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丁玲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贞贞的人物形象

更新时间:2024-07-02 11: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丁玲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贞贞的人物形象

【内容摘要】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在延安时期的一篇力作,文中作者主要表现一个被时代车轮几乎辗得粉碎的少女贞贞,在历史的潮流中重获新生的内心独白。成功的描绘了贞贞直面人生、热爱生活的非凡气魄。

【关键词】 丁玲 女性 贞贞 人物形象

文本讲述一位中国少女贞贞在遭受日寇凌辱下,第三次逃出后回到家乡所发生的故事。回家后,她并没能得到大家的同情,反而引来了村民的唾弃。然而贞贞并未自甘堕落,而是表现出一种洒脱、明朗、愉快的直面人生,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塑造了一个忍受着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的,地下抗日工作者的无私爱国精神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忍辱负重,舍身为国

贞贞是民族革命战争大背景下的青年女性,她的个人命运深深地打上了战争的烙印,她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农家女子,却不幸被日本鬼子掳去了一年多。在人们大众世俗的眼光里,将贞贞看做是一个“慰安妇”,一个不知羞耻的人。 而实际上她却以一个地下情报工作者的身份表达着自己对祖国独特的爱意,她曾两次从日军的魔掌下逃出,与游击队取得了联系。以自己的特殊身份搜集情报,冒着生命危险给游击队通风报信,在贞贞的帮助下,日军吃了不少败仗。

贞贞就是这样,这个朴实可爱的农家女孩。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西绪福斯,完成了对自身悲剧命运的超越。她在这种非人的境遇里找到了生存的信念,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参与着抗日战争,实现着自身无法替代的革命价值。也向蹂躏她的日本强盗实施了报复。贞贞不是失节者,更不是叛徒,她有民族气节,也有爱国良知。

二、玉洁冰清,不同流俗

在当时的传统思想中,贞贞丧失贞洁一事,人们是无法接受、无法理解的。在当时,女性的贞洁绝对是比生命更重要的,这是受中国几千年传统封建思想影响下根深蒂固的必然存在。文中叙述者“我”听到了村民对于贞贞的各种评论“听说病的连鼻子都没有了,那是给鬼子糟蹋的呀。”“听说起码一百个男人总睡过,哼,还做了日本官太太,这种缺德的婆娘,是不该让她回来的。”那些愚

昧的村民,是不分是非的“道德家”,他们用虚伪冷酷的“道德”无情地伤害着贞贞。由此可见,村民对自己同胞姐妹的鄙视、怨恨远远高于对日本鬼子禽兽不如的暴行的憎恨!对于他们而言,失去贞操,就不应该活在这个世上,不管原因是主观意愿还是日军禽兽。这是一种什么道德!世界上确实存在着种种虚伪的道德。难怪鲁迅愤愤地说:“只要平心一想,便觉不像人间应有的事情,何况说是道德。”[1]

作者给女主人公起了“贞贞”这样一个名字,其实是一种隐喻,具有强烈的反讽意识。从身体上来看,贞贞被日本鬼子糟蹋了,失去了贞洁,与她的名字是极为不符合的。从民族的气节上来看,贞贞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叙述者“我”是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朋友,作为一个战友。视贞贞为自己不幸的同胞姐妹,我心中蓄满了悲悯与怜惜。文本中了一个很有意味的比喻:“虽在很浓厚的阴影之下的眼睛,那眼珠却被灯光和火光照得很明亮,就像两扇在夏天的野外屋宇洞开的窗子,是那么坦白,没有尘垢。”把贞贞洁白的灵魂、崇高的思想凸显了出来。

三、直面人生,挚爱生活

“到了延安,还另有一番新的气象。我还可以再重新做一个人??”寥寥数语,体现了贞贞内心对美好生活无限的憧憬和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她并没有因为过去的一切,而影响自己生活下去的勇气。她说“人大约总是这样,哪怕到了更坏的地方,还不是只得这样,硬着头皮挺着腰肢过下去,难道死了不成?”

此外,贞贞并不屈服于男权意识。在父亲对自己婚事的主张、封建束缚下村民鄙视的眼光以及日本鬼子的淫威下,贞贞并没有屈服于这种男权禁锢。从贞贞身上,我们看到她已经从劫难中醒来,正在血与火中接受磨练,在她身上也洋溢着女性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不被困境打到的勇气。

透过对贞贞形象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贞贞在封建男权主义的社会下,逐渐觉醒的女性意识,也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遭遇。作为女性的代表,正如吴佳楠说,“贞贞是伟大地,她那从非人的侮辱与磨难中挣扎着向上向善向美的倔强不屈的灵魂和那百摧不折的生命力,令人震撼”。[2]

【注释】

[1]吴佳楠.女性的伟大与悲哀--《我在霞村的时候》中贞贞形象分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年第24卷第7期

[2] )鲁迅:《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1卷第12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参考文献】

[1] 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选集.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2] 袁良骏. 丁玲研究资料.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3]王蒙. 我心目中的丁玲/杨桂欣. 观察丁玲. 北京: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xz.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