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09 05: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学科 认识区域 集体备课内容 二次备课教师 课 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2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 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 教学过程 (引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世界和中国地理,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 (新授) 一:知识结构 二次备课 二:基础知识点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 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 (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1 3、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 自然要素 综合指标 人文要素 4、划分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2、功能区 3、区域的尺度与区域的特点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1

重点解释: 1、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 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 2、如何全面认识一个区域? 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不是一个区域? 从类型、区位特征、共性、区间差异和边界形状五个方面分析判断。 东部季风区符合上述要求,是一个区域。 3、如何区分均质区与功能区? 提示:均质区和功能区的区别在于,均质区内部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其划分的依据就是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而功能区内部则是在某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它是由区域的中 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4、为什么说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都存在差异性? 提示: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就是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分的基础,应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我们所说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 5、为什么说区域既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反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提示:区域内的地理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其地形、气候、土壤、生物等具有相似性,反映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各区域所处位置不同,水热条件、土壤类型、生物种类等也存在着地域差异。 6、认识区域特征有什么实践意义? (1)整体性对于利用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2)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开放性有利于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教学反思

2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地理 学科 二次备课教师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集体备课内容 课 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2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 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二次备教学过程 课 (导入) (讲授) 一、基础知识 (一)区域差异 1、形成原因 2、表现 (二)区域差异比较 ——日本和英国 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 (2)差异性 产生的原因: 具体表现: 2、经济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 (2)差异性 产生的原因: 具体表现: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名称 2、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 重点解析: 1、自然环境区域差异会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哪些方面? 解析: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3

民居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2、英国和日本都濒临海洋,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吗? 解析: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上工农业发达的国家吗? 提示:英国和日本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都不占重要地位,许多农产品都需要进口。 4、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布局都具有“临海型”的特点吗? 提示:日本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利用沿海多优良港湾的有利条件,形成了“临海型\的布局形式; 但英国资源丰富,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 5、根据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结构图,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提示:农业比重都很小,说明农业都不占重要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说明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6、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提示: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构成不一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不同。这说明,人类活动的差异也会导致自然环境的差异。 7、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产生原因有哪些? (1)气候:两国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岸,由于处在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英国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但由于降水较多,日照较少,英国西部不适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多汁的牧草长得很好,乳畜牧业比较发达。日本属于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冬季较为干燥,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众多,农民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地形: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3/4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只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因此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所覆盖。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平原狭小使耕地面积很小,农民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并大力发展水利。丘陵地区多栽培果树和蔬菜。英国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替分布。森林覆盖率低,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区域比较方法: (1)区域差异的比较有 多种方法,不同区域比较方法是不同的。 (2)比较区域环境主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进行。 (3)区域比较一般从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4)自然地理环境的比较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 (5)经济发展的比较主要从经济发展特点、工农业生产及其布局、人口与城市等方面进行。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回答有关问题。 (1)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比较。 (2)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比较。 (3)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中国西部开发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1) 相同点 不同点 美国西部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相近(温带、亚热带) 地形

中国西部 地处内陆 山脉东西走向为主 濒临海洋 山脉南北纵列分布 均以高原、山地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西海岸有温带海洋性气缺失大陆西安气候4

气候 资源 (2)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候和地中海气候 类型 有稀土、铁等矿产 石油、天然气、水能、铜、铅锌等均缺少稀土、铁等矿产 丰富 相同点 能源、有色金属矿山丰富 不同点 美国西部 中国西部 开发有利 条件 不利 西濒太平洋,海运便利 有第二亚欧大陆桥与国际联系 生态环境更为脆弱 多山、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 生态环境脆弱 (3)立法管理:加强国土立法,实行科学管理 保护环境: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或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农业:农业走向专业化.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业: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能源、冶金工业 交通:利用陆上交通优势,促进对外贸易 城市: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进程 教学反思

5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学科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二次备课教师 集体备课内容 课 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通过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能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区域发展4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到过哪些地方,并让学生描述区域特征,引入新课。 (新授) 一、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含义: 一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二、区域发展的过程: 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1、初期阶段 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 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成长阶段 特点: 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3、转型阶段 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 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4、再生阶段: 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

二次备课 6

地区的投资环境。 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活动: 大庆市的发展 问题: (1)大庆市的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2)对大庆的“二次创业”,你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3)大庆区域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教学反思

7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学科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二次备课教师 集体备课内容 课 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 分析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 进行案例教学 教学难点 分析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及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区域差异比较的有关项目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 3、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 4、社会条件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与宗教等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1、定性的方法 2、定量的方法 3、综合的方法 三、活动事例——长江三角洲不同 区域的差异 1、搜集资料 2、整理、分析 活动(一) 区位条件 贵州 长江上游,云 贵高原东北部,位于西部地区 湖北 长江中游,跨 长江、汉江 位于中部地区 上海 长江入海口 长江三角洲 前缘;腹地 广,劳动力 素质高 资源 匮乏 二次备课 自然条件与 自然资源状况 地形以山地、 丘陵为主 生物、矿产和 能源资源丰富 2855.8 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生物 、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 7803.0 人均GDP 37393.0 8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15.9 321.4 2068.8 活动(二) 绘制三省市的GDP总量柱状图 绘制三省市的产业结构饼状图 活动(三) 三省市的发展阶段比较 资源优势 贵州省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丰富 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 湖北省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丰富 大产业结构 不合理、第 一产业比重 较大 成长阶段 上海省 人力资源 丰富 主要问题 交通拥挤 居住拥挤 环境质量差 能源原料 不足 转型阶段 区域发展阶段 初期阶段 教学反思

9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学科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二次备课教师 集体备课内容 课 时 授课类型 1课时 新授课 简述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的观点 教学目标 简述人地中心论。 简述人地伙伴论。 教学重点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进而加 以利用。 教学难点 人地伙伴论对我们的启示 二次备教学过程 课 [导入新课] 讨论:课本2-1-2图,回答: 从纬度位置看,世界天然橡胶主要分布在哪里?我国与世界的分布有什么不同之处? 天然橡胶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根据其生长习性,在北半球一般分布在北纬18o左右。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却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种植区之一。 这一案例,对我们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启迪? 西双版纳虽然纬度偏高,但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优越,全年高温多雨,适宜天然橡胶生长,当地居民积极引进天然橡胶,并对其品种予以改良和精选,成为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种植区。这一案例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那么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所经历的阶段不同,那么主要有那几种不同的观点呢?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出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地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三个阶段。 一、 地理环境决定论(板书) 1、发展过程(板书) 问题: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生产力水平如何?

10

答:低下并且发展缓慢。 问题:早期由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大还是小? 答: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大,也就是说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结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由于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在古希腊时代,人类逐渐萌生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这是人地关系理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观点。 核心思想是什么?学生看书: 2、核心思想及产生结果(板书) 结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的适应环境。 束缚了人类的主管能动性 问题:结合知识窗自学: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谁?著作? 拉采尔《人类地理学》 讨论:该观点的历史局限是什么? 3、历史局限(板书) 结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承转: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因此受到了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运而生。 二、 人类中心论(板书) 1、发展过程(板书) 展示标语口号:“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讨论:这些言行的过激在什么地方?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有何危害? 问题:人类中心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核心思想及产生结果(板书) 答: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人类可以从自身需求出发,追求和征服自然。

11

讨论:该观点的历史局限是什么? 3、历史局限 结论: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问题:美国和前苏联大规模地开垦草原,反映了怎样的人地关系?导致什么后果? 危害: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分析:地理环境决定论重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中心论则重视人类对环境的征服和改造,但是两者都只是片面夸大于问题的一面,忽视了一方面都有不足之处。 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悲观派和乐观派的大论战。分组讨论问题: 正方:悲观派 反方:乐观派 两派的主要观点? 结论:悲观派如果世界在人口、工业、粮食生产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按照当时的增长率继续下去,那么未来100年内地球上的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结果是人口和工业生产的增长将不可抑制地下降,避免这种情况法省得最好办法是限制经济增长甚至“零增长”。 乐观派:环境污染并非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不可避免的后果,而且技术进步本身还提供了消除污染的可能性;自然资源储量虽然在减少,但技术进步也可不断制造和发现新的资源;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无限的,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承转: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逐步构建了人与地理环境的新型伙伴关系。 三、 人地伙伴论(板书) 1、 发展过程(板书) 2、 核心思想及意义(板书) 学生自学讨论在班内交流 1、 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人地伙伴论的意义是什么? 结论:1、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12

2、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 [小结]: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由地理环境决定论到人类中心论再到人地伙伴论,反映了近代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可以实现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列表比较三种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产生前提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低,对地理环境依赖性大 核心思想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产生结果 束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理论评价 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对人地关系的一种极端认识 人类中心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并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人地关系和谐统一,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人地关系的另一种极端认识 人地伙伴论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反思并意识到以往经济行为所存在的问题 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是建立在人地关系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指导人地关系研究及时间的新思维观点 教学反思

13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学科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二次备课教师 课 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2 集体备课内容 教学目标 1.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概况和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2.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 4.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5.以及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行为表现及后果。 2.突破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板书) [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并讲解) 1983年,为了探索如何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开始将可持续发展概念提上国际议程,并强调它对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适用性,从而使这个概念在全世界得到认可和普及。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 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由定义可知,可持续发展既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是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因此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经济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如下图)。 14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讨论]: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代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让学生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出发,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最后由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1)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发展”,而经济发展,尤其是工、农业发展更是“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但是,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是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的工业发展和持续的农业发展。 持续工业包括综合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和树立生态技术观。综合利用资源指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倡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指“零废物排放”的生产。就生产过程而言,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对产品而言,生产“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即保持生产对社会环境和人类无害的产品。生态技术观指应用科学技术与成果,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 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 (2)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以“物”为中心,以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为中心,解决好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之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则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康乐和发展为中心,解决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问题。由此看出,二者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发展,才能求得整个国家持续、快速、健

15

康的发展,全体公民过上美满、愉悦、幸福的生活。1991年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从社会科学角度,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融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这一定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实质。 (3)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范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即研究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寻求改善环境、造福人民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昌盛地向前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的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加之生态系统又能通过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所以,可持续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环境保护,而是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强调各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寻求的是人口、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所谓时间上的公平又称“代际公平”,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一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前的状况是资源的占有和财富的分配极不公平。所谓空间上的公平,又称“代内公平”,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据联合国统计资料,世界人口中20%的最富有者占有世界总收入的83%,而最贫穷的20%人口仅占有1.5%。富裕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0%,但所消耗的能源却占70%、金属占75%、木材占85%、粮食占60%。如此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无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应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解决的问题。此外,可持续发展观还认为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也应该是公平的,应该相互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中把这一公平原则上升到尊重国家主权的高度:“各国拥有按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管辖范围内或控制下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国家或本国以外地区环境的责任。” [阅读]:中国在消除农村贫困上的成就 中国在消除农村贫困采取的措施:不断增加扶贫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国家坚持开发式扶贫,实行科学扶贫,发挥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组织以工代农和适量有序的劳务输出。 (2)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许多制约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 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以保障人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人类要尊重生态规律、自然规律,能动地调控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能损

16

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保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经济的发展要同环境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相协调,不能以损害人类共有的环境、浪费自然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发展要与自然和谐。 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 [阅读]:承载力 承载力在生态学上的含义是指在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下所能够生存的某一物种的最大个体数。一般可分为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和土地承载力 (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要达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必须建立起巩固的国际秩序和伙伴关系,坚持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的“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鉴于历史责任和现实情况,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全相同,但是,对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经济发达国家负有更大的责任。要建立新的、公平合理的、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及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阶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 承转:前面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那么,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应以实际行动来体现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与必然性。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的第三部分,然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认识并了解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3.我们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做到可持续发展。 在同学们阅读完课文后,对于上述三个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内容加以点拨: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性,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就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观念是对传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挑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我们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我们是否认知、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只有首先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的目标。从根本上讲,需要人类在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根本的变革。在实践中,这种变革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课文中举到了清洁生产、公众的参与和选用带环境标志的产品这三方面的例子,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如人类活动必须严格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资源;

17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统一;在全球范围内共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建立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等等。 基于上述内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如不吃野生动物,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袋,不捕捉青蛙、益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垃圾,不乱涂乱画,不攀折花木等,并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宣传员。 课堂活动:通过上面的学习,组织学生阅读清洁生产循环图,了解清洁生产的含义,并完成以下问题: 投影展示:读下面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1)清洁生产包括利用清洁______、清洁的______过程和清洁的______。 (2)传统的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是把焦点放在______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____________对环境的影响。 (3)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上溯到______,并拓展到______。 (4)清洁生产是一种将______效益与_____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它有利于人类实现______发展。 (5)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______基地,为保护环境,国家已决定将______市列为全国清洁生产试点城市。 答案:(1)能源 生产 产品 (2)末端 废弃物 (3)源头 生产全过程 (4)经济 环境 可持续 (5)能源重化工 太原 教学反思

18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学科 二次备课教师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集体备课内容 课 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2 教学目标 1.中国政府针对国情制定的行动纲领 2.了解中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3.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2.中国政府针对国情制定的行动纲领。 3.中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战略措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绿色GDP、人类发展指数。 2.掌握计算活动中水泥厂污染造成损失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接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但是它的概念、准则和行动纲领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同学们可以看一下课本上的这幅漫画,面对环境问题,我们每个人应具备怎样的态度和责任?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新授]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在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中,共同组成了复合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深刻的变革。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板书)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举例]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做一国之君却不能严格地管理山川、沼泽和土地,不能立他做天下的帝王。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砍伐栽种不失季节,所以山林就不会没有草木,百姓也会有多余的木材。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使水塘枯竭而捕鱼,怎么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山林去打猎,怎么能打不到野兽,但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承转]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2.目前我国的国情 (1)庞大的人口压力。 耕地占7%,而人口占21% 。用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6倍的人口。每年

二次备课 19

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掉。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人口压力 经济迅猛发展 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 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3)深刻的环境危机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补充]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又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其中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建立费用与资金体制、加强教育、发展科技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任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和防灾减灾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能源和生产消费等部分。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保护大气层;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 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板书) 1. 人口战略 [说明]2001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其中5000万为贫困人口,5000万为残疾人,15岁及以上半文盲人口1亿多。在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16亿。 [提问]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回答]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 [提问]针对以上人口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回答]一方面,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知识窗]人类发展指数(HDI)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5月发表的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它包括具体的三个指数:①收入——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 ②寿命——反映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用平均预期寿命来评价计算; ③教育——指公众受教育的程度,反映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状况,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资源战略 [自学提示]我国资源的现状如何? 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对资源的不合

20

理开发利用,资源短缺已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压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阅读课文和知识窗]为什么节约能源势在必行? [回答]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能源利用率长期偏低,而且提高缓慢。 [提问]应采取什么措施? [回答]既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又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潜力,促进其增值,并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生活消费等方面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3.环境战略 [自学提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回答]面临的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解决措施: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承转]近年来我国在环境问题的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环境问题还比较严重。 [补充]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老问题,但在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环境污染过去主要集中在城市,现在乡镇企业发展后,农村的环境污染程度比以前大大增加了。 [知识窗]绿色GDP [讲解]多年来,提到增长,人们就会想到GDP的增长。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有增长不一定就有发展”。增长和发展都必须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这种代价就叫“生态成本”。针对这一问题,生态经济学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即从现行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 计算公式:绿色GDP=现行GDP-自然部分虚数-人文部分虚数 (自然部分虚数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生态质量退化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 人文部分虚数主要包括人口数量失控造成的损失、疾病造成的损失、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等。) 提出绿色GDP的概念,最关键的是促使决策部门和公众观念的变化。公众形成关心、爱护环境的社会风尚,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4.稳定战略 [承转]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那么,该怎样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战略? [小结]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选择。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各国面临的困难和关心的问题各不相同,因此是石刻持续发展的具体道路也不会完全相同。人口问题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青年学生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对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有所了解,逐步养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教学反思

21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学科 二次备课教师 学会小区域调查 集体备课内容 课 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其各种问题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社会信息。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进行科学普查的方法,初步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开展小区域调查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步骤 根据活动示例,自主设计并开展一次小区域调查活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探究了人地关系的发展演变,领悟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但是,如果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小区域,如何知道人地之间是否协调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小区域调查 [板书] 单元活动 学会小区域调查 [设问诱思]:我们开展小区域调查有什么目的和意义呢? [板书]: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学生甲回答]:了解区域现状,学以致用 [学生乙回答]: 1.深入了解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区域课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通过调查研究,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掌握区域调查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总结承转]: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目的明确了,就该具体实践了,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呢? [板书]:二、调查的方法和途径 调查方法 1. 野外实地考察 野外实际考察是自然地理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对地表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测量、分析,为地理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 2. 调查访问

22

其对象一般包括个人、群体、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对个人、群体的调查访问,可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访问,主要为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 [教师讲解]:实际上,要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并不是那么容易,在调查之前要先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我们应该做好那些准备工作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4页“知识窗----如何做好调查签的准备”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44页“知识窗----如何做好调查签的准备” [承转]:我们了解了两种主要的调查方法,但是对某些涉及面广、两大的社会现象,则应该采取另外一种调查方法了 3. 问卷调查 采用这一方法应注意:样点选择要有代表性;调查方式以填表或询问等为主;表格中所拟问题要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调查的资料进行归类并认真分析,得出与实际相符的结果。 调查步骤 选定调查内容与课题 制定调查计划 进行实地调查 整理调查资料 撰写调查报告 交流调查成果 [教师讲解]:小区域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两方面,内容很广,课题很多。如何确定调查内容呢?下面我们就一庐山为例来分析 [板书]:三、调查的内容------以庐山小区域调查为例 [课件投影]:展示中国政区图,找出江西省庐山 展示庐山风景图 展示庐山位置和庐山景点分布图 [设问诱思]:庐山的区域特征是什么?其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阅读“知识窗”,思考上述问题,可相互讨论 [学生阅读、分析、回答]:略 [师生共同总结]:

23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江西省北部,东临鄱阳湖,北濒长江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海拔600米以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600-900米为亚热带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900米以上为落叶阔叶林和耐寒的针叶林 土壤:红壤 水文:东临鄱阳湖,北濒长江 地址:地质构造复杂 经 济条件 保留着我国古代位居“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又有近代的别墅群,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庐山云雾缭绕、夏季凉爽,是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教师总结承转]:我们以庐山为例,对区域调查内容的选择作了简单的了解,那么调查报告主题内容如何选择,并以何种文本形式呈现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7页,思考上述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 综合性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地理位置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及其流动状况区域产业结构状况产业分布、聚落分布情况城镇建设情况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专题性调查内容包括: 自然地理专题。(例如,庐山气候资源调查研究,庐山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庐山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研究,庐山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研究等) 人文地理专题。例如,庐山(牯岭镇)聚落分布特色、庐山名人别墅群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庐山旅游地理研究(旅游资源开发调查、旅游客源调查、旅游交通调查、旅游线路调查与优化设计、旅游商品调查、生态旅游调查等)。 区域地理调查报告的撰写 \\调查报告的撰写是对调查工作的全面总结,要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调查报告最好附上相关的地图、图表和照片,论述和结论要简明、清楚,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调查报告一般包括引言、被调查区域的地理概况、地理考察中主要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结束语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六方面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P48页“知识窗” 教学反思

24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学科 二次备课教师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集体备课内容 课 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2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 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 水土流失的影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断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 (边引导学生读图边叙述)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但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农耕历史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本节课我们将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 (板书)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一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电脑显示)图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先由学生到讲台前指图(用鼠标指,点击后边界闪烁)表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再根据图等高线高程判断其大致海拔高度和地势状况。 二次备课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 1.基本特征: (1)四至: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 25

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2)面积:30万平方千米。 (3)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 (4)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5)植被: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几近光裸。 (连续提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结合上学期所学的黄河的内容,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会帮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承转)这一切,都是水土流失惹的祸。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黄土高原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这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景观图,要求学生观察后说明黄土高原的地面覆盖物和植被覆盖情况。 (学生表述)略 (承转)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26

黄土高原范围,(教师讲述)高原以东是我国东部的沿海地区的内陆地区。以西是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 (点击显示)我国最西一列山脉: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巫山一雪峰山,学生判读出两侧主要地貌:东侧主要为平原、丘陵,西侧主要为高原山地(点击显示主要地形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带。 (点击显示)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学生判断出两侧所属干湿地区类型(根据学生回答,点击显示干湿地区类型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湿润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引导学生判断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两侧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点击显示自然植被类型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 (提问)基于以上自然因素以及其他人文条件的差异,样的差异?分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点击显示此线两侧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呈现怎 (学生回答)东南部为我国主要种植业区,西北部为我国主要牧区(点击显示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带。 (教师归纳)黄土高原处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过渡性位置,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稳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从而使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和严重。 学生阅读课本“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举例”,并简要说明黄土高原多发哪些自然灾害?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并显示板书)黄土高原多发自然灾害,除这些自然因素影响外,更有人为的原因,如因人口增长过快而过度放牧和樵采、陡坡开荒、垦殖草地等,从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脆弱的生态环境主要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2.人为原因 27

(引导学生看书总结) 影响因素 特点 影自 然 因 降水 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 水土流地形 地形过渡带,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植被 素 土壤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失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人 为 因 素 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 植被破坏(水蚀、风蚀) 加水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破坏林草植被,破坏林草物种 流开 矿 矿 开挖露天煤破坏植被,形成新物源 河道滩地开矿 泥沙入河 (承转)为解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在很少或没有其他经济收来源的情况下,由于宜耕地区早已被开垦为农田,于是只能在生态系统很脆弱的地区如林地、草地、陡坡地垦殖,以期望增加粮食,从而引起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电脑显示)图3.3《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28

(思考讨论):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人均耕地减少 B:植被破坏 C: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D:毁林开荒 E:需要更多劳力) (2)人口增长所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框图中如何体现出恶性循环的? (4)为什么说人口过度增长是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回答)略。 (课堂讨论)有人说,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有赖于植被,而植被恢复的必要条件则是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力的协调。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举一两个实例说明你的理由。 (形式):学生按前后4个分成一组进行讨论,然后选派代表陈述观点。在陈述小组观点后,持相同观点的其他小组可以作旁证说明,相异观点的小组可以补充说明。教师主持讨论,适时点拨引导。 (点拨参考):同意这种观点。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承载力低,但现在实际人口已严重超过联合国计算的本区人口承载力。过多的人口,使得人们被迫开垦种植坡度在30℃以上的陡坡地,开垦指数达到了极限,用于水土保持的土地根本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植被恢复必须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力相协调,否则即使人工栽树种草,也会徒劳无功,沦人恶性循环的境地。 (小结)人为因素在现代水土流失成因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反过来讲,只要人类能控制和改善自己的不合理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治理水土流失的。 (承转)那么,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呢? (板书)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在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治理水土流失的宝贵经验,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许多水土保持的措施。 (指导阅读)阅读本栏课文,并简要叙述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 29

(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须与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合理调整相结合,压缩耕作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对>25°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并建设高产良田和优质草场,来弥补由此带来的粮畜减产。同时开矿不忘复垦,做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承转)下面我们来了解黄土高原人民所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指导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有关课文,思考: (1)什么是小流域? (2)治理小流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有何指导意义? (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什么? (4)小流域综合治理需结合采取哪些措施?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小流域的含义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1)含义: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可以看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 (2)意义:对小流域进行自然条件改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便于合理安排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生产用地和统一管理,而且可以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进行大、中流域或以县为单位的大面积治理,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脱贫致富。 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 措施 功能 打坝建库 平整土地 储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 工程措施 修建基本农田 合理利用水土 抽、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 深耕改土 科学施肥 蓄水保土,提高肥力, 农业技术措施 选育良种 充分利用光热 地膜覆盖 轮作套种 3、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实行了“保源、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 (小结)教师自叙:六道沟人民在“保塬、护坡、固沟”实施过程中都注重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并用,特别是护坡措施中的“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既有工程措施,又有生物措施。综合治理收到良好效果,通过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这里广阔的塬面条田纵横,坡地上梯田环绕,沟底有坝地,沟头有防护,沟道有沟边埂,起到固沟作用。同时在治理过程中开发林粮、果粮生态农业体系,开辟了新的林地、果园,致力于开发相结合,与治穷致富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课堂小结)黄土高原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特点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基础,人为破坏作用对水土流失起了加速作用,而且事实证明人为因素在现代水土流失成因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了解这些内容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使学生震惊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如此严重,另一方面又增强了恢复植被,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信心。因为人类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通过改善社会经济结构,制定相关的农业、人口、水土保持政策,采取各种相应措施,水土流失问题是能够治理的。六道沟通过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小流域治理方针,并初见成效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30

(最后让学生归纳说明): 1.据图简要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位置的特殊性。 2.简述水土流失的成因。 3.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 (56页活动作为最后的课堂练习)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点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治理也要综合进行,而且要坚持治理和开发相结合。 教学反思

31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学科 二次备课教师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集体备课内容 课 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2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 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教学难点 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几节课分别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一些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从本节开始,我们利用两节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我们以前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的发展。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二次备课 [新课教学]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板书) 本节内容主要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了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过程,我们学习时应推而广之,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有一正确认识,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这些工业区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多数是在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上述所提及的,后来,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超级油轮、巨型运输船舶和集装箱的出现,形成了“临海型”的工业布局区域,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意大利的塔兰托等,这些也属于传统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7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衰落,有些工业区后来经过长期的改造历程后,现在又成为一颗备受众人关注的新星。下面我们以德国的传统工业区——鲁尔区为例,加以详细分析。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参看相关地图分布内容,了解鲁尔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以及当时如何形成世界上有名的工业地域。 (同学们看课文时,我们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或投影仪,把鲁尔区的位置与资源分布图制作出来,课本图5.35,供同学们参考。然后,老师再作具体分析。)

32

鲁尔区煤田和钢铁工业分布图 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区内煤藏丰富,水陆交通运输便利,工厂林立,城市栉比、人口稠密,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煤炭、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工业,电力、石油提炼、电子、军火等工业亦占重要地位,是以采煤、钢铁、机器制造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原联邦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下面,我们结合刚才的图形,重点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几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 1 .便捷的水陆交通(板书) 鲁尔区位于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淡水河流之间,加上附近的支流及人工运河,河网密布,淡水资源充足,满足了其生产、生活的需求。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联系了东欧与西欧、北欧与南欧地区,地理位置既优越也重要。陆上交通广布,铁路网稠密,从法国巴黎通往北欧和东欧的铁路,由本区穿过。这里的高速公路已交织成网,区内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千米,从德国西部通往柏林和荷兰的高速公路也由本区通过。此外,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不仅联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达海洋,有着方便、廉价的水运条件,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其中,内河航运尤为重要,因为鲁尔区所需的铁矿石主要经荷兰的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航运运入,而工业产品的输出也主要由这条运输线承担。方便的陆上交通,把鲁尔区与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2.丰富的煤炭资源(板书) 鲁尔区是在鲁尔煤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发展了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等工业的发展。鲁尔煤田储量大、煤质好,煤种齐全,含硫低、发热量高,开采条件好。 3.广阔的市场(板书)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以鲁尔区为核心,方圆100千米内,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鲁尔区生产的70%以上的煤炭和钢铁在此加工、消费。 鲁尔区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中型机械制造基地。 总之,德国鲁尔区有着诸多有利因素,再加上原有的基础设施、科技力量等因素,在二战后,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至70年代,德国(主要指当时的西德)的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课堂活动]:表格中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填写,老师加以概括与归纳(如下表)

33

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充沛的水源 具体体现 硬煤储量丰富,其中有利于工业开采的约342亿吨,按目前开采量计算,大约还可以开采450年 离法国东北部的洛林铁矿区较近 区内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埃姆舍河等多条河流 ①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②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 发挥的作用 煤炭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区内传统的五大部门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钢铁工业是鲁尔区的主导部门 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区内所需铁矿主要通过内河运入,而工业产品的运出也依赖于此。方便的陆上交通把鲁尔区与德国及欧洲其他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刺激生产的规模和技术革新 便利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承转:我们了解了鲁尔区的区位特点,那么,根据前面所学的内容可知,在鲁尔区发展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等相关工业部门较有利,事实也正如此。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革新等原因,使鲁尔区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深受影响,工业经济明显衰落,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鲁尔区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 二、 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从环境恶化、传统产业的衰落等几方面来了解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几个主要原因。 同学们在看完课文后,老师及时归纳、总结,并以此为例,说说我国的传统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避免的教训及应借鉴的经验。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其经济地位逐步下降,尤其是煤炭和钢铁工业,这也标志着鲁尔工业区的鼎盛时期已过,经济发展需作重新调整。那么,鲁尔区从鼎盛时期走向衰落的过程,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环境恶化: 1.鲁尔区矿山遍野,煤渣、矿渣、堆积成山,占用大量土地。 2.工厂烟囱林立,不断地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 3.热力发电又产生大量的热污染。 4.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流。 各种污染对鲁尔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为害。莱茵河污染严重,河水的含氧量下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致使水中生物大量死亡。 传统产业的衰落: 1.生产结构单一(板书) 由上可知,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借助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从附近运入铁矿,依据其主要的区位条件,鲁尔区的工业自然就是以煤炭、钢铁为主,最终形成了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了电力、机械、化工等工业生产(如课本图5.33),即鲁尔区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其中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则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34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板书) 煤炭开采深度加大,人工成本过高,从其他国家进口原煤甚至比当地还便宜。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鲁尔区的煤炭开采量逐年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进步,冶炼钢铁所消耗的煤炭量逐渐降低,(如课本表5.3),这样,煤炭的能源地位开始下降,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下降,随后则影响了钢铁工业,及相关的汽车、造船等产业,最终使全区的生产产生连锁反应,生产衰落。 年份 煤 铁矿石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1800年 1900年 4 2 1985年0.75 1.3 2 1.8 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 单位:(t) 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板书)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革命的每一次革新,都会促进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既产生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在鲁尔区,20世纪50年代之前是其鼎盛时期,当时工业布局已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基本呈现“饱和状态”,如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新的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那些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等),则不愿意到此设置厂矿基地,它们在环境及条件适宜的地方,重新布置生产,进而形成新的工业地域,削弱老工业区的经济实力。 总之,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尤其是新技术革命对传统工业的冲击,使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甚至使一些工业部门面临倒闭、破产的危险。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面对一些客观因素的变化,我们也应以发展的、变化的特点来看待。对于鲁尔区的发展,我们可以进行一次讨论,假如你是决策者,为了鲁尔区的继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如何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下面请同学分组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之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板书) 面对困境,鲁尔区开始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一系列加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35

鲁尔区在综合整治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机构多元化(板书) 1.调整产业结构(板书)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鲁尔区有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即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那么,在改造过程中,鲁尔区也从煤炭、钢铁开始,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经过整治,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大幅度下降,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却大幅度提高。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出现,如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鲁尔区利用其区位的优势条件,改善环境,消除污染,积极新建或迁入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且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本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2.调整工业布局(板书) 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原有结构必然打破,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区内原有的工业分布重新调整,以保证新结构下各产业部门的平衡发展。例如,鲁尔区的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靠进口,为了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逐步调整,集中到西部,有的钢铁公司还通过与荷兰联营,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再把那里炼出的生铁运到鲁尔区炼钢、轧材。这样,老的工业部门得到调整,新的工业部门又得到安置,新老工业相得益彰。 3.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板书)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进步、科技手段的应用,发展科技成为维护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推动了社会的巨大发展。为此,鲁尔区自60年代相继建立了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等几十所各种专业的高等院校、为数众多的中等技术学校以及一大批科研机构,各大型公司也普遍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这样,本区依靠强劲的科技力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板书) 伴随传统工业的发展,本区对煤炭、铁矿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三废”(废渣、废水、废气)也越来越多。工业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江河湖海,使水质恶化;燃烧煤炭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工业所排放的废渣堆积如山,占用大片田地,淤塞河道,污染环境。 为了改善本区环境,鲁尔区采取了多种措施治理环境的污染。 首先,改造河流,在鲁尔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统,污水净化系统,除了解决水污染外,还具有蓄水拦洪、发电、旅游等作用。 其次,全区的烟囱自动报警系统全部建成,各企业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气体和灰尘的装置,使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外,还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 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使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这样,吸引了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新兴电子工业部门,使它们能够落户在此。 通过上述诸多治理措施,现在的鲁尔区,已步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不仅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工业布局较为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而且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地区。目前,本区又成为一个让世人瞩目的工业区。 活动: 1.学生讨论分析东三省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资源条件 总结,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是煤、铁、石油、天然气;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好,交通便利,农业也比较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2.学生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在全国地位下降的原因。

36

总结,1、自然资源短缺和锐减(尤其是煤和木材) 2、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矛盾(轻工业,包括木材、造纸、棉纺等。重工业,包括,采掘业、金属加工等,都是资源型工业,随着资源的枯竭,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3、匮乏的资金和相对落后的技术 4、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5、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能力较弱 教学反思

37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学科 二次备课教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例 集体备课内容 课 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2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理解不同区域资源的差异(结构、数量方面)和经济的差异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以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为例,说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南多北少的特点,加深对南水北调背景的认识。 2. 掌握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简要说明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3. 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及在此过程中须注意的诸如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 1.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简要说明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的主要特教学难点 三线工程方案及其优、缺点。 点。 2.南水北调的意义。 二次教学过程 备课 导入 请大家回顾一下,第一册我们学习水资源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很好,总量比较大,分布? ??不均匀,南多北少,那么为了缓和西北和华北地区资源的短缺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学生回答) ??既然是跨区域调配,那么近年来我们国家采取的大型调配是? ??南水北调!由此,综合分析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一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2).地域上,我国水资源分布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南多北少,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方面,东南沿海为丰水带,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为多水带,华北、东北大部分为过渡带,西北及青藏的一部分为少水或缺水带。 3).中国水能资源的空间分布以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为主,占70%左右,西北次之,东南、华东、华北较少。 (教师综合分析):我国南北的耕地比重人口比重人均水量等各项指标与水资源比重严重失调,尤其是华北地区在社会经济中起重大作用,但气候持续偏旱,缺水形式日益严重。 2.(承转)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38

1)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干流长,流域面积广,水资源量大,属于我国的丰水区。 2) 长江不仅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而且长江自西向东流经我国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3) 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地理条件有利于兴建从长江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承转)大家都清楚我们国家地势三大阶梯的划分,那么我们国家南水北调的总体方案是什么 ? 1.总结: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 1)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势高于西北和华北地区,可以自流供水,但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 2)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可自流供水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北京和天津等) 。 3)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在黄河以南因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和扩建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后,经位临运河、卫运河、南运河自流到天津。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积极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实施后,将有效缓解调入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1) 社会效益:供水区是我国人口多经济重要的区域,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进一步改善供水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同时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2) 经济效益: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实施后,大大促进供水区的经济发展。 3) 生态效益: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的,控制地面沉降,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1) 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季节,长江径流量减少以后,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 径流量减少有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 调水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4) 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5) 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教学反思

39

备课组 课 题 上课时间 届 学科 二次备课教师 走进“数字地球” 集体备课内容 课 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1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运用相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理解数字地球的定义,特点 理解数字城市的意义 教学难点 明确3S技术的概念和区别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节3S技术吗? 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取某区域全面资料的技术。 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能为无人区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侯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 GIS: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能对获得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的技术。 新课 一、 认识“数字地球” 有了以上的回顾,我们来认识一下数字地球: 1、 数字地球的提出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做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中首次提出的。 他指出:数字地球是指一个以地理坐标为依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海量数据、立体显示地球信息的技术系统。 2、 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 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需要很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贮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并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融合。 2、 数字地球的特点 (1)、数字地球具有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这三者的融合统一,是数字地球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za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