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艺术的传播特征
更新时间:2023-10-30 22: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1届本科毕业生)
题目:浅谈新媒体艺术的传播特征 学生姓名:佟佳乐 学生学号:07231043 系 别:中文系 专业名称:新闻学 指导教师:刘乃歌
二O一一年五月
【摘 要】每个时代的生产力特征都影响到艺术的特征,数字化是一种无从逃避的时代趋势,作为艺术门类中最前沿、最具先锋性的现代艺术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和发展。互动性和连结性是新媒体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态的根本特性。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创作者与受众的关系,受众从原来纯粹的欣赏者转变成了艺术作品的参与者,甚至是发起者。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艺术特征 传播特征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oductivity would affect the characteristic of art in its time; digitization is a time trend that cannot be escaped. As a pioneer of the arts, modern art also took enormous changes; the most spectacular one i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rt.Multimedia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and behavior 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and new media ar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art forms its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New media art, interactive and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creators and the audience, the audience simply from the original works of art to enjoy a change of the participants, or even sponsors.
【Key words】new media art features of art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目 录
引 言 ........................................................................................................................................... 1 一、新媒体传播艺术的界定与特征 ........................................................................................... 2 (一)新媒体传播艺术的概念 ............................................................................................... 2 (二)新媒体传播艺术的特征 ............................................................................................... 3 二、新媒体传播艺术的互动艺术形式 ....................................................................................... 4 (一)互动性思维 ................................................................................................................... 4 (二)新媒体传播艺术中的互动性 ....................................................................................... 4 1.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 ...................................................................................................... 4 2.艺术家与智能化机器的互动 .......................................................................................... 5 3.艺术家与科学家的互动 .................................................................................................. 5 三、新媒体传播艺术的传播互动性实现手段 ........................................................................... 6 四、建构“虚拟”的信息呈现与互动途径 ............................................................................... 7 结 语 ........................................................................................................................................... 9 参考文献 ..................................................................................................................................... 10
引 言
近年来,由于科学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艺术门类———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艺术家借助新的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力量,表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放弃原来的架上绘画而参与到新媒体艺术创作行列,新媒体艺术成为当代艺术的新贵。新媒体艺术的兴起始于20世纪末,作为当代艺术的风向标,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德国科隆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展出的大量现代艺术都以新媒体艺术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信息时代的当下,世界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全球化、多元化的面貌。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艺术与科学的相互融合在时下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艺术创作上选择新媒体是艺术创作手段更新的标志,而新媒体也不可质疑地为艺术带来另一种新的发展可能。这种可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目前新媒体艺术是热门的领域,而且在于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特性打破了疆域的界限,开放了交流的空间。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的审美体验,改写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并推动着社会文明步入一个发展的新纪元。
新媒体艺术利用数字化技术改变了艺术创作的工具,也同时意味着艺术媒体的彻底改变,艺术多了一项创作材料的选择,而材料本身的物质又带来了风格与形式的变化。数字技术带给图形、影像、声音以新的力量,具有无限的可能,从而带来艺术特征的全面更新。与传统艺术相比较,新媒体艺术以互动性为其鲜明的特征。互动性即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接受者改变静观默察的做法,转化为访客和合作者,主动参与构成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根据参与者的动作构成不同的形式。
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所表现的手段和形成的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如何使交互手段和交互艺术形式达到更新颖的效果成为当今新媒体艺术研究者进行研究发展的目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
1
一、新媒体传播艺术的界定与特征
新媒体艺术是英文“New Media Arts”的中文译文,回顾新媒体艺术近5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词汇,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着的,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样貌出现的以综合性和跨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全新的学科。 (一)新媒体传播艺术的概念
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的创办人马克.崔波,在1996年界定新媒体(new media)为光盘、网络艺术、数字录像艺术、网络广播等艺术作品的统称。但是如果想给新媒体艺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恐怕是很困难的,因为某些艺术形式仍在初期的发展阶段,各种名称的范围往往是相互交织,界限模糊,也有重复性。澳大利亚当代艺术杂志《亚太艺术》的编辑苏珊.艾里特曾试着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定义。她在2000年出版的新媒体专刊的编者按中写道:“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其主要特征是先进的技术语言在艺术作品中的使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及视频创造出来的网上虚拟艺术、影像艺术,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和行为。”???可见新媒体艺术和当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引导了新的审美趣味,新媒体艺术也同时打上了技术化的烙印而称为技术化的艺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新媒体艺术大量地运用了数字技术、视频手段来表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观看和创作之间的关系。在众多新媒体艺术展上,很多观众发现他们可以很容易的参与到这些艺术的展示中,直接和艺术品发生关系,而参与的方式可能很简单:不断的用鼠标点击屏幕而形成变化多端的电子影像,或者拨打地面上的一个手机电话。关于新媒体艺术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确切概念,本文参考传媒界及学术界的最新研究,认为新媒体艺术是指以科技发展和全新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合为一体的、以录像、电视、计算机、数码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完成的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它主要包括影像艺术、录像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网络艺术、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实验动漫、数字图像以及生物基因艺术等。
新媒体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达达式行为和70年代的表演艺术等。沟通与合作,成为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关注的焦点,他
???
张朝晖、徐翎《新媒介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P7
2
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介,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许多艺术家对于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深感兴趣,而艺术作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实体形式,更多在于它的形成过程。总之,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大大地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新媒体艺术借助于科技使艺术作品和创作者同观赏者形成互动、沟通和合作,融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它在现代性的科技背景支持下,在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诸多形式提供的观念和实践准备下,明显地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二)新媒体传播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是技术性。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不同阶段来自技术领域的影响,新媒体艺术的观念和形态的演变与技术的发展是并行的,并且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因此,在西方一些研究新媒体艺术的书籍和论文中,有一种研究方法是沿着技术史的线索展开研究,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密切关系。无论是激浪艺术、前卫电影、电子作品、视频装置以及互动艺术,借助技术创造的革命和媒介转化的普及,不仅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艺术思潮,而且还根据各个媒介不同的技术特征,制造了大量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随着信息社会的纵深发展,创造出多样而富有变化的审美体验。
其次是连结性。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对比新媒体艺术,我们可以把之前的传统艺术称之为“架上艺术”或者“表述的艺术”,而新媒体艺术则是一种“活动艺术”或者“观念的艺术”新媒体艺术将时间的概念引入作品,并且将观众的观看视角作为构建艺术作品的因素,将观者与作品连结起来。新的艺术类型与传统艺术相比,最大的不同体现在题材上,它们不再去表现一些深刻的宗教主题或者历史故事和事件,而是借助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扩展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创造了一种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新型的连结关系。通过连结,并且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远距离观看),在人为设置的操作状态中使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艺术作品以及人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
第三是虚拟性。虽然数码艺术和网络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是作为新媒体艺术勃兴态势的代表性艺术样式则是90年代的产物,尤其以其独特的虚拟交互而表现出来的影像肌理为质感。在互动网络世界中,现实可以被虚拟,而且与观众的参与保持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作品不仅需要观众来完成,而且还需要观众来激活它,赋予它实
3
在的内容。其中幻想、规则、虚拟、复合之特性都可以在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语言中找到对应的位置,甚至成为了新媒体艺术语言的典范性特征。
再次是互动性。这在后文的论述中再细说。
二、新媒体传播艺术的互动艺术形式
(一)互动性思维
安第.波兰在《互动语言和美学》一文中提到“互动不是一种媒体,而是更靠近于一种模式,一种与媒体相关的类别,毕竟我们可以对同一个媒体被动或是互动,玩的概念对了解这种模式是很重要的”他认为互动其实就是“玩的过程”以媒介传达沟通而言,互动改变了受众接收方式只限于单向性的观点,因为当受众接受到作品信息后,通过交互式媒体发出特定指令,能够形成流变的、开放的、动态的美感认知,假如以具有互动性的特征作为判断,那么艺术呈现的执行机制也直接促使新媒体艺术成为主要元素,如史迪芬.威尔森指出:“互动代表操作者,浏览界面与观众有能务去产生作用,影响事件发生流程,去修改他们的形式。”进一步而言,互动媒介的创作观念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一环,这种互动关系使艺术本质上扮演着多重角色,当观赏者介入互动机制时,表面上经由互动效果达到诠释作品的目标,实际上是双方按照对方的回应而随时调整所传递的信息,达到一种双向互动效应,这种思维有别于传统艺术的内在思维,互动控制权的转移成为创作元素不可取代的品格,连接性和互动性成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物质。 (二)新媒体传播艺术中的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具有技术性,连结性,互动性,虚拟性等特征。与传统艺术相比较,其互动性特征最鲜明。 1.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
艺术作品的互动性,不单出现在新媒体艺术中,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达达主义的领导者杜尚提出:“艺术创作的行为并不能由艺术家单独完成,当观众从外界通过对作品的解读,深层次内容的研究来接触艺术作品,这样,整个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事实上,1920年杜尚在其作品《In motion》中就表达了此观点,一直到后来卡布罗的偶发艺术等都是互动艺术的先驱,艺术家在寻求将博物馆文化走向通信文化,
4
架构一个由观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通过感受来体验,对话和互动的过程。
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首先表现为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因为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观众,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再是创作动人的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
在很多新媒体作品中,艺术家通过与观众的交流直接的诉诸于感官刺激,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众消遣方式结合得如此紧密。华裔艺术家蔡文颖利用声音感应装置创作了可以对周围声音进行反馈的“赛博雕塑”。在他的作品中,通常有着像植物一样纤细的形状,有的像是栽培在花盆里的植物、有的像喷水的淋浴,千姿百态。在作品前拍拍水,吹一声口哨,作品就会作出相应的反馈动作,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在他的作品前都能感到与作品进行交流的乐趣。这样的一种审美接受方式不再是面对画布时的那种“凝神观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游戏式的漫游。观众在游戏交互精神的感召中体会着快乐,艺术作品在呈现游戏性的同时实现其自身意义。
各种新媒体艺术作品的演示,常常显示出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体现出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不再是个人的成果,而是合作尤其是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合作完成的。2003年的“艺术与科学—国际数码艺术交流展盛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互动作品《吹皱一江春水》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互动情境:观众向输人设备吹气,悬挂在墙面上的一幅中国山水画中的水塘便会随气流的长短、强弱泛起阵阵涟漪,观众在与作品的互动中得到了巨大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理解和创造的愉悦。借助高科技的发展,新媒体艺术在互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与媒体设备进行互动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新奇和多样化。 2.艺术家与智能化机器的互动
艺术家与智能化机器的互动或许体现在间接的不在场和直接的在场,或许是根据观众的理解直接去完成作品,或许是按程序演绎别的花样。 3.艺术家与科学家的互动
因为高技术化艺术往往涉及不同领域的技术。因此艺术家不能单独完成,而是根据需求向工程、资讯、科技、生物学家等专业人才寻求辅助。这也象征着艺术家身份的转移。科技介入特别是计算机开始进入个人化、普及化的时代,艺术和科学开始地位相当,人人都可以用电脑来进行创作,科学家和艺术家可以设计出一些装置或编写一些程序来完成一些作品,这些作品可能是显示在屏幕上的多媒体、机械操控的系统、抑或环境式结构等,
5
观众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比如通过触摸、在空间中的移动、抑或所发出的声音等来与作品之间的接口(如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抑或其它更复杂精密、甚至是看不见的“扳机”等)相接来引发作品的转化,直到出现新的可能。但其目的在于制造交互的事件而不是交互的结果,甚至可以说:互动的过程本身也是艺术创作,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过程审美是新媒体艺术互动认知的鲜明特点,从而衡量作品是否具有互动性的标准,就是是否让观赏者参与了新形象、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
过去,一个画家可以是作品惟一的创作者,但新媒体艺术工作者可能只是为作品提供最初概念的人,随着技术人员的加入,作品会逐渐改变,最后出来的是共同创作的成果。观念艺术与新媒体的加入,加速了表现内容的多样变革,交互式展演与公共艺术更打破了场域的限制。运用科技辅助艺术创作,不仅延伸人们总体经验的触角,创造出更贴近精神层次的艺术作品,更让艺术、技术和科学间的关系,水乳交融。其实,这一切象征艺术家身份的转移。一个画家可以是作品唯一的创造者,但新媒体艺术是共同创作的成果。
三、新媒体传播艺术的传播互动性实现手段
对于新媒体艺术而言,互动性品格是其发展的要旨,缺乏互动的艺术作品是缺乏活力的。正因为如此,实现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除了表现在上述三方面外,还表现在互动手段的实现上。人与媒体设备互动就是通过输入\\输出进行人机交流。操作者将自己的意图输入到媒体设备中,媒体设备经过内部计算处理后再将结果显示出来。从互动手段上看,传统的键盘限标已使用多年了,随着新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更新的互动手段开始涌现,这些新的互动手段使人与媒体设备交流更加自然,在各种领城的科学研究和娱乐形式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些新的互动手段运用在新媒体艺术中可更体现出新媒体艺术的特质。2005年5月“大声展”深圳展上陈旭东的作品《水回廊》引起众多观者的兴趣:艺术家用一个水方块表现了中国回字型院落的全新阐释——传统的东方的生活方式,它实际上是这种内在的自由,用平面来表现的话就是院落,而水则浓缩了一种自然的状态。艺术家感兴趣的是影像跟这种空间的关系,还有整个的结构,它们之间遭遇之后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互动,而观众参与之后才能完整表达这种对抽象院落文化的理解和放大,任何时候它都是对生活体验的一种剪辑。新媒体艺术将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具有的形式集合为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加以有机整合,制造“媒体蒙太奇“。通过实时的叠加和历时的链接,实现艺术表达语汇的变化,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独特的审美特征,这是多媒体融合的新媒体互动艺术。中央电视台春节
6
晚会上,芭蕾舞演员翩翩起舞,地面上交互式屏幕中随着脚步的移动随机产生各种攀拟的水纹,逼真而新颖,这是新媒体互动艺术在舞台艺术上的一种表现形式。动漫作品大展中,大屏幕上电脑制作的鱼儿悠闲地在水中穿梭游动,但当观众走近屏幕时,近处的鱼儿突然受惊般慌忙逃散开,这也是人机互动艺术在动漫艺术中的一种展示。
人与人的交流方式是很多的,可以通过语言、手势、肢体语言、眼神等,在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手段的研究中,这些人与人的交流手段,在人与机的交流方式的研究中具有借鉴作用。姿势识别与控制技术,主要指两种技术。一是完全抛开鼠标键盘,使用摄象机捕捉人的手势或其他肢体动作,通过神经元网络和模式识别等技术来分析手势的意思进行操作。例如,在一些新技术成果展示的视频中,人在大屏幕前用手进行不同的动作,利用灯光将手势投射到屏幕上,手的投影能将屏幕中的小球移动位置等操作,就是表现的这种技术。第二种就是利用连续时间的鼠标输入来进行控制,使鼠标可以表达更复杂的指令,如数据笔在屏幕上书写,就是通过这种技术达到的交互。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是利用操作者的语音进行输入、计算机合成的语音作为输出,使人机交流更轻松自然。如现在运用在手机上的语音拨号和全新智能自动语音识别等装置,虽然还只是表现出简单运用,但就是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的应用。而VR系统中的数据触感手套,既是输出设备又是输入设备,可提供六个自由度和更为自然的三维交互。人戴上三维眼睛、戴上数据手套,完全置身于虚拟世界中,用新的行为模式在实现人机交互。在2003上海国际数码艺术展上,希腊代表团的作品《电脑化的智能寄生物》是一件高科技的互动装置艺术作品,当人在投影屏幕前移动时,红外线传感器将人移动的信号传人计算机,计算机根据传入的信息调用程序进行计算,并将运算结果传到一个智能装置上,智能装置根据传来的信息产生相应的运动,类似一个智能机器人,使人感受到机器具有了生命,与人和谐共存。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依附于高科技的进步,随着高科技的不断推进,新媒体艺术的实现手段会越来越多样,人机交流也会越来越自如。
四、建构“虚拟”的信息呈现与互动途径
虚拟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一种,也是目前比较能代表新媒体艺术特性的艺术形式。20世纪信息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揭开了人类生产方式与信息传播的新纪元。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和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联姻,为人类实现真正具有身临其境感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可能,虚拟现实艺术由此应运而生。虚拟现实艺术的诞生使艺术和欣赏者能够身临其境于艺术作品所营造的虚拟空间,并能以一种简洁、自然的方
7
正在阅读:
浅谈新媒体艺术的传播特征10-30
鉴定文件 - 图文04-23
从中西委婉语的对比透视中西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 图文03-16
我的艺术之路作文450字06-21
2018版高考英语二轮(浙江专用)训练题:专题限时集训(二十一) 训06-22
2016届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五年高考真题: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 专06-16
道路桥梁工程监理规划05-04
分红协议书08-2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特征
- 传播
- 媒体
- 艺术
- 谈新
- 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西赛区获奖名单 - 图文
- 2018-2019年四年级数学上册11月月考试卷
- 齐河县“十二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平行四边形在综合题中的应用(4)
- 2016高考物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王婷 个人简历
- 学生中午外出就餐告家长书
- 2017届高三南京二模地理卷
- 噪声干扰信号的Matlab仿真
- 初二年级语文趣味知识竞赛试题
- 五下第6单元 - 滕州二实小
- 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施工案例 - 图文
- 电工培训,电工教材,电工拿证
-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ASP动态网页设计A卷(答卷)
- JSP环境配置 - 图文
-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第一框 国家的本质教学案 新人教版
- 华工电路原理随堂练习及标准答案
- 《基础工程》试卷(10A)参考答案
- 2017上海高考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