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性别社会学的作业 - -覃海勤

更新时间:2024-01-11 18: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谈性别社会化与我的成长经历

----11社会学班覃海勤

【前言】在《性别社会学》一书中这样提到:性别的社会属性比性别的生物属性的内涵要丰富和复杂得多,负载了许多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男女的社会角色,行为,道德,自我意识的建构和不同的期望。朱蒂斯鲁博认为作为个体的社会性别的构成要素,它包括了生理性别要素,社会性别身份认同,社会性别化的婚姻和生育地位,社会性别化地性取向,社会性别化的个性特征,社会性别过程,社会性别信念,社会性别展示等方面。

【摘要】性别社会化 个人成长经历影响

【正文】性别社会化是人们接受并内化社会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以此支配自己的行为、发展性别角色意识的过程,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性别认同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性别社会学》) 的确,性别社会化的实现过程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人从出生到死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经历着内容和手段侧重点不同的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婴幼儿期是性别社会化的初期阶段,性别社会差异在此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婴儿从出生之日起,父母就已经按照他(她)的性别用不同的方式培养、教育。例如,对穿衣打扮、玩具、说话方式、行为表现都有不同的要求。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具有明显的性别分化。另一方面婴幼儿的性别社会化主要通过示范和模仿完成,这一过程中

的强化机制与社会的性别标签联系在一起。对于我当时的成长我无法阐述,但通过我身边亲戚小孩的成长也可以体现。我侄女今年还在都幼儿园,三四岁的时候是极其顽皮的,我们都会说她跟男孩子一样,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家庭的教育,她渐渐意识到她自己是个女孩,应该有女孩子的样子,她妈妈就经常拿她身边的大女孩作比较,说:“你看某某姐姐多文静啊,你不可以和他们小男孩一样那么皮,不然没人喜欢了。”在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幼儿时期,父母的性别教育观深深地影响着子女的性别社会化。

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始于家庭中。其机制是性别期望、性别认同和模仿。实际上,子女本身则表现出性别认同,即女孩模仿母亲,男孩模仿父亲。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般说来也从多方面加强了两性的角色差异;不仅教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升学期望、课余活动、体育锻炼项目有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而且供学生学习的教科书也表现出对男女的不同期待。大众传播工具对于男女角色社会化也有重要影响,大多强调传统的两性角色行为规范,使观众和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规范并按其行事。

在青少年期,学校教育成为传递社会性别规范的正式场所。学校往往成为制度化地产生两性差异的社会化机构。有关于性别的各种看法经过师生的互动得以传递,教师的性别认同和教材中所体现的性别意识直接地影响学生的性别认同。比如说,老师一般总会认为男生理科比较好,逻辑性强等各方面优势,以至于时常情况下女生会对理科产生恐惧,甚至感觉女生不是学理科类的料。

在青年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婚姻和生育。现代社会中,女性往往处于双重标准中,一方面男权文化要求女性固守家庭,另一方面女性又获得了一定的现代性,要求走向社会。而女性在中年时期主要应付的问题是对儿童的教化。这使女性获得了双重社会化的身份,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仍受社会文化价值的影响,又因为母亲的身份成为社会化的主体,开始把自身的性别意识加入到子女的社会化过程中。

老年期的性别差异来自多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性别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差异被社会强化;二是社会对女性和男性的老龄化的表现有着不同的反应;三是老年妇女的生活境况表现为社会角色不断丧失的过程。

结合我自身相对简单的成长经历,我也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首先关于我自己。作为一个女性大学生,很庆幸自己没有出生在特别重男轻女的家庭,但是同样也受到性别社会化的影响。妈妈曾跟我讲过小时候的事。爸爸是爷爷奶奶的独子,所以一直希望能抱上个孙子。而我出生的时候恰恰是个女孩,从长辈的心理来看难免有些失落,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那个年代驰骋了那么久,一下子也无法湮没,所以我也很理解他们,若我是那个时代,也许也无法挣脱出封建思潮的束缚。但是我的学习成绩在家里一直算是最好的那个,所以他们依然喜欢我。只是有时候爷爷会笑眯眯地望着我,突然皱个眉头点着我的脑门说:“你这家伙从你妈肚子里出来干嘛这么急呢,竟然把你的

小家伙给落里面了,不然我就有孙子了么!”从这点看来,他们的心底里还是希望男孩能够传宗接代的。

其实大多数儿童都可以察觉出,男女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同。在我国,儿子更为受宠,尤其在过去更为如此。有些文化对男性的偏爱非常强烈,很多女婴还在母亲腹中时就被流产,出生后的女婴有时也会被杀死。那相比之下,生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我们是幸运的。另外,父母对儿子和女儿在成就方面的期望值常常不同,母亲会常告诉儿子成功的重要性,并鼓励儿子取得成就,对女儿则不会这样。

而对于我自身而言,等我将来有了自己的下一代,希望她是一个女孩。我想现在来看不只我一个人是这么想的。原因有:一,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女孩普遍比男孩优秀,或者说是好教育。一般都是女孩成绩优秀,品行端正,受人欢迎,而男孩比较多的是贪玩或者成绩不好。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各种物价上涨,买房买车已经是一笔很大的花销,对男方家长而言,这为他们将来儿子娶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身边有位亲戚近来生了一个儿子,在表面喜得贵子的荣耀下,背地里一直在担忧未来儿子的各种负担问题。

关于家庭主妇的问题,或者说女性是否应该回归家庭,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女性而言,我绝不会认同女性就应该回归家庭这个观点。可以反问一下女性回归家庭之后是否还有别的出路?女性回归家庭对社会是否有利?难道就这样使男性就业增加?但是男女社会地位差异更大了。女性回归家庭对家庭是否有利?但是男女对生活来源不同,更可能导致家庭地位不一致了。呼吁女性回家

本身是否构成对社会退步的呼吁,是否本身就是一种强制定位的歧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想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男人性可以去做的事,女性应该可以同样去做。对于我而言,家庭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或者说是一个女子最终的归宿,但这不等同于女性就应该回归家庭,为相夫教子而生活。女性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有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家庭固然重要,但决不能成为束缚女性自身发展的工具。我认为这个社会是男性和女性所共有的,男性没有理由要求女性回归家庭。实际上很多女性,特别是贫困国家的贫困家庭女性,她们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的起因不是谋取权利,而是谋求生计。

进化论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斯宾塞的有机体论关于女性的看法则强调平衡,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最好的安排,女人扮演好妻子,母亲的角色,男人挣钱养家,就达到了社会的平衡。大多数女人和男人仍旧认为男人应该是主要的或者是唯一的挣钱养家的人。男人仍然被看成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女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似乎比男人更情有可原。《新闻周刊》的民意测验表明,41%的美国人认为让男人在外发展,女人照顾家庭对大家都比较好,25%的人难以接受女人成为主要的养家糊口的人。这种男人应该挣钱养家的观念与现实并不相符,在30.7%的已婚并有两份收入的家庭中,女人的收入比男人高。在美国黑人中,女人取得更大成就的倾向在青少年中就体现得很明显;从高中辍学的黑人女生为13.5%,黑人男生则为17%;接受大学教育的黑人女性为35%,男性只有25%;拥有管理和专业工作的黑人女性为24%,男性只有17%。而黑人男性往往不喜欢妻子挣

钱比自己还多,许多黑人男性在成功的黑人女性面前有一种受威胁感,尤其是他们的妻子属于这类女性时。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自1960年以来黑人的离婚率上升四倍之多。

我们的文化对社会生活进行分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性别角色。女人们仍然被看成是照顾者;社会期望她们照顾婴幼儿,长者,病患或者残疾人。如果孩子生病了,人们一般会期望孩子的母亲中断工作或者其他活动,全力照顾孩子。如果父母或者亲人需要帮助,便会期望女儿或者媳妇出钱出力,因为没有人会考虑她们要付出个人生活或者职业生活的代价。即使在职业领域,人们关于女性特征的文化观念也很明显。从事服务工作和文秘工作的女性特别多,而男性则得到升迁,担任营利行业的升迁。一个职业女性,如果很独立,有雄心,有指导能力,竞争能力而且有时候还很强悍,就可能被称为“铁姑娘”。由于性别歧视的广泛存在,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多以比男性更优势的条件和更良好的表现获得稀缺的职位。即使如此,白领女性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常常遇到阻力。许多优秀的女性在上升到某一职位时,无论其具有什么样的资格和能力,都很难再有向上发展的空间。即使女性进入社会优势的职业,她们在职业内也很难进入上层位置。

女性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对她们的要求太高,要她们做内外兼顾的“女超人”。有些女性对于“事业家庭全都能拥有”感到欣喜不已,但随后这种喜悦就冷淡下来了,因为她们意识到“全都拥有”变成一种命令“她们必须全都接受。仅仅会持家或仅仅拥有一份事业是不够的。年轻的女性已感觉到,人们希望她们两方面都要做好。而

女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身体和精神上的代价。当女性发现职业上的变化和家庭生活的变化并不同步时,痛苦便随之而来。也许我们应该记住,女超人就像男超人一样,只是连环画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行。有些年轻女子已不再将“全都拥有”作为目标,而是拥有部分----部分事业和部分家庭生活。

关于女强人,我在进入大学以后经常听到同学们关于这方面的谈论。在很多事实面前,我想可以看出现在能力强各方面优秀的女生越来越多了。妈妈也从小教育我,女孩子,要让自己变得强大一些,这样才可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少受别人欺负,包括在今后的婚姻家庭中。的确,我认为女孩要自己能养好自己,不依靠男方,有一定的实力以及能力去稳固婚姻家庭。很多的家庭悲剧中,如家庭暴力,都是因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男方,从某种程度上是女性在依靠男性生活,所以经常受到男性的欺压不敢反抗。但当女方的总体实力超过男方时,就出现了所谓的女强人。大学里很多男生都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女友或者说未来的结婚对象是个女强人,这会让他们失去男性的自信和尊严。而女生之间也常常劝到,女生不要太强大,这样不受男生欢迎,或者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男生。在我的想法里,还是有一定的传统观念,我也认为在婚姻的结合上,作为女性而言,希望男性可以比自己稍微强一点,或者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一些,这也是为了获得所谓的安全感和依靠感。但与此同时,我也是一个比较要强的女生,希望在很多事情上可以做得更好,也要求自己有较好的事业。但我觉得两者并不矛盾,女性可以在家庭内部显示其较柔弱温性的一

面,而在事业上成为一个所谓的女强人。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我所敬仰的女名人:于丹。她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这么一大堆荣誉头衔下,她是那么光辉的女强人。然而在一次课外阅读中我了解了她在家庭生活里的另一面。和于丹在电视屏幕上风光的一面截然相反,她俨然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好妻子,相夫教子,一样不差。有人问她,在家里是谁说了算,她说,当然是老公。尽管在大众视线中她是那么的能说会道,讲起学术来气势十足,但在家庭中,依旧拥有了一个中国传统妇女的气质和特色。在她身上,我看见了一个女人事业与家庭的双重角色的完美演绎,我想,这正是大多数女人所追求的,尽管路途是漫长和艰辛的。

综上所述,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一些接触的事情对性别社会化过程进行了描述。由此可见,性别社会化是人们接受并内化社会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以此支配自己的行为、发展性别角色意识的过程,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性别认同过程。这一学期的《性别社会学》受益匪浅,原来平时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背后还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和学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zn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