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运动的精神 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21 15: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西
论 文
学习中心编号: 244 学习中心名称: 淮阴教师进修学院
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论五四运动的精神
学 生 徐 晶 学 号 1022440453001 专 业 历史学(历史学教育) 层 次 专升本 通讯地址 江苏省淮安市阳光学校 邮政编码 223300 指导教师 曾小勇
论五四运动的精神
摘要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其影响极其深远。人们对五四运动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五四运动,除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以及后来以上海“六三”运动为代表的全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外,还包括此前兴起、此后得到发展的新文化运动。本文即从广义的角度探讨五四运动的精神。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 救国救民;追求进步, 解放思想;追求民主,反对专制;崇尚科学,批判迷信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 2 -
目 录
摘 要??????????????????2 一、爱国主义,救国救民?????????????????????????? 4 二、追求进步,解放思想???????????????????????????5 三、追求民主,反对专制?????????????????????????? 6 四、批判迷信,崇尚科学?????????????????????????? 7 参考文献????????????????????8
- 3 -
五四运动是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日趋激化的情况下爆发的 。当时中国人民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之下,过着极其痛苦的生活。1918年11月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结束,中国人也沉浸于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是因为中国把“一战”的胜利看成是对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和强权主义的胜利,而且中国人民急切希望根据威尔逊发表的十四项和平条约,收回原在德国统治下的山东半岛的权利。但是巴黎和会决定山东半岛归于日本,中国人民看出军阀政府真面目,倍感失望,愤怒到了极点。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民族危机的加深,促发了一场由中国各阶层人民大众奋起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对于这场爱国五四运动,人们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五四运动,指的是1919年5月4日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而引发的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活动以及后来以上海“六三”运动为代表的全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广义的五四运动,除上述爱国斗争外,还包括此前兴起、此后得到发展的新文化运动,人们一般以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而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为其结束的年代。本人即从广义的角度浅谈五四运动的精神。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其影响极其深远。这场运动孕育的五四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人将从爱国主义, 救国救民;追求进步, 解放思想;追求民主,反对专制;崇尚科学,批判迷信四个方面来探讨五四精神。
一、爱国主义,救国救民。
爱国主义可以说是五四精神的核心。所谓“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应该说,爱国主义是整个中国近现代的时代精神之一,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世代积累、演化、提炼、升华的一种强烈的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责任感,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筑起的坚不可摧的思想堡垒,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而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救国救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北京学生之所以要游行示威,就是因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英、美、法所主导的巴黎和会没有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还给中国,而是交给了日本,使中国的主权受到极大的侵害。所以,爱国学生呼喊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其直接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的协定上签字。此时,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就是要团结一切力量,唤醒国民,抵制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换言之,挽救民族危亡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之一。
五四运动中,在全国许多地区包括各省的中小城市,甚至一些农村以及许多爱国华侨,也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爱国救亡运动。正是中国各阶层人民联合进行的不屈不挠的不断斗争,才给北京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上巴黎留学生和华工的斗争,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在五四运动中,广大学生之所以不顾高压,奔走呼号;学生的行动之所以能得到各界知名人士、上层人物和广大工商界群众的支持,最根本的动因就是这种救国救民,敢于奋斗的精神。
2、追求正义,反对强权的反抗精神。
- 4 -
五四运动之所以胜利就是因为他有正义性,因为正义,它得到了正义力量的支持和拥护。
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中写道:我们发行这每周评论的宗旨也就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 而陈独秀这里的反对强权就包括:“第一,不许各国拿强权来侵害他国的平等自由,第二,不许各国政府拿强权来侵害百姓的平等自由”。 (1)
所以面对强权,各校学生代表在法政专门学校召开碰头会,一些准备以暴力行动惩办国贼的学生写下遗书。北京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的血书。在短暂的集会演说之后,队伍向使馆区进发。行至东交民巷西口,受到巡捕阻拦,学生遂推举代表请求会见四国公使。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以公使不在为由拒绝接受。3000余名学生在烈日下整整晒了两个小时,使馆区仍不能通过,学生们更加义愤满腔,队伍转向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下午4时许,学生们涌至曹宅前。北京高师数理部学生匡互生率先跳入宅内并打开宅门,学生大队涌入,痛打了正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遍寻曹汝霖不着,激愤之下,于4时30分左右怒烧其宅。之后军警赶到,搜捕学生,被捕者共32人。
显而易见,在那样黑暗的年代,这样的呐喊,这样的作为,表现出五四运动中中华儿女对正义的追求,是何等的执着!
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腐败,广大人民为了追求正义,反对强权而奋不顾身,努力与黑暗作斗争,敢于声张正义,驱散黑暗,表现出顽强的反抗精神。
3、忧国忧民,胸怀祖国的奉献精神。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沉睡百年的中华民族被惊醒了,最早觉醒的便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天真无邪的青年学生们。那一颗颗忧国忧民、爱国爱民、无私无畏、以天下为己任的心,被十月革命的炮声召唤起来了。这颗心使他们选择了一条救国家于危亡,解民族于倒悬的革命之路——五四运动。
在国家兴亡的关键时刻,这些觉悟的青年学生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书斋,读死书,死读书,而是一刻也没有停留地走向社会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他们先串联于校园后宣传于社会,或街头巷尾,或工厂、码头、农村,揭露统治者的贪婪、无耻和卖国,宣传爱国救亡的道理。他们敢为人先,振臂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撤销二十一条卖国条约”的口号,敢于面对军阀的钢枪、水龙,敢于冒被捕坐牢的风险,举行集会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殴章宗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反动军警的镇压,不但没有吓倒爱国的进步青年,反而促使他们下决心走发动民众的道路。随即,学生爱国运动迅速发展成为以上海为中心、以工人阶级为主要力量、有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充分显示出觉醒和团结起来的中国民众的巨大力量。
五四爱国运动的胜利,显示了人民群众联合斗争的伟大力量,并促进了各界群众的进一步联合。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同时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当然我们更不能忘记在五四运动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祖国忧国忧民,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那就是“五四精神”。
二、追求进步,解放思想。
新文化总是在对旧文化的否定中发展,思想进步也一定是在批判与追求的过程中获
- 5 -
得的。
五四前后,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各种学说和流派都有人研究、信仰和宣传。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五四时期先进的思想家们大胆地冲破旧传统,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主张,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大解放局面,有力地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大解放,从而使五四运动成为新思想与旧思想、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分水岭,开启了此后思想解放的先河,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声势,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一时期出现大批的文人,他们对民主和对旧文化的批判极具代表性。陈独秀写道:“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而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2)《狂人日记》不仅是新文化运动中真正以白话文从事小说创作的第一篇,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就其对旧社会、旧文化鞭挞的精辟深刻来说,在当时也可说无与伦比。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历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向中国青年提出六点希望和要求:(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3)“进取的而非隐退的”;(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6)“科学的而非抽象的”、这六条是作为青年们在新旧之间作出抉择的标准,他号召青年们从消极、保守。退缩、闭塞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向陈腐的封建意识展开斗争。
随着《新青年》的影响不断扩大。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风起云涌般相继出版。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运动触及的社会面远比辛亥革命更为广泛。
这次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大讨伐,起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使许多原来处在麻木不仁状态的人猛然惊醒过来。短时间内,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对新旧事物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清扫了旧地基,为人们接受新思想作了重要准备。
五四运动中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郑重选择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是追求进步、解放思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此后的两次更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以及从那时起中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就,可以说都是思想不断解放的结果,是五四追求进步解放思想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三、追求民主,反对专制。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如果说爱国是五四革命运动的旗帜,那么民主与科学就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武器。
1、五四运动是中国式的民主启蒙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中国式的启蒙运动,借鉴了多方面的西方思想资源,其中包括对洛克以及英国民主思想资源的运用。五四之初中国人的民主观念,是在英国式民主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换言之,对英国式民主的接受和倡导是五四时期民主观念激进化演变的逻辑起点。
比如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尽管陈的民主观念包含着较多法国因素,但他对自由、人
- 6 -
权、个人主义等民主观念的宣传和倡导,在当时并不比其他人逊色。他呼吁中国人去掉家族本位而树立个人本位,养成“个人独立平等之人格”;他大张人权旗帜,主张以人权和科学两位“先生”引导中国新文化建设等。又如,李大钊也曾是英国式民主观念的有力宣传者和倡导者。他曾明确指出,自由是人类生存必需之要求,是与生命同样贵重甚至远在生命之上的最重要价值;同时又认为,现代社会的自由是宪法保障下的自由,“无宪法上之自由,则无立宪国民生存之价值”。 (3)
在此基础上,五四运动开始后的一个时期内,新文化思想精英们均表达了各自的民主观念,这些观念主要包括对个人自由权利相对于政府权力之优位性或高位性的强调,包括对基于人民主权和保障人权而设的代议制政府的政体选择,包括对温和、渐进、改良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建设方式的推崇。比如高一涵提倡小己主义,认为“先有小己,后有国家,非先有国家,后有小己。为利小己而创造国家则有之矣,为利国家而创造小己未之闻也”。这表明了他自由主义民主的精神。
2、追求民主,反对专制。 中国封建社会没有民主,只有专制,尤其是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致使中国社会在向近代过渡时落伍了。
民主,在五四时期主要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并要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政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五四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倡导的民主,同俄国一样,是无产阶级民主,是人民大众的民主。这在当时的中国,应该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的民主(中共民主革命纲领)。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分析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指出了十月革命的意义,希望中国人民迎接新的革命潮流。11月,正当帝国主义把协约国集团打败德国吹嘘为“人道”和“公理”的胜利,并进行大肆宣传和庆祝的时候,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的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阐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他指出,十月革命是“自由的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他满怀信心的欢呼:“是看将来的环球,
(4)
必是赤旗的世界!”
人民之所以强烈要求民主,并有许多仁人志士为建立民主社会而流血牺牲,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的社会是黑暗的社会,没有自由的生活是不幸的生活;没有自由就不能充分发挥人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尤其是创造力;不能发挥人的生产力与创造力,社会就不能进步,民族就不能振兴。若站在人类发展史的高度,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力的发挥,而人类一旦失去创造力,人类就不会进化到今天,同样也就不会进化到更加美好的明天。民主,自由,创造,是兄弟姊妹,更是条件与结果。因此,提倡民主,也就必然要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使每个个都成为自主自由的人。这也是作为文化运动的五四运动之民主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批判迷信,崇尚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科学是提倡民主与新道德新文学的基础。
- 7 -
中国封建社会中,科学得不到发展,人民受不到教育,普遍缺乏科学文化知识,这是阻碍中国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只是一个招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封建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有感于此,陈独秀先生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因此要用“科学”与“民主”给中国人洗脑。在中国青年中最具影响力的《新青年》常常登载以科学辟迷信的文章,多以说理的方式揭露鬼神的虚假与灵学的虚伪。陈独秀撰写《有鬼论质疑》,提出许多有鬼论者无法回答的问题。鲁迅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有鬼论与科学的对立:“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 (5)五四运动面对袁世凯独裁复辟想当皇帝的阴霾,放出一个个划空闪电与雷鸣般的呐喊: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五四运动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铁笔利剑般刺破“三纲五常”等“吃人礼教”的面纱。
五四时代的先进思想家提倡科学,赞美科学,认为科学能使社会进步。陈独秀说:“我们相信尊重自然科学、实证哲学,破除迷信妄想,是我们现在社会进化的必要条件。” (6)
五四精神是多方面的,本文只做了一些稍有一些自己见解的探讨。本文认为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追求真理的进步精神,独立思想的民主精神,反对迷信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态度是五四时期也是今天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今天,在我们向健全的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作为中国人对祖国与世界,民族与地球村,社会与个人等等的价值取向与人生态度,五四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
参考文献:
(1)《每周评论》第一号,署名:只眼 载《独秀文存》(亚东图书馆1922年初版)卷一 1918.12.22(2)《狂人日记》鲁迅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 (3)《宪法公言》第7期 李大钊 1916年12月10日 (4)《新青年》第5卷,第5号
(5)<<热风.随感录三十三>> 周作人 1918年10月15日《新青年》第五卷第四号,署名唐俟 (6)《<新青年>宣言》1919年12月1日 初刊于《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后收入1922年11月上海亚东图书出版社的《独秀文存》
- 8 -
正在阅读:
论五四运动的精神 论文05-21
关于成立医院投诉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07-02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06-11
寒假趣事作文600字初中【优秀10篇】03-27
新编基础日语_第一册08-28
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人文与艺术素养)题库(一)05-26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复习提纲09-02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03-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五四运动
- 精神
- 论文
- 中国电子体重秤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目录)
- 1测绘管理制度
- 李希贵:《在反思中重建--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思考和探索》(
- 结晶器钢水液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2015年4月30日雅思听力预测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
- 领导力在行动
-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及解读
- 无为县襄安南路(巢无路—无开路)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 工具盘点报告-123
- 第二外语日语语法
- 2017年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3篇
- 2018年大功率激光设备产业链分析报告 - 图文
-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竞聘演讲稿
-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2
- 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建议书 - 图文
- 增值税会计(课后作业)
-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 小小班《大公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