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的文化
更新时间:2024-06-25 01: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安阳文化风采 ................................................................................................................................... 1 安阳起源与兴衰 ............................................................................................................................... 3 远古时代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 4 中国第一个有确址可考的古都——殷墟 ....................................................................................... 7 相州安阳的兴起与邺墟的一蹶不振 ............................................................................................. 32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苑 ..................................................................................................................... 40
安阳的文化Tag:河南 风俗
安阳文化风采
安阳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著名中国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写诗赞誉“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殷都安阳被公认为中华第一古都。
安阳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有被史学界称为“小南海文化”的二万五千年前的原始人洞穴,有后冈的仰韶、龙山、小屯三层文化的地层叠压,有四千多年前的古帝颛顼、帝喾纪念陵,有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第一座国家监狱羑里城,有号称“河朔第一古刹”灵泉寺和万佛沟,有宋代西门大夫庙记石碑和人称“四绝”的宋代昼锦堂记碑,有造型优美、别具风格的后周文峰塔、唐代修定寺塔、宋代明福寺塔等,有明清古建筑群府城隍庙,高阁寺、岳飞庙、古城角、钟楼等,有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的陵墓——袁林。自然风光有号称八百里太行山的太行魂——林虑山风景名胜区,有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三千里人工天河——红旗渠,有全国第一座国际航空旅游公园……
1
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也哺育了许多名人贤士。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武丁中兴,奴隶傅说升相,妇好女将军挂帅,文王拘里而演周易,武王伐纣,西门豹治邺,苏秦洹上受印,蔺相如出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扁鹊伏道遇害,项羽破釜沉舟,曹操发迹古邺城,农民义军雄上居瓦岗寨,宋朝宰相韩琦三治相州,岳飞精忠报国传千古等,枚不胜举。沿着“寻根敬祖之旅”这条国家级重点专项旅游线路,您可以拜谒民族英雄岳飞故里及古代历史文化名人的遗迹,去寻找祖先们创业开基的“根”。每年一届的国际周易学术研讨会,将为您提供一个揭开东方玄学——《周易》奥秘的极好机遇。国际航空旅游公园是您从事学习飞机、直升机驾驶,跳伞、踩伞,悬挂滑翔、伞翼滑翔、热气球等航空运动的最佳场所。 热情好客的安阳人民,竭诚欢迎您来观光游览。 羑里城
羑里城是《周易》发源地,位于汤阴县城北八华里羑、汤两河之间的空旷原野上,为殷纣王囚周文王处,是我国历史上自有文字记载以后第一座国家监狱。
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16卦、384爻,并提出“刚柔
2
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遗址上建起文王庙。遗址文化层厚约7米,是一处内涵丰富的河南龙山文化和商代晚期以至东周文化遗址。
安阳起源与兴衰
安阳是我国既有文字可据,又经考古证实最早的古都殷墟的所在地。早在3000多年以前,商王盘庚迁都于此,传8代12王,直至纣亡,历时254年。周灭商后,殷都为墟。公元前7世纪春秋齐桓公时,在安阳北20公里处建邺城。至前5世纪战国初,魏文侯曾一度定都于此,虽为时甚短,但可视为邺都的最初兴起。此后的秦汉三百七八十年里,邺一直是河北平原南部仅次于邯郸的一个地方行政中心。东汉末年,邺为冀州治年,其地位已超过了邯郸,成为北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左思《三都赋》以魏邺、吴建业、蜀城都三都并举,足证其时人们心目中,三国鼎立初的曹魏政府中枢实在邺都。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年号黄初,次年定都洛阳,邺遂为五都之一。晋惠帝八王之乱,邺也曾一度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实际权力中心。十六国后赵、冉魏、前燕、北朝的东魏、北齐相继都邺,合计78年。北周灭北齐,仍为相州魏郡治所。自580年杨坚焚毁邺城后,千年邺都才成为一片废墟。隋唐以后,安阳崛起,经宋、元、明、清为相州、彰德路、彰德府治所,今邺都废址所在临漳县,历来为其属县。至本世纪50
3
年代初废平原省,安阳、临漳才划属两省。就历史情况而言,安阳(殷)与邺虽相距20公里,然两者皆处于漳洹冲积扇,曾有过密不可分的隶属关系,如同关中平原的丰、镐、咸阳、长安一样,是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安阳的历史,就应该包括殷都和邺都的历史。论建都开始的时间,安阳远比西安早200多年;论建都历时久暂,自殷算起,包括六朝时代的邺,合计370年,比开封、杭州要长得多。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1982年就提出,安阳应与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并列为我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这个看法现已为学术界所接受。
远古时代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安阳位于今河南省的最北部,与河北省南部的临漳、磁县连壤。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大平原的交接地带,西部为山冈丘陵,东部为漳、洹河冲积扇。地势平坦,气温适中,水分充足,土壤肥沃,宜于家牧。远古时代,人们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目前在安阳发现的最早原始人活动的遗迹,是市西南约30公里小南海附近洞穴中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地质年代属晚更新世,距今2.2万到1.1万年,前后延续1万多年。考古学上称之为小南海文化。遗址位于群山环峙的峡谷中,洹河河道穿谷而过,峡谷以东约1公里外是广阔的平原。当时人们过着穴居的生活,伴随出土的动物化石十分丰富,有猩猩、野猪、豹、鹿类、野驴、披毛犀、狼及羚羊等等,
4
同时还有水牛和安氏鸵鸟化石的发现,这说明远古时代小南海地区有着大片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又傍有河流和沼泽,近处还可能有相当干燥的沙地。这样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为原始人类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进入新石器时代,安阳周围原始社会人类部落有显著增加。安阳市洹河南岸的后岗遗址是一种十分典型的文化。它是以代表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青铜时代商文化的“三叠层”而著称。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发现的仰韶文化墓葬和陶器,经放射性碳素测定,约为公元前4390至4180年。河南龙山文化遗存主要是39座房子,绝大多数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的白灰面地面式建筑,直径一般为3.6至5米,中间有隆起的圆形灶面。据放射性碳素测定,约为公元前2780至前2100年。反映了当时漳洹河流域已进入农业社会,人们过着长期定居的生活,并形成了原始村落。商代遗存是一个不小的祭祀坑,内埋人骨73个个体,同时还发现不少青铜器和陶器,成堆的贝、谷物和烧焦的麻丝织物等。经考古鉴定,认为这是晚商时期一个祭祀坑,所埋死者为祭祀的人牲。后岗遗址的文化堆积,告诉我们从仰韶文化时期开始,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原始人群的居民聚落,至商代晚期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此外,在安阳附近有不少古人类文化遗址。大正集老磨冈遗址发现有仰韶、早商和汉文化的堆积,鲍家营是单纯的仰韶文化遗址,大寒南冈是仰韶、河南龙山和西周文化相叠交的遗址,郭村西南台是商
5
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不仅发现了面积达470多万平方米的商代中期城墙遗址“洹北商城”而且又在城内南北中轴线偏南位置发掘一座“回”字形巨大宫殿建筑基址,现填补了中商考古研究的空白。另一个是盘庚迁殷以后至商亡有没有再迁都的问题。据《史记·殷本纪》、《汉书·地理志》、《帝王世纪》等记载,商朝末年帝乙、帝辛(纣王)时曾都朝歌(古沫邑)。那么《竹书纪年》所云“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254年,更不徙都”的说法是否可信。对这个问题,考古资料作了回答。殷墟文化分为四个时期,第四期即为帝乙、帝辛时代。殷墟出土的甲骨属于帝乙、帝辛时期的有4000余片,足证商亡以前国都并未离开过安阳殷墟。但文献上记载帝乙、帝辛都于朝歌也是事实。有学者指出,这是我国古代早期都城的一种体制。夏商是我国阶级社会的初期阶段,华夏主体部落统治着众多的、分散的部族和方国,国家权力还不集中,再兼地域辽阔,山川阻隔,仅有一个政治中心,难以应付统治的需要,于是形成了在主要都城以外,另建一个或几个都城。而朝歌则是商末王畿之内的一个别都,修建了许多离宫别馆,为商王用猎宴游之处,也是安阳殷墟南部的一个军事重镇。纣王曾长期居此,牧野之战,纣王自焚于鹿台,商由此亡,可见朝歌地位之重要。但安阳殷墟是商王室宗庙、祭祀所在,其主要都城地位未变,是绝无问题的。这种两都或数都并存的体制,一直影响到后代,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燕下都、齐五都,汉唐时期及其以后的两京、两都、五都、四京等制度,可以说就是这种体制的演变。不过因
11
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加强,形成一都独尊的局面,陪都、别都的地位仅是陪衬而已。
总之,安阳殷墟为商代后期历时254年的国都,已无可怀疑。周人由此称商为殷。
盘庚迁殷后,“行汤之政,然百姓由宁,殷道复兴。”加强了商王室的统治,为商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久到了武丁时期,征服了居住在今山西、陕北直至内蒙古河套以北的土方、方和鬼方等游牧部族,向南又征伐过江淮流域许多方国、部落,其势力东北可能达到了辽宁,西南至川峡,南抵江淮,西面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高原,其兵锋所及更远至长江以南地区,成为古代东方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与殷墟时代相当的商代遗址分布也很广,在河北中、西部,河南北、西和南部,晋西北、山东以及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都有发现,并都见到殷墟文化的成分,可见当时商王朝势力影响之大。作为古代东方大国都城的殷墟,在世界城市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
安阳殷墟不仅是商王朝后期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商代殷墟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化,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三个要素。”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近90年来,在殷墟出土的占卜甲骨有15万余片,已有近5000个单字,可以识定的汉字约1700字。殷墟文字相当成熟,“六书”齐备,反映了商代政治中心的高度文化。商代是农业比较发达的社会,都城殷墟周围是一个发达的农业区。在宫殿区内属于王室贵族的一个窖藏圆穴里,曾发现了400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
12
比较集中地堆放着,那是农业奴隶劳动工具的集中场所。同时在安阳大司空村、苗圃都出土有青铜铲。殷墟甲骨中已有禾、黍、麦等文字以及在殷墟遗址发现大量贮藏粮食的窖穴,都说明殷墟地区是商王朝的一个农业中心。殷墟的畜牧业也很发达,出土的家畜有牛、羊、马、猪、犬等遗骸,主要用来食用、祭祀和动力。
由于农业、畜养的发展,也推动了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殷墟甲骨文中有很详细的天象记录,卜辞中关于日蚀、月蚀和星辰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资料。同时已产生相当完备的历法,知道一年分四时12个月,月有大小,还知道有闰月,即古书上记载“以闰(月)定时四时成岁”。至于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则更为丰富,卜辞中祈求雨晴的记录特多。在数学方面,殷人已使用十进位制,这在世界数学史上占领先地位;同时还采用六十进位制,这就是干支记时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日历。殷墟的商代医生已经有了丰富的关于人体疾病、治疗和药物的知识,还能用针刺、火灸、按摩等多种方法来治病。殷墟陶器制造业发达,技术臻为完善,能生产大量外形美观、坚硬实用的印纹硬陶,是刻纹白陶的主要产地。这种刻纹白陶造型美观,刻缕精细,是我国陶瓷史上杰作。青铜制造业是殷代文化的代表,晚商青铜工业主要由王室贵族所控制,因而在王都殷墟集中了更多的作坊,成为全国青铜铸造业中心。例如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方鼎,重达875公斤,花纹精美,堪称世界青铜艺术史上奇迹。在妇好墓出土的铜器有460余件,不少是精美瑰丽的艺术珍品。此外,从出土的遗物反映出当时在玉雕、牙雕、纺织、酿酒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
13
平,都已达到世界水平。这些都说明了商王朝后期都城内集中了大批具有高度文化技术的人才,创造了灿烂的殷墟文明。
殷墟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又为商业的开展提供了物资条件。殷墟彝器金文中出现了“市”字,甲骨文中也有“贝”字。殷墟晚商墓葬中出现过大量殉贝。大司空村发掘的165座殷墓中,有83座有殉贝,共得贝234件,其中两座墓内有铜贝3枚。在殷墟西区墓葬发掘出342座有殉贝,妇好墓中殉贝近7000枚。这些大量殉贝都是以贝币形式随葬的。《尚书·酒诰》说,商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甲骨文中又出现过“车”、“舟”等文字。这些产于东海之滨的殉贝,无疑是通过商业贸易,作为货币交换而带来的,说明殷墟还是当时全国的商业中心。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稳定的王都殷墟,留下的文献记载虽然不多,但经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地下资料,使我们对这座3000多年的古都才有了一个概貌的认识,随着今后殷墟考古工作的继续深入开展,今天有争议的问题完全有可能得到解决。
殷墟在盘庚迁都以前的地名曰北蒙。迁都以后称殷。周武王灭商后,殷王室贵族迁逃,奴隶或被俘或四散,宫室宗庙区无人管理,渐为颓毁。商王后第四年,箕子朝周,路过殷墟,见宫室毁坏,生满禾黍,甚为伤感,依《麦秀之诗》以之,其诗云:“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按指纣王)兮,不与我好兮。”殷民闻之,皆为流涕。可见这时留在殷地的自由民,已在无人居住的宫室区种上了庄稼。昔
14
日繁华,尽为烟云。以后周公平三监之乱,杀武庚、管叔,大迁殷民,安阳商都居人皆空,于是沦为废墟,后世遂称殷墟。 战国时代邺都的初兴
商亡以后,殷都为墟。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漳洹流域先后兴起了两个重要城市,一个是邺,一个是安阳。
古邺城位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17.5公里三台村及其以东地,南距河南安阳市约20公里。分为南北两个城址:邺北城大部在今漳河之北,北临故漳河;邺南城北垣即北城南垣,两城相接,南城南门距今安阳县边界仅1.5公里。
邺北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代。《管子·小匡》:“筑五鹿、中牟、邺,盖以社丘以卫诸夏也。”后地属晋。战国初年邺地属魏。魏文侯七年(前439年)开始曾一度定都于此。《史记·魏世家》载,翟璜曰:“君(文侯)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时邺已置县,以西门豹为邺令。《太平寰宇记》卷五十五相州载:“《史记》曰,魏文侯出征,西门豹守邺,即为魏都也。”当时魏国是中原一大强国,为与诸夏争霸,遂以邺城为其政治中心,经营东方。因此邺作为历史上的古都,应从战国初魏文侯时代讲起。
西门豹在邺令期间,为发展邺地的经济和安定社会做了两件举世皆知的大事。一是破除“河伯娶妇”的祸害。邺县地处漳河从太行山进入平原的地带,因河道突然变得平缓,常易泛滥为灾。地方上的乡官和巫师相勾结,谎称得为河伯(河神)娶妇,才能使漳河安宁无患。每年要向当地人民勒索数百万钱,其中二三十万用于“河伯娶妇”的仪
15
式,即将从民间挑选来的美女,经过一番装饰打扮,举行婚姻仪式后投入河中,作为“河伯”的新妇。其余的钱由乡官和巫觋私分。这种迷信的陋习给邺地带来严重的祸害,当地人民不仅在经济上为暴敛所虐,年青女子的生命同时也受到威胁。故民家多持女逃亡,致使邺城“益空无人”,人口锐减,社会经济深受影响。西门豹到任后,在一次“河伯娶妇”的仪式上,借口向河伯报告为由,将大小巫觋投入河中,邺地吏民大为震恐,从此不敢有言为河伯娶妇者,革除了害人的陋习,安定了当地的民心。西门豹所做另一件大事是发动民众引漳河水开12渠,灌溉邺地农田。漳河发源于黄土高原,含沙量很高,出山后形成山前冲积扇,地势较高,坡度也大,易于引水。冲积扇东部则地势平坦,漳河至此经常泛滥,造成土壤碱化。西门豹利用漳河水沙的特点,分多渠口引水灌溉,不仅补充了农作物的需水量,并且能够利用泥沙的有机质起到淤田加肥的作用,事成后使邺县一带成为膏腴之地,“亩收一锺”(《论衡·率性》)。一锺等于6石4斗,在当时是很高的产量,使邺县所在“河内”地区,成为魏国境内最富庶的地区。以后魏襄王时,史起为邺令,又在西门豹旧迹基础上改建后进行灌溉,民大受利。当时民歌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络古舄卤兮生稻梁。”(《吕氏春秋·乐成》)。左思《魏都赋》亦云:“西门溉其前,史起灌其后。”今安阳城北20公里处的丰乐镇村有西门大夫祠,原为东汉时为纪念西门豹治邺功绩所建的“豹神庙”,北宋时改为西门大夫祠。祠东1公里处有西门豹投巫处,祠西约5公里处有闸门沟,留有西门豹所修水渠闸门和渠道遗迹。这些遗迹都是后
16
人的附会,决非战国时的旧迹。因漳河河道变迁很大,东汉以后引漳渠道历代都有改建。不过邺地农业发达,六朝时屡屡被选为都城,确是战国魏时所打下的基础。后人为了纪念他,杜撰出这些古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到了战国末年,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魏与赵邺”(《史记·赵世家》),邺地于是入赵。
漳洹冲积扇上,稍后于邺兴起的另一个城市就是安阳。故址一说在今市西北,一说在东南21.5公里处。确址不详。传统的说法均据《史记·秦本纪》昭王五十年(前257年)记载,秦将王龁攻拔魏宁新中,改名安阳,认为就是今天安阳出现的开始。近年有人指出,《史记·赵世家》、《廉颇列传》所载“廉颇攻魏之房陵、安阳”,才是今天的安阳,而王齿乞改宁新中的安阳,在今新乡、焦作之间(许祚民《宁新中更名安阳考辩》,《安阳史志通讯》1986年第三期)。不论怎样,战国后期安阳这个城市已经出现是毫无疑问的。战国末年邺和安阳是河北平原南部的两个军事重镇,为赵、魏二国国界所在。邺属赵,安阳属魏。秦灭六国,邺属邯郸郡,安阳属河内郡。汉初废安阳入荡阴,可能与楚汉之际洹水一带战争破坏有关。高帝时置魏郡治邺。西汉末年魏郡辖境很大,领18县,有21万户,人口90万,是冀州范围内人口最多的一郡。两汉时期邺城为河北南部的政治中心。
曹魏时代的邺都(北城)
东汉末桓、灵之间,冀州始理邺县。公元190年袁绍领冀州牧,即以邺为驻地。以后又兼并了并、青、幽三州之地。邺便成为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的政治中心。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克邺城,击
17
败了袁氏,四州之地相继克平。曹操自领冀州,进而统一了黄河流域。建安十三年(208年)自署承相。十八年(213年)封魏公,“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之制”。同年在邺建社稷、宗庙,置尚书、侍中、六卿等职。二十一年(216年)进封魏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曹操在邺城召集群臣。此后黄河流域名义上虽然还属汉朝,都城在许,但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却在冀州、丞相府、魏都所在的邺。
曹操选邺为都,与邺所在的地理形势有关。邺处于古代“山东”(一般函、崤以东的黄河流域东部、太行东西)地区的中心。背靠太行,有滏口之径可通山西;面临黄淮海平原,有大道可达南北。正如左思《魏都赋》所云:“旁极齐秦,结凑冀道,开胸殷卫,跨蹑燕赵。”袁绍据邺时,其谋士沮授曾劝其“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袁绍未从。曹操占邺后,即有据以为都之意。因魏郡治邺,故自号魏公、魏王。并在都邺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邺的政治、经济地位。 首先是扩大以邺为中心的王畿之地。东汉末,邺已为冀州、魏郡治所。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割河内郡的荡阴、朝歌、林虑,东郡的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金巨鹿郡的瘿陶、曲周、南和,广平郡的任城,赵国的襄国、邯郸、易阳等14个县属魏郡,加上原魏郡所领15县,共29县。于是魏郡不仅在人口上,同时在地域上成为冀州境内最大的一郡。以邺都为中心的半径,北面到了河北中西部,东面到了鲁西北,西南包有淇水流域,南抵于河。这方圆数百公
18
里的土地,都在王畿范围之内,邺都所在魏郡的行政地位获得空前提高。
其次是发展了邺都水运交通。建安九年春正月,曹操为攻打邺城运输粮秣所需,“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运”。虽然那时邺城尚未攻下(同年八月攻克),但此举对以后邺都水运交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又开平渠、泉州渠、新河,都是白沟水运航路的延伸。十八年又开利漕渠,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漕,引漳处斥章县(今曲周东南),注白沟处在馆陶(今县)西南。此后邺都水运可由漳水经利漕渠进入白沟,向北可达河北平原北端,向南可由黄河抵达江淮。邺都成为黄河下游大平原上水运交通的枢纽。 其三是大力发展邺地的农业生产。为此修复和改建了西门豹、史起的引漳灌溉工程,“漳水回流东注,号天井堰,二十里中十二磴,磴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水经·浊漳水注》)。磴是梯级,指横拉漳河的低落溢流堰,20里(一说疑难为12里之误)作了12个堰,各相去300步(一步5尺或6尺),各渠引水口“皆悬水门”即进水闸门,以调节水量。由是邺都一带农田得到了很好的灌溉,农业生态处于良好的环境。左思《魏都赋》云:“磴流十二,同湖异口。畜为屯云,泄为行雨。水澍粳稌,陆莳稷黍。黝黝桑柘,油油麻纻。均田画畴,蕃庐错列。畺芋充茂,桃李荫翳。”邺城的农业生产呈现了一片富庶景象。无怪乎后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途经邺城,崔光曾建议定都于此,理由是“邺城平原千里,漕
19
运四通,有西门、史起旧迹,可以富饶。”这是与曹操时代的经营分不开的。
曹操时代对邺都本身的城市建设,在我国古都史上有开创性意义。曹操时代的邺城是在春秋齐桓公时旧址基础上建成的,即今邺北城。明崔铣《彰德府志·邺都宫室》:“邺都北城,自曹操始构。”据《水经·浊漳水注》记载,“邺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按晋制计算,1尺为245厘米,1里合441米,东西为3078米,南北为2205米。城有七门:南垣三门,中曰永阳门(一名中阳门),东曰广阳门,西曰凤阳门;东垣为建春门;西垣为金明门(一曰白门);北垣二门,东曰广德门,西曰厩门。
据左思《魏都赋》及张载注记载,城内有一条东西向大街,东通建春门,西接金明门,将全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城北部为官署区,正中为宫殿区,又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全城北半部的中心。中间为文昌殿,“极栋宇之弘规”(《魏都赋》),是朝会四方、宴享宾客之所,国家大典在此举行。殿前正对端门,端门之前南当南止车门,又有东西止车门。端门之外,东有长春门,西有延秋门。门外即东西大街。
东部为宫殿署区。正中为听政殿。《魏都赋》云:“左则中朝”,“听政作寝”。张载注云:“文昌殿东有听政殿,内朝所在也。”为曹操处理政务的地方,是政权中枢。建筑朴实无华,“木无雕锼,土无绨锦”,以示为政节俭。听政殿前听政门外为升贤门,左为崇阳门,右为顺德门,三门皆南向。升贤门外向南依次为宣明门、显阳门、司马
20
门。司马列门为宫殿正门,门外即大街。在听政门至显阳门之间东侧为中央政府台省所在,例如纳言闼、尚书台、内医署和谒者、节符、御史三台阁及丞相诸曹。南出司马道,道路两旁有相国府、御史大夫府、少府卿寺、奉常寺、大农寺、太仆卿寺、中尉寺等。听政殿后为后宫掖庭,是曹操起居之所。宫殿区之东为戚里,《魏都赋》云“亦有戚里,填宫之东”,为宗室外戚贵族所居。
宫殿区以西为铜雀园,是王家囿苑。园内西城垣中部偏北,“因城为基”,修筑了铜雀(中)、金虎(南)、冰井(北)三台。铜雀台筑于建安十五年(210年),高10丈,有屋101间。金虎台筑于建安十八年,高8丈,有屋109间。冰井台筑于建安十九年(214年),高8丈,有屋145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15丈,藏冰及石墨(煤),又有粟窖、盐窖,以备不虞。三台皆砖甃,相去各60步,上有阁道(即浮桥)相连,施则三台相通,撤则各自悬绳,壁垒森严。三台“巍然崇举,其高若山”(《水经注》),建筑十分雄伟,正如《魏都赋》所谓“三台列峙以峥嵘”,“拟华山之削成”。据张载注记载,国家最大的“土藏库在西城下,有屋一百七十四间,尔雅曰,秋为白藏,因以为名也。”此外,园内西偏还有武库,马厩和粮仓等。
东西大道以南为邺北城的南半部,有南北向的三条干道,中轴线干道由南门永阳门北通宫城端门和文昌殿,东面一条干道由广阳门北通官署中心司马门,西面一条干道由凤阳门北通铜雀园。在东西南北城门中心有赤阙、黑阙两座,为“最是其通街也”,亦即城市的中心。
21
三条干道的左右为居民区,划分为若干里坊。《魏都赋》云:“其闾阎长寿、吉阳、永平、思忠,亦有戚里,填宫之东。”据张载注,长寿、吉阳二里在宫东,当与戚里相近。则永平、思忠二里可能在城南半部的居民区,确址无考。坊里间“街衢辐辏”,设有三市,进行贸易。《魏都赋》云:“廓三市而开廛,籍平逵而九达,班列肆以兼罗,设阛阓以襟带,济有无之常偏,距日中而毕会。”“百隧毂击,连轸万贯,凭轼捶马,袖幕纷半。”“质剂平而交易,刀布贸而无筭。”商业十分繁荣,百货纷陈,互通有无。四方土产,均集于此。有“真定之梨,故安之栗,醇酎中山,流湎千日,淇洹之笋,信都之枣,雍丘之梁,清流之稻,锦绣襄邑,罗绮朝歌,绵纩房子,缣总清河。若此之属,繁富伙够。”还有制造各种器物的手工业作坊,“器用周而长务,物背空窳而就攻”。城内还营建了宫邸客馆,接待四夷使臣和公私旅客,故“金石丝竹”、“清讴微吟”,丰富了邺都文化的内容,原来从曹操时代开始,以至整个北朝,邺都也还是黄河流域的文化中心,曹氏父子都是文学大家,在他们的创导下,四方人才,荟萃邺都,例如孔融、王粲、陈琳、徐幹、阮瑀、应晹、刘桢等,形成了一个邺下文人集团,诞生了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学,留下了大量传世名作,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库。曹魏以后,邺都余风未散,北齐时邺下仍然是文人荟萃之地,所谓“邺京之下,烟霏雾集”,都是曹氏父子所开创的局面。
邺都城市给水来自漳水。曹操在邺城西北10里漳水作堰,名漳渠堰,引水自城西入铜雀台下,伏流入城,东注,谓之长明沟,至文
22
昌殿前止车门下,分为南北二支,夹道而流,“支流引灌,所在通溉”,经宫东长寿、吉里两里之间,至石窦桥会合,出城注入城濠。(《魏都赋》,张载注,《水经·浊漳水注》)》《魏都赋》所云:“石杠飞梁,出探漳渠,疏通沟以滨路,罗青槐以荫涂。”为邺城内平添丰富的色彩。邺城周围也处于优美的环境。城西有玄武苑,苑内有建安十三年引漳水所凿的玄武池,原为训练水军之处,后改为风景区。苑内有鱼梁、钓台、竹林、葡萄园。城西还有灵芝园,城东有芒林园,都是王室贵族官僚宴游作乐的场所。
曹魏时邺都城内究竟有多少人口,史无明文。曹操《选举令》说:“今邺县甚大,一乡万数千户。”(《北堂书钞》卷七十七引)《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载,“文帝即王位,以邺且户数万在都下,多不法,乃以逵为邺令。”如作大略估计,邺城内有二三万户的话,可视为有一二十万人口,在邺城范围之内也算是相当稠密的了。
曹魏时代邺城的规制和布局,在我国古代都城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一是首先出现在轴线和对称布局,对后代都城的规制有很大的影响。二是宫城、官署与民居截然分开,改变了过去长安、洛阳那样宫城和里坊相参,反映了当时阶级对立和封建等级意识的加强。三是宫殿官署和贵戚所居,都集中在北部,改变了“西朝后市”的传统;宫殿宫署区建筑群,结构紧凑、布局严密,进入司马门两旁为各种官署,听政殿后曹操后宫,乃按“前朝后寝”的制度规划的。总之,曹操时邺都建制的一系列特点,开创了都城规划严整布局的先例,对隋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都有一定的影响。邺城处于平原地带,无险可
23
守,因筑三台“巍然崇举,其高若山”,具有象征政治威势和军事堡垒的双重作用,其渊源无疑是来自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普遍出现的坞壁庄园。因而此后都邺的后赵、前燕、东魏、北齐无不对三台进行加固和修缮。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魏。次年移都洛阳,邺为五都(与长安、劣阳、许、谯)之一。又分魏郡东部都尉置阳平郡,西部都尉为广平郡,合称三魏。三魏之地,在当时为河北平原人口最集密、经济最富庶的地位。
西晋时邺城仍为魏郡治所。惠帝时八王之乱,成都王颖据邺,后任丞相。史载:“颖悬执朝政,事无巨细,皆就邺咨之。”“制度一依魏武故事,乘舆服御皆迁于邺。”(《晋书·司马颖传》)俨然如建安年间的邺,成为西晋王朝实际权力中心所在。永兴元年(304年)东海王司马越奉惠帝讨颖,兵败,惠帝被颖俘至邺达一月之久。同年幽州都督王浚讨颖,攻人邺城,“士众暴掠,死者甚众”。但整个城市建筑尚未遭到破坏,事后一直是司马氏驻扎重兵之地。永嘉元年(307年)汲桑、石勒攻入邺城,“遂烧邺,火旬日不灭,杀士民万余人,大掠而去。”《通鉴》胡三省注云:“袁绍据邺,始营宫室,魏武帝又增而广之,至是悉为灰烬矣。”
曹操自建安九年任冀州牧开始据邺,至公元221年曹丕移都洛阳。邺成为当时北中国的实际政治中心共17年。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氏灭魏建晋,又作了陪都44年。 十六国后赵、冉魏、前燕时代的邺都(北城)
24
晋末永嘉之乱,北中国陷于一片混乱动荡之中。晋愍帝司马邺于永嘉七年(313年)四月在风雨飘落之际登上帝位,改元建兴。为避帝讳,改邺县为临漳县。这是临漳县名的始见。但实际上仅是一纸空文,因为就在同一个月内,石勒攻下了邺城,不久即以其义子石虎为魏郡太守镇邺。
后赵石勒时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但他早有重新营建邺城的意愿,因受到臣属的劝阻而作罢。以后石勒以其子石泓镇邺,修缮了三台,加强了兵备,作为都城南部的一个重要军事重镇。330年石勒称帝,又欲营建邺宫,因廷尉续咸、尚书令徐光切谏而止。331年秋,中山国境内山洪暴发,从太行山上漂流下来的巨木百余万株集于堂阳(今河北新河北)。石勒谓诸臣云:“诸卿知不?此非为灾也,天意欲吾营邺都耳。”于是就利用这批材木,令少府任汪,都水使者张渐监营邺宫,石勒亲自筹划,被焚毁的曹操邺宫,经过了24年以后,又初具规模。
公元334年石虎即位。次年迁都于邺,以襄国为陪都。336年开始大规模营建邺都,进入邺都城市发展史上鼎盛时代。石虎对邺都的营建可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大规模新建宫殿。他在曹操文昌殿旧基上建太武殿及东西二宫。太武殿为朝会正殿,基高2丈8尺,采济北毂城山文石为基,下有伏室(地下室),可置武士500于其中为宿卫。殿广东西75步,南北65步,“皆漆瓦、金档、银楹、金柱、珠帘、玉壁,穷极伎巧”。东西宫(或作东西殿、东西堂)在太武殿两侧,为寝宫便殿。
25
正在阅读:
安阳的文化06-25
研究生课程进修第三次辅导课播放表03-30
G 金融街2006年第一季度报告05-12
高铁覆盖建设指导手册(初稿)1225-v1 - 图文12-13
(最新版)花式喷泉的PLC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 图文07-07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06-07
崇明县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11-10
我的前途我做主、我的人生我尽职——高二年级期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07-18
金蝶K3系统各模块对账检查要点1.010-0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安阳
- 文化
- 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土建内业资料范本、七
- 民法 案例
- 长沙市2014年度实验论文评选结果情况表
- 2016年第30届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题 可编辑
- 焊接工艺卡
- 2016高考化学模拟试卷(1)
- 心理预警
- 荣成一中威海一中观摩学习体会
- 双学心得体会
- 同行(名师观摩简讯) - 图文
- 黑龙江选调生历年真题及解析
- 陕西筝派音乐历史与现状研究
- 2018年最新款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课时)核算标准
- 浅谈WX-98微机准同期装置
- 中国石都莱州石材产业与环境问题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
- 2018-2024年中国煤制芳烃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
- 30000M3储罐安装方案 - 图文
- osip2协议栈原理分析以及总结
- 2009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