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风速推算方法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4-04-04 04: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不同风速推算方法的研究

摘 要: 高度的风速换算有不同的计算方法,选取4种不同风况下的测风数据,采用风廓线法、平均指数法、订正系数法和10m高幂率法四种方法,对各塔不同高度风速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发现风廓线法计算精度最高,适用性最好,平均指数法基本能够满足工程所需精度,适用性略差,后两种方法适用性较差,特别是10m高幂率法计算精度不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关键词: 风速;风切变指数;风能资源评价 0 引言

在风电场设计中,风能资源的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中拟建轮毂高度处风速的计算则是重中之重。风速评估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风电场功率等级的评定、50年一遇风速计算等,进而影响机型的选择和发电量的评估,最终影响到风电场项目的经济性评价。因此,能够准确地评估风机处轮毂高度的风速,是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风速随高度变化,形成一个垂直风廓线,随水平的变化,则形成一个水平的风廓线。在风能资源评估工作中,我们比较关心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情况,也就是垂直风切变。本文将重点讨论不同高度风速的计算,下文中所讲的风切变均为垂直风切变。

本文将采用指数关系对于风速的垂直变化情况进行论述分析。 1 风切变指数公式

在近地层中,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显著。造成风在近地层中垂直变

化的原因有动力因素和热力因素,前者主要来源于地面的摩擦效应,即地面的粗糙度。后者主要表现为与近地层大气垂直稳定度的关系。当大气层结为中性时,湍流将完全依靠动力原因来发展,其计算公式为:

2 利用风切变指数计算风速的方法

利用风切变指数计算特定高度的风速,是非常普遍的方法。有许多人士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朱瑞兆[1]通过对武汉146m铁塔测风数据统计结果分析计算,提出a=0.19较为合适,其他高度风速采用订正系数计算。观测高度是分段的,相对固定,为了计算某一个高度的风速,则可以利用该高度上下两层的风速观测值进行风切变指数的计算,从而反推该高度的风速。也有人通过分析计算,找出不同高度与10m高风速的倍数关系,相应高度的风速乘以相应的倍数即可;由于观测高度的不同,分段计算则会出现不同的风切变指数,为了避免出现几个不同的风切变指数,王有禄等[3]就采用建立了不同高度 和 两变量之间的一元回归方程,该相关方程的斜率就是测风塔的风切变指数;彭怀午等[4]对风切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分别采用全部数据、去除3m/s以下风速数据、分速度段(15±0.5)m/s以及风廓线四种方法进行了风切变指数的对比计算,成果显示利用不同高度的年平均风速计算得到的总风切变指数,具有拟合精度高和反映年平均整体水平的特点。

本文将通过两个不同地域的典型测风塔数据对这些方法进行对比

分析和研究,以找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3 数据选取

形成可利用风能资源原因主要有三种风:高空风、地形风、海陆风和台风。为了充分论证各种方法适用的条件,本文选取了四个典型地区的所利用数据为河北唐山、吉林松原、广东湛江和新疆达坂城,共四座测风塔数据,编号依次为1#,2#,3#和4#,测风塔基本情况见表1。

由图1可以看出,1#测风塔70m高度以上风速变化较小,仅为0.2m/s。各高度风速成阶梯状下降,80m高风速较10m高高约2.4m/s。2#测风塔85m高度以上风速变化较小,相差仅为0.1m/s。100m高处的风速比30m高高约1.7m/s;3#测风塔各高度的年平均风速比其他塔高处较多,30m以上风速变化较小,仅为0.7m/s。从测风塔顶层到下层风速变化约1.8m/s;4#测风塔出现了上层风速低于下层风速现象,可以看出60m高度的风速最高,该高度之上的风速反而有所下降,下降约0.1m/s。60m高度的平均风速较10m高度的风速高约1m/s。

本文选取这四种不同风况下的测风数据,接下来将对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分析。 4 计算方法介绍

为了推求不同高度的风速,本文选取了四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下面对其分别进行介绍:第一种方法,利用风廓线拟合,得到拟合的幂率曲线,得到整个测风高度的风切变指数。利用风切变曲线,

推求各高度的风速,分析其计算精度;第二种方法,利用不同高度 和

两变量之间关系,建立一个元回归方程,该相关方程的斜率就是测风区间的风切变指数。利用该指数反求各测风高度的风速,分析其计算精度。利用该方法计算某个高度的风速,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由上层风速推求,另一种下层风速推求,两种方法对应的方法依次为2-1和2-2;第三种方法,选取风切变指数为0.19,采用订正系数的方法计算其他各高度的风速,各高度的订正系数,见参考文献1,这里不再一一列出;第四种方法,测风塔1,3和4地处海岸和戈壁,下垫面粗超度较低,采用规范参考的风切变指数0.12,测风塔2位于树林草原区域,地面粗超度较大,近地层风速受其影响较大,风切变指数采用0.16,利用各高度风速与10m高度风速的幂率关系进行推求,公式为 。 5 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

1#测风塔位于渤海海岸,风的成因主要是大陆季风和海陆风共同的作用,下垫面均为滩涂虾池,近地层空气摩擦阻力较小,因此分层风速变化较小。风廓线方法计算该塔的风切变指数为0.212,拟合的指数方程,能够较精确地计算每层的风速。50m高度风速差值为0.03,最小,最大为30m高度,差值为0.25。方法二,平均指数法计算该塔的风切变指数为0.126。两种方式计算的结果有这样一个规律:由上层风速推算下层风速,计算值偏大,反之,计算值偏小,同时两种方式计算中间层风速的偏差明显比上下侧的偏差

小,具体数值见表2。第三种方法计算结果对于50m高度风速比较接近,相对于其他高度要准确较多,偏差值仅为0.03,而80m高度的偏差为0.28。方法四计算结果较清楚地表明高度越越高,计算偏差越大,80m处的偏差接近2m/s。

2#测风塔所处蒙古东部松嫩平原,地形开阔平坦,下垫面植被较丰富,粗糙度较大,下层风速受其阻力影响明显。风廓线方法计算该塔的风切变指数为0.227,其指数方程拟合结果也较好,85m处的偏差为0.18m/s,其他高度均在0.1m/s以下。方法二的计算结果与1#测风塔类似,上层风速推算下层风速结果偏大,反之,偏小。风速偏差规律有所不同,上层推求下层风速情况下,下层的计算偏差大于上层,30m高度,偏差为0.69m/s,85m高度,偏差为0.12m/s,而下层推算上层风速时,偏差较前一方式减少很多。方法三计算的精度一般,50m高度偏差约为0.1m/s,100m高度为0.25m/s。第四种方法计算的精度就非常不理想,30m高度风速差值为1.06m/s,100m高度竟达3.21m/s。

达坂城是著名的风资源丰富地区,由于峡谷地形作用,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东南向,风速较高,风能底蕴很好。该地区植被稀疏,大部分为戈壁荒滩,摩擦阻力较小,加之风速较大,导致近地层风速变化较小,风廓线拟合的3#测风塔风切变指数为0.104,平均指数法计算值为0.125。方法一计算的风速值精度很高,各高度偏差值均在0.06m/s以下。方法二计算结果所呈现的规律与其他三个塔有很大的不同。上层推算下层,风速反而偏大,下层推算上层,风

速反而偏小。风速偏差值是中间层小于两侧,并且两者相差较小。方法三计算结果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并且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30m高度为0.86m/s,70m高度竟达1.97m/s。第四种方法还是存在同样问题,计算结果偏差较大,70m高度偏差为2.77m/s。

4#测风塔位于湛江东海岸,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低纬度环流和海陆风。海岸边基本为虾池和鱼塘,这些地物对于低层风风速影响较小,风廓线拟合的风切变指数为0.087,平均指数法计算的风切变为0.092。由于出现了高层风速低于低层风速现象,风廓线对于高层风速也不能很好地拟合,但是总体计算结果还是令人满意,偏差最大值也仅为0.14m/s,出现在60m高度。方法二计算结果同1#和2#测风塔规律基本一致,只是风速的偏差在中间层较小,两侧略大。方法三和方法四计算结果均偏大较多,偏差都在1.1m/s以上。 6 结语

本文选取了4座较典型的风况测风塔数据,分别用风廓线法、平均指数法、订正系数法和10m高度幂率关系法四种方法对各塔不同高度风速进行了分析计算。综合分析来看,风廓线法适用性最优,四种风况下计算精度都比较令人满意,最大偏差为0.25m/s,最小偏差为0m/s,同时高层风速计算精度要高于低层。如果出现负切变的情况下,该方法计算精度也能满足工程要求;方法二,即平均指数法,无论是上层风速推算下层风速,还是反推,都有中间层精度

高于两侧的规律,特别是在2#测风塔风况下。该方法对于1#测风塔各高度计算精度显示,高层精度要明显优于低层。对于4#测风塔计算精度基本一致,没有大的差异;方法三,即订正系数法,对于前两种测风塔风速计算精度较好,均低于0.5m/s,而对于后两座测风塔计算精度就比较差,大部分都在1.0m/s以上;方法四,10m高度幂率关系法,对于每座塔的计算精度都非常差,偏差基本都在1.0m/s以上,最大偏差出现在2#测风塔100m高度,偏差值为3.21m/s,远远高于工程所需的精度要求。

总之,方法一适用性最优,计算精度度最高;方法二计算精度略差,计算中间层的精度较好,基本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方法三对于1#和2#测风塔计算精度还基本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但是对于3#和4#测风塔基本不具有适用性;方法四对于各塔计算精度均不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参考文献:

[1]朱瑞兆、薛桁,我国风能资源,太阳能学报,1981,2(2):117-124.

[2]袁春红、薛桁、杨振斌,建筑风荷载风压计算中的若干问题,气象,2002,28(1):39-42.

[3]王有禄、李淑华、宋飞,风电场测风数据的验证和处理方法,电力勘测设计,2009,2(1):64-66.

[4]彭怀午、冯长青、包紫光,风资源评价中风切变指数的研究,可再生能源,2010,28(1):21-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tv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