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1-02 03: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1页 共24页
二章
本章复习题:
1. 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是 和 。 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可概括为 性、 性和 性。
3.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 种,其中 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 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和
5. 植物的有益元素中, 对于水稻、 对于甜菜、 对于豆科作物、 对于茶树均是有益的。
三章
1、截获 定义: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 2、质流 定义: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过程。 影响因素:与蒸腾作用呈正相关
与离子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
3、问题:植物的大量矿质元素各通过什么途径迁移到根系表面?
1. 截获:钙、镁 (少部分) 2. 质流:氮 (硝态氮)、钙、镁、硫 3. 扩散:氮、磷、钾
4、质外体和共质体的概念
对于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而言,植物体可以分为二部分:
(1) 质外体(Apoplast)--指细胞原生质膜以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
(2). 共质体(Symplast)--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及胞间连丝等。 (3)胞间连丝:相邻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是细胞之间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 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
一、介质中养分浓度 二、温度 三、光照 四、水分 五、通气状况 六、介质反应 七、离子理化性状和根的代谢作用 八、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九、苗龄和生育阶段(植物营养的阶段性)
6、被动吸收定义: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 (分子) 或电化学势梯度 (离子)、不需消耗代谢能量而自发地 (即没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7、主动吸收定义: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 (分子) 或电化学势梯度 (离子)、需要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入 原生质膜内的过程。 机理
(2) 离子泵假说 (Hodges,1973) ① 离子泵(ion’s bump):是位于植物细胞 原生质膜上的ATP酶,它能逆电
化学势 将某种离子“泵入”细胞内,同时将另一 种离子“泵出”细胞外。 离子泵假说较好地解释了ATP酶活性与阴阳离子吸收的关系,在离子膜运输过程方面(如反向运输)又与现代的化学渗透学说相符合。另外,离子泵假说在能量利用方面与载体理论基本一致,并且指出ATP酶本身可能就是一种载体。
近年来离子泵假说已逐步被证实。Kurdjian 和 Guern (1989) 发现,在植物细胞原生质膜和液泡膜上均存在ATP酶驱动的H+泵(质子泵)。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原生质体的pH,从而驱动对阴阳离子的吸收。
第2页 共24页
目前发现的离子泵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H+-ATP酶: Ca2+-ATP酶;
H+-焦磷酸酶; ABC型离子泵。 (1) 载体解说
① 载体(carrier)--指生物膜上存在的能携带离子通过膜的大分子。这些大分子形成载体时需要能量(ATP)。载体对一定的离子有专一的结合部位,能有选择性地携带某种离子通过膜。 ② 载体转运离子的过程
ATP 活化载体 AC P 磷酸激酶 IC ADP 离子 线粒体 P AC 载体-离子复合物 未活化载体 磷酸酯酶 Pi
膜 内
③ 载体的酶动力学理论 (E. Epstein, 1952)
载体学说能够比较圆满地从理论上解释关于离子吸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 离子的选择性吸收;
? 离子通过质膜以及在膜上的转移; ? 离子吸收与代谢的关系。
8. 植物营养临界期:定义:是指营养元素过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
9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定义:是指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能产生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
特点:这一时期,作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别强,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增产效果将非常显著。 10、叶部营养(或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叶部或非根系部分吸收养分来营养自己的现象
叶部营养的特点
1、叶部营养具有较高的吸收转化速率,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用于及时防治某些缺素症或补救因不良气候条件或根部受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
2、叶部营养直接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作用,如直接影响一些酶的活性——用于调节某些生理过程,如一些植物开花时喷施硼肥,可以防止“花而不实” 3、叶部喷施可以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
第3页 共24页
问题:叶部营养可否代替根部营养?
叶面施肥的局限性:叶面施肥的局限性在于肥效短暂,每次施用养分总量有限,又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洗;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位向植物其它部位转移相当困难,喷施的效果不一定好。
因此,植物的根外营养不能完全代替根部营养,仅是一种辅助的施肥方式,适于解决一些特殊的植物营养问题。
4. 叶面肥的分类
纯营养型: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生长调节剂型:不属肥料,但可调节植物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营养与生长调节剂综合型
3. 叶面肥的优点
针对性强、肥效好、避免土壤固定和淋溶、省肥方便 11、 施肥方法 施肥时间 目的作用 肥料情况 有效施法
基肥
播种或定植前
培肥改良土占全量的2/3结合深耕施用
壤供给作物有机肥为主 条施或穴施 养分 多种肥料混合
供给幼苗养少量 拌种、蘸秧根 分改善苗床腐熟有机肥 浸种、盖种、 性状 速效性化肥 条施或穴施
菌肥
及时补充养适量 深施覆土 分 速效性化肥 撒施结合灌水
腐熟有机肥 随水浇施法
根外追肥
种肥 播种或定植时
追肥 生长发育期间
本章复习题一:
1. 植物根系的类型丛整体上可分为 和 。 2. 理论上,根系的数量(总长度)越多,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率也就 。 3.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根构型, 由于其在土壤表层的
根相对较多而更有利于对表层养分的吸收; 则相反。 4. 水稻根系的颜色较白,表明根系的 较强,亦即根系
的 较强,因此,吸收养分的能力也较强。
5. 根系 较强的作物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不易缺铁。
6. 根际是指由于受 影响而使其理化生物性质与
有显著不同的 。厚度通常只有 。 7. 植物根系吸收阴离子(a.大于; b.等于; c.小于)阳离子时,根际pH值有
所将上升;
8. 水稻根际的Eh值一般 (a.大于; b.等于; c.小于)原土体,因此,可保护
其根系少受(a.氧化物质; b.还原物质) 的毒害。
本章复习题二:
第4页 共24页
1. 植物吸收养分的全过程可人为地分为 、 和 等三个阶段。 2. 土壤中的养分一般通过 、 和 等三种途径迁移至植物根系表面。
3. 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的区别在于:
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 代谢能量 选择性 被动吸收 主动吸收
4. 我们学过的主动吸收的机理有 和 。
5. 植物吸收有机态养分的意义在于 和 。 本章复习题三:
1.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因素包括 、 、 、 、 和 等。 2. 介质中的离子间存在着 作用和 作用,从而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3、植物需肥的关键时期有 和 。 4. 植物叶部吸收养分的途径有 和 。 5. 影响叶部营养的因素有 、 、 、 和 等。 6. 叶面肥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 和 等三类。 7. 根据施肥时期的不同,施肥方法一般分为 、 和 等三种。
四章
1、再吸收
含义:溶质在木质部导管运输过程中,部分离子可被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吸收,从而减少了溶质到达茎叶数量的现象。
结果:使木质部汁液的离子浓度自下而上递减 影响因素: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离子性质 2、释放
含义:木质部运输过程中,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将吸收了的离子重新释放到导管中的现象
作用:维持木质部汁液中养分浓度的稳定性 3、养分的再利用 含义: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轫皮部运往其它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的现象。
经历:共质体(老器官细胞内激活) 质外体(装入轫皮部之前) 共质体(轫皮部) 质外体(卸入新器官之前) 共质体(新器官细胞内) 只有移动能力强的养分元素才能被再利用 本章复习题:
1. 养分的横向运输是指养分沿根的 、 、 ,最后到达中柱 的过程。
2. 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可通过 和 等2种途径进行。 3. 养分通过横向运输从外部介质到达中柱的木质部导管至少穿过原生质膜 次。
4. 养分的纵向运输是指养分沿 向上,或沿 向上或向下迁移的过程。
第5页 共24页
5. 养分在植物的木质部导管与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之间存在着 和 的相互关系。
6.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在轫皮部中的移动性与其再利用程度大小有关,如 的移动性较强,故其再利用程度也较大,缺素症会先在 出现;而 是最难移动的元素,故其再利用程度很小,缺素症会先在 出现。 7. 在植物体内, 较强的养分可通过 和 在植物的地上部和根部之间循环移动。
8. 养分的再利用经历了从 的过程。
六章
(一)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与同化
1. 吸收:旱地作物吸收NO3--N为主、属主动吸收 2. 同化
(1) NO3--N的还原作用 过程:
NR Mo NiR Fe、Mn
NO3- NO2- NH3 根、叶细胞质 根其它细胞器、 叶绿体 NR:硝酸还原酶 NiR:亚硝酸还原酶
(二)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与同化 1. 吸收 (1)机理:
①被动渗透(Epstein,1972) ②接触脱质子(Mengel,1982) 2. 同化
(1) 部位:在根部很快被同化为氨基酸 (2) 过程: 氨 酮酸 各 种 新 的 氨 基 酸 酮戊二酸 谷氨酸 转氨基作用 还原性胺化作用 氨 酰胺
(三)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与同化
尿素的毒害:当介质中尿素浓度过高时,植物会出现受害症状
第11页 共24页
效果:显著减少氮素的损失
(2) 追肥——“以水带氮” 深施尿素
“以水带氮”深施技术——在施肥前,稻田停止灌水,晾田数日,尽可能控制土壤处于水不饱和状态,氮肥表施后立即复浅水,使肥随水下渗,深施入土。 优点:60%的表施氮肥被带入土层,肥效缓、稳、长; 施肥量比习惯施肥法减少约1/3;
田间耗水量比常规施肥每季度减少750~1 200m3·hm-2 ; 农药用量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农田生态平衡 (六)氮肥与有机肥、磷肥、钾肥配合 1. 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好处:无机氮可以提高有机氮的矿化率 有机氮可以加强无机氮的生物固定 目的:作物高产、稳产、优质
改良土壤,提高氮肥利用率
2. 氮、磷、钾配合施用
通过平衡施肥使作物营养平衡 本章复习题:
1. 氮素是植物体中 、 、 、 等的组成成分。 2. 植物吸收的氮素以 形态的 和 为主,也可以吸收少量 形态的氮。
3. 旱地植物吸收NO3- 以 吸收为主,被吸收的NO3-在同化之前,必需先还原为 。
4. 植物在吸收NH4+时,会释放等量的 ,因此,介质的pH值将会 。 5. 酰胺具有 、 、 作用。 6. 植物的喜铵性和喜硝性是由 和 共同决定的 。7. 植物在营养生长期缺氮通常表现为 。 8. 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在特性方面有何区别? 9. 请用连线为如下植物选择一种适宜的氮肥: 水稻 烟草 马铃薯 甜菜
硫酸铵 氯化铵 硝酸钠 硝酸铵
10. 尿素属 形态的氮肥,施入土壤后,大部分的尿素
会在 的作用下 为铵态氮和二氧化碳。而铵 态氮又会进一步氧化为 ,从而影响尿素的肥效。
11. 尿素作根外追肥施用时,浓度宜在 范围,肥料中缩二脲的含量不能大于 。
12. 长效氮肥可分为 和 两大类。 13. 怎样测定氮肥利用率?我国的氮肥利用率约为多少? 14. 如何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分配氮肥? 15.如何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合理分配氮肥? 16. 如何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合理分配氮肥? 17. 如何根据氮肥特性合理分配氮肥?
18. 怎样估算氮肥的用量?目前氮肥适宜用量的范围是多少? 19. 为什么提倡氮肥深施?具体如何实施?
第12页 共24页
20. 氮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有什么好处? 21. 为什么氮肥要与磷肥或钾肥配合施用?
七章
一、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分布和形态
1. 含量(P2O5):植株干物重的 0.2~1.1% 二、磷的营养功能
(一)磷构成大分子物质的结构组分 (二)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分
(三)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
1. 磷参与光合作用各阶段的物质转化2. 磷参与叶绿体中三碳糖的运转 3. 磷参与蔗糖在筛管中的运输
(四)促进脂肪代谢——磷参与脂肪的合成 (五)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1. 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等能力(原因)
抗旱: 磷能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和细胞结构的充水度,使其维持胶体状态,并能增加原生质的粘度和弹性,因而增强了原生质抵抗脱水的能力。 抗寒: 磷能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可溶性糖能使细胞原生质的冰点降低,磷脂则能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越冬作物增施磷肥,可减轻冻害,安全越冬。 三、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 (一) 吸收形态
1. 主要是正磷酸盐:H2PO4-> HPO42->PO43-
2. 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吸收后,转化为正磷酸盐
3. 少量的有机磷化合物:如核糖核酸、磷酸甘油酸、磷酸己糖等 (二)吸收机理:主动吸收 吸收部位:根毛区
吸收过程:H+与H2PO4-共运 四、磷与作物产量、品质的关系
1. 改善作物的磷素营养——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五、植物磷素营养失调症状 (一)磷素营养缺乏症
1、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或分枝少2、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3、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水稻等叶色暗绿4、症状从茎基部开始 (二)磷素过多:无效分蘖增加、早衰,造成锌、铁、锰的缺乏等 三、土壤中磷的转化
施肥
有机态磷 (影响矿化率的因素)
H2PO4- 无定形磷酸盐 结晶态磷酸盐 HPO42- 闭蓄态磷 (有效性降低)
吸附态磷 矿物矿化
第13页 共24页
四、常用磷肥的性质和施用 第一类:水溶性磷肥
特点:含水溶性的磷酸一钙,其中的磷易被植物吸收,肥效快,属速效性磷肥 (一)过磷酸钙(普钙, 1. 成分与性质
成分:一水磷酸一钙[Ca(H2PO4)2·H2O)]:占30~50% 含P2O5 12%~18% 硫酸钙:40%
杂质:少量磷酸或硫酸,以及硫酸铁和硫酸铝 性质:① 灰白色粉末或颗粒状 ② 磷酸一钙为水溶性 ③ 呈酸性反应(化学酸性)④ 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 ⑤ 会发生“磷酸退化作用” 2. 在土壤中的转化
(1) 溶解过程与化学沉淀(固定)作用 ① 溶解过程:异成分溶解
反应式:Ca(H2PO4)2?H2O+H2O CaHPO4?2H2O + H3PO4 特点: 1mol 1mol 1mol ② 磷酸沉淀作用(或化学固定作用)
含义:过磷酸钙异成分溶解过程产生的磷酸具有很强的酸性,在向周围扩散时,能溶解土壤中的铁、铝、锰或钙、镁等,当这些阳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产生相应的磷酸盐沉淀。 反应式:
+ Ca(H2PO4)2?H2O + Ca(OH)2 + 5H2O (2)磷的吸持作用
定义:土壤液相中的磷酸或磷酸根离子被土壤固相所吸持的现象 土壤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
3. 施用方法
原则: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增加与作物根群的接触面积
目的:提高过磷酸钙的利用率(一般只有10%~25%) 方法:集中施用
相对集中施用
分层施用
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作根外追肥
五、影响土壤有效磷的因素:
1. 土壤有效氮与有效磷的比值:>4,磷肥效果明显
2.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每增加0.5%的有机质,可相应
第14页 共24页
提高5mg/kg的有效磷
3. 土壤pH:在pH5.5~7.0范围,磷的有效性最大
4. 土壤熟化程度:高,有效磷含量也高,磷肥的效果就差。
5. 水田淹水后,Eh降低,磷酸高铁被还原为磷酸亚铁,溶解度提高;酸性土壤pH提高,促进磷酸铁、铝水解,可使磷的有效性增加 总之,应把磷肥优先分配于有效磷含量低的低产土壤上。
六、施肥 矿物 难溶性 (有机、无机) 矿化 磷释放
土壤有效磷 生物固定 植物吸收
化学沉淀 闭蓄态固定 淋失 吸附固定 七、磷肥品种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施用原则是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固定,增加非水溶性磷的释放。 磷肥品种 作物品种 生长期 土壤类型 难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强 作基肥 酸性土壤 如荞麦、萝卜菜、 油菜及豆科植物
枸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较强 多作基肥 酸性土壤 有效磷低的 非酸性土壤 水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较差 苗期、 适于各种土壤 对磷反应敏感 生长前期 中性或
如甘薯、马铃薯 根外追肥 碱性土更好 本章复习题:
1. 植物体内的磷以 形态为主,而含量约占15%的 形态的磷则是植物磷素化学诊断的指标。 2. 磷是植物体内 、 、 、 和 等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3. 磷能加强植物 、促进 和 ,并能提高植物 、 、 、 等能力。
4. 植物吸收的磷以 形态的 和 为主,还可以吸收少量 形态的磷。 5. 影响植物吸收磷素的因素有 、 、 以及 等。 6. 白菜缺磷表现为 。 7. 过磷酸钙的主要成分包括 和 。其溶解过程为 。溶解后由于会发生 作用和 作用,因此,其当季利用率一般只有 。
8. 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原则是 。 具体有效的施用方法有 、 、 和 。 9. 枸溶性磷肥的特点是 ,因此,施用在 土壤或 土壤上的效果较好。 10. 磷矿粉是 溶性磷肥,其直接施用的效果与 、 和 有关。因此,最好是施用在 土壤和 作物上。
第15页 共24页
11. 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有什么好处? 12. 土壤中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有哪些? 13. 如何根据土壤特性合理分配磷肥?
14. 如何根据作物的需磷特性在轮作中合理地分配磷肥? 15. 磷肥分哪几类?如何据此合理分配与施用? 16. 如何进行磷肥的相对集中施用? 17. 如何鉴定三种不同溶解性的磷肥?
八章
1. 含量
植物体内含钾 (K2O):为植株干重的0.3%~5%、钾是植物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二) 形态
分为矿物态钾、缓效态钾以及速效态钾(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 二、钾的营养功能 (一) 促进酶的活化
在生物体内,钾作为60多种酶(包括合成酶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的活化剂,能促进多种代谢反应。 (二) 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
1. 保持叶绿体内类囊体膜的正常结构2、促进类囊体膜上质子梯度的形成和
光合磷酸化作用3、使NADP+ NADPH,促进CO2同化4、影响气孔开闭,调节 CO2透入叶片和水分蒸腾的速率
(三) 改善能量代谢 (四) 促进糖代谢 (五) 促进氮素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 1. 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1. 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 2. 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 2. 促进蛋白质和核蛋白的形成 3. 协调“源”与“库”的相互关系 3. 促进豆科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六) 促进植物经济用水
1. 参与细胞渗透调节作用,促进根系对水分的吸收2. 调控气孔运动 (七) 促进有机酸的代谢 (八)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1. 抗旱性
★ 增加钾离子的浓度 ,提高细胞的渗透势
★ 提高胶体对水的束缚能力, 使细胞膜保持稳定的透性 ★ 气孔的开闭随植物的生理需要而调节自如
★ 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增强作物吸水能力 2. 抗高温
★ 保持较高的水势和膨压,保证植物的正常代谢 ★ 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加速蛋白质和淀粉的合成 ★ 调节气孔和渗透,提高作物对高温的忍耐能力 3. 抗寒性
★ 钾能促进植物形成强健的根系和粗壮的木质部导管
★ 提高细胞和组织中淀粉、糖分、可溶性蛋白和各种阳离子的含量。因此能
提高细胞的渗透势,增强抗旱能力,并能使冰点下降,减少霜冻危害,提高抗旱性
第21页 共24页
叶面喷微肥,能直接与茎叶接触,吸收和运输快。 (4) 易于控制浓度
叶面喷施微肥,浓度容易控制,不会发生中毒,比较安全。 (5) 减少污染
叶面喷施微肥浓度低,用量少,不会污染环境。 七、合理施用的注意事项 1. 土壤的供应状况
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毒害的范围很窄,如B、Mo 、Cu多引起毒害。 2. 植物的需求特性 把微肥用在需要量较多的植物上 3. 天气状况:主要指温度和雨量
如:早春遇低温时,早稻容易缺锌;
冬季干旱,会影响油菜根系对硼的吸收,翌年容易出现大面积缺硼; 降雨较多的砂性土壤,容易引起铁、锰、钼的淋洗,使植物产生缺铁、缺锰、缺钼症;
排水不良的土壤,容易发生铁、锰、钼的毒害。 4. 与其它营养元素的关系:拮抗作用和协助作用 5.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如富锌植物的筛选 本章复习题:
1. 植物必需微量元素是指 ( ) (A.土壤;B.植物;C.肥料) 中含量<0.1%
的元素。
2. 请用连线把下列元素与缺素症状连起来: -Fe 苹果“簇叶病”、玉米“白苗病” -Mn 油菜“花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 -Zn 椰子叶片出现黄色斑块 -Cu 柑桔“黄叶病” -B 大豆“褐斑病” -Mo 小麦新叶及麦穗发白干枯 -Cl 大豆不结根瘤、烟草“鞭尾状叶” 3. 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形态主要是( ) (A.矿物态; B.吸附态;C.水溶态)。 4. 微量元素肥料按化合物类型可分为 、 、 、 和 等类型。
5. 微量元素在施用方法上可作 、种肥和 。作种肥时可采用 、 和 等方式。 6. 土壤pH<6.0时,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中 、 、
、 和 的有效性较高; 则相反。因此,酸性土壤上易缺 。另外,有机质土壤上生长的植物易缺 。
十一章
第一节 复混肥料及其发展动向 一、复混肥料概述
1. 定义: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的肥料 2. 类型:复合肥料 (compound fertilizer) 混合肥料 (blending fertilizer)
第22页 共24页
6. 优缺点——优点:
(1) 养分全面,含量高: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比较均衡地、长时间地同时供给作物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并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施肥的效果。 (2) 物理性状好,便于施用:肥料颗粒一般比较坚实、无尘, 粒度大小均匀, 吸湿性小, 便于贮存和施用, 既适合于机械化施肥, 同时也便于人工撒施。 (3) 副成分少,对土壤无不良影响:复混肥料所含养分几乎全部或大部分是作物所需要的。施用时既可免除某些物质资源的浪费,又可避免某些副成分对土壤性质的不良影响。
(4)配比多样性,有利于针对性的选择和施用:复混肥料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特点和作物的营养特性,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二次加工制成。因此,产品的养分比例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施用。从而避免某些养分的浪费,提高肥料的增产效果。
(5)降低成本,节约开支:如生产1吨20-20-0的硝酸磷肥比生产同样成分的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可降低成本10%左右;1公斤磷酸铵相当于0.9公斤硫酸铵和2.5公斤过磷酸钙中所含的养分,而体积上却缩小了3/4。这样可节省贮存、运输、施用费用。
缺点:(1) 许多作物在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有不同的特点,各地区土壤肥沃度以及养分释放的状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养分比例相对固定的二元复合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要求。 (2) 各种养分在土壤中移动的规律各不相同,因此复混肥料在养分所处位置和释放速度等方面很难完全符合作物某一时期对养分的特殊需求(难于满足不同养分最佳施肥技术的要求)。
(二)肥料及填料的配比计算
例1、在我国南方缺磷、钾的红壤性水稻土上种植杂交稻,需配制分析式为8-10-12的混合肥料一吨,需用尿素 (N=45%)、过磷酸钙 (P2O5=18%)、氯化钾 (K2O=60%) 及填料各多少公斤?
例2、在我国北方缺磷的石灰性土壤上种植冬小麦,需配制配合式为1:2:1的混合肥料一吨,需用单质硫酸铵 (N=20%)、重过磷酸钙 (P2O5=40%)、硫酸钾 (K2O =50%) 各多少公斤?其分析式是多少?
解1: 每吨混合肥料中应含有N、 P2O5 、 K2O的数量分别为: N = 1000 × 8% = 80(公斤)
P2O5 = 1000 × 10% =100(公斤) K2O = 1000 × 12% = 120(公斤)
相当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数量分别为: 尿素 = 80 ÷ 45% = 177(公斤)
过磷酸钙 = 100 ÷ 18% = 555(公斤) 氯化钾 = 120 ÷ 60% = 200(公斤) 三者总重为:177+555+200=932(公斤) 填料为: 1000-932=68(公斤),可用磷矿粉、石灰石或泥炭补足 答:需要尿素177公斤、过磷酸钙555公斤、氯化钾200公斤及填料68公斤。 解2:每公斤N、 P2O5 、 K2O相当于硫酸铵、重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的公斤数为: 硫酸铵 = 1 ÷ 20% = 5(公斤)
重过磷酸钙 = 1 ÷ 40% = 2.5(公斤)
第23页 共24页
硫酸钾 = 1 ÷ 50% = 2(公斤)
按1:2:1的配合式,三者总量=5+2.5×2+2=12(公斤)
一吨混合肥料中,硫酸铵、重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的用量分别为: 硫酸铵 = 5 ×(1000÷12)= 416.7(公斤)
重过磷酸钙 = 2.5 × 2 ×(1000÷12)= 416.7(公斤) 硫酸钾 = 2 ×(1000÷12)= 166.6(公斤) 计算相应的分析式 (即计算百分含量): N=(416.7×20%) /1000 ×100=8.33%
P2O5=(416.7×40% ) /1000 ×100 =16.67% K2O=(166.6×50%%) /1000 ×100 =8.33% 各取其整数,即分析式为8-17-8。
答:需用硫酸铵416.7公斤、过磷酸钙416.7公斤、硫酸钾166.6公斤。该混合肥料的分析式为8-17-8。 三、复混肥料的施用 (一)合理施用的原则
1. 结合作物营养需求状况合理使用 2. 结合土壤状况合理施用 本章复习题:
1. 复混肥料是指的 肥料。一般可分为 、 、 和 等。 2. 瓜果类蔬菜复肥12-22-12-3(MgO)中含有12%的 、22%的 、12%的 ,另外还有3%的 。 3. 复混肥料具有 、 、 、 和 等优点。 4. 复混肥料的发展趋势表现为肥料的 、 、 、 和 等。 5. 二元复合肥通常是通过 方法制成,常用的氮磷复肥有 等;氮钾复肥有 ;磷钾复肥有 。 6. 混合肥料按剂型可分为 、 、 、 和 等。 7. 三元混合肥料根据其中的氮素形态可分为 、 和 。 8. 混合肥料的配制原则是① ;
② ;③ ;④ 。 9. 肥料混合有三种情况:① ;② ;③ 。以下肥料:尿素+磷酸铵+草木灰属于第 种情况;硫酸铵+磷酸铵+氯化钾属于第 种情况。
10. 复混肥料在施用方法上通常用作 。
十二章
一、有机肥料的定义
广义:含有有机质,既能为农作物提供各种有机、无机养分,又能培肥土壤的一类肥料
狭义: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 (农家肥)
二、有机肥料的特点
1. 来源广2. 含有机质3. 完全肥料4. 肥效缓长5. 养分含量少(用量大) 作用:通过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第24页 共24页
四、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 提供作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养分和有机养分 2.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一、绿肥的定义
绿肥:直接用作肥料的新鲜绿色植物体 绿肥作物:专门栽培用作绿肥的作物 二、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 解决有机肥源2. 培肥和改良土壤3. 改善生态环境4. 促进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
本章复习题:
1. 有机肥料是 和 、 和 的混合体。 2. 有机肥料具有 、 、 、 和 等特点。
3. 有机肥料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其中厩肥属于 ; 沼气池肥属于 。
4. 堆肥和沤肥的主要区别在于 。 5. 有机肥料具有 、 和 等作用。 6. 沼气池肥除了可以提供 和 外,还可以提供 。
7. 三肥是指 、 和 。 8. 绿肥作物是指 。
9. 绿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 、 、 和 等作用。 10. 绿肥作物的栽培方式有 、 、 、 和 等。 11. 绿肥的利用方式主要是 、 和过腹还田等。 施用量通常为 kg/亩。
12. 根据泥炭的类型的不同,其利用方式一般有 、 和 。
13. 我国的施肥制度是 。 14. 请比较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的异同点,并结合实际谈谈两者配合施用的优越性。
十三章
(四)抗盐机理 机理:斥盐和聚盐 1、斥盐植物: ? 降低蒸腾耗水;
? 增强根细胞膜排钠吸钾的功能;
? 产生特殊的结构特性如肉质性或多汁性、盐腺盐毛等 2、聚盐植物:
? 通过分化作用合成渗调物质,加强吸水能力
? 增强钾钠替换作用、快速转移、分泌和落叶,排盐 15、土壤养分容量因素;土壤中养分的总量,表示土壤供应养分潜在能力的大小。
正在阅读: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01-02
微积分复习整理10-23
读书一小时活动总结07-29
1-118操作题11-11
军事理论新版答案08-19
初中地理思维导图05-31
湖南省怀化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06-01
2021入团申请书800字高中【10篇】07-3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营养学
- 复习资料
- 植物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 中国建筑信息模型(BIM)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目录
- FlexChart使用教程
- 体育理论课考试答案
- 多媒体会议室方案5
- 课程设计指导书
- 09本音乐史复习提纲
- 小学一年级语文词语造句集锦
- 食品养生
- 关于工业锅炉节能减排从自动控制角度的探讨
- 老子思想与太极气功之关系探讨
- 名人家园CFG桩2#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 学习《管理学》的心得体会
- 建筑制图网上作业题答案
- 美式,法式,西班牙 意大利,欧式家具区别性风格
- 2018-2019-201X年网站美工设计工作总结范文-精选word文档(2页)
- 一等船舶各职务实操试题(答案)
-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
- 教给您背绿水印一角和背绿一角怎么区分
-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