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模仿说”与《周易》“观物取象说”比较

更新时间:2023-12-06 05: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亚里士多德“模仿说”与《周易》“观物取象说”比较

摘 要: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与周易的观物取象说分别对西方和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它们都立足于从对客观世界的观照中得到启示,但是模仿说主张模仿得真实可信,是后世写实艺术的理论基础。而观物取象说则注重对圣人之意的传达,对鬼神奥秘的探索,对吉凶之事的判断。是中国古代表现型艺术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模仿说;观物取象说;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73-02

“模仿说”是西方文论发展的源头,起源于古希腊。第一个提出此概念的,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艺术模仿自然。”之后柏拉图发展了“模仿说”。他认为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理念世界,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是影子的影子。因此,艺术模仿是不真实的。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接受他的观点,他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做了一个客观的评价。他认为模仿是人的天性,模仿的诗比历史更真实。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对后世西方文艺创作影响深远。

“观物取象说”是《周易》中的重要观念,成为后世艺术思维的滥觞。“《易》者象也,象也着像也。”《周易》的实质就是象,所谓象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取象。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与《周易》的“观物取象”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对东西方艺术发展的不同有一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xr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