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暑假训练5语言文字综合训练(含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23-03-27 14: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细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大量的古典诗词, 向我们展示了汉服的绚丽华美, 繁复多端。 而最能代表汉服精粹的, 当属深衣。 它因“被体深邃”而得名, 为古代诸侯、 士大夫阶层的居家服, 也是庶人的常礼服。

(“深衣” 作为中国礼服的典型代表, 深邃的中华文化隐含在背后, 在传统社会中广泛而持久地产生着影响)。 深衣在制作中, 先将上衣下裳分裁, 然后在腰部缝合, 成为整长衣, 以示尊祖承古。 袖根宽大, 袖口收祛, 象征天道圆融; 领口直角相交, 象征地道方正; 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 象征人道正直; 下摆平齐, 象征权衡; 分上衣、 下裳两部分, 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 象征一年四季; 下裳用布十二幅, 象征一年十二月。 身穿深衣, ( ), 天然拥有恢宏大度、 公平正直、 包容万物之东方美德。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身合人间之正道, 怀抱地道之方正, 行动进退符合权衡规矩, 四时之序顺应生活起居

B. 怀抱地道之方正, 身合人间之正道, 行动进退符合权衡规矩, 四时之序顺应生活起居

C. 怀抱地道之方正, 身合人间之正道, 行动进退符合权衡规矩, 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D. 身合人间之正道, 怀抱地道之方正, 权衡规矩符合行动进退, 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2. 下列各项中, 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B.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C.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D.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3. 文中()语句有语病, 请修改。(4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 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 学‘四史’” 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 活动分为“四史” 猜谜颂红色文化、 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 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 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 传统与现代________。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________, 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 辖区党员, 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________地进入直播间, 感受节目的欢快气氛。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 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 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灯谜, 描绘城乡风物; 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火树银花踏歌行, 古风新韵颂文明, 一席________的文明盛宴, 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 络绎不绝 原汁原味

B. 相互映衬 热闹非凡 连绵不断 原汁原味

C. 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 连绵不断 汁醇味正

D. 交相辉映 热闹非凡 络绎不绝 汁醇味正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宣讲员话语平易, 口吻幽默, 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 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 宣讲员话语平易, 口吻幽默, 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 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 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 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 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 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 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 ______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 一经播出, 即引发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 该剧清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思想文化土壤。

《觉醒年代》 以独特的艺术审美, 让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具有了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 一是该剧所采取的叙事手法和史诗风格, 与所讲述的历史内容, ______, 形质交融,让观众内心既感受到强烈的思想______, 也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 二是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 更加注重细腻、委婉、深情、动人的情感渲染、人性剖析和对人物独特性格的______。剧中众多风云人物纷纷登场, 他们面目各异, 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纷繁和复杂: 在厅堂里试穿龙袍的袁世凯, 在紫禁城中张勋领兵复辟, 辜鸿铭在讲台上拖着辫子讲国学……三是努力运用影视审美的方式, 真实准确地呈现和还原历史环境, 电影式镜头让作品充满艺术质感。

4. 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 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 )

A. 反映 浑然一体 震撼 揭示

B. 反映 浑然天成 震动 揭示

C. 反应 浑然一体 震撼 揭露

D. 反应 浑然天成 震动 揭露

5. 下列各项中, 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B.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C.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D.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6.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为整句, 可适当增减字数, 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4 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我站在景明楼上, 凭栏凝视,( )。 快步出楼下桥, 细看柳树, 粗粗胖胖的树身上树皮纹路纵横交错, 各不相同; 有的沟黑棱灰, 似知了乱爬, 形同蝉虫出洞; 有的棱突暴张,白皮外露, 势若万马奔腾; ①有的形如游人, 或走或站或坐。 从眼前的一棵柳, 到堤两边的临水柳, 再到环昆明湖的无数柳, 它们已与颐和园的山水楼台亭榭融为一体, ②与游人们对望一年又一年, 坦然面对春夏秋冬, 淡然于人们的遗忘。

一阵劲风, 呼啸万寿山林, 卷起昆明湖水, 叫湖水翻腾, 也使我思绪空灵。 我想起了杭州西湖苏堤柳, 想起遍生天山南北的左公柳, 想起古文中的五棵柳……在我心里, ③棵棵柳树, 行行柳荫, 都是公在百姓, 利在天下, 贵在品德。 眼前, ④这西堤的柳, 扎根泥土, 抵浪护堤, 出尽全力; 这天下的柳, 纵然乱风卷丝, 仍身正干直。远山的玉峰宝塔,( ), 脚下的漫漫长堤, 响动的南水北调一渠清流, 古树发新芽的满眼绿柳, 让我生出万千感慨: 造塔的人, 造桥的人, 造堤的人, 造福百姓的人, 历史无名还有名。 西堤柳、 苏堤柳、 左公柳, 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 不仅长在边关要塞之地, 而且长在京城闹市, 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7.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①运用比喻, 以游人或走或站或坐的不同姿态生动形象地写出柳树树皮的纹路。

B. ②运用拟人, 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态, 描写出柳树在寂寞中的坚守和它的坦然淡然。

C. ③运用排比, 句式整齐, 感情强烈, 表现了柳树的大我情怀和可贵的精神品质。

D. ④运用对比, 用西堤的柳与天下的柳对比, 突出了天下的柳的正直的优秀品质。

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无意间望见堤上湖岸连绵的柳色 近处的西堤之桥

B. 堤上湖岸连绵的柳色无意间映入眼帘 近处的西堤之桥

C. 无意间望见堤上湖岸连绵的柳色 西堤之桥近在眼前

D. 堤上湖岸连绵的柳色无意间映入眼帘 西堤之桥近在眼前

9.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 请修改。(4 分)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 色; 灯光是浑的, 月 色是清的, 在浑沌的灯光里, 渗入了一派清辉, 却真是奇迹! 那晚月 儿已瘦削了两三分。 她晚妆才罢, 盈盈的上了柳梢头。( )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 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 交互的缠着, 挽着; 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 而月 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 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 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 光光的立着; 在月 光里照起来。 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 远处——快到天际线了, 才有一两片白云, 亮得现出异彩, 像美丽的贝壳一般。 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 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 这一段光景, 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 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 交融着, 使月 成了缠绵的月, 灯射着渺渺的灵辉; 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 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10.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 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B. 恶劣的生长环境, 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

C. “顺——山——倒——” 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D. 年年如此, 家家如此, ——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 ——今年自然也如此。

1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①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②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 淡淡的影子, 在水里摇曳着

③天是蓝得可爱, 仿佛一汪水似的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12. 拟人的特征是把事物人格化, 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4分)

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文言和白话, 实物是古已有之, 名称却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的。( ① ), 可是现代汉语旁边坐着一位“文言”。 它的声名和势力相当大, 就是不同它交往的人也知道有它, 这有很多原因。 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文献库藏, 时间超过三千年历史, 绝大部分是用它记录下来的。 你要开库探宝, 它是钥匙, 你不用它就进不去。 其次, 文言和现代汉语虽然差别很大, 却又有拉不断扯不断的关系。 一方面, 两者同源异流, 现代汉语( ② ), 总不能不保留一些幼儿时期的面貌, 因而同文言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相似之点。另一方面, 两千年来,能写作的人表情达意, 惯于用文言, 这表达习惯的水流总不能不渗入当时通用的口语中, 因而历代相传, 到现代汉语, 仍不能不掺杂相当数量的文言成分。

1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①我们现在用的是现代汉语 ②不管怎样发展变化

B. ①我们现在用的是现代汉语 ②即使这样发展变化

C. ①我们现在不使用文言 ②不管怎样发展变化

D. ①我们现在不使用文言 ②即使这样发展变化

14. 下列各项中, 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B.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C.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D.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15.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 请修改。(4 分)

【答案】

1. C

2. D

3. (示例)“深衣” 作为中国礼服的典型代表, 蕴含了深邃的中华文化, 在传统社会中产生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A. 与上文对应顺序, 应先讲“地道”, 再讲“人间正道”, 且应是“生活起居” 顺应“四时之序”。 B. 应是“生活起居” 顺应“四时之序”, 和“行动进退符合权衡规矩” 前后顺序一致。 D. 与上文对应顺序, 应先讲“地道”, 再讲“人间正道”, 且应是“行动进退符合权衡规矩”, 才与后文次序一致。 故选 C。

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红巾翠袖” 代指年轻女子, 用了借代手法。 A. 运用比喻的修辞, 风飘絮,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容国势如柳絮。 雨打萍,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 如同雨中浮萍, 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B. 运用互文的修辞, 意思是寒冷的雾气和朦胧的月色笼罩着水面和两岸的沙滩,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 互相交错。 C. 运用双关的修辞, “晴” 和“情” 谐音, “有晴”“无晴” 是“有情”“无情” 的隐语。 D. 运用了借代的修辞, “丝竹” 代指音乐。 故选 D。

3.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语句有三处语病: ①“深邃的中华文化隐含在背后”中途易辙; ②“中华文化”与隐含不搭配, 应该为“蕴含了深邃的中华文化”; ③“广泛而持久地产生着影响”, 语序不当, 应该为“产生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一、【答案】

1. D

2. D

3. ①分析对偶构成: 结构相同, 字数相等, 意义对称, 尾字仄起平收。 上联主语“剪纸灯谜” 对应下联主语“秧歌花鼓”; 上联谓语“描绘城乡风物” 对应下联谓语“传播时代精神”。②表达效果: 上下联对仗工整, 语言更凝炼, 句式更整齐, 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 富有感染力,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特色、 新气象。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交相辉映: 意指各种光亮、 色彩等互相映照。 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互相映衬: 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似或相反的关系, 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根据语境“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 可知两者是不分主次的, 所以“传统和现代” 也是不分主次, 所以选“交相辉映” 合适。

喧闹无比: 是指声音特别嘈杂, 周围环境不安静, 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的心里很烦闷, 含贬义。 热闹非凡: 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 语境是指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的圈粉无数的火爆场面, 选“热闹非凡” 合适。

络绎不绝: 用来形容人、 马、 车、 船等连续不断。 连绵不断: 形容连续不止, 一直都不中断。 语境是指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不断地进入直播间, 选“络绎不绝” 合适。原汁原味: 比喻事物本来的、 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 汁醇味正: 形容菜肴美味。 根据后文形容的是“文明盛宴”(使用了比喻), 照应喻体, 选“汁醇味正” 合适。

故选 D。

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平易的话语, 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客十分接地气” 中, 并列成分结构混乱, 应该词性相同结构一致, 可改为“话语平易, 口吻幽默, 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 或者“平易的话语, 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 二是“导致” 使用不当,“导致” 后常用于不好的结果, 用于“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不恰当,可改为“使得”。

A. “导致” 使用不当; “这” 指代不明确, 句子有歧义。 B. “导致” 使用不当。 C. “平易的话语、 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 并列成分结构混乱, 令人费解; “这” 指代不明确, 句子有歧义。 故选 D。

3.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理解表达效果的能力。

对偶的构成从结构、 字数、 意义、 声调等角度去分析, 表达效果应结合内容从语言、 节奏、 感染力、 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剪纸灯谜, 描绘城乡风物; 秧歌花鼓, 传播时代精神” 中“剪纸灯谜” 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式的名词性词组, 且上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相关的, 都是传统节目, 对仗非常工整。“描绘城乡风物” 和“传播时代精神” 都是动宾式结构,“描绘” 对“传播”, 都是动词, 名词“城乡” 对应“时代”, 名词“风物” 对应“精神”,“城乡风物”“时代精神” 都是偏正式结构, 词性相同, 意思相近, 且对仗非常工整。 上下两句结构相同, 内容上相关, 构成一组对偶句。

“剪纸灯谜, 描绘城乡风物; 秧歌花鼓, 传播时代精神” 运用对偶(对仗) 的形式, 长短句结合, 句式整齐中富有变化,“剪纸灯谜”“秧歌花鼓” 均选择了典型的节日活动, 由点带面, 凝练集中地概括了我国传统节日的节目内容各具特色、 缤纷多彩花样繁多的特点,“描绘城乡风物”“传播时代精神” 形容传统节日的价值和作用。 形式上整齐匀称, 节奏感强,抑扬顿挫, 音韵和谐, 读起来朗朗上口, 便于传诵。

二、【参考答案】

4. A

5. A

6. (1) 在厅堂里试穿龙袍的袁世凯, 在紫禁城中领兵复辟的张勋, 在讲台上拖着辫子讲国学的辜鸿铭。

(2) 在厅堂里袁世凯试穿龙袍, 在紫禁城中张勋领兵复辟, 在讲台上辜鸿铭拖着辫子讲国学。

(3) 袁世凯在厅堂里试穿龙袍, 张勋在紫禁城中领兵复辟, 辜鸿铭在讲台上拖着辫子讲国学。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近义词语(包括成语) 的能力。

“反映” 指的是某一事物再现其它事物的某些特点。“反应” 指的是某事物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变化。 要搭配“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 必须选动词“反映”。

“浑然一体” 指的是构成事物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缝隙, 像是一个整体。“浑然天成” 是指自然形成的整体, 无斧凿的痕迹; 也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 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 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根据前文“叙事手法和史诗风格, 与所讲述的历史内容” 可见, 这是各部分, 故而要形容其像一个整体, 而不是自然形成的整体, 选择“浑然一体”。“震撼” 指土地剧烈摇动(多指自然灾害) 或指内心受到强烈冲击或感动。“震动” 表示物体运动, 也可指情绪不平静。 但是, 根据语言习惯, “内心” 多与“震撼” 连用。此处搭配“思想”, 用“震撼”。

“揭示” 指揭举事实, 公之于众。“揭露” 指揭发隐蔽的事, 使之暴露。 揭露出来的通常是比较隐蔽的、 负面的事情; 而“揭示” 大多是揭示正面的东西。 此处要表达的不是负面隐蔽的事, 而是人物的性格特点, 用“揭示”。 故选 A。

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文为比喻。 原文将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的思想文化比作土壤。 A. 比喻, 把琵琶声比作“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突出其激越高亢。 B. 夸张, 夸大了蜀地不与秦地相通的时间。 C. 借代, 用“万钟” 代指酬劳。 D. 夸张, 夸大了山峰的高度。 故选 A。

6. 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散句改整句, 先用一个句子作为基准句, 把其他句子按照该句子的格式调整语序即可。如以“在厅堂里试穿龙袍的袁世凯” 为基准句, 那么后文都应该改为“在……的……”,“在紫禁城中领兵复辟的张勋, 在讲台上拖着辫子讲国学的辜鸿铭”。 以“在紫禁城中张勋领兵复辟” 为基准句, 则其他两个句子都改为“在……里/上” 人物“做什么”, “在厅堂里袁世凯试穿龙袍”“在讲台上辜鸿铭拖着辫子讲国学”。 以“辜鸿铭在讲台上拖着辫子讲国学” 为基准句, 则前文都改成谁“在……” 怎样地做什么的句式, “袁世凯在厅堂里试穿龙袍, 张勋在紫禁城中领兵复辟”。

三、【参考答案】

7. D

8. A

9. 示例: 西堤柳、 苏堤柳、 左公柳, 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 不论长在京城闹市, 还是长在边关要塞之地, 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D. “运用对比” 错误。“这西堤的柳, 扎根泥土, 抵浪护堤, 出尽全力; 这天下的柳,纵然乱风卷丝, 仍身正干直”, 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 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 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 辨别是非。 原句并不是对立的两个事物, 也并没有将两者比较, 所以不是对比手法。 应该是拟人。 故选 D。

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 结合前句“我站在景明楼上, 凭栏凝视” 和后句“快步出楼下桥”, 可知主语是“我”, 排除 BD; 第二处, 结合“远山的玉峰宝塔”“脚下的漫漫长堤” 可知句式应该保持一致, 排除 C; 故选 A。

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语序不当, 语段最前面是“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 可知想要表达的是生长环境由边远到京城, 所以“长在边关要塞之地”“长在京城闹市” 互换位置。 二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文中语意是想表达不管生长在哪里, 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所以“不仅……而且”, 应改为“不论……还是”。 改后的句子为“西堤柳、 苏堤柳、 左公柳, 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 不论长在京城闹市, 还是长在边关要塞之地, 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四、【参考答案】

10. B

11. C

12. 将“月 亮” 比拟为女子, 把“月 缺” 说成女子“瘦削了两三分”, 用“晚妆”“盈盈” 这些人的行为特点的词语形容月 亮初升的样子, 使月亮人格化, 显得活泼、 亲近。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A. 表示语意的转换; B. 表示解释说明; C. 表示声音的延长; D. 表插说。 故选 B。

1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①“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是③“天是蓝得可爱, 仿佛一汪水似的” 后的结果, 所以

①在③的后边; 而空后“它们那柔细的枝条” 指的是“垂杨树”, 因此②句应与此句相连。

故选 C。

1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根据原句“那晚月 儿已瘦削了两三分。 她晚妆才罢, 盈盈的上了柳梢头”, 可知是把将“月亮” 当作一个女子来写; “瘦削了两三分” 是形容女子的身材, 这里是说月 亮由圆变缺了; “晚妆”“盈盈” 是描写人的行为特点的词语, 这里用“晚妆才罢, 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形容月亮初升的样子。 这句话用描写人的词语描写刚刚由圆变缺的月 亮初升的样子, 把月 亮人格化, 显得活泼、 亲近。

五、【参考答案】

13. A

14. D

15. 示例一: 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文献库藏, 时间超过三千年, 绝大部分是用它记录下来的。

示例二: 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文献库藏, 时间超过三千年, 绝大部分是用它记录下来的。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如果①处用“不使用文言”, 那么下句的“可是现代汉语” 就没有了着落, 转折关系非常生硬, 排除 CD 两项。 如果②处用“即使……”, 则与下文的“总不能” 不能形成呼应, 排除 BD 两项。 故选 A。

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 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黄河” 之远在白云间、“万仞山” 极言“远” 和“高”; B.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孤帆” 代指船只; C. 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 D. 将破碎的河山比作风中飘荡的柳絮, 又将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起伏的浮萍, 与画波浪线句子将表达习惯比作水流, 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 D。

15.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错误: 一是“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文献库藏” 句式杂糅, 应将“原因” 和“由于” 去掉其中一个; 二是“时间超过三千年历史” 主宾搭配不当, 要去掉“历史”。 故修改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文献库藏, 时间超过三千年, 绝大部分是用它记录下来的”或“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文献库藏, 时间超过三千年, 绝大部分是用它记录下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ug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