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滨海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更新时间:2023-07-23 13: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关于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滨海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时间:2014-11-15 9:05:46 作者:东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量:636
为探索区域合作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促进滨海新区化工产业尽快做大做强,我们分析了国外知名化工园区和国内跨区域合作的成功案例,结合滨海新区实际,提出了加强跨区域合作,创新园区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模式,推动滨海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世界知名化工园区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知名化工园区的基本情况
1、德国路德维希巴斯夫化工园区。位于德国莱茵河畔,占地7.11平方公里,已有130多年悠久历史。该园区是由巴斯夫化工公司独资建设的一体化特大型生产基地,是巴斯夫公司全球六大基地之一。区内集中了250多家工厂340余套装置,共生产5大业务12大类产品,年产产品8500多种,包括化学品、催化剂、染料、农化产品等,年产量超过1600万吨。原料为石脑油和天然气,没有炼油装置,外购石脑油,蒸汽裂解制乙烯,产能约60万吨/年(估计为烯烃产能),产品为各类化学品,没有聚烯烃。同时,以联运码头(30万吨/年)为基础,形成了具有1000万吨吞吐量的现代物流中心。
2、德国勒沃库森Chempark化工园区。成立于1891年,占地4.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00余家,共生产5000多种化学品,主要为硝化和氯化产品、芳香类产品、精细化学品及硅化学品。除园区内拜耳公司和朗盛公司两家最大企业外,其它企业均以支付租金的方式租用土地、厂房进行生产。园区内高度现代化的比里希废物处理中心可有效处理和利用化学污染的特种垃圾。
3、德国鲁尔工业区化工集群。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地区,总面积4593平方公里。该工业区以采煤业起家,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消费量的增加,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迅速发展,焦炭产量达到全国的90%,硫酸、合成橡胶、炼油等产业均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4、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化工区。毗邻欧共体总部布鲁塞尔,是距离欧洲各主要消费和生产中心最近的港区,港区面积140平方公里,其中化工区面积35平方公里,是一个基础化工区,其中炼化产业居主要位置,区内拥有4家炼油厂,生产能力为4000万吨/年,4套蒸汽裂解乙烯装置,合计产能为246万吨/年,是欧洲最大的乙烯生产中心和化工产业集聚地,可为下游石化产业深加工和产品链延伸提供充足的基础原料。区内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港口条件和高效的仓储服务、便捷的管道系统,形成了符合市场化规律互相分工的“一体化”运营模式。
5、荷兰鹿特丹港化工区。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玛斯河交汇处,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港口,港区总面积105.56平方公里,其中石化工业区面积31.54平方公里,区内现有5家年产量千万吨级的炼油厂(壳牌、埃克森美孚、BP、科威特石油、道达尔)、43家化工和石化公司、4家工业煤气生产企业、4家食用油和油脂生产厂、6个原油码头、19家独立石油和化学品储罐和分销码头、1500公里管线。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是鹿特丹临港工业中
的主导产业,5家大型炼油厂年原油加工能力8500万吨以上,化学产品覆盖无机化学品、有机中间体、聚合物、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等几乎所有化工领域。
6、荷兰切梅洛特化工园区。位于荷兰南部林堡省,地处荷兰、德国和比利时的交叉地带,是荷兰最大最现代化的化工园区之一。该园区有良好的原材料供应资源和公用工程服务,如天然气、合成氨、电力、蒸汽、氮气、压缩空气、给排水和一体化管线系统等,交通设施一流。已入驻众多世界级企业,如帝斯曼公司、沙特萨比克公司、Medtronic、Granental、Eurogentec等20多家公司。区内化工产品年产量超过550万吨,大部分用作园区中联合装置或其他公司的原材料。
7、美国墨西哥湾化工区。以休斯敦为中心,东至路易斯安那州,西至得克萨斯州,是世界第一大化工生产基地,是世界惟一同时具备油气资源、大型炼厂、淡水和港口等四大优势条件的石化产业基地。全美逾45%的基础石化工业活动和全美能源公司200强中有45家在墨西哥湾地区。规划面积约100平方英里,园区企业主要分布在休斯顿航道(美国墨西哥湾地区主要的输油航线)附近。园区内共有逾340家制造工厂和60家跨国企业。工业园内部的化工和塑料生产企业在生产中所需的大量原料,均可通过园区铺设的管线互相传输,形成园区企业之间特有的产品流。
8、新加坡裕廊岛石化园区。由本岛南部的7个小群岛以填海造陆方式连接而成,总面积32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约1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超过150家。在园区发展之初,集中于上游和通用化学品生产,现在大多投资下游领域,尤其是特种化学品生产,并初步形成岛上的化工产业生产一体化,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炼制中心和十大乙烯生产中心之一。目前,区内拥有2家炼油厂,炼油能力约4300万吨/年,乙烯生产企业2家,生产能力420万吨/年,规划能力600万吨/年。区内已有95家世界领先的石油、石化和专用化学品公司进驻,包括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壳牌化学、巴斯夫、埃克森美孚、阿克苏诺贝尔、旭化成、大日本油墨化学品公司、杜邦、三井化学、住友化学、亨兹曼公司、帝人公司、塞拉尼斯和伊斯曼等跨国公司。
9、法国上诺曼底化工园区。位于巴黎西北部,在世界20个最大化学品生产地中名列第15位,是法国主要化学和医药生产中心。该园区在法国医药和化学品出口中占第7位,占法国化学品和医药生产能力10%以上。该园区的炼油能力占法国的1/3,拥有世界规模的石化联合企业和较好的基础设施。拜耳、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壳牌、路博润和道达尔公司在该园区的产品产量占该地区工业总产量的30%。法国60%的润滑油、50%的聚合物和弹性体均在此生产。园区还是法国第三大医药生产中心,聚集了众多医药生产商。
10、韩国丽川化工区。根据韩国政府发展重化工的计划,于1967年开始开发建设,总面积30平方公里,目前已成为韩国最大的炼油和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主要利用进口原料,发展化肥、炼油、乙烯等石化产品,石化产品占韩国的35%以上,现有炼油能力3168万吨/年,乙烯能力275万吨/年。
11、韩国蔚山工业区。位于韩半岛东南沿海,与日本隔海相望,海上距离仅100英里,以连接蔚山湾的蔚山港、温山港、方鱼津港、还有在港口内岸丘陵地带上形成的约1900万坪工业用地为基础,1962年被认定为第一个特定工业区,占地约300平方公里,拥有包括BASF、DuPont、SK、三星等世界知名化学企业在内的120多个精密化学及石油化学企业。
12、日本千叶、水岛、鹿岛三大化工区。日本化工园区集中设在便于大型油轮停靠和原料、产品进出的太平洋沿岸地区,一方面依托东京和关西两大日本主要市场,另一方面便于出口海外市场。其中,日本千叶、鹿岛、水岛三大化工园区,是日本国内石化中心,也是世界知名的石化基地。
(二)知名化工园区的主要特点
1、园区占地规模较大。这些化工园区占地少则几平方公里,多则几十平方公里,适宜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如荷兰鹿特丹工业园,沿江两岸几十公里长,面积31.54平方公里,集聚了几乎世界所有知名化工公司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化工区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为下游产业链续接和延伸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形成了符合市场化规律互相分工的“一体化”运营模式。
2、园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这些化工园区大部分沿江、沿海,靠近深水码头,或靠近原料产地或产品市场,原料供应或产品销售便利,运输成本低,便于原料或产品大进大出、就地转化或销售。如:鹿特丹是世界第一大港,安特卫普港市欧洲第二大港,路德维希港与莱茵河对岸曼海姆港紧密配合,韩国丽川、蔚山港和日本千叶、水岛、鹿岛港都是世界知名港口。
3、园区项目设计、公共服务集约化程度高。基本实现了五个“一体化”:项目设计一体化,利用化工产品上下游关联的特点,形成化工产业链;公用工程一体化,对园区能源供应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公用工程岛”;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输送管网、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形成园区内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环境保护一体化,园区内设立环保中心,统一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为驻园业主提供一站式办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4、园区原料供应实现“隔墙供应”。园区内一般都聚集了全球知名的石化企业和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装置,但不管是否同一个公司的化工项目,都按产品上下游关联进行规划布局和建设,上下游化工项目装置之间基本是管道连接,相互配套和谐,生产规模匹配,资源配置优化,确保了生产原料“隔墙供应”,减少了运输、贮存和营销费用,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一举多得。
5、园区企业生产强调供应链管理。化工园区便于化工产业链的形成,利于供应链管理。如:实行产业链装置准时制生产,实现原料的零库存,减少物流成本(增加第三利润源);物料、资金和交易“三流合一”;信息共享等。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共同营造效益环境,规避风险,实现装置系统最优化、生产成本最低化、生产效益最大化。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导致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加强供应链的管理是园区企业需要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6、园区发展有着悠久历史。国外知名化工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大多都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是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改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二、共建工业园区的理论依据与成功案例
(一)“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飞地经济”始于我国沿海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外资加工产业的逐步形成,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日渐成为国外企业的“飞地”。
“飞地经济”发展是由点对点的企业转移转变为区对区的产业转移,由单纯的资金承接转变为管理与项目的复合承接,是保持现有的行政区划、又突破区域分割、实现区域间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飞地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一是能够解决投资瓶颈。园区建设投资大,不确定性高,以往的基地建设完全由当地政府进行投资,财政压力大,也不利于市场化运作。由于飞地经济的税收共享,在基地前期建设中也必然引入政府的投资;也更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加入基地建设投资的队伍中来,有利于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形成。二是能够解决招商瓶颈。基地建设完成后,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招商引资,只有以各个项目为依托,基地经济才能蓬勃发展。完全由基地当地政府引资,一方面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有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吸引发达地区的企业。“飞地经济”模式的引入,通过利益机制的完善,激发了飞出地政府的积极性,充分借助飞出地政府对转出企业的引导,来解决招商项目不足的问题。三是能够解决管理瓶颈。“飞地经济”工业基地在管委会的机构设置、人员引进中,加深地区的合作,引入先进的基地管理经验,革新服务理念,完善基地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坚定了转出企业迁移的信心,解决了基地管理的瓶颈。
(二)共建园区成功案例。
1、江苏苏州:第一个跨国共建园区。1994年,我国与新加坡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成为我国跨国界发展飞地经济的一个范本。目前,“新加坡苏州工业园”以不到苏州市4%的土地、人口和5%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6%的工业总产值、17%的固定资产投资、31%的进出口总额。
2、福建永泰:“飞地经济”最早表现形式。永泰县是福州山区农业县。2001年,福州市提出在永泰县城关建工业集中区—马洋工业集中区,规定永泰县境内各乡镇引来的项目都得安排在该集中区。落地的新项目,引进投资地与项目落地方实行7:3分成。这种模式探寻了山区经济发展新思路,找到了一种平衡各行政区域间利益的方法。
3、辽宁普兰店:优势互补型的一种“飞地经济”。2005年,土地资源紧缺的大连市海岛县、长海县出资,在隔海相邻的普兰店市购买一块4平方公里的“飞地”,围绕自己的海产品资源优势建设产业园。飞入地和飞出地经济发展水平近似,但各自资源禀赋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
4、安徽皖江:2010年初,安徽在皖江示范区内与长三角合作共建飞地经济园区。安徽与苏浙沪主要采取共建园中园或共管园,利益分享施行一园一策。由安徽方将“净地”交给苏浙沪政府,由其组织开发建设与管理,独立经营、封闭运作。安徽方面则连续6年将飞地园区新增增值税和所得税市、县留成部分全额补贴给园区,并安排不少于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示范区发展。
5、淄博市:2010年5月,淄博与宁夏石嘴山市政府签署协议,淄博市在石嘴山建设占地1.5万亩的淄博工业园,淄博在石嘴山有偿取得50年的土地使用权,形成以建筑陶瓷、玻璃、冶金、化工为主体的“淄博飞地工业园”。协议规定,淄博市对园区独立规划、建设和管理,实行50年税收分成,分成比例为前10年淄博60%、石嘴山40%,后40年各为50%。目前,淄博市15家企业落户宁夏,已完成投资近60亿元。
三、滨海新区承接共建化工园区的条件
首先,滨海新区具有发展化工园区的一般条件。化工园区的建设遵循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化工产业不会盲目聚集。从国外知名化工园区的发展来看:土地、原料等生产要素供应相对充足、交通运输条件(特别是港口)较为便捷、具有可供化工生产适度排放的环保容量和较强的化工污染物处理能力等,是发展化工园区所具备的一般条件,滨海新区基本能够满足。
(一)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我县利北地区总面积36.18万亩,其中国有未利用地28.64万亩(不含陈庄草场附近4万亩),占全县未利用土地的63.3%,且与全县其它乡镇相比,未利用土地分布较为集中,便于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同时,利北地区3万余亩未利用地已纳入《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区未利用地开发规划》,为加快推进未利用地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201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决定全力打造滨海新区,总规划面积207平方公里,前期规划面积64.87平方公里,目前共收回国有未利用地和工矿用地10万亩,包括建设用地2.4万亩,为承接园区建设和项目落地提供了空间。
(二)交通区位优势日趋明显。滨海新区处于全县东北部沿海,处于“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处,临近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和滨州北海新区两个省级开发区,距离东营港50公里,距天津港、龙口港、大连港海上距离都在100海里左右,是环渤海从龙口至黄骅1000公里海岸线上的区域性重要节点,在渤海湾西南岸及山东省港口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全省距离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区域最近的未被开发的沿海区域。其中,距离最近的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目前拥有7020米引桥和1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1个3万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2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2个2万吨级燃料油码头、4个5千吨级兼顾1万吨级精细化工品、成品油码头,成为环渤海地区液体化工品运输的重要港口。目前,连接滨海新区与东营港的河埕路正在进行拓宽改造,规划中的环渤海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连接港口、环渤海及内陆地区的公路运输大通道逐步打通,交通区位优势日趋明显。
(三)石化资源较为丰富。滨海新区地处胜利油田主产区,油气资源丰富,原料供应相对充足。周边地区石油炼化、精细化工产业蓬勃发展,经初步统计周边东营、滨州、潍坊3个地市14个县区29家较大型石油炼化企业情况,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共计达到8020万吨,液化气产量373万吨,丙烯产量162万吨。其中,我县利华益集团一次炼化能力达到650万吨,并沿丙烯、芳烃、C4(丁烷)产业链发展下游化工产业;东营港经济开发区500万吨/年含酸重质原油综合利用项目、中海油106万方油库区、万通海欣200万方油库区、宝港精细化工品罐区等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内已落地广悦160万吨/年重油加氢、泽丰160万吨/年重油改质等石油炼化项目,为滨海新区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或承接石油炼化工业下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
(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滨海新区已形成4纵8横的道路框架,建设道路总里程34.9公里,现用油田水源充足,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处,110千伏
变电站正在加速建设,预计明年可建成投用,工业燃气供应企业正在考察洽谈。同时,滨海新区计划明年建设1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一处,并根据项目落地情况预留扩建空间,适时进行扩建,为发展专业化工园区提供了污染物处理条件。
其次,滨海新区存在发展高水平化工园区的“瓶颈”。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化工生产必须采用最经济的发展模式。从国外知名化工园区的发展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相对充足,项目引进和落地能力相对较强,具有先进的园区规划、项目设计、建设运营、服务管理能力等,是发展高水平化工园区应具备的条件,而滨海新区暂时不具备这些条件。
因此,如果能与国内外知名化工园区合作共建园区,既能取长补短,突破发展“瓶颈”,也能形成产业发展“增长极”效应,促进滨海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促进滨海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园区发展定位,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在发展化工园区一般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滨海新区应进一步明确打造高水平化工园区的定位,采取高起点、开放式的区域协作发展模式,立足黄三角、面向环渤海,坚持经济发展与环渤海地区同向,产业发展与环渤海地区同步的原则,针对环渤海地区特别是黄三角地区石油及精细化工产业资源丰富、链长量大的特点,依托港口、土地等优势,重点培育和发展石油炼化和精细化工两大产业,特别是突出发展以石化为龙头的精细化工及后续产品加工产业,力争主导产品的规模和档次要逐步在全国占有一定比例,产业集群规模和档次要逐步在环渤海地区乃至华北地区形成一定的影响和控制力。
(二)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树立区域合作发展理念。多年来,我县园区基本处于规划一片地、建设几条路、配套水电气、随机落项目的发展状态,项目落地较为随意、产业布局不甚合理,招商难、产业集聚发展更难。在“园区化、基地化、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必然趋势的大背景下,要想实现滨海新区化工产业的集聚发展,必须转变工作思路、突破传统观念,立足原料资源优势、土地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与国内外知名化工园区搞好区域合作,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取长补短,尽快打破发展瓶颈,实现快速发展。否则,在自身条件存在不足,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不甚明晰的情况下,急于招商、仅看眼前的做法势必会对今后长远发展埋下隐患。可以借鉴德国路德维希巴斯夫化工园的做法,由一家具备整体开发实力的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整体开发,也可以招引跨区域合作伙伴分区块开发,同时注重引导乡镇、街道新上化工项目有序聚集到滨海新区。
(三)运用“一体化”模式,打造高水平化工园区。在共建“共建园区”时,要在项目设计、公用工程、物流传输、环境保护中严格按照国外知名化工园区“一体化”模式,制定好发展路线图、高水平编制化工园区规划。特别是要坚持环境保护一体化,力争打造绿色化工、生态化工;要坚持“相互配套协调、生产规模匹配、资源配置优化”的原则,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序聚集安置,力求做到上下游项目生产装置相互配套、通过管线相连、生产规模相互匹配,上游项目产品作为下游项目原料全部被消化,园区统一建设初始原料和最终产品物流区,企业不建设储存罐区,装置不配备暂储罐,整个园区原料供应形成“隔墙效应”,大幅增加企业“第三利润增长源”(企业减少物流成本和储存成本带来的收益),尽快形成化工产业链,促进企业供应链管理,确保装置系统最优化、生产成本最低化、生产效益最大化,加快打造高水平“共建园区,”最终实现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法国
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充分发挥“共建园区”的“增长极”效应,带动滨海新区打造高水平化工园区。
(四)创新园区服务管理,促进园区快速崛起。发展专业园区、飞地经济是新生事物,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规律,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要突破传统园区管理模式,按照权限集中、统一高效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配置工作机构和职能,建立适应专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管理体制,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滨海新区成立后,在运营模式上暂由刁口乡管理,人员有限,职能有限,淡化了专业园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和“经济发展先行区”的主题。建议参照国内外专业园区的管理模式,高规格配置园区管理机构和职能,实行独立的财政体制,县直各职能部门下移管理权限,便于园区自主管理和快速发展。在发展“共建园区”时,参照国内外成功经验,按照“资源共用、基础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各合作方要明确各自职责,建立相应的投入、分配机制。当地政府要为“共建园区”搞好全方位服务,不要过多干涉园区的生产经营,力求形成控股方主导、共建方参与的“飞地经济”管理模式。
(信息来源:利津县发改局网)
正在阅读:
关于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滨海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07-23
调研井卫05-09
(好)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标准03-08
建筑工程预算基础教程基础05-16
建筑工程造价在工程预算中的运用03-23
{2003}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05-31
北京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建筑工程(上)04-21
建筑工程预算习题与答案11-14
{2003}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08-14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滨海
- 集聚
- 新区
- 区域
- 促进
- 加强
- 建议
- 合作
- 产业
- 化工
- 发展
- 关于
- 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 六个月宝宝早教内容有哪些?
- 新国八条全文及内容解读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工习题册答案
- 氨碱法和联合法的比较
- 第一章_计算思维基础知识
- 华峰测控(688200):事项点评报告:业绩高速增长,SoC、大功率器件测试机前景可期
- 第一讲 可视化编程理论概述
- 《汉书&183;艺文志》诗赋略文献研究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卷及答案(二套)
- 何新关于中国与美国未来的战略预言
- 1.1.1高一数学算法的概念
- 公共关系学_1-居延安_著_复旦大学出版社
- 21世纪大学新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册课后答案
-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 弹性力学试卷A.doc.deflate
- 背景音乐系统施工方案
- 《蒙娜丽莎之约》教后反思
-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品德与社会导学案
- 缅甸天然气管线真空干燥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