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商务礼仪见面礼仪的差异

更新时间:2023-11-28 18: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毕 业 论 文

中西方商务礼仪见面礼仪的差异

专业年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评 阅 人

2011年10月

中西方商务礼仪见面礼仪的差异

中国 南通

论中西方商务礼仪见面礼仪的差异

肖 婷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因中西方礼仪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交际中有可能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而产生各种问题,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些中外交际的隔阂呢?我们就得学习、解读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文章主要从问候、介绍等方面介绍了中西方国家的商务见面礼仪的不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有接触才有了解,有了解才能沟通,有沟通才有互动,这是礼仪中三个重要的程序,接触是前提,只要接触之后才能容易沟通,在日常交往和商务交往中,需要使用的一些常规的礼仪,商务交往中,见面时的礼仪是要讲究的,见面是首轮效应,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只要第一印象满意才能进行之后商务活动。

关键词: 商务; 礼仪; 中西方; 差异

第一章 前 言

商务礼仪是在商务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准则,商务礼仪的核心是一直行为的准则,用来约束我们日常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商务礼仪的核心作用是为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

相互尊重,这样我们学习商务礼仪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商务礼仪,它是商务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

系统地介绍现代商务礼仪的特点要求,规范,使您在商务场合中事事合乎礼仪,处处表现自如,得体,从而使商务交往活动顺利进行,事半功倍。

第二章 中方商务礼仪

2.1 中方的见面礼仪

2.1.1招呼礼节

称呼礼节主要体现在称呼用语上,称呼用语是随着交际双方相互关系的性质而改变的,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称呼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身份等,和关系密切程度,可分为尊称与泛称。

尊称,是指对人尊敬的称呼它在初次见面跟正式场合中经常被采用,如贵姓,贵公司,贵方等。

泛称,是指对人的一般称呼,它根据具体情况,又分为正式场合的泛称跟非正式场合的泛称,正式场合的泛称有,姓+职务、职称,职业。姓名+同志,先生,女士,小姐。

2.1.2寒暄礼节

1

中西方商务礼仪见面礼仪的差异

寒暄,是社会交往中双方见面时为了沟通彼此之间的感情,创造友好和谐的气氛。以天气冷暖,生活琐事与相互问候之间为内容的应酬话。较常见的寒暄形式有以下四种类型:

致意型。表达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相互致意和相互祝福的情谊,是最常用的寒暄形式,如“旅途辛苦了”

问候型。以一种貌似提问的话语,表达了一种对人友好跟关心的态度,如“休息的好吗?” 攀认型。在交往过程中要善于寻找契机,发现双方的共同点,从情感上靠拢对方,如“听说张先生祖籍广州,这么说我们还是同乡呢?”

敬慕型。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理的表现,如:张先生,久闻大名,“董女士,久仰久仰!“见到您不胜荣幸” 2.2介绍

2.2.1他人介绍

他人介绍指作为中介人的接待者把主客双方引荐并加以介绍,具体介绍有以下三种,其一,把年轻的或者地位偏低的介绍给年长的或地位较高的;其二介绍洽谈双方相见;其三,把男性介绍给女宾。

2.2.2自我介绍

进行自我介绍,要简洁、清晰,充满自信,态度要自然、亲切、随和,语速要不快不慢,目光正视对方。在社交场合或工作联系时,自我介绍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当对方无兴趣、无要求、心情不好,或正在休息、用餐、忙于处理事务时,切忌去打扰,以免尴尬。 2.3握手

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握手的顺序: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2

中西方商务礼仪见面礼仪的差异

2.4名片递接礼仪

正常情况下,名片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使用者要求社会认同、获得社会尊重的一种方式,对于商务人员来说,它还是所在组织形象的一个缩影。所以名片交换应重视其礼仪效应。恰到好处地使用名片,会显得彬彬有礼,令人肃然起敬。

交换名片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一般宜在与人初识时自我介绍之后或经他人介绍之后进行。递送名片的先后没有太严格的讲究,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递名片,男性先向女性递名片,出于公务和商务活动的需要,女性也可主动向男性递名片。当对方不止一人时,应先将名片递给职务较高或年龄较大的人;如分不清职务高低和年龄大小时,则可依照座次递名片;应给对方在场的人每人一张,以免厚此薄彼。如果自己这一方人较多,则让地位较高者先向对方递送名片。因名片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在未弄明对方的来历之前,不要轻易递送名片,否则,不仅有失庄重,而且有可能被冒用。

递送名片时,应面带微笑,正视对方,将名片的正面朝着对方,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名片上端的两角送到对方胸前;如果是坐着,应起身或欠身递送,递送时可以说一些“我叫×××,这是我的名片,请笑纳”或“请多关照”之类的客气话。如果同外宾交换名片,可先留意对方是用单手还是双手递名片,随后再跟着摹仿。因为欧美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惯于用一只手与人交换名片;日本人则喜欢用右手送自己的名片,左手接对方的名片。

接受他人名片时,应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接住名片的下方两角,并轻声说“谢谢”,“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荣幸”。如对方是地位较高或有一定知名度的,则可道一句“久仰大名”之类的赞美之辞。接过名片后,应十分珍惜,并当着对方的面,用30秒钟以上的时间,仔细把对方的名片“读”一遍,并注意语音轻重,有抑扬顿挫,重音应放在对方的职务、学衔、职称上;不懂之处应当即请教:“尊号怎么念?”随后当着对方的面郑重其事地将他的名片放人自己携带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千万不要随意乱放,以防污损。如果接过他人名片后一眼不看,或漫不经心地随手向衣袋或手袋里一塞,是对人失敬的表现。倘若一次同许多人交换名片,又都是初交,那么最好依照座次来交换,并记好对方的姓名,以防搞错。在公共场合如欲索取他人名片,可以婉转地说:“以后怎样向您请教?”“以后怎样同您保持联系?”如自己无意送人名片时,可婉转地说:“对不起,名片未带。”为了查找和使用起来方便,宜分类收藏他人的名片。对个人名片则可按姓氏笔画分类,也可依据不同的交际关系分类。要留心他人职务、职业、住址、电话等情况的变动,并及时记下有关的变化,以便通过名片把握每位客户、每个朋友的真实情况。 2.5迎送礼仪

迎送礼仪也是公关交际中的必要一环,这其中也同样有许多公关人员所必须知道和掌握的知识与技巧,应当掌握其中的规范。 1.问候与欢迎

接到客人,应首先向客人表示问候和欢迎。然后立即向客人作自我介绍,并告诉客人怎样称呼自己,随后主动帮客人提拿行李,但如果客人执意要自己提东西,就不必强求,要尊重客人的意愿。 2.引导客人上车

3

中西方商务礼仪见面礼仪的差异

如果陪客人同乘一辆车,要首先为客人打开轿车的右侧后门,并以手掌挡住车篷上沿,提醒客人不要碰头。等客人坐好后,方可关门。最后,公关人员应绕过车尾从左侧后门上车。 轿车上的座次有主次尊卑讲究。在我国的传统礼仪中,有这样的意识认为,车上最尊贵的位置是后排与司机的座位成对角线的座位,即后排右座。其余座位的主次尊卑次序是: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右座。简言之,即右为上,左为下;后为上,前为下。如果客人随便坐在哪个座位上,这个座位就是上座,接待人员不要去纠正。如果两人乘车,可坐在后排;若三人乘车,而且是同性,可以前排坐一位,后排坐两位;如果三人男女皆有,那么可以全部坐在后排;一男二女的情况下,女士坐一侧,男士坐另一侧;二男一女的情况下,宜请女士居中,男士分别坐在两侧。抵达目的地时,接待人员要先下车,从车尾绕过去为客人打开车门,以手挡住车篷上沿,协助其下车 2.6 作揖礼

作揖礼,即拱手礼,是华人中最流行的见面礼。行礼方式是起身站立,上身挺立,两臂前伸,双手在胸前高举抱拳,自上而下,或者自内而外,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

作揖礼主要适用于过年时举行团拜活动,向和辈祝寿,向友人恭吉喜结婚、生子、晋升、乔迁,向亲朋好友表示无比感谢,以及与海外华人初次见面时表示久仰之意。 2.7 鞠躬礼

行鞠躬礼悍,应脱帽立正,双目凝视受礼者,然后上身弯腰前倾。男士双手应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则应下垂搭放在腹前。下弯的幅度越大,所表示的敬理程度就越大。

鞠躬[礼目前在国内主要适用于向长者表示敬重、向他人表示感谢、领奖或讲演之后、演员谢幕、举行婚礼或参加追悼会等活动。

鞠躬的次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惟有追悼活动才用三鞠躬,胡在喜庆的场合,鞠躬次数不可为三。 8 合十礼

合十礼,亦称合掌礼,即双手十指相合为礼。具体做法是双掌十指在胸前相对合,五手掌并拢向上,掌尖与鼻尖基本持平,手掌向外侧倾斜,双腿立直站立,中身微欠,低头。可以口颂祝词或问候对方,亦可面含水量微笑。但不能在行礼是手舞足蹈,点头不止。

行止礼时,合十的双手举得越高,越体理了对对方的尊重,但原则上不可高于额头。

第三章 西方商务礼仪

3.1见面礼仪

见面礼节特点,去繁就简。

西方国家人民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节,从握手、问候到互相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相形之下,西方人在人与人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在美国,朋友之间通常是熟不拘礼地招呼一声“哈罗”,哪怕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

4

中西方商务礼仪见面礼仪的差异

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在美国,握手时,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

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掐下手套。如果因故来不及脱掉手套,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还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时可不握手。同握手的先后顺序一样,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3.2称呼

称呼随便舍姓喊名

大多数西方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美国男女老少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视为亲切友好的表示。

西方人之间,不论职位、年龄,总是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 西方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土等。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教授、怀特主教等。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3.3交谈

与人交谈莫问私事

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准则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所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人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

讲究“个人空间”。和西方人谈话时,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公分以外为宜。平时无论到饭馆还是图书馆也要尽量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已与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着别人坐时,最好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得到允许后再坐下。

社交场合 女士优先

美国妇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究竟如何,这里姑且不论。但在社交场合中,她们总是会得到格外的优待。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从历史角度分析,是受到欧洲中世纪骑士作风的影响;若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它是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

按照西方人的习惯,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都要谦让妇女,爱护妇女。步行时,男子应该走在靠马路的一边;入座时,应请女子先坐下;上下电梯,应让女子走在前边;进门时,男子应把门打开,请女子先进。但是下车、下楼时,男子却应走在前边,以便照顾女子;进餐厅、影剧院时,男子可以走在前边,为妇女找好座位;进餐时,要请女子先点菜;同女子打招呼时,男子应该起立,而女子则不必站起,只要坐着点头致意就可以了;男女握手时,男子必须摘下手套,而女子可以不必摘下。女子的东西掉在地上时,男子不论是否认识她,都应帮她拾起来。

礼貌用语多多益善

5

中西方商务礼仪见面礼仪的差异

西方人讲话嘴很甜,他们对好听的话从不吝啬,常令听者心舒意畅。在美国“请”、“谢谢”、“对不起”之类的语言随处可闻,不绝于耳。

在美国,不论什么人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会说一声“谢谢”,即使总统对待者也不例外。在商场里,售货员的脸上总是堆着笑容,当顾客进门时,他们会主动迎上来,问一声“我可以帮助你吗?”当顾客付款时,他们会微笑着道谢。最后还会以谢声送你离去。同样,顾客接过商品时也会反复道谢。

西方人把在公共场所打嗝或与别人交谈时打喷嚏、咳嗽都视为不雅,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说声“对不起”,请对方原谅。 3.4送礼

一般说,西方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

西方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

探病大多是赠鲜花,有时也赠盆景。在习惯上,如果自己亲自去慰问,通常送插瓶的鲜花,不必附名片;如果请花店直接送去,就须附名片。 送朋友远行时,也常赠礼品。礼物通常是鲜花、点心、水果或书籍杂志等。礼品上也附有名片,祝他一路平安。

此外,西方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梨也不感到菲簿,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西方人收到礼物,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入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

礼物包装讲究,外表富丽堂皇,里面却不一定是太贵重的东西。

第四章 中西方商务礼仪见面礼仪的差异

通常来说,见面礼仪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乍见面,寒暄,落座,交谈,告别。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国和西方在见面礼数就大不相同。

乍见面,西方人会以热情的拥抱来表示,甚至会以亲吻来表达欣喜之情。中国人则以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或以眼神示意,或以言语表达,但很少用肢体上的行为。特别是在异性方面,更是有男女大防的观念存在,这是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思想的延续。就算中国人有行为表示,两者总是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比如作揖、磕头跪拜,最亲热的,也就是拍拍肩膀、握下手而已。

从见面时用的言语来看,中国人惯用的一句话是“你吃饭了吗”,实际上说这句话,并不是要邀请对方去吃饭,就是类似于西方人常用“HOW DO YOU DO ”、“NICE TO SEE YOU”,等来表示。有人说,中国人之所以说这句话,可能是农耕社会的传统有关,因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除夕夜吃年饭等,都是和吃有关。西方是发达国家,生活比较富足,这种饥饿的感觉没有中国人这么深刻。

见面之后的落座,也是有讲究的,在中国,年长的人,或者地位高崇的人做主席,也即主要位置,其他的人依照尊卑的次序,依次落座,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乱坐的混乱局面,

6

中西方商务礼仪见面礼仪的差异

用正襟危坐来形容中国人是最恰当不过的。而西方人,则可能率性一些,桌子、椅子、沙发等各个地方,只要感觉舒服,可能就会利用。而且在落座的时候,喜欢和自己亲热熟悉的人在一起,也不大会注重细节,高兴起来大笑一下,不象中国人还要求“笑不露口”。

告别时,中国人和西方人也大相径庭。在中国,主人会举起茶杯,说,“请喝茶”,这实际上已经是送客的意思了,如果客人理解为继续喝茶,那么这个人就不明就里、不懂味了。而西方人的告别,走即是走,留即是留,不会让你猜谜语。

这还只是中西方在见面中礼节的细微不同,如果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则里面的差别就更大了。也就是说,尽管中西方都需要礼来调节社会生活,但双方的差别是大大不同的。如果在交往中,不注意到这些差别,就可能产生误会,甚至敌意。

为什么在礼仪上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我们必须从文化,以及影响文化形成的多种要素上来考察。

中国是文明古国,又被称为礼仪之邦。是世界上封建社会发育最为完善的一个国度,而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相交往的对象之间,很少是平等的,维护这种等级的差异,就是礼仪的使命所在。什么样的人,该享受什么样的礼遇,这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否则就是非礼、犯上,就要受到谴责和惩罚。

而西方社会从启蒙运动开始,就逐渐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考量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差别,就是看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封建社会是农耕经济,农业经济最需要社会稳定,必须通过外在力量来维持这种稳定,于是道德、礼教、王法就站出来扮演维持者的角色。而西方社会,以工商为立国之本,工商的基本要义是平等交往,追求的是活跃,就要求在交往中要多平等,无贵贱。如果类推的话,在家庭生活中,西方更多的体现契约关系,而中国体现的是依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行为,这就是比较中西方礼仪差异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u1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