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5—10)

更新时间:2024-01-24 07: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和作用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教师、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到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非职业化兼职教师存在于原始社会的非形式化教育中,是指既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又不专门从事教育的人;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古代学校教育之中,是指专门从事教育工作但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培训的教师;专业化专职教师存在于大机器生产时代的现代教育之中,是指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

直到20世纪中叶以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才被普遍认可。1966年10月,国际劳动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设》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 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2.教育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使之成为社会的一员。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与指导他们主动地、有效地学习,把外在的人类文化精华内化为个体的身心发展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教师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1)搞好教学工作。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由此决定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教学,首要任务是教学任务。

(2)做好思想品德的工作。教师通过教学、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3)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 (二)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着,他们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l选择人类的文化精华,并将之刻画在年轻一代身上,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和丰富。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现代社会,影响年轻一代品格形成的因素很多,但学校起着关键性作用。加里宁称教师是“人

1

类灵魂的工程师”。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人类自身的发展从不成熟到逐步走向成熟,从不完善走向完善,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育。教育使人的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二、教师的角色和劳动特点 (一)教师的角色

教师的职业性质和作用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多样化,而且教师的角色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当今中国教师除了扮演一般角色,在新课改过程中还要承担新的角色。

1.教师的一般角色

教师的一般角色是教师在任何时代都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

(1)传道者。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传统、价值观念的使命,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教师要把人类社会突践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解除他们学习中的困惑。

(3)榜样。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向师性特点,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为人之道和处世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榜样。

(4)管理者。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

(5)朋友。中学阶段的学生希望教师把自己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与他们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新角色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新角色有: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教师的促进者角色表现在: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要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中把握新变化,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

2

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不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幸福的源泉。

(3)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还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①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改变学科本位论的观点;②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课堂实践中不断增值、丰富和完善;③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因为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本土化和校本化课程的开发能力。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是由教师劳动目的和劳动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劳动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受教师影响外,还受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极为复杂的关系,从而使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在于,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有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识基础、能力倾向和兴趣爱好;问时他们又是发展中的人,身心诸方面处于迅速变化时期,这也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千篇一律,应因材施教、灵活多变。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并能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一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二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教师的职业责任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表述,教师的言行所反映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与人交往中体写的精神态度、交往方式和礼节规范,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劳司的示范性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注意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和榜

3

样。

3.系统性教师劳动的系统性由教育的系统性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的。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系统工程,是由多位教师、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司生的发展的工程;同时,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任何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因素都不能独立地完成培养人的工程。

教师劳动的系统性表现在,学生的发展是由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从纵向看,这个过程是由不同阶段的教师、家庭和社会等因素连续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横向看,学生的发展是由不同分工的教师互相合作、集体协作的结晶,也是教师、家庭和社会相互支持、共同影响的结果。E教师劳动和系统性要求教师具有合作意识,发挥主导作用。

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的权利是以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基础,围绕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有的利益。教师的权利是得到法律的许可和保障的,具有不可侵犯性。

教师的权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各种权利;二是作为教师所享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六方面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履行六个方面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

4

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道德素质

教师除了要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外,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我国普通中小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中。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做到:(1)依法执教,严谨治教。教师要增强法制和政策观念,自觉遵守法规和纪律,增强教师职业意识,正确理解教育目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艺术。(2)爱岗敬业,廉洁从教。教师要充分认识教育工作、教师角色的价值和特点,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正确处理教育事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坚守高尚的情操,廉洁奉职,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

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热爱学生,教师必须做到:

(1)全面关心学生。全民关心学生意味着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以感情亲疏、个人好恶和学生品德优良为热爱学生的依据,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它的智力水平允许的最优化的发展;也意味着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所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民发展。

(2)尊重和信任学生。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人格。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③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经过教育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3)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本身也是一种尊重。

(4)理解和宽容学生。教师耍了解学生的特点,理解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给他们反思和纠正不良行为的机会。

(5)解放和放飞学生。给学生时间、空间和权利,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下创造性地学习、自由地生活。

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5

现代学校中,培养年轻一代的任务,不可能由一位教师独立完成,而是依靠教师集体以及家长、社会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团结协作精神,必须做到:(1)善于与同事合作。(2)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1)加强修炼;(2)言行一致。

(二)专业素养 1.教师专业知识素养 (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教师要具备广播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原因是:①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科学技术呈现综合化的趋势。②当代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③学生获取l知识的渠道增多,问题意识增强。④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只有博古通今,教师才能够以渊博的知识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能在学生中1树立更高的威信,才能将自己的影响更多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去。

教师应具有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 (2)精深的学科知识

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1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科l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应达到“化”的程度,即将学自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才能够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讲课,才能够吸引l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极为艰辛的工作。教师要想增强工作的自觉性,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科学的方法,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

2.教师专业能力素养教师除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深刻的思辨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应变力等一般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以下特殊能力:

(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

6

特点和品质。其次,教师要具备分析和预测学生发展的能力。再次,教师要具备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

(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组织教学的能力,包括编制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运用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和编写补充教材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能力等。

(3)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有赖于语言传播,高尚的情操、圣洁的灵魂也需要语言表达,因此教师需要有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体态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使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并具备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

(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①计划能力。②组织实施能力。③协调能力。④常规管理能力。⑤思想工作能力。

首先教师要具有计划能力,即根据学校安排和班级的实际,确定班级教育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的能力;其次,教师应具有组织实施的能力,即按既定的计划,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第三,教师应具有协调能力,即调节和处理集体内部、集体与集体之间各种矛盾的能力;第四,教师应具有常规管理能力,即对学生班级进行日常管理的能力;第五,教师应具有思想工作能力,即对学生的思想情况、特点、动机及其历史进行分析的能力,以及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启发、引导的能力。

(6)较高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在很短的时间内灵活、巧妙地处理问题的能力。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偶发性事件,这需要教师能够运用教育智慧,迅速作出判断和决策,妥善处理各种偶发性事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

(7)教育科研能力。新课改条件下,为实践好研究者角色,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科研能力。

(三)个性素养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诸如热情乐观、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善于交际、乐于助人、团结合作、公平客观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7

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从客观上来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主观上来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

(一)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

(1)加强教师教育。①建立一体化和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体系。一体化,首先指职前培养、人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其次指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最后指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②要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包括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理论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强化实践性课程;整合课程内容。

(2)制定法律法规。我国于199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国家颁布《教师资格条例》。

(3)提供经济保障。

(二)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1)善于学习。作为教师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教育教学的要求,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明确教师自身的角色和定位。

(2)恒于研究。通过科研,我们可以发现规律,根据规律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3)勤于反思。反思是人类个体或群体以自身为对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积极的和仔细的审视与思考的活动。通过反思,既可以总结经验、坚定信念,也可以发现问题、完善自己。不仅要反思自己的言语、行动,而且要反思自己的经验和思想。

(4)勇于实践。首先要有实践的意识和勇气,及时捕捉机会,将自己新颖的想法转化为实践的行动;其次要讲实践的方法,对新想法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行动方案,然后进行实践。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1)学生是人。教育活动中学生首先作为人而存在,学生是人,包括以下含义:①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②学生是具有思想情感的个体。③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2)学生是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需要的人。表现在: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②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③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2.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8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特殊性表现在:①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③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权利和义务

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受教育权、人身权。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其核心精神是维护青少年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包括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元歧视原则。

(一)学生的主要权利

1.受教育权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1)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是指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人学接受义务教育并受满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学校和教师不能随意开除学生。

(2)学习权是指学生有权利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诸如昕课、作业等的权利。

(3)公正评价权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等进行公正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学生成绩档案中,在毕业时获得相应的学业成绩证明和毕业证书的权利。

中小学生受教育权实现义务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社会和家庭、学校和教师等。

2.人身权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为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学校和教师应尽到特殊的保护责任。

(1)身心健康权。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禁止向学生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2)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3)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剥削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4)隐私权。学校和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私人、不愿或不便让他人干涉的、与公共利

9

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不被他人所知的权利。

(二)学生的义务

学生作为法律的主体主要应尽的义务有: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3)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三、学生的时代特点

我国中小学适龄儿童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具备的积极的心理特点有: (1)智力发展水平较高。

(2)进取心较强。独生子女较强的进取心体现为好胜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优越感较强。

(3)求知欲强,兴趣广泛。 (4)思想活跃。

独生子女比较明显的消极的心理特点有: (1)自我中心。 (2)依赖性强。 (3)心理承受能力差。 (4)娇气十足。

第二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师生关系概述

关于师生关系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一)教师中心论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主要观点是学生的成长完全依仗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

(二)学生中心论

以杜威为代表,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学生转。

教师中心论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实践中

10

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以致难以到达预期的效果。学生中心论则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对象这一基本事实,结果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辩证统一师生关系 (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教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选择内化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互动并不是单向的传输过程,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应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关系。

(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11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合义

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内涵:(1)课程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汀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课程规定了各门学科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二、课程的类型

按设计形式分类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按各种不同的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学科课程有助于系统传授人类的文化精华,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不足之处是忽视学生的需要,脱离学生的经验,也容易忽略社会的现实需要。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按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设的,是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必修课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保证社会和国家对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选修课程是指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又可以分为限定性选修课程和非限定性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按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型课程是必修课程。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上。拓展型课程往往是选修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态度与能力。

按课程的制定者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行政机关。地方课程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学校自行研究开发的课程。

按课程的呈现状态,课程可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课程的综合程度,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的内容呈现方式,将课程划分为知识课程和经验课

12

程。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现代的学校课程必须反映现代社会发展程度对人的要求以及内容、手段的更新变化。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课程内容反映各门科学中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概念。

(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四、课程理论的历史与现状 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

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斯宾塞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之中。 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提出了课程研究的“活动分析法”。拉尔夫·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在此书中提出编制课程四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现代比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张课程的基本内容应是人类文化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其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布鲁纳和施瓦布。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为基础来编制课程。具体又分三个流派,即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课程论。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应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布莱梅尔德和巴西学者弗莱雷。

13

第二节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课程结构的编制,即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在我国课程设计涉及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面。

一、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含义与意义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2.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

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课程设计者根据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确立培养目标,选择教育教学内容,确定学科顺序和课时比例。

3.课程计划的构成

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4.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

(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

(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 5.课程计划对学校的意义与要求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要求学校领导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具体要做到:(1)开足开齐课程。(2)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3)认真监督和及时评价课程计划的

执行情况。

6.课程计划对学校的意义与要求课程计划也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要求教师做到:(1)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2)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3)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4)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教学、

14

教育工作。

二、课程栋准

课程标准,即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我国从2001年开始,以课程标准取代原来使用的教学大纲概念,但与原来颁布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相比较,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制定了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2)课程功能发生了变化。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3)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课程标准关注教学的全过程。(4)课程管理发生了变化。选择余地和空间都比以往大大增加。

课程标准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内容。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需要做到:(I)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三、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具体看来:(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2)新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 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剧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的作用有:(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

教材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基础性。(3)注意适用性。(4)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5〉表达确切。(6)强化联系性。

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形式。直线式即一门课程的内容按一定的系统排列,后面不重复前面的内容。螺旋式即一门学科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重复出现,逐步扩大、加深。

教科书的编排要求是:(1)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

15

再组织。(4)教材

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2)教科书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和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3)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4)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适度,便于携带。

教科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1)整体把握教科书。(2)重点设计教科书。(3)充分利用教科书。(4)及时引进新知识。(5)适当补充乡土材料。(6)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四、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条件性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是:

(1)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的发展的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活动。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以及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得各种课程资源。

(3)开发实施条件。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种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

(4)研究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5)鉴别校外资源。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资源数据库。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特别应该关注以下几种课程资源:

(1)教师。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其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2)学生。在开放的时代,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理解

16

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利用学生不同的探索经历,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问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第三节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①可传播性,即向各地学校推行的程度。②可操作性,即使用时的方便程度。③和谐性,即与流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之间的一致性程度。④相对优越性,即相当于原有课程而言新课程的长处。

(2)交流与合作。课程编制者和实施者、实施者和实施者之间经常交流,并能达成如何实施的共识,对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3)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各级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课程计划的实施负有领导、组织、安排、检查等职责。首先,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做好教师实施课程的动员。其次,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新课程的实施。

(4)教师的培训。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最直接的参与者。新的课程计划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形成新课程的理念,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方法。

(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新的课程计划的实施,需要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如国家和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

二、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课程评价的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1)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2)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4)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课程评价常用的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17

“评价原理”可以概括为七个步骤:(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说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课程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在这四个步骤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其他所有步骤都围绕目标而展开。

目标模式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见效,所以在很长时间在课程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它只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因素。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的。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et evaluation)四个步骤。

CSE评价模式的实施步骤为:(1)需要评定。(2)方案计划。(3)形成性评价。(4)总结性评价。

无论评价者采用何种评价模式和技术,课程评价的基本步骤主要有:一是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二是搜集信息;三是组织材料;四是分析材料;五是报告结果。

第四节 我国当前中学的课程改革

一、我国当前课程改革概况

我国当前的基础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第八次规模较大的课程改革,它是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90年代深化的基础课程改革的继承、发展与超越。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悦,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已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了实验和实施。2003年3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高中各科的《课程标准》,并从2004年秋季开始,启动高中新课程。

二、新课程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因而是带着经验进教室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促进学生理解而教;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

18

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以加德纳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主要有9种:言语或语言智能、逻辑或数理智力、视觉或空间智力、音乐或节奏智力、身体或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生存智力。

三、我国课程改革筒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

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瓢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

(1)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重建高中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2)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

19

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发展功能。

(3)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

(4)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5)完善校本评价,优化外部评价,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

(6)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的课程自主权,使课程改革基于每一所学校的成功、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四、中学课程设置

《纲要》明确要求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初中课程设置

我国初中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是:

1.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普及性指义务教育的课程要面向每个学生,其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确保每个学生能达到国家的基本质量要求;基础性是指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性的,体现国家对每个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发展性是指课程应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自主、全面和持续发展提供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各种必备的能力。

2.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指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均衡地发展。综合性是指学科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密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选择性是指学校课程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整体”是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联合和交互渗透,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整合起来产生合力,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

20

应,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一贯”是指将各类课l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

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我国课程结构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学校开发的必修课,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占6%-8%。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较其他学科更为突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的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巧功包括两部分内容:指定行与非制定性内容。指定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四大领域。非指定性内容是由各地区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内容。

研究型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师,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学习领域。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信息伦理。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的重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高中课程设置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是: 1.符合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时代性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水平,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又要根据时代发展需

21

要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

基础性是指在课程内容上精选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热情和愿望,积极探索的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选择性是指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进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以分科为主设置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1)学习领域。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设置学习领域是为加强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强化课程的整合。这既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又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科目。学习领域下设科目。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所有科目都由国家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规定学生学习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3)模块。模块是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它以科目内容为基础,遵循学科逻辑,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模块的设立是高中新课程非常重要的特色,它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之间的矛盾,便于学校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课程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通过必修课程的设置和基础学分的规定可以确保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弹性学分的规定,可以确保学生的兴趣满足和特长发挥,为学生的个性化提供条件。

通过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国家规定高中学生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选修课至少获得6学分,总计达到122个学分方可毕业。

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包括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共23个必修学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综合实践课程具有综合性、生成性、自主性、实践性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高中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第七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它包括以下含义:(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活动。(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

教学与教育的联系和区别: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了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与智育的联系和区别: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践,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通过教学可以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精神财富,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能够将德育、智育、美

23

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并在传递知识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既是由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甚至忽略其他工作,而应当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所谓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系统;它是组织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基本技能则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 能;技能通过多次操作,可以发展成为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智力是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能力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高级形式,而且也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体现。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教学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体力。所谓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诸方面的认识,而且教学本身也具有教育性。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历史上关于教学过程的观点有:(1)孔子:“学”“思”“行”。(2)《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昆体良:“模仿、理论、练习”。(4)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席勒:“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即五段教学法。(5)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24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区分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的标准是活动的主体作用于活动的客体,有没有引起客体的变化。如果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作用于客体,引起了客体的变化,即改造了客体,这种活动就是实践活动;如果主体作用于客体没有引起客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却是主体自身,这样的活动就是认知活动。因此,教师教的活动是实践活动,教师学的活动是认识活动。

教学过程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教和学),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作为认识过程的特殊性表现为:(1)间接性和简捷性。通过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可以减少探索的实践,避免探索的弯路,尽快地掌握人类的文化精华。(2)交往性与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活动同时具有实践的性质。(3)教育性与发展性。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同时伴随着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4)引导性与指导性。学生具有不成熟性,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才能达到认识目的。

三、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规律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1)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间接经验。这是学校教育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其主要特点是把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简约化、洁净化、系统化、心理化,组成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避免人类在认识发展中经历的错误与曲折。(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主。教学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有的感性认识和亲身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既要防止过分强调系统知识传授,又要防止过分重视学生个人的经验积累。

2.掌握知识与爱展智力相结合形式教育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洛克和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

25

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是则无关紧要的。实质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塞,实质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实际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于一般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

最早阐述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的关系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形成品德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问题是教育史上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以教师中心为典型特征的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的主动作用;以儿童中心为典型特征的现代教育则强调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降低了教师地位,弱化了教师的作用。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主要表现在:(1)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具有主导作用。第一,教师主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教师影响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主动作用,表现在:第一,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第二,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的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独立性、创造性。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历史赋予的培养人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作用。

四、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具体可分为:

1.引发学习动机这是教学的起始阶段。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往往眼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动学生的

26

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就是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

4.运用知识

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通过联系或有组织的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检查知识

检查学习的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是人们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古代《学记》中就总结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等教学的宝贵经验。夸美纽斯总结“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五大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以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性原则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的,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手段。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选用直观教具。(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学中的直观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 以起直观的作用。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

27

感性知识,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说的启发式教学。

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即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能动认识过程。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就是知识的巩固问题。 巩固性原则反映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及学生的认识规律,基本要求是: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即指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反映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和知识的逻辑性特点。它的基本要求是:(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宋朝朱嘉把孔子的教学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原则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决定的。基本要求是:(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

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

28

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由人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决定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一)选择与运用扩主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每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而定。如传授新知识的课,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课;而复习巩固知识的课,则可采用练习法。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如科学艺术等课教师经常采用演示法、实验法与实践法。

(3)学生年龄特征。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其知识准备程度和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也不相同,因此,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有些教学方法需要的较长的时间,有些方法对教学设备的要求较高,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确保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的具体方式有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或事件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和论证概念原理规律和公式;讲演则是教师向学生系统全面地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讲授法的优点是:对教师而言,容易控制所要传递的内容,在传递什么,传递多少以及怎样传递上,教师有较大自主性;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

29

统的科学知识。因此讲授法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其他教学法都要与之配合的方法。讲授法的不足是:如果运用不当,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注意启发诱导;第二,认真组织教学内容;第三,讲究语言艺术;第四,要组织学生听讲。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为:第一,做好提问准备;第二,要善于启发诱导;第三,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第二,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第三,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及其他课外读物,以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第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第三,加强评价和辅导;第四,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5.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有:第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第二,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第三,讲究演示的方法。

正确运用教具是有效演示的关键。 6.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对实际事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参观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做好参观的准备;第二,参观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第三,参观后及时总结。

30

7.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练习法基本要求是:第一,精心设计学生的实践活动;第二,及时指导学生的练习;第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8.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发生和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实验法基本要求有:第一,做好实验的准备;第二,做好实验的组织和指导; 第三,做好实验小结。 9.实习法

实习法又称实习作业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实习法基本要求是:第一,做好实习的准备;第二,做好实习指导;第三,做好实习总结。

第四节 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基本环节

一、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和特朗普制。

1.个别教学制

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它是与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的优点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2.班级授课制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或掌握知识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为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

3.分组教学制

31

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它的主要类型有能力分组、作业分组、学科分组等。分组教学制的优点是比班级授课制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缺点是不利 的形成。

4.道尔顿制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道尔顿制的优点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缺点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5.特朗普制

美国教育家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是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小班是把大班的学生分为20人左右的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特普朗制具有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也有个别教学的长处,但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二、班级授课刽的特殊组织形式与辅助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或掌握知识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为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不足:(1)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

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现场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坏节

32

于学生团队精神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

(一)备课

1.备好课需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钻研教材;第二,了解学生;第三,设计教法,即“三备”。

2.备好课还需写好三种计划:第一,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第二,单元计划;第三,课时计划,即教案。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1)目标准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组织有效。(5)体验积极。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课外作业的形式基本的形式有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问答、各种书面作业、各种实际作业。

2.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第一,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第二,作业的分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第三,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3.及时批改课外作业

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并且在批改后注意讲评。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课外辅导内容有解答学生疑难问题、给困难生补习、给尖子生指导等。课外辅导的方式主要有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两种。

提高课外辅导的质量,教师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2)要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使学生有问题可问。 (4)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 (五)教学评价

1.定义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33

2.分类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 价。(1)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的评价。(2)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3)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作出鉴定。

根据评价对象,可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分析和评价。学生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和评价。

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

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基本内容,它是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主要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测验法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测验有口试、笔试、操作测验法等,其中笔试是考核、测定学习成绩的基本方法。根据测验题目的性质,可以将测验划分为论文测验法、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标准化测验类型。测验的效果取决于测验题目的质量,衡量测验题目质量的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分为考查和考试。考查一般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的一种经常的、小规模或个别的检查与评定。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等。考试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的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检查与评定。考查与考试的结果一般都量化为分数显示出来。为对学生考查和考试的成绩准确地评分,就必须熟练掌握评分标准和记分法。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

34

第八章 德育

第一章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二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构成

德育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成。道德教育是关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和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教育,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

政治教育是关于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它与一个国家现实的政治及其发展趋向直接相关。

思想教育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思想观点的教育,以个体的价值认知为核心,其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法制教育是关于法律、纪律民主、法制的意识与观念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特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

德育的五个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一方面,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内容和任务;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作用。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它们共同塑造完整、健全的新人。

三、德育的特点 1.社会性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德育具有阶级性。 2.历史性

德育的历史性是指德育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表现在学校德育的目标、原

35

则、内容和方法等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3.相对独立性

德育相对独立性指不同时期的德育有一定的继承性,不同民族乃至国家的德育有一定的共同性。

四、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渠道。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青少年时期是思想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通过德育促进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可为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方向和保证。

五、德育目标与内容 1.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2.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3.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

(1)爱国主义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3)社会主义教育。(4)理想教育。(5)道德教育。(6)劳动教育。(7)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8)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4.高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

36

(1)爱国主义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4)理想教育。(5)道德教育。(6)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7)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教育。(8)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与德育原则

一、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二)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德育只有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青少年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区别: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青少年品德进行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对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并依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青少年的品德,不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品德形成过程是青少年的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

(三)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活动的中介。

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四)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就是知、情、意、

37

行交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品德的发展。其中知是前提和基础,它可以使学生在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行动;情意因素是在知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行使大的思想品德的外部表象,是衡量学生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①要注意全面性。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②要注意多端性。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相应的要素进行教育。③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有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学生的思是在接受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影响中形成的。学生接受影响的过程是在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2)德育过程要善于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要:①组织各种活动和交往。②要加强指导和引导。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之间构成矛盾,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往往就是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转化。学生思想品德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构成内部矛盾,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诸因素之间的矛盾构成外部矛盾。

(2)德育过程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

首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其次,协调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4.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1)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赖以形成的内部因素,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德育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外在的教育,引发学生内在的发展需求,经过学生的认识和实践,把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具有自我

38

教育能力,能独立自主地待人接物的社会成员。

自我教育的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一般是从自我中心发展阶段,到“他律”阶段,再到“自律阶段”。

要遵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会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吸收外在的教育因素,促进自身的品德发展。

二、德育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确定的,是我国长期德育工作的经验总结。

贯彻导向性原则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品德形成规律确立的。

贯彻疏导原则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是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马卡连柯曾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们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表示出对于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方面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示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

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型教师关系,反映了对学生的正确理解。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39

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德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由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决定的。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要统一学习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以确保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五)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是由学生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规律决定的。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第三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实施的渠道或形式。

德育的途径有:(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

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二、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中学德育的主要方法有:

1.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两种。 (1)语言说服法

语言说服法是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向学生讲述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的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

40

运用语言说服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针对性。任何形式的说服教育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因而活动之前要明确目的,围绕目的进行。切忌空洞无物,废话连篇。②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因而各种形式的教育都应该深入浅出。③引导总结。各种活动结束 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2)事实说服法

事实说服法是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

运用事实说服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目的,制定计划。事先做好思想动员,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同时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做好组织工作。②做好充分准备。对于被参观、访问、调查的对象必须认真选择,事先联系,让接待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活动目的做好接待的准备。③加强指导。在活动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免活动流于形式。④做好总结工作。活动结束后,要指导学生做好总结。可以采用座谈、记日记、写作文、写调查报告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

2.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其主要形式有:以教师自身的美、环境美、情景美和艺术美来感染和熏陶学生。

运用情感陶冶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修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和最易被模仿的对象。为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高尚的品质、完美的人格、高雅的气质、健康的性格和高超的能力。②创建良好的环境。教育者应选择优美的情景和典型的艺术形式,营造健康的氛围,来熏陶和感染学生。③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对高尚人格、美好事物的追求,引导学生发现美,特别要引导学

3.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实际锻炼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常规训练;二是实践锻炼。 (1)常规训练

41

生参与到美好情景的创造之中。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经常性的行为练习,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常规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学生守则训练、课堂常规训练、卫生常规训练、礼貌常规训练等。

运用常规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②使学生明确常规的内容、要求和意义。③坚持不懈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2)实践锻炼

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实践锻炼的形式很多,主要有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等。其中学习活动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的锻炼方式。通过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如责任心、义务感、主动精神、创造精神以及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等;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按时作息、及时作业、认真昕课、仔细研究等。

运用实践锻炼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目的明确,计划周密。②生动活泼,灵活多样。③以学为主,加强指导。④持之以恒,随时总结。

4.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榜样,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能把真实的思想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同时,青少年又极善于模仿。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等。

运用榜样示范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使学生了解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理解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及其成因。②指导学生明确学习榜样的什么,怎样学习。③狠抓落实。学习榜样的关键是落实到行动上。要开展必要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榜样与自己的思想行为联系起来,落实到行动上。

5.评比竞赛法

评比竞赛法是教育者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运用评比、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方法。竞争心理即人的争强好胜心理,它在人与人的比较中体现出来。竞争心理,人皆有之,青少年的竞争心理更为外露,情感体验更为强烈。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评比、竞赛形式正确引导学生的竞争心理,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积极性。

运用评比竞赛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建立良好的评比竞赛的氛围和环境。②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③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评比竞赛。

6.奖励与惩罚法奖励与惩罚法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

42

引起学生愉快或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

(1)奖励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的体验,进而强化学生的健康品德和优良行为的方法。

奖励的方法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其形式有三种:一是赞许,这是对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行为的赞同和肯定;二是表扬,这是对学生的良好的品德和正确行为的较为正式的评价,分口头表扬和书面表扬、对集体的表扬和对个体的表扬等;三是奖赏,这是对学生较为突出的表现的奖励,如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齐鲁好少年”等。

(2)惩罚

是通过对学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为进行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内疚、悔恨的体验,进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合理的惩罚能引起学生的痛苦体验和认真反思;有助于学生及时终止和纠正自己的不良品德和行为。

惩罚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否定,这是对学生不太严重的行为的制止和纠正;二是批评,这是对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的较为正式的否定评价,分口头批评和书面批评、对集体的批评和对个体的批评等;三是处罚,这是对学生较为严重错误的惩罚。

运用奖励与处罚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②目的明确,具体有度。③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④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第四节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

当代较有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大体上说,认知模式(皮亚杰、柯尔伯格)重知、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重情、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重行。

一、认知棋式

道德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道德教育应该奉行发展性原则。这一原则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赞成学生认知失衡,

43

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二、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所创立。 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4)教育即学会关心。

三、社会模仿模式

社会模仿模式主要由美国班杜拉创立。

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刺激一反应。(S一R)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的过程,“S-R”说既不能说明新行为的产生,也无法解释人的完整行为和复杂行为系统的完整模式,更不能说明学习后要延续时间行为才会出现等问题。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认为人类不必事事经过直接反应,亲身体验强化,而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第五节 我国中学德育改革

一、当前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背景

面对国际国内形式的深刻变化,我国中学德育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1)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中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中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中学生的影响不能低估。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中学生的成长带

44

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3)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腐蚀中学生的心灵。与此同时,腐朽没落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了中学生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中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二、当箭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中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中学德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德育经费不到位,德育活动为升学让路。

(2)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

在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在具体的设置上往往脱离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搞一刀切。

(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

德育内容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以内化。

(4)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长期以来德育仅仅局限于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原则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情、意及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道德灌输成了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方法。

(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1)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2)确立符合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4)积极改进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和形式。

(5)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6)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45

第九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概述

一、班级

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

班级的地位和作用:

(1)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2)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因此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16世纪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英国出现了导生制,即“倍尔一兰喀斯特制”,创立人为英国牧师倍尔和教师兰喀斯特。

中国采取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是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其后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二、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班级管理的功能:

(1)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2)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46

《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规定了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职责作了如下规定: (1)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2)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3)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4)关心学生课外生活。 (5)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

(6)负责联系、组织和协调科任教师。 (7)做好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奖励工作。 (8)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

(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是这个集体的灵魂。 (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首席实施者。

(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教育部于2006年6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同年8月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过程和原则

一、班级管理的过程

班级管理过程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班级管理计划是指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目标及相应活动方案的设计和谋划。班级管理计划的内容:(1)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2)具体工作目标的确立。

(3)具体工作的安排。

班主任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步骤:

(1)明确教育目标的要求,认识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

47

(2)分析班级情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需求。

(3)构思班级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包括活动的目的、名称、内容、主题、形式、方法、时间、地点和需要的器材等。

(4)就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交全体学生或班干部讨论,由学生参与制定计划,确定班级活动计划的思路。

(5)将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写成文字,并予以公布。

班级管理计划的表述形式大体上有两种:文字表述和表格表述。文字表述形式的班级管理计划包括标题、内容和落款三个组成部分。表格表述与文字表述形式一样,但第二部分用表格来呈现。

组织实施就是围绕班级管理计划的目标,建立组织系统,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以实现高效运行的活动。

班级管理中的组织实施主要包括:(1)机构建设与任务落实。根据需要建立班委、队委、小组、值日分队等机构,把任务层层分解下去,保证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2)人员安排与指导教育。用人上要求,一是用人之长,锻炼为主,二是分工负责,团结协作。(3)行为协调与工作控制。遇过协调人员关系与力量关系,纠正人员行为实现。

评价是班主任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班级工作进行状态确定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具有鉴定、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的中心内容是对学生发展的操行评定。

评价的基本要求是明确评价标准(要具有计划性、及时性和多元性)和要运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评价。

操行评定是按一定标准,以等级和评语等形式,定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和文体活动等方面表现作出的评价。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1)动员与准备。动员与准备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班主任要向学生讲明评定的目的、标准、方法和过程,使学生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二是制定评定的指标体系;三是准备好各种材料。(2)操行评定的具体操作。操行评定主要通过学生自评、集体互评、班主任评定等三种途径实现。其中班主任的评价是学生操行评定的最终结果。(3)评定结果的分析处理。评定结果一般以两种相互联系的形式表示:一是以等级形式表示,将学生操行划分成四个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二是以操行评语的形式表示,这是一种对学生进行的综合性的定性总结。(4)评定谈话。评定谈话是在得出评定结果后,对学生进行的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这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的良好机会,也是教育学生的难得机会。(5)写好操行评语。操

48

行评语是班主任在操行评定的基础上对学生操行形成的评价性语言。一则好的操行评语应符合客观公正、突出个性、鼓励为主、语言准确的要求。

二、班级管理原则

班级管理的原则是根据班级管理规律和实践经验制定的,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必须按照班级管理的规律开展班

级教育和管理工作。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人一人一人”关系,即班主任通过做人的工作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要求班主任做到:①了解和研究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②了解和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规律。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民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发扬民主,吸收学生相关人员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坚持这一原则,不仅能够培养现代人所需要的品质,而且能激发学生及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贯彻这一原则班主任要做到: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③吸收学生及相关人员参与班级管理。

(3)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使学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中成长。班级管理活动只有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才能真正有效,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人翁意识的人才。贯彻这一原则要求班主任要做到:①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②健全学生的自我管理组织机构。③选拔和培养自我管理的骨干。④建立健全自我管理规章制度。⑤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教育资源合理地配置,实现整体优化效应。整体性原则是现代系统原理的反映。贯彻这一原则要求班主任做到:①树立全局观念。②协调各种因素,保证学生的成长。③分工协作i统二指挥。

三、班级管理的原则

班级管理的模式主要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等。 (1)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3)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

49

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第三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建设班集体并通过班集体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此外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学习和生活指导,召开班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一、建设施集体

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的特征是:(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的作用:(1)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要求做到:(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前进的导向和动力。确定班级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有:①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②要把“明天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③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商量来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④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实际情况。(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班级积极分子是开展班级活动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培养积极分子的基本要求有:①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②班主任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3)形成良好班风。班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班风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强大而又无形的约束力,影响着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要求是:①确立班风目标。②培养正确舆论。③强化行为训练。④加强榜样示范。(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一个班级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计划、办法的总和。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认真讨论,科学合理;严肃慎重,相对稳定;反复学习,坚决执行;教育为主,不断完善。(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对班级例行问题进行的程序化管理。基本要求有:①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su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