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研究毕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4-06-19 07: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 目: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摘 要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由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构成。通过查阅已有成果及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如认知能力较差,不能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实践能力弱等。要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应从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两个方面入手,主要包括:强化认知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大“三自”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人际沟通,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优化心理适应的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挫折能力;加大实践性教育的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等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从而最终促使大学生顺利适应新的社会角色。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Abstract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 is a kind of integrate ability, which college students must have,being in harmony with the surroundings in the school campus .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ability of cognition, independent life, learning,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cope with setback and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it shows that in the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 college students lack rather badly ability of cognition in which they couldn't correctly evaluate ego and others, lack effective learning methods and ability of self-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lacks obstacle, the ability of practice is very poor,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must start with two aspects: school education and self-education. The measures are strengthening cognition training to enhance the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cognition, intensifying, \self-manage and self-service\of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ife, reinforcing more communications with others to improv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ability of meeting an emergency and more training mind adaptation to improve ability of coping with setback. All these measures finally aim to improve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adapt them to the new social poles.

Keywords:collega students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 develop

导 论

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员,必须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关系着他们未来事业的发展与成功,因此,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也是创新时代,未来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对人才适应社会的素质要求更加迫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指出:“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1999年6月,李岚清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全面阐述和一再强调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社会适应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承受并克服困难和挫折、失败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挫折环境,减轻和排除精神压力,有效地防止心理失调,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镇定自若,游刃有余。 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时代是人的社会化最重要的时期,其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大学生社会化的任务是多重的,既有文化传授、智力培养、技能训练等内容,也有社会认知、社会角色转换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在大学阶段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跨入社会后能尽快地适应社会,是教育者不能回避的问题。只有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采取有效途径和方法,才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地调动自身潜能;才能客观地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有策略地解决各种生活困难,摆脱各种生存困境,科学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才能实现人生目标和成才的愿望。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存在“适应问题”。一般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入学的初始阶段,二是就业前后。前者属于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的问题,后者属于如何适应社会的问题。入学后的“适应问题”,通常表现为不会自主地进行学习、独立生活能力差、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差。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学生随之要就业,如何就业和如何适应新的职业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适应问题”。笔者在调查了解过程中,发现有20.9%的大学生感到社会变革快,难以适应;65.9%的大学生感到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有48.9%的大学生感觉目前的心态压抑;有45%的大学生感到空虚;有34.3%的大学生感到烦躁。这种情况表明,大学阶段较之中小学对社会的了解更广、更深,对自我的认识更趋复杂,对理想与现实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有了更多的体会,己开始思考不远的将来进入社会后自己的位臵和处境。由于家长和教师的权威已逐渐削弱,由于学校灌输的理想己受到部分怀疑和动摇,由于缺乏对复杂社会现象的准确判断力,大学生在怀疑社会的合理性的同时也怀疑自己,他们面临着价值观的重新选择和人格的重建,也面临着社会严酷的选择和淘汰的巨大压力。国内也有研究者对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情况做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单位感到最不满意的前三项分别是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同事不友好等,分别占所调查人数的44.2%、 17.4%和11.1%。在适应的能力方面感到不足的占61.6%,这说明有过半数的大学毕业生感到自己的专业素质还不过硬”。国内许多相关调查结果都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展大学生社

会适应能力教育研究,对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非常重要,有利于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参与。 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们从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的强大动力。研究这一课题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的针对性,并为高等学校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提供对策,以便于形成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促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适应未来。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概述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定义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也就是个体适应自然和环境的有效性。这里的适应有个体应对、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意思,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体自己独立生活和把握自己的能力程度;其二是对个人和社会所提出的文化要求自己所能满足的程度。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力,其特征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身的需要。“社会适应能力的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①生活方面,包括几乎全部使自己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日常生活技能和习惯,如自理能力、饮食、穿戴等;②人际沟通方面,即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等;③社会技能方面,包括和他人共同生活及合作必需的技能,对于青少年来说,则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和顺应社会行为规范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

大学生社会适应指的是高校大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走入社会阶段,通过社会互动,努力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一个角色转换过程。它也包含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各种适应,如学校生活环境的适应、学校学习环境的适应、学校人际环境的适应等等,并在大学期间找到和社会的衔接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和在社会生活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涉及适应时代、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和从学校走向社会顺利发展等三大环节的能力,包含适应知识经济、适应市场经济、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大学环境变化、增进心理健康、学会学习、素质发展、树立正确择业观及就业观、实现角色转换和从业后顺利发展等具体能力。本文所论述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所必需具备的各种能力。

大学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社会环境的缩影,大学校园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和家庭、社会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把大学作为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缓冲带,那么,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的各种能力和适应大学校园环境的程度如何,将对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大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大学生除了学习上的适应之外,还要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上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大学生活的特点。这种适应的范围越广泛,对大学生的影响就越明显。这些改变不仅仅是大学生所需要的,任何一个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都必须在新环境下作出改变,因为这是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步,甚至在将来进入社会之后同样的情境还会出现。大学生在应对校园生活中一系列问题的挑战时,其社会认知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而这些能力在处理现实问题时,又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大学校园生活环境的适应可以看作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次模拟演练,它最大的好处是,使大学生开始独立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趋势。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层次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内在心理层次;二是外在行为层次。 内在心理层次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内在心理层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掌握、应对和防御。掌握是指个体以管理社会情境技能的渐渐形成和自主化运用来适应社会;应对是个体以即时情境下应

对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来适应社会;而防御是个体以内在情感和本能反应的自然流露来适应社会。很显然,掌握、应对和防御是有区别的。从要适应的问题性质上看,掌握是一个预期的准备过程,它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情境问题,而是预期地针对将来的一般适应问题,而应对和防御的启动需要某些具体应激的问题情境的刺激;应对与防御的区别是,情境问题难度与自身资源的容量相当时,个体一般启用应对机制,而情境问题的难度远远大于个体自身资源的容量时,个体就会自动采用防御机制。从时间维度上看,掌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对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防御是一个瞬间的过程。从个体的意识能动程度看,掌握有时需要意识能动,有时不需意志努力,应对则是高度意识能动的过程,而防御则基本上没有意识能动的参与。其实,把掌握、应对、防御区别开来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三个层次完全可以整合到一个完整的适应过程中来。在面对外在情境的压力时,个体的本能的情感反应,可以给个体预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其来得及调动和组织自身的资源,有效地应对;而有效应对努力的熟练操作又是一个应对技能的掌握过程,技能的有效掌握反过来又会有助于个体的对类似情境的应对。 外在行为层次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外在行为层次是指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形成的适应各种社会生活领域和内容的技能和习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外在行为层次可以分为个人定向的行为层次和社会定向的行为层次。个人定向的行为层次是指与大学生个人生活内容有关的适应活动技能和习惯。主要包括:

(1)生活适应,即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新生活环境中的自理能力。

(2)学习适应,即恰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包括学习的动力性、计划性和方法性等内容。

(3)生理适应,即适应生理上的变化,具有合理的性观念,形成健康的性意识和性行为,包括生理变化适应、性观念及性心理调适。

(4)职业适应,即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选择和从事职业的能力,它包括择业价值取向的自主调节、积极的求职准备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适。

社会定向的行为层次是指与社会生活内容有关的适应活动技能和习惯。它包括:

(1)社会环境适应,即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有较正确清晰的认识,采取现实的态度,并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保持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包括社会认同感、社会参与性和社会接纳性。 (2)人际环境适应,即改善人际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应激情境适应,即面对挫折与失败而采取的行为反应、归因和自我调节方式,包括应激感受、策略性归因和应对策略等方面。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是与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所培养起来的基本素质分不开的。国内有关学者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和卫生系统反应性》量表,对居民的社会能力和适应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较高,知识面较宽,具备一定的技能的人,其社会能力和适应性良好”。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一般而言,大学生在大学里已完成基本社会化和预期社会化,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价值观基本形成,并对今后自己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因而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自这些大学生离开学校起,他们便开始脱离各方面的监护,独立地跨入社会门槛,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学生变为劳动者。应该说,大学生毕业后如果对新的角色认知产生误差,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及时相应地更换自己的行为模式,那么他们就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或处于社会的边缘甚至被排斥于社会之外。而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之强弱,决定了他们被社会需要的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自我认可的程度。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

本文论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从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认知能力

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环节。社会认知是认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关于社会现象,尤其是关于社会中人的认知。社会认知的类型主要包括他人认知、自我认知和人际认知等。本文所探讨的大学生认知能力特指大学生个人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的强弱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弱有很大的关系。当今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时期,新旧观念交叉,各种社会现象错综复杂,体制转换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尚需一定的时间才能解决,这些现象和矛盾或多或少地影响大学生对人和事的判断。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以及自我意识的优化等途径,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来正确地分析、解决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并且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客观看待个人得失,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在是非面前就可能被动茫然、手足无措。 独立生活能力

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自主自立、自我管理、自我调适和独立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和成功,大学生从对他人的依赖到独立生活,这是人生发展的必然,也是健康、成熟的体现。众所周知,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说,个体未来的工作、生活乃至今后的一生,独立生活能力实际上比读书、成绩更重要。自主自立能力是个体成长中最重要的基础因素,它包括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它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足的基础。奥地利著名作家、思想家茨威格说过:“世界上最辉煌最宏伟的事业就是使个人站起来。”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个体用自己的双脚在这个世界上站起来,这既是家庭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民族的需要。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能力,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而且逐渐形成世界观、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不仅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要掌握更多更广更深的知识,除了课堂的学习之外,还必须在课余时间自己去钻研、拓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这方面对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能为大学生将来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也是大学生能不能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有些是与社会脱节的,还不能满足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学会调适自己,对自己进行“充电”学习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才能增强适应社会的后劲,才能具备一位现代人应具备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积极开展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又叫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或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开展人际交往,对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促进个性全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是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其他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能力的互动过程。人际

交往有助于个体的社会化。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学到了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社会规范,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意识到集体和社会的存在,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行为和责任,学会与人平等相处和竞争,养成了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习惯,从而自立于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成熟的、社会化的个体。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他们的主要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与实现的。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拓展。 应对挫折能力

应对挫折的能力是个体遭遇挫折后,对挫折进行直接的调整和转变,积极改善挫折情境,解脱挫折状态的能力。正确应对挫折有助于发挥挫折的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其消极作用。 “挫折是指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境。挫折包含着三层涵义:一是挫折情境,即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境,如大学生由于考试过于紧张没有正常发挥而使成绩不理想等。二是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和如何对待挫折的关键。挫折情境能否构成挫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态度和评价,同一挫折情境由于个体的志向不同,感受挫折的程度也是有区别的。如有的学生满足60分的成绩,而有的学生得同样的成绩会感到失败和沮丧。第三是挫折反应,即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焦虑和攻击等。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同时存在时,就可以构成心理挫折。有时只有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这两个因素,也可以构成心理挫折。”挫折具有两重性,它既可培养个体的坚强意志,引导个体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使个体的追求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它又可使个体消沉、情绪低落,甚至诱发心身疾病。

由于社会进步,时代变化很快,各种社会要求都会被大学生所反映,从而使大学生产生各种与现实有矛盾的需要和动机。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遇到各种挫折是必然的和无法避免的。培养应对挫折能力也是大学生有效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的自身的实际活动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强弱也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弱的一个指标。实践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它体现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中,是架构主、客观的桥梁,是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载体,是大学生各种能力的整体显现和实际运用,是检验大学生的知识及其他能力发挥程度的标尺,作为整合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本文探讨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所需培养的,为将来选择和从事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

从大学生入学学习到毕业这个过程来看,检验大学生是否合格的一个基本标准是大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获得文凭和学位。但大学生最终是要进入社会,那么进入社会后,他们能不能符合要求,能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则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成为了检验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拥有了文凭、学位证书,并不说明个体在将来的社会实践中就是一个人才,就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获得文凭和学位只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部分,人才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文化知识,是否理解、领会了,只有通过实践这个环节才能得到检验,实践是检验大学生是否成才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与分析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分析 根据前文所述,本文探讨的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特指大学生个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进行分析。

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内容应该体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他人认知的多样化和高层次。他人认知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对他人外在行为表现及特征的观察,对其内在情绪、态度、动机、人格等心理状态和特征的认知。对他人认知的多样化和高层次主要表现在:①认知对象扩大。②认知方法多样。③认知内涵加深。 (2)对自我认知的多样化和高层次。自我认知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关键。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根据自己过去的经历,自己的成功或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自己与环境中其他人的比较等方面形成的,它会因势力变,但个人的所有行为、感情和举止,甚至才能都始终与自我意识一致。自我认知是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正如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所言:“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是始于自我认知。”

(3)对人际关系认知的多样化和高层次。主要体现在:①善于分析认识不同的人际关系结构及其社会价值,认识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的特性、共性、社会准则和行为。②善于理智地选择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也就是说,根据自己内化“教化”的需要,决定自己在不同的人际关系结构中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与他人或团体的关系,是兴趣性还是情感性,是友谊性还是志向性,是从属性还是控制性,是互补性还是合作性等等。③学会运用人际交往的方法,增强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和谐。社会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增进人际交往的若干方法,核心问题归结一点即学会体察、理解对方的需要和感情。这是大学生增进人际和谐方法中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方法。 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主要不足

国内许多相关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与上述三方面的“多样化和高层次”基本吻合。但就个体而言,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有诸多障碍,带来了其社会行为上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单一偏激。如用对中学教师主观认知或对大学教师的理想认知的模本来认知大学教师,一口方言、几个别字、仪表小节等,则可成为该教师素质不高的理由;用个人看重于品质、学业或是能力的标准认知其他同学,很容易地偏重某一侧面而产生对同学优劣的评价;用大学阶段的学识、水平、思维方法、价值观念的标准重新认知家长,则发现家长变得似乎太守旧,太落伍于时代,太没有共同语言;用个人的美好理念看待社会上的人和事,则常有世风日下不可收,“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这些都说明了一点:部分大学生虽然生理年龄增长了,心理年龄却还没有相应地增长,认知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或者说还没有发展到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的需求阶段。

(2)自我中心。一是看待问题,一切以自我主观认知为标准。上文所述认知的“单一偏激”中就包含了这一因素。二是对自我认知的片面性。在对自我的认知中,或者是过多强化了自身的强项,或者是过多地强化了自身的弱项,产生盲目的自尊或自卑。大学生中离群索居的孤独者,一般来说,是由这两部分人构成。三是无视自我的社会性,一味追求“自我实现”。一切从自我出发,以个人价值为核心,崇尚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脱离社会、集体,厌恶规范制约,要么追名逐利,要么纵性任为,要么消极避世,还美其名曰:发展个性。

(3)盲目从众。大学生中的盲目从众现象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业余生活中的不明就里的起哄滋事,兴趣爱好上的不辨所以地随大流,不文明举止上的“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专业学习上的“别人都马虎,我干嘛认真”等等。这种盲目从众,实际上是摈弃了大学生对个人、对他人、对人际关系应有的社会认知基本能力,也是缺少了“专注力不因情绪的干扰而迷失、夸大或过度反映,反而在情绪纷扰中仍可保持中立自省的自觉能力”。

(4)错误归因。所谓归因,是指社会认知中“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

出其性质或推理其原因的过程。”①一般来说,归因来自于两个方面,“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称为情境归因;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个人本身的特点,则称为个人倾向归因。”②科学的归因应是综合情境和个人倾向两方面的归因。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应该说是能够进行科学归因的,但大学生中常有一种现象:把自己的错误、失败更多地归之于情境,把自己的荣誉、成功更多地归之于个人倾向,而对他人的错误和失败、荣誉和成功的归因则是相反。

在笔者做的一些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社会认识能力强的只有24.3%,能力弱和能力一般的在16.2%~59.3%之间。这种情况可能存在着主观判断的因素,但也反映出了大学生在对社会的认知上存在困惑,有对社会存在比较迫切的认知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大学生实现社会化将起到积极的推进和保障作用,对将来一生中不断完善社会化也将受益无穷。

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及分析 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又是独立的生活。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和个人爱好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产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因而大学生入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应对生活环境的变化,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也常常要面对环境变迁、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目标受挫之类的事。国内有研究者对大学生这方面情况进行了测试。从测试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情况。在被测试的大学生中,“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给人印象极好的,只占2.78%;能良好适应环境的占9.72%;当进入一个新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能适应的40.28%;而遇到困难易怨天尤人,甚至消沉的占30.56%;还有16.67%的人心理适应能力很差”。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也存在年级差别,一年级大学生中有51.9%的学生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高于其他年级。从有关调查中(见表1和表2)也发现,只有7.3%~30.7%的大学生能良好适应环境;有37.8%的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环境,需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才能基本适应;有50.1%的大学生对学校所在地的“饮食习惯”能适应,有36.9%的大学生对“饮食习惯”的适应一般;大学生对所在学校的食堂伙食不太满意,有44%的大学生对学校食堂的伙食适应一般,37.2%的大学生难适应。这些都说明了大学生在进入一个新环境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对大学生加强有关适应内容的指导,就会缩短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否则,大学生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导致适应障碍。

表1 关于对环境的适应(N=675) 项目 无论遇到什么环境都能应付自如,给人印象好 能良好适应环境 当进入一个新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能基本适应 遇到困难会怨天尤人,甚至消沉 无法适应新环境

表2 你来大学后的适应情况之一(N=675) 项目 能适应 一般 19.9% 36.9% 40% 42.4% 难适应 3.6% 12.3% 6.8% 9.9% 项目 能适应 一般 25.4% 28.1% 19.9% 41.6% 难适应 4.4% 6.5% 3% 5.9% 居住环境 76.4% 饮食习惯 50.7% 学习氛围 53% 学习内容 47.6%

适应情况 7.3% 30.7% 37.8% 7% 7% 住宿条件 70.2% 宿舍管理 64.9% 同学关系 76.7% 师生关系 51.9%

学习方式 46.5% 授课方式 44% 43.1% 47.7% 10.1% 8.3% 食堂伙食 18.1% 课外活动 47.6% 44% 44.4% 37.2% 7.4% 究其原因分析,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还没有摆脱“摇篮教育”的状况。学生在家庭生活圈里受到全方位的保护和照顾,如同在摇篮里的婴儿惟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吃饭”一样,其惟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基本上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整个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几乎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有与父母与社会进行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他们年龄在不断增长,生活自理能力却长进很慢,以至于很多孩子上了大学后还不知道如何洗衣服、如何叠被、如何与人相处等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从人的全面发展看,可以说,这种“摇篮”式的家庭教育其实是一种“无教育”的家庭教育。 从有关调查中发现(见表3),大学生在独立生活这方面的能力总体上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强的人数分别达到了50. 1%和53%。这其中也有可能是大学生自尊心和独立意识较强的原因。但在这两方面能力一般的人数也不少,分别达到了42.7%和42.5%,而在独立处理问题方面能力强的只有39.7%,能力弱和能力一般的分别是9.9%和49.8%。这说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适和独立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以便将来更好地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表3 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能力情况之一(N=675) 项目 独立处理问题 动手操作 自学 自我管理 自我调适 表达能力 强 39.7% 23.3% 42.7% 50.1% 53% 23% 一般 49.8% 55.9% 50.1% 42.7% 42.5% 63.3% 弱 9.9% 20.9% 7.3% 7.3% 4.3% 13.8%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分析 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再认识

学习能力是创造和实践的基础。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性应用的经济。知识的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离不开学习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也是“学习经济”。因此,学习能力就成为大学生所必须首先具备的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是自主性学习能力。主要指自学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要求。《2000年中国教育白皮书》在“高等教育的使命与功能”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为学习者提供可以终身接受高等培训和学习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一系列最佳选择的课程和进入与离开高等教育系统的灵活措施,使他们能够获得自身发展和社会流动,从而培养他们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管理专家彼得〃圣吉博士说过,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说到底是学习力的竞争,即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与学习速度。拥有知识更新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比有经验和丰富的知识更重要。当我们的学生离开学校后,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快,若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敏锐地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进行有效地学习,就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学习能力更应是创造性学习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是相对于以往的维持性学习能力而言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有知识的归类被信息技术强化了,知识获得了更多的商品属性,

知识的扩散和更新得到加速,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加剧,这些都更需要创造性学习为主的模式。由此形成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旨在“会学”,是一种发现新知识和新信息,以提出或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学习能力。“知识就是力量”,而知识只有转化为创造能力,才能现实地成为一种主导力量。无论是对知识的学习、发明,还是对知识的传播、运用、分配和再生产,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能力。因此,我们更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

学习能力是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构成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策略,但它不是知识、技能和策略的简单累积,而是知识、技能、策略经过内化和概括化之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认知结构和操作方法系统。学习能力的实质就是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的知识、技能和策略,是高度概括化的认知结构。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具体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获得及其广泛迁移,从而使它们得到不断综合和概括化而实现的。 从中学到大学,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中学,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性的知识,侧重于知识的积累,所学知识的范围相对明确,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常有老师和家长的督导。而大学无论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与中学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教学目标上,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各种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大学所传授的知识与中学相比,不仅有广度上的区别,更有深度上的不同。从广度上说,大学的课程多达几十门课,而中学最多十几门;从深度上说,大学传授的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本学科前沿的最新动向和成果,侧重于概念之间、原理之间的联系,使大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调查研究中(见表4),我们发现大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教学工作的评价,在5项指标中,评价较好和一般的比重较大,这说明高校在教学工作方面还存在需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以满足大学生的“我要学”、“有所学”和“有所得”,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表4 您对所在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N=779) 项目 (1)专业课程设置 (2)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 (4)教学实践环节 (5)教师学术水平 很好 16.3% 10.8% 8.7% 10.5% 15.4% 较好 41.2% 40.7% 35.8% 31.7% 44.4 一般 33.2% 40.9 47.6 40.6% 33.1% 较差 6.8% 5.4% 5.8% 13.5% 4.9% 很差 1.5% 1.8% 1.7% 3.3% 1.8%

从大学生自身来讲,应该说大部分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都能保持在中学时的那种学习状态,学习有目标、有计划,学习起来都很勤奋、刻苦,能够按照高校的教学目标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同时大学生也被各种学习问题所困扰。某理工科高校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被测试的1~4年级的大学生中,有34.1%~58.7%的大学生被各种学习问题所困扰,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58.7%),其次是学习时感到难以集中注意力(55.4%)和缺乏学习兴趣(53.7%),再次是常感到学习困难(39.7%)和常因考前焦虑而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34. 1%)。学习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存在男女差别,其中有更高比例的男生对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时感到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了肯定的回答,比例分别是55.5%和58.5%,高于女生的比例49.8%和49.55%;有更高比例的女大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例略高于男生;同时,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扰也存在年级差别,一、二、三年级大学生中没有掌握正确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比例都在60%以上,是一个最突出的学习问题,四年级大学生中仍

有46.3%的学生对此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此时最困扰他们的学习问题是学习感到难以集中注意力。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等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到有学习压力。调查中发现,只有39.9%的大学生对大学中出现的学习压力能适应,52%的大学生适应一般,8%的大学生难适应,有41.3%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感觉最苦恼的问题是校内竞争激烈、学习紧张。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不同,未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加上在大学里高手如云,一旦发现自己的成绩不再像高中时那样出类拔萃时,自我心理就会落差太大,自信心就会下降,甚至丧失学习动力。还有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无明确计划有关。大学生在中学读书时,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计划就是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到了大学后,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对自己要学习的目的可能一直处于举棋不定之中。调查显示,只有27.4%的大学生在大学中学习有计划,说明这部分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有目标,因而学习的自觉性较强。63.9%的大学生有时有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了计划,也就没有了学习目标,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也就很难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如果调整不好,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习也就可能会更加被动。许燕教授在《教育研究》1999年第10期上发表的“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学生的社会适应素质在其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诸多构成因素中居于首位,而且对其学习动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学生社会适应素质的培养,以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能力锻炼的动力,意义十分重要。 此外,许多新生入学后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知如何安排课余时间。他们一方面抱怨课程太多,一方面又感觉课后没事做。许多老生面对大学中的课程己基本学完,剩余的时间再做些什么感到困惑,无所适从。这恰恰也是他们缺乏独立生活和自学能力的一种表现。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能力的总体情况是好的,学习能力很强和较强的达到了54.3%。但自学能力一般的人数达到50.1%,自学能力弱的人数达到7.3%,两项之和超过半数,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大学生己经感到自己的自学能力比较弱,缺乏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分析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物质和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这种情绪状态若是消极的,会极大地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国内有研究者根据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诊断量表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研究表明,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大学生,其个人的成才及其未来的成就会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影响。从测试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有58.2%的大学生能够自我调整心态与行为以保持和社会相一致,有32.84%的大学生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及时的帮助,有7.47%的大学生需要适时进行心理咨询,还有1.5%的大学生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在笔者所作的调查研究中也了解到,有51.9%的大学生能适应大学里的师生关系,有76.7%的大学生能适应大学里的同学关系。有41.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中的师生关系一般,19.9%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中的同学关系一般。在调查表中(见表5)显示,大学生中认为自己在最需要学习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与方法,占52.5%。大学生渴望了解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训练,以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增强适应社会需要的竞争力。 表5:您认为现在最需要学习的是(N=779 ) 政治 理论

实用 技能 科技 知识 法律 知识 经济 知识 学习 方法 处理人际关系其它 的知识与方法

9% 63.4% 35.8% 37.9% 24.9% 26.4% 52.5% 0.6% 因而,通过以上分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这些障碍造成了部分紧张的人际关系,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甚至影响了部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是值得研究和矫正的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有自卑心理、封闭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我中心等,这一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可能转化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并且影响到大学生的一生。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原因

形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有多种原因。人类行为的特征受文化教育、家庭影响,受社会上生活态度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人的技能与知识经验、人生的期望、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也对人类的行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这一行为无疑也不例外。形成大学生交往障碍的原因有:

(1)应试教育方式的影响。

(2)家庭教育的误区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的原因之一。家长们把独生子女奉为掌上明珠,有的家长为孩子创造了一切“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不过问柴米油盐,不考虑衣食住行,不参与人情往来……”,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性格,常常只要求他人关心自己、迁就自己,而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更难以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从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要求他人的标准高于自己的人际交往屏障。由于缺乏兄弟姐妹之间横向的血缘亲情与矛盾,就缺少了同龄人间最直接最经常的交往磨练,头脑中就不会积淀下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与知识,弱化了大学生与同学、同龄人交往的能力。独生子女被包围在长辈的呵护下,他们没有交往的欲求、动机和机缘,推迟了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以至于到了大学仍然缺乏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难题以及处理挫折的能力。

(3)社会上生活态度的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 (4)大学生交往能力与知识经验本身的不足。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交际圈。到了大学之后,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初来乍到,彼此陌生,加之大学生青春期“闭锁性”的心理特点,交往中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同学之间交往比较谨慎。还有的大学生渴望交往,交往的愿望很强烈,但却从来不主动去交往,总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先伸出交往之手;加上不少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浅,容易理想化或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的大学生交往范围比较狭窄,只与同班或同寝室甚至个别谈得来的同学交往,有的大学生不能与人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地交流思想。由于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思想情感得不到及时沟通和表达,很多大学生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协调,感到“知音难觅”,产生了压抑、孤寂和烦闷的抑郁心理。 大学生的应对挫折能力及分析 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较多,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大学生自身一时难以改变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和个人两方面的因素。环境因素即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造成的困难和限制,使人不能达到目的,从而产生挫折反应,形成心理压力。构成个人挫折情境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个人的能力、体力、生理等方面的条件限制,使其不能随心所欲地达到目标;另一个是个人的动机冲突。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两方面没有完全成熟,都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而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都是他自身没有经历过的,因此这些矛盾就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一起构成大学生挫折情境。如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技能的缺乏,学习方法简单与多层次多门类课程的学习等。同时大学生的动机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必然会在头脑中反映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各种要求,从而产生各种需要,并与生活交往情境结合形成多种动机,但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只能满足其中的部分

动机,而同时阻碍另一部分动机的满足,这也必然导致挫折情境的产生。正确处理各种动机冲突是大学生应付挫折能力的一个有机部分。

大学生产生挫折的主观原因是影响一个人对同一挫折情境所产生的挫折情绪体验的强弱程度的内在因素,它因人而异,主要包括个体过去挫折经验形成的心理状态、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解释、个体的抱负水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等。其一,大学生过去遭受挫折所获得的心理经验越合理、正确就越能面对挫折,越能积极反作用于挫折情境,从而顺利适应挫折情境,避免消极情绪反应。其二,大学生对当前挫折情境的解释,决定个体在挫折情境中感受到的威胁程度,从而直接影响个体的挫折情绪反应。例如,两个学生都有过路遇老师,向老师打招呼而没有回应的情况,一位学生认为教师心情不好,没有听见,也就没往心里去;另一位学生则认为我难得与教师打招呼,教师却不理我,教师是不是对我不满,这样一想,心理压力很大。其三,大学生的价值观,即对行动目标的看法会影响挫折情绪反应,在学生最重要的目标遭受挫折时,挫折情绪反应就深刻。最后,学生的抱负水平,也称期望水平,是在行动前预定的质和量的标准,它也直接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

挫折是人的心理发展由不成熟过渡到成熟的必经阶段。由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自我调适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不同,因此,大学生遇到挫折后,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积极的行为表现,指不失常态的、有控制的、转向摆脱挫折情境为目标的理智性行为;二是消极的行为表现,指失常的、失控的、没有目标导向的情绪性行为。后一类行为具体表现为:攻击、冷漠、不安、孤立、幻想、倒退、固执、推诱。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典型行为表现。实际上,它们在不同的大学生身上因情况不同,在程度上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面对挫折情境,幻想奇迹发生,“困难自行消失”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形成积极克服困难的心态,合理的自我意识、正确应对困难的知觉判断和适当的自我调控能力,即耐挫能力,从而不断地适应并尽可能改造困难情境,提高应付挫折的能力。从表6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在“接受批评”、“心理承受”等能力方面,能力强的分别占34.1%和47.5%,能力弱和一般的分别在9.4%~56%和7%~45.1%之间,这都表明大学生在应付挫折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6 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能力情况之二(N=675) 项目 与人合作 人际交往 应变能力 新环境适应 接受批评 强 31.9% 21.4% 44.3% 36.2% 34.1% 一般 62.7% 59. 1% 50.3% 56.9 56% 弱 5.1% 19.2% 5.1% 6.6% 9.4% 项目 心理承受 自我认识 社会认识 价值判断 处事能力 强 47.5% 42.1% 24.3% 33.5% 32.2% 一般 45.1% 52.7 59.3% 57% 61.7% 弱 7% 4.9% 16.2% 9% 5.7%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分析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

实践能力是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要依靠高等学校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实验环节的改革,依靠大学生课堂之外的实践环节,更需要大学生自身学会运用知识,寻找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方面的问题,并努力提出解决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增强竞争力。长期以来,特殊的校园氛围和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实践能力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在和一些大学毕业生交谈过程中,不少大学毕业生都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在校期间社会实践基础好一点,那么到工作岗位后就会主动地想到自己该做什么,而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1e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