name:”(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分组新变量名称,本例中设为“group”。如图12.9所示。

图12.9

操作3:点击change按钮,则 “Numeric Variables→Output”(数值变量→输出变量)下的变量名称会由“total→?”转变为“total→group”。再点击Old and New Values?按钮,出现如图12.10所示的“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 Old and New Values ”对话框。

图12.10

操作4:在左边“Old Value”(旧值)选项组框中,选取第六项,即点击“○Range”(范围),图标变为“⊙ Range”,在“through highest”(到最高值)前的文本框中输入高分组界限值,此例为“78”。在右边“New Value”(新值)选项组框中,选取第一项“Value”(数值),在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1”(设高分组为第一组),表示量表总分值在78以上者为第一组。然后点击Add(新增)按钮,出现如图12.11所示的界面。

图12.11

操作5:按操作4的步骤,将低分组界限值以下的设为第二组(此例为67)。与操作4不同的是,在“Old Value”(旧值)选项组框中,选取第五项,即点击“○Range”(范围),图标变为“⊙ Range”,在“lowest through”(从最低值到)后的文本框内输入低分组界限值,此例为“67”,将量表总分值在67以下者设为第二组。操作后的界面如图12.12所示。

图12.12

操作6:点击Continue按钮,回到“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对话框中。再点击OK按钮,回到数据文件窗口中。此时,数据文件的窗口中会新增一个“group”变量,变量的取值为1(高分组)或2(低分组)。分别见图12.13(高分组的group变量)和图12.14(低分组的group变量)。

图12.13

图12.14

第五步:以t-test检验高低两组在各题项上的差异。

操作1:在数据窗口中,点击Analyze(统计分析)→Compare Means(比较平均数法)→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独立样本T检验?),弹出“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的对话框,如图12.15所示。

图12.15

操作2:在图12.15所示的对话框中,点击中间偏上的

命令按钮,将左边列表框

中的a1~a25变量选入右边“Test variable(s):”(检验变量)下面的空白框中(表示要检验的变量包括a1~a25题项);点击中间偏下的

命令按钮,将左边列表框中“group”变

量选入右边“Grouping Variable:”(分组变量)下面的空白框中(表示group为独立样本t检验的自变量,它是一个二分变量)。如图12.16所示。

图12.16

操作3:点击Define Groups?(定义组别)按钮(定义自变量的组别),进入“Define Groups”对话框,再点击“Use specified values”选项,在“Group 1:”(组别1)后的文本框输入“1”;在“Group 2:”(组别2)后面的文本内输入“2”。表示定义组别的两个组分别为第1组(高分组)、第2组(低分组),独立样本t-test将对这两个组别在a1~a25个题项得分之平均数进行差异检验。如图12.17所示。

图12.17

操作4:点击Continue 按钮,回到“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独立样本T检验)对话框,再点击OK按钮,出现的窗口即为运行结果窗口。

第六步:解读结果(此处对T检验的部分结果进行说明) ①Group Statistics(组别统计量),如图12.18所示。

图12.18

说明:图中各项分别为题项、GROUP(组别)、N(人数)、Mean(平均数)、Std. Deviation(标准差)、Std. Error Mean(平均数标准误差)。

②Independent Samples Test(独立样本检验)结果,如图12.19所示。

图12.19

说明:独立样本检验结果首先要看“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方差齐性检验)结果,再根据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来看“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这个t检验结果。

解读结果时,首先要看“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方差齐性检验值,看其差异是否显著(即Sig.的值是否小于0.05)。若Sig.的值小于0.05,则差异显著,说明方差不齐性,则t检验的结果要看各题项中第二排“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方差非齐性条件下)的数据。若Sig.的值大于0.05,则差异不显著,说明方差齐性,则t检验的结果要看各题项中第一排“Equal variances assumed”(方差齐性条件下)的数据。

其次,看t检验的结果。如果t值显著(Sig.的值小于0.05),表示此题项具有区分度,能区分出不同被试的反应程度。反之,则区分度不好,不能区分出不同被试的反应程度,需要删除或改进此题项。

比如,范例中的题项A1,F值为9.705,Sig.的值为.003(小于0.05),则说明差异显著,方差不齐性。那么t检验的结果要看第二排“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方差非齐性条件下)的数据,由图12.19可知,t值为6.107,df为52,Sig.的值为.000(小于0.05),表示题项A1具有区分度,能区分出不同被试的反应程度。 2.用SPSS软件进行效度分析

以SPSS中的因素分析——结构效度分析为例进行讲解。 方法为边操作,边演示,边讲解。 操作1:菜单选择。

在SPSS数据窗口中,点击菜单栏的Analyze(统计分析)→Data Reduction(数据缩减)→Factor(因子),出现“Factor Analysis”(因子分析)对话框,如图12.20所示。

图12.20

操作2:对话框设置。

在“Factor Analysis”的对话框中,选择左边列表框中所列出的经项目分析后有较好区分度的题项变量,点击中间偏上的白框中,如图12.21所示。

命令按钮,选入中间“Variables:”(变量)下的空

图12.21

操作3: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在图12.21 所示的“Factor Analysis” 对话框下方,有五个按钮,点击每个按钮可进行相应的设置(这里仅以范例的要求为例进行操作)。

①Descriptives…(描述性统计量)按钮

点击Descriptives…,弹出“Factor Analysis: Descriptives” 对话框,如图12.22所示。

图12.22

在“Factor Analysis: Descriptives”对话框中,“Statistics”(统计量)复选框中有两个选项,“Univariate descriptives”(单变量描述性统计量)项显示每一题项的平均数、标准差;“Initial solution”(未转轴之统计量)项显示因素分析未转轴前之共同性(communality)、特征值(eigenvalues)、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及累积百分比。此例我们选取“Initial solution” (未转轴之统计量)项。

“Correlation Matric”(相关矩阵)复选框中有七个选项,“Coefficients”(系数)显示题项的相关矩阵;“Significance levels”(显著水准)求出前述相关矩阵的显著水准;“Determinant”(行列式)求出前述相关矩阵的行列式值;“KMO and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KMO与Bartlett的球形检定)显示KMO抽样适当性参数与Bartlett’s的球形检定;“Inverse”(倒数模式)求出相关矩阵的反矩阵;“Reproduced”(重制的)显示重制相关矩阵,上三角形矩阵代表残差值,而主对角线及下三角形代表相关系数;“Anti-image”(反映像)求出反映象的共变量及相关矩阵。此例我们选取“KMO and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KMO与Bartlett的球形检定)项, 如图12.23所示。

图12.23

然后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主对话框中。 ②Extraction?(因素提取方法)按钮

点击Extraction?按钮,进入“Factor Analysis: Extraction”对话框。在“Method”(因素

提取方法)后的选项框中选“Principal components”(主成份分析法);在“Analyze”(统计分析)选项框中,选“Correlation matrix”(相关矩阵),意为使用相关矩阵进行分析;在“Display”(显示)复项框中,选“Unrotated factor solution”(未旋转因子解) 和“Scree plot”(陡坡图),意为显示未转轴前的解和用陡坡图来显示;在“Extract”(提取)选项框中,选“Eigenvalues over:”(特征值),后面的空格内设为1,表示因素提取时,以特征值大于1作为因素提取的标准;在“Maximum Iterations for Convergence:”(转轴时的迭代最多次数)后的输入框中设为25(默认值)。如图12.24所示。

图12.24

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对话框中。 ③Rotation?(因素旋转方法)按钮

点击Rotation?按钮,进入“Factor Analysis: Rotation”对话框。在“Method”下的选项框中,选取“Varimax”(方差极大法正交旋转);在“Display”下的复选框中,选取“Loading plot(s)”(因素负荷图);在“Maximum Iterations for Convergence:”(转轴时的迭代最多次数)后的输入框中设为25(默认值)。设置如图12.25所示。

图12.25

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对话框中。 ④Score…(分数)按钮 点击Score…按钮,进入“Factor Analysis:Factor Scores”对话框,有两个复选框,“Save

as variable”(因素存储变量)和“Display factor coefficient matrix”(显示因素分数系数矩阵),这里,我们取默认值(默认值为都不选取),如图12.26所示。

图12.26

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对话框中。 ⑤Options?(选项)按钮

点击 Options?按钮,进入“Factor Analysis: Options”对话框。在“Missing Values”(遗漏值)选项框中,选“Exclude cases listwise”(完全排除遗漏值),意为观察值在所有变量中没有遗漏值者才加以分析;在“Coefficient Display Format”(系数显示格式)复选框中,勾选“Sorted by size”(按因素负荷量的大小进行排序),如图12.27所示。

图12.27

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对话框中。

再点击OK按钮,即可执行结构效度分析程序,其结果在SPSS Output中显示。 操作4:解读结果。(其运行结果由一系列报表组成)

报表一:KMO and Bartlett’s Test(KMO及Bartlett’s检验),见图12.28。

图12.28

说明: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量数,当KMO值愈大时,表示变量间

的共同因素愈多,愈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如果KMO的值小于0.5时,较不宜进行因素分析,

2?范例的KMO值为0.800,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另外,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值为721.050

(自由度为190)达到显著水平,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

分析。

报表二:Communalities(共同性),见图12.29。

图12.29

说明: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最右边一栏为提取后共同性的值。 报表三:Total Variance Explained(总方差解释),见图12.30。

图12.30 说明:1.表中“Initial Eigenvalues”(未转轴的特征值)下“Total”的特征值总和等于20(题项数)。

2.表中“Initial Eigenvalues”(未转轴的特征值)下的“% of Variance”(方差率)为特征值除以题项数。

3.将左边20个题项的特征值大于1者列在“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未转轴的因子载荷的平方和)这一“因子提取结果”栏中。例题中特征值大于1的有六个,这也是因素分析时所提取的共同因素数。特征值按高低顺序排列,第一个共同因素所解释的方差最大,后面依次递减。

4.转轴后各共同因素的特征值会改变。转轴前六个共同因素的特征值分别为6.332、1.634、1.459、1.285、1.079、1.040,特征值总和为12.829;转轴后六个共同因素的特征值分别为2.744、2.616、2.255、1.914、1.767、1.534,特征值总和为12.83。由此可见,虽然转轴前后单个共同因素的特征值会改变,但所有共同因素的总特征值不变。

5.转轴后,被所有共同因素解释的总变异量不变(特征值总和不变),例题中,转轴前后六个共同因素可以解释的总变异量都为64.151%。

表四:Scree Plot(陡坡图),见图12.31。

图12.31

从陡坡图中,可以看出从第六个因素以后,坡度线较为平坦,因而以保留5至6个因素较为适宜。

表五:Component Matrixa (未转轴的因素矩阵),见图12.32。

图12.32

说明:提取六个因素

表六: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 (转轴后的因素矩阵),见图12.33。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

Component

A25 A24 A14 A7 A5 A11 A12 A16 A6 A22 A4 A15 A18 A3 A20 A21 A10 A1 A13 A2

1 .801 .708 .683 .523 .448 .226 .025 -.022 .312 .127 .131 .266 .091 -.019 .362 -.349 -.065 .213 .286 .117

2 .035 .162 .177 .522 .393 .726 .646 .620 .562 .008 .246 .186 .048 .130 .349 -.187 .166 .370 .191 -.118

3 .110 .350 .142 .054 .438 .041 .316 .306 -.063 .741 .734 .694 .055 .137 -.068 -.088 .217 .178 .103 .116

4 .040 .090 .322 .016 -.071 .137 -.005 .187 .192 .045 .057 .065 .753 .711 .665 .050 .254 .208 -.056 .261

5 .032 .114 .166 .270 .295 .282 -.102 .064 .200 .084 .204 .051 .205 .083 -.100 .789 .633 .373 .068 .392

6 .206 .141 -.060 .179 .107 -.161 .258 .155 -.157 .224 .144 -.355 -.171 .439 .069 .027 .195 .230 .720 .500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otation Method: 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a Rotation converged in 14 iterations.

图12.33

说明:1.题项在其所属之因素层面顺序,是按照因素负荷量的高低排列。如例题中,各因素按因素负荷量的高低排列,因素1为A25、A24、A14、A7、A5,因素2为A11、A12、A16、A6,因素3为A22、A4、A15,因素4为A18、A3、A20、A21,因素5为A10、A1,因素6为A13、A2。

2.在第一次因素分析时(因这是一种探索性的因素分析),若某个因素所包含的题项太少,可考虑增加题项或删除对应的题项,再进行第二次因素分析,直到结果满意为止,操作步骤与前述相同。

另外:因素分析仅仅为手段,重要的是要根据一定的理论进行因素命名。只有命名的结果和一定的理论相符,我们才可以认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利用SPSS软件进行信度分析

这里我们以分析各因素层面的同质信度,即内部一致性为例进行介绍。 方法为边操作,同时演示讲解。 操作1:菜单选择。 在SPSS数据窗口中,点击菜单栏的Analyze(统计分析)→Scale(量尺法)→Reliability Analysis(信度分析),弹出 “Reliability Analysis”(信度分析)对话框,如图12.34所示。

图12.34

操作2:对话框设置。 在“Reliability Analysis”对话框中,将左边列表框中单个因素所包含的题项选入“Items:”(项目)框内(一次只对一个因素进行分析),例题中第一因素的题项为a5、a7、a14、a24、a25;在“Model:”(模式)选项框中选取“Alpha”(Alpha:计算信度系数Cronbach α值;Split half:分半信度的分析)。如图12.35所示。

图12.35

操作3:进行参数设置。

在“Reliability Analysis”对话框中,点击Statistics…(统计量),弹出“Reliability Analysis: Statistics”对话窗口,如图12.36所示。

图12.36

在“Reliability Analysis: Statistics”对话窗口中,在“Descriptives for ”(描述统计量对象)的复选框中,勾选“Scale if item deleted”(删除题项后的描述统计量)。(如要看因素层面题项间的相关情形,可在右边“Iter-Item”框中选取“Correlations”(相关),则会显示题项间的相关矩阵,本例不选此项)如图12.37所示。

图12.37

点击Continue按钮,回到“Reliability Analysis”对话框,点击OK按钮,即可执行信度分析程序,其结果显示在SPSS Output中,如图12.38所示。

操作4:解读结果。

图12.38

说明:

1.“Scale Mean if Item Deleted”为删除该题项后分量表的平均值。 2.“Scale Variance if Item Deleted”为删除该题项后的方差。

3.“Corrected Item-Total Correlation”为该题项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如果相关系数太低,可考虑删除。

4.“Alpha if Item Deleted”为删除该题项后分量表的Alpha系数,此值如果突然变得较大,表示将此题删除后,可提高量表的Alpha系数。

5. Alpha= 0.8220,表示该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220(该分量表是例题中的第一因素),则该分量表的信度较可。因为Alpha系数越高表示信度越高。

6.要注意的是,如要提高量表的信度,可对题项进行完善、修改,或增删题项,重新测试。

这里我们仅对某一因素的信度分析进行介绍,其它各因素和总量表的信度分析同前述操作步骤一样。 七、练习

因为操作时间较长,主要留给学生课后自己试验,教师辅导为主。准备相关试题供学生练习。 八、小结

本章分三个学时学习了SPSS软件在测量中的运用。课堂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只是打开了一扇大门,需要学习者自己摸索探究,且本章的学习我们以几个例子串讲,在操作中还会出现具体的问题,学习者需要自己学会举一反三,同教师互动交流,才能更加灵活的掌握SPSS的测量技术。 九、教学后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40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