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4-04-12 03: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文摘要

建设21世纪现代化农村是我国加大农村改革的新方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推动农村进步的有效手段,更是我国为了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之路。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伟大的工程,它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21世纪现代化新型农民,促进乡风文明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很多的问题,例如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村文化缺乏高素质引导者、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群众缺乏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等。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基层工作,可以解决农村人才缺乏和农民信息缺乏问题,同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出路。同时,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一定的职务,通过在农村基层的锻炼,可以培养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研究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丰富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进一步探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也是合理配臵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的补充;更是为建设农村文化提供参考,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农村文化、农村文化建设、作用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rural is the increase of rural reform, a new method is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affluent society's demand, is also an effective means of promoting rural progress in our country,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oad. Rural construction is a comprehensive great engineering, it relates to the rural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ll aspects. Strengthening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the modern rural constructio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mponent, to promote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ultivate the 21st century modernization new farmers, promote the local custom civi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undertakings has a positive effe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ountrysid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lower cultural quality of farmer, countryside culture lack of high quality guide,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propaganda is not enough, peasa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of enthusiasm. College students' village official further rural grass-roots work, can solve the lack of talents and farmers lack of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a way out f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 students to rural grassroots as a certain position, the rural grassroots exercise, can cultivate with rich grass-roots work experience and mass basis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reserve talented person. Research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er in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role, can enric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ory, further inquiry on the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 role of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 added; But also for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advancement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rural construction has the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College-graduate village official、Rural culture、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role

一 大学生村官、农村文化及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 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开始,到2012年约有21.2万名在岗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队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壮大的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专长,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做出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为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二> 农村文化的内涵

农村文化作为与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历史、地理、传统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同为农村文化,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农村文化也是色彩纷呈,各不相同,但就一般而言,农村文化是一种以土地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产生发展起来的区域文化。它也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相对固定的人群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情感、信念、价值观、道德、风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

农村文化通常也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从广义上讲,农村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发展在农村社会的诸多表现形态,它不仅包含农村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宗教、文艺艺术、科学教育等精神活动的直接表现形态,而且囊括了人类的远古遗迹、农村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及人们的活动方式等外化形态。?从狭义上讲,农村文化仅指农村的精神文明活动,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应,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

<三>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种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建设,它以推进

亿万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和现代化,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具有先进品格的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的文化。

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首先,要大力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同时也要大力实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将亿万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化农民。其次,农村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政府,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于此同时还要强化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不断组织和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将新观念、新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给农民,让农民自身有所提高。再次,农村文化建设要不断拓展,农村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村,要建成县、乡(镇)、村、户四级网络载体,一层一层发动,一项一项规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改变农村封闭、保守、落后的面貌,实现农村文化新繁荣。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2012.10.01).03版.

?毛志峰.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三种文明[M].新华出版社,2004:76. ?吕红平.农村家族问题与现代化[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63.

二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

在社会主义农村中,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里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二>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内在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翻;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他指出,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005年1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农村的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前,农村各种反文化现象侵袭,村民之间关系冷漠,道德滑坡,各种不健康的活动滋生蔓延,封建迷信活动日渐盛行,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滞后。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农村的道德重建,有助于增强农村的凝聚力,有助于农村政治秩序的优化。

<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广大的乡村,与经济问题相比,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构建和谐

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给城市与乡村之间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失衡。这种失衡不仅造成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还造成了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直接导致农村文化事业投入不足、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化活动贫乏、形式和手段单一;农村文化结构不健全;基层文化队伍水平偏低等等,无法适应农村文化发展的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没有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和比较贫困的状况不改变,整个社会文化建设水平就难以提高,农村及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也难以顺利发展,也就没有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大力繁荣农村文化,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倡导文明健康的文化生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温家宝.谈解决困难群体问题2007年3月17 全国两会.

三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到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以及圆满结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使农村文化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

1、形势政策宣传力度加大,农民对小康建设充满信心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每年都下发一号文件,积极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各地政府按照中宣部的要求,对党的一号文件精神认真地向广大的农民群众解读,通过组织形势报告员下乡村、进农家、送政策,大力宣传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兴农的重大举措;通过广泛开展从家乡看发展、从身边看变化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看到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增强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

2、思想道德建设力度加大,农民精神面貌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可喜。各地运用影视、歌曲、报纸、公益广告等形式,深入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一些地方政府修改完善了乡规民约,依托农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农民摈弃迷信行为,改变以前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广大农民群众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逐步养成了开拓进取、艰苦创业 、追求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极大净化了农村的社会环境。

3、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加大,农民文化生活明显改善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2007年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共计56.13亿元,比2006年增长25.9%。2008年,中央投入21.67亿元,主要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资金投入量达到30.59亿元,比2008年增长41.15%,除继续扶持乡镇综合文化馆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以外,又新增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修缮以及城市社区文化中心设备购臵等专项工程的投入。?2010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资金投入量约57亿元,2011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资金投入量约67.55亿元,优先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和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事业、产业发展。2012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资金投入约76.8亿元,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农村文化馆及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举措,加大了宣传力度以及组织了大批工作人员到农村进行有关的知识解读、影视播放、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和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有关的体制讲解,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文化市场环境和农村文化市场体制。在党中央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村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农村文化建设正在朝着一个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

?记者周玮等.2009年: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发力攻坚克难[EB/OL].新华网.

<二>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干部对农村建设认识偏颇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干部在认识上有偏颇。第一,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部分地方干部把精力和工作重心都放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上,形成GDP才是硬道理,硬指标的思想。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一些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干部只看重经济工作,忽视农村的文化建设。第二,重硬件建设,轻运营投入。一些农村干部大做文化文章,投入有了,设施建了,队伍组了,活动搞了,然而硬件设施管理不佳,缺乏后续资金的投入,花大价钱建成的设施运营无力,被老百姓说成“劳民伤财、瞎折腾、形象工程”。第三,重文艺活动,轻文化建设。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们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就是组织村民“说说笑笑、蹦蹦跳跳”,文化活动的开展仅限于房电影、请文艺团体下乡、开办运动会等,将农村文化建设文体化、娱乐化。

2、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中央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近几年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虽然在不断增加,数字上有不断的提高,但是在投入的比重上很少,分配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就是杯水车薪。中央政府投入不足,地方政府资金投入更少,由于乡镇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村一级集体经济普遍空虚,资金短缺使得基层文化组织软弱无力,难以有效地开展教育、体育、文艺等文化活动,文化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对2006年末全国34756个乡镇和637011个村的文化体育设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农村文化建设缺口依然很大,只有13.4%的村有图书馆,13%的乡镇有体育场馆,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16.7%的乡镇有影剧院,11.7%的乡镇有公园。?这些数据远远低于我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村庄虽然建设了一些文化基础设施,但已很多破坏不堪,不能使用,有的已变为其他的用处。如有的篮球场场地变成了晒谷场,文化室沦为打纸牌的地方;还有一些文化设施在建设时就是面子工程,根本没有利用价值,比如图书馆里的书都是一些旧书、破书、与农民生活不贴边的书,这些书就是摆在那里充面子。 3、农村文化人才极度匮乏

从事农村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配备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乡镇文化站的机构、编制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多数没有配备专业的文化干部。一些地方的兼职文化干部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一些年轻的、专业知识强的干部,由于政府财力不够,工资待遇上不去,造成大量流失,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文化建设的民间人才后继无人,中国农村民间文化正在迅速消亡,青年人对民间文化不屑一顾,民间艺术日益衰退,民间艺人也正在消失。由于农村当前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较多,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小孩,致使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人气,形成老的演给小的看的局面。有知识有才能的青年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享受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成果的重要群体,这个群体的流失使农村文化建设缺少富有生机和强大的推动力。

4、农村文化活动贫乏

现阶段,农村文化活动开展较少,农民文化生活不够丰富。根据调查,看电视,喝酒聊天、逛街赶集、打牌、搓麻将是农民文化活动的主要事情。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EB/OL].2008-02-25.

文化活动室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最真实的反映,而农民最需要、最渴望的还是传统文化。农民群众喜欢传统的节日,喜欢传统的礼仪,喜欢传统的民间技艺。但是,现在传统节日正在被边缘化,人情消费代替了传统礼仪,民间技艺失传,农村民间文化活动减少。政府开展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大多是一些阳春白雪的文艺表演,农民群众无法形成精神共鸣,只是被动旁观。村庄由于财力和能力问题很少组织文化活动,即使组织了农村文化活动,质量不高,根本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

5、农村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足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作为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并把文化产业定性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且不平衡。。农村文化产业投资、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没有建立,在总量、规模、档次、效益和对群众生活的影响程度方面,与城市文化产业相比还差距很大。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薄弱,法制不健全。农村文化市场分布的点散、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我国的农村文化市场还处于自生自灭的阶段,缺乏统一规划,不少地区小、散、乱、差的状况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经营性的民办文化。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但仍习惯计划经济的方法和管理模式,用对待文化事业的眼光去看待文化产业,基层政府还在等米下锅,使文化产业运转较慢,文化市场发育不足,针对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阻碍了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6、农村文化机构体制机制不健全

近几年来,文化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农村文化建设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体制。文化部门和其他部门如体育、广电、旅游、教育等进行了合并,并没有形成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合力,反而在客观上带来了多头管理,机构性质界定不清,文化建设与活动的开展随意性、临时性较为明显,公益性文化的职能不同程度受到消弱,影响了农村文化资源的整合。

文化机构的内部改革也存在很多问题。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不顺利,事业改企业转型不成功。文化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不能交流,缺乏活力,对文化工作的量化考核不科学,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乡镇文化站也进行了体制改革,文化站改为综合性的文广站、宣传文化中心、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等,造成文化站对应多个部门,负责文化、体育、新闻出版等一系列事宜,往往难以兼顾农村文化工作,文化站功能弱化。另外,农村文化中心都由乡镇进行管理,而大多数镇根本就不重视文化的建设,不愿意管;而县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对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不直接管理,想管管不着,这就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运行不顺利,缺乏活力,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活动开展,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是农村文化的外在体现,也是农村文化中最容易建设的一个方面。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文化发展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1、发展农村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农村文化发展的物质保证 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带领农民搞畜牧养殖、种植反季节蔬菜等,让农民群众尝到科技致富的甜头。例如,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打隆镇相达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助理次培,通过改良牦牛品种,带领众乡亲致富。? 对于那些不具备专业特长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农民学习现代化信息知识,利用现代化信息知识致富。例如,河南省临颍县杜曲镇岗张村大学生村官郭会丽,她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的大学生。她来到岗张村,利用自身的优势,很快的学会了岗张村远程教育工作室中的各种器材。一年后,她成了村里的“首席信息官”,村子有了自己的网络空间、网页,有了对外交流。合作项目纷至沓来,村民定期参加远程教育农村科学技术培训课,在这位女大学生村官的带领下,村民们很快搭上了信息致富的快车。?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以产业运作为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在我国西部,各地民族特色文化不胜枚举。如陕西的泥塑、剪纸、刺绣、书画、社火等民间艺术,四川的饮食文化,青海的花儿文化,甘肃的敦煌文化,云贵的民俗文化,以延安、遵义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文化和长征文化等等。应国家支持西部建设的号召,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走进西部。作为大学生村官,可以帮助当地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这样不仅可以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也可以选择富于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区,积极探索体现区域民族特点、突出民俗风情的产业项目,在内容、表现形式、技术和服务上努力创新,努力形成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创意求品牌,以品牌求效益。《云南映象》成功打入市场就是民族文化产业化运作的典型案例。在我国东北,以赵本山为首的民间民俗乡村文化产业为代表,凭借地方特色的东北二人转、小品等多年来出现在大众荧屏面前,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爱情》四部曲,以简单,朴实,幽默,搞笑等为背景,充分展现了地方性民间文化特色。不仅带动了地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为当地的农民带来了收益。作为大学生村官,应该以当地农村文化特色为背景,大力宣传和发展当地文化,让农民彻底认识到农村文化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村文化的积极性。

?事迹来源:《西藏日报》、作者:陈林,2011-10-04. ?事迹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王烨捷 ,2010-08-06.

2、促进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文化活动是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他们的言行对农民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大学生村官往往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可以因地制宜,带领农民群众组建体育健身活动、音乐、舞蹈等群众性文化社团,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和农技知识学习活动等,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典型文化产业,而且也可以促进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资源的效用。例如我国河南省安阳林州地方性民间艺术汇演如舞龙狮、扭秧歌,而且2012年创办了安阳市林州第一界灯展,各色各样的民间手工彩灯组成各色各样的图形,极具地方文化特色。舞龙狮、扭秧歌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中。作为当地大学生村官,要挖掘本村的老艺人,土专家等文艺人才,建立乡土文化人才档案,将他们组织起来开展各类的文艺、竞赛活动,鼓励他们创办文艺团体和农民业余演出队,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培育本土特色的文艺节目,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二> 宣传与农村文化有关的党政方针

党政方针关于农村文化的信息不是由大众媒体直接流向村民的,而是通过村官的传达与宣传,然后把国家的党政方针解读给村民。作为大学生村官,可以很好的解读和宣传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及时向当地的村民传达以及有关的讲解。可以帮助村民理解国家的党政方针以及国家惠农的一些政策。

1、是宣传引导作用。大学生村官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素质高的优势,借助于到任以来积累的党群基础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深入田间和农户家中进行面对面宣传农村政策,充分调动最基层广大农民和党员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2、是桥梁沟通作用。大学生村官在开展宣传、学习活动的同时注意发掘活动中的典型,积极上报、广泛宣传,带动其他群众党员学习。

3、是榜样示范作用。大学生村官在宣传学习的同时,带头弘扬农村文化,做好干部群众的表率。理论上,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国家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将各项惠农工作落实到位,实现农村的跨越式发展,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行动上,充分履行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职责,恪尽职守,帮助群众。

<三> 推动农村法制进程,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农村的乡土性使农村治理主要依靠人情关系,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大学生村官的出现正逐渐改变靠人情关系的农村治理方式,尤其是主修法律专业的村官法律素养高、知识结构新、工作干劲足,使民主、法制深入农村,开展依法治村工作。作为大学生村官,要大力发扬大学生村官的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法制活动,既提高了农村行政管理水平,也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缓解了当地社会矛盾,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农村生产经营、文化卫生、教育科技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法制保障,积累了经验。

1、是加强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村官是依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普法先锋员,他们通过多媒体手段为干部和村民讲解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提供交流学法体会的新平台。汇编法律手册,将与村民联系密切的婚姻家庭、劳动争议、遗嘱继承等方面的法律条文甄选摘录,发放到每家每户。充满新意的普法形式,深入浅出的讲解方法,使枯燥的学习生动而有效。增强了村级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了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营造了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2、是加强了农村法律服务,帮助村民用法律维护权益

大学生村官是群众用法服务员, 运用网络答疑、设立法律服务咨询点、主动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为群众的合同签订、遗属制订、分家协议等提供法律建议。当前的法律服务市场门槛较高,农村的法律服务建设起点较低,职业律师和法律从业者的服务很难延伸到农村,然而农村的法律服务需求却增长迅速。大学生村官很好地填补了农村法律服务的空白,推动了农村依法维权与办事的进程。

3、是加强了农村法律保障,协同司法行政部门化解各种矛盾 大学生村官是调解矛盾纠纷的助理员,他们虽然并不一定有很高的威望,但是有理有据的处理方式更能让矛盾双方接受。农村在土地承包、农民负担、村委会建设,以及婚恋、家庭、债务、宅基地等方面易引发矛盾,吴中区农村外来人口较多的自身特点也导致纠纷不断。比以往更为复杂的局面和更为多样的人口组成要求我们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更为公平、公正和更有依据。大学生村官有知识、眼界宽、信息灵,在调处矛盾纠纷时是很大的助力。

推进农村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大学生村官在这项事业中理应得到更大的舞台,发挥出更大

的作用。

结束语

大学生村官走进农村计划是中央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具有历史性、跨时代意义的长远规划,意义深远。而农村文化建设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走进农村,利用自身优势,对大力发展和建设农村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要想使大学生村官能够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党和国家需要颁布更好的政策,给予他们多一点扶持、帮助,不断完善国家相关政策,让大学生村官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小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J].江西农业学报,2008 [2]陈仁铭.简论当前农村文化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研究[J],2007(2) [3]党国英.大学生到农村中去能做什么[J].中国社会导刊,2005(17) [4]冯谦.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郭晓君等著.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吕红平.农村家族问题与现代化[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5) [7]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 [8]牟德刚.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与措施[J].中州学刊,2004(5) [9]王天敏.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历史审视[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10]杨发.新农村文化建设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11]张敏.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解读与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2]樊勇等编.文化建设与全面小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王建平.农村文化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老区建设,2008,(10). [14]孟坤.农村文化事业的现状与对策 2009年5月

[15]徐志诚.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和思路 [J].才智,2008(2):20-21 [16]胡跃高.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J].农村工作通讯,2008.(10)

[17]吴海龙.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研究[J].前沿论坛,2010(1):14-15.

[18]李定国.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

[19]范松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生长机制的结构分析[J].农业考古,2007,(6) [20]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EB/OL].新华社.

谢辞

本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李玮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李玮老师博学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对我有深远的影响。在整篇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李老师不断地对我进行指导和进行有关知识方面的分析,给了我许多深思熟虑的意见和概念清晰的见解。他在百忙中不惜花费自己的宝贵时间对本论文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既激发了我的灵感,又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在此谨向李玮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谢意!

此次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室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毕业来临之际,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他们的悉心教导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这是论文得以完成的基础。

另外,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再次感谢在大学传授给我知识以及给我帮助和鼓励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谢谢你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v9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