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岗位焚硫转化管理规定

更新时间:2024-05-15 23: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焚硫岗位操作法

1 岗位任务

1.1 要求会 操作和维护本岗位所属设备

1.2 利用熔硫工段送来的液体硫磺为转化工序制备合格的SO2 2 所属范围

空气风机、精硫泵、焚硫炉、锅炉气侧、气体过滤器、预热系统等设备及所属管道阀门、电气仪表。 3 工艺流程叙述(流程图附后) 3.1生产原理

用机械雾化喷嘴和旋硫装置使液体的硫磺在焚硫炉内形成易于气化且均匀分散的微粒,干燥后的空气与之燃烧反应生成高温的SO2气体。

S + O2 = SO2 +Q

焚硫炉出口炉气中SO2浓度与过剩氧浓度关系: CSO2 + CO2 = 21%

3.2工艺流程叙述

精制液体硫磺自液硫贮槽(V12005)自流入液硫地下槽(V12006)由液硫输送泵(P12004a/b)加压后送到精硫槽(V12101),再由精硫泵(P12101A/B)加压后送往焚硫炉(F13101)前端硫磺喷枪,液硫经喷枪雾化后喷入炉内,干燥空气由前端进气口进入,经旋流装置与雾化后的硫磺充分接触燃烧。焚硫炉内设置三道挡板,以强化硫磺与空气的混合和确保停留时间。为防止硫磺燃烧不完全,设有二次风,用于补充氧量和调节炉温,促使反应完全,不致产生升化硫。炉膛内操作温度控制在1050~1150℃之间。出焚硫炉(F13101)的炉气进入火管型废热锅炉(B17101),回收热量后降温至420℃,再进入转化器(R13101)一段触媒层,进转化的SO2炉气浓度控制在10.5~11%左右。废热

1

锅炉回收热量后产生的3.82MPa的中压饱和蒸汽送转化工序低温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过热。

4 本岗位工艺指标

焚硫炉出口温度: <1200 ℃ 空气 风机操作指标见《空气风机操作说明》 5 设备型号和性能(见表1) 6 原始开车和大修停车后开车 6.1 原始开车

6.1.1 开车前焚硫炉需烘炉合格,锅炉烘炉、煮锅合格,输硫泵及管线、喷嘴等吹扫干净。

6.1.2转化器触媒热空气升温接近合格时准备焚硫炉、锅炉、过滤器的预热工作。

6.1.3打开过滤器出口炉气放空阀,关闭主线阀,关闭焚硫炉出口及锅炉中部附线阀。

6.1.4打开空气风机主线阀向焚硫炉小气量通气,联系启动油泵供油。适当开启油枪喷嘴并点火,调整一、二次风量使油燃烧完全调至使放空烟气中油烟最小为宜。

6.1.5通过调节油量、风量,控制预热升温速率<70℃/min,待焚硫炉出口温度达到550℃以上且转化升温合格,关闭油枪喷嘴,停油泵,启动精硫泵,同时关闭炉气放空阀,打开主线阀后开始喷硫磺开车。

6.1.6用锅炉中部近路阀调节进转化一段炉气温度,开车初期如进转化炉气温度过低,视情况可适当开启焚硫炉出口手动近路阀提温。用稀释阀调节进转化一段SO2浓度。

2

6.1.7待焚硫路运行稳定时,投运入炉硫量自调、进转化气浓及温度自调。

6.2短期停车后开车

6.2.1若焚硫炉出口温度低于550℃,则需点油枪预热,预热操作按6.1.3~6.1.6进行。

6.2.2若焚硫炉出口温度高于550℃,则不需预热。先启动空气风机 控制较小的通气量,然后启动精硫泵打开硫磺喷枪喷硫磺,随温度上涨逐步加风加硫磺。

6.2.3依据焚硫炉前后端温度情况适当开启二次风阀,二次风量一般不超过总风量的20%。 综合运用近路阀和稀释阀调节进转化温度,浓度

6.3长期停车

6.3.1停车前先减负荷,先减硫磺后减风。

6.3.2停下精硫泵,减小风量,通过调节风量来控制炉子降温速率为<70℃/min,同时用空气吹扫干净精硫泵和输硫管线。

6.3.3当炉温降到150℃以下时,停风机,打开人孔让其自然降温。关闭各有关阀门、仪表等。 6.4短期停车

6.4.1若保温蒸汽不停,则只需停精硫泵,停空气风机,关闭有关阀门即可。

6.4.2停保温蒸汽,则停下精硫泵、空气风机后,用空气吹扫干净输硫泵和输硫管线才能停保温蒸汽。

3

表一 焚硫转化设备型号和性能

序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号 1 空气鼓风机 型号:S1800—17 Q = 1800m3/min n = 4794r/min 附电机1500kw 2 焚硫炉 台位号 备注 数 1 C13101 1 ?4900 L = 19550 钢壳内衬保温砖、耐火砖,内设三堵挡墙 F13101 3 气体过滤器 ?7000 1 H = 6650 Q = 57878Nm3/h 4 1200℃高温阀板有空气冷却,填1 蝶阀 料为陶瓷纤维 5 1 ?10800 H=20190 触媒装填量367 m3 分配比例为18/25/25/32 瓷球50吨 6 热热换热器 F=1655m2 1 7 冷热换热器 8 9 省煤器Ⅰ 省煤器Ⅱ F=2424 m2 F=3650 m2 F=3600 m2 高温段1140 m2 低温段2460 m2 1 1 1 转化器 X13101 R13101 E13101 E13102 B17105 B17103 4

7常见事故处理 序号 事故名称 原因 焚硫炉出口近路阀没有关死 处理方法 关死焚硫炉出口近路阀 1 2 3 4 进转化一段炉气温度太高而无法控制 锅炉出口炉气温度大幅下降 焚硫炉出口温度 太高 焚硫炉出口温度 大幅下降 锅炉蒸发管束漏 负荷过大 1精硫泵抽空 2精硫泵坏 3输硫管线堵 停车处理 减负荷 1调节进精硫槽液硫流量 2倒用备用泵 3停车清堵 8安全技术要求 除遵守化工生产安全法规外,本岗位应注意以下几点: 8.1 点火升温时注意防暴。 8.2操作巡检时防高温灼伤。 8.3防SO2毒害。 9 环保要求

9.1保持各设备、管道的气密性,防止SO2气体泄漏污染。 9.2各设备、管道保温良好,减少热辐射污染。

5

第二章 转化岗位操作法

1岗位任务

使炉气中的SO2在钒触媒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SO3供吸收岗位制酸。 2所属范围

自气体过滤器出口包括SO3冷却器、第Ⅰ、Ⅱ换热器、转化器、过热器、省煤器、预热器等设备及管道、阀门、仪表等。 3流程叙述(流程图附后) 3.1生产原理

转化反应是借助钒触媒的催化作用,将SO2转化成SO3,并释放出大量的热,

反应式为: SO2 +1/2 O2 SO3+Q

二氧化硫在固体触媒上转化为三氧化硫的过程,及触媒的催化作用可用以下几个步骤加以解释:

A、触媒表面的活性中心吸附氧分子,使氧分子中的原子间键断裂而产生活泼的氧原子[O];

B、触媒表面的活性中心吸附二氧化硫分子;

C、被吸附的二氧化硫分子和氧原子之间进行电子的重新排列化合成为三氧化硫分子;

D、三氧化硫分子从触媒表面上脱附下来,进入气相。 SO2在转化器内的反应为多段绝热催化反应,催化剂是钒触媒。采用3+1两转两吸流程。

3.2流程叙述 出废热锅炉(B17101)温度约420℃、SO2浓度10.5~11%的炉气依次分别进入转化器(R13101)Ⅰ、Ⅱ、Ⅲ、Ⅳ触媒层,进行SO2的

6

催化氧化反应,生成SO3。进转化器Ⅰ段触媒层炉气温度可通过废锅旁路调节,SO2浓度可以通过调节空气风机进口风门的开启度及汽机转速来控制。出转化器(R13101)Ⅰ段触媒层约612℃的炉气进入高温过热器(B17102),在此加热出高温过热器(B17102)的蒸汽至3.82MPa、450℃送全厂的蒸汽管网,经高温过热器换热后的炉气降温至约440℃进入转化器Ⅱ段触媒层继续进行SO2的催化氧化反应;出Ⅱ段触媒层约520℃的炉气进入热换热器(E13101),与来自高温吸收塔(T18201)并经冷换热器(E13102)预热的SO2炉气换热,降温至440℃后进入转化器Ⅲ段触媒层反应,出三段触媒层约465℃的炉气依次进入冷换热器(E13102)和热热换热器

(E13101)降温至170℃,然后送入高温吸收塔吸收SO3,则SO2完

成一次转化(其SO2转化率为94.8%)。

经高温吸收塔(T18201)吸收SO3后的炉气依次通过冷换热器(E13102)和热换热器(E13101),利用转化Ⅱ、Ⅲ段的反应热升温至约415℃后进入转化器Ⅳ段触媒层反应,出Ⅳ段约436℃的炉气进入低温过热器(B17104)和第Ⅰ省煤器(B17105),降温至160℃后进入最终吸收塔(T14102),则完成二次转化(SO2最终转化率为99.83%)。

为了调节各段催化剂层气体进口温度,设置了必要的副线和阀门 4 安全注意事项

除遵守化工生产有关安全规程外,本岗位应特别注意几点: 4.1防SO2、 SO3毒害

4.2点预热炉时防止烧伤,应严守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

5 工艺指标

转化一段进气温度 425±10℃ 转化二段进气温度 440±10℃ 转化三段进气温度 440±10℃ 转化四段进气温度 395±10℃

转化一段进口SO2浓度 8——11% 转化一段进口SO3浓度 ≤0.5% SO2总转化率 ≥99.3% 6 设备型号和性能(见表一) 7 原始开车和大修停车后开车 7.1原始开车

7.1.1开车应具备的条件

原始开车是在设备、管道、电气、仪表等安装结束,运转设备单体试车结束,系统经空气吹扫,试压试漏,转化器烘烤合格,钒触媒装填好的情况下进行。 7.1.2开车前的检查和准备

a确认油槽是否有足够的轻质柴油,并联系电工检查抽风机、一、二次风机绝缘。

b检查燃油装置,准备点火用具。

c检查仪表是否可用,各主、副线阀门是否灵活,到位。 d 联系调度室送空气风机高压点。

e通知干吸,尾吸,循环水,锅炉等岗位作好开车准备。 7.1.3 热空气升温

8

a 确认矿制酸系统预热炉气进出口阀门处于关闭位置,关闭干燥塔出口炉气至焚硫炉主管线上阀门,打开干燥塔出口至预热系统阀门,关闭焚硫炉出口至转化器阀门,打开预热管线至转化器一段阀门。

b关闭高温过热器出口阀门,打开转化器一段出口至二段进路阀,关闭SO3冷却器至一吸阀门,关闭一吸塔出口至第Ⅱ换热器阀门,打开一转一吸切换阀门,关闭第Ⅰ换热器和第Ⅱ换热器间副线阀。 c启动预热炉抽风机,一、二次风机、油泵,用棉纱蘸柴油从第一观察孔点燃预热炉,调节油量和风量,逐步提高预热炉温度,控制升温速率在50~60℃/h。

d当预热炉出口烟气温度达500℃时,打开风机出口阀,启动空气风机,用进口阀调节风量(见风机操作规程)开始触媒热空气升温。触媒升温速率控制在15~20℃/h。当三段出口温度升到200℃以上时,而四段温度上升困难,可酌情打开预热器出口到四段的阀门提四段温度。

e转化一段进口温度达420℃,四段出口温度达300℃时,热空气升温结束。

7.1.4转化器炉气升温 新触媒的开车:

a 转化热空气升温合格,焚硫炉预热合格后准备通炉气开车。 b 打开气体过滤器出口至转化器一段阀门,打开干燥塔出口至焚硫炉阀门,适当关闭燥塔出口至预热系统阀门,焚硫炉开始供硫点火进行触媒的预饱和。

c 开始时控制炉气中SO2浓度在0.1~0.5%,此时若进转化炉气温度能达到360℃以上,则可以停预热系统。

9

d 当转化器一段出口温度接近500℃,且上升速率较快时,联系焚硫炉岗位降低SO2浓度和进转化炉气量,防止超温烧坏触媒(出口温度不宜长时间超过600℃)。

e 转化器一段出口温度上升后又开始下降时,表明一段触媒已经饱和,这时可逐渐提高SO2浓度(2~3%)再进行二、三、四段的饱和。各段触媒均饱和完毕后,SO2浓度可提高到6~8%,按旧触媒升温方法进行升温。 旧触媒升温:

a 热空气升温合格后,打开干燥塔出口至焚硫炉干燥空气阀门,打开气体过滤器出口至转化一段阀门,焚硫炉点火向转化供炉气。 b 停预热系统,关闭风机至预热系统阀门,逐步提高进转化炉气SO2浓度,当一、二段反应良好时可适当增加负荷,视情况逐步开启温过热器出口阀,关闭进路阀调节二段温度。合理利用各调温阀,尽快使各段反应正常。

c 各段温度正常后,将一转一吸切换成两转两吸,用调温阀把温度调整到指标范围内,投运自调阀,逐步使系统达满负荷生产。 7.2短期停车后的开车:

7.2.1短期停车时,如果转化器一段进口温度高于360℃,触媒层温度高于400℃,可直接通炉气开车,但通气量不宜过大,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气量。

7.2.2 如果转化器一段进口温度低于360℃,触媒层温度低于400℃,则须用加热系统提高转化温度,然后按炉气升温的旧触媒升温方法进行。 7.3短期停车

10

7.3.1联系调度室汇报停车时间,通知熔硫、焚硫、干吸各岗位做好停车准备。将转化一段进口温度提高430~440℃左右,四段进口温度提高430℃左右。

7.3.2停鼓风机后,关闭转化一段炉气进口阀,关闭高温过热器出口 炉气阀,关闭所有主、副线阀进入热备用停车。

7.3.3联系调度停送风机高压电,每3小时对风机进行一次盘车。 7.4长期停车

7.4.1 提前4小时点燃预热炉,逐步提高温度。

7.4.2精硫贮槽内硫磺将要烧完时,开大预热器进口阀及预热器出口到一段阀门,逐步减小到焚硫炉风量,硫磺烧完时则全部关闭气体过滤器到一段阀门和干燥至焚硫炉阀门,转化器转入热吹。 7.4.3热吹时,关闭转化副线阀以保证能驱赶转化器及器内SO2和SO3气体。维持一段进口温度不低于400℃,四段出口温度不低于200℃,再温度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用大气量热吹。同时联系分析室测定进转化器气体含水应小于0.1g/Nm3 。

7.4.4热吹24小时后,取样分析转化器四段出口SO3含量,如低于0.05 g/Nm3热吹合格。转入冷吹阶段,逐步减小预热炉燃油量,然后停下预热系统。打开干燥至焚硫炉和气体过滤器到转化一段阀门,关闭预热器进口阀及预热器出口到一段阀门。

7.4.5冷吹时,触媒降温速率每小时不得超过30℃,当转化器的每段温度均低于100℃时,停下风机。关闭所有阀门,冷吹结束。 7.5紧急停车

遇到下列情况应紧急停车: a 风机故障; b 锅炉管爆裂或缺水;

11

c 干吸循环泵故障或跳车无法及时恢复; d 系统断电等。

7.5.1 立即停下风机,关闭转化所有阀门。 7.5.2根据具体情况,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8.工艺流程图

617# 风机 干燥塔 消音器 空气过 #T14101 C13101 ZⅡ401 滤器 X13101 精硫泵槽 V12101 转化三段 R13101-3 8#

1# 焚硫炉 F13101 5# 热换热器 E13101 11# 转化二段 R13101-2 3# 7# 废热锅炉 B17101 转化一段 R13101-1 4#9# 冷换热器 E13102  ̄ 省煤器Ⅱ B17103 放空 S15001 Ⅰ 高温过热器B17102 10# 14# 12# 高温吸收塔 T18201 冷换热器 E13102 13# 15# 热换热器 E13101 转化四段 R13101-4 尾气吸收 最终吸收塔 T14102 16# 省煤器Ⅰ B17105 低温过热器 B17104

图、50/年硫磺制酸装置工艺流程简

12

9.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序号 1 进转化一段温度太高而不能控制 2 进转化一段炉气水份超标 ① 干燥塔干燥效果差。 ② 液硫中含碳量超标。 3 转化二段进口温度太高 ① 查找干燥系统原因,采取措施。 ② 向有关部门反应提高硫磺质量。 1200℃高温蝶阀没有关闭或故障 关闭或更换阀门。 不正常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① 一段出口近路阀开① 关闭近路阀,及时得过大。 调整温度。 ② 高温过热器出口阀② 检查阀门开度,确门开度不够。 4 烟囱冒大烟且二段进口温度明显下降 5 转化率 可能是高温过热器管束漏。 保阀门到位。 分析水分含量验证,如确切则紧急停车处理。 ① 进口温度不正常。 ① 调节各段进口温度. ② SO2浓度波动大。 ③ 热交换器漏气。 ④ 触媒中毒老化。 ⑤ 触媒层气体走短路。

13

② 稳定控制SO2浓度. ③ 停车查漏处理. ④ 确定后进行更换. ⑤ 停车处理.

10环保要求

10.1保持各设备、管道的气密性,防止SO2、 SO3泄漏污染。 10.2严格工艺纪律,保持较高的转化率,减少放空尾气中SO2排放污染。

第三章:管理规定

一.操作人员必须巡检 1.巡检范围 本岗位辖区内所有设备及附属工艺管道。

2.巡检频次 本岗位人员在上班期间每半小时对设备及其附属工艺管道进行一次巡检。 3.巡检要求

(1)巡检时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2)夜间巡检时必须是两人或两人以上,不准一人单独进行。 (3)巡检时充分利用“看”、“闻”、“摸”等方法,对设备进行认真巡回检查。

(4)巡检时若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班长,并视情况处理,若系统运行中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再决定是及时停车处理或今后停车处理。

(5)要求在《交接班记录》上认真做好巡检记录。

4.操作人员巡检时对下述问题未发现未作记录的视为巡检不到位。

14

(1)电机电流产生长时间异常波动。 (2)阀门、管道、设备等发生明显的工艺介质泄漏。 (3)设备轴承座及减速机等温度异常高。 (4)设备及工艺管道连接螺栓明显松动。 (5)设备发生明显的异常振动或响声。 二.操作人员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懂得本岗位设备性能及生产原理。 2.要结合实践认真学习本岗位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水平。 3.遇到紧急情况要学会判断处理,及时向领导反应。 4.在操作中遵守劳动纪律,正确穿戴劳保防护用品。 5.班长认真培训并监督本岗位操作人员学习及操作。 6.会正确使用空气呼吸器和各种消防器材。 7.学会防范SO2、SO3泄漏中毒。 三.管理规定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岗位卫生必须清扫,若交接班人员不确认以上项目交班的,将对本岗位人员处罚每人20元/次。因特殊情况不能清扫的区域必须上报。

2.加强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通知值班长或向上级汇报,违者罚每人50元/次。

3.检修设备时,必须签发检修工作票,对转动设备进行断电挂牌标识,并在现场认真监督,违者罚50元/次。 4.严格按照工艺指标进行操作,违者罚50元/次。

5.在巡检或操作过程中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及劳动保护用品,违者罚50元/次。

15

6.严格执行各项交接班及各项管理规定。严格按照“十交,五不交”的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接班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岗,交接班人员到齐后,交接清楚后方可签字交接班,若出现接班人员未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就强行下班的,对违反者处罚50元/次。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0k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