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1卷第1篇导读1

更新时间:2024-05-26 07: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学院 张衔

第二专题: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经济

引言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学的真正基础。劳动价值论提供了关于“市场经济一般”的基础性解释。按比例分配总劳动、节约劳动是一个普遍规律,这个规律在市场经济中表现为价值、价值规律。

1.方法与结构

2.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学术界不同观点:

A.价值实体、价值量、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价值本质(《资本论》第1卷第1篇) B.扩展至价值转化形式理论(《资本论》第1卷第1篇、《资本论》第3卷第1——3篇) C.扩展至价值分配理论(《资本论》第1卷第1篇、《资本论》第3卷第1——3篇、第七篇)

我们的看法。劳动价值论贯穿于整个《资本论》,第1卷第1篇是狭义劳动价值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将劳动价值的内容概括为价值本质规定及其规律和价值表现及其规律两个层次。因此,劳动价值论内含着价格理论和市场机制理论。 3.重点阅读:《资本论》第1卷第1篇、第5篇,《资本论》第3卷第1——2篇、第六篇。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篇的研究对象是商品和货币,任务是揭示商品经济关系的一般内容,说明被物所掩盖并表现为物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说明私人分工条件下调节总劳动的一般规律和市场机制,从而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提供最一般的基础。

第一章 商品

第一章的商品是以资本主义为背景并暂时抽象掉资本主义关系的商品,即以资本主义的商品为背景研究商品的一般规定。

1.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方法:从分析到综合

1.分析的起点:商品(P47)

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财富的一般形式和细胞形式,因此,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2.使用价值及其特点(P47——48) 使用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 使用价值的5个特点。

3.价值的质和量(P49——54.1)

价值实体: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要化为一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不可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不同种商品中的共同的东西是抽象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价值。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必然的表

现形式。

价值量:价值量由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量由劳动时间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表述。(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商品交换的比例就是它们生产上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

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这一规律与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

1

综合: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方法:从分析到综合

1.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P54.2——55.1)。 2.具体劳动及其特点(P55.2——57.1)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有用劳动

具体劳动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的存在条件。(企业内分工与企业外分工、社会分工)。 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与社会形式无关。 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两个要素之一。 3.抽象劳动及其特点(P57.2——58.1)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

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4.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P58.2——60) 商品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的对立运动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对一种经济现象的科学解释,对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意义)。 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重性的根源。

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引言(P61——62.1)

研究主题、目的和分析的起点

[注:1.价值形式分析要说明价值为什么会表现为交换价值。不理解价值形式就不能真正理解价值。

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是对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的进一步说服:生产商品的劳动不仅要实现为使用价值,而且要实现为价值,并通过物的形式表现为交换价值,并最终实现在一般等价物上。

2.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是围绕商品内在矛盾展开的。价值形式分析当然是为了说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3.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在价值形式分析中的地位(P62.5)。 2.价值表现的两极及其不同的作用和地位(P62.6)。 3.价值表现的两极是对立统一的(P62.7——63.2)。 4.价值表现两极的确定性(P63.3)。 (2)相对价值形式

(a)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

1.不同商品作为价值物在性质上是相同的(P63.4——64.1)。

2.作为价值物而在质上相同的两个相交换的商品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P64.2)。 3.商品的价值性质通过商品关系显露出来(P64.3——65.1)。 4.商品价值本身通过商品的价值关系表现出来(P65.2——66.2)。

5.两种商品相交换时,表明了价值分析所说明的一切(P66.3——67.1)。 6.小结相对价值形式的性质(P67.2)。 (b)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

1.价值形式不只表现商品价值,而且要表现价值的量(P67.3)。

2

2.相对价值量变化的规律(P67.4——69.2)。

xWa?yWb

第一种情况:当

dWadWbdLadWadLadWa?0,?0时,?0,?0,?0,?0,若则Qb增加;若则Qb dtdtdtdtdtdt减少。因此Qb?f(Wa),dQb?0。 dWa第二种情况:当

dWadWbdLdWbdWbdWb?0,?0时,若b?0,?0,则Qb减少;?0,?0,则Qbdtdtdtdtdtdt增加。因此Qb?f(Wb),dQb?0。 dWb相对价值的同样的量的变化可由完全相反的原因造成。

dWadWb?,Qb量不变,因此xWa?yWb。 dtdtdWadWbdWadWbdWbdWadWb?0,?0,且??0。这与?0,?0,且第四种情况:若,可令dtdtdtdtdtdtdtdLadWa?0,?0时的情形相同。 dtdtdWadWbdWadWbdWadWadWb?0,?0,且??0。这与?0,?0,且若,可令dtdtdtdtdtdtdtdLbdWb?0,?0时的情形相同。 dtdt第三种情况:

其余情形可类推。

3.小结相对价值形式的量(P69.3)。 (3)等价形式

1.等价形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P70.1——71.1)。 2.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P71.2——73.4)。

3.对历史上最早对价值形式分析的评价(P73.5——75.1)。 (4)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

1.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P75.2——76.1)。

2.简单价值形式是商品内在矛盾的简单表现形式(P76.2)。 3.简单价值形式又是劳动产品的简单商品形式(P76.3)。 4.简单价值形式是不充分的(P77.1——3)。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

[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分析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的特点。] 一、从价值性质上看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的特点(P78.1)。

二、从价值量上看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的特点(P78.2——79.1)。 (2)特殊的等价形式

同下面将要讨论的一般价值形式相比,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的等价形式是特殊的。(P79.2)。 (3)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一、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在两极上的表现(P79.3——80.1)。

3

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的缺点。[

N(N?1)种相对价值] 22.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的缺点在等价形式中的反映。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要向一般价值形式发展(P80.2——3)。 C.一般价值形式

(1)价值形式变化了的性质

一、从相对价值形式来看价值形式变化了的性质(P81.2——82.3)。

1.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使各种商品真正作为价值来相互发生关系(P81.2——82.1) 2.一般价值形式是社会公认的形式(P82.2)

中起等价物作用的商品,即{W0?Wn?1W0?0}。从Wnnn中抽出W0记为W??(w1,w2,?,wn)即W。这样,W0就成为W的价值的表现材料W?W0,W0的这

[令Wn?1为商品集合或商品空间,W0为Wn?1种地位是W共同努力的结果。]

3.一般价值形式使一切商品不仅表现为质上等同,表现为价值,而且同时也表现为在量上可比较的价值量(P82.3)[由yWb?xWa,zWc?mWa,得到ymWb?zxWc。] 二、从等价形式来看价值形式变化了的性质(P82.4——83.1)。 三、小结“价值形式变化了的性质”(P83.2)。 (2)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发展关系

一、相对价值形式决定等价形式(P83.3——4)。

二、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对立发展(P83.5——85.1)。 (3)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过渡 D.货币形式 [Wn?Wg或Wnn?G]

一、从一般价值形式过渡到货币形式没有本质变化(P86.2)。

二、金能够作为货币与其他商品相对立,只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商品(P86.3)。

三、货币产生以后,一个商品的相对价值就表现在货币上,这就是价格形式(P87.1)。 四、简单价值形式是货币形式的胚胎(P87.2)。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集中论述是在第一章第四节。注意理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的意义,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含义,价值规定的内容,比较制度分析。(商品的拜物教性质fetish character,德文“拜物教”:Fetischismus, “拜物教性质”:Fetischcharakter,相当于英文的fetishism和 fetish character)。] 一、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发生(P87.3——89.1)。

1.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不会发生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P87.3——88.1)。 2.商品的拜物教性质也不会发生在价值规定的内容上(P88.2)。 3.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发生在商品形式本身(P88.3)。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含义(P88.4——89.1)。

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秘密和根源(P89.2——93.1)。

1.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P89.2——90.1)。 [X?AX?Y,X?(1?A)Y,(1?A)表明了私人生产者的相互依赖性。

进一步,设Xn维实空间中的非负象限,其中每一点是一个非负向量,代表n种商品的一个组合。Y是X的幂集,即X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令x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商品向量,也即所有权向量,交换权利集E(x)是一个向量集,其中的每一个向量是他用商品向量x通过交换可以获得的商品向量;?是他所面对的n维交换比例向量。“交换权利映射”就是从X到Y的函数E(x)?{yy?X&?y??x}。这表明了

?1?1 4

生产的私人性质,即所有权上的相互独立。]

2.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质在商品上的表现,掩盖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P90.2——91.1)。 3.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量的变动,造成物支配人的假象(P91.2——92.1)。 4.货币形式更加掩盖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P92.2——93.1)。 三、在非商品生产社会里,劳动产品没有拜物教性质(P93.2——97.1) 1.在非商品生产社会里,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质就会立刻消失(P93.2)。 2.孤立的个人生产者和他的产品的全部关系不存在拜物教性质(P93.3——94.1)。

3.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以人身的依附关系为特征,生产者的劳动不表现为价值,人的关系没有被物的关系所掩盖(P94.2)。

4.在自给自足的农村家长制生产中,产品不表现为商品,劳动和产品不采取与它们的实际存在不同的虚幻形式(P94.3——95.1)。

5.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们对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也不采取虚幻形式(P95.2——96.1)。

6.反映商品神秘性质的商品拜物教观念,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只能随着商品生产的消失而消失(P96.2——97.1)。

四、商品拜物教迷惑着经济学(P97.2——101)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P97.2——98.1)。

2.经济学家迷惑于商品拜物教之中(P99.1——101)。 第二章 交换过程

[从交换过程的矛盾进一步说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与第一章第三节的不同在于引入了经济行为人,“当事人”。注意理解:经济关系的人格化,经济关系与意志关系或法权关系,商品经济关系的特点,自发经济过程中的“集体行动”,交换过程的矛盾(多重巧合及其困难)。] 一、交换过程的必然性和交换过程的矛盾(P102——104.3)。

1.商品所有者之间的意志关系是由他们的经济关系决定的(P102——103.1)。 2.商品的内在矛盾决定商品交换的必然性(P103.2——104.1)。 3.交换过程的矛盾(P104.2——3)。

二、交换过程矛盾的发展必然产生货币(P104.4——105.3)。

1.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一种特定的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P104.4——105.2)。

2.货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P105.3)。

三、交换的发展过程同时就是货币形成的历史过程(P105.4——108.4)。 1.交换由产品交换发展到商品交换(P105.4——106.1)。 2.商品交换过程中出现一般等价物(P106.2——107.1)。

3.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便形成货币(P107.2——108.1)。 四、经济学在货币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见解(P108.2——111)。

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是两重的(P108.2——3)。 2.货币名目论的错误(P108.4——110.2)。 3.货币金属论的错误(P111.1)。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引言

[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完成形态,具有质的稳定性、量的可比较性和功能的完备性。马克思对货币职能的考察是在商品流通范围内进行的,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具有历史与逻辑的内在统一性。

阅读范围:《资本论》第1卷第1篇第3章;《资本论》第3卷第5篇第33~35章。]

1.既然私人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交换来实现的,私人生产者的社会劳动能否被承认也只有通过交换来证明,调节私人劳动的规律就必然表现为竞争,通过竞争来实现。

5

2.竞争表现为供求的相互作用。对竞争的深入研究主要是在第三卷展开的,第一卷第三章则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对竞争作了考察。

3.竞争理论要解决的是价值、价值决定和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问题,就这个形式本身而言,又构成市场经济运行的现象层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4.重点阅读第1卷第3章第1节、第2节。 1.价值尺度

一、价值表现为价格(P112.1——117.2)。

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P112.1——3)。 2.商品价值的货币表就是价格(P113.1——114.2)。 3.价格标准是价值尺度派生的职能(P115.1——117.2)。 二、价格形式包藏的矛盾(P117.3——121.1)。 1.价格对价值的偏离(P117.3——120.1)。

2.价格形式包藏的质的矛盾(P120.2——121.1)。 [价格决定:价值、供给、需求]

三、价格形式包含着商品转化为货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P121.2——122.2) 2.流通手段

(a)商品的形态变化

一、商品形态变化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实际运动形式(P122.2——124.3) 1.研究对象

2.商品与货币的对立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实际运动形式 3.商品流通公式

二、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及其困难(P124.5——129.1) 1.W?G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P124.5——127.1) 从使用价值上看 从价值上看

商品转化为货币的困难的原因 一个假定:转化正常

2.一个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就是另一个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P127.2——129.1) 三、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P129.2——130.1) 1.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是容易实现的

2.一种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常常是其他许多商品第一形态变化的总和

W1?G?Wi(i?2,?,n)

四、商品的总形态变化(P130.2——132.2)

1.商品的总形态变化由两个相互对立、相互补充的运动组成 2.各种商品的总形态变化的循环相互交错,形成商品流通

3.商品流通与直接的产品交换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都是不同的 五、商品流通包含着危机的可能(P132.3——134.1)。 (b)货币的流通

一、货币流通的性质(P134.2——136.2) 1.商品流通的性质本身造成的假象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实际上只是商品本身的形态运动的反映 二、货币流通量的规律(P136.3——143)

1.决定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第一个因素:一定时期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

6

一定时期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P?d?ni?1piqi

ddWdG?0,?0,dP?0 G?P?f(W,Wg),dtdWgdWgGd?P?f(p,q,Wg),ddWgdpdp?0,?0,?0,dG?0 dtdtdqdpddWgdqdGG?P?f(q,Wg,p),?0,?0,?0

dtdtdpd2.决定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第二个因素:货币流通速度V

Gd?f(V),dG?0

dVd3.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P?Gd V对货币数量论的批评。

4.决定货币流量的各种因素变动有多种组合(P141.2——142.3)

[一个结论:货币的内生性。] (c)铸币。价值符号

一、铸币的产生。从铸币到纸币(P144——146.2)

1.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一种货币形式 2.铸币在流通中会使它的实际含量与名义含量相分离

3.铸币的实际含量与名义含量的分离,产生了用别的材料做的记号或用象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铸币职能的可能

二、纸币流通规律

P?pq?G?M。 VV三、纸币同商品价值的关系(148.2——149.1) 3.货币

(a)货币贮藏

一、货币贮藏的发生与发展(P150.2——151.2) 1.货币贮藏的发生与货币贮藏者

2.货币贮藏的职能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而发展

二、货币贮藏者的欲望是无止境的(P151.3——154.2) 1.货币权力随着商品流的扩展而不断增大 2.货币贮藏者的欲望按其本性来说是无止境的 3.货币的美的贮藏形式

三、货币贮藏的作用(P153.3) (b)支付手段

一、支付手段的产生(P155.1——156.1)

1.货币当做支付手段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发展的结果 2.卖者与买者的关系发展成为债务关系

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运动特点(P156.2——157.2)

7

1.等价的商品和货币不再同时出现在销售过程的两极 2.商品形态变化的顺序发生了变化

三、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量的决定(P157.3——158.2) 四、支付手段的矛盾与货币危机(P158.3——159.1)

??B(?)?E(Wi)??B(?)

??B(1????)?五、货币流通量规律的总公式(P159.2——160.1)

P?Pz?Pb?Px?G。

V六、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范围及其影响(160.2——162) 1.信用货币的产生

[信用货币,信用对流通手段量的影响(《资本论》第3卷,P590——599.1):信用制度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节省流通中的货币量。一方面,营业完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进行,货币只是作为支付手段发生职能;另一方面,银行信用的介入,通过存款和汇票贴现的业务活动,消除了现实商品交易和支付锁链的限制,加快了货币当作流通手和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从而大大节省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2.支付手段职能作用范围的扩大 3.支付周期与支付手段量的关系 4.货币贮藏类型在性质上的变化

3.世界货币。 (c)世界货币

一、世界货币必须是贵金属(P163.1) 二、世界货币的职能(P163.2——165.2) 1.价值尺度

2.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 三、世界货币的流通(P165.3——166) 1.贵金属的流动是二重的 2.贵金属储备

[贵金属在各国之间的运动和银行金贮藏(《资本论》第3卷P640——646.1):贵金属的流出流入不仅表现商品输入和输出的比例,而且还表现与商品交易无关的贵金属本身输入和输出的比例。一个国家贵金属流出流入的情况,大体上可以用该国中央银行金属准备金的增加或减少来测量。但银行金属准备金只是一国贵金属的一部分,而且它们也在银行和个人之间不断变动。因此,银行金属准备金的变化不能完全反映一国实际的贵金属量。

贵金属的流入流出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国际贸易中支付差额与贸易差额的区别。 金外流和信用危机(《资本论》第3卷P646.2——650.2):如果金外流是在产业周期的紧迫时期发生的,金外流就能促进信用危机。

汇兑率及其在不利情况下的保护措施(《资本论》第3卷P650.3——652.4)。]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基本背景

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的问题。社会主义可行性争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

8

础问题。

2.《资本论》的启发

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1.经济效率

2.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商品二因素原理、劳动二重性原理、价值规律、竞争规律。

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选择偏好,这是生产商品的劳动能够形成的价值的前提条件。

价值决定是社会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之间存在矛盾。由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可知,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和整个经济的竞争力。

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风险。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的。竞争包括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市场必须是规范的。

三、市场经济与道德

1.价格形式包含的矛盾 2.市场出清的行为基础。

思考题: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yr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