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讲座一

更新时间:2024-03-24 00: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制教具讲座一

第一章 教具 第一节 教具史话

教育界的人士通常把教师、教材、教具统称为“教育中的三大基本条件”,意思是说校舍、校园建设固然要投入经费,被列为基本建设,但是办教育光有校舍和校园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最具有教学特色的基本条件就是教师、教材、教具。

既然教具是重要的办学条件之一,我们就要认识它、利用它、发展它,使之在教育事业中发挥作用。

教具有它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丰富的内涵和悠久的历史。 一般说来,凡是有教学过程的地方就可能有教具,只不过出现的形态、方式、功能、地位作用不同而已。

伴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制度的变化,教具也由原始萌芽状态,逐步发展变化而日渐成熟化、系统化,从下面若干事例可以发现,教具也有一部发展史,在等待人们去发掘。(课题:“安徽教具发展史”)

早在秦汉时期,由于军事和耕作与生活的需要,人们比较注意观察天象。汉宣帝时,耿寿昌以铜铸成演示天象的仪器──浑象。后来,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用漏壶计时并利用它的等时性,使浑象每天均匀地绕轴旋转,自动地把天象演示出来,可以称得起现代学校使用天象仪的始祖。到过甘肃武威的人,有可能看到雷台出土的东汉“马踏飞燕”,它是东汉名将马援养马时对马匹的外形研

1

究后,制造的良马模型。良马等级为“鸟”一级,属最上乘者,形容马快得可以同疾飞中的鸟相比。这种模型,就其作用而言,和目前学校里保存的动物模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宋代科学家沈括(1031-1095)用纸人做共振实验,证明弦线的基音与泛间音的共振关系,这个声学实验比欧洲人做类似实验早好几个世纪。沈括在野外勘察时利用木屑或蜡塑制成立体地图,回府后制成木刻的立体地图。此事得到朝庭的重视,推广到各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这种立体地图的出现比西欧早七百多年,和目前学校里使用的立体地形仪同出一辙。宋天圣四年(1026年)医学家王帷一铸造了铜人模型,刻示经腧穴位,又绘制十二经图“以诲后学”。使用时向铜人体内注水,表面涂蜡,再给铜人穿好衣服,练习针刺穴位,刺中则漏水。这是一件传授针灸术的绝好教具,当然也说明它是在针灸术非常发达的条件下,才能出现的工具。

西安碑林中有一块1136年的石碑,正面和背面分别刻有“华夷图”(相当于世界地图)和“禹迹图”(相当于全国地图),二图长宽都各约0.77米。“华夷图”上记有“岐学上石”等字样,说明这两幅图都是教学用图。

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1316年)同时又是一位仪器发明家,元代创建“授时历”时,郭负责仪器制造和天文观测。他一生中创造出圭表、简仪、仰仪、七宝灯漏、星晷定时仪、水运浑象、明食仪、玲珑仪等为后代世人所敬重。郭在组织大规模观测地球纬度和节气时,设了许多观测台,就是使用这些仪器传授天文知识和观测技艺的。

2

元末封建社会制度下,商业交往比以前发达,它带动了数学的发展,在算术上由筹算为工具,发展为珠算法,当时流行的算盘,一直传到今天仍是小学不可缺少的数学教学工具。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航海中得到使用,船上使用水罗盘,“磁针横贯灯芯涂于罗盘水面之上”,这种水浮磁针,传到欧洲得到充分肯定。现在我国的小学生在做磁性实验时,也用塑料托起磁针,真可谓“异曲同工”。

明清时期为了计算降雨量,厘定的雨量计,是用黄铜做的园筒,可谓世界上最早的雨量计,现在学校里还使用相同式样的雨量筒,只不过使用的材料和尺寸不同而已。 类似上述事例在欧洲也不难找到。

近代力学的创始人伽利略(1564-1642),亲自制做了一架放大32倍的望远镜,首开用仪器直接观测天体的先河,同时给太阳中心说以有力的支持。有名的自由落体实验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无关,推翻了被人们信奉1700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加速度与质量成正比的臆说。至今在中等学校里还在做自由落体实验。

牛顿力学三定律所做的实验被后人作为经典实验保留下来,目前学校里有成套的实验仪器。

十七世纪J、A夸美纽斯用皮革制成人体模型进行教学,瑞士的J、H斐斯泰洛制成算术盘用于教学,这些都是初始的直观教具。 早年德国格里克市长利用两队马匹同时向两个相反方向拉动抽掉里边空气的由两个空心铜半球组成的园球,用来证明大气有压力。至

3

今仍在学校里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使用的教具和当初的差不多,只不过小了一些。

人们都知道瓦特发明了蒸气机,当时瓦特是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当机械师,学校里有一种叫做“蒸气唧筒”的教具,受其启发,瓦特先研制了蒸气机模型,后来发明了蒸汽机。教育界又把蒸气机模型列为中学实验仪器,从这个互相启发互为因果的故事,可以看到教具对人们成长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力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

十七世纪欧洲发生了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自然科学随之进入到“近代科学阶段”。与此同时,新的教育制度出现了,各地都在办学校。为了向学生传授当代的科学技术知识,经过许多人的不懈努力,逐步研制开发出一整套教学仪器,主要是自然、物理、化学实验用仪器,还有数学、生物、地理、矿物等课程用的实验仪器、模型、标本、挂图,形成了新一代的,比较完整的教具体系。

由于十六、十七世纪的中国受封建社会的桎梏,科学技术落后于欧洲,到了十八世纪以后,差距越拉越大,民族工业和自然科学技术十分虚弱,清末明初,兴办新学,欧洲和美国的理化生仪器传到了中国,在新学堂里广为使用,此时的科学仪器馆,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诞生,为教具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中国政府一方面集中对残存地教具制造力量加以改造,另一方面由教育部投资筹建了六个教学仪器制造工厂,配合当时的教材,成套开发生产教具,供销给学校使用。为我国的教具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育改革日趋深化,教具在近一、二十年里,

4

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教具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过去教具主要在中学理科教学和小学自然中使用。现在数学、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地理、特教、职教中都在使用。

二、使用者不限于教师,在更多的情况下是让学生做实验或练习。

三、使用场所不局限在讲台上或实验室里,在整个校园范围内,甚至走出校园。

四、品种规格比以前大大丰富起来。不仅有实验仪器、模型、标本,还有各种实验设备、材料、工具以及各种声像设备、训练器材、多媒体计算网络等。

五、制造技术和材料选用上也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为发展使用新产品开创了良好的环境。

六、教具作为知识载体和传递媒介,包容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传递速度也越来越快。

七、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具在教育事业中所占的地位正在提高,日益被人们重视。

上述变化说明了教具是在社会进步教育事业发展中成长的。可以预计未来的教学活动,将越需要教具的支持,教具本身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壮大,内容丰富、前景广阔。 第二节 教具的定义

由于工作需要,我们有必要把教具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起来,对教

5

具给予明确的解释。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直观教具的解释是“教学是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

《ZBX51001-88教学仪器产品一般质量要求》中对教学仪器解释为“教学仪器是具有教学特点,体现教育思想,主要在教学中使用的实物和模型等直观教学用具。”

上述两种解释虽然对教具的内涵和外延说得并不十分严密,但都抓住了教具的基本特征,突出了教具的教育性和直观性。教具的教育性包含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它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当中;直观性包含着人体感官的直接感受以及感知的方式方法。教育性和直观性是教具的本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教具的主要使用范围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但是作为一类物化了的器具,它又和仪器特别是科学实验用仪器有共同之处。

恩格斯说:“仪器能够使人类的感官所不可感知的运动,转化成我们能够觉察到的运动”。而我们设计制造仪器,实际是引进“媒介物”并运用一定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使各种运动量转化为感知的形态如空间刻度、数值显示、运动轨迹等等,它的产生凝结着或体现了科学道理,所以我们又可以说“仪器是人的理性方法的物化”。 仪器是如此,教具也如此,每一件教具都渗透、凝结和体现了科学道理。那么,教具除了有教育性和直观性之外,还必须具有科学性。只不过这些科学性寓于教育内容之中而已。

6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给教具做如下定义:“教具是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教学特点,体现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学用器具以及实验训练器材”。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对教具的定义是从教育学的根本原则出发去定义的。有人从字面去理解,以为教具是“教师使用的器具”,从而把学生使用的东西叫做学具,这种按使用对象划分方法,会造成对教具的片面理解,事实是教具使用的对象包括着教师、学生两个方面。还有按教具的繁简程度来划分,把比较简单的叫做教具,复杂一些的叫做教学仪器,显然这种看法没有抓住教具的本质。

在我国通常把教具、教学仪器、教学仪器设备等同起来使用,在不同场合下分别使用,三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教具概念的出现,我们把教具、教学仪器、教学仪器设备三者比较起来,教具更富有概括性,更能反映教学过程中的需求。

第三节 教具的功用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实现的”,只有在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所谓正确的感性材料,首先应具有直观性,即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与实物、模象直观相结合等形式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及深,由个别到一般的感性材料。

从知识的学习过程来看,一类属于认识过程;一类属于学习参与

7

过程。在认识过程中感觉和知觉是首位,是前提条件,没有它学习过程将无从开始。在学习参与过程方面,首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注意学习,保持饱满情绪。培养顽强地学习精神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和训练任务。特别在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时期,正确把握学习参予过程尤其重要。

在以上两类学习过程中,正确运用教具会产生奇特的功效。 一、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打好基础。人类的认识成果是由许许多多的概念表述的。即使是接受初等教育的小学生,所学的知识很浅,但也都是抽象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小学生中,建立概念光靠教师讲述是不行的。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要靠教具把它们演示出来。

例如,地球是圆的、中国在北半球、四季的成因、磁铁的性质、肺能呼吸、根能吸水,圆周率、恐龙等等,很难用语言讲述清楚。如果使用地球仪,月地运行仪,磁铁、钟罩、烧杯、尺子、恐龙模型或挂图,教师就能运用这些教具引导启发学生顺利地、准确地理解上述概念。

二、启发思维

教具的直观性并不满足于提供感性材料。其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启发积极的思维。充分和典型的感性材料会促使学生顺利地实现正确思

8

维,从而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用摩擦起电的方法使塑料板吸着纸片,使氖管发出闪光,摇动起电机打出电火花,学生通过积蓄电量产生空中放电发出光和声等现象,会进一步思考雷鸣闪电的道理。通过空气对流的实验会理解大气中风的形成。对不同物体通电的实验会使学生理解到物体分为电的良导体、不良导体和绝缘体。 通过许许多多教具的演示与实验,学生会对人类理性思维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比较、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到初始阶段的培养和训练。并从小打下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维和活动的基础。 三、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物质条件

“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心的一把解剖刀”。小学生使用教具做实验,与成年人的科学实验不同,它是通过初浅的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既可以验证一些定律、原理、法则,学好知识,又能养成尊重科学、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使用教具制取氧气,并证明氧气可以助燃;通过拆装摆弄人体模型了解自己的身体;使用电器零件搭接成简单电路;使用机械零件了解杠杆原理和滑轮、斜面省力的道理;用几何形体帮助建立物体的空间概念等等,都离不开教具。 四、学生得到实验动手能力的训练

学生不单学习知识,还要接受训练,提高他们的能力与技能。调查表明,我国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较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使用酒精灯、喷灯、温度计、放大镜、显微镜、天平、弹簧秤、电池、电表等等做各种实验,无疑会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其他如写字、

9

作文、打算盘、算术运算、外语学习、手工作业、图画、演奏、体操、劳动、文明礼貌、课外活动等等,都要有相应的器材和设备,而且这些器材和设备都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服务于教学目的。缺乏实验器材或不使用基本的教具是很难完成教学计划,充分利用教具自然会强化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五、增强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手脑并用和多种感官的刺激,会强化大脑的记忆功能。生动的、有意义的材料比抽象无意义的材料容易记忆并保持持久。教具的使用就其使用过程和结果,自始至终都能较强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实验参与,它比单纯看电影、电视和老师讲述、板书的记忆延续时间要长得多,有些深刻的印象会终生难忘。 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勇于实践

教具不单是人工生产的器具,许多自然物也可以作为教具来使用。这就会促使学生去接触大自然,去联系实际。在教师指导下,到野外捕捉一些昆虫或采集些植物来观察,这样做的效果要比在课常上把知识告诉给学生说“昆虫有六条腿”“叶片有网状叶脉”等要好得多。如果让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亲自观察昆虫的生活史是成虫─卵─幼虫─蛹─成虫,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那么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在预防和消除病虫害方面,联系实际发挥积极作用。这时,学校要准备好采集捕捞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等教具。 七、使学生进入宏观和微观世界

科学实验对物体的观察往往要进入到宏观和微观领域。在小学阶

10

边演示指导学生在教室里操作,这是并进实验方法;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叶子的气孔是一种实验观察法;利用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并观察其性质是实验教学法;学生利用硬纸板和小镜做潜望镜是结合自然科学知识的手工劳动教学法;师生带着采集工具和放大镜到野外采集观察生物,回来制作标本,这是直接接触大自然的考察方法,可以说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教具形式各有千秋,不一而足。(课题:中小学演示实验的改进和替代)

由于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教具,反过来教具也靠教学方法的变化得以有效地利用和发展,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会带动教具的改革。例如,针对我国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较差的情况,需要加强实验教学,应当特别注意充实和改善学生实验,由此带动了学生实验仪器的发展。教具小型化,提高教具的可操作性就成为一种导向。又如一些地方在提倡“愉快教育”,把启发式教学搞得更生动一些,从而对教具就产生了“一物多用”,“组合式”的变化,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机会,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安徽省“教坛新星”评选活动中,获奖者无一例外的都应用了大量的教具,丰富了教法。

近年来,随着微机教学渗透到各个学科,必然会促使教学方法发生很大变化,这也证明教具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它的积极促进作用。巧妙地利用教具,对缺少经验的教师来讲是要有一个学习摸索的过程。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教具是凝结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它反映设计家的意图和教学内容,要想吃透它,就得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了

16

解它的各种功能,然后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它。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教师作为传播者,模范和典型人物,他的任务可以灵活地运用种种装置来支持,用这种装置(教具)扩大经验,阐明它并使它含有个人意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七节 教具与实验观察

教具与实验几乎是分不开的。使用教具除了形象化地讲解一些知识外,主要是用它来做实验。没有教具,实验就成为一句空话;没有实验,教具几乎无用武之地,无的放矢。观察虽然与实验有所区别,但是它们都对教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仪器是人的感官的延长”,没有合适的实验观察手段,光凭人体感官很难进行实验与观察。实验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一、明确实验目的二、进行实验的设计三、实验的实施四、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五、对实验结果作出理论解释 观察至少包含有感知、判定和观察陈述等简单要素。

在实验与观察中,其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固然在两个步骤,即理性思维和准备工作的细致程度,但在第三项实验的实施当中,合适的实验仪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又成为决定性的条件。 要想使得实验成功,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 一、保持观察的客观性。

二、能为学生认识自然界提供新的观察事实和可供观察的依据。这就要求教具具有这两方面的功能。

例如:让学生测量水的温度,并实验观察水在沸腾时,温度一直

17

保持100°C。这时,一只比较准确的温度计、酒精灯、烧杯都是必要条件,特别是离开温度计,就无法保证实验观察的客观性。没有加热水的仪器,就很难使学生有意识地看到水在沸腾时的现象。其他如磁铁对于了解磁性;电池、导线与受电器对于了解电流的性质;显微镜对于观察细胞等等,都说明教具与实验的相互依存关系。 随着实验观察的目的、内容、方法、使用对象和组织方法不同,对教具的需求也不一样,它决定着教具的多样性。由于学校的财力及生产技术等等限制,学校里保存的实验器材只能是最基本的、通用的、工具型的东西。从学校教师角度看,如果有条件突破上述限制,寻求更多的实验器材来满足创意性实验要求,它将是走向良性循环的开始。对设计制造教具的单位来说,不应满足现状,尽可能多研制开发不同类型的教具,克服品种单一的毛病,它将是教具事业发展的动力。

国际上许多国家为了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验器材,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试制教具新产品,它既可以适应教学需求,又可以丰富壮大教具事业。有了好教具可以开出高质量的实验,有了新实验可以带动教具的发展,这就是教具与实验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八节 教具的配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具同样是一种商品,只不过这种商品与一般商品既有相同的一般属性,又有许多特殊性。可以视为专业性很强的特殊商品。

18

一、教具的购买者是学校,属社会集团购买,学校数是有限的,所以市场变化不大。

二、教具不是消耗品,或者说大多数是耐用品,虽然每年都有一些新产品出现,但受课程、教材、教学大纲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品种变化不大,规格花色的变化更小。

三、教具购买的资金是国家和地方预算拨款。即便少数学校筹款,资金额度偏低,限制了它的增长速度。全国保持较低的水平逐步配备,没有大起大落。

四、教具的产、销系统是封闭型、间歇性的,它有自己的供销渠道,在面向公众的商业市场中是看不到的。

五、由于教育经费及管理层次的限制,做为最终用户的学校不可能直接采购,基本上由上级管理机构按计划采购分配。

我国有一批教学仪器设备制造工厂,年产值约四亿元,产品约三千余种,跨大、中、小、幼四个层次。目前我国教具生产基本上能够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有少量出口。国家教委从1978年以来陆续颁布了教学仪器(教具)配备目录,指导各地教委进行配备,这种目录随着课程设置及教材改革的变化,大约每五年修改一次。目前有关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的配备目录有:

1.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2.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3.全日制聋哑校教学仪器配备目录5.小学电教器材配备目录6.全日制小学劳技课器材配备目录7.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8.小学思想品德、语文、社会、英语、健康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19

此外尚有中小学教室和实验室规范图册,可供学校添置设备时参考使用。

目录中分三种不同类型的配备方案;一般学校按二类配备为基本配备;条件好的学校按一类方案配备;条件较差的学校可按三类方案配备;不完全小学在自然教学方面按第四类方案配备。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各地在普及小学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其中小学教具的配备特别为优先发展领域。

政府每年从教育经费中拨出教具专款,总额度约占全年教育经费的2%,有条件的县、乡两级政府自筹经费,加在一起构成每年购买教具的费用,它决定着教具配备的水平和增长速度。

伴随着实验教学普及县建设达标验收活动,各校在实验室设置和添置教具方面都十分尽心尽力。在建设实验室的同时,按自己选定的配备类别,先从基本教具抓起,逐步充实。(课题:“普实”后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标准的研究) 第九节 教具的管理

正因为教具主要用于学校,国家教委对教具事业的发展非常关心。政府行政性管理的职能归口在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通过政策法令进行宏观调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地区、市也都逐级设相应的管理处(室)和专职人员,有的地方由教学仪器设备中心,公司代行一些管理职能。安徽省担负这一管理职能的部门是“安徽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是教育行业的研究中心、情报中心、培训中心和检测中心。它在国家教委领导下,具体进行编制教学仪器

20

研究规划和计划,编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产品技术标准。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开发新产品,检验产品质量,培训教具设计人员和教师。 中国教学仪器行业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教学仪器设备专业委员会是全行业的群众性的企业联合和研究组织。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公司开展进出口业务,主要为高等学校服务。 教学仪器行业协会主办的每年春秋两季的教学仪器订货会议,是教具生产企业和用户代表订货的主要交易形式。各省市可设门市部从事教具日常零售业务。

为了帮助中国儿童受到教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由国家教委教学器研究所负责建立北京教具中心,着力开发学前教玩具。北京教具中心(BTAC)又在吉林、内蒙、山东、河南、新疆、陕西、四川、湖南、浙江、广西十个省、自治区分设十个分中心,组成一个儿童教具开发网,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教学仪器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校。每个学校按标准建立若干个实验室。条件好的学校设理科各实验室、自然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教室、视听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形体训练室、体操房、劳技课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和保健室等。条件差一些的学校设有综合实验室和自然实验室。

负责这此实验室、训练室的工作人员,自然成为教具管理的专门人员。

学校里设有教具总帐(台帐),把它的主要部分做为固定资产登记造册。(课题:实验管理用表的设计)。

21

教具管理是发挥教具作用的重要环节,管好是为了使用,只有用好才能真正取得功效。

对教具配备是否符合标准,有了教具是否经常使用、维修管理是否跟得上等等,都在学校教具管理之列,这方面有专门的书籍、手册进行指导。(课题:《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和使用手册》、《中小学实验仪器手册》)

第十节 教具的选择和使用 选择教具的一般原则为:

一、科学性。教具所反映的知识一定要符合科学原则,哪怕是很浅的、启蒙性的知识内容都不应该违反科学道理,这是评价教具的首要标准,自然也是选择教具的首要原则。

二、教育性。教具要符合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的要求,不应该游离上述要求,无的放矢。

三、简易性。操作方便,便于演示和学生动手实验和训练,容易显示效果。

四、启发性。教具要有较强的直观性、趣味性,适合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

五、经济性。要考虑购置和使用教具投入的经费和精力,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在使用教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掌握以下要领:

一、认真熟习教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反复操作,务求真正掌握使用方法及其功能。省教委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尤其要注意检查

22

《使用说明书》的保存情况。

二、周密地准备。平时要使教具处于完好状态。注意供电、供水、照明、演示场所的周围环境、安全、附件、实验用配套器材、物料等必要条件,都要事先有所安排。

三、选择合适的时机。演示与讲解内容结合的紧密,可在讲解之前演示,便于引发思维,也可以在讲解后出现,便于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实验一般放在理论知识之后,但相隔时间不宜过久,以免淡忘,形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四、对教具要简要说明。学生对教具都很陌生,教师对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具要加以说明,解除他们的神秘感。一般教具是由动力部分(动力、驱动、传动)、支持部分(支架、固定)、指示部分等三个部分所组成的。要引导学生注意指示部分,或者说是直接有效部分,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

五、把观察的现象与所学知识相联系。事先想好演示时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或问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选好演示的学生实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

六、分组实验强调人人动手。特别注意不要养成“照方抓药”的毛病。过多地使用实验指导卡片、过细的提示实验过程,让学生“亦步亦趋”的做实验是非常不利的,这样做,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创造与探索精神,抹煞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提示:重点学校要建一人一组实验室)。一定要让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实验,使他们能有所体验,得到训练,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做和不做有本质的差别,按照别人告

23

诉的办法做和自己想办法做也不大一样。

七、强调事后整理。整理有学问,整理也是一种能力。让学生写出工整而贴切的实验报告,不是走过场和照抄。让学生自己收拾整理实验仪器,散失、损坏的教具,哪怕是一个附件也要弄清楚,找到或安排修理。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爱护公物良好习惯的好办法。(提示:不提倡购买成品的“学生实验报告”)。 在对待使用教具时,通常有两种认识问题需要解决:

一种是过分依赖教具,认为出示教具,必然会使学生兴奋,自然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幻想用教具取代讲授,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教师认为上课时讲桌上的教具越多越好,教具的声、光、电刺激越多越强越好,这样做的结果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过早、过多地展示教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削弱用教具启发的魅力。近几年,各种学习机、电化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装备发展很快,人们会不自觉地产生对它的依赖心理,以为只要有了先进设备,有了“教学软件”教师就可以解脱,成绩会自然好起来,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任何教学软件都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另一种情况是不会使用或是学校虽然配备了教具,但不怎么使用。这里的原因很多,有认识问题、管理问题和教具本身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校长和教师的问题。教师们对教具“知之甚少”,“比较生疏”,自然就不愿意使用它,对此应着意加以改善。我们说,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就是会使用教具和自制教具,会自己做实验和带领学生做实验。

24

一位优秀的教师从教具的使用和自制中得到乐趣,体会深刻,在这方面有广阔的创作天地。综合教具的选择与使用,我们提供一个使用手段与教学效果表,供大家参考。

从表中可以看到单纯的口头讲述效果最差,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效果最好。当然利用手段也要讲求实效。

为什么自己设计、动手做实验,其学习效果最好呢?因为它最大限度地动员各个感官,手脑并用,动用物化了的科学思维,得到了启发和升华。

表中没有涉及计算机的利用,因为目前还看不清它的效果,经过周密考查之后,自然会有它的位置。我们不能低估计算机的作用,从教育学观点出发,看计算机的使用,最大的不足在于不能亲自动手做实验。当把实验与微机联起来的时候,情况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第二章 自制教具

第一节 自制教具的意义

通过上一章的阐述,当我们对教具有所了解之后,就不难理解自制教具了。

顾名思义,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

自制教具在教具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从改革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它会比一般教具更有使用价值。国际上通常把自制教具称之为“无价”(non-cost)或“廉价”(Low-cost)教具。这种称呼只指花钱少,不是指教具本身的使用价值。国外教育界的人士,非旦不小看廉价教具,相反,还非常推崇它,广为提倡。许多

25

关于廉价教具的国际研讨会都是做为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学术活动来进行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制教具是教学过程中永恒的话题”。

自制教具首先具有教具的基本属性。其特点是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取材方便,贴进教学。只有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很多条件,才能容易掌握;只有取材方便,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材料和工具;只有贴近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有生命力。

动手自制教具,常出自以下两个原因。一个是教育教学的原因,第二是经济的原因。

教育教学的原因在于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自制教具贴近各科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不失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突破”。这里我们可以把自制教具理解为在特别情况下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还可以理解成为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进行训练而采取的行动。支持这两点的是教育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就会看到自制教具的重要性。

经济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教育经费紧张,没有钱买工业产品,只好自己做;另一点是工业产品在设计制造时要考虑成本和工艺性的问题,往往做得很小、很紧凑、很复杂,由于这些非教育性因素的影响,必然会淹没或削弱教具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因此常常是工业品教具的教学效果,反而不如自制的好。还有些学校教师学生自行采集标本,不需要用工业手段加工,自然也就省钱了。 自制教具有宽广的领域。中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中使用的教具比较多,自制教具也随之多了一些。除了理科教具之外,还有很多学科如美术、音乐、体育、劳技、科技甚至语文、外语等,都需要适当配备教具和设备。在这些学科中,确有一些自制品可以代替工业产品。其他如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各种专业培训等等也都需要自制教具。加上各级各类不同层次学科教学需求,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低到高,可以说:“自制教具有向广度深入发展的广阔前景”。 自制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般都是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研究制作教具。在弥补工业产品品种数量之不足,扩大学生动手使用教具的机会,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也都需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自制教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从设计构思到具体制作,都由作者自行创意筹划,制作过程中也可以停下来修改。从使用角度看,可以在课堂上边讲边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更可以和其他相关课题结合起来。灵活性还表现在同一课题

26

可以有许多不同表达形式,以适应灵活的教学方法,这是工业品无法比拟的。 综上所述,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制作的教具。

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制作使用自制教具的活动,称为自制教具活动。 第二节 自制教具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自制教具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有独特的功效同一种教学内容可能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上课前就要选定自己的教学方法。当然,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起码是有效的,这种成功和有效不但表现在要将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在打好基础、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等方面有所建树。

自制教具在上述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有以下作用:

㈠教学方法得心应手。应用自己做的教具,针对性强,容易在最需要使用教具的时侯,发挥它的作用,加以口头启发,道理讲得清楚,学生容易理解。 ㈡培养创造精神和科技意识。自制教具的设计是应用科技知识与教学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任何一件教具的设计者都是经过一番思考,然后出现创意、构思和设计。只要不是单纯模仿,必然会有所创新。这种创新的实践过程包含着制做者的创造精神。

同时,由于教具的创作和使用过程必然涉及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在创造性思维物化的过程中,对人的科技意识会起到强化作用。

㈢师生制作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师生参与,实际动手制作教具,从选材到加工乃至试验,由粗到精,由不满意到满意,由失败到成功,多次反复,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动手能力自然会得到锻炼。

㈣培养敬业精神。教师自制教具是很辛苦的事情,这就首先要有敬业精神,有目标,有追求,苦心钻研,克服困难,精益求精,这种自制教具的过程是对教师敬业精神的磨练。学生参与制作,哪怕很简单的作品,也会不同程度的凝结他们的心力,加上互相比较,看谁作得更好一些,无形中对儿童心理上会激起上进之心。

㈤尊重科学技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护教具,从教具中学习知识的好习惯。“教具凝结科技知识和作者的劳动”,只有参与制作的人,才能有这种体会。学生自己动手作出来的东西,自然会倍加爱护。久而久之,会养成尊重科技成果,尊重他人劳动的好思想好习惯。

27

归结起来,自制教具不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好处,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人的素质培养也有好处。这就要求我们从改革、创新、质量、素质培养的高度来看待自制教具的积极作用。

2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vg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