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省自主招生《人文社会科学测评》考试复习指导
更新时间:2023-04-24 11: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2023年广东省自主招生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2年广东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人文社会科学测评》考试复习指导
★仅供内部复习,严禁外传
一、章节重点提示
绪 言
1.现代科学革命的发展主潮
第一章 人文社会科学概说
1.人文科学的含义
2.人文社会科学的含义
3.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
第二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1.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的实现所应具备的特殊条件
2.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决策功能的主要表现
第三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1.直觉的含义
2.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理性批判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关系
第四章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综述
1.时代主题的含义
2.系统科学的含义
3.关于“科学无国界”说的适用领域
4.关于20世纪中国20——30年代的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论战
5.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阶段
第五章 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的新突破
1.接受美学的含义
2.马克思关于哲学的观点
3.克罗齐关于历史的观点
第六章 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管理的进展和影响
1.语言学的含义
2.行为科学的含义
3.弗洛伊德心理学说的主要贡献
★仅供内部复习,严禁外传 1
4.蔡元培与中国现代心理学
5.关于“情绪智慧“(情商)说的基本点
第七章 经济学社会学法学适应时代需要迅速发展
1.社会学的含义
2.关于亚当·斯密及其经济学著作
3.关于“凯恩斯革命”
4.20世纪世界和中国经济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八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1.科学主义的含义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五大趋势的内在联系
第九章 人文社会科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1.大教育观的含义
2.孔子及其教育观
3.关于中国教育研究的新突破
第十章 人文社会科学与初等教育的跨学科研究
1.社会角色的含义
.教育哲学的内涵与意义
3.教育心理学的内涵与意义
4.关于教育社会学中观层面研究
5.关于我国的《教师法》
二、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人文社会科学
2.定量研究
3.全球问题
.认知心理学
5.科学主义
6.比较教育学
★仅供内部复习,严禁外传 2 2 3 2 4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2.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 )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3.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4.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
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5.人文社会科学在发挥思想教育作用时的最大特征是( )
A.以情动人 B.以理服人
C.借助于某种行政权力 D.通过群众运动
6.在完整的意义上,“世界格局”指的是( )。
A.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B.主要大国之间的力量组合
C.重要国家集团之间的力量组合 D.世界经济体系的组合
7.( )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经济学 D.比较教育学
8.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9.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
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
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 )。
A.“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 B.“认知需要”的实现
C.“审美需要”的实现 D.自我实现
10. 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
( )。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三、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有哪三股新潮?
3.当代西方经济学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4.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五、论述题(20分)
概述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道路。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测题
绪 言
一、语词解释
1.两大科学部类
2.科学学:
二、选择题
1.人类耕种技术体系形成的时间,迄今约为( )
A.10000年前 B.5000年前
C.3000年前 D.1000年前
2.有学者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成为公众最注意和最寄予希望的科学的时段为( )
A.300年前后 B.200年前后
C.100年前后 D.近半个世纪以来
3.现代科学革命的发展主潮是( )
A.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进一步分化。
B.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新门类、新学科不断出现。
C.现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趋于综合化、整体化
D.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分日益明显。
三、简答题
1.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2.《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有哪些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
1998年4月北京某报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有所小学让学生填家庭情况表,其中有“家
庭出身”一栏,小学生都填成“医院出身”。年轻的老师指导说:“‘家庭出身’要填父母是
干什么的。”再次收上表格,学生有填“家庭出身:开会”,有填:“家庭出身:打麻将”,有
填“家庭出身:炒股票”等等,五花八门。
请联系这件事,说说你对“现代教育问题需要综合各种不同的知识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小学任课教师不能只“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而又可以对其他领域一无所知”这类观点的
体会。
绪 言
参考答案
一、语词解释
1.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
2.以科学自身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二、选择题
3.C 2.D 3.C
三、简答题
1.开拓科学文化视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新方
法,处理好初等教育和文科教育的关系。
2.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阐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
进展及发展趋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初等教育的关系。
四、论述题
答案要点:初等教育的对象是初涉人世的儿童,天真而幼稚。要科学而又艺术地把他们
引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必须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探讨。报载的这则
消息,既涉及时代政治背景、社会风气、文化环境等问题,又与教师对儿童心理、教育艺术
的把握相关。要深入分析、切实解决好此类问题,仅仅依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第一章 人文社会科学概说
一、语词解释
1.人文科学
2.社会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
4.人文社会科学的常规发展
5.人文社会科学的革命性发展
二、选择题
1.要科学地解释人的本质.就必须( )
A.用人的道德观念去解释 B.用人的感性欲望去解释
C.用人的社会存在去解释 D.用人的理性认识活动去解释
2.社会形态的划分主要依据( )
A.社会物质发展水平 B.社会生产方式
C.社会关系状况
D.综合考虑社会物质发展水平,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状况,以及人的发展水平
3.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4.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
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 )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5.研究人的培养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是( )
A.管理学 B.语言学 C.情报与文献学 D.教育学
6.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 )
A.管理学 B.经济学 C.法学 D.政治学
7.研究人与文化地理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 )
A.军事学 B.文艺学C.人文地理学 D.历史学
8.研究对象涉及整个客观世界的、在大科学体系中地位特殊的学科是( )
A.哲学 B.心理学 C.情报与文献学 D.管理学
9.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10.从学科结构的层次着眼,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均属( )
A.二级学科,可以称为专业学科
B.一级学科,可以称为门类学科
C.三级学科,可以称为分支学科
D.一级学科,可以称为综合学科
11.文艺心理学、历史语言学等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的( )
A.一级学科 B.二级学科C.三级学科 D.交叉学科
1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 )
A.15世纪 B.16世纪C.17——18世纪 D.19世纪
13.“建筑在阶级斗争上的社会是不可能有‘公正的’社会科学的。”作出这一论断的
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C.列宁 D.毛泽东
14.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 )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的是(
A.人类社会实践租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存在互动关系
B.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辩证统一
C.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D.历史的治乱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衰完全同步
三、简答题
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何共同点?
2.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何区分点?
3.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结构体系可以划分成哪三级?
4.为什么单一的分类视角不可能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体系作出完善的概括?
5.为什么在谈论“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时,一定要区分种种不同的
情况,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论述题
1.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合称为“人文社会科学”,并将它看作是同自然科学相联结、
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的观点,为什么正逐步为学术界所认同?
2.当今世界出现一些邪教,其共同特点是搞秘密结社、教主崇拜、精神控制,宣扬
“世界末日”,从事反科学、反文明、反社会、反人类的邪恶活动。试联系在我国出现的类
似现象,说说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
3.举出一个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实例,说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参考答案
一、语词解释
1.是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
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究的学问。
2.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
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
学部类。
4.通常指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一种量的变化,在维持原有理论大框架的状态中,
理论取得某些新的进展。
5.通常指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一种质的变化,新的理论对旧理论的基本原理、方
法与理论框架作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选择题
1.C 2.D 3.A 4.C 5.D 6.B 7.C
8.A 9.A 10.B 11.D 12.C 13.C 14.D
三、简答题
1.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
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都是推动力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时代性,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
阶级倾向性。
3.一级学科为门类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干学科;二级学科为专业学科;三级学
科为分支学科;
4.单一的分类视角不可能对复杂的庞大科学结构体系作出完善的系统化的描述;某些
新的人文社会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大系统的结构不断带来影响。
5.人文社会科学“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是在人类发展的特定阶段也就是“在阶
级社会中”产生的。即使在这个历史阶段,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看,并不是其中的每一门具
体学科都有阶级性。对那些具有某种阶级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也并不是用一个“阶级性”
就能概括其全部内容的。在一门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一般的研究方
法和专门研究方法都不会带有什么阶级性。具有阶级性的学科理论体系,有时会具有两重性
特征,也就是既具有阶级性的一面,又具有非阶级性的一面。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第一,现代人文科学和现代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等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难以划清它们之间的边界。当代人
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部上滋生了大量的边缘学科,这些新兴学科就像一条纽带,更紧密
地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联为一体。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合称为人文社会科学,比较正确
地反映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乃至一体化的趋势。
第二,人类科学发展,一般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
水平的综合的螺旋式路线前进。当人们的认识能力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人们把客观世界划分
为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部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和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界;由此,人
类对世界认识也就相应地从混合状态分化为两种相对独立的科学部类,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
然科学。从本质上看,自然、人类、科学都是统一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也出现
了某种综合化的趋势;但是,目前它们仍有明显的区分度,是相互联结、相互对应的两大科
学部类。
2.答案要点:由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的种种原因,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远逊于对于人
以外的宇宙万物的了解。人类自我认识的盲区,便是当今世界邪教活动的舞台。90年代出
现于中国的“法轮功”非法组织,具备着一切邪教的基本特征,蒙骗并毒害了大批群众,造
成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和精神危害。这类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的产生,要求人类在进一
步探究自然界奥秘的同时,须加倍努力地探究人与社会的奥秘。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事业,大力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深入地认识、理解人的本质和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十分紧迫的历史任务。
3.答案要点:教育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以人在教育和接受教育这一特定
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培养和发展规律为研究目的。初等教育作为教
育之本、人生之本、民族之本,一直是教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初等教育和教学工作实践,
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初等教育实践譬要教育科学的指导,而教育学的发展始
终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原理、研究方法及具体研究成果的全面支撑;同时,教育科学
的发展,又将丰富和深化人类的自我认识,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第二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
一、语词解释
1.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
2.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建设功能:
3.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建设功能:
4.人文社会科学的政治建设功能:
5.人文社会科学的经济建设功能:
二、选择题
1.西方早期的人文社会学说曾用以下形式回答和解释当时的社会问题( )
A.神话 B.自然科学公式
C.宗教 D.心理学
2.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 )
A.理论 B.实践
C.社会环境 D.人的素质
3.人文社会科学在发挥思想教育作用时的最大特征是( )
A.以情动人 B.以理服人
C借助于某种行政权力 D.通过群众运动
4.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建设功能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自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B.世界并不太平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D.“知识经济”时代开始到来
5.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也是一项最能收效的任务是( )
A.阶级斗争 B.教育改革C.社会管 D.发展生产
6.据90年代初专家预测道,到2000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20门一级学科中排行第
二的学科将是( )
A.管理学 B.经济学 C.哲学 D.法学
7.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决策功能,主要表现在它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必要的( )
A.理论知识依据 B.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C.文献情报资料 D.民意测验结果
8.新兴的决策科学(或称为决策理论)兴起于本世纪(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9.“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
A.美国 B.韩国C.泰国 D.日本
10.现代咨询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 )
A.人文社会科学新兴学科
B.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交叉的综合学科
C.自然科学技术的新兴学科
D.现代产业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研究,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帮助下实现
的?
2.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建设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7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哪些特殊条件?
四、论述题
1.谈谈认识功能在人文社会科学八种功能中的特殊地位。
2.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的功能?
3.联系教育科学的功能,谈谈你对“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属第一生产力”的体
会。
参考答案
一、语词解释
1.帮助人们接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人文社会现象,把握人与社会发展的
规律性。
2.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3.深刻影响整个文化事业发展。
4.对社会的政治思想意识观念,对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政治机构、政治行为发生影
响。
5.促进物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二、选择题
1.C 2.A 3.B 4.D 5.C
6.A 7.A 8.B 9.D 10.D
三、简答题
1.因为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处理的对象,往往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2.首先,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的发展,是整个文化事业发展的一大标
志。其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对另一个科学部类——自然科学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再
次,教育卫生、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体育、文博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建设,都求助于人文社
会科学。
3.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须自觉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
和成果须有一个健康的开放的政治文化环境,第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须提高其预见性。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人文社会科学是一种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科学的人文社会理论知识系统,
它的社会功能,首先须通过提高人的理论认识水准发挥作用。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是其
他社会功能的基础和前提。
2.答案要点:首先必须明确,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靠理论的力
量。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理性的武器,它在发挥思想作用教育作用时的最大特征便是以理
服人。在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建设功能的过程中,以理服人的原则、平等性和对话原则,
是必须坚持的。 :
3.答案要点:邓小平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中的科学包含着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的八种社会功能,集中地作用于人的素质的整体提高;包含教育科学在内的人
文社会科学,正是通过提高作为社会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的人的整体素质,直接促进社
会生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同样是第一生产力。
第三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语词解释
3. 定性研究
4. 定量研究
5. 直觉
6. 灵感
7. 系统填空抽样方法
二、选择题
1.在方法论的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 )
A.定量分析 B.技术分析C.理性批判 D.情感激发
2.积极的理性是基于社会实践对何种对象的否定与超越( )
A.消极理性 B.常识C.理论假设 D.真理
3.不属于教材所概括的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的是( )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C.理性批判 D.直接观察
4.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5.爱因斯坦认为,有一种思维活动是科学创造活动的重要必经阶段。这种曾经对牛顿发
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都起过重要作用的思维活动是( )
A.理性的直觉 B.感性的直觉C.定量分析 D.灵感
6.在下列抽样调查方法中,较少在实践中应用的一种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 D.类集抽样
7.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有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
( )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8.实地研究的特殊优点是( )
A.直接性 B.完整性 C.系统性 D.灵活性
9.霍桑实验所采用的实地方法属于( )
A.直接观察 B.完全参与观察 C.半参与观察 D.非参与观察
10.迪尔凯姆对自杀的研究影响很大;被认为是成功地应用
A.实地方法 B.文献情报法C.调查方法 D.抽样方法
三、简答题
1.从整体上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哪些主要特点?
2.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科学研究作出了哪些特殊贡献?
3.为什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进程中日益统一起来?
四、论述题
1.说说教材所阐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
2.举例说明教材所介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三种具体方法,主要归属于技术分析,但是
又不仅仅限于这一范围。
参考答案
一、语词解释
1.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2.对于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3.一种非神秘性的、与事实相联系的、与人的现实心理活动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4.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科学创新诺言就达到高潮阶段时,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
心理状态和认识形式。
5.一种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用以描述总体的具体调查方法;概率抽样是抽取样本的基本方
法。
二、选择题
1.C 2.B 3.D 4.B 5.A
6. A 7.D 8.D 9.C 10.B
三、简答题
1.总体特点有三:一是以获得科学的人文社会认识成果为目的;二是综合了传统科学方
法的精华,又有所超越;三是对科学思维方法辩证综合的掌握。
2.特殊贡献有三:一是体现了非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反衬出唯科学
主义认识论的局限;二是体现了研究等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被动的机械决定
论;三是表明科学研究的准确性不仅仅依靠技术工具和逻辑思维,还有赖于文化——历史层
面的反思。
3.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定量研究是对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细化。定性研究
只有在与准确的定量研究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增强其理论力量,定量研究只有在与科学的定性
研究结合在一起时才能显示其作用;在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的今年成中,由学科分化有综合
所导致的系统化研究观念,强有力地推动定性研究于定量研究日益统一起来。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论述的主要思路和基本要点在于:三种“一般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集中表现,为它们都适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需要,把对应于两极的自然科
学方式人文艺术方式相沟通、相融合。
2.答案要点:这三种具体方法,总的来说,较多地体现了具有实证性、范性的理性认
识方式,因此它们主要归属于技术分析的范畴。但是,每一种具体方法们在不同程度上体现
了一般方法的“适应人文社会立刻学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需要,把对应于两极的自然科学
认识方式和人文艺术认识方式相沟通、相融合”的根本特征。无论是调查方法、实地方法,
好事文献情报方法,教材都提供了必要的案例,可以作为上述观点的论据。
第四章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综述
一、语词解释
1.时代主题:
2.全球问题:
3.系统科学:
4.综合学科:
5.人学
二、选择题
1.在完整意义上,“世界格局”指的是( )
A.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B.主要大国之间的力量组合
C.重要国家集团之间的力量组合
D.世界经济体系的组合
2.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 )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 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4.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全球问题”的( )
A.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
B.裁减军备、防上核战争、缩小国家间贫富差距等有关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的迫
切问题
C.和平利用空间、协调信息传播问题
D.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5.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6.下列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7.发动了早期行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
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 )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8.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
的时期是( )
A.“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B.20年代 C.50年代 D.80年代之后
9.20世纪中国20—30年代持续十年之久,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影响重大的论战是
( )
A.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论战 B.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C.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D.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与各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
的论争
10.新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是( )
A.“实践足检验真理的唯—标准” B.“拿来主义” C.拨乱反正
D.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
11.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 )
A.经济学 B.管理学C历史学 D.政治学
12.许多人文社会学科共同关注和探讨的现代化理论指出,全球性的现代化运动,是人
类发展史上一次巨大而复杂的革命性变迁;世界各国卷入这一潮流的时间有先有后,除“先
行者”之外,迄今至少可区分为四个轮次,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是( )
A.后继者 B.新来者 C.赶超者 D.后进者
三、简答题
1.20世纪世界自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哪
些方面?
2.依据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形态和发展水平,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可
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3.怎样科学地评价系统科学的兴起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
4.中国为什么未能从社会内部孕育出近代和现代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
5.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
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试以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2.概述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道路。
3.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
体系的改革。你所在的学校是否也在进行这样的改革?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
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语词解释
1. 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走势的聚焦点,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 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3. 20 世纪中叶兴起,以系统论为中心、倡导系统方法的科学方法论。其地位处于哲
学方法和各具体科学的特殊方法之间。
4. 综合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性学科。
5. 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人学”泛指以人的研究为中心的人文社会学科。狭义的“人
学”指从哲学的高度探索人性奥秘、人生价值及人的发展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二、选择题
1.A 2.C 3.B 4.D 5. C 6. B
7. A 8. D 9.C 10.D 11.A 12.C
三、简答题
1.主要表现为:第一,自然科学技术的“指数增长”及其复杂社会后果向人文社会科
学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第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多种形态的综合化对人文社会科
学的综合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第三,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技术国际化的趋势促进了人文社
会科学的国际对话和国际合作。第四,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效率。
2.它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世纪上半叶的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分化中有综合
的阶段;世纪下半叶的以综合发展为主导倾向、综合中有分化、逐步走向整体联动的阶段;
世纪末期进入反思一展望、加快发展步伐的阶段。
3.首先要充分肯定系统科学的兴起的重要意义:在科学方法研究方法这个领域,提供
了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科学思想方法;它上承哲学方法,下启各学科特殊方法,对于改变人们
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沟通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
系,推动科学的综合化发展进程,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其次也要看到,系统科学并不
是万能的,系统方法用于各不同学科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要防止生搬硬套。
4.主要原因在于受到了长时期的封建主义的禁锢。中国古代就产生了丰富而先进的哲
学、历史、文艺、教育、法律思想,但是由于封建主义在政治上的专制、在思想文化上的封
闭僵化,致使中国未能与西方同步,从社会内部孕育出近代和现代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
5.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都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发
展性。首先,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导致深刻的文化思想革命,对20世纪中国人
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具有根本性质的重大影响。其次,20世纪中期发展到了成熟阶
段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的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指导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改造和建设;同时,在某种意义上,
它又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精华的综合体现。再次,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
人和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
展引向了前所未有的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时期;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它又是20世纪、特
别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精华综合体现。最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南,但是并不能代替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各学科
的具体研究。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
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第一,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
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
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
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
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
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
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
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
族文化的学科群——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
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体发展特点
的缩影。
第三,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
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
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轨迹,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
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
2.答案要点: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若干本土特征,走过了一条曲折向
正在阅读:
2012年广东省自主招生《人文社会科学测评》考试复习指导04-24
计算机技术基础VFP测试题(4)01-23
机械测试课后习题11-12
感谢蚂蚁作文700字06-21
国家开放大学 金融学第一章 自测题03-11
安庆石化炼油厂工艺流程及其危险性分析10-04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复习指导
- 广东省
- 社会科学
- 测评
- 人文
- 自主
- 招生
- 考试
- 2012
- 高中小说阅读训练(题目+答案)
-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生命质量干预效果评价
- 疫情期间教堂开放方案
- 电子商务中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的发展及完善
- 便道、便桥施工方案
- 德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中国借鉴意义的思考(上)
- 雅思听力备考如何训练有效果
- 管理流程、文件标准格式培训
- 最新电大成本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4
- 内观暴露疗法---助您找到最好的解决强迫症的方向
- 2022-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部编版)历史复习提纲
- 201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3
- 水射流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 小议如何提高酒店客房服务质量—以上海威斯汀大酒店客房为例
- 机械设备工器具及大型管理制度
- 百货部月度销售分析
- 牛津小学四年级英语复习课件4A unit6-7课件
- 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满意度实证_省略_析_基于江西省农户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