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试行本)

更新时间:2023-06-04 22: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会主题报告

(2007)在上海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检测7GR拮抗剂RU486(米非司酮)在条件性恐惧的再固化方面的效作用。在听觉性恐惧记忆再活化后,将RU486注射到鼠的杏仁核,随后产生了明显地记忆障碍。这种记忆障碍在回溯发生后6天没有表现出非自发性恢复。TaubenfeId等(2009),以及我们的研究组,都在系统地给予鼠米非司酮后重复了这个研究结果。这种药物现已成为用于正常和创伤后人群阻断再固化过程的候选新型试验药物。然而,现在无论是普奈洛尔还是米非司酮都没有被FDA批准用于治疗PTSD。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试行本)

吴文源上海同济医院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指导思想:焦虑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和儿童品行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一样,都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须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措施。合适的精神药物治疗对上述疾病有肯定的效果,但心理治疗在焦虑障碍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该《指南》另一指导思想是:焦虑障碍具有慢性发作性病程,需要全病程防治。在病程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以人为本的治疗措施,并考虑我国实际国情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卫生经济学原则。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分总论、惊恐障碍(PanicDisorder,PD)、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和社交焦虑障碍(SocialAnxietyDisorder,SAD)四章节。指南总论中包含了焦虑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及诊断分类、治疗(药物和心理J、人群防治、指南的推广和实施等内容。为避免撰写内容;中突,总论着重撰写药物的药代、作用机制、药物相互反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各论药物治疗撰写药物适应证、药物用法及相关药物治疗循证资料。心理治疗在总论中重点撰写焦虑障碍中心理治疗地位和疗效评价,心理治疗原则及基本心理治疗方法各论中结合PD、GAD、SAD特点撰写各焦虑障碍亚型的具体心理治疗方法。总论中另包含了特殊人群(老年、孕妇、青少年J的焦虑障碍流行病学、患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要点。还包含了焦虑障碍和精神疾病共病、和躯体疾病共病的诊断和治疗。焦虑障碍防治内容中提出了目前防治人群精神卫生服务总体提供能力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应加大社会投入,健全全社会卫生服务体系,搞好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精神卫生服务水平,建议综合医院开设精神科或心理科和加强心理干预。为推广焦虑防治指南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体系建设目标。

大会主题报告

各论PD、GAD、SAD分别包含了各焦虑障碍亚型的概述、临床评估和诊断分类(ICD.10、DSM IV和CCMD一3),其中包括了各自亚型的临床表现及疾病特点、诊断标准和分类及临床评估(各自章节相关量表)。治疗内容有治疗目标、原则、策略和方法。各亚型均有规范化治疗程序表。另包括各亚型的特殊群体的诊治及康复和预防。内容精炼而全面。

焦虑防治指南和前已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不同处是附有三个诊断系统的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十多种常用焦虑障碍的量表(包括较新的PASS、PDSS)及各个焦虑亚型治疗的循证资料。以利医务工作者掌握和使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竭诚期望大家在该《指南》的实践过程中提出宝贵批评意见。以期《指南》日臻完善。

中闷PTSD防治指南解读

中国PTSD防治指南制定小组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国家相继出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指南,如英国(2005),美国(2004),澳大利亚(2007)等,对于该病的临床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作为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的一部分,我国是首次编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组织国内这一领域的专家在总结我国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复习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与临床防治经验后完成的。

PTSD的防治涉及多个学科,因此制定此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师尤其是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在预防与治疗PTSD的工作中,提供一套尽可能规范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方法,的依据来自目前我国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工作专家的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科学研究的证据,但并非严格限制的规定。在对患者实施诊断治疗的过程中,治疗者应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

本防治指南共九章、10万字。读者在使用时不一定需要阅读所有的章节,以下的指导可帮助本资料、国内外的防治现状以及疾病的危险因素和脑病理机制,从总体上给读者一个创伤后应激障碍的12也为相关卫生政策制定人员甚至接受治疗的个体提供专业信息的参考。应注意的是,虽然制定本指南异和病情变化的多样性,以及今后科学研究新的防治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指南的使用者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第一章到第三章分别介绍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1q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