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纲要

更新时间:2023-11-04 05: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台宗纲要 静权大师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藏教 (一)立名的意义 (二)藏教的根性 (三)藏教的道理 甲、生灭四谛

乙、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丙、事六度行 丁、实有二谛 (四)藏教的因果 (五)六即 1、理即 2、名字即 3、观行即 (1)五停心

子、多贪众生不净观 丑、多瞋众生慈悲观 寅、多散众生数息观 卯、愚痴众生因缘观 辰、多障众生念佛观 (2)别相念 (3)总相念 4、相似即 (1)暖位 (2)顶位 (3)忍位 (4)世第一位 5、分证即 (1)须陀洹果 (2)斯陀含果 (3)阿那含果 6、究竟即

(1)小乘阿罗汉果 (2)中乘辟支佛果 (3)大乘佛果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正因缘境 第二、真正发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第四、破法遍 第五、识通塞

第六、道品调适 第七、对治助开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离法爱 第二章、通教 (一)立名的意义 (二)通教的根性 (三)通教的道理 甲、无生四谛

乙、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丙、理六度行 丁、幻有、空二谛 戊、通含别二谛 己、通含圆二谛 庚、别入通三谛 辛、圆入通三谛 (四)通教的因果 (五)六即 1、理即 2、名字即 3、观行即 4、相似即 5、分证即 6、究竟即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境 第二、真正发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第四、破法遍 第五、识通塞 第六、道品调适 第七、对治助开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离法爱 第三章、别教 (一)立名的意义 (二)别教的根性 (三)别教的道理 甲、无量四谛

乙、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丙、不思议六度、十度 丁、显中二谛

戊、圆入别二谛 己、别三谛 庚、圆入别三谛 (四)别教的因果 (五)六即 1、理即 2、名字即 3、观行即 4、相似即 (1)十住位 (2)十行位 (3)十回向位 5、分证即 (1)十地位 (2)等觉位 6、究竟即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境 第二、真正发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第四、破法遍 第五、识通塞 第六、道品调适 第七、对治助开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离法爱 第四章、圆教 (一)立名的意义 (二)圆教的根性 (三)圆教的道理 甲、无作四谛

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丙、称性六度、十度 丁、不思议二谛 戊、圆妙三谛 (四)圆教的因果 (五)六即 1、理即 2、名字即 3、观行即 (1)随喜品 (2)读诵品 (3)说法品

(4)兼行六度品 (5)正行六度品 4、相似即 5、分证即 6、究竟即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不思议境 第二、真正发菩提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第四、破法遍 1、从假入空破 (1)见假 (2)思假

2、从空入假破

3、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破 第五、识通塞 第六、道品调适 第七、对治助开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离法爱

结论

前言

当汉武帝时,佛法已和我国开始发生了关系。据魏书记载:“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毗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金人就是佛像。当时佛法虽未传入中国内地,而北方的匈奴,却先已照耀着佛教的光辉。其后,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这时,我国已知有佛法。

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即佛经),这时,佛经开始传播到中国。后来汉明帝夜梦金人,项有白光,飞行殿庭。明日,问于群臣,傅毅以佛对。汉明帝于是就派蔡愔、秦景到印度求佛法。蔡愔等到月氏国,遇沙门摄摩腾、竺法兰,遂与东还。愔等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佛像,于是中国始有三宝。从此以后,印度梵僧东来传教,中国僧人西往求法,译经的事业,也一天天的兴盛起来了。到了南北朝末年,单是北魏方面,就有寺庙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译出的佛经,有四百一十部,合一千九百十九卷,可以想见当时的盛况。 佛经的译述既多,讲经的风气,也就盛极一时。在判释教义的时候,因为师法的不统一,就不免互有分歧。南北朝之间,分宗判教最著名的,有十家,所谓“南三北七”。“南三”,便是:一、虎丘山岌师,二、宗爱法师,三、定林柔次二师,这三家在南朝;所谓“北七”,便是:一、北地师,二、菩提流支,三、佛驮三藏、光统,四、护身自轨大乘所用,五、耆阇凛师所用,六、北地禅师,七、北地掸师。(以上所说,都是根据《法华玄义》,一、四、五、六、七诸家,原书未举禅师之名。)这七家都在北朝。所判的教义:有一音教、二相教、

半满教、四宗教、五宗教、六宗教;又于顿、渐、不定三教中,开渐为三时教、四时教、五时教等。这许多法师,都各有各的师承,各有各的家法,他们的智慧,也都是出类拔萃;学者修习,无所折衷。于是南岳慧思禅师出,勘同经论,遵守佛语,立天台教观。其后智者大师,承南岳的衣钵,用“五时八教”判释一代时教。台教既兴,众说皆废.而五时八教的判释,便如日丽中天,为诸方学者所共遵了!

要明白天台宗的教义,必须远溯龙树菩萨。龙树造《大智度论》、《中论》,发明一心三观的要旨。其后北齐慧文禅师,读《中论》,妙悟其旨,开空、假、中三观的止观法门。南岳慧思禅师,从学于慧文禅师,悟入法华三昧,及旋陀罗尼,著《大乘止观》,奠定台教的基础。

智者大师,从慧思禅师学,诵《法华经》到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悟入法华三昧,得旋陀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乃辞师出山,游化于陈隋之间;当时王公卿相庶人士女,受教的不可胜计。大师谓“法华为一乘妙典,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遂出《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和《维摩》、《金光明》、《仁王》、《观经》、《观音经》等注疏。学者宗之,竞相讲习,天台宗遂大行于中国。

或者以为讲演经论,只要根据正文,依文解义,便可明白,何必判教?这是不懂佛法的说法。且举几个例子:如说“涅槃”二字,使可作几种解释。可以说:“灭除生、老、病、死,一切都尽,名为涅槃”(藏教);也可以说:“生死本空,本来无苦,名为涅槃”(通教);也可以说:“生死是一边,生死灭尽是一边,超出二边,名为涅槃”(别教);也可以说:“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生死不可思议,涅槃也不可思议”(圆教)。又如说:“佛身长丈六”(藏教);也有说:“佛身如须弥山”(通教);也有说:“佛身有微尘相好”(别教);也有说:“佛身等真法界”(圆教)。有这样许多不同的说法,假使不用藏、通、别、圆四教来判释,怎么会明白呢?所以判释教义是讲演经论时所不可缺少的工作;而研究教义,也就是学习经论时所不可忽略的学问。

天台宗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五时是从竖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为五个时期;八教是从横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成八种教义。而八教中,顿、渐、秘密、不定四教,是说教时所用的仪式,称做化仪四教;藏、通、别、圆四教,是教法中所含有的义理,称做化法四教。直说大法,叫做顿;先说小乘,由小而大,叫做渐;唯独当机明白,他人不能知,叫秘密;或顿或渐,并无一定,叫不定。这化仪四教,虽称为教,其实它内中所含有的义理,还是藏、通、别、圆四教。化仪四教,譬如药方;而化法四教,譬如药味。药方仅仅是一张纸,它之所以能有医疗疾病的作用,还是在于种种药味。以下就但明化法四教,化仪四教便略而不谈。

化法四教,是藏、通、别、圆。因为众生的智慧有利钝,烦恼有厚薄,所以如来以利他妙智,善巧方便,于一佛乘,开为四教。以下就依次叙述:先明藏教,次通、次别、次圆。根据佛祖的言教,而加以说明,教观兼举,理事俱谈。背尘合党,从凡入圣,应当从这里认识开始。

一、藏教

首先叙述藏教,分为六节:1、立名的意义;2、藏教的根性;3、藏教的道理;4、藏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立名的意义

藏教,又称三藏教。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四阿含为经藏(《增一阿含》、《长

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名四阿含),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阿含、毗尼、阿毗昙,都是梵语,其实就是经、律、论。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所以称做三藏教。 藏教就是小乘教,大小乘都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而独称小乘为藏教,这是有其根据的。《法华经》说:“贪著小乘,三藏学者。”《大智度论》说:“处处以摩诃衍(大乘),斥三藏法。”这里很明显地指出,三藏教就是小乘教。而且小乘三藏,部秩各别;大乘经律二藏,混而不分;所以三藏之名,独归于小乘。

藏教既是小乘,不称小乘而称藏教?这是因为藏教里还有辟支佛和菩萨。 (二)藏教的根性

藏教的根性,便是三界内的钝根众生。他们长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面,业障深重,智慧薄弱,不能接受大法;又定执一切法为实有,不能了知诸法当体即空;所以称为钝根。 这里有三乘的根性,就是声闻根性、辟支佛根性、菩萨根性。虽有三乘根性,总而言之,还是三界里面的钝根众生。

称做钝根众生,是对通教的利根众生而言。我们不要因了钝根二字,便看轻藏教中人。他们能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小乘所见的菩萨行),能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佛果(小乘所见的佛果);能断见思惑;能出三界狱;能证偏真法性。人天道中,就没有人能够及得上。若同凡夫比较,应该算做最利的根性。我们学佛,要自己明白自己的根性。只晓得欣慕圆教的高深,而轻视小教,弄得圆顿的教法,既修学不上;而小乘的教法,又不肯依之修学。结果,一无所成,还是一个生死的凡夫,上辜佛恩,下负己灵,这是应当引为炯戒的。 (三)藏教的道理

藏教的道理,依三乘分别,便是生灭四谛(声闻乘),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辟支佛乘),事六度行(菩萨乘);依七种二谛分别,便是实有二谛。 甲、生灭四谛。

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四种道理,都是真实不虚,所以称谛。

第一苦谛:就是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报。这三界二十五有,逼恼身心,所以称做苦谛。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五有,就是: “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 四禅四空处,无想五那含。”

(四洲四恶趣,为八;加六欲天、梵天,为十五;再加四禅天、四空天,为二十三;再加无想天和五种阿那含天,为二十五。这里的名相很复杂,一时不易讲明白,等到将来另作专文解释。)

苦,是三苦、八苦、十苦、百一十苦等。(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十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苫、苦受苦、忧苦、痛恼苦、死生流转苫。百一十苦,出《瑜伽师地论》,名相繁多,不及备载,约之不出三苦、八苦。)这三界二十五有,上至非想非非想处,下至地狱,不论正报的身心,依报的国土,都是苦谛所摄,以不能脱离三苦、八苦等众苦故。我们应当深切体会。

第二集谛:就是见思惑。集以招集为义,这见惑和思惑,能起善恶诸业,招集生死,所以称做集谛。见惑,见理时能断此惑。《止观》中说:

“外道诸见,有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等。”

执有、执无、执亦有亦无、执非有非无,叫做单四见;单四见每一见中,各具有无二见,叫做复四见;单四见每一见中,又各具单四见,叫做具足四见。列表如下: ┌有 │无 单四见┤亦有亦无

└非有非无 ┌有有 ┌有中二见┤ │ └有无 │ ┌无有 │无中二见┤ │ └无无 │ ┌亦有亦无有 复四见┤亦有亦无中二见┤ │ └亦有亦无无 │ ┌非有非无有 └非有非无中二见┤ └非有非无无 ┌有有 │有无 ┌有中具四见┤有亦有亦无 │ └有非有非无 │ ┌无有 │ │无无 │无中具四见┤无亦有亦无 │ └无非有非无 具足四见┤ ┌亦有亦无有 │ │亦有亦无无 │亦有亦无中具四见┤亦有亦无亦有亦无 │ └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 ┌非有非无有 │ │非有非无无 └非有非无中具四见┤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非有非无非有非无

色、受、想、行、识五阴,每一阴中有:阴大我小,我在阴中;我大阴小,阴在我中;离阴是我;即阴是我四见;便成二十种见。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便成六十种见。加断见、常见二根本见,共成六十二见。列表如下:

六┌色┐ ┌阴大我小,我在阴中┐成二┌过去┐成六┌断┐共成 十│受│ │我大阴小,阴在我中├十见┤现在├十见┤ ├六十 二┤想├乘┤离阴是我 │又乘└未来┘加 └常┘二见 见│行│ └即阴是我 ┘ └识┘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每根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受,有十八见;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每尘各有好、恶、平三种尘,亦有十八见;合为三十六见;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共成一百八见。列表如下: ┌ ┐ │┌眼、耳、鼻┐ ┌苦 ┐十│ 一││ ├乘┤乐 ├八│合三 百│└舌、身、意┘ └不苦不乐┘见│十六┌过去┐合一

八┤ ├见,┤现在├百八 见│┌色、声、香┐ ┌好┐ │乘 └未来┘见 ││ ├乘┤恶├十八见 │ │└味、触、法┘ └平┘ │ └ ┘

上面所说的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等,每一见中,又各有八十八使。身、边、见、戒、邪,叫做五利使;贪、瞋、痴、慢、疑,叫做五钝使。约欲、色、无色三界,和苦、集、灭、道四谛,有八十八使。《俱舍论》中,有一偈解释八十八使: “苦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 道除于二见,上二不行瞋。”

这是什么意思呢?上面三句是指欲界而言;下面一句,是指色界和无色界而言。欲界的苦谛下具十使,所以说具一切;集灭二谛下,除去身、边、戒三使,各具七使,所以说各除三;道谛下除身、边二使,具八使,所以说除二见;这样,欲界四谛下共有三十二使。上二,是指色界、无色界。这二界每一谛下,比了欲界,多除去一瞋使,便成苦谛下具九使;集灭二谛下各具六使;道谛下具七使。色界四谛下共有二十八使,无色界四谛下,也有二十八使,这样三界四谛下便合成八十八使。这是见惑的分齐。列表如下:

┌苦谛下—身、边、见、戒、 ┐ │ 邪、贪、瞋、痴、慢、疑——十使│合┐ │集谛下—见、邪、贪、瞋、 │三│ ┌欲界┤ 痴、慢、疑————————七使│十│ │ │灭谛下—见、邪、贪、瞋、 │二│ │ │ 痴、慢、疑————————七使│使│共 三│ │道谛下—见、戒、邪、贪、 │ │成 界│ └ 瞋、痴、慢、疑——————八使┘ │八 见┤ ┌苦谛下—身、边、见、戒、 ┐ │十 惑│ │ 邪、贪、痴、慢、疑————九使│ │八 │ │集谛下—见、邪、贪、 │合│使 │色界┤ 痴、慢、疑————————六使│二│ │ │灭谛下—见、邪、贪、 │十│ │ │ 痴、慢、疑————————六使│八│ │ │道谛下—见、戒、邪、贪、 │使│ │ └ 痴、慢、疑————————七使┘ │ └无色界——和色界同————————合二十八使 ┘

思惑,思维道时,能断此惑。有八十一品:便是分三界为九地,每地有九品。

九地: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色界四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静地;无色界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非想处地。这九地各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思惑,合成八十一品思惑。五趣杂居地中,有九品贪、瞋、痴、慢;上八地各有九品贪、痴、慢,而没有瞋;总为八十一品思惑。列表如下:

┌欲界—五趣杂居地——贪、瞋、痴、慢┐ │ ┌初禅—离生喜乐地—贪、痴、慢│ ┌上上品┐ 三│ │二禅—定生喜乐地—贪、痴、慢│ │上中品│ 界│色界┤三禅—离喜妙乐地—贪、痴、慢│ │上下品│合 思┤ └四禅—舍念清静地—贪、痴、慢│ │中上品│八

惑│ ├乘┤中中品├十 │ ┌空无边处地——贪、痴、慢 │ │中下品│一 │ │识无边处地——贪、痴、慢 │ │下上品│品 │无色界┤无所有处地——贪、痴、慢 │ │下中品│ └ └非非想处地——贪、痴、慢 ┘ └下下品┘ 集谛是世间的因,苦谛是世间的果。我们研究集谛,便可以了知见、思二惑的浩翰无涯,世界上最利根智慧的人,还不能超出单四见,何况其他。所以破见思惑,实在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我们研究苦谛,便可以了知三界之中,无非是苦,即使生在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四千劫后,依然还要堕落。所以我们必须要勤求佛法,慕灭修道。

第三灭谛:就是涅槃。灭前苦集二谛,证得偏空的法性。见思二惑,都已断除,三界二十五有都已超越,这才是证得了灭谛。

第四道谛:略而言之,便是戒、定、慧三学;广而言之,便是三十七道品。所谓三十七道品,合为七科:一、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二、四正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三、四如意足:欲、念、进、慧。四、五根:信、进、念、定、慧。五、五力,同上根名。六、七觉支:念、择、进、喜、轻安、定、舍。七、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这些道品,犹如道路一般,能令行人通至涅槃,所以称做道谛。列表如下:

┌一、四念处——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 │ 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 │二、四正勤——l、未生恶令不生,2、已生恶令灭 三│ 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长 十│二、四如意足—1、欲如意足,2、念如意足 七┤ 3、进如意足,4、慧如意足 道│四、五 根——l、信根,2、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品│五、五 力——1、信力,2、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六、七觉支——1、念觉支,2、择法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 │ 5、轻安觉支,6、定觉支,7、舍觉支 │七、八正道——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 └ 5、正精进,6、正定,7、正念,8、正命 道谛是出世间的因,灭谛是出世间的果。要断集脱苦,就必须修道证灭。我们研究道谛,便可以了知修行的重要和艰难,决不是悠悠泛泛,懒惰放逸,而可以侥幸超出三界,了脱生死。我们研究灭谛,便可以了知涅槃之中,没有烦恼生死。惟有涅槃,才是唯一真正安乐寂静的地方。

苦、集、灭、道四谛,是藏、通、别、圆四教之所共谈,虽则共谈,而有原则性的不同。所谓生灭四啼、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

藏教所明,便是生灭的四谛:苦谛则生、异、灭三相无常迁流;集谛则贪、瞋、痴、等分(贪瞋痴三种都有,叫等分)烦恼,扰浊内心;道谛则以戒、定、慧三学,对治贪、瞋、痴、等分烦恼;灭谛则灭尽三界因果,证得偏空法性。这苦、集、灭、道四谛,都是有为之法,苦、集二谛生,则道、灭二谛灭;道、灭二谛生,则苦、集二谛灭;所以叫做生灭四谛。 我们研究了藏教的生灭四谛,可以了知烦恼不可以不断,生死不可以不出,道品不可以不修,涅槃不可以不证。不论何人,都有离苦趣乐的要求。那么在提出这个要求以前,必须先要认清,什么是苦?什么是乐?释迦牟尼佛已明白告诉我们:三界二十五有是苦,烦恼是苦的因,修道可以灭苦,证得了寂静涅槃,才是真正的安乐。这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也是解脱生死的唯一方便。

乙、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从无明到老死,共有十二支。这十二支,辗转为因,互相资助,循环不断,叫做十二因缘。

一、无明,意思是无所明了。过去世来,没有智慧光明,起一切烦恼,这些烦恼,叫做无明。

二、行,就是造作。过去世来,因烦恼,造善、不善业,能招感现在世的果报,这些善、不善业叫做行。无明、行二支,是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

三、识,是垢染心。因过去世的烦恼和善、不善业,引生垢染心。一刹那间,对于自己的父母,生起憎爱意识妄念,投托母胎,这叫做识。

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身体。在母胎中,全身的躯干四肢,渐渐生成,但还没有眼、耳、鼻、舌四根;虽有心识,也不明显,这叫名色。

五、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母胎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渐渐完备,叫做六入。

六、触,是接触。出胎已后,眼、耳、鼻、舌、身五根,和外面色、声、香、味、触五尘接触,生起意识。但对于好、坏、不好不坏的境界,还不能了了分别,这叫做触。

七、受,是领受。五六岁后,六根接触六尘时,对于好、坏的境界,能分明领受;但对于男、女、财物,还不晓得贪爱,这叫做受。从识到受五支,是过去无明、行二支的果。 八、爱,是贪爱。十四、五岁已后,对于男、女、财物,知所贪爱,但还不能广遍追求,这叫做爱。

九、取,是取著。二十岁以后,贪欲炽盛,对于色、声、香、味、触等境,生取著心,尽力追求,这叫做取。爱、取二支,是未来世生死的因,等于无明为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

十、有,是所造的业。因为追求色、声、香、味、触等境,造善、不善业,牵引未来生死,这叫做有。这一支,也是未来世生死的因,等于行为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 十一、生、是未来世五阴之身。现在世的有支为因,招感未来世五阴之身,这叫做生。 十二、老死,五阴之身,住世衰变,叫做老;身坏命终,叫做死。生、老死二支,是现在世爱、取、有三支的果,等于识、名色等五支,为过去世无明、和行的果。 十二因缘和三世因果的关系,列表于下:

┌无明—惑┬属过去世,是现在世识、名色、 │行——业┘六入、触、受五支的因。 │识 ┐ │名色│ │六入├苦——属现在世,是过去世 十二因缘┤触 │ 无明、行二支的果。 │受 ┘ │爱┐ ┐ │取┴惑├属现在世、是未来世 │有—业┘生、老死二支的因。 │生 ─┬苦——属未来世,是现在世 └老死 ┘ 爱、取、有三支的果。

(这里所说的无明,是藏教二乘所破的见思惑,和别、圆二教菩萨所破的无明不同)。 照上面所讲,从无明缘行,一直到生缘老死,是十二因缘顺生门。若反复研究,为什么会有未来世的生和老死?便知道因为有现在世爱、取、有的缘故。为什么会有现在世的识、

藏教明实有二谛,通教明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别教明显中二谛、圆入别二谛,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二谛。二谛皆具诸法,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故称“不思议二谛。”

世间六凡诸法为幻有,出世诸法为幻有即空。世间出世间法,三千性相,是俗谛;世间出世间法,三千性相,一一无非实相,是真谛。三千性相的名数是这样的: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是为十法界;一法界中,又各具十法界,便成百法界;一法界中又各具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如是,便成千如是;又众生假名具千如是,五阴实法具千如是,依报国土具千如是,便成三千性相。又真谛理性,具三千性相,名理具;俗谛事相,显三千性相,名事造。三千性相,是俗啼,三千之外无实相,俗谛即是真谛,事造三千即是理具三千;实相无相,是真谛,实相之外无三千,真谛即是俗谛,理具三千即是事造三千。是则真即是俗,俗即是真,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亦可说同居一尘,同居一名。如一念,一切诸念亦然;如一尘,一切诸尘亦然;如一名,一切诸名亦然。真俗不二,真俗宛然,名为“不思议二谛。”譬如意宝珠,能随人意愿,雨诸珍宝,宝珠是体,能雨珍宝是用,体譬真谛,用譬俗谛。如宝珠体中,不具珍宝之性,何能如意雨宝?此譬真谛理中,如不具三千性相,如何得有俗谛之事造三千。如宝珠不能如意雨宝,何能知其体中具珍宝之性?此譬俗谛事中,如不造三千性相,何从知有真谛之理具三千。今珠体具珍宝之性,珠有雨宝之用,珠能雨宝,全因体具,体即是用,用即是体。譬真即是俗,俗即是真,是为“不思议二谛。” 戊、圆妙三谛。

藏教但明二谛,不论三谛;通教明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别教明别三谛、圆入别三谛,而这里所明的是圆妙三谛。三谛圆融,名“圆”;三一一三,名“妙”。但举真谛,真谛具三千性相,俗、中皆真,三谛皆泯相:举俗谛,俗谛具三千性相,真、中皆俗,三千皆建立;举中谛,中谛具三千性相,真、俗皆中,三谛皆绝待。一谛即三谛,三谛即一谛,是为“圆妙三谛”。

上面虽举了无作四谛、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称性六度十度,和不思议二谛、圆妙三谛等道理,这些道理,其实只是一种道理。《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法华经》所说的佛知见,《涅槃经》所说的大般涅槃,《般若经》所说的实相般若,《维摩经》所说的不思议解脱,乃至真如、法性、实相、法界、寂光、毗卢等,种种名词虽有不同,实在所明的即是这个道理。

对于这个道理,彻底明白,便是名字即位;依此起修,是观行位;分证此理,是分证位;彻证此理,是究竟位。如来所觉,众生所迷,都在于此。直显此理,便名为“实”;方便开显,便名为“权”;圆顿此理,便名为“圆”;但显一分,便名为“偏”;顿见此理,便名为“顿”;渐见此理,便名为“渐”;正入此理,便名为“正”;昧此盲修,便名为“邪”。这是佛法最重要的根据,如来出世,菩萨利生,诸祖弘法,都是为了要令一切众生亲证这个道理。

为了对于这个道理,更加明朗起见,下面再引两节文字以资说明。

天台宗的十法成乘,第一便是观不思议境,所谓不思议境,正是这个道理。如《摩诃止观》:“不可思议境者,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此三十种世间(十法界各有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合为三十种世间)悉从心造。又十种五阴,一一各具十法,谓如是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众生世间??准例可解;国土世间,亦具十种法??。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例如八相迁物,物在相前,物不被迁,相在物前,亦不被迁,前亦不可,后亦不可,

只物论相迁,只相迁论物。今心亦如是,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所以称为不思议境。”

又:“若解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一阴一切阴,一切阴一阴,非一非一切;一入一切入,一切入一入,非一非一切;一界一切界,一切界一界,非一非一切;一众生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一众生,非一非一切;一国土一切国土,一切国土一国土,非一非一切;一相一切相,一切相一相,非一非一切;乃至一究竟一切究竟,一切究竟一究竟,非一非一切;遍历一切,皆是不思议境。”这是从一念心中,具见百界千如,三千性相。历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乃至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未究竟等,无不具见百界千如,三千性相,这就叫做“不思议境”。

一法即一切法,是俗谛;一切法即一法,是真谛;非一非一切,是中谛;即三谛是一谛,即一谛成三谛,一谛三谛,圆融无碍,这是不思议三谛。于一切法中见一法,是空观;于一法中见一切法,是假观;非一非一切,是中观。又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是总空观;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是总假观;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是总中观;这是不思议一心三观。用不思议一心三观,观不思议三谛,这是圆顿教的修学方法。

《四教仪》:“妙法者,即是心也。妙心体具,如如意珠。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这里很明白指出“妙法”,即是心法。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法界又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法,在一念心,并不是说心含三千法,亦不是说心生三千法,即心是法,即法是心,即一念心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念心;推而广之,即一微尘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微尘;即一毛孔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毛孔;即一名字是三千法,即三千法是一名字。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非一法非一切法。心法、佛法、众生法,这三法,即是不思议广大法界。若明心法,即明佛法、众生法。三法即一法,一法即三法,而复互具互摄,不相混滥,这便是所谓“妙法”。 (四)圆教的因果

圆教的因,是一心三观。吾人现前介尔一念六识妄心,体具诸法,即空假中(这是但举一念妄心以明,其实一切诸法,无不都是体具诸法,即空假中)。能明白这个道理,依此起修,便是一心三观。在这里,必须明白性德和修德的关系:性德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本是不可思议,圆满具足一切诸法,即空即假即中(就是圆妙三谛);修德是依性德而起修,念念回光返照,观照本具之性德。修德功深,性德便显。若没有本来具足的性德,便不能发起修德;若没有依性德起修的修德,也就不能显明性德。一心三观,是依圆妙不可思议的性德而发起的修德,从此起修,可以亲证圆教的三德涅槃。 依性德而起一心三观的修德,这一心三观,不纵不横,不前不后,亦不一时。所谓纵者,如别教说:法身本来具足,般若渐次修成,解脱最后始满,如点水之纵氵;所谓横者,亦如别教说:法身、般若、解脱,各各别异,不相收摄,如烈火之横灬。今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如点水之纵氵,不如烈火之横灬,而如伊字三点∴,首罗三目∴。若言纵,则虽一点在上,而二点在下,不可谓纵。若言横,则虽二点在下,而一点在上,不可谓横。这是譬喻法身虽本来具足,而今实未失,般若、解脱虽今后修成,而实亦本来具足,不可谓纵;又法身今虽不失,而实为性德,般若、解脱虽本来具足,而实为修德,一性二修,不可谓横。法身如一点在上,般若、解脱如二点在下,所以说为不纵不横。三德即是三谛,因中名三谛,果中名三德。三德既即三谛,所以现在举果中三德的不纵不横,来说明因中三谛的不纵不横。又三谛在于一境,故不前后;一境历明三谛,故不一时。三谛既是不纵、不横、不前后、不一时,那么称三谛而修的三观,当然也就不纵、不横、不前后、不一时了。

天台智者大师所说的《摩诃止观》,广明圆教的修因。一部《摩诃止观》,开十大章:一大意、二释名、三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

在第七正观一章中,又开十章:一阴界入、二烦恼、三病患、四业相、五魔事、六禅定、七诸见、八增上慢、九二乘、十菩萨。

今略述正观阴界入不思议境,以明圆教的修因。所谓阴界入,即是五阴、十八界、十二入,这五阴、十八界、十二入,摄尽一切法,这一切法,当下是不思议境。智者大师用梦境来譬喻不思议,他说:“为当依心故有梦?依眠故有梦?眠法合心故有梦?离心离眠故有梦?若依心有梦者,不眠应有梦;若依眠有梦者,死人如眠应有梦;若眠心两合而有梦者,眠人那有不梦时;又眠心各有梦,合可有梦,各既无梦,合不应有;若离心离眠而有梦者,虚空离二,应常有梦。四句求梦尚不得,云何于眠梦见一切事。” 这是譬喻我们现在的宇宙万有,为当依自心故有?为当依他缘故有?为当自心他缘合而故有?为当离自心离他缘故有?若依自心故有,那么我们可以不籍外边的种种条件,而自于心中生出宇宙万有。而实自心中,不能生出宇宙万有,故知字宙万有,不依自心而有。若依他缘故有,那么假使令我们都没有自心,又何从得知宇宙万有。瓦砾土石,没有自心,也应该有它的宇宙万有了。而没有自心,实不能得知宇宙万有,瓦砾土石,实没有他的宇宙万有。故知宇宙万有,不依他缘而有。若自心他缘合而故有,但自心他缘各各不能生出宇宙万有,各既不生,合何能生?譬如一个盲人,不能见物,合多盲人,亦不能见物。故知宇宙万有,实不依自心他缘合而故有。若离自心离他缘故有,虚空非心非缘,应于虚空之中,忽然生出宇宙万有,而虚空中,实不能生宇宙万有。故知宇宙万有,不是离自心离他缘故有。这样,自、他、合、离,四句推检,都不能得宇宙万有出生之处,故知宇宙万有,即是无生,即是不思议境,不得于不思议境上,执为自生、他生、合生、离生。所以龙树菩萨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能这样观宇宙万有,便是修一心三观。观宇宙万有,不自生、不他生、不合生、不离生,便是空观;而复万法昭然,因果不爽,便是假观;当下即是不思议境,便是中观。观色法如此,观心法亦如此;观五阴如此,观十八界、十二入亦如此;观心法如此,观佛法、众生法亦如此;如此修观,正是圆教的修因!

圆教的果,是三德涅槃。法身德,名性净涅槃;般若德,名圆净涅槃;解脱德,名方便净涅槃。三德涅槃,唯是一心,不纵横并别,名为圆证。 天台智者大师《大般涅槃经玄义》,解释三德涅槃:“方便净者,沤和善巧,权能逗物,住首楞严,建于大义,或一阎浮提,或一四天下,或一大千界,或十方土,随诸众生,应可调伏,种种示现。无生而生,王宫七步;无灭而灭,倚卧双林。是以晨朝放光,大声遍告,正觉世尊,将欲涅槃,若有所疑,今速可问,为最后问。所以三界躃踊,八部悲号,献供填空,流血洒地,高幢翳诸日月,广盖遍覆大千,如经广说。乃至下者,作九法界身,非生现生,非灭现灭,不前不后,一时等现。然于寂灭,无所损减,于诸生死,无染无累,故名方便净涅槃也。

“圆净者,因圆果满,毕竟成就。原其初基,以大涅槃心,行如来行,持戒不杀,拥护正法,广宣流布,利益众生,回向大乘。感得金刚坚固之体,法身常身,圆满具足,获大涅槃,修道得故,安住于此秘密藏中。复能颁宣,广说一切悉有佛性,施与一切,常命色力,安无阂辩。虽破烦恼,亦无所破;虽圆智慧,亦无能圆;虽施众生,不得众生及以施相,是名圆净涅槃也。

“性净者,非修非得,非作业非与业,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冲湛寂静,不生不灭。虽在波浊,波浊不能昏动,犹如仰观虚空月形,五翳不能翳。虽复随流苦酢,其味真正,停留雪山,虽没肤中,脓血之所不染,故名性净涅槃也。

“此三涅槃,不可相离,即三而一;不可相混,即一而三。虽复一三,即非一三;虽非一三,而复一三。会之弥分,派之弥合,横之弥高,竖之弥阔,微妙莫测,不可思议。”这是解释三种涅槃。 大师又说:“德有三种:一法身德、二般若德、三解脱德。法身者,即是金刚坚固之体,

非色即色,非色非非色,而名为真善妙色。真故非色,善故即色,妙故非色非非色。又真即是空,善即是假,妙即是中,例一切法,亦复如是。以是义故,名为佛法,名佛法界,摄一切法,名法身藏,名法身德也。般若德者,即是无上调御一切种智,名大涅槃明净之镜。此镜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镜,照真故是净,照俗故是明;明故像亮假显,净故瑕尽真显,镜故体圆中显,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净境。摄一切法,故称调御,是佛智藏,名般若德也。解脱德者,即是如来自在解脱,其性广博。无缚无脱,是广博义;体缚即脱,是远离义;调伏众生,是无疮疣义。如是解脱,摄一切法,亦名解脱藏,亦名解脱德。如是三德,不可相离,文云:‘法身亦非,乃至解脱亦非。’如是三德,不可相混,文云:‘三点具足,无有缺减。’当知虽一而三,虽三而一,虽复三一,而非三一,虽非三一,而三而一,不可思议,摄一切法,摄一切人。文云:‘我及诸子,四部之众,悉皆入中,微妙难思。’这是解释涅槃三德。

前面广引智者大师的话,来解释方便净、圆净、性净三种涅槃,和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这里含摄着很重要的道理,所以不避烦琐,而把它抄录出来。虽然文辞较古,其实是说得很清楚的,希望于此详读精思。若能对于这些道理,洞然明白,那么,从凡夫地直趋佛果,中间就可以没有歧途和迂曲了!这是圆教修因所感的果,也就是十方诸佛同证的果。 (五)六即

六即正意,本属圆教。即而常六,所以有种种位次;六而常即,种种位次,不离一性。现在,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再依次叙述:

┌一、理即——不思议理性(即中道佛性) │二、名字即——闻解不思议理性 │ ┌一、随喜 │ │二、读诵 │三、观行即——五品外凡位┤三、讲说 │ │四、兼行六度 六│ └五、正行六度 ┤四、相似即——十信内凡位 即│ ┌十住 │ │十行 │五、分证即——四十一圣位┤十回向 │ │十地 │ └等觉 └六、究竟即——妙觉

六即位中,观行即有五位,相似即有十位,未破无明,未见不思议理性;分证即有四十一位,位位破一分无明,见一分理性;究竟即,破尽无明,彻证理性。

《法华经》中明开示悟入佛知见。开佛知见,正对十住;示佛知见,正对十行;悟佛知见,正对十回向;入佛知见,正对十地。《华严经》在初住位,便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从二住以去,无不如此,正是明四十二位,行布圆融,不可思议。《维摩经》:“薝葡林中,不嗅余香,入此室者,唯闻诸佛功德之香。”也正是说明圆教四十二位,位位所证,都是佛的境界。《般若经》:“如来为发最上乘者说。”最上乘,正是圆教一乘。《涅槃经》:“复有一行,是如来行。”如来行,正是圆行。《大经》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当知是人,已用一切诸河之水。”喻如圆教行人,凡修一行,即具一切行。《首楞严经》:“捣万种香为丸,若烧一尘,具足众气。”也是譬喻圆教的一行一切行,一修—切修,一成一切成。这些经文,都是说明圆教行位的圆融。

《妙法莲华经玄义》:“平等法界,尚不论悟与不悟,孰辩浅深;既论悟不悟,何妨辩

浅深。”《释签》(湛然《法华玄义释签》):“约理则证法无名,约事则不无诸位。”圆教虽说圆顿,然而证悟亦有浅深,所以应立位次;虽立位次,然而但明一性,纵有浅深,只是一理。所以说:“一悟即佛,无复位次之殊。”而一方面,又须立六即的位次。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释题:“初释佛者,佛是觉义,有六种即”。这是六即佛最初的说法。在《起信论》中,明阿赖耶识有觉不觉二义,接着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这本觉,便是理即佛。又说:“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下面又说:“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这是观行即佛。“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这是相似即佛。“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这是分证即佛。“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这是究竟即佛。若列成表,便是这样: ┌本觉——理即佛 │ ┌不 觉——观行即佛(觉灭相) 觉义┤ │相似觉——相似即佛(觉异相) └始觉┤随分觉——分证即佛(觉住相) └究竟觉——究竟即佛(觉生相) 这里就是少了一个名字即佛,然而从本来不觉到始觉,最初必须经过闻名解义的一个阶段。真正到了名字即佛,便起观行,所以名字即位的后心,就是观行即位的初心。因此,我们可以说,智者大师的六即佛位和《起信论》的本觉、始觉义,是完全一致的。 一、理即。

即是不思议理性。智者大师说:“《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如贫女舍宝,众物具废;力士额珠,圆明顿在。’《如来藏经》举十喻,弊帛裹黄金,土模内像,暗室瓶盆,井中七宝,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宝箧》云:‘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此是圆智,圆觉诸法,遍一切处,无不明了。虽五无间,皆解脱相,虽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间常住,有佛不能益,无佛不能损,得之不为高,失之不为下,故言‘众生即是佛’,理佛也。”这是解释理即佛义。

不思议理性,便是前文所讲的圆教的道理。一切众生,具有这个道理,然而没有知道。如贫女家中,原有无量宝藏,但是她自己还不知道;力士额中的明珠,自己不见,以为是失去了,不知仍在额中;破布包裹着黄全,外面虽只是破布,里边实有黄金;泥土的模型中,实有佛像;暗室之中,实有瓶盆;井中实有七宝。这是譬喻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是自己不知道,以为是没有。因此,就孤负了本有佛性,枉自流浪生死,受无量苦。佛教的要点,便先要人知道这个理即佛,知道我们虽是凡夫,而却有如来智慧德相。因此,便能依着佛的经教去修持,渐渐从名字即佛,而证到究竟即佛。这样,才可以不孤负如来的悲心,和自己的佛性,这样,才是圆教的修证。不过,假使只知道我们凡夫,都有如来智慧德相,而不肯依教修持,那么,就如贫女家中,虽有无量宝藏,而不肯加以发掘和利用,也还只是一个贫女,而不能得受用的啊! 二、名字即。

闻解不思议理性。智者大师说:“如斯之理,佛若不说,无能知者。《法华》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世尊未出时,十方常暗暝。’《涅槃》云:‘于无量世,亦不闻有如来出世大乘经名。’若佛出世,方能阐智慧日,识三宝之光明,开甘露门,知十号之妙味,因说生解,于宝适悦。故须达闻名,身毛皆竖,昏夜大朗,巨关自辟,此名字佛也。”这是解释名字即佛义。所谓三宝光明、十号妙味,正是指不思议理性。《涅槃经》中,须达多长

譬如臭气。阿罗汉虽断见、思烦恼,还有习气存在,譬如臭物虽除,臭气仍旧存在;辟支佛则连习气也除去了,譬如臭物已除去,连臭气也没有了。所以辟支佛是超过阿罗汉。

(三)大乘佛果:佛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义。藏教本来是小乘,怎么有大乘佛果呢?藏教的人,本来只求证阿罗汉果,虽然如此,他们在修行的时候,也见到佛的身相,佛的功德等等,因此就有藏教的佛果。其实这藏教的佛果,乃是佛为了要度藏教的人,权宜应现,真正的大乘佛果,并不如此。

佛果是从菩萨修成的。菩萨,具足名“菩提萨埵”,那是梵语,华言“大道心众生”,也叫“觉有情”,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意思。菩萨从初发心,缘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而发四宏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经三大阿僧祗劫,更住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补处菩萨,然后示现八相而成佛。

第一阿僧祗劫,常修六度行,虽勤修事善,而观察真谛的智慧很不够,亦不自知将来可以成佛。若望小乘位次,准当外凡位(准,是指见理断惑相当,并不是说修了一大阿僧祗劫的菩萨,只及到小乘的外凡位)。藏教所说菩萨,只是伏惑行因,就是但伏见、思烦恼,令不发起,而修因行,却并不断见、思烦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藏教的人,以为生死是由见、思烦恼而来,若断见、思烦恼,便不能再受生死;而菩萨却要在生死中,广度众生,若断见、思烦恼,又如何再到生死中度众生呢?假使佛说:菩萨已断见、思烦恼,能入生死。就要令藏教的人,发生疑惑。因此佛就说藏教菩萨是不断见、思烦恼的。其实,那里有不断见、思烦恼的菩萨呢!

第二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对于四谛的道理,渐渐明白,但还没极其明白,虽然自知将来可以成佛,但还不能对人说。若望小乘位次,准当暖位。 第三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对于四谛的道理,更加明白,自知将来可以成佛,也能自说:“我于来世,当得作佛。”若望小乘位次,准当顶位。

经过三阿僧祗劫,六度已经圆满,更须经百劫修相好因。六度圆满,各有相貌;像尸毗王以身施鸽,是布施满的相貌;须摩陀王持不妄语戒,是持戒满的相貌;羼提比丘为迦梨尸王割截手足,安忍不动,是忍辱满的相貌;大施太子入海探宝,是精进满的相貌;尚阇黎仙人坐禅,鸟于髻中生卵,是禅定满的相貌;劬嫔婆罗门大臣分阎浮大地作七分,是智慧满的相貌。百劫修相好因: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用百福。每百福庄严一相,经过百劫,修成三十二相的因。怎样算一福呢?这有几种解释:有的说:像转轮圣王,于四天下自在为王,称为一福。有的说:像帝释天王,于忉利天、四王天中自在为主,称为一福。有的说:像他化自在天王,在欲界得自在为一福。有的说:除补处菩萨,其余一切众生所得的福报,合为一福。有的说: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共为一福。有的说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瞎眼,能替他们医好;大千世界一切人都受毒药,能替他们医好;大千世界一切人应死,能救济他们令不死;大千世界一切人破戒、破见,能教他们得净戒、开正见,有这些功德,方能算做一福。这样经过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补处菩萨(这是指藏教的一生补处菩萨)。若望小乘位次,准当下忍位。

一生补处菩萨,从兜率天下、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轮、入涅槃,这便是八相成道。菩萨降魔以后,安坐不动,准当小乘中忍位。经过一刹那,到上忍位。再经过一刹那,到世第一位。这时,发真无漏三十四心,这三十四心,就是见道位中的八忍、八智十六心,加上了修道位的九无碍、九解脱的十八心,合为三十四心(九无碍、九解脱是依三界九地思惑而说的,每一地有一无碍、一解脱,九地成九无碍、九解脱)。用这三十四心,顿断见、思烦恼和习气,坐在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丈六应身佛,受梵王请,三转*轮,度三种根性的众生,化缘已尽,便入涅槃,如薪尽火灭。究竟和阿罗汉、辟支佛一样,同证偏真法性,灰身泯智,正报也没有,依报也没有。

其实大乘佛果,是否是这样的呢?肯定的说,绝对不是这样。那么现在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是对藏教的人,所以这样说。藏教人只晓得“偏真法性”,尚不知通教的“真空”和别教的“但中”,何况圆教的“中道佛性”!因为他们不知,所以佛就隐实而施权,所谓薪尽火灭。不过所度的众生,都已得度,能度的佛,自然不必再留住下去,佛的身智并非从此就没有了!佛身本来充满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现,那里会灰身泯智,像藏教人所见的呢! 上面所谈藏教的位次,名相很多,内容也很复杂。虽然如此,只要细心研究一下,也并不难懂。小乘是大乘的基础,要学大乘,必须先把小乘的教义,弄个明白。有许多人,往往空腹高心,谈玄说妙,侈言大乘,对于小乘的教义,采取不屑研究的态度。结果,小乘教义,固然没有明白,而对于平时一贯提倡的大乘教义,也往往弄得糊糊涂涂,笼侗真如,颟顸佛性,这是要不得的! (六)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又称十法成乘。乘,是车乘,用十种法,合成一辆车乘。乘坐这辆车乘,便可以从生死苦域,到达涅槃的安乐界中。十法,第一观不思议境,第二真正发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第五识通塞,第六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离法爱(十法内容,下面详解)。以前诸节,大都属于理论方面,这一节,方是正说修持的方法。

十乘观法,原出于天台智者大师《法华玄义》著述中,他是根据《法华经》譬喻品义而演绎出来的。《法华经》譬喻品中:举出三车来譬喻三乘,羊车譬声闻乘,鹿车譬缘觉乘,牛车譬菩萨乘。后面又举出大白牛车,来譬喻佛乘。大白牛车超过羊、鹿、牛三车,这就譬喻一乘佛法,超过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经中说明这辆大白牛车,有这样的话:“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婉筵,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蕅益大师的《法华会义》,解释大白牛车一节经文,有这样的说法:“其车高广,譬如来知见深远,横周法界边际,竖彻三谛(真、俗、中)源底也(如来知见譬车,横周法界边际譬广,竖彻三谛源底譬高);众宝庄校,譬万行修饰也;周匝栏楯,譬陀罗尼能持万善,遮众恶也;四面悬铃,譬四无碍辨(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词无碍辩,乐说无碍辩),下化众生也;张设幰(车幔)盖,譬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不思议梵行也,众德之中,慈悲最高,普覆一切;亦似珍奇杂宝而严饰之,譬真实万善,严此慈悲。故《大经》云:‘慈若具足十力无畏等,名如来慈’也;宝绳交络,譬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坚固大慈心也;垂诸华(花)缨(璎珞),譬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神通等,悦动众生,亦譬七觉(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舍)妙鬘也;重敷(铺设)婉筵(好的席子),譬观、练、熏、修一切诸禅,重沓柔软也;安置丹枕者,丹即赤光,譬无分别法。枕有内外,若车外枕,亦名为轸(车停时用来撑持车身的东西),随所到处,须此支昂,譬即动而静(车行时车外枕便不用),即静而动(车停时车外枕便有撑持之用);若车内枕(人在车内,坐卧所用的枕头),休息身首,譬一行三昧,息一切身行,智首也;驾以白牛者,譬无漏般若,能导谛(四谛)、缘(十二因缘)、度(六度)等一切万行到萨婆若(—切种智,就是—切诸佛究竟圆满果位之智),白是色本,即与本净无漏相应;体具万德如肤充,烦恼不染如色洁:又圆四念处(圆教的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白牛;四正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末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二世(今世后世)善满如肤充,二世恶尽如色洁;四如意足(欲、念、进、慧)称行者心,如形体姝(美)好;筋譬五根(信、进、念、定、慧),住立能生,力譬五力(与五根名同),摧伏干用;行步平正,譬定慧均等,又譬七觉调平;其疾如风,譬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中行,速疾到萨婆若也;仆从,譬方便波罗蜜,能屈曲

随人,给待使令,魔、外、二乘,皆随方便智用,故净名云:‘皆吾侍者’,又果地神通,运役随意,名为仆从。”

若以十乘观法结合大白牛车的譬喻,便是这样:

第一、观不思议境,是“其车高广”。如来知见,就是不思议境,竖无始终,所以为高;横无边际,所以为广。

第二、真正发菩提心,是“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婉筵”等。菩提心就是四宏誓愿,换言之,就是大慈悲心,包含万行。众宝是万行,栏楯是陀罗尼,铃是四无碍辩,幰盖是四无量心,珍奇杂宝严饰幰盖,是真实万善,庄严慈悲,宝绳是四宏誓愿,华缨是四摄法、六神通、七觉支等,婉筵是一切诸禅定。万行、陀罗尼等,都包含在菩提心中,所以用众宝,栏楯等,来譬喻真正发菩提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现,是“安置丹枕”。丹枕有车内车外的分别,这是指车内的丹枕,便是坐卧时所用的枕头。丹枕可以安身,譬如止观法门,可以安心。丹是正色,譬如止观法门,是真正的法门。

第四、破法遍,是“其疾如风”。破除道途上的一切障碍,所以能其疾如风,譬如用空、假、中三观,破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可以很快的到达如来智地。

第五、识通塞,也是“安置丹枕”。那是车外的丹枕,便是车停时撑持车身的东西——轸。苦、集二谛、 十二因缘、六蔽(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尘沙、无明是塞,道、灭二谛、灭因缘智(灭十二因缘的智慧)、六度、一心三观是通,若通须护,若塞须破,于通中起塞,也须破除。车外的丹枕,车动时(行)丹枕常静(不用),车静时(停)丹枕常动(用以撑持),动时常静,静时常动,譬如于通则护,于塞则破。

第六、道品调适,是“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疚如风”等。道品是三十七道品,用三十七道品调停适当,是为道品调适。白牛譬四念处,肤色充洁譬四正勤,形体姝好譬四如意足,筋譬五根,力譬五力,行步平正譬七觉支,其疾如风譬八正道。

第七、对治助开,是“又多仆从而侍卫之”。若正道多障,圆理不开,须修种种方便,对治障难,助开圆理。仆从譬种种方便,侍卫譬助开圆理。

第八、知位次,既“行步平正”,必定游于四方,直至道场,终不以未到为已到,譬如不以凡滥圣,所以为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既是“有大筋力”,必定能负荷重载,譬如能安忍内、外、顺、逆诸障。内障是自心的烦恼,外障是外来的阻碍,顺障如名闻、利养等,逆障如刀、兵、水、火等。 第十、离法爱,既是“其疾如风”,必不停留于中途。譬如行人不于相似法中,而生贪著,不求进步。

已将譬喻结合正说,现在,再来正解十乘观法。藏、通、别、圆四教,都讲十乘观法,名目虽同,内容大异。现在先讲藏教的十乘观法。 第一、观正因缘境。

藏教是可思议的法门,所以不观不思议境,但观正因缘境。观是能观的智慧,正因缘境是所观的境界。什么是正因缘境呢?便是和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相应的有漏(漏落于烦恼)种子为因,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美(可爱的六尘)、恶(不可爱的六尘)、中庸(非可爱非不可爱的六尘)境界为缘,这种因缘,和合起来,便能出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色(色蕴)、心(受、想、行、识四蕴)、依(国土)、正(众生)、因、果。观正因缘境,对破邪因缘和无因缘的两种颠倒,可以开发真正的知见。邪因缘,是指外道以时(时问)、方(方隅)、梵天(梵天祖翁)、极微(极细小的微尘)、四大(地、水、火、风)等为因能生一切法的种种邪说;无因缘,是指外道谓一切法无有因缘自然而生的邪说。这种邪因缘和无因缘的说法,都是由

于颠倒计度,并不与真正的事实相符。若不观正因缘境,必定要堕落于邪因缘和无因缘的邪说中,所以首先须要观正因缘境,对破邪因缘、无因缘的两种邪说。这是发轫修行的第一要点。

第二、真正发心。

藏教是正化二乘,傍化菩萨。二乘但求自利,不知利他,所以不言发菩提心,但言真正发心。既观正因缘境,便知三界色、心、依、正、因、果,是由于和六识相应的有漏种子,及六尘美、恶、中庸境界和合而生。三界色、心、依、正、因、果,便是生死的苦果,要从生死的苦界中,得到解脱,必须消灭和六识相应的有漏种子,不著于六尘的美、恶、中庸境界。要做到这一步,惟一的办法,是趋求涅槃。惟有在涅槃中,才没有这和六识相应的有漏种子,才能不著于六尘的美、恶、中庸境界,才能彻底解脱生死的苦果。藏教的人,见到这一点,所以决定发出离心正求涅槃,不要名闻利养。志求涅槃,是不假,不假即是真;不要名、利,是不杂,不杂即是正,所以叫真正发心。

《摩诃止观》中,分别发心的相状,列为十种:若心常常想念贪、瞋、痴,这是发地狱心;若心常常想念,要令眷属众多,贪求不息,这是发畜生心;若心常常想念,邪谄佞媚,阴贼忌害,或者要求名闻四达,自比贤圣,这是发鬼心;若心常常想念我慢贡高,求胜过于他人,而外面假装仁义道德,这是发阿修罗心;若心常常想念,爱乐世间,修持五戒,这是发人心;若心常常想念,爱乐生天,修行十善,或世间禅定,这是发天心;若心常常想念,要得大威势,令一切众生,悉皆依伏,这是发魔罗心(欲界主);若心常常想念,要有利智辨聪,无事不知,这是发世智心(外道);若心常常想念三禅的安乐,这是发梵天心(色界天);若心常常想念,修戒、定、慧,趋求涅槃,这是发二乘心。这十种发心,前九种都是不真不正,第十种才是这里所指的真正发心。假使进一步,用大乘教义来衡量,那么连这第十种二乘心,还是不可以发的。学佛的人,应该自己勘验,我们现在发的到底是甚么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既已发心,便须修行。然而博地凡夫,罪障深重,终日散乱昏沉,不得安心,于是也就没有办法来进修,因此,就要善巧安心止观。五停心能止五障,是止;四念处观察身、受、心、法,是观。止观兼修,定慧平等,心便得安。 第四、破法遍。

见、思二惑,障碍一切行人,不得亲见真谛理性,所以必须破除。修五停心、四念处,功行胜进,能破见、思二惑。这里破法遍,本应遍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争奈藏教人只知有见思,不知有尘沙、无明,所以但言破见思,而不言破尘沙和无明。 第五、识通塞。

四谛中的苦、集二谛,十二因缘的顺生门,和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的六蔽,这都是塞;四谛中的道、灭二谛,十二因缘的还灭门,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这都是通。是通应护持,令其增胜;是塞应破除,令其消灭。 第六、道品调适。 修三十七道品,调停适当,叫做道品调适。在五停心一法门中,便可以具足三十七道品,其他法门中,亦一一各具三十七道品;修三十七道品,便可以入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到涅槃城。 第七、对治助开。

若利根人,修三十七道品,便可入三解脱门;若钝根人,还须修种种方便,如不净观、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来帮助开发正见,亲见真谛理性,而不得于中起爱见慢。若起爱见慢,便堕于世间外道,不是佛法了! 第八、知位次。

既能照上面的方法进修,必能得到种种利益。但须记取,到这时候,不得生增上慢,得

少为足,必须知道自己现在所到达的位次,免以凡滥圣的过失。 第九、能安忍。

安忍内、外诸障,如内来的烦恼、疾病,外来的名闻、利养,或刀、兵、水、火这些障难的加临,必须要安心忍耐过去,不被转动。这样,才可以从暖位,进到顶位,再进到忍位。假使不能安忍,便很可能从顶位退到五逆,从暖位退到阐提。要再从阐提、五逆来进修,更是因难了。所以这安忍一法,也是修行过程中极重要的关键。 第十、离法爱。

既能安忍内、外诸障,又不得于所得法中生爱着心。若生爱着,便不能从忍位进趋世第一位而入见道位。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说:“不于似道,而生法爱,是为要意。” 若是利根人,只要观正因缘境,便可以悟见真谛,入见道位;钝根人从第二真正发心到第七对治助开,也可以悟入见道位;最钝根人,必须全修十法,方入见道位。总之若能依照佛法,发心真实修持,决定可以成功,纵令钝根,亦必不唐捐其功。 以上叙述藏教已毕,以下再依次叙述通教。

二、通教

叙述通教,也分六节:1、立名的意义;2、通教的根性;3、通教的道理;4、通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立名的意义

通教,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通前通后,所以叫做通教。

钝根的人,依通教修行,但能见到真空理性,不能从空中见到不空的道理,结果,还只是灰身泯智,和藏教人证同样的真谛涅槃,所以说通前藏教。利根的人,依通教修行,非但见到空理,而且还能见到不空的道理,这不空的道理,便是中道佛性。这中道佛性,又分两种:一种叫但中,一种叫不但中。但中是超出于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是有一边,涅槃是空一边,但中是超出生死、涅槃的二边,独显一中,如离却虚空,别指一月,这样见到但中,使被接入别教;不但中是即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涅槃当体便是中道佛性,譬如食蜜,中边皆甜,这样见到不但中,便被接入圆教。这种但中、不但中的被接,便是通后别、圆的道理,所以说通后别、圆。

智者大师的《四念处》中说通教有三种意义:一、因果俱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禀此教;如《涅槃经》所说三兽渡河,谓象、马、兔,河喻真空理性;菩萨喻象,菩萨亲见真空理性,断惑时烦恼习气俱尽,如象渡河,深入河底;辟支佛喻马,辟支佛也见真空理性,既断烦恼,更侵习气,然不能令习气净尽,如马渡河,不及象深;声闻喻兔,声闻也见真空理性,仅断烦恼,不除习气,如兔渡河,浮于水面。这三乘虽然有断习气、不断习气等差别,但终是同禀通教,同见空理,同断见思,同证真谛涅槃,这是因果俱通。二、因通果不通,就是接入别教的一类人,他们是依通教修行的,这是因通;而能于空中见到不空——但中佛性,结果,却证到了别教的位次,这是果不通。三、通别通圆,别、圆二教所修的因和所证的果,都与通教不同,但借通教幻有即空的道理,从空悟入不空,见中道佛性,得入别、圆二教,所以说通教是摩诃衍之初门,这便是通别通圆。

又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皆通,所以叫做通教。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禀此教,是教通;同见真谛理性,是理通;同得一切智,是智通;同断见、思惑,是断通;同乘摩诃衍,是行通;同是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位通;同学般若波罗蜜,是因通;同到萨婆若海,是果通。八法俱通,所以叫做通教。

通教的经典,不比三藏教,有阿含、毗尼、阿毗昙等别部可指;凡是方等、般若部中的经典,有明三乘人共禀共行的,便是属于通教。

念念相续,修三十七道品,如此勤修,便是修功补过,可以趣入涅槃之门。《大集经》:“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宝炬陀罗尼”。具足佛法,叫做宝,遍照法界,叫做炬,总持一切,叫做陀罗尼。三十七道品既是具足佛法,遍照法界,总持一切,那么修三十七道品,自能满足一切功德。圆教一切法中具足一切法,一心念处,一切心念处;而今则无量道品,各各别异,所以不同。

第七、对治助开。

虽修三十七道品,然尚不能证得中道,于是就须要修藏、通二教的种种事相法门,借这些事相功德,助开三解脱门,以证实相。圆教以藏、通、别三教的事相法门,助开实相,而今则但能以藏、通二教,助开实相。 第八、知位次。

善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七种位次,知至何位,断何惑,证何理,明确不昧,决不致以凡滥圣,起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第九、能安忍。

既知位次,又须离强软、违顺二贼。违就是强贼,顺就是软贼,如一切困苦厄难,是逆境,一切安逸娱乐,是顺境,于逆境中生瞋恨心,于顺境生爱恋心,便是被强、软二贼所坏,以其破坏行人道业,所以喻之为贼。行人于此,必须生警惕心,安忍违顺二境,远离强软二贼,乃可由观行即的十信位,而入于相似即的十住位。 第十、离法爱。

若于相似即位,生起法爱,便会滞于相似位中,不能胜进,叫做顶堕,如已登山顶,仍复堕落。所以必须离于法爱,乃可由相似即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十位,而入于分证即的十地位。

能修十乘观法,不论何人均得由凡夫地,经名字、观行、相似,而入分证。由此十法,运载行人,超于十地,所以叫做十法成乘。 以上叙述别教已毕,以下再依次叙述圆教。

四、圆教

前面已经把藏、通、别三教,概括地讲过了。现在进而叙述圆教,也就分为六节:1、立名的意义;2、圆教的根性;3、圆教的道理;4、圆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立名的意义

《四教仪》:“圆名圆妙、圆满、圆足、圆顿,故名圆教也。”这里,用四重名义,来解释圆教。什么是圆妙呢?《辅宏记》:“三谛圆融名圆,不可思议名妙。”三谛,是真谛、俗谛、中谛,真谛泯一切法,俗谛立一切法,中谛统一切法。但举真谛,真谛中具俗、中二谛;举俗谛,俗谛中具真、中二谛;举中谛,中谛中具真、俗二谛;一谛中具三谛,名之为“圆”。又真谛遍于俗、中二谛,俗谛遍于真、中二谛,中谛遍于真、俗二谛,一谛遍于三谛,名之为“融”。如是互具互遍,不可思议,名之为“妙”,这是圆妙的意义。什么是圆满呢?《辅宏记》:“三一相即为圆,无有缺减故满。”一谛即是三谛,三谛即是一谛,名为“三一相即”,一谛中具足三谛,全三谛即是一谛,名为“无有缺减”,这是圆满的意义。什么是圆足呢?《辅宏记》:“圆见事理名圆,一念具足为足。”理具事造,两重三千(这些道理,后面详述),于一念中见,名为“圆见事理”,一念心中,具足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名为“一念具足”,这是圆足的意义。什么是圆顿呢?《辅宏记》:“教体本周名圆,非渐次成名顿。”三谛为立教之体,遍于一切,名为“教体本周”,三谛乃天然之性德,非造作所成,是为“非渐次成”,这是圆顿的意义。通而言之,自从初发心时,直至成佛,都具有这四重意义。若别而言之,则圆妙、圆足、圆顿三重意义,初发心时,便已具备;圆满

一义,唯属于佛。因为色心本妙(圆妙),本具万法(圆足),天然之德,非造作所成(圆顿),所以初发心时,便已具备;而惑无不尽,德无不满(圆满),就必须属于妙觉极果了。

再说圆教的功用,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圆伏,是圆伏五住。(五住是五种惑,一、一切见住地惑,就是三界分别见惑,谓诸众生,用意根对法尘,分别而起种种邪见,住着三界,这是一切见住地惑。二、欲爱住地惑,就是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用五根对五尘,起贪爱心,住着欲界生死,这是欲爱住地惑。三、色爱住地惑,就是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不了此惑,住着色界禅定,不能出离,这是色爱住地惑。四、有爱住地惑,就是无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不了此感,住着无色界禅定,不能出离,这是有爱住地惑。五、无明住地惑,就是根本无明惑,谓声闻、缘觉,不了此惑,沉空滞寂,不能广修六度万行,住在方便有余土;大乘菩萨,能断此惑,然犹未尽,住在实报庄严土,这是无明住地惑。)圆教人初闻圆教名字,开悟圆教道理,便能用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境智相应,五住惑不伏而伏,名为圆伏。

圆信,是圆常正信。《止观》:“云何圆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无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无遮无照,皆究竟清净自在。闻深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广意而有勇,是名圆信。”上面所说,使是一境三谛的道理。一切诸法,当体即空,本无所有,不可执着(空);然而因缘和合,成种种法,如梦如幻,不无虚相(假);究竟唯是一心(中);但举一法,无不具有三谛之理。三谛之理,本悉空寂,所以说“无一二三”,无便是遮,一切都遮,纤尘不立,显真空义;三谛之理,宛然具备,所以说:“而一二三”,而便是照,一切显现,万法具彰,明妙有义;无遮无照,究竟清净自在,明真空、妙有,两不相碍,非但不碍,而复相融,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这是一境三谛的道理。彻法底源,所以为“深”,包含法界,所以为“广”,毕竟不可思议,所以为“非深非广”,对于这种道理,能够彻底信入,不怖,不疑,亦不怯弱,名为圆信。 圆断,是一断一切断。五住惑本来无性,全即法界。既信一境三谛之理,从此进修,便能不断而断,断五住惑,开佛知见,住大涅槃,名为圆断。

圆行:是一行一切行。《止观》:“云何圆行?一向专求无上菩提,即边而中,不余趣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寂,有边所动,不动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圆行。”这也是依一境三谛而修,随观一境,皆即三谛,所以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不如二乘为无边所寂,不如凡夫为有边所动,不动不寂,念念与中道第一义谛相应,名为圆行。

圆位,是一住一切位。《止观》:“云何入圆位?入初住时,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是名圆位。”证初住时,即具一切诸位功德,位位相摄,行布不碍圆融,名为圆位。

圆自在庄严,以一境三谛为所庄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止观》:“圆自在庄严者,或于此根入正受(正定),或于彼根起出说(出定说法),或于一根双入出,或于一根不入出,余一一根亦如是;或于此尘入正受,或于彼尘起出说,或于一尘双入出,或于一尘不入出,余一一尘亦如是;或于此方入正受,或于彼方起出说,或于一方双入出,或于一方不入出;或于一物入正受,或于一物起出说,或于一物双入出,或于一物不入出。若委说者,只于一根一尘,即入即出,即双入出,即不入出;于正报中,一一自在;于依报中,亦复如是;是名圆自在庄严。”于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说法,入出无碍;一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说法,亦入出无碍;或双入出,或不入出,亦无碍;入正受是空功德,出说法是假功德,双入出、不入出是中功德。根中如是,尘中亦然,正报如是,依报亦然。根、尘、依、正,无诸障碍,名为圆自在庄严。

圆建立众生,以四悉檀,普益众生。《止观》:“云何圆建立众生?或放一光,能令众生,得即空、即假、即中益,得入出、双入出、不入出益,历行、住、坐、卧、语、默、作、止亦如是,是名圆建立众生。”于一光中,令诸众生,得四悉檀益,所谓欢喜益、生善益、

灭恶益、入理益。得即空益,悟入真谛;得即假益,悟入俗缔;得即中益,悟入中谛。得入出益,于此光中入正受,于彼光中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得双入出益,于一光中入正受、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得不入出益,于一光中,不入正受,亦不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光中如是,根、尘、依、正,一切法中,无不如是,悉令众生,得种种益,名为圆建立众生。 具备上述的四重意义,所谓圆妙、圆满、圆足、圆顿;和七种功用,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名为圆教。这是诸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但化最上利根之人。这是如来称性直谈,最后付嘱,《法华经》:“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是正指圆教。《法华经》又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藏、通、别三教,都是方便引逗,唯此圆教,才是真实之说。所以经中用付财、系珠等种种譬喻,说明佛之知见。经中说:“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所以我们对于圆教教义,必须特别注意,方为不负如来出世的一大事因缘。

(二)圆教的根性

《四教仪》;“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圆教。”又:“诸大乘经论,说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总属此教也。”很明显,圆教的根性,是最上利根之人,非是三乘人所能修学,不但不共声闻、缘觉,连别教菩萨,尚不与共,唯是一佛乘。那么,我们博地凡夫,岂非完全绝望了吗?却也不然,今且据《华严》等经,略为证明。

《华严经》:“菩萨(释迦佛在兜率天宫时,为补处菩萨)于兜率天宫,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彼世界中,地狱众生,遇斯光者,众苦休息,咸生欢喜,从彼命终,生兜率天。天中有鼓,发音告言:‘诸天子!汝以心不放逸,于如来所,种诸善根,往昔亲近善知识,毗卢遮那大威神力,于彼阿鼻地狱命终,来生此天。’乃至‘诸天子!毗卢遮那入离垢三昧,汝当敬礼!’天子闻已,咸生是念:‘奇哉希有!何因发此微妙之音?’天鼓告言:‘我所发声,诸善根力之所成就。诸天子!如我说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自说是佛,不著于我,不著我所。诸天子!如我音声,不从东方来,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业报成佛,亦复如是,非十方来。诸天子!譬如汝等昔在地狱,地狱及身,非十方来,但由于汝,颠倒恶业,愚痴缠缚,生地狱身,此无根本,无有来处。诸天子!毗卢遮那菩萨威德力故,放大光明,而此光明,非十方来。诸天子!我天鼓之音,亦复如是,非十方来,但以三昧善根力故,般若波罗蜜威德力故,出生如是清净音声,示现如是种种自在。’乃至‘汝当往诣彼菩萨所,亲近供养,勿复贪著五欲乐具。著五欲乐,障诸善根,譬如劫火,烧须弥山,悉令灭尽,贪欲缠心,亦复如是,终不能生念佛之心。诸天子!汝等应当知恩报恩!’时诸天子,闻是音已,化作华香等云,各皆一万,往诣菩萨所住宫殿,欲申瞻观。闻其已从此殁,生于人间(指佛从兜率天下生阎浮提),遂欲下阎浮提承事供养。时天鼓中出声告言:‘菩萨非此命终而生彼间,但以神通,随诸众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见。汝等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净治其意,住善威仪,悔除一切业障、烦恼障、报障、见障,’乃至为说‘诸业果报,无来去处,譬如幻感。’时诸天子,闻是法已,得无生法忍。得十地故,即见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莲华,华上各有菩萨,放光现佛。于是广化华香,以为供养,众生蒙香,皆证十地。彼诸众生证十地者,亦复放光,又令遇斯光者,皆得十地。”

华严是一乘圆教,十地是邻于极果之位,地狱众生,蒙佛光明,即得生天,即生天已,闻天鼓音,便证圆教十地。可见圆教的根性,尚摄地狱众生,何况人、天、二乘而不为所摄受呢!

《法华经》:“‘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

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未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佛告:‘诸比丘!未未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提姿达多,造五逆罪,堕阿鼻地狱,而无量劫后,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这里,正显《法华经》的纯圆独妙。可见圆教的根性,尚摄五逆众生,何况未造逆的众生,而不为所摄受呢!

《观无量寿佛经》:“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净土是无上圆乘,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恶人,临终十念念佛,即得往生极乐世界,闻说诸法实相,发菩提心。可见圆教的根性,确是普摄五逆十恶的恶人了!

照上面所说,圆教的根性,是上根利智的人,然而也普摄一切人,乃至地狱天子、提婆达多、五逆十恶,无不摄入,这正明法门的圆顿胜妙不可思议。所以这样,是因为仗著佛力和法力;一方面,也是当机者善根成熟的缘故。不过,误会了圆教的道理,很容易发生两种严重的毛病:一是贡高我慢病,二是懒惰放逸病,这两种毛病,必须设法防止。

一、贡高我慢病。若人闻佛说:“一切众生,皆入一乘,皆当成佛。”便自谓我是学佛乘的,因此,对于声闻、缘觉、甚至权教菩萨,都采取了藐视的态度,这叫贡高我慢病。患这种病的人,为贡高我慢之所障蔽,非但不能见圆三谛理,就连权教、二乘,乃至人天福善都将消失掉。所以,我们一方面,固然不可自暴自弃,高推圣境,甘处凡愚;一方面尤须惭愧谦下,以虚受人,自知不足,时求进步。譬如高山之上,不容众水,惟大海低于百川,百川都归入于大海。

二、懒惰放逸病。若人闻佛说:“五逆十恶,皆得往生,皆当成佛。”便谓作恶无妨于学佛,因此,虽名为学佛,而实际上仍旧懒惰放逸,并且照旧作恶,不肯改过迁善,这叫懒惰放逸病。患这种病的人,为懒惰放逸之所障蔽,善法损减,恶法增长,毕竟当受无量大苦。所以,我们一方面,应当相信,五逆十恶,皆得往生,皆当成佛;另一方面尤须精进勇猛,迁善改过,修一切善,止一切恶。善法譬如光明,恶法譬如黑暗,光明和黑暗,是不可能并存的。

上面所说的两种毛病,都是不善于学圆教才发生的,切不要误会以为学圆教就必定会发生这两种毛病,圆教是阿迦陀药,能治万病,它的本身是毫没有一点毛病的。

所谓不善于学圆教,实际上还不是不善学,而是不曾学。譬如只知背诵教条,而没有实际的修持;或只知盲修瞎练,而根本没有在心地上用功,这些都不能算在学圆教。怎样才够得上真正学圆教呢?首先,必须具至诚心,深信佛法的好处,自知罪障深重,惭愧忏悔,改往修来,因发心的真切猛利,可以消灭无始的罪障,得入圆乘。忏是忏其先罪,悔是悔其后过。忏悔一法,是去恶为善,背尘合觉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天台教中特别注重忏悔,如“法华三昧忏”等,这是博地凡夫得入圆乘的一种胜异方便,尤必须加以最认真的修习。 (三)圆教的道理

圆教的道理:以四谛论,是无作四谛;以十二因缘论,是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以六度、十度论,是称性六度、十度;以二谛论,是不思议二谛;以三谛论,是圆妙三谛。 甲、无作四谛。

藏教明生灭四谛,通教明无生四谛,别教明无量四谛,而这里所明的是无作四谛。苦、集、灭、道四谛,即是实相,实相之理,如天而然,非造作而后有,所谓“天然之性德”,名为“无作四谛”。

“阴入皆如,无苦可舍,”不异名如,吾人现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异实相,舍实相而别求实相,犹如弃空花而别求虚空,终不可得。空花即是虚空,喻苦谛即是实相,所以说:“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集是烦恼,烦恼即是无明,无明无体,即是菩提,不可断无明而别证菩提,犹如不可离波觅水,所以说:“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著有、著空,都是边见,心外取法,都是邪见;或边或邪,当下无性,无性之性,即是中道实相正体,不可离于中道实相正体,而别修于道,所以说:“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生死是因缘生法,缘生无性,当下即空,即是涅槃,不可复灭,所以说:“无灭可证”。《法华玄义》:“无作者,迷中(中道)轻故,从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涅槃,名集谛;涅槃是生死,名苦谛;以能解故,烦恼即菩提,名道谛;生死即涅槃名灭谛。即事而中,无思无念,无谁造作,故名无作。” 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藏教明思议生灭十二因缘,通教明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别教明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无明至于老死,这十二支因缘,体即般若、解脱、法身三德,体德圆融,名“不思议”;真常不变,名“不生灭”。无明、爱、取三支,是烦恼道,烦恼即般若;行、有二支,是业道,业即解脱;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是苦道,苦即法身。是十二因缘,即是如来涅槃三德。

又烦恼既无,业、苦亦空,业空则清净,一清净,一切清净,般若清净,解脱、法身皆清净,是净德;业性本空,即是解脱,解脱自在,一自在,一切自在,解脱自在,法身、般若皆自在,是我德;法身无相,无生死苦,亦无涅槃乐,无苦无乐,是名大乐;又法身无有生死,是名真常,一常乐,一切常乐,法身常乐,般若、解脱亦常乐,是常、乐二德。是十二因缘,即如来涅槃四德。在因名三因佛性,至果即涅槃三德,体德圆融,故为“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法华玄义》:“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者,为利根人即事显理也。《大经》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者’。无明、爱、取,既是烦恼,烦恼道即是菩提,菩提通达,无复烦恼,烦恼既无,即究竟净,了因佛性也;行、有是业道,即是解脱,解脱自在,缘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无苦无乐,是名大乐,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故。言无明与爱,是二中间,即是中道,无明是过去,爱是现在,若边若中,无非佛性,并是常乐我净,无明不生亦复不灭,是名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也。” 丙、称性六度、十度。

藏教明事六度,通教明理六度,别教明不思议六度、十度,而这里所明的是称性六度、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六度,再加方便、愿、力、智四度,便成十度。称法界性,而行六度、十度,度度全是法界,具一切法,即空、假、中。即如以布施一度而论,称性行施,施从缘生,当下无性,竖穷横遍,体自如如,即是空义;施为法界,一切法趣施,是趣不过,即是假义;施尚不可得,何况当有趣非趣,即是中义。又一切法趣施是假义;施尚不可得,是空义;何况有趣有非趣,是中义。即布施一度,具一切法,即空、假、中;其他持戒、忍辱,乃至方便、愿、力、智,无不如是。具一切法,即空、假、中,故为“称性六度、十度”。 丁、不思议二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tw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