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考试题库

更新时间:2023-04-06 19: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一)卫生应急法规制度

1、某城市(X市)第一中学分为初中、高中部两个大院,初、高中部大院隔中山大街相望,分属A和B

行政区。初、中高部使用同一储水箱供水,水箱位于A区初中部大院内;6月份发生波及两个大院的诺如病毒水型暴发事件,发病人数达320人。请问本起事件处置工作最终应由何部门负责?( C )

A.A区人民政府

B.B区人民政府

C.X市人民政府

D.A区卫生行政部门

E.A、B区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负责

2、处于G省A、B两市相邻地区的风景区发生了霍乱水型暴发事件,涉及相邻的几个村落,其中属于A

市AX县的AY村发病15人、AZ村发病20人,属于B市BX县的BY村发病30人。经调查,主要原因为景区溪流受到上游污染所致。请问本起事件处置工作最终应由何部门负责?( D )

A.AX县、BX县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负责

B.AX县、BX县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C.A市、B市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负责

D.A市、B市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E.G省卫生厅

3、村民A某在禽类加工厂工作,因民事纠纷而成为被告,在既定出庭前2天,其所在车间发现一例人感

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A某在同一时间出现发热、咳嗽症状。下列哪一措施是合理合法的?( A )A.对A某进行隔离观察,出庭暂缓

B.对A某进行采样检测,如禽流感病毒指标阴性,则及时出庭

C.要求A某服用达菲,及时出庭

D.要求A某佩带口罩,及时出庭

E.法官等工作人员服用达菲,A某及时出庭

4、为了确保不出发生事故,相关部门/机构应对可能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

和风险评估。哪一部门/机构对某省级种子辐照中心的放射源负有检查、监控责任?( C )

A.所在省人民政府

B.所在市人民政府

C.所在县/区人民政府

D.所在省卫生厅

E.所在地省级疾控中心

5、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卫生应急机构是:( C )

A.卫生行政部门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

C.卫生应急办公室,设区市级、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门机构

D.医疗卫生机构

E.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6、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海淀区某承担赛事的大学发生一起26人的食物中毒事件,下列哪种说法是

正确的?( C )

A.学校电话直接向奥组委进行报告

B.迅速调查处置,避免信息扩散引起国际影响

C.可以按IV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网络报告

D.不能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级并网络报告

E.迅速关闭该大学的食堂

7、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

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哪一级部门批准?( B )

A.卫生部

B.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E.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批准

8、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外信息发布的主体是何种单位?( B )

A.各级人民政府

B.卫生行政部门

C.各级疾控中心

D.事件涉及医院

E.事件涉及学校

9、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如需要公众参与,需报请何部门同意?( C )

A.本级卫生行政部门

B.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C.本级人民政府

D.上级人民政府

E.本级公安部门

(二)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

10、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报告?(C)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11、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向省级人民政府报告,省级人

民政府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其报告时限分别为:( C )

A.1小时、1小时

B.1小时、2小时

C.2小时、1小时

D.2小时、2小时

E.2小时、30分钟

12、某小学发生了26例流行性感冒病例,当地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按照

一起未分级事件进行了报告,随着病例的增多达到108例,则事件达到什么级别?( B )

A.未分级

B.一般

C.较大

D.重大

E.特别重大

13、2012年,某县1月报告甲肝确诊病例70例;2月报告87例,且县(区)级疾控中心对1月报告

5例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截至2月29日,该县累计报告和2月份报告甲肝确诊病例数正确的是:( B )

A.累计病例157例,2月92例

B.累计病例157例,2月87例

C.累计病例162例,2月92例

D.累计病例162例,2月87例

E.以上都不正确

14、“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同时纳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

统”管理,经实验室检测,排除麻疹诊断,订正疾病名称为其它疾病,订正病例报告正确操作方法:( C )

A.原报告机构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原报告病例进行订正报告,并推送至“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

B.辖区疾控中心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原报告病例进行订正报告,并推送至“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

C.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订正报告,该信息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同步为其它疾病

D.上述答案B、C都对。

E.报请上级疾控中心,由上级疾控中心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原报告病例进行订正报告15、有关传染病疫情报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B.军队医疗机构向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时,应向军队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C.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发现军队食物中毒疫情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D.毗邻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需经上级人民政府同意,方可互相通报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E.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调县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共同开展调查与救治工作

16、在一起经实验室确认的流感暴发疫情中,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未报告病例,正确做法:

( B )

A.按照实验室诊断病例进行补报

B.按照临床诊断病例进行补报

C.按照疑似病例进行补报

D.按照同类病例进行补报

E.因无实验室检测证据,可以不报告

17、某中学5月3日发生5例霍乱病例,并分别于4日、6日、8日、11日新发生2例、1例、1例、

2例霍乱病例,本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较合适的分级应是:( B )

A.未分级

B.一般

C.较大

D.重大

E.特别重大

18、医疗机构在发现乙肝病例后,如已知该病例曾经做出诊断并被报告过,正确做法是:(E )

A.需每年报告1次;

B.超过半年需再次报告;

C.超过3个月需再次报告

D.登记但不需网络报告

E.不需报告

19、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

进一步扩散趋势。此情况属于哪一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 )

A.I级

B.II级

C.III级

D.IV级

E.未分级

(三)公共卫生监测

20、疾病监测可以分为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以下属于被动监测的是:( B )

A.虫媒密度监测

B.法定传染病报告

C.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D.环境水体病原监测

E.传染病报告漏报调查

21、霍乱监测工作中外环境和食品监测的目的是:( D )

A.及时发现病例,掌握疫情动态,分析流行因素

B.掌握霍乱疫情的环境影响因素

C.了解霍乱弧菌的传播途径

D.了解霍乱弧菌在外环境的存在和变化情况

E.保证食品安全

22、对某市两个月内收集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个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不能获得的结果:( B )

A.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

B.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

C.重症病例就诊的特点

D.重症病例的重点人群

E.重症病例的优势病原

23、下列属于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 E )

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C.重点传染病加强监测系统

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

E.Pulse-Net监测系统

24、以下哪一类信息的收集不能称之为症状监测?( D )

A.“发热”主诉

B.营业员缺勤

C.学校缺课

D.出院诊断

E.120求救电话

(四)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能

25、出现单一流行高峰之后,接着又出现一批病例,在流行曲线上形成拖尾现象,这往往是由于:( D )

A.非同源连续传播

B.同源共同传播

C.同源连续传播

D.同源共同传播后继之以接触传播

E.非同源连续传播后继之以共同传播

26、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 E )

A.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

B.携带时间的长短

C.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

D.接触携带者的易感人数

E.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及预防控制措施

27、对于经实验确诊、同源性一次暴露所引起的暴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可从发病高峰倒推一个平均潜伏期来推算暴露的日期或时间范围

B.可从发病高峰倒推一个最长潜伏期来推算暴露的日期或时间范围

C.可从流行曲线的尾部向前倒推一个平均潜伏期来推算暴露的日期或范围

D.可从流行曲线的前部向前倒推一个最长潜伏期来推算暴露的日期或范围

E.不能由潜伏期来推算暴露的日期或时间范围

28、由某地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持续时间在一个潜伏期内,则该人群暴露于该致

病因子是:( B )

A.多次暴露

B.单次暴露

C.持续暴露

D.连续传播

E.所给资料不能判定

29、某一年度手足口发病率较上一年度升高,最可能的因素是:(D)

A.在全县范围内大规模开展手足口病临床试验

B.前两年属手足口病高发年度

C.前两年人群隐性感染率较高

D.新生婴幼儿在人群中比例的增加

E.某一国家级大工程施工,外地移民迁入

30、7月15日,某市发现一起以出血休克、脑膜炎等症状为主的疾病暴发事件,经调查当前共有40

例病人,首例病人于6月28日发病;现场走访发现当地存在生猪大量死亡现象。为了查明病因,组织开展了病例对照研究,则“病例”的最佳选择是:( C )

A.6月28日以来的所有病例

B.6月28日以来的现患病例

C.7月15日以来的新发病例

D.6月28日以来的重症病例

E.7月15日以来的新发病例

31、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E )

A.早期发现病人

B.早期诊断病人

C.筛查各种高危病人

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

32、根据医生呈报卫生部门的有关发病报告现存资料,从流行病学观点来看,在试图确定可能传染源

的过程之中下列哪种资料最有用:( B )

A.首次就诊时间

B.症状出现的时间

C.首次缺勤的时间

D.作出诊断的时间

E.接到发病报告的时间

33、下列流行病学病因判定标准中,可以放弃的标准是:( D )

A.前因后果

B.关联的合理性

C.广义关联强度

D.关联的特异性

E.终止效应

34、某学校发生甲型肝炎暴发事件,落实控制传染源措施时,主要考虑人群为:( D )

A.急性期病人

B.亚临床感染者

C.黑猩猩和猴

D.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

E.潜伏期病人

35、以下哪一条不符合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设计的要求:( C )

A.要有填表说明

B.调查项目明确具体

C.调查项目越细越好

D.尽可能设计封闭式问题

E.填入内容简单明了

36、病因调查时,流行曲线是根据流行期间发病者的下述哪一资料绘制而成?( B )

A.暴露日期

B.发病日期

C.诊断日期

D.报告日期

E.调查日期

(五)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方法

37、Epidata软件不可以实现以下哪种功能:( C )

A.数据录入

B.数据合并

C.制作流行病学地图

D.双份数据的一致性核查

E.输出不同格式数据库

38、能完整地反映传染性疾病感染谱及分布情况的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性流行病

B.分子流行病学

C.血清流行病学

D.传染病流行病学

E.数理流行病学

39、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项选择对照的方法是正确的?( E )

A.对照可随研究人员随意选择

B.对照必须是年轻人

C.对照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D.对照必须同病例来自同一人群

E.对照必须同病例来自同一人群,且与病例同样受到选择因素的作用

40、有关队列研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 )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只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41、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D )

A.观察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

E.错分偏倚

4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共同的逻辑学基础是:( C )

A.求同法

B.差异法

C.同异并用法

D.共变法

E.剩余法

43、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 )

A.发病率

B.续发率

C.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时点患病率

44、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E )

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

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

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45、在猪群中出现大量的猪死亡现象的之后一段时间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上升很快,其两者之间

相关研究的类型属于:( A )

A.生态学研究

B.因果关系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描述性研究

E.分析性研究

(六)风险评估与健康促进

46、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日常评估的首选方法是:( A )

A.专家会商法

B.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C.风险矩阵法

D.分析流程法

E.桌面推演法

47、健康促进的概念为:( A )

A.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改变的相关政策、法规、组织的综合

B.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C.包括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

D.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这些服务

E.强化基础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48、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为:( C )

A.领导重视、部门协调、人人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

B.领导重视、部门协调、群众支持、医防结合、依靠科学

C.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方向

D.以农村为重点、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E.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健康服务、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步

(七)样品采集与实验检测

49、处理不明原因事件使用后的防护服,其正确方法是:( E )

A.用消毒液浸泡后处理

B.121℃,20分钟高压灭菌后处理

C.直接焚烧

D.放入含有生石灰或消毒粉的坑中深埋

E.先封存,等事件性质明确后再按相应污染物类别的要求处理

50、下列不适用于吸入性气体突发事件应急的个人防护装备是:( D )

A.防毒面具

B.防化学品手套

C.防化学品防护服

D.防尘口罩

E.隔水胶靴

51、防护服根据其防护性能可分为四级,C级防护实用于下列哪种情形:( C )

A.能对周围环境中的气体与液体提供最完善保护

B.环境中的有毒气体(或蒸气)或气他物质对皮肤危害不严重时

C.低浓度污染环境或现场支持作业区域

D.现场支持性作业人员

E.以上均不正确

52、作下列细菌分离的标本,哪些可以低温冷藏送检:(E)

A.脑膜炎奈瑟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霍乱弧菌

53、下列哪种拭子采样,可能会使病毒灭活:( D )

A.植绒拭子

B.涤纶拭子

C.棉花拭子

D.藻酸钙拭子

E.以上均不可能

54、诊断痢疾最可靠的方法是:( B )

A.血培养

B.粪便培养

C.尿培养

D.直接取粪便涂片镜检

E.查血中抗体

55、HBsAg(+),HBeAg(+),说明此病人是:( C )

A.获得了免疫力

B.无传染性

C.有传染性

D.乙型肝炎恢复期

E.病情较稳定

56、血清中抗-HBc阴性,抗-HBs阳性,HBsAg阴性最可能是:( E )

A.乙型肝炎病毒正在肝内复制

B.乙型肝炎携带者

C.肝炎已变成慢性

D.血清具有传染性

E.乙型肝炎已痊愈

57、开展甲型肝炎暴发调查,确诊最实用、简便而可靠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是:( B )

A.免疫电镜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病毒颗粒

B.E LISA法检测血中抗-HAV IgM

C.取粪便标本作病毒分离培养

D.P CR检测血液中HAV RNA

E.粪便标本中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58、保存病毒最适温度是:( E )

A.37℃

B.4℃

C.室温

D.-20℃

E.-70℃

59、能长期或永久保存血清的温度条件是:( E )

A.4℃

B.-10℃

C.-20℃

D.-40℃

E.-70℃

60、诊断肺炎支原体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A )

A.E LISA检测血清中P1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B.从痰中分离培养肺炎衣原体

C.基因探针检测肺炎支原体核酸

D.检测冷凝素

E.从下呼吸道灌洗液中分离培养肺炎衣原体

61、某学校发生流脑暴发疫情,进行实验确诊时,致病微生物检出阳性率最高标本种类是:(B)

A.血培养

B.皮肤瘀点涂片

C.C SF沉淀涂片

D.脑脊液涂片

E.以上全可以

62、不明原因疾病暴发事件现场调查的早期专业手段为:( A )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血清流行病学

E.卫生学评价

63、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不同临床分型,哪一型病人的病死率最高?( A )

A.休克型

B.脑膜炎型

C.混合型(休克+脑膜炎)

D.普通型

E.出血型

64、开展病因研究时,“病例定义”的第一要求为:( D )

A.代表性

B.及时性

C.敏感性

D.特异性

E.简单性

65、应急物资储备有多种方式,为了避免浪费,不宜首选考虑的是哪种方式?( A )

A.实物储备

B.资金储备

C.生产能力储备

D.技术储备

E.常规储备

(八)应急处置

66、造成季节性流感年龄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体质差异

B.免疫水平差异

C.暴露机会不同

D.行为习惯不同

E.遗传差异

67、对急性传染病接触者采取隔离/观察措施的时间是:( E )

A.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B.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C.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D.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

E.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68、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查出反复慢性痢疾者,可以达到何种目的:( D )

A.促进健康

B.减少并发症

C.减少后遗症

D.减少传染病

E.减少死亡

69、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取决于疾病的:( D )

A.传染期

B.恢复期

C.临床症状期

D.潜伏期

E.发病期

70、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D )

A.临床症状的轻重

B.是否排出大量病原体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疾病的传染期

E.疾病的潜伏期

71、在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中,对传染源要求做到“五早一就”,“五早”是指:( C )

A.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早报告、早隔离

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早隔离

C.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D.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早消毒、早处理

E.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消毒

72、当临床上轻型菌痢病人所占比例增大时,在痢疾预防措施方面下面哪种措施是恰当的?(A )

A.针对传染源的措施易于见效

B.针对传播途径采取措施难于见效

C.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易于见效

D.研究菌型分布,找出敏感药物

E.开展现场调查,找出危险因素

73、在霍乱非流行期,下弄哪一项预防措施最为现实可行?( D )

A.严格执行国境卫生检疫

B.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人

C.接触者留验

D.搞好饮食卫生,做好水源,粪便管理,消灭苍蝇

E.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74、对肠道传染病的预防,除采用综合措施外,其主要措施应是:( E )

A.及早隔离病人

B.及早发现带菌者,并给予治疗

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D.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E.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三管一灭”

75、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标最合适?

( B )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罹患率

76、《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的条件是:(E)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短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首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短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E.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77、霍乱解除隔离的标准是:( D )

A.临床症状消失后6天

B.临床症状消失后6天,大便培养阴性

C.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D.临床症状消失后6天,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E.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78、某学校发生流脑暴发疫情,进行传染源控制时,重点要考虑哪一类人群?( E )

A.潜伏期病人

B.症状期病人

C.恢复期病人

D.轻型病人

E.带菌者

79、造成流脑周期性流行的主要因素是:( D )

A.细菌毒力增强

B.菌群变迁规律的改变

C.人群带菌率增高

D.人群免疫力下降及新易感人群聚集

E.普遍进行预防接种

80、传染上乙型脑炎病毒后,人群中以哪种表现最常见:( C )

A.显性感染

B.潜在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病原携带者状态

E.以上均不是

81、流行性乙脑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 E )

A.隔离治疗患者

B.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

C.防蚊、灭蚊

D.预防接种

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

82、流行性乙型脑炎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D )

A.外观混浊度

B.细胞总量

C.细胞分类

D.糖与氯化物的含量

E.蛋白质定量

二、多选题

(一)卫生应急法规制度

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下列属于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方针与原则的是::( ABDE )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服从领导、分工合作

D.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E.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则包括哪几条?( AD )

A.预防为主

B.应急为重

C.平战结合

D.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E.应急以预防为基础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下列哪几项特征属于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所有?( ACE )

A.分类管理

B.行政管理

C.分级负责

D.政府负责

E.属地管理

4、某县疾控中心组织在某乡镇小学、中学同时开展驱虫药服药行动,半小时后中、小学均发生学生中毒

症状,表现为手脚发麻、头晕、腹疼和呕吐症状,发病人数超过150人。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至现场处置但效果不佳,出现数百村民围都县政府大院的社会事件。请问下列哪些措施是必要的?( ABCE )

A.县疾控中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

B.县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向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C.县人民政府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D.县人民政府同时向省、市人民政府报告

E.县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事件原因调查

5、SARS流行期间,A省疫情波及包括省会城市在内的5个省辖市,发生病例数十人。省人民政府及时组

织成立了应急指挥机构。请问下列哪些人员符合应急指挥机构组成成员的条件?( ABDE )

A.A省人民政府省长

B.A省卫生厅厅长

C.A省疾控中心主任

D.驻扎于省会城市的A省军区负责人

E.A省公安厅厅长

6、SARS流行期间,A省疫情波及包括省会城市在内的5个省辖市,发生病例近百人。省卫生厅在此起事

件中负有的责任,下列哪几条是正确的?( BCD )

A.领导各市政府及卫生局开展应对工作

B.指导各市政府及卫生局开展应对工作

C.协助各市政府及卫生局开展应对工作

D.监督各市政府及卫生局开展应对工作

E.配合各市政府及卫生局开展应对工作

7、某县发生波及4个乡镇的霍乱暴发事件,原因未明;县人民政府及时组织调查处置。请问下列做法哪

些是符合国家法规要求的?( ABCE )

A.强制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措施

B.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封锁与疫情传播可能相关场所,

C.关闭相关的水厂,开展调查并强化监督

D.无偿征用县医院储备的抗生素,用于人群预防服药

E.组织村民实施环境消毒工作

8、某县在一周内发生了8例霍乱病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BD )

A.县人民政府启动IV级应急响应

B.县人民政府将响应决定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C.县人民政府将响应决定报县政协委员会备案

D.县人民政府向县人民代表大会专项报告

E.县人民政府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项报告

9、为了应对可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级别相应部门或机构制定了适用于本地区的各类应急工作预

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C )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C.县级以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制定各类公共卫生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D.县级以上各级疾控机构可制定各类公共卫生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E.市级以上各级疾控机构可制定各类公共卫生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0、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应急职责的是:( ACE )

A.对新制定的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中毒事件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及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B.指导对社会公众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的培训

C.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

D.提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与有关部门协调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制度

E.对事件的性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的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11、有关终止应急反应的程序,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BC )

A.特别重大事件:卫生部申请,国务院或全国突发公卫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

B.重大事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其突发公卫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

C.较大事件:市(地)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市(地)级人民政府或市(地)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

D.一般事件:县级人民政府申请,市级人民政府或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E.未分级事件:乡镇(街道)级人民政府申请,县级人民政府或县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

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传染病防控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哪些主要内容?(ABCE)

A.组织指挥体系与部门职责

B.传染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的制度或机制

C.分级响应与应急处置

D.调查技术与检测方法

E.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用

(二)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

13、以下病种中,需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有:( AB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肺炭疽

C.脊髓灰质炎

D.白喉

E.不明原因肺炎

14、以下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 ACD )

A.霍乱

B.伤寒

C.脊髓灰质炎

D.艾滋病

E.疟疾

15、有关传染病信息报告,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C)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传染病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其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B.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规定,传染病报告卡中,“病人属于”项用于标示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个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

C.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D.运输途中丢失脊灰野毒株,应按照重大级别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16、在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评价中,下列哪些指标能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直接获得:

( ABD )

A.重卡率

B.报告及时率

C.诊断及时率

D.审核及时率

E.报告准确率

17、在对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未结案事件级别进行修改时,操作不正确的有:

( ABCE )

A.由该事件的原报告单位在初次报告中修改

B.如已有进程报告,则由该事件的原报告单位在最近一次进程中修改,如尚无进程报告,则修改初次报告

C.如已有进程报告,则由该事件的原报告单位所在县区疾控中心在最近一次进程中修改,如尚无进程报告,则修改初次报告

D.原报告单位增加一次进程报告,在进程报告中选择正确的级别

E.逐级申请至省级疾控中心,由省级疾控中心修改

18、以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定为一般级别的有(ABC)

A.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8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B.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3例

C.一次食物中毒人数51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D.一次食物中毒人数9人,死亡1人

E.单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死亡

19、有关突发事件报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发现传染病突发疫情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B.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

C.所有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含未分级)报告时限均为2小时

D.如发现尚未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中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可暂时不进行网络直报,但需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E.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公布制度

(三)公共卫生监测

20、下列属于疾病监测特点的有:(ABCE)

A.属于纵向研究

B.包括常规报告系统

C.可以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

D.信息反馈是纵向进行的

E.信息是由原始资料经过处理后形成的

21、传染病的主要监测系统,以下哪几种是正确的?( ABC )

A.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yv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