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新举措

更新时间:2023-11-27 18: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新举措

核心提示:生态问题是世界各国领导人的难题,中国更是对其严肃对待。中国当前的生态污染不是中国一手造成的,而是全人类的污染通过全球分工集中到中国的结果。对此,有人深感忧惧,为拯救地球大声疾呼。事实上,地球是不需要拯救的,真正需要拯救的是人类自己!所谓道不远人,人道若法自然,自然亦不远人。英国曾把人类带入工业文明,美国曾把人类带入消费文明,看着吧,循着“十三五”的规划路径,中国将把人类带入生态文明。

可以说,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的主体思想就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就将生态文明提高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十三五”规划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这五个建设中都贯穿着生态文明建设。在理念上,是从工业文明理念向生态文明理念转变,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一、不得不说的几个生态文明相关概念

首先明确几个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文明的元学科是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结合。所谓的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与环境之间的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文明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相应的种群之间功能关系。什么是生态系统呢?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平衡是指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再生等几个环节的平衡。人类发展到今天,世界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很少了,基本上都是人工生态系统。所谓的人工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是指管理、生产、交换、消费、分解、还原、再生七个环节,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多了管理、交换、还原和再生四个环节。

生态文明是与生态伦理关系非常密切的。所谓的生态伦理就是人类在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环境、动物与大自然等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在与自然活动中形成的伦理关系及条件原则。在生态伦理中是有一些生态禁忌的。所谓的生态禁忌是,有些植物要保留,有些生态要保留,有些动物可以作为食品,有些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则不能作为食品。

什么是生态文明呢?我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公共管理,进行地区、国家乃至全球意义上的

1

制度建设,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要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放在首位,要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变化、信息交换和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要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产,在维持自然界在生产的基础上考虑到经济的再生产,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步的发展。

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以人类为中心,也不是完全以自然为中心,而是以人与自然这两个系统的交互过程、交互线上的动态平衡的点为中心。比如说,人类强大的时候,就要给自然界留出空间;当自然界强大的时候,人类就要向前发展,大力地发展增长。这中间有一个平衡点,可以说,生态文明就是人工生态系统始终牢牢地围着这个动态平衡点展开的。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呢?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生态文明观念的指导下,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和活动,是一场以生态公正为目标,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以新能源革命为基石的全球性生态化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路径首先要利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尤其要利用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其中包括互联网、互感网、智能网,以最少的物质能量耗费进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生态文明是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负责任的一个顶层设计。从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方案,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纳入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可以说,这是共产党为中国人民创造碧水蓝天美好生活环境的一种顶层设计。生态文明不仅作为政策在实施,而且坚持节约自然、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与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十八大提倡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这是全世界首次在政党意义和国家意义上提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贡献,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转变,也是执政理念的转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代际伦理。生态文明树立并扩大了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上的正义话语权,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不同层面来考察。在国际层面,需要建构新的国际合作品牌,倡导国际合作与全球伙伴关系。在国内层面,各国政府和各级组织要加强沟通协调。在政府层面,要管理好区域生态环境,制定相应的法律、游戏规则,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参与社会责任。在企业层面,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在公民层面,主要是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将生态文明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中国把生态文明作为基本国策,国外评价很高。英国《卫报》刊登过的一篇评论认为,19世纪的英国教会了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的美国教会了世界如何消费,21世纪的中国教会了世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也可以说是英国人把人类带进了工业文明,美国人把世界引入了生态文明,中国人则把人类推向生态文明。当代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代表小约翰柯布教授公开提出,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他认为,中国是我们这个星球的希望所在,并希望中国成为超越现代性,引领世界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精神和道路领袖。小约翰柯布教授说,他和他的同事们坚信,地球及其人类的居住者,还包括其他居住者的前途取决于中国正在制定的种种政策,他们都不希望中国重蹈西方现代化的覆辙,希望中国借助得天独厚的思想资源,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之路。在他看来,中国将很有可能在50年内成为世界政治与经济的中心,中国的人口比北大西洋国家的人口还多,中国人以其智慧、活力、自律、善于经营和创造性举世闻名,从很多方面看,西方正在走下坡路,尤其是在生态文明方面。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体思想就是,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的生态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二、“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成四个方面。第一,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根本性标志。第二,生态文明是贯穿“十三五”十大任务的目标。第三,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第四,生态文明的世界意义。

(一)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根本性标志

3

生态文明不仅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繁衍、生存、延续的最根本需求。唐朝的,黄河的中上游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5%,几乎可以和今天的福建相媲美。现在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不足20%,水土流失严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保护水土。如果我们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生产,不顾生态退化的恶果,那长江会不会变成现在的黄河呢?

要建成小康社会,除了经济条件以外,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有些生态环境已经失去了支撑功能。在30年代工业大繁荣中,很多地方生态环境退化,尤其是土壤遭到了污染,水源受到了污染。土壤污染在我国的土地上污染达到17%,很多地方的土壤污染达到20%,这就是造成我们国家食品安全屡屡出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因为表土是文明的基础,表土污染了,这个文明也就要退化了。可以说,没有生态文明作保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不可能的。

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性的标志,比任何其它的指标都来得更为重要。美丽中国是支撑小康社会生态服务功能的需要。人们的生活要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干净的土壤,安全的食品,要居住环境比较美好,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所以,只有把生态文明搞好了,美丽中国才能够呈现在我们面前,小康社会的实现才能指日而待。

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的福祉和人类的未来。因为人类在地球上出现40几万年以来,都是依托地球上的各个要素进行生活的。我们平常有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的科学也证明,环境对基因具有改造功能,如果环境退化了,在环境中多余的有害物质就沿着食物链在人类身上继续附着,影响人们的智力和身体状况,甚至产生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疾病,甚至使有些人失去生育能力。所以说,生态文明关乎人类的未来。

十八届五中全会还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范围和深度也远远超过建设小康社会的范围,更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人类发展的高级目标。任何一个思想、意识都要通过制度去落实,都要通过规划去落实。中国的发展就是靠每一个五年计划的连续累加才构成了今天的繁荣。可以说,自从进入“十三五”,有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列入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从这个地方开始,中国的生态建设正式纳入了法治的轨道。不是人的觉悟高低问题,也不是我们哪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它是全民族的意识,要搞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踏踏实实地落实好。

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与方针就是坚持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生态文明是贯穿“十三五”十大任务的目标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特点是生态文明贯穿“十三五”规划的十大目标任务之中。这十大目标任务分别是:第一,保持经济增长;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第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第五,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第六,改革体制机制;第七,推动协调发展;第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第九,保障民生;第十,推进扶贫。

第一,在保持经济增长方面,我们的经济增长预期将会下调,到百分之六点几。过去,在高增长时期,大家特别强调GDP,认为GDP就是一切。因此就形成了各个地方大量地建设开发区,无论项目是否污染都要引进,只要能增加GDP,甚至以GDP为王。因为GDP牵扯到地区的荣誉、地区的排序,甚至很多干部的升迁等各个方面。而现在,要搞绿色的GDP,也就是说,GDP的绿色含量要高,破坏生态环境而得到的GDP不能要。只有绿色含量高的GDP的增长才是健康的增长。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原来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工业为主,所以现在的增长方式要转变,不能老是以高耗能、高产值、高污染的方式发展,而是要转变到低耗能、低污染、高科技的发展方式,要创新式发展。

创新发展在在多方面发展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解决民生问题时,恰恰需要的就是生态,并且民众在很多方面对生态的需求是很大的,比如,需要生态安全的住宅、生态安全的食品、生态安全的环境等。因此,要将生态文明贯穿到生态增长方式中,这样我们的生态增长方式才是绿色的。

第三,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原来的产业结构技术含量低、耗能高,能源应用主要为煤炭能源,而现在要更加注重对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的使用。比如在使用绿色能源中的太阳能的同时,又能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在出行方面,可以选择像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这种耗油少、少污染的交通工具。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we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