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6-20 18: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一章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性上存在的高度相关性。这种高度的相关性,可以有两种情况:

(1)一种是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

(2)另一种是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3、区域的特性:

(1)整体性,这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强烈的联系性决定的。区域的整体性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

(2)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

(3)动态性,区域实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4、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5、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6、区域研究的新动向: (1)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 (2)强调区域间的关系研究 (3)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4)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7、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算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科学。

8、区域分析: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9、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 (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10、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内容:

区域发展条件包括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两方面。 主要有:

(1)对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分析:明确其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技术经济前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2)对人口与劳动力的分析:人口数量、素质、分布,及其与资源数量和分布及生产布局的适应性或协调性,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状况,人口的区域间和乡城间

迁移,区域适度人口或合理人口容量。

(3)对科学技术条件的分析:区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技术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引进并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技术引进的有利条件和阻力,适用技术的选择。

(4)对区域基础设施的分析:基础设施的种类、容量、水平、配套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对区域社会因素的分析:区域发展政策、制度、行政效率、法制环境、宗教和历史文化因素等为重点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第二章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2、自然资源的特点: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将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 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4、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5、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局部地区历史发展也发挥过重要作用。 (3)自然环境对人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5)生态环境能促进或延迟区域的发展。

6、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有哪些: (1)生态学理论

a、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 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规律 c、负荷定律规律 d、多样稳定规律 e、地域分异规律 (2)环境经济学理论

a、环境与经济对立统一规律

b、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理论 c、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内部化理论 (3)可持续发展理论 (4)“阳光经济”理论

7、外部性: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8、外部性的解决对策有哪些: (1)政府的直接管制 (2)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 (3)源于科斯定理的自愿协商 (4)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

第三章

1、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l)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一定时间范围内,各区域由于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人口、技术和资金,市场、组织和管理等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区域差异可分为:自然差、位势差、趋势差

区域优势:是一个区域所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

(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

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一定的劳动空间必定有一定的产业与之相适应。

(3)劳动地域分工规律

劳动地域分工是各区域间经济的分工协作。 (4)区域利益

区域利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并渗透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中,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正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经济行为特征。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 (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 (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 (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3、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

(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 (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4、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5、年龄构成: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数来表示。

国际划分法:划分为三组,即0~14岁为少年儿童组,15~64岁为青年或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

中国划分法:划分为六组,即0~6岁为学龄前儿童组,7~12岁适龄小学组,13~15岁为适龄初中组,16~18岁为适龄高中组,男16~59、女16~54为适龄劳动人口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口组。

5、人口惯性:是指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6、人口增长类型:

(1)原始型。特点是两高一低,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其中婴儿死亡率超过

20%。

(2)年轻型(传统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还保持在原始型水平上,使出生率显著地高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大提高,人口总量迅速增多,年龄构成趋于年轻。 (3)成年型(过渡型)。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大致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出生率比过去有了明显降低,人口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年龄构成由年轻化向老年化演变。

(4)衰老型(现代型)。由于人口的老化,死亡率由低水平回升,出生率继续下降,终于跌到死亡率以下,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7、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三方面。 8、劳动力质量一般体现在劳动力人口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上。 9、适度人口:指对一国或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10、人口容量: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第四章

1、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2、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1)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 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2)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推出新产品,导致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多样; 拓展了原有产品的功效,催生出新的产业部门。 (3)技术进步为区域扩大了就业途径。

为区域劳动力提供了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3、研究与开发(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了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新的应用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等三类活动。

4、技术扩散:技术扩散是技术在空间上的转移和流动,由新技术的供方、受方和传递渠道组成。

5、技术引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研究单位、机构通过一定方式从本国或其他国家、地区的企业、研究单位、机构获得先进适用的技术的行为。

6、技术转移: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入与输出的活动过程。

7、技术引进或选择有哪些优点:

(1)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 (2)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 (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 8、技术选择标准的相关理论:

(1)高产出标准论:该理论认为,技术引进应优先选择在规定投资资本条件下使产出最大的技术,这种技术引进的选择标准特别适合于资金匮乏的国家。

(2)社会极限生产标准论:该理论认为,即使在一定的资本条件下所适用的技术能使产出极大,但如果收益率低,也不能说是选择了最佳技术,特别是当需要增加原料进口使国际收支情况恶化,就会产生这种社会承受能力的极限标准。适用于经常被国际收支赤字困扰,面临经济发展困难的国家。

(3)高积累标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不限于技术进步,还依赖于资本的积累率,尤其应该选择能使经济长期增长的资本积累率较高的技术才是有利的。

(4)时间系列标准论:该理论认为,技术引进的选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标准,为了实现最高的经济增长率,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条件对各种标准加以选择,以适应条件变化。 9、技术选择的原则:

(1)所选技术必须适合当地的技术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 (2)所选技术必须适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所选技术必须适合当地的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劳动就业需要,充分利用地方人力资源。

(4)新技术的引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 (5)新技术的选择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

第五章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反映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指标。(形态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增加值之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初次)收入总和价值。 3、霍夫曼系数:指一国工业化进展中,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 。

越小则工业化发展越好。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总产值/资本资料工业总产值;

4、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 ,用来衡量居民生活

水平,越小越富裕。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消费总支出*100%

5、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竞争、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6、区域发展阶段相关理论有哪几个: (1)库兹涅茨理论

(2)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3)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4)霍夫曼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5)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7、库兹涅茨理论内容:

(1)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2)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的看,大体上不变或略有上升。 8、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1)传统社会阶段 没有现代技术;

农业生产为主、生产力水平低; 社会组织是家族或氏族

(2)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工业化初期) 近代科学知识在工业中开始发挥作用; 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加强; 金融、商业开始发展并扩大;

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限制,出现专业分工与协作; 政治体制变革促使资金积累增强 (3)起飞阶段(相当于工业化中期)

三个前提条件:有较高的积累比例,占10%左右;有起飞的主导部门;制度上的改革或体制的完善;

特征: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流动加强;资本大量流向工业领域;近代工业和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

(4)向成熟推进阶段(工业化中后期)

已吸收了技术先进成果,有能力生产想要的东西; 新的主导部门建立并替代旧的主导部门;

“重化工业化”成为经济成熟的标志,并带动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的作用加强,产业结构开始向高度化演变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人们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动力服务需求增长,从而使相应的生产部门成为经济主导部门;

企业竞争趋向垄断,消费者权益缺乏保障; 经济生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并存局面;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代表居民生活质量的服务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 居民追求时尚与个性,消费呈现多样性与多变性; 非物质条件对生活质量评价认同感加强

第六章

1.区域发展优势: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从而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2.区域发展优势的类型

(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 (2)绝对区域优势和相对区域优势 (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3.区域分工: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指相互联系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

4.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1)主要观点——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即绝对利益原则或优势。

按各处绝对优势进行生产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2)评价——

使资本主义下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促进了世界性经济交流;

解释当时国际和区际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足就是不利于落后地区或国家发展国际贸易。 5.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或相对成本说

(1)主要观点——

各地区均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各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各自均为有利

(2)评价——

相对绝对成本说而言,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 但单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如同斯密主要从地区间条件的差异来解释地域分工一样,并不全面;

因理论分析与实际的差异较大,故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

6.区域分工的特点

(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 (2)区域间经济联系

(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7.区域分工的模式

(1)垂直分工——相关区域在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垂直分工是基于赤松的产业结构雁行形态理论)

(2)水平分工及其形式

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区域间选择的专业化生产经济部门不同,其产出也不相同; 各区域间选择同类产品,但具体生产的产品有差异。

(3)混合分工——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的相互交叉与影响结果。 8.雁行形态学说

?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的雁行形态理论。

? 幼小产业要变成具有强竞争能力的出口产业,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应当遵循

“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 这种“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进展过程,在图形上象三只大雁在飞翔,

第一只雁就是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所引发的国内生产的浪潮,第三

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的浪潮。

? 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引进的进口浪

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这个模式还有两个变型,一个是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另一个是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就使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9.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的内容 (1)政策法制环境改善 (2)市场环境改善 (3)配套服务环境改善

第七章

1.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总的来说,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具体包括:

(1)社会消费——生产消费、生活消费——①检验②引导 (2)资源状况——自然资源(组合、种类、数量、质量等)、人文资源(劳动力资源、旅游资源)

(3)科技水平——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生产领域的扩展、新产业的形成。

(4)基础与传统——对基础和传统改良、更新

(5)区际联系和区域分工——区际联系(商业流通、资金融通、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技术转移、信息传递等)、区域分工——对前四种因素的影响起加强或减弱作用。

3.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

(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 (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

(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协调如何。

(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现状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是高还是低。 4.配第-克拉克定理

主要观点: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变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由此而导致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密切。

(1)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2)随后,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所产生的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使得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逐渐增加。

(3)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力是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相对收入差异。

5.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1)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2)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 (3)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

(4)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 6.主导产业: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7.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其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主导产业是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全部经济发展的产业。

(2)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是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有不同发展阶段的。

(3)主导产业一般具有当时阶段最高的技术装备,在开发产品、开辟市场方面应走在最前头。

(4)主导产业一般应领先增长 8.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

一般来说,主导部门可以从三个方面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1)回顾影响,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

(2)前瞻影响,指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即主导部门将促使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和发现,以便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

(3)旁侧影响,指主导部门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如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八章

1.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规划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2.区域规划的特点

(1)综合性

? 规划内容的广泛性; ? 规划目标的复杂性;

? 规划思维、方法的综合性; ? 规划方案的多向性;

? 规划队伍的多专业、多学科性。 (2)区域性

? 发挥地方特色:区域规划必须要从区域的具体条件、特征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 保持完整的规划范围 (3)战略性

? 规划时间的长跨度; ? 规划内容的全局观; ? 规划指标的弹性;

? 规划实施的影响度大。 (4)政策性

区域规划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3.区域规划的内容

(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区域发展定位的内容包括:发展性质与功能定位;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定位;区域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对规划区域的经济结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和产业特点与布局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分析,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区域;根据产业链关系和地域分工状况,对生产的地域组合作出合理安排,建设产业集群。

(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拟定区域城镇化目标和政策;确定规划区的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原则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明确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经济联系;原则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人口发展规模、用地规模;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各级中心城镇的分布,新城镇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分布;提出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重点发展的城镇,并提出近期建设规划建议。

? 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中心城镇和中心村的分布、人口发展规模、主要功能、相互之间的联系、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 (4)基础设施规划

在对各种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未来对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等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及空间分布。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区域规划要深入分析自然资源的现状及保障程度;应分析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研究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要提出解决资源问题的途径与对策。

(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谋求自然、经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是:

分析环境诸要素的现状特征;揭示整个区域环境和各个环境要素状态的存在问题;

预测未来环境状况,制定环境保护目标;拟定环境保护措施。 (7)区域空间管治

区域空间管治:相互联系密切的区域,在互信的基础上,以区域一体化为目标,通过各 级政府、发展主体间的沟通、对话、协商,逐步实现统一实施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多元互动的协调管理局面。

区域规划重点确定区域空间管治的主要领域与内容;确定空间管治的方案与分工;空间管治的协调组织。

(8)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发展政策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区域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劳动力政策;资金政策;企业区位控制政策;产业政策。 9.中国区域规划工作的特点:

? 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并进; ? 规划理论取得突破,规划内容不断充实; ? 规划手段有所改进,规划方法不断革新

10.中国区域规划工作现阶段的努力方向:

(1)加强规划立法,使区域规划走上法制轨道 (2)重视市场的作用,加强市场因素的研究

(3)编制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促进区域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正确处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

(5)加强区域发展政策研究,增强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 11.区域规划的程序

(1)规划准备阶段

包括:宣传发动、建立领导机构、筹建规划项目组、统筹建规划经费、准备相关地图、制定工作计划、培训规划工作人员、筹备办公地点等。

(2)规划工作步骤

a.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 b.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c.区域发展的课题和对策研究 d.规划方案设计 e.规划方案评估 f.报批定案 g.实施

第九章

1.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和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2.战略目标的制定要注意: ? 目标要适中、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 ? 突出重点

3.战略重点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 ? 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 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 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 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关键因素。

4.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南。

5.战略抉择的依据

(1)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主要是: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基础设施、对外的适应能力、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

对内部条件的评估,主要研究:区域地位、区域优势、区域容量、创新活动等方面。

a.区域的地位

? 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一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 区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 评估区域地位的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起的作用和适宜扮演的角色。

? 注意:评估区域地位时,明确规划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

确定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经济结构和近期的战略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区域优势与劣势

? 区域优势与劣势:两者是相比较而言的,确定区域的优势和劣势,通常用比较法:区内比较和区际比较。

? 区域优势包括: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等。 ? 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条件:技术上可能,经济上有利,生态上允许,整体上适宜。 c.区域容量

? 区域容量: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其土地、水、矿产等资源对人类活动所能承载的最大限度。

? 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是区域容量研究的主要内容。区域人口承载力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等。

? 在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因此区域容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上。

?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 人口承载力=土地生产力/人均营养水平 d.创新活动

? 创新:是一项发明被首次应用于一个新的领域,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原料、新市场、新组织。

? 创新活动的要素:机会、环境、支持系统、创新者。 ? 创新活动的类型: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 ? 创新活动的条件:专门人才、充足的资金和灵通的信息。 ? 创新活动的特点:突出性、随机性、偶然性。 (2)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a.总体环境(宏观环境) 世界经济环境:

? 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 全国经济环境: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

? 周边地区经济环境: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分析区域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b.产业环境(中观环境)

? 产业结构分析:探讨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 生产状况分析:生产类型、原材料来源、生产成本、生产的附加价值、规模经济利益等。

? 产品状况分析:产品类型、替代品等。

? 产品市场状况分析:产业的成熟度、销售对象、销售范围、进出口状况等。

? 产品生产环境: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状况等。 c.企业或公司环境(微观环境)

? 企业环境或公司环境分析,一般只在极小地域范围编制规划时才予

以研究。

? 企业环境与产业环境分析的差别:产业环境基本上是从同一行业的全体的角度去分析,而企业或公司环境更多的是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

(3)提出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想 提出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机会与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机会与障碍、优势与劣势的组合分析比较,从中选出较合适的方案。

6.飞旋镖效应:又称“反回头效应”,“新产品”以更低的价格打回本国市场,使原来开发新产品的国家不得不放弃该产品的生产,输出国变输入国。新产品研制国家受到国外竞争压力的威胁,将转向研究开发更新的产品。 7.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a.自主发展战略

? 自主发展基本的战略思想:要发展就要独立,要摆脱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它是从从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关系出发而提出来的。

? 自主发展战略认为:依附关系的存在,造成不平等,造成发达与不发达的共存。要发展就要摆脱依附关系,只有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实现自立,才能改变落后的经济状态。

? 代表: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代表作为《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1973)。

b.高速增长战略

? 高速增长战略:以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目标的战略。认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只有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才能赶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 经济的高速增长必须以资源、资金、技术、设备为基础,要有丰富的资源,大量的投入,有良好的设备和技术改进,使产品具有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才能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c.变通经济发展战略

? 变通经济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把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战略目标,故被称为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战略。

? 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更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经济增长与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存在三种情况: (1)福利“滞后型”。经济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 (2)生产与福利“同步型”。生活水平提高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平衡。

(3)福利“超前型”。生活水平提高速度比经济增长速度还快。

d.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的一般发展战略模式,认为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只能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 历史上几乎每个发展中国家都是通过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来启动经

济的增长。区域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出口产品应由原材料的出口向加工制成品转化,由初加工产品向精加工产品转化。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用国内生产去替代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的战略。

?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要求对相应的产业实行关税、进口限额、外汇等保护性政策。

e.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 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利用本国的资源和国外的资金、技术发展工业制成品生产,以替代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 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20世纪60年代以后,巴西、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采用出口替代战略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f.信息化发展战略

? 信息化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发展为目标的战略。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态势,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不仅是工业化,而是比工业化更为重要的信息化。

? 在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应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8.后工业社会: 有五个显著特征:

(1)经济上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化。

(2)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发生变化,专业的技术劳动者占突出的地位。 (3)理论知识在社会中居于核心地位,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的中轴。

(4)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计划、有节制的,要对科技的发展进行评估和控制。 (5)通过智力技术,对各项政策制定做出决策。

第十章

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2.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的概念: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测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

(2)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特征:

a.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 b. 创新能力强 c. 产业关联度高 d. 生产分布集中 e. 产业规模大 作用机制: 乘法效应 扩散效应

(3)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

1、极化作用(回流效应) —规模效应、集聚经济效应 2、扩散作用(涓滴效应)

—极化中心带动和促进作用、外溢作用、政府调节 (4)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开发中不均衡开发理论的一个典型。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策干预、注重扩散等,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而且经过后人的不断发现,已派生出增长中心、生长点的概念和核心一边缘理论、发展中心理论等,增长极理论已成为内涵十分丰富的一个理论。 增长极理论对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经济增长;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前者是集聚效果,后者是增长极的扩散效果。集聚效果是有关的生产和服务职能在地域上的集中而产生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主要通过规模经济和生产协作、生产联合、城市建设、资源合理利用等外部经济的节省而实现的。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既表现在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上.,也表现在区域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化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上,是通过区内的乘法作用和区际乘数作用来实现的。 3.核心-边缘理论

(1)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a.前工业化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

b.工业化初期阶段

开始拥有单个强有力的中心。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

c.工业化成熟阶段

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占的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由简单的中心—外围结构逐渐转变为多中心结构 。

d.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城市等级结构形成,开始了有关连的平衡发展。

(2)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依据核心边缘理论,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四种:

? 离散型 ? 聚集型 ? 扩散型 ? 均衡型

(3)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核心-边缘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对区域规划师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该理论建立以后,许许多多的城市规划师、

区域规划师和区域经济学者都力图把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现在来看,在处理如下几个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a.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b.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4.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1)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 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如下两点:

a.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b..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2)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线路等。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分析和确定“点”及“轴”的位置与等级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工作。工作步骤通常是:

a.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b.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

c. 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3)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a.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通常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 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 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 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 高的地带。

?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b.重点发展点(城镇)的选择

重点发展点(城镇)的确定,通常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 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 城镇的发展现模。 ? 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4)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a. 有利于发挥极具经济的效果

b. 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 c. 有利于把经济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 d. 有利于区域开放式发展

5. 圈层结构理论

(1)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从外表形态来说,它是指有相当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范围。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

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2)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a.内圈层的特征

内圈层,可称为中心城区、城市核心区,是城市核心建成区。该圈层是完全城市化了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大田式的种植业和其他农业活动,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

b.中间圈层的特征

中间圈层,可称为城市边缘区,它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用地轮廓线向外扩展的前缘。城市边缘区是城与乡的结合部。

c.外圈层的特征

外圈层可称为城市影响区,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农业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有明显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外圈层中也许会产生城市工业区、新居住区的“飞地”,并且一般在远郊区都有城市卫星镇或农村集镇或中小城市。

(3)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 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是圈层结构理论的应用之一

? 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中经济圈构造理论,远远超出了城市圈层结构概念,转化为大区域经济圈模式

? 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也广泛用于城市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tm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