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

更新时间:2023-07-24 15: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内容摘要:

曹操是一个才智双全的人物,对他的评价很有争异,他是《三国演义》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他的性格是典型的二重组合的性格,既是能臣,又是奸雄,一方面,他是一个有着稔熟的政治手腕、极富领导才能与作战方略的军事家,他多智、实施仁政、任人唯贤;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大奸大诈”的集大成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使皇帝成了傀儡,成了自己手中的工具。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此乃曹操的千古名言,也是曹操处世之道。曹操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是一个在动乱的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崛起的英雄人物,历史对他的评价也有失偏妥。

关键词:曹操 二重性格 能臣 奸雄 政治家 军事家

曹操是一个才智双全的人物,对他的评价很有争异,他是《三国演义》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他的性格是典型的二重组合的性格,既是能臣,又是奸雄,一方面,他是一个有着稔熟的政治手腕、极富领导才能与作战方略的军事家,他多智、实施仁政、任人唯贤;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大奸大诈”的集大成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使皇帝成了傀儡,成了自己手中的工具。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此乃曹操的千古名言,也是曹操处世之道。曹操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是一个在动乱的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崛起的英雄人物,历史对他的评价也有失偏妥。

为了更深刻的了解曹操的性格特征,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探讨,以对曹操这个人物及在历史中的地位有一个客观、清晰的了解。

一、曹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曹操 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市)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二十岁举孝廉而入仕途,十数年间,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恒,统一北方。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谥号魏武

帝。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其诗均古题乐府,气韵沉雄,慷慨悲凉。其文亦清峻通脱。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二、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曹操这个人物

(一)曹操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在尔虞我诈的政治争斗中,为获得最后胜利,曹操很明白顺应民心的重要性。他为取得人心,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用尽一切手段,能人所不能。

曹操羽翼未丰时,欲得卫弘相助,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相求助!”卫弘答应。操大喜,于是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他以大义晓之于卫弘,打着“忠义”的旗帜招兵装大自己的力量[1]。可见他非常洞悉民心并且利用民心的圆滑手腕。

第十六回曹操明明已经意识到刘备是自己日后的劲敌、死对头,是自己日后争天下的极大阻碍,但他总想把刘备留在自己的营垒中,他身边的谋士们多次建议要寻找机会杀掉刘备,程昱谏曰:“刘备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图之。” 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想争取百姓的民心、士子的忠心固然是曹操作如此决定的一个原因,而只要有一丝争取的希望便不肯下辣手,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说第十八回里写道:宛城之战中,曹操爱子曹昂被乱箭射死,侄儿曹安民被砍为肉泥,心腹爱将典韦被杀死,甚至连曹操自己右臂也中了一箭,所骑之大宛良马也连中数箭而死[2]。如此深仇大恨,然而曹操为了大局,游说张绣,张绣愿降,曹操见了张绣,乐不自禁,好像以前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不但封他为扬武将军,而且后来干脆结为儿女亲家。为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曹操能人所不能。

破袁绍后,发现了“许都及曹军中诸人”与袁绍私通的书信。荀攸提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而曹操则认为“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一语带过,并尽皆将书焚烧,不再过问。如此胸怀,确实非一般政治家所有。

曹操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发动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但他每次的战争都是出师有名,打着天子的旗号,都说成是去“讨伐逆贼”,他的政治手腕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二)曹操的军事才能

1.曹操的多智

在讨伐董卓的斗争中,曹操成了领导核心。在他的发动、组织、领导下,那些豪门士族、即十七路诸侯,都响应他的号召,纷纷前来与他会盟。这些事,初步显示了曹操的魄力。以后的斗争中,曹操各个击破徐淮,以弱胜强,奇兵出塞征柳城等,指挥得尤为妥当。还有以后的日夜兼程击当阳,战术多变讨关西,知己知彼算合肥,离间孙、刘解襄、樊等,无不是多智的体现。

另外,在除灭董卓之乱的奋斗中, 曹操向王允借了七宝刀,欲去刺杀董卓。本来,要杀董卓,一般刀剑即可,曹操却偏要借宝刀,阐明他早已为行刺不成筹备了退路,其心思之细密,又非常人可及。当机会来到,他拔出宝刀就要下手时,不料董卓看见拔刀动作,回身而问,吕布又已回到阁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曹操立即跪下,献上宝刀,把事情轻轻遮蔽过去。随即又以试马为名,逃出洛阳,其多智的表现,确实令人惊叹。

曹操为报杀父之仇,发兵攻陶谦之时,吕布乘虚进攻兖州,袭取濮阳。曹操从除州返回与吕布大战。尽管两番战斗失利,但曹操诈言火伤身死,诱吕布奔马陵山来,被曹操伏兵杀得大败而回,操军追至定陶;曹操在林木茂盛之处,多插旌旗以为疑兵,引诱吕布四面放火,曹兵却暗伏长堤之内,寨内鼓声大震,吕布欲入寨来,堤内伏兵尽出,六将齐追吕布,吕布抵敌不过,落荒而逃,曹操又得了定陶。

大家都知道官渡之战是经典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主要讲述的是中原两强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一决雌雄的故事.结果弱小的曹操以不可思议的军事才能

打败了强大的袁绍....

特别是乌巢劫粮,表现了他的多智。一是他正确地把握战役形势转化的关节点。二是两军相持,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三是出其不意,妙在奇袭。四是集中兵力,打敌要害。五是料敌审势,周密安排。

曹操在出发前,就考虑到了袭击乌巢后袁绍可能会采取的行动,对于营寨防守作了周密的安排。这种顾前思后,天衣无缝的处置,表现了一个军事统帅的雄才大略。

曹操还不动刀枪,一举平定了刘表荆州,其原因:一是蔡瑁、张允废长立幼,违反了封建宗法制度,因此蔡夫人与刘琮心虚,刘表死后,秘不发丧,不防外敌入侵,但防刘琦、刘备兴师问罪;二是傅巽、蒯越、王粲之流,为保自己身家性命,加官进爵,力主刘琮投降;三是蔡瑁、张允等武将不思抵抗,却谄言佞色以事曹操;四是刘备沽名钓誉,不听伊籍与孔明之计乘机袭取荆州,以致让刘琮将荆襄九郡拱手送与曹操。而曹操正是看中了刘表二子不和,刘备又不能入主荆州,于是乘机发大军而来,兵不血刃却一举而平定荆州。

2.曹操的仁政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继位,大将军何进为了诛杀宦官而引董卓入朝,董卓废少帝,立献帝,京城大乱。曹操借献刀之名欲刺杀董卓失败,逃归故里,招兵买马。开始他戎马征战的军事生涯。

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率兵南征张绣,路经麦地,当时麦子已熟,农民看到大军到来,不敢割麦。于是曹操出榜安民曰:“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于是“百姓无不欢声称颂,望尘遮道而拜。军官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而过,并不敢践踏。”就在这时,田中飞起一只鸟,曹操的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片麦田。曹操让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说:“丞相怎么可以议罪呢?”曹操说:“我自己制定的军法,自己触犯了,如果不治罪,怎么可以服众呢?”随即拔出腰间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谋臣郭嘉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怎么可以自杀呢?”曹操沉思良久,最后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又派人传示三军[3]。这就是“割发代首”的故事了。

当然,曹操绝不会为了一条军令而赔上自己的性命,因此很多人说曹操这中做法很狡诈,虚伪。其实不然,试想,一个人要领导一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军队,除了个人的魄力,更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治军策略。既要考虑百姓的感受,以

赢取良好的舆论环境,又要严肃军纪,令士兵心服口服,这需要有高超的治军驭人之术,曹操做到了。虽然之后曹操违反了军法而割发以代首,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依法办事,但仍取得“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的效果。

3.任人为贤

任人为贤,唯才是举是曹操的一个显著特点。官渡之战中,许攸由于所献计谋难为袁绍所用,连夜投奔曹操。当时袁绍七十万大军虎踞官渡,想与曹操决一死战,而曹操仅有七万人马,且粮草不济。当他听说许攸到来时,高兴得来不急穿鞋就跑出去迎接。经过几番试探,曹操确定许攸是真心投降,便大胆采用许攸的计谋,果然大获全胜。这就是曹操的过人之出,即使在极其不利的境地中,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用人有度。

曹操最惊世骇俗的举动,莫过于他以丞相的身份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这是三面有可能一举颠覆中华传统儒教信念的文化反旗,曹操不仅郑重推出"唯才是举"的主张,还大步流星地将这一主张贯彻到无条件的程度,遂使"唯才是举"成为优先于其他所有原则之上的首选原则。唐突圣贤、藐视礼法的雄心魄力,则在曹操不惮其烦举出的大量例子中,得到裸露性显示。曹操明白告诉世人:无论你是否过"污辱之名"、"见笑之耻",或即使你有过如"贪将吴起"那种"杀妻取信"、"母死不归"的大恶行径,只要你确有能力,仍会得到我的重用[4]。(见《青梅煮酒》周泽雄)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曹操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的。陈先生写道:"孟德三令 则是明白宣示士大夫自来所遵奉之金科玉律,已完全破产也。由此推之,则东汉士大夫儒家体用一致及周孔道德之堡垒无从坚守,而其所以安身立命者,亦全失其根据矣。故孟德三令,非仅一时求才之旨意,实标明其政策之所在,而为一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之大变革 [5](详见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一文)。我们现在来理解曹操的这种做法时候也许只能从曹操的人格特征来剖析。

(三)曹操的奸雄表现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使皇帝成了傀儡,成了自己手中的工具。

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的昏庸,宦官专权的腐败,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巾农民起义。尽管朝廷内部四分五裂,但在镇压农民起义方面却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曹操也就是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大显身手,跻身于政治舞台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是随着灵帝之死,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更趋激烈,各派军阀势力,各割据一方,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只要谁

把皇帝控制在手里,谁就可以假朝廷而征四方。董卓如此,李傕、郭汜如此,曹操自然也是如此:

曹操迎銮驾到许都,盖造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省台院司衙门,修城郭府库,封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赏功罚罪,并听曹操处置。操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 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此乃曹操的千古名言,也是曹操处世之道。吕伯奢乃曹嵩之结义兄弟,该算是曹操的叔父了。曹操行刺董卓未遂后出逃,一路被董卓追杀。后得到中牟县令陈宫的鼎力相助。陈宫以为曹操是“天下忠义之士”,乃收拾盘费,弃官而随曹操。行了三日,到了成皋地方,投宿在吕伯奢家。见是故人之子来到,吕伯奢自然喜出望外,赶紧去买酒,并让家人杀猪招待曹操一行。

曹操是个多疑之人,此时又被董卓追杀,听到“缚而杀之,何如?”的话语,以为是要杀自己,便先下手为强,一连杀了屋中的八人。当搜到厨下缚有一猪时,方知是误杀。于是与陈宫匆匆逃走。可巧路遇沽酒而归的吕伯奢。曹操一不做二不休,趁其不备,“挥剑砍伯奢于驴下。”陈宫大惊,责操“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却说出了他的处世格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语点破了这个千古“奸绝”的真面目。

而对曹操这句话的最好注释的例子,是之后的“吾好梦中杀人”的诡语以及杀杨修等故事。《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这样写道:

“曹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拨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6]

至此,不少人以为曹操真的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道其中的奥妙,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也正因为如此,曹操对杨修更加厌恶,继而起了杀心。 到了后来,曹操对杨修的厌恶之心愈发剧烈,终以“惑乱军心”之罪斩了杨修。

曹操的第一谋士荀彧,为曹操屡次征伐出谋画策,立下汗马功劳,曹操亦曾称之为“吾之子房也”。但因为荀彧反对曹操进位魏公,以为荀彧不助己也,于是赐死荀彧。

这一则则故事,编织得天衣无缝,蕴意深刻,把曹操那副奸相刻画得入木三分。

三、心得收获

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曹操在罗贯中笔下不能翻飞为“诸葛亮”式的人物,诸葛亮要他来衬托。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曹操虽是奸诈,却也善良,并且,还为老百姓作了不少好事,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就应该以实为本,以虚为补充。罗贯中在塑造时也没忘了这一点,将曹操写成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物,这个人物形象,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和地位。一方面,他是一个有着稔熟的政治手腕、极富领导才能与作战方略的军事家;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大奸大诈”的集大成者。他的“奸雄”本质,也是在那个动乱年代的他之所以纵横中原的重要原因。曹操身上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秀品格。如他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战原则。曹操每一次开战之前,他都会实地考察地形,分析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再制定出合理的作战计划,而不是死背兵书,纸上谈兵。这就是曹操,一个有血有肉既简单又复杂的人物。我佩服他!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罗贯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2n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