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09-24 03:15: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绵阳中学高2015级高考适应性考试(三)

文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7题,共30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1. 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A. 推广精耕细作 B. 推动社会转型 C. 抑制土地兼并 D. 改变地租形式 【答案】B

【解析】材料“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实际有利于形成土地私有制,从而推动社会转型,故选B;精耕细作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特征,排除A;材料是土地兼并的根源,排除C;材料与地主无关,排除D。 2.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情无告诉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威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士以《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报国家

A. 察举制是政府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B. 世家子弟入仕导致政局动荡不安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出处 C.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D. 察举制弊端日益严重,无法维系 【答案】A

【解析】三则材料均提及察举制,显然说明察举制度是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A正确;材料只有一处提及. 世家子弟入仕导致政局动荡不安,不符合材料内容,B错误;C和D材料没有体现。

3.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

A.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 B. 降低了行政效率

C. 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 D. 限制了皇权滥用 【答案】C

【解析】根据“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可知,古代封驳制度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提高决策的正确性,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古代封驳制度提高决策的正确性,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封驳制度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

4. 明朝宣德、正统年间,科举取录分为南、北、中三卷,三卷录取情况如下表: 卷种 南卷 北卷 中卷

根据上表可知,明朝分卷制的实行反映了当时

涉及地区 应天(今南京)、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等 顺天(今北京地区)诸府、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 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 录取比例 55% 35% 10% A. 科举制八股取士正式形成 B. 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C. 全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 政治重心由南方移至北方 【答案】C

【解析】从上述表格来看,三卷录取实际上反映的是明朝南方、中部和北方的科举录取分配情况,录取比例三个地方明显不同,这反映的是背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故选C;题干没有体现科举制是否是八股取士,故排除A;经济重心在南宋已经完成了南移的任务,明朝时南方就已经是经济重心了,故排除C;分卷录取情况反映的是南方远远高于北方,故D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D。

点睛:数据表格类题目,首先要看清表格是关于什么的数值,里面各栏的数值分别是哪一方面,然后要对表格中的数值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最后可以得出有关信息。这是关于数据表格类题目做题的基本步骤,这一题也不例外。

5. 19世纪末维新思想家陈炽在《续富国策》中指出: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落后 B. 自然经济解体、工业发展缓慢 C. 洋务运动没有实现“求富”目标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艰难 【答案】B

【解析】材料“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表明,通商口岸开放后,国内农民和手工业者失业者较多,究其原因在于外国商品远远不断的涌入导致农业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且中国工业发展缓慢,无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工厂工作,B符合题意;A与材料“开埠通商六十年”不符;C洋务运动的失败与材料所述无关;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不会导致大量的失业现象的出现,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6. 甲午战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这一时期兴办女学

A. 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 B. 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C. 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 D. 提高了妇女社会地位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可知,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C正确;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措施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A不正确;B与材料无关;D“提高了”的说法不准确,戊戌政变后,该类学校全被取消。

7. 自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1937年后,国民党的军政委员多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宣传著作。这些举动 A. 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推动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C. 导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D. 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 【答案】D

【解析】从材料“自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1937年后,国民党的军政委员多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宣传著作”中可以分析出这些举动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抗战形势的变化,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开始”;B项是九一八事变,排除;C项是指华北事变,排除。 8. 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

直接利用外资额时间 (亿美元)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1160 1117 1176 1196 (亿美元) 600 772 902 1029 元) 560 345 274 167 对外直接投资额差额(亿美2015年 截至2016年11月

1263 1138 1180 1617 83 -479 A. 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 B. 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 C. 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 D. 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 【答案】B

【解析】表格显示中国直接对外投资的数额明显增多,与直接利用外资的差额不断增加,说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故B正确;A中与材料上升趋势相反;C中跨越式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显示利用外资情况,并不能体现贸易差信息,故D错误。

9. 西塞罗在谈到罗马法时说:“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人类立法不得企图背离该法,而且不得毁损该法。不可能在罗马有一种法,在雅典有另一种法;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有效的。”西塞罗认为 A. 罗马法颁布后尽量不要修订 B. 罗马法适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 C. 罗马法体现了自然法的原则 D. 罗马法继承发展了雅典的法律 【答案】C

【解析】材料“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反映了自然法的原则,故C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罗马法颁布后尽量不要修订,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罗马法适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故B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罗马法继承发展了雅典的法律,故D错误。故选C。

10.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负责。这一批判的主要依据是

A. 法国启蒙运动发展最为迅速 B. 理性主义思潮引发精神危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00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