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工段岗位安全标准化资料

更新时间:2023-05-05 05: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液氯工段岗位安全标准化资料

一、需要悬挂的资料

(一)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工段长安全职责

1.1 在车间主任领导下,对液氯工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2 组织工段职工学习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标准;

1.3 严格执行压力容器操作的有关规定;

1.4 严格执行公司及车间各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并督促检查本工段执行情况;

1.5 组织工段级安全教育经常性的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做好新入厂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作业,特种作业操作必须持证上岗。

1.6 坚持每日进行安全检查,制止—切违章作业行为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上报领导,同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做好记录;

1.7 搞好本工段的安全生产准备工作,组织安全装置、设施、器材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保证齐全完好;

1.8 督促和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劳保防护用品和防护器材;

1.9 参加和协助事故调查、分析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组织好本工段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演练;

1.10 配合车间搞好安全活动,保证本班组活动质量,使其真正达到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

1.11 严格作业票证制度,落实作业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1.12 认真填写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活动以及安全例会等记录。

2、制冷班长安全职责

2.1 组织班组成员学习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

2.2 组织班组级安全教育,教育班组成员遵章守纪,杜绝违章行为,协助工段长对新入厂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教育、考核;

2.3 定期组织班组安全活动,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违章指挥,并制止-切违章作业行为,落实本岗位特种作业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2.4 检查岗位工艺指标及各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做好设备和安全设施的巡回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2.5 坚持进行岗位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并报告工段长。发生事故后要立即报告,并及时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参加事故调查、分析,落实防范措施,定期组织本班组成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和演练;

2.6 协助工段长搞好防护器具、安全装置和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完好;

2.7 监督检查本辖区非化工工种作业人员的作业,维护正常生产秩序;

2.8 督促教育班组成员合理使用劳保用品,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材。

3、岗位操作工安全职责

3.1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厂规厂纪;

3.2 必须熟悉冷冻岗位的工艺流程,掌握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3 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本岗位的《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技术规程》,保证生产装置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3.4 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技能,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5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3.6 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对氨储槽、冷凝器、冷冻机等设备进行检查,确

保各压力、温度、电流、电压、报警等仪表控制装置在有效期内并保证其灵敏、准确、可靠,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其他不安全因素,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事故。如发生事故,要立即向上级报告,保护现场,做好记录;

3.7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技术练兵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3.8 认真维护保养分管的设备,防护、消防器材,发现缺陷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3.9 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维护保管好各自分管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护器材和消防器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10 熟悉掌握氯气、氨气的物化性质,学会防护和卫生急救方法;

3.11 严格执行压力容器操作的有关规定;

3.12 严格作业票证制度,落实作业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3.13 认真填写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活动以及安全例会等记录。

4、充装班长安全职责

4.1 在工段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充装班的安全生产工作;

4.2 组织班组成员学习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

4.3 负责对新工人进行班组级安全教育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定期对班组成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确保安全生产;

4.4 严格执行公司、车间各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充装、行车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督促检查本班组执行情况;

4.5 搞好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准备工作,组织安全装置、设施、器材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保证齐全完好,督促和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劳保防护用品和防护器材;

4.6 参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工作;

4.7 参加和协助事故调查分析,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组织好本班组事故应急预

案的培训和演练;

4.8 参与氯气涉外抢险的处置工作;

4.9 严格遵守公司有关液氯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

4.10 配合车间搞好安全活动,保证本班组活动质量,使其真正达到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目的;

4.11 严格作业票证制度,落实作业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4.12 认真填写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活动以及安全例会等记录。

5、检查员(充装前、后)安全职责

5.1 负责包装钢瓶的抽空、检验工作;

5.2 对不合格钢瓶立即交气瓶检验站处理,对暂不能处理的,要做好标示,以免发生错装;

5.3 对检验合格的钢瓶,及时粘帖检验合格证标签;

5.4 检验充装相关的设备是否完好,充装程序是否正确;

5.5 检查充装现场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5.6 对充装后的钢瓶进行全面检查和复检。充装后的钢瓶合金堵是否有泄漏现象,瓶体有无变形,是否有安全标签,安全附件是否齐全;

5.7 发现异常立即处置并报告;

5.8 配和气瓶事故预案演习并积极参与事故抢险工作。

6、充装人员安全职责

6.1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厂规厂纪;

6.2 必须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掌握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6.3 参加安全教育培训,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技能,持证上岗;

6.4 认真进行交接班制度,交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6.5 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6.6 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其他不安全因素,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事故,如发生事故,立即向上级报告,保护现场,做好记录;

6.7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练兵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6.8 认真维护保养设备,发现缺陷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6.9 正确使用、定期检查、妥善保管各种劳动防护用品、防护器材和消防器材;

6.10 自己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同时,向领导报告;

6.11 严格执行液氯钢瓶九项不充装规定,严禁对未经检验合格的钢瓶进行充装;

6.12 充装过程中,加强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应正确分析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处置,自己无法处理的应立即向领导报告;

6.13 认真填写充装记录,原始记录,严禁超装;

6.14 充装完毕后。仔细检查,严禁泄露,杜绝误操作。

7、复称人员安全职责

7.1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厂规厂纪;

7.2 必须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掌握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7.3 参加安全教育培训,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技能,持证上岗;

7.4 认真进行交接班制度,交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7.5 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7.6 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其他不安全因素,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事故,如发生事故,立即向上级报告,保护现场,做好记录;

7.7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练兵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7.8 认真维护保养设备,发现缺陷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7.9 正确使用、定期检查、妥善保管各种劳动防护用品、防护器材和消防器材;

7.10 自己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同时,向领导报告;

7.11 复秤前,必须检查衡器,确认后方可使用;

7.12 复称时,必须执行换人换衡器的规定;

7.13 复称时,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充装班长或工段长,情况严重的可直接向有关领导报告。

8、起重工安全职责

8.1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厂规厂纪;

8.2 必须熟悉起重岗位的操作规程,熟知起重岗位及电解岗位所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8.3 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技能,操作人员必须特种作业证方可上岗;

8.4 启动起重设备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8.5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8.6 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其他不安全因素,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事故。如发生事故,要立即向上级报告,保护现场,做好记录;

8.7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技术练兵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8.8 认真维护保养分管的设备,防护用品、消防器材,发现缺陷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搞好安全文明生产;

8.9 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维护保管好各自分管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护器材和消防器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8.10 工作前必须戴好安全帽,严格检查电器、刹车、限位、导绳器及绳索等是否完全可靠,不准超负荷使用;

8.11 起吊工作时,禁止任何人员在吊装或吊臂下停留或通过。

8.12 自己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同时向领导报告。

(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液氯冷冻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1氨贮槽、冷凝器、螺杆冷冻机氨油分离器等压力容器应装安全阀,其放空阀门要有安全措施。

1.2冷冻机开车前应先认真盘车检查,严禁带负荷启动。

1.3冷冻机开、停车、加减量必须根据调度员的指示进行,防止用电负荷过高,引起配电跳闸。

1.4冷冻机进行维修必须置换,现场必须设置轴流风机,不得撞击,严防中毒和发生着火事故。

1.5要确保各压力、温度、电流、电压、报警等仪表控制装置在有效期内,并灵敏、准确、可靠。

1.6水压、油压保持正常,有关管线要畅通。

1.7严格控制润滑油的油位及加油量,确保冷冻机各部件供油正常。

1.8氯气液化应严格控制指标,原氯纯度>95%、含氢<0.4%、含水<0.04%;废氯含氢<3.5%;液氯纯度>99.6%、含水<0.04%;原氯废气压力<0.2Mpa。

1.9液氯计量槽温度-25~-30℃,计量槽液位不得超过80%。

1.10操作时佩戴好工作服、耐酸碱手套、准备好防毒用具(氨用、氯用),以备

泄漏时使用,使用前应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

1.11操作间、厂房内氯气含量不得超过1mg/m3,氨气含量不得超过30mg/m3。

1.12液氨系统严禁任何火种进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严禁设备泄漏和外来人员出入。动火要严格手续审批,须清洗、置换合格,并盲板隔绝,方可办理动火手续,并且要有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督完成。

2、液氯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1液氯包装前包装人员检查地衡器准确度,检查钢瓶,无缺陷和异物,充装钢瓶必须为气瓶检测站检测合格的钢瓶。

2.2严禁超装,1吨瓶误差在正负10Kg,充装后必须复验充装量,入库前就应有产品合格证。

2.3重瓶、空瓶分类放置,严禁露天存放,严禁油类、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存在附近,重瓶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2.4三氯化氮排放时,浓度不得超过≤40ppm,精盐水中无机铵含量≤1mg/l时,汽化器可10天排污一次,随着无机铵含量升高,相应的排污周期缩短。

2.5三氯化氮是一种敏锐的爆炸物质,在液氯中具有富集效应,排污时应谨慎,操作不得砸、撞击管道和排污罐。

2.6为防止氯气中毒、冻伤,必须备有防毒用具,并定期检查,谨防失效,对中毒者及时性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用冷的东西放在喉部或胸部,使其安静,或喷雾吸入0.2~0.5%苏达水及2%的硫代硫酸钠溶液,重者送医院。

2.7严格控制各项操作指标,杜绝跑、冒、滴、漏,室内要有良好通风,严格动火制度。

2.8压力容器必须设有专用安全阀,并定期效验、检修、检查,设备严禁撞击、敲打。

2.9液氯汽化时严禁用蒸汽加热,加热水进口温度不得超过45℃,液氯汽化器压力不得超过

1.0Mpa,汽化器中液氯不得超过容积的80%。

2.10充装时应控制的指标:充装压力:≤1.0 Mpa、钢瓶充装系数:1.25mg/L。

2.11严禁氯气接触油和油脂物质,严禁用酒精清洗氯气管道,严禁使用橡胶垫作为氯气设备或管道处的连接垫料。

2.12行车运行时下方严禁站人、穿行。

(三)正常开停车程序

1、正常开车

1.1 启动凉水塔装置,打开制冷机、氨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阀门使冷却水畅通。

1.2 打开氨冷凝器气氨进口阀门、液氨贮槽进口阀门、冷凝器与液氨贮槽平衡阀门。

1.3 打开高压机回流阀门,将负荷调节器调到最低后盘车2~3周。

1.4 启动电机。待其运转正常后,关闭回路阀,打开出口阀。同时,注意油压,根据中间冷却器的压力和液位,慢慢打开进气阀门。同时,注意汽缸里的声音及结霜情况(如有敲击声和汽缸结霜,要立即关闭进气阀),根据中间冷却器压力情况调节负荷调节器。

1.5 待中间冷却器压力达到要求时,开低压机运行。开低压机前,打开低压机回路阀门,将负荷调节器调到最低小后,盘车2~3周。打开低压机出口阀门,启动电机待其动转正常后,根据蒸发器压力慢慢打开进气阀门,同时,注意油压,注意汽缸里的声音及结霜情况(如有敲击声和汽缸结霜,要立即关闭进气阀),根据蒸发器压力情况调节负荷调节器。

1.6 高、低压机全部运转正常后,再开启液氨贮槽上的充氨总阀。根据中间冷却器、蒸发器液位情况缓慢开启中间冷却器充氨阀和蒸发器充氨调节阀。根据低压机的进口压力开启汞柱直角阀门,观察进口压力情况并记录开车时间。

1.7 每小时记录一次低压机进气压力、排气压力、进气温度、排气温度、中间冷却器压力、高压机进气压力、排气压力、进气温度、排气温度、蒸发器温度和压力,高低压机的油压和液位。

2、正常停车

2.1关闭液氨贮槽总充氨阀,及中间冷却器充氨阀和调节阀,停止充氨。当低压机进口真空度为40mmHg时,即先停低压机。停低压机前,调节负荷调节器至最小后关闭汞柱直角阀门、低压机进口阀,当把低压机进口阀门关闭时,立即按电机停止按钮。当机器运转缓慢时,逐渐关闭排气阀门,当机器完全停止运转后迅速将排气阀关闭。同时打开回路阀门,回气后再关闭回路阀门,以保持进排气口压力的平衡。

2.2 当中间冷却器的压力降至0.25Mpa时即可停高压机。停高压机前,先把负荷调节器调到最小,再关闭进口阀门。当进口阀门关闭时,立即按电机停止按钮。当机器运转缓慢时逐渐关闭排气阀,当机器完全停止运转后迅速关闭排气阀,同时打开回路阀,回气后将其关闭,以保持进排气口压力的平衡。

2.3 待液氨贮槽的液位恢复正常后(一般停车后15分钟)停止向氨冷凝器和压缩机供水,在冬天为了避免冷凝器和汽缸冻裂,应将里面所有的水放掉。

2.4 一般情况下,序号“2.2”里的阀门可不关闭。

(四)可能发生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

1、意外触电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a.切断电源开关;b.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c.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

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2、氯气泄露

迅速撤离泄露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小泄露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人员进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化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合理通风,避免乙炔、松节油、乙醚等物质接触,切断电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或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浠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

3、氢气泄漏

工作现场密闭操作,严禁烟火,高浓度环境中佩戴正压式呼吸器,迅速撤离至上风处,切断火源、气源,抽排或强力通风。

4、液氯泄露处置

4.1警戒区域划分与疏散群众。

发生氯气泄漏时,救援人员应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用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氯气,妥善处理漏气容器。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当地政府,并迅速将泄漏污染区人员撤离至上风处安全区域进行隔离,泄漏程度较轻时,应隔离150—450米;泄漏程度严重时,应隔离

450—1000米。在组织群众撤离时,没有足够防毒面具的情况下,可用湿毛巾捂住眼睛和呼吸道,撤离到上风和侧风方向,禁忌顺风跑。如果皮肤接触了污染物,组织洗消队,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果是在室内,应迅速从污染环境撤离,中毒人员最好用担架抬走,减少体力消耗,并集中起来观察,安静休息,注意保温。对呼吸困难的,千万不能做人工呼吸,否则会加速肺水肿的形成,最好用呼吸机或吸氧,观察24小时,如果没有问题可以离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做胸透,防止肺水肿发生。

4.2处置行动。

处置行动切记要在情况侦察清楚下,能够处置方可实施。一是排险要分为若干战斗小组,设立几道防线,减小泄漏物侵犯半径。进入内部接近罐体进行堵漏和用雾状碱水流(小苏打水)稀释氯气成第一道防线;用苏打水喷雾掩护第一小组人员和稀释扩散的氯气并对深入毒区人员进行撤出后的洗消,形成第二道防线;负责共水和器材保障、现场摄像、1000米范围内警戒等任务的外围成第三道防线;二是任务明确后,各组展开行动。现场指挥部要确定一整套排险方案,即排险人员数量(含工程技术人员),个人防护(佩戴空气呼吸器、着全封闭重型防化服)携带堵漏工具对罐体进行堵漏,切断毒源和稀释,关键要做好阶梯式掩护不间断。特别是进入内部侦察后发现罐体泄露压力非常大,泄露口和泄露量也很大,根本没法接近罐体堵漏和倒罐转移也无法实施时,应采取在中和碱水的掩护下,将石灰泥盛满泄漏罐体漏口1-2米厚(可根据泄漏口和泄漏量确定需要的石灰),使氯气泄漏量中和后减小,在用碱性雾状水中合排空处置法,直到气体泄漏完毕。在实施排空中和时必须转移与之反应的化学物品,严密监控氢气站,用状水隔离,防止形成爆炸气体。

4.3在处置氯气泄漏事故时,应注意的事项。

(1)空气呼吸器面罩必须达到适合个人密闭标准。如我们在熟悉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单位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防护装备,为处置小型泄漏准备。在一次处置泄漏过程中,有3名工人带着空气呼吸器中毒,经查找原因发现佩带的呼吸器面罩不严密所制。

(2)严禁在现场边缘充装空气呼吸器钢瓶,严禁参战人员饮用食物。

(3)化学中和的石灰水或稀释水要妥善处理防止公害。

(4)接近罐区或有毒区域使用过的器材,必须在洗消浸泡后过24小时使用。(文章来源环球聚氨酯网)

(5)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时,疏散污染区居民切忌惊慌,应向上风向地区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到达安全地带要好好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恶化病情。

(6)一旦发生突发性氯气中毒事件时,不要惊慌,一定要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操作,要在政府统一指挥领导下,封锁现场,侦察、检测、处理事故源。首先,要疏散受污染地区的居民,(尤其是下风向的居民);其次,事故地区的医疗卫生单位要立即动员,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到中毒抢救和治疗中;再次,要做好新闻报道和卫生宣传工作,以安定人心,保持社会稳定,使抢救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本岗位有毒有害因素告知牌

1、液氯

1.1分子式:Cl2危险性标志:有毒气体

1.2危险性理化数据:

1.2.1 熔点:-101℃

1.2.2沸点:-35.05℃

1.2.3溶解性:易溶于水、碱液

1.2.4.相对密度(水=1):1.47

1.2.5.相对蒸气密度(KPa):638.4(20℃)

1.2.6.爆炸上限(V/V):无资料,下限(V/V):无资料

1.3危险特性

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能与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多种化学品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物质。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1.4接触后表现

吸入:轻者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气肿;重者发生肺气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入眼:眼红、流泪

皮肤接触:致灼伤、急性皮炎,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1.5现场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入眼: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1.6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好像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戴面罩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抽烟、进食饮水,工作后沐浴更衣,卫生习惯良好。进入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需有人监护。

1.7泄露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露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小泄露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人员进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化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合理通风,避免乙炔、松节油、乙醚等物质接触,切断电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或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浠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

2、液氨

2.1分子式:NH3 危险性标志:有毒气体

2.2危险性理化数据:

2.2.1 熔点:-77.7℃

2.2.2沸点:-3

3.5℃

2.2.3闪点:无意义

2.2.4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2.2.5.相对密度(水=1):0.82(-79℃)

2.2.6.相对蒸气密度(KPa):506.62(℃)

2.2.7.爆炸上、下限(V/V):27.4—4.1

2.3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4接触后表现

吸入:刺激眼和呼吸道;

食入:消化道灼伤;

入眼:引起灼伤。

2.5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不少于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

2.6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戴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

2.7泄露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露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水机送至水浠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蓄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使用。

(六)工艺流程图

(七)主要工艺参数控制指标

原氯纯度>95%;含氢<0.4%;含水<0.04%;

废氯纯度45~65%;含氢<4%;含水<0.04%;

液氯纯度>99.6%;含水<0.05%;

原氯废气压力<0.2Mpa;

二氯废气压力0.06~0.1Mpa;

CaCl2溶液溶液温度-27~-35℃,比重1.28~1.286(15℃时)

计量槽温度-25~-30℃;计量槽液位不超过80%。

(八)本岗位主要安全管理制度

液氯安全管理制度

1、总则

1.1目的

为了切实加强液氯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根据《氯气安全规程》、《工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山东省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运输、贮存、使用液氯或氯气的安全管理。

2、通用安全

2.1在生产、经营、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氯气安全规程》、《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列》、《气瓶安全监察规

程》、《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山东省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化工安全生产41条禁令》等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公司有关的规程和制度。

2.2氯气生产,使用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必须向公安、卫生、环保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建设。

2.3氯气生产,使用的厂房、库房建筑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4氯气生产、使用场所的卫生和环境条件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有类规定。

2.5氯属于剧毒物质,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氯气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2.6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的管理及操作人员,应懂得氯气物理化学性质、中毒原理急救方法,并掌握救援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2.7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现场,应配备足量的抢修防护器材,并定期检查和保养。

2.8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2.9液氯储槽区的设计,应满足紧急情况下可封闭的条件,同时配套事故氯气吸收处理装置。

2.10生产、使用氯气的作业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报警仪,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

2.11液氯、氯气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必须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程》有关规定。

2.11.1氯气系统管道必须完好,连接紧密,无泄漏;

2.11.2氯气设备和管道外的连接垫料应选用石棉板、石棉橡胶板、氟塑料、浸石墨的石棉绳等,严禁使用橡胶垫;

2.11.3定期清除滞留在设备和管道内的反应生成物,消除堵塞;

2.11.4氯气设备中,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

2.11.5汽化器、贮罐等必须装有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必须保持灵敏、好用。

2.12设备管道检修时,必须执行公司《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即切断物料来源和传动设备电源,泄压、放尽物料、气体置换和气体分析合格,办理相应作业手续,检修时设专人监护。

2.13液氯钢瓶的管理,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2.14销售液氯时要向用户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2.15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液氯。

2.16液氯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对工艺、操作环境发生较大改变的要适时进行风险评价,并采用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3、生产安全

3.1液氯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标准,其中纯度≥99.6%(v/v),含水≤0.04%(w/w).

3.2氯气总管含氢≤0.4%。氯气液化后尾气含氢应≤3.5%,电解化验室每2个小时测定一次,生产不正常时增加检测频次.

3.3液氯的充装压力不得超过1.0Mpa。

3.4液氯的气化输送只允许用水加热液氯气化器,不准使用蒸汽直接加热。

3.5液氯贮槽、液氯汽化器充装量不得超过全容积的80%。

3.6液氯贮槽、汽化器要定期排污,并分析Ncl3含量,液氯中Ncl3含量严格控制在5 0ppm/l以内。

3.7为防止氯压机动力电源断电,造成电解槽氯气外溢,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3.7.1配备电解直流电源与氯压机动力电源的联锁报警装置;

3.7.2配备氯压机出口氯气连锁阀门;

3.7.3在电解槽与氯压机之间,设有通往事故氯管道。

3.8氯气设备、管道和阀门安装前要经清洗、干燥处理,严禁用烃类和酒精清洗,氯气阀门要逐只做耐压试验,并留有记录。

4、充装、贮存和装卸安全

4.1液氯安全充装

4.1.1液氯钢瓶安全充装

4.1.1.1液氯充装只允许充装公司自有气瓶,液氯槽车除外。

4.1.1.2充装计量衡器(最大称量值应为常用称量的1.5—3.0倍),衡器的检验由具有计量器具检验资质的检测单位每三个月检验一次。

4.1.1.3充装前必须由专人对钢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充装。

4.1.1.4充装系数为1.25千克/升,严禁超装。

4.1.1.5充装后的钢瓶必须复验充装量。两次称重误差不得超过充装量的1%。复磅时应换人,换衡器。

4.1.1.6充装后的钢瓶应逐只检查,发现泄漏或其他异常,应妥善处理。

4.1.1.7充装原始记录要完整,内容至少应包括:气瓶编号、气瓶容积、实际充装量、包装前后检查者,充装者和复磅人姓名或代号;充装日期、记录应妥善保存、备查。

4.1.1.8入库前应挂贴产品合格证、验瓶合格证、合格证必须注明:瓶号、容量、重量、充装日期、充装人和复磅人姓名和代号;挂贴安全标签,安全附件齐全后方可入库。

4.1.1.9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瓶,严禁充装:

A漆色、字样和气体不符合规定或漆色字样脱落,不易识别瓶内介质的;

B钢瓶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

C新瓶无合格证;

D超过技术检验期限;

E瓶体存在明显损伤或缺陷,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

F瓶阀和螺塞(丝堵)上紧后,螺扣外露不足三扣;

G瓶体温度超过40℃;

H瓶内无余压;

4.1.2液氯槽罐车的安全充装

4.1.2.1充装前必须有专人对槽罐车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完好,按规定进行气密性试压后,方可充装。

4.1.2.2槽罐车充装系数为1.20千克/升,严禁超装。

4.1.2.3充装前应采用汽车衡核验罐车的重量。

4.1.2.4充装前后和复验的重量均应登记,作为使用期中的跟踪档案。

4.1.2.5充装后按规定填写充装记录。

4.1.2.6罐车有以下情况时,不得充装:

a液氯汽车罐车证件(包括合格证、驾驶证、危化品运输证,押运证等)不全。

b新罐车无合格证;

c超过技术检验期限(包括车辆行驶部分);

d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

e 车辆行驶部分或罐体部分有缺陷不符合规定;

f罐体温度超过40℃;

4.2液氯的贮存安全

4.2.1液氯钢瓶的贮存安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t1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