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参考解答
更新时间:2024-03-13 17: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第十九届中学生与社会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参考解答、评分标准
一、参考解答
(1)在地面附近,沙尘扬起要能悬浮在空中,则空气阻力至少应与重力平衡,即
2 ??0Av1?mg ①
式中m为沙尘颗粒的质量,而
A??r2 ②
4m??r3?s ③
3得 v1?代入数据得
4?sgr ④
3??0v1?4.0m?s-1 ⑤
(2)用?h、h分别表示v?9.0m?s-1时扬沙到达的最高处的空气密度和高度,则有
?h??0(1?Ch) ⑥
此时式①应为
??hAv2?mg ⑦
由②、③、⑥、⑦可解得
h?代入数据得
4r?sg?1?1??? ⑧ C?3?v2?0?h?6.8?103m ⑨
评分标准:本题15分。
1. 第一小题8分。其中①式3分,②式1分,③式1分,④式2分,⑤式1分。 2. 第二小题7分。其中⑥式1分,⑦式1分,⑧式3分,⑨式2分。
二、参考解答
(1)E2C,0 (2)E2C,E2C
评分标准:本题20分。
(1)10分。其中每个空5分。 (2)10分。其中每个空5分。
三、参考解答 (1)神舟3号
(2)设飞船飞行时间为t,绕地球飞行的圈数为N,周期为T,飞船的质量为m,离地面的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1页
121412平均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则有
T?t ① N2mM?2??G?m??(R?h) ② 2(R?h)?T?G由①、②、③式解得
Mm?mg ③ R21/3?gR2t2?h??22??4?N??R ④
由题给数据可知t?5.8536?105s,代入t及其它有关数据得
h?2.9?105m ⑤
评分标准:本题20分 (1)4分
(2)16分。其中①、②、③、④式各3分,⑤式4分(答案在2.7?105m~3.1?105m之间均给这4分)
四、参考解答
根据题设的条件,可知:开始时A中氦气的质量mHe?4.003?10?3kg,B中氪气的质量
mKr?83.8?10?3kg,C中氙气的质量mXe?131.3?10?3kg。三种气体均匀混合后,A中的
1311 ?EHe?mHeg(?h)?mHeg(?2h)??mHegh ①
3311B中的Kr有mol升入A中,有mol降入C中。Kr的重力势能增量为
3311 ?EKr?mKrgh?mKrg(?h)?0 ②
3311C中的Xe有mol升入A中,有mol升入B中。Xe的重力势能增量为
3311 ?EXe?mXegh?mXeg2h?mXegh ③
33He有mol降入B中,有mol降入C中。He的重力势能增量为 混合后,三种气体的重力势能共增加
?EP??EHe??EKr??EXe?(mXe?mHe)gh ④ 因球与外界绝热,也没有外力对气体做功,故重力势能的增加必然引起内能的减少。在
体积不变时,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此时传给气体的热量应等于气体内能的增量,但因理想气体的内能只由温度决定,与体积无关,故只要温度改变量相同,则体积不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2页
13变条件下内能的增量也就是任何过程中理想气体内能的增量。根据题给的已知条件,注意到本题中所考察的理想气体共有3摩尔,故有
32上式中右方为气体内能减少量,?T表示气体温度的增量,由④、⑤两式得
2(mXe?mHe)gh ?T?? ⑥
9R ?EP??3?R?T ⑤ 将已知数据代入,注意到R?8.31J?K-1?mol-1,可得
?T??3.3?10-2K ⑦ 即混合后气体温度降低3.3?10-2K
(如果学生没记住R的数值,R的值可用标准状态的压强p0?1.013?105N?m-2,温度
T0?273.13K和1mol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V0?2.24?10-2m3求得,即R?p0V0) T0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
说明经扩散使三种气体均匀混合,并导致气体重力势能改变求得④式,得8分。说明能量转换过程,由重力势能增加而内能减少,列出⑤式,得8分。得出正确结果,算出⑦式,得4分。
五、参考解答
由于光学系统是左右对称的,物、像又是左右对称的,光路一定是左右对称的。该光线在棱镜中的部分与光轴平行。由S射向L1光心的光线的光路图如图预解19-5所示。由对称性可知
i1?r2 ①
i2?r1 ②
由几何关系得 r1?i2???60? ③ 由图可见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3页
i1???r1 ④
又从?FSO1的边角关系得
tan??y/f ⑤
代入数值得
??arctan(14.3/30.0)?25.49? ⑥
由②、③、④与⑥式得r1?30?,i1?55.49? 根据折射定律,求得
n?sini1?1.65 ⑦ sinr1评分标准:本题20分
1. 图预解19-5的光路图4分。未说明这是两个左右对称性的结果只给2分。 2. ①、②、③、④式各给2分,⑤式给3分,⑥式给1分,⑦式给4分。
六、参考解答 (1)解法一:
导体线框放在水平桌面上,俯视图如图预解19-6-1。由图可见,在线框没动之前,线框的PQ边与P?Q?边平行于磁场B,因而不受磁场力。PP?边受的安培力的大小为IBL1,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但此力对轴的力矩为零。QQ?边受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QQ??IBL1,方向垂直桌面向上。此力对固定轴的力矩为
LL M0?IB1 ① 2除此力矩外,线框还受到重力矩作用。重力力矩等于重力乘线框重心(O点)到轴ab的距离,
即
?0?mg(L2/2) ②
当M0=?0时,桌面对线框的支持力的力矩为零,M0>?0时,线框将改变静止状态,开始绕轴ab向上翘起。根据题意及①、②式,由力矩平衡原理可知
IminBL1L2?mgL2 ③ 解得
Imin?
12mg ④ 2BL1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4页
解法二:
线框所受的重力矩也可以由各边对ab轴的重力矩来求。PQ边与P?Q?边的重心均在(L2/2)处,两条边对ab轴的合力矩为
?mgL2??L2? ?1????? ①?
(L?L)2??2??1QQ?边对ab轴的力矩为
?mgL1? ?2???L2 ②?
2(L?L)12??故线框所受的重力矩为
?0=?1+?2=(mg/2)L2
与解法一求得的②式一致,从而求得Imin与④式相同。
(2)线框处于静止状态时,若电流I0比Imin稍大,线框所受的电磁力矩M将大于重力矩?,使线框绕ab轴向上翘起。PQ边和P?Q?边所受电磁力不等于零,但二者相互抵消。当保持电流值I0恒定不变时,线框将从静止状态开始绕固定轴作加速转动。在加速转动过程中,由于通过线框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框内将产生感应电动势,它有使线框中的电流变小的趋势,
题中已设电流源有保持电流恒定不变的功能,所以当线框平面转至与桌面成?角时,如图预解19-6-2a所示,线框受到的合力矩为
1?? M????I0BL1?mg?L2cos? ⑤
2??随着?角逐渐增大,合力矩随之减小,但M??始终大于零,因而线框仍作逆时针加速转动,
角速度不断增大。当线框平面转到竖直面NN?时,合力矩为零,角速度达到最大。由于惯性,线框将越过NN?面作逆时针转到。此时,合力矩与线框转动方向相反,角速度将逐渐减小,合力矩的大小随着?角的增大而增大,如图预解19-6-2b所示。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5页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将增至180?。当?角等于180? 时,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零,合力矩将使线框作顺时针加速转动,结果线框将在?角等于0?与180?之间往复摆动不止。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作用,线框平面在NN?平面两侧摆动的幅度将逐渐变小,最终静止在NN?面处,此时,电磁力矩与重力矩均为零。如果线框稍偏离平衡位置NN?,电磁力矩与重力矩的合力矩将使线框回到NN?平面处。故线框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一问6分、第二问14分。
第一问中,①、②、④式各2分。
第二问中,正确地分析了线框往复转动,给4分;说明最后平衡在竖直面处,给6分;说明稳定平衡,给4分。
七、参考解答 解法一:
1. 讨论自B开始运动到T0?2.0s时间内B与A的运动。
根据题意,在2 s内,A未与B发生过碰撞,因此不论A与B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不论A与B之间是否有摩擦,B总是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B的加速度为aB1,有
s?得
1aB1T02 22s-2?2.5m?s (1) T02aB1?如果A、B之间无摩擦,则在B向右移动1米距离的过程中,A应保持静止状态,接着B的车厢左壁必与A发生碰撞,这不合题意。如果A、B之间无相对运动(即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足以使A与B有一样的加速度),则B的加速度
aB?F?2.4m?s-2
mA?mB这与(1)式矛盾。由此可见,A、B之间既有相对运动又存在摩擦力作用。
以Ff表示A、B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作用于B的摩擦力向左,作用于A的摩擦力向右,则有
F?Ff?mBaB1 (2)
Ff?mAaA1 (3)
由(1)、(2)、(3)式得
aA1?2.25m?s-2 (4) Ff?45N (5)
2. 讨论B的左壁与A发生第一次碰撞前的运动。
由于aA1?aB1,B向右的速度将大于A的速度,故A与B的左壁间的距离将减小。设自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6页
静止开始,经过时间t1,B的左壁刚要与A发生碰撞,这时,B向右运动的路程与A向右运动的路程之差正好等于l,即有
解得
t1?代入数据,得
t1?22s=2.83s
A与B发生第一次碰撞时,碰前的速度分别为 vA1?aA1t1?aA11122aB1t1?aA1t1?l 222l (6)
aB1?aA12l (7)
aB1?aA12l (8)
aB1?aA1 vB1?aB1t1?aB13. 讨论B与A间的弹性碰撞
以uA1和uB1分别表示第一次碰撞后A和B的速度。当uA1、uB1为正时,分别表示它们向右运动。在碰撞的极短时间内,外力F的冲量可忽略不计,因此有
mAvA1?mBvB1?mAuA1?mBuB1 解以上两式得
uA1?uB1??(vA1?vB1)?2l(aB1?aA1) (9) (9)式表示,在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两者的相对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反转。 4. 讨论从第一次碰撞到车厢与小物块速度变至相同过程中的运动。
由(9)式可以看出,经第一次碰撞,A和B都向右运动,但A的速度uA1大于B的速度
11112222 mAvA1?mBvB1?mAuA1?mBuB12222uB1,这时作用于A的摩擦力向左,作用于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仍都为Ff。设此过程中A
向左的加速度和B向右的加速度分别为aA2和aB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aA2 F?Ff?mBaB2 解得
aA2?
Ff?2.25m?s-2 (10) mA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7页
aB2?F?Ff?5.5m?s-2 (11) mB由此可知,碰撞后,A作减速运动,B作加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1?,两者速度相等,第一次达到相对静止,则有
uA1?aA2t1??uB1?aB2t1? 由上式和(9)式解得
u?uB1vB1?vA1 t1??A1??aA2?aB2aA2?aB2代入有关数据得
2l(aB1?aA1)aA2?aB2 (12)
22s=0.09s (13) t1??31设在时间t1?内,A与B的左壁之间的距离增大至l1,则有
??aA2t1?2?uB2t1??aB2t1?2?l1 uA1t1结合(9)、(12)两式得
l11212?ld2 (14)
式中
d?代入有关数据得 d?aB1?aA1 (15)
aA2?aB2aB1?aA1(5/2)?(9/4)1???1
aA2?aB2(9/4)?(11/2)31由(14)可知l1?l,A不会与B的右壁发生碰撞。 5. 讨论A与B的左壁的第二次碰撞。
以v1表示B与A第一次相等的速度,由于B始终受F作用而加速,它将拖着A向右加速,其情况与第一次碰撞前相似。这时作用于A的摩擦力向右,A的加速度为aA1,方向向右。作用于B的摩擦力向左,B的加速度为aB1,方向也向右。但是原来A与B左端的距离为l,现改为l1,因aA1?aB的左壁与小A之间的距离将减小。设两者间的距离从l1减小至零即B1,减小至开始发生第二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为t2,以l1代入⑥式,结合(14)式,即可求得
t2?
2l12l?d?t1d (16)
aB1?aA1aB1?aA1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8页
代入有关数据,得 t2?2218??0.51s 3131第二次碰撞前瞬间A和B的速度分别为 vA2?v1?aA1t2 vB2?v1?aB1t2
vA2?vB2?(aA1?aB1)t2?(aA1?aB1)t1d?(vA1?vB1)d (17) 故第二次碰撞前A、B速度之差小于第一次碰撞前A、B的速度差。设第二次碰撞完毕的瞬间A、B的速度分别为uA2和uB2,则有
uA2?uB2??(vA2?vB2)?(vB1?vA1)d (18)
第二次碰撞后,A以加速度aA2作减速运动,B以加速度aB2作加速运动。设经历时间t2?,两者速度相等,即第二次相对静止,则有
??uB2?aB2t2? uA2?aA2t2解得
u?uB2vB1?vA1?d?t1?d?0.016s (19) t2??A2aA2?aB2aA2?aB2在t2?时间内,A与B的左壁的距离变为l2,有
?2?uB2t2??aB2t2?2?l2 uA2t2??aA2t2结合(8)、(9)得
l2?ld4 自B开始运动到A与B达到第二次相对静止共经历时间 T2?t1?t1??t2?t2??3.43s T2?4.0s
6. 讨论A与B的左壁的第三次碰撞。
当A与B的左壁之间的距离为l2时,A、B相对静止。由于B受外力F作用而继续加速,它将拖着A向右加速。这时,A的加速度为aA1,B的加速度为aB1,方向都向右,但因aB1?aA1,A将与B的左壁发生第三次碰撞。设此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3,则以l2代入(6)式结合(16)式得
1212(20)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9页
t3?2l22l?d2?t1d2?0.09s (21)
aB1?aA1aB1?aA1设第三次碰撞前瞬间A和B的速度分别为vA3和vB3,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uA3和uB3 vA3?vB3?(aA1?aB1)t3?(vA1?vB1)d2
uA3?uB3??(vA3?vB3)?(aB1?aA1)t3?(aB1?aA1)t1d2?(vA1?vB1)d2
碰撞后,A以加速度aA2作减速运动,B以加速度aB2作加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3?两者速度相等,即第三次相对静止,A与B左壁之间的距离为l3。则有
u?uB3?t1?d2 (22) t3??A3aA2?aB2 t3?ld6
自B开始运动至第三次A与B相对静止共经历的时间T3仍小于4 s。 7. 讨论车厢左壁与小物块的第n次碰撞。
在第n?1次碰撞完毕的瞬间,A和B的速度分别为uAn-1和uBn-1,A以加速度aA2作减
?-1,两者速度相等,即第n?1次相对静止。速运动,B以加速度aB2作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nA与B左壁之间的距离为ln-1。根据前面的讨论有
?-1?t1?dn-2 (23) tn ln-1?ld2(n-1)
再经过时间tn将发生B的左壁与A的第n次碰撞。碰撞前两者的速度分别为vAn和vBn。根据前面的讨论,有
tn?t1dn-1 (24) vAn?vBn?(vA1?vB1)dn-1
可以看出,碰撞次数越多,下一次碰撞前,A、B速度之差越小。当碰撞次数n非常大时,下
次碰撞前两者的速度趋于相等,即A实际上将贴在B的左壁上不再分开。 8. 讨论第4秒B与A的运动速度。
第4秒末B与A的速度取决于在第4秒末B与A经历了多少次碰撞。B自静止开始运动到第n次相对静止经历的总时间为
??t2?t2????tn-1?tn?-1?tn?tn? Tn?t1?t1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10页
??t1d?t1?d???t1dn-2?t1?dn-2?t1dn-1?t1?dn-1?t1?t1?)?(t1?t1?)d?(t1?t1?)d???(t1?t1?)d?(t1?t12n-2?)d+(t1?t1n-1
?)?(t1?t1??以t1?22,t11?d?? (25) 1?d22代入,注意到当n很大时,d??0得 31 T??64231?31?3.56s (26)
这表明早在第4秒之前,A与B的左壁贴在一起时二者速度已相同,不再发生碰撞,此后二者即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了、现以A和B都静止时作为初态,设T?4s时刻A和B的速度为V,对A、B开始运动至T?4s的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得
FT?(mA?mB)V (27) 或
V?代入数值,得
V?9.6m?s-1 (28) 解法二:
如果A与B之间没有摩擦力,B前进1m就会与A发生碰撞。已知开始2s为A与B未发生碰撞,而B已走了5m,可见二者之间有摩擦力存在,且在此期间二者均作匀加速运动。由s?at2可求出B对地面的加速度aB1:
5?FT
mA?mB121aB122, aB1?2.5m?s-2 (1)? 2设A与B底部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则由小车的运动方程 mBaB?F?Ff 代入数值得
Ff?45N (2)? 又由A的运动方程得A的相对地面的加速度为 aA1?Ff?2.25m?s-2 (3)? mA于是,A对B的相对加速度为
aAB1?aA1?aB1??0.25m?s-2 (4)? 第一次碰撞
由开始运动到A碰撞B的左壁的时间t1满足s?
12,s?1m。于是 aAB1t12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11页
t1?22s=2.83s (5)? A与B的左壁碰撞前瞬间,A相对B的速度
vAB1?aAB1t1??0.52m?s-1??0.71m?s-1 (6)? 由于作弹性碰撞的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其相对速度等值反向,所以碰后A从B的左壁开始,以相对速度
???vAB1?0.52m?s-1?0.71m?s-1 (7)? vAB1向右运动,所受摩擦力反向向左,为?Ff。对地面的加速度aA2为 aA2?Ff??2.25m?s-2 (8)? mA此时B所受的摩擦力Ff方向向右,由其运动方程mBaB2?F?Ff得B对地面的加速度aB2为 aB2?F?Ff?5.5m?s-2 (9)? mB由(8)?、(9)?二式知,碰后A对B的相对加速度为
aAB2?aA2?aB2??7.75m?s-2 (10)?
?,相当于B走过A相当于B作向右的匀减速运动。设A由碰后开始达到相对静止的时间为t1的距离为s1,由(6)?式得
?? t1?vAB1a2?AB1t1?2s=0.091s (11)? aAB2aAB231s1?11?2?m=0.03m (12)? aAB2t1231可见A停止在B当中,不与B的右壁相碰。
第二次碰撞
A在B内相对静止后,将相当于B向左滑动,所受的摩擦力改为向右,而B所受的摩擦力改为向左。这时A对B的相对加速度重新成为aAB1,即(4)?式。A由相对静止到与B的左
2壁第二次碰撞所需的时间t2可用s1?aAB1t2算出:
12 t2?2s1?aAB1aAB2??t1aAB1aAB1t1?0.51s (13)? aAB2自B开始运动至B的左壁与A发生第二次碰撞经历的时间
??t2?3.43s T2?t1?t1A达到B的左壁前相当于B的速度的大小为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12页
vAB2?aAB1t2?aAB1aAB1t1?aAB2aAB1vAB1 (14)? aAB2这也就是第二次碰后A由B的左壁出发的相对速度大小。第二次碰后,A相对B向右运动,
?此时A相对于B的相对加速度又成为aAB2,即(10)?式。A由碰撞到相对静止所需要的时间t2和相当于B走过的距离s2分别为
?? t2 s2?以后的碰撞
vAB2aa?AB1t2?AB1aAB2aAB2aAB2aAB1t1?aAB2aAB1??0.016s (15?)t1 aAB21?2?0.001m aAB2t22根据(13)?、(15)?二式,如令
k?则有
aAB11/41???0.18 (16)? aAB231/431??kt1? t2?kt1 t2由此可以推知,在第三次碰撞中必有
??kt??2 t3?kt2?k2t1 t3 ?t (17)? k12在第n次碰撞中有
??kn-1t1? (18)? tn?kn-1t1 tn即每一次所需时间要比上次少得多(A在B中所走的距离也小得多)。把所有的时间加在一起,
得
?22?1?)?k???22?T???(ti?ti?)?(t1?t1s=3.56s (19)? ???311?ki?1i?0????这就是说,在B开始运动后3.56 s时,A将紧贴B的左壁,并与B具有相同速度,二者不再
发生碰撞,一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现取A和B都静止时作为初态,以T?4.0s时刻的运动状态为末态,设此时A和B的速度为V,由动量定理,有 FT?(mA?mB)V 代入数值,得 V?FT?9.6m?s-1 (20)?
mA?mB答:自车厢开始运动到4.0 s时车厢与物块的速度相同,均为9.6m?s-1 评分标准:本题25分。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13页
得出摩擦力Ff得5分,得出第一次碰撞时间t1得5分,得出第二次碰撞时间t2得5分。得出无穷次碰撞时间T?得5分 ,得到最后结果V再得5分。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14页
正在阅读:
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范文08-01
高二生物下册同步测试题1504-24
数学建模线性规划论文110-22
现代通信交换技术课后习题及部分答案04-17
真石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07-07
成长经历作文(4篇)03-28
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制度07-19
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12-25
论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机制的完善05-2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预赛
- 中学生
- 竞赛
- 试题
- 解答
- 物理
- 参考
- 全国
- 十九
- HZS35简易搅拌站要点
- 影响职场生涯工作收入的细节有哪些
- 基于有限元的半球形件冲压成形中拉延筋设计 - 毕业设计论文 - 图
- LED灯具安装说明 - 图文
- 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例
- 翡翠赌石五种必备工具 - 图文
- 环保型绿色生态养猪技术研究与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全国卷1)(完全WORD版)
- 演讲稿
- 《对对歌》教案
- 《阁夜》导学案
- 2015年春季八年级二班物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陈齐辉)
- 14桩基承载力试验检测检查
- 2015江苏牛津英语8A-8B单词(含单词默写)
- 小初高学习高中物理 第一章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三维学案
-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一
- 信息中心服务器虚拟化整合方案模板
-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总结
-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8.4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导学
- 大学物理下学期练习16-18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