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方程知识点总结和练习

更新时间:2023-07-18 03: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直线与方程的知识点

倾斜角与斜率

1. 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我们把x轴正方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则直线l的倾斜角 的范围是0 . 2. 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的斜率,等于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即k tan . 如果知道直线上两点

y y1

. 特别地是,当x1 x2,y1 y2时,直线与x轴垂直,斜率kP(x1,y1),P(x2,y2),则有斜率公式k 2

x2 x1不存在;当x1 x2,y1 y2时,直线与y轴垂直,斜率k=0.

注意:直线的倾斜角α=90°时,斜率不存在,即直线与y轴平行或者重合. 当α=90°时,斜率k=0;当0 90 时,斜率k 0,随着α的增大,斜率k也增大;当90 180 时,斜率k 0,随着α的增大,斜率k也增大. 这样,可以求解倾斜角α的范围与斜率k取值范围的一些对应问题.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 、l2,其斜率分别为k1、k2,有:

(1)l1//l2 k1 k2;(2)l1 l2 k1 k2 1.

2. 特例:两条直线中一条斜率不存在时,另一条斜率也不存在时,则它们平行,都垂直于x轴;….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 点斜式:直线l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其方程为y y0 k(x x0). 2. 斜截式:直线l的斜率为k,在y轴上截距为b,其方程为y kx b.

3. 点斜式和斜截式不能表示垂直x轴直线. 若直线l过点P0(x0,y0)且与x轴垂直,此时它的倾斜角为90°,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这时的直线方程为x x0 0,或x x0.

y y0

k与y y0 k(x x0)是不同的方程,前者表示的直线上缺少一点P0(x0,y0),后者才是4. 注意:

x x0整条直线.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 两点式:直线l经过两点P1(x1,y1),P2(x2,y2),其方程为

y y1x x1

, y2 y1x2 x1

xy

1. ab

3. 两点式不能表示垂直x、y轴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垂直x、y轴及过原点的直线.

x xy y2

4. 线段P1P2中点坐标公式(12,1).

222. 截距式:直线l在x、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其方程为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 一般式:Ax By C 0,注意A、B不同时为0. 直线一般式方程Ax By C 0(B 0)化为斜截式

ACAC

方程y x ,表示斜率为 ,y轴上截距为 的直线.

BBBB

2. 与直线l:Ax By C 0平行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Ax By C1 0;与直线Ax By C 0垂直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Bx Ay C1 0.

C 0(A2,B2不3. 已知直线l1,l2的方程分别是:l1:A1x B1y C1 0(A1,B1不同时为0),l2:A2x 2By2

同时为0),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如下判别:

(1)l1 l2 A1A2 B1B2 0; (2)l1//l2 A1B2 A2B1 0,AC12 A2B1 0;

(3)l1与l2重合 A1B2 A2B1 0,AC12 A2B1 0; (4)l1与l2相交 A1B2 A2B1 0.

ABCABCAB

如果A2B2C2 0时,则l1//l2 1 1 1;l1与l2重合 1 1 1;l1与l2相交 1 1.

A2B2C2A2B2C2A2B2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1. 一般地,将两条直线的方程联立,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

A1x B1y C1 0

. 若方程组有惟

Ax By C 0 222

一解,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

两条直线平行;若方程组有无数解,则两条直线有无数个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重合.

2. 方程 (A1x B1y C1) (A2x B2y C2) 0为直线系,所有的直线恒过一个定点,其定点就是A1x B1y C1 0与A2x B2y C2 0的交点.

两点间的距离

1. 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

2),则两点间的距离为:|PP12|. 特别地,当P1,P2所在直线与x轴平行时,|PP1,P2所在直线与y轴平行时,12| |x1 x2|;当P|PP12| |y1 y2|;

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平行线距离 1. 点P(x0,y0)到直线l:Ax By C

0的距离公式为d

2.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推导出两条平行直线l1:Ax By C1 0,l2:Ax By C2

0之间的距离公式d 即

d

,推导过程为:在直线l2上任取一点P(x0,y0),则Ax0 By0C

2

0,

Ax0 By0 C2. 这时点P(x0,y0)到直线l1:Ax By C1 0

的距离

一.选择题

1.(安徽高考) 过点(1,0)且与直线x-2y=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x-2y-1=0 B. x-2y+1=0 C. 2x+y-2=0 D. x+2y-1=0

2. 过点P( 1,3)且垂直于直线x 2y 3 0 的直线方程为( )A. 2x y 1 0 B. 2x y 5 0C. x 2y 5 0 D. x 2y 7 0

3. 已知过点A( 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 y 1 0平行,则m的值为( ) A. 0 B. 8 C. 2 D. 104.(安徽高考)直线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直线的方程是( ) A . 3x+2y-1=0 B. 3x+2y+7=0 C. 2x-3y+5=0 D. 2x-3y+8=0

5.设直线ax+by+c=0的倾斜角为 ,切sin cos 0则a,b满足 ( ) A. a+b=1 B. a-b=1 C. a+b=0 D. a-b=0

6. 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则系数a= A、 -3 B、-6 C、 3 D、2

2

3

7.点P(-1,2)到直线8x-6y+15=0的距离为( ) A 2 B 1 C 1 D 7

2

2

8. 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A(-2,1) B (2,1) C (1,-2) D (1,2)

9. (上海文,15)已知直线l1:(k 3)x (4 k)y 1 0,与l2:2(k 3)x 2y 3 0,平行,则k得值是( )

A. 1或3 B.1或5 C.3或5 D.1或2

10、若图中的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为K1

A、K1﹤K2﹤K3

B、K2﹤K1﹤K3

C、K3﹤K2﹤K1

x D、K1﹤K3﹤K2

11.(05北京卷)“m=

1

”是“直线(m+2)x+3my+1=0与直线(m-2)x+(m+2)y-3=0相互垂直”的( ) 2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2、与直线2x+3y-6=0关于点(1,-1)对称的直线是( )

A.3x-2y-6=0 B.2x+3y+7=0 C. 3x-2y-12=0 D. 2x+3y+8=0 13. 若直线ax + by + c = 0在第一、二、三象限,则( )

A. ab>0,bc>0 B. ab>0,bc<0 C. ab<0,bc>0 D. ab<0,bc<0 14.(2005北京文)“m=

1

”是“直线(m+2)x+3my+1=0与直线(m-2)x+(m+2)y-3=0相互垂直”的 2

( )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5. 如果直线 l 经过两直线2x - 3y + 1 = 0和3x - y - 2 = 0的交点,且与直线y = x垂直,则原点到直线 l 的距离是( )

A. 2 B. 1 2C. 22 16. 原点关于x - 2y + 1 = 0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2 4 24 - B. -, A. ,

55 55

4 42 2

D. , - C. ,

5 55 5

二、填空题1. 点P(1, 1)到直线x y 1 0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4,-6),B(-3,-1),C(5,a)三点共线,则a的值为( )

3.经过两直线11x+3y-7=0和12x+y-19=0的交点,且与A(3,-2), B(-1,6)等距离的直线的方程是 。

4.(全国Ⅰ文16)若直线m被两平行线l1:x y 1 0与l2:x y 3 0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22,则m的倾斜角可以是 ①15 ②30 ③45 ④60 ⑤75 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 三.解答题

1.已知两条直线l1:x 1 m y 2 m,l2:2mx 4y 16. m为何值时, l1与l2: (1)相交 (2)平行 (3)垂直

2. 求经过直线l1:2x 3y 5 0,l2:3x 2y 3 0的交点且平行于直线2x y 3 0的直线方程.

3.求平行于直线x y 2

0,且与它的距离为

4.已知直线 l1 : mx + 8y + n = 0与l2 : 2x + my - 1 = 0互相平行,求l1,l2之间的距离为时的直线l1的方程.

5.已知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为A(-1,5)、B(-2,-1)、C(4,3),M是BC边上的中点。(1)求AB边所在的直线方程;(2)求中线AM的长(3)求AB边的高所在直线方程。

6.求与两坐标轴正向围成面积为2平方单位的三角形,并且两截距之差为3的直线的方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u8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