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09 08: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红 尘 俗 世 话 悲 凉 论文题目 ——浅析《半生缘》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学校名称: 乌兰察布电大 指导教师: 窦海英 学生姓名: 刘丽

学 号: 20081150080290

专 业: 汉语言文学本科 入学时间: 2008年秋季

论文提纲

一、小说中的悲剧氛围 二、时间之残酷推演悲剧 三、不同的命运相同的悲剧 四、结束语

红 尘 俗 世 话 悲 凉

——浅析《半生缘》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内容摘要]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书中作

者用冷冷的眼神,看透了世间的一切,用冷冷的笔调书写了一段美好而悲伤的爱情。作为张爱玲最主要的作品之一,《半生缘》在语言艺术方面呈现出的高超技巧、华丽风格、冷艳风骨自然是人尽皆知,而《半生缘》在另一个重要层面上的意义在于,它是读者了解张爱玲悲剧文学创作特色的重要范例。本文以小说所创设的环境与塑造的情节来分析人物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 《半生缘》 环境 情节 人物命运 悲剧

张爱玲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悲剧人物。生活中的苦难本身是悲哀的,但在艺术作品中经过典型化、理想化,以美的艺术形式达到对苦难与不幸内容的征服,会使这悲哀转化为审美愉悦,让读者体会到悲愁之声远比平和之音、欢愉之辞要“妙”许多。黑格尔指出:“在一个深刻的灵魂里痛苦总不失为美。”①现实与人生总存在悲剧的因素。

一、小说中的悲剧氛围

故事的背景从九?一八、一二?八、抗战胜利到上海解放,写的是乱世年代里

的爱情。依照我们的阅读经验,乱世背景下的爱情,很容易产生荡气回肠的效果。文章开头,沈世钧与顾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②小说一开始就慢慢进入一种哀愁氛围之中。沈世钧与顾曼桢的认识,简单、含蓄,与平常的爱情故事没多大的区别。但是小说接下来依着情节的发展,极尽曲折之能事,世钧与曼桢从热恋到误会,从和好再到错过,故事在苍凉的氛围中娓娓道来,细腻感人。 “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

③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这算是曼桢的爱情宣言了,

她对于爱情要比世钧执着。世钧的软弱来自于对爱情的怀疑猜忌。他轻信了曼璐的谎言,放弃了曼桢,让曼桢遭受了人世间的种种痛苦。巧合与错过总让人揪心,张爱玲是残忍的,不过这也是她的高明之处。

十四年后世钧与曼桢重逢在破败的大街上,他们终于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他俩见面,对望半,曼桢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他知道这是真话,听见了也还是一样震动。”④是的,回不去了,一句话苍凉之感顿生,漫过心头。或许曼桢与世均注定是情深缘浅,有缘无分,世均与翠芝两个不相爱的人结了婚,而相爱的人不能结婚。用时下流行的的话来说,“新娘结婚了,新郎不是我”,这就是悲剧。

故事应该在这里结束了,张爱玲借着沈的口吻写道:“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张爱玲对爱情的理解,在现代女作家中,像张爱玲这样将男女之间的“爱”还原得如此透彻明白的人,毕竟不多。

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荒凉的。读着她的小说,感觉从心底慢慢渗出些许的悲凉:年轻的时候总是会把爱情,把人生规划的太过完美,以为遇见了就不会分开了,以为相爱了就会在一起了,以为缘份来了就已是注定的了。可我们总是单纯的忘记了现实,忘记了那些我们不曾看到和体会过人生的突变,没有什么是可以天长地久的,缘份也是有半份的,前半份用来回忆,后半份只能用来感叹。

二、时间之残酷推演悲剧

“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老了许多”。⑤

作者所写的十四年,被安上了“半生”的漫长感觉。整本《半生缘》讲的就是时间、时间感,时间残酷地改变人的一生。年轻时强烈的爱,中年以后的无奈甚至冷漠。时间残酷地推演着爱与人物命运的悲剧。这些《半生缘》里平凡的角色,只能在时间面前节节败退。分析小说里直接造成世钧与曼桢悲剧最可恶的恶人是祝鸿才,然而藏在祝鸿才狰狞欲望背后的何尝不是曼璐对时间流失的无可奈何,红颜老去的无能为力,为了不缴械,为了与时间最终一斗,最终牺牲了曼桢。

张爱玲是个硬心、狠心的作者,尤其在传递时间的残酷本质上,她不让小说终结在世钧与曼桢的“永别”那一点,因为这样时间就停了。她要提醒我们,就连“永别”都无法阻止时间的流淌,时间的恶作剧,时间的折磨。或许可以这样说,那惊觉“永别”的世钧,与承认“回不去了”的曼桢,这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他们无从结果的恋情有了终点。相比下叔惠、翠芝却还在时间的巨掌里被抛来掷去。两人没开始的爱情也就无法结束,也无从结果,还要见面,还要想念,还要爱诱惑,还要一次次“若有所失”,一次次生发“此生虚度之感”。张爱玲不轻易用小说的结束,放过她笔下的角色。小说写完了,张爱玲却坚持让角色停留在没完没了的故事情境中,加深了悲剧的推演,更体现了时间的残酷和无究无尽。

三、不同的命运相同的悲剧

张爱玲的创作视线之内女性是永恒的主题,悲剧是不变的基调。中国人对于悲剧人物的一般理解是,自身相当完美的人物之所以陷入悲剧境地,是因为邪恶势力的迫害,因而遭致失败甚至毁灭,这些说法概括起来就是——好人受害是因为坏人作恶的结果,我们也总是以这样的视角去分析具体的悲剧人物形象。这种悲剧类型在张爱玲小说中,小说《半生缘》就是典型的例证。它向人们演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温婉凄迷的旧上海,一对恋人有缘相遇却无缘相聚的爱情悲剧。看过作品,我们大都认为沈世钧、顾曼桢二人的爱情悲剧是由顾曼璐、祝鸿才的陷害造成的。

女主人公顾曼桢表面柔弱但内心坚强,清贫的环境造就了她那倔强、坚韧、执着的性格。曼祯可以说是一个与当时世情不大相适宜的人物。这个女子生活在繁华大都市上海,对灯红酒绿、烟花翠柳应该是比较熟悉,更何况还有一个在交际场做舞小姐的亲姐姐。如果要让生活来得更容易一些,自己也可以更随意一些,

那么她的职业选择完全可以参照姐姐曼璐的。但是,顾曼桢的生活方向很坚定——依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和家人——绝不做男人的依附,更不可能成为男人的玩偶。她信心坚定,虽然对姐姐的事情了如指掌,但她一如既往地尊重姐姐,理解姐姐对家庭的付出,懂得姐姐的良苦用心,明白世事的艰难。曼桢在姐姐结婚以后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由于世钧很爱曼桢,体谅她的难处,想为她分担,于是向曼桢求过三次婚,曼桢都拒绝了。难道曼祯不爱世钧吗?不是。通过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顾曼祯是自食其力、不愿依附男人过活的新女性形象。

很多人在命运中苦苦挣扎,乞求能有一丝亮光,但也许每个人都逃不脱命运的网。就连曼祯这样一个怀有新思想、可爱美丽的女子也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由于姐姐曼璐的私念,曼祯被姐夫祝鸿才强行霸占。她最终错过了沈世钧??那么顾曼祯的悲剧可以归结为命运悲剧。

而小说男主人公沈世钧却在曼璐的欺骗下以为曼祯变了心,仓皇得与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翠芝结了婚。当曼祯再见到世钧时早已物是人非,他们终究只有半生的缘分,只有一句“‘我们回不去了’”冷冷地收场。

这样看来顾沈二人的爱情悲剧并不全是因为“坏人”的迫害,其中不仅有曼祯的命运悲剧,更多的是沈世钧对曼祯的不信任及自身性格软弱等因素所致。岁月流逝,人也不再年轻。然而这便是张爱玲爱情小说的特点——悲,凄凉,叫人心碎。随便什么都可以毁掉这叫“爱”的软弱的东西,带给读者无限的感伤和遗恨。张爱玲用她那细腻的笔法,冷淡的字句,将骨子里的苍凉贯穿整部小说,以一贯的悲剧结束了这一切的爱恨情愁。

的确,在张爱玲的笔下,故事总那么的奇曲,总会发生一些事情。本来认为,世钧和曼桢会如同所有旧上海的男女一样,相识,相恋,结婚,生子,一同走过艰苦的岁月。但是,张爱玲的小说没那么平凡,在曼桢与世钧已经到谈婚论嫁的时候,曼桢的姐姐出现了,他们夫妇心生毒计,故事从此发生了转变。曼桢从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单纯少女,一个坚强的自力更生的职业女性一下变成了莫名的受害者,在身体和精神遭受巨大的打击折磨之后,她对爱情的憧憬,对生活的热情化为乌有。这样的悲剧情节也许只有张爱玲这样的“旷世奇才”才能安排出来吧。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即生活中的悲伤给人带来审美的艺术感受的前提条件:有价值的东西毁灭。并不是任何人物的任何不幸都能构成悲剧,都能唤起人们的悲哀、同情,正如英国学者罗斯金说过:“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失去的爱情,但是一个守财奴却不能歌唱他失去的钱财。”⑥悲剧主人公必须具备这样或那样的美好素质,作家作为审美的对象,必定是人们最珍贵的、无限向往或者孜孜以求的某种东西、理想或价值的被否定或毁灭。当我们从这些对象的受难中看到价值受到践踏和蹂躏时,自然会油然而生出怜悯、惋惜、和同情。相反,缺少价值的悲,即或是大悲巨惨,也不能使人产生怜悯感,不能使人产生审美快感。

曼祯和世钧的爱情是美好的,但让人感动叹息的地方却是他们爱情的悲剧性,得不到的才珍贵!那样美好的感情,只有化为悲剧才更具有赏鉴的价值。试想世钧与曼桢如果真的一帆风顺的结了婚,反而无趣。婚前那一点薄弱的感情基础很快就在柴米油盐醋茶中消磨殆尽,永远为着无数的鸡毛蒜皮事件呕气,过个三四十年,照旧是白头偕老,沦为无数普通家庭中一员。张爱玲深谙大众心理,一支笔轻轻将他们隔开,让他们彼此对对方留住一点情,埋在心底藏起来,留作将来相见的余地。

张爱玲自觉地以情欲、以非理性来解释悲剧,解释人的行为动机,解释人性。她认为人性是盲目的,人生因而也是盲目而残酷的。所以在她的小说中,这一切表现为现实的肮脏,复杂,不可理喻。假如不是被情欲或是虚荣心所欺瞒,人对现实的了解仅限于这一点:生活即痛苦,人生就是永恒的悲剧,这就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也是最真的认识。英国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阿·尼柯尔说过:“所有伟大的悲剧都是提出问题,而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张爱玲的小说里,见不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痛,也没有曹禺、巴金“吾与汝偕亡”式的愤怒,没有改造国民性的抱负,有的只是“同情的了解,了解的同情”,有的只是复杂的爱恨情结,剪不断、理还乱的难以明言的依恋。因此,张爱玲的小说成了“没有多少亮色的无望的彻头彻尾的悲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篇小说将张爱玲的写作风格渲染到极致,是时间推演了悲剧,是命运铸就了悲剧,更是家庭社会大环境注定了悲剧,也是作者内心安排了悲剧,通过悲剧剖析了世俗生活中最残酷的真实。

也许张爱玲的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传奇的文学,传奇的女子,传奇的一生。读着张爱玲的文字,在我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孤傲的,目空一切的,对于世间冷暖悲凉、离合聚散的淡然处之的女子。感觉她如一位世外女隐士,笑观世间沧桑。正穿着那一件典雅的旗袍,一手叉着腰,头高高地昂起,脸上有种“冷冷”的表情。嘴角微扬,看破人情世故的眼中流露出对这个世界深深的厌倦与嘲讽??

蹙眉回望,也许,生命本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丽的袍子吧。 注释:

① 转引自杨匡汉 中国新诗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63 ②《张爱玲作品集》[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5.1页 ③、《张爱玲作品集》[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5.149页 ④《张爱玲作品集》[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5.156页 ⑤《张爱玲作品集》[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5.1页 ⑥转引自王平 以悲为美[J] 写作 2009,(2):9.10

参考文献:

[1]朱栋霖 中国现代文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张法 美学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xc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