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复习纲要

更新时间:2024-07-07 09: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管理概述

1.何谓管理?

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等环节来协调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一个著名的定义是:“通过别人并和别人一道实现组织目标。”请说明管理者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1)正确确定组织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方案作出正确的决策; (2)正确地设计和组织维护;

(3)科学地授权和实施有效的激励; (4)进行恰当的控制。

3.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区别?

1.活动的主体不同

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者。

作业活动的主体对不同组织是不一样的,如工厂的工人、学校的教师、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等。

2.活动的内容不同

一是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而作业活动具有特殊性,不同组织有不同的作业活动。

二是管理活动具有全局性,而作业活动具有局部性。

3.活动的直接目的不同

作业活动的直接目标是实现组织的目标,而管理活动的直接目标却是协调作业活动,使作业活动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4.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的职责有何不同?

高层:高层主管的主要任务,预测未来,及早提出政策,把组织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以前瞻力为主。

中层:中层最重要的是把握现在,认真处理现在的事情,解决现在所遭遇的问题,以及改正现在所发生的差错或矫正现在所产生的偏差,以转化力为主。 基层:基层人员必须遵守过去制定的工作规范,切实执行,强调执行力。

5.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要求的技能有何不同?

高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中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基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6.为何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1.管理是一门科学:

(1)是由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用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的实践。

(2)具有科学的特点:客观性、实践性、理论系统性、真理性、发展性 (3)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正在发展中的科学。 2.管理又是一种艺术:

管理学只能提供给管理者管理的理论原则和基本方法,为解决问题、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务必要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章 企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1.何谓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就是企业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原则。

2.企业道德的两个层次?

? 一是管理者个人的职业道德关注的是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间的关系

? 二是管理者的组织身份所要求的管理道德关注的是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3.企业道德的四种观点?

(一)道德功利观 (二)道德权利观

(三)公正理论道德观 (四)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4.如何对员工进行道德管理?

(一)制定和颁布正式的道德准则

企业员工的基本行为规范; 合法经营且不损害公司利益; 企业道德 对消费者和客户要高度负责,提供诚实服务; 企业管理者身体力行。 准则的 四个方面

(二)聘用符合组织道德准则的人

(三)管理者以身作则的示范

? 言传身教

? 通过奖惩来建立文化基调。

5.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环境:

发挥主导作用,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以人为本,以人为善; 要以“绿色产业”为研发的主要对象; 要治理环境。 对员工:

提供安全、宽松的工作场所,保证员工的心身健康; 建立和健全激励、奖励机制;

可持续岗位培训,挑战性工作机会; 就业机会体现义务权利对称原则。

第三章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分析模式

1.早期管理思想家及其管理思想、特点?

(一)《圣经》中的一个故事

(二)亚当 · 斯密(1732~1790)(英)

组织和社会能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了工人的技巧和熟练程度 节约变换工种浪费的时间 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三)查尔斯 · 巴贝奇(1792-1871)(英)

1.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分工使生产率提高的原因 节省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

节省了学习期间所耗费的材料 节省了工序之间转移所需要的时间 重复操作、技术熟练、工作速度快 节省调整工具所需要的时间

经常从事同一工作、肌肉得到锻炼、不易疲劳 有利于改进工具和设备

2.提出了“固定工资+利润分享”的报酬制度

3.主张实行有益的建议制度,并对有益的建议给予不同的奖励

(四)罗伯特 · 欧文(1771~1858)(英)

? 认为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提高生产率,使工厂获取更多的利润

? 认为工人不是机器而是人 ? 主张对人力进行投资

? 主张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 ? 主张与工人和睦相处

早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 管理重点: ? 管理内容: ? 经验管理

? 企业管理工作主要由企业所有者承担。 ?

这一阶段,管理不被看成科学,管理思想不够系统、全面,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

2.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制定科学的工作标准(工作定额原理) 2.制订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实行职能工长制

5.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

6.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科学管理的四大基本原理: 1.建立一门严格的科学 2.科学地挑选工人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教育、训练和培养

4.管理部门和工人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友好合作 科学管理的其他原理:

5.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场“心理革命”

? 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分配上,而是要合作尽到生产最大盈余的责任;

? 双方都必须承认,对工厂的一切事情,要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经验知识。 6.科学管理理论与“人”的因素

? 对人的本性的基本认识: “经济人”假设; ? 认为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场心理革命;

? 强调的是作为“个别”的人而不是作为组织成员的人。

泰罗的主要贡献与缺陷: ?

? 主要贡献:

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

? 主要缺陷:

将人看成是赚钱的机器(“经济人”);

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侧重于低层的管理,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3.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的14项原则是什么?

劳动分工原则

权力与责任相符原则 纪律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 统一领导原则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合理的报酬原则 集权与分权

等级制度原则 (法约尔天桥) 秩序原则 公平原则

人员的稳定原则 创新意识

人员的团结原则

4.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合理-合法的权力:

就是一种按职位等级合理分配,经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并有能胜任其职责的人,依靠合法手段而行使的权力,通称职权。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性组织应当以合理—合法权力为组织的基础,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明确的分工 2.清晰的等级关系 3.详尽的规章制度

4.非人格化的相互关系 5.人员的正规选拔 6.职业定向

对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评价: 优点:

使组织内人们的行为理性化,具有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缺点:

假设的有效性

过分强调组织原则和恪守规章制度。

忽视了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三)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激发“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

结论:期望理论认为,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的动机强度是由其对完成该项工作的可能性、获取相应的外在报酬的可能性(期望值)的估计和这种报酬的需求程度(效价)来决定的。

(2)公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Adams)

该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

? 纵向比较:与自己过去投入产出率进行比较 ? 横向比较:与其他人的投入产出率进行比较 员工可能采取的办法:

? (1)采取一定行动,改变自己的收支情况.如减少业绩、怠工、泡病号、推卸工作等来减少自己的劳动投入。

? (2)采取一定的行动,改变别人的收支情况。如降低他人的收入,“自己拿不到,干脆谁也甭拿”;或增加他人的支出,“谁拿得多,谁去干”。 ? (3)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自我安慰;

? (4)在无法改变不公平的假象时,可能采取发牢骚、制造人际矛盾、放弃工作等。

(3)强化理论:哈佛的斯金纳(B. F. Skinner)

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是否重复出现。 ? 正强化:对某一行为进行肯定以促使这种行为重复出现;

? 负强化:对某一行为进行否定以修正或阻止这种行为的重复出现;

? 不强化:对某种行为不采取任何措施,既不奖励也不惩罚,这是一种消除不合理行为的策略;

? 惩罚:对不良行为给予批评或处分,弱化不良行为; ? 综合策略:对某人的不同行为采取一种以上的策略.

第七章 控制职能

1.控制职能的定义、控制职能与其他职能的关系?

(1)控制职能的定义:控制职能是对业绩进行衡量与矫正,以便确保企业目标能够实现和为达到目标所制定的计划能够得以完成。

(2)控制职能与其他职能的关系 1.控制与计划

计划是控制的基础,控制要根据计划所确定的标准来进行;

控制为计划提供信息,寻找偏差的原因,并纠正偏差或调整计划本身。 2.控制与组织

组织职能为控制职能的发挥提供了人员配备和组织结构,以及信息联系的渠道即信息系统。

控制职能对计划执行中由于组织职能的原因造成的偏差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3.控制与领导

领导职能的发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建立和控制工作的质量。

控制职能的发挥有利于改进领导者的领导工作,提高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2.怎样认识“控制与计划是一对孪生兄弟”?

(1)意指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2)只有计划和目标而缺乏控制,无从知晓事情做得如何,以及存在的问题。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保证各项活动完成不偏离组织既定目标 (3)只有控制而无目标和计划,易导致不知控制什么,怎样控制

(4)组织的计划越明确、全面、完善,控制标准越清晰,从而带来更好的控制效果,同时控制工作越科学、高效,计划和目标越容易实施

(5)计划可指定,组织结构可设计,但无控制,仍无法保证行动按计划执行,它是管理活动中的终结

3.有人说,计划就是控制,你怎样理解?

(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的筹划,控制是确保计划实施的一项管理活动 (2)控制依据计划标准,分析组织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制定纠正措施,计划是控制的起点

(3)环境变化使得重新制定计划成为必然时,控制则成为制定新计划的开始 (4)计划与控制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4.控制的基本过程

(1)确定标准

从逻辑上讲,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总是计划;

控制的标准就是计划或计划所确定的指标,应具有可考核性。 (2)衡量业绩

即要对系统运转的结果进行衡量,以找出系统实际运转的结果与预定标准之间的差异。

实际上是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传递的过程。 所以,控制系统必须是一个信息系统 (3)纠正偏差

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偏差分正偏差和负偏差; 措施:

? 1.调整原来的计划标准-针对计划不当的原因 ? 2.调整组织系统的运行-针对执行不力的原因

5.控制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各自的特点,优缺点各是什么?

(1)按控制时点不同分 1.反馈控制:把组织系统运行结果返送到组织系统输入端,与预定计划标准比较,然后找出实际与计划间的差异,并采取措施纠正差异。 特点:

? 用历史指导未来;

? 从长期看,不断的调整可使目标差越来越小; ? 从控制周期看,对偏差的纠正滞后一个周期; ? 是通过对系统的输出端进行监督和调整来控制。

2.即时控制对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把系统运行的具体情况与预定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就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特点:

? 从系统运行周期看,也是一种事前控制(相对于结果);

? 从即时控制本身看,是一种反馈控制(相对于控制的时点); ? 通过实时信息不可能做到实时控制,即时滞不可避免; ? 通过对系统运行中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调整来实现控制。

3.前馈控制:是在一项活动开始前所进行的管理上的努力,着眼于防止组织所使用的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 特点:

? 从控制周期看,是一种事前控制,即把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

? 从更大周期看,实质上也是一致反馈控制,因为要素的输入标准也是过去经验的结果;

? 有利于避免控制过程的滞后现象;

? 是通过对系统运行的输入端进行监督和调整来实现控制的。

(2)按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分类

1.直接控制:是指通过对管理者的选择和培养,使管理者能成为合格管理者,使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不犯或少犯错误,从而直接地实现控制。 ? 控制的重点:对管理者的选择与培养 ? 类似于前馈控制。

前提条件:合格的管理者可不犯或少犯错误 优点:

? 有利于职务与人相匹配;

? 减轻问题的严重程度,减少事后纠正行动的费用;

? 鼓励自我控制,可加速采取纠正措施,并使之更有效。 缺点:

? 注意:错误的性质与错误的数量并不等同。

? 合格管理者能做到少犯错误的次数,但不能保证所犯错误的性质都是微不足道的。

2.间接控制

? 是对管理者的工作结果进行检查和监督,分析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原因,然后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一种控制方法。 ? 重点:对管理活动结果的监督与调整上 ? 类似于反馈控制。 缺点;

? 费用支出很高;

? 纠正措施时间滞后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t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