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新罗区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纲要

更新时间:2024-02-02 20: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岩市新罗区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纲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抢抓机遇,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式,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努力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构筑闽西经济增长核心圈,并在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和全省山区县(市、区)中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特制定本纲要。

一、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励精图治,奋发进取。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区域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到2005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可达81.3亿元(现价,下同),“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3%,人均GDP达23100元;农业总产值22.7亿元,年均递增9.5%;工业总产值101.3亿元,年均递增1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71.7亿元,年均递增28.6%;财政总收入6.99亿元,

年均递增1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亿元,年均递增13.8%;农民人均纯收入5633元,年均递增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87元,年均递增6.8%,三大产业比重为16:43:41。初步形成了以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建材、机械、医药化工、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与此同时,科技、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也稳步推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区的经济发展仍然以资源开发为主。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生态环境固有的特征和长期以来人为因素的作用,我区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步加剧,突出表现在:一是水资源污染问题。主要是养殖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污染物以有机型污染物为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区域内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诸多影响。二是空气粉尘污染问题。包括建材工业粉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道路交通和建筑施工等引起的扬尘污染以及餐饮业油烟污染等,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污染物浓度增加。三是局部地区水土流失问题。造

2

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因素,其中人为因素不可轻视,如矿山开发不当、规划管理力度不够、农业耕作方式不合理等。四是生态资源破坏问题。矿产资源深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渗漏;矿井废水未经处理排放,交通水利工程产生的废弃土石随意堆放造成河道堵塞,影响农业耕作,甚至造成农田冲毁,部分地区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森林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够,林分结构不尽合理。五是用地矛盾问题。随着规划区范围的不断扩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大增,而我区有限的土地资源远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耕地占补平衡受到挑战,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引发了人居环境质量的下降,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极不相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格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大力整治环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条件。

二、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重要意义

为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新的竞争和合作形势的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的战略决策,凸显我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区委、

3

区政府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战略构想。并明确了我区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定位,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式和工作任务,增强了我区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信念和决心。

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我区经济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着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优势产业聚集,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更多地参与区域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区域布局,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着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把我区建设成为闽粤赣边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强区。

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是我区服务大局、凸显区位、发挥作用的现实要求,是抢占先机、加快发展、追赶先进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必然选择。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4

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把我区建设成为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战略构想,就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认真谋划发展、凝聚全区之力加快发展的重大实践,其目的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我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大力弘扬先进文化,通过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思想理念,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划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区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注重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为生产力的发展增添后劲;围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始终着眼于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中统筹、在统筹中发展,促进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

5

好、生活富裕,实现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有效途径。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区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于我区资源和区位优势,集聚发展要素,举全区之力共同谋划发展,把我区全面融入沿海经济区,积极参与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加快传统产业改造,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充分发挥我区作为闽粤赣、内地和沿海联结点的地缘优势,提升我区的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省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推进我区小康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区就是以生态经济为主导发展形式,着眼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符合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打造“闽粤赣边生态型

6

经济强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促进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扎实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认真实施开放、项目、结构三大战略,着力构建科教、体制、环境三大平台,大力发展工业、生态、城市三大经济,不断扩大与沿海及其它周边地区之间的区域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完善区域布局,集聚发展要素,努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做强做大区域经济,全力打造“龙岩的晋江”;推进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突显我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把我区建成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构筑闽西经济增长核心圈,为我区在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和全省山区县(市、区)中率先发展、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7

(二)基本原则

1、突出生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突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沿海意识新观念,加大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增添新的活力。

3、突出协作。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和政策方面的引导作用,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项目的规划布局和建设问题,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4、突出为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5、突出落实。把老区革命传统与时代创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老区人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大力弘扬

8

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提高工作实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总体目标

经过15年的努力,把新罗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全面优化、可再生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在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和全省山区县(市、区)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①初步形成阶段(2006-2010年):争取用五年时间,通过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整治发展环境,加快工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壮大经济总量,为生态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到2010年,区生产总值实现168亿元,实现区委第十届党代会提出的第一步奋斗目标,人均生产总值44800元左右,生态型经济比重达60%以上。②发展壮大阶段(2011-2015年):进一步整合配置资源,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凸显生态型经济发展优势。到2015年,区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比全国提前五年实现翻两番目标,人均生产总值70000元以上,生态型经济比重达70%以上,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③全面崛起阶段(2016-2020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生态

9

型经济强区目标。到2020年,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力争实现第三个翻番,人均生产总值95000元以上,生态型经济比重达85%以上。

四、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战略取向

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要立足于我区经济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两个并举,两个优先”的原则,以生态型经济为导向,把发展非资源型工业放在首位,进一步拓展闽粤赣边商贸物流的中心地位,加快构建区域产业支撑体系步伐,迅速壮大经济总量,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生态型经济枢纽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

1、联结沿海,拓展腹地,打造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新地位。树立“沿海”意识新观念,发挥闽粤赣边交通枢纽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区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与辐射。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其它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依托经济优势发挥传导作用,促进产业聚集。同时,充分发挥闽粤赣边交通枢纽的辐射作用、对外开放的桥梁作用,最大限度地聚集、扩散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使我区经济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发展层次有效提升,进一步确立我区在闽粤赣边县域

10

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地位。

2、依托中心,梯次发展,构建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体系发展的新格局。发挥中心城市优势,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同时根据我区乡镇之间地理条件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分类指导,实施梯度推进。一是坚持重点带动原则。加快重点区块、重点乡镇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区四个街道和西方片自身优势,形成全区发展速度最快、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总量最庞大的先发地区,当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二是实施振兴东部战略。加大对东方片及欠发达乡镇基础设施、产业引导和项目布局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搞好资源开发,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经济体系;三是以生态型政策为引导,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优化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通过产业集聚、品牌创建和资源整合,构建生态型农业经济、生态型工业经济、生态型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体系,全面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生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产业竞争力。

3、合理布局,城乡联动,保持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先水平。着力抓好项目载体建设,加快福建龙州工业园区(原新罗民营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管理体制和服务功能,带动东宝山、雁石、大池、小池等工业集中区和高新技术

11

园规划建设,形成“一园带多区”的发展格局。同时依托国道319线、省道203线交通便利的优势,抓好沿线项目开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两条经济长廊。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促进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

4、和谐开放,服务大局,开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社会就业,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树立婚育新观念,巩固计划生育成果,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益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促进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主要任务

(一)构建特色产业支撑体系。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构建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支撑体系,是振兴我区经济的必由之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生态型产业支撑体系,

12

促进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1、做大做强生态农业。按照“绿色产业”、“生态立区”要求,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突出“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的原则,重点发展畜禽、果蔬、竹木、花生、茶叶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农业支柱产业,建设一批省、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梅花山”牌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公害生猪基地、名优茶生产基地、山麻鸭原种场及白羽半番鸭繁育基地等,创建我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加工转化能力。到2010年,全区实现农产品优质率95%、加工转化率50%、商品率80%,无公害农业产品生产面积达80%以上。

——种植业。以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为保障,以治水改土为中心,以高产、优质、高效和田园化为目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大力推广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及粮食综合配套技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

13

准规范生产。大力发展名特优经济作物,重点抓好果蔬、花生、茶叶三大特色农产品,推广早熟、特早熟及迟熟、特迟熟优质水果,优质高山名茶,高山反季节和绿色无公害蔬菜,促进种植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

——畜禽水产业。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生态养殖”原则,认真制定和实施畜禽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瘦肉型生猪、肉鸡、山麻鸭及白羽半番鸭等优良畜禽品种,建立动物疫病监控体系和预警机制,完善畜禽水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综合体系,提高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占有率。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加快畜禽种苗繁育中心项目建设,努力提高畜禽种群繁育技术。到2010年,全区80%以上、2015年100%的规模养殖场建成“无公害养殖场”,全区生猪出栏控制在150万头以内;到2020年,形成绿色养殖-无污染加工-清洁销售一条龙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

——林业。加强生态林、天然林及珍稀动物的保护工作,制定珍稀林种、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措施,完善林业管理体制,合理调整林分结构。着力抓好生态体系建设、绿色通道与城乡绿化、林木种苗及花卉、用材林与名特优经济林基地、森林灾害防治体系、竹业产业化、林产工业、森林旅游业发展等八大

14

工程建设,努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发展丰产竹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做强竹木业产业;推广林+药、林+观赏植物、林+食用植物、林+禽等立体复合种养经营模式,拓展生态经济双赢产业,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和森林经济效益。到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8%左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

2、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工业化是经济强区战略的基础。按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非资源型加工业和绿色制造业,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努力构建生态型工业新格局。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注重节能与合理开发,鼓励和扶持环保产业发展,加快废物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区非资源型加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主要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0%,工业用水重复率达60%,能源综合利用率达40%。

——建材工业。坚持“总量控制、调整结构、提高质量”

15

的原则,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提高高标号优质水泥比重;加速对现有水泥企业的环保技术改造,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促进水泥工业的全面提升。大力发展轻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等新型建材工业,进一步优化建材企业的产品结构,逐步提高建材产品质量,重点是抓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煤矸石多孔砖、轻质墙体材料、加压蒸汽混凝土砌块、内外墙涂料等新型建材项目建设。至2010年,全区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达60%以上,建材产业产值实现30亿元,建材企业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

——机械工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运输机械、环保设备等机械工业,积极培植与之相配套的其它零部件企业,加快机械产业集群的形成。重点是抓好精密铸造中心、环闽工矿机械设备制造、叉车生产线、龙工齿轮、变速箱加工、健身器材加工、中高档数控机床、矿山、水泥、化工成套设备等重大机械项目的建设。加大科技开发力度,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质量,有效扩张总量,形成规模化生产,把我区逐步建设成为福建省机械配件制造基地和工程机械制造中心。到2010年,实现机械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到2020年产值300亿元以上。

16

——医药化工工业。主要发展以氯碱化工、煤化工、化纤、轻钙、涂料为主的化工工业,加大力度,推进水性涂料及涂料包装桶、石灰石深加工双氰胺、二甲醚 、MM有益生物制剂、生物柴油和添加剂生产、寡核苷酸生物芯片、硅灰石复合新材料、动物药业、纳米轻钙等项目的建设,促其尽快投产。同时抓好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治理与回收再利用,逐步实现清洁生产,确保化工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

——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以饲料、畜禽、果蔬、花生及竹木等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是加快森华冷却肉加工、动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红豆杉种植加工、茶叶生产加工、禽产品加工、竹木制品加工、畜禽饲料加工、闽西饲料城三期、出口家具组装及物流配送中心、果蔬服务中心二期等项目的建设,提高农副产品加工比例,培植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到2010年,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产值35亿元,农副产品加工率达50%以上,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高。

——能源及矿冶加工业。加快煤电转化、水资源利用和新型能源工业的发展,重点抓好坑口火电厂、白沙水库电站、余热发电、垃圾发电和东电西送的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小煤矿

17

联合改造,增加安全设施投入,提高煤矿开采率,推进煤炭清洁和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点、依法开采、有序利用。依靠科技抓好矿产品系列加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民营科技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等载体,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沿海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充分利用省“618”项目交易会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省内外大中型企业进行技术成果对接,加快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促进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自动仪表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提高经济科技含量。

3、加快发展生态型城市经济。城市化是现代化建设和富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加快发展以旅游、物流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信息咨询业等为主体的城市经济。

——旅游业。依托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红色和人文旅游,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

18

境,提升生态旅游资源的档次和品味;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延伸旅游产业链;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构建闽粤赣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重点是抓好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龙崆洞风景区、江山风景区等生态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闽西红色旅游品牌,进一步开发东肖镇和城区等红色旅游资源,使我区成为闽西红色旅游的集散地; 充分利用我区佛教界在闽南、粤东西部地区的知名度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大力发展雁石天宫山、江山石佛公、翠屏山、龙岩洞等宗教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文化旅游。

——物流业。依托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及各类服务业。加快商贸资产联合重组和专业化改造,引导批发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引进和推广大型仓储式超市、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商业模式,延伸服务领域。依托闽西交易城、闽西饲料城、闽西建材批发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各类大型专业市场体系,推进米兰春天物流配送中心、龙门物流配送中心、绿色食品加工销售中心、闽西饲料城二、三期、新罗货运中心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强重点乡镇的农副产品集贸市场的规划建设,尽快形成整体效应,逐步建成闽粤赣边区域性物流中心。

19

——房地产业。积极配合中心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抓好经济适用房和各类小区建设,尽快启动和完善住房二级市场管理,加快培育小城镇房地产市场。按照建设生态型人居环境的要求,充分利用我区的山、水、林等自然景观资源发展生态型房地产业,科学规划居民住宅建设,尽快建成一批生态型住宅小区,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吸引省内外客户来我区安家落户或定期休闲度假。

——社区服务业。依托街道社区和社会医疗机构,加快推进以医疗保健为突破口的居民小区服务;鼓励和引导法律服务、工程咨询、家政服务、职业介绍、卫生保健等新兴行业的发展,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

——信息咨询业。加强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完善信息网络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商业性和公益性的信息资源库;加强信息咨询服务业管理,建立和完善信息咨询服务机制,通过信息交换与共享,拓展对外联系渠道,促进地产品销售、项目开发与技术交流,加快信息业发展,从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础设施是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必要保证。要建设和完善功能齐全、

20

高效可靠、标准先进的道路交通、农业基础设施和现代信息网络等现代化基础设施。

——道路交通建设。在积极配合做好龙长高速公路、漳平到永定高速公路和龙厦铁路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着重改善区通乡镇主干道交通和旅游交通设施,提高乡村公路等级,加快建设乡村公交车站和库区码头。继续实施行政村道路硬化工程,加快科技园区到江山风景区公路和苏邦至连城曲溪(新罗段)交战公路建设、大吉到苏坂等公路改造,基本形成区、乡、村比较完善畅通的交通网络。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要求,科学规划和实施水利工程。加强城镇供水工程和行政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抓好抗旱蓄水工程、旱片治理、土地整理、节水灌溉、九龙江北溪二期防洪堤等防汛减灾工程,建立和完善洪水水位预警报体系和各水库联合调度制度。加强各水库积雨流域和主要河流流域的生态公益林保护,建立动植物病虫害适时监测与预警、有害生物检疫机构,有效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到2010年,农田保灌率达75%,集镇和行政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

——现代化信息网络建设。按照建设“数字福建”的要求,

21

加快和完善多媒体网络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基础传输网络结构和服务功能,提高信息网络的覆盖率和使用率;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与宽带化;进一步完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各部门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应用系统,建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小城镇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构建以工业为骨架、以服务业为导向的城镇经济体系;加强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扶持适中、雁石、白沙、大池、江山等小城镇和重点新村的建设;加大旧村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扩大小城镇规模。到2010年,争取把适中镇建设成以建材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工商结合型中心镇,把雁石镇建设成以发展矿产资源深加为主的工业中心镇,把大池镇建设成以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工结合型中心镇,把江山乡建设成为中心城市的后花园,把白沙镇建设成以林产加工、旅游和边贸业为主的农工商综合型中心镇,使之成为城市信息、技术向农村辐射传输的中继站。

(三)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体系。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

22

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和防治污染为主要内容,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构建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1、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制定全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和主要水源保护规划,建立水资源有效使用制度;开展行政区域界面水质监测,控制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业废水治理力度,控制主要水源水体污染。主要是加大对九龙江流域(新罗段)和汀江支流(大池段)水环境监管力度,对重点企业安装环保设施自动控制装置,严禁生产经营和使用含磷洗涤剂,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认真制定和实施畜禽水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合理划定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中心城市规划区、居民稠密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九龙江干流沿岸1000米、支流500米或沿岸一重山范围内新建畜禽养殖场;进一步加大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发展猪(禽)粪生物有机肥生产,大力推广 “猪-沼-草(果、林、蔬、茶)”等生态养殖模式,确保全区畜禽水产业规模总量

23

控制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内。积极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有条件的乡镇要尽快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场。至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养殖场治污率达100%,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到2010年,全区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

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强化对各类项目开发建设的有效监管,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区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预防监测和管理体系。首先是抓好九龙江流域和主要支流流域以及国、省道两侧的综合治理,突出抓好中甲、马坑溪两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其次是加大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力度,科学划定矿产资源禁采区、限采区和可采区,限期关闭不符合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矿山;对符合规划的小矿进行联合改造,实现矿山经营规模化和集约化。从严审批矿业权,把好矿业开发“准入关”,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逐步扩大矿业权招标拍卖的比例。强化矿山监督,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在不加重水质污染和水土流失的情况下,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率;突出解决矿业开发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严格执行矿山开发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时”制度,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促

24

进采矿权人全面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开采项目,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限制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内开采矿产资源,对已造成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问题的矿山逐一、限期整改;对已停止采矿或关闭的矿山、坑口,及时做好土地垦复和植被恢复工作。再次是加大水土保持防护林工程建设力度,重视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城镇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各类保护区建设,坚持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原则,建立和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补偿机制,妥善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提高森林资源生态效益。

加强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巩固提高水泥业粉尘污染治理成果,确保水泥企业稳定达标排放;搞好施工场地扬尘整治,规范建筑施工场地;抓好道路扬尘整治、机动车辆尾气治理,淘汰环保不达标车辆;分期分批治理饮服行业油烟污染;清理搬迁城区周边污染企业,严禁在城区再上大气污染企业。到2010年,全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建设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

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稳定现有森林覆盖率,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投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保护耕地;加强矿产

25

资源管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建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环境。全面推进节能、降污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步降低资源型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至2010年,城区5公里内水泥、煤电、化工、医疗等企业或单位的废水、废气和废物治理工作基本完成,基本实现废弃物零排放。制定农产品种养、加工和储运标准,严禁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有害饲料添加剂,初步控制农产品生产污染。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再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小化。

3、构建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具有自然和人文特色的生态城区,在新建住宅小区逐步建立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太阳能利用与节能、立体绿化、安全防卫和智能化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创造亲近自然、舒适安宁的居住环境。开展绿色社区试点建设,按照生态社区建设规范和标准,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健身、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开展一批生态镇村建设试点工作,加强村镇污水、垃圾和河流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村镇污水、垃圾处理管理系统。加大资金投入,抓好城市中心区绿地、公园绿地

26

和主要道路绿化带等建设,有效扩大城市绿化空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构建和谐社会支撑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根本目的。要始终着眼于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自然环境优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

1、树立和谐发展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生态型经济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观;引导企业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树立绿色生产观;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树立绿色消费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树立和谐理念,建设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

2、强化医疗卫生工作。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加大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指挥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构筑长效预防和抗击机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鼓励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开展纵向合作,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形成医院和社区卫

27

生服务机构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搞活农村办医形式,健全农村卫生服务、药品监督和药品供应网络,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医药卫生条件。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确保城乡居民用药和就医安全,切实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

3、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鼓励和扶持个体先进文化大户发展,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加强对影视、网吧、歌舞厅、游乐园等文化市场的监管,有效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建立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鼓励城乡居民积极参加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 4、强化劳动与社会保障。重视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积极拓展就业门路,有效改善创业环境,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把提高就业率、控制失业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城乡人口充分就业。加强劳动法规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城镇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

28

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管理。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六、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保障措施

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是龙岩市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区新时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长远大计,事关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信心,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努力加快我区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

(一)突出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带动战略贯穿于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我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全球及沿海产业调整。拓宽项目开发渠道,健全“市场引导、企业主导、政府推动”的项目建设机制,持之以恒抓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承接海外和沿海产业转移,以项目带动投资,以投资促进增长;通过项目带动,提高生产性项目、非资源性项目、非公有项目的引进比重,吸引越来越多的区外资金和技术参与我区生态项目开发和建设,促进一批生态效益较好、对区域经济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生成落地;通过项目带动,

29

发挥大型项目的集聚、辐射功能,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专业化配套生产,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通过项目带动,促进区域形成活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制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各级政府要稳定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确保财政支农预算依法稳定增长,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农村发展项目。重点支持农业五大产业、生态效益型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项目,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抓好各项支农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切实将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农村低保政策、农村税费免征减负政策、优势产业扶持政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聘用农民技术员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政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农村医疗卫生政策等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突出非公有制经济。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鼓励非公企业依托

30

市场自主创业,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有事业领域,鼓励非公有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政策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做强做大非公经济企业。健全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管理咨询、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非公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非公经济维权中心,努力营造非公企业家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事业上有作为的浓厚氛围,激发他们的创业和发展热情,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四)突出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支持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的重大项目进行项目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允许经营生态建设项目的企业以特许经营权、林地、矿山使用权等作抵押进行贷款融资。实施财政贴息贷款、延长项目经营权期限、减免税收和土地使用费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的赠款和长期低息、无息贷款,积极争取中央、省、市专项资金补助,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先安排生态建设项目。通过充分吸收区外资金和民间资本,逐步建立起投资主体

31

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投入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

(五)突出人才队伍建设。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区的发展战略。着力强化高素质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项目开发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放宽放活科技人员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创新,在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强化生态、环保意识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六)突出政府职能转变。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是一项全新而艰巨的工程,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的体制性障碍,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要求,科学制定规划,进一步完善法规,严格依法行政,有效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竞争。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实现由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由微观管理

32

向宏观管理转变。加强对机关干部的生态意识教育,把生态立区理念融于日常决策和管理之中,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同心同德,强化大局意识,正确处理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共同推进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

(七)突出社会建设与管理。加强社会建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为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区,有效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法能力,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维护司法权威,切实保护公民、

33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继续扩大基层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围绕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这一目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对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按照“为群众服务、靠群众参与、让群众满意”的总体要求,扎实推动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健全各类文明规范,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

34

意识和社会文明程度。

加强“平安新罗”建设。围绕“五个提高”、“五个下降”、“五个遏制”、“五个防止”的总体目标,突出政治稳定、治安稳定、兼顾经济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树立立体运作、持久长效、标本兼治、百姓满意的平安观念,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体系、人民内部矛盾化解调处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维护经济运行安全监管体系。着力解决影响政治稳定的问题,加强信访调解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运行机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努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七、《龙岩市新罗区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纲要》的实施

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是区委、区政府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的,具有宏观性、长期性和指导性。本纲要着重明确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努力方向,提出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区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纲要经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制定阶段性规划、年度计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具体指标和工作措施将在各专

35

项规划及其实施方案中体现。

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的系统工程,涵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和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又要运用法律法规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加以保证。为此,全区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扎扎实实推进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建设。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作用,引导全体公民及时了解政府的战略意图和政策措施,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支持和参与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建设。要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作任务,按照本纲要提出的基本思路,及时制定各行业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强化监督。采取多种形式检查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严格按照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整体工作的有效推进。

36

项规划及其实施方案中体现。

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的系统工程,涵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和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又要运用法律法规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加以保证。为此,全区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扎扎实实推进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建设。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作用,引导全体公民及时了解政府的战略意图和政策措施,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支持和参与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建设。要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作任务,按照本纲要提出的基本思路,及时制定各行业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强化监督。采取多种形式检查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严格按照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整体工作的有效推进。

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vv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