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4-06-15 03: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课题的提出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标准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得先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开遍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把课堂变成让学生资助发展的,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是课改在具体教学行为中的体现。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管教不管学,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单一,学习效率低下,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现象较为突出,就我校而言,初中生厌学现象严重,学校开展的教科研活动也“研教”的多,“研学”的少,也有一些教师曾开展了指导学习的尝试,试图教会学生学习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但个体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合力,而且教师在学习指导活动中往往缺乏理论指导,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创新等要素缺乏研究,在思想观念上尚未摆脱接受式学习的束缚,在行为上表现为随意性,因此效果不太明显。

为提高广大教师的导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乐学、善学、要学、会学,我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学习方式的试验研究与实践。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核心概念。学习方式即学生学习的行为、习惯、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用什么样的方式他们应该拥有学习的选择权,决定权,和主动权,学习应该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应该努力尽到学习的责任,但学习方式也需要教师的教与引导。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来引导,使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历练自己的学力。其次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需要和动机,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自身发出”而不是靠外力推动而行,形成强烈的内驱力,使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具有刻苦拼搏的精神。即让学生乐学、善学、要学、会学。同时改革学生学习方式也旨在提高广大教师的导学水平,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2、课题界定。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应以学生为本,探索帮助学生实现“学会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

1、目标: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观念,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由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学习、由单一接受式向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2、内容:开展中学生创新思维机制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开展学习指导的研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构建”。

① 开展强化学生学习修养的研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要学”。 ②开展基本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学”。

③开展优化学习方式、学习手段与学习途径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依据自身实际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品质。

④开展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使学生“善学”。

⑤中学生学习检测的方法、途径、检测结果和利用。构建“主动、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师生互动”,促进“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思路: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校教学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究相结合,实验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过程:

1、准备阶段(07.2-07.3)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执行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07.4-07.6,07.9-07.10),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分期举办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3、总结阶段(07.11-08.3)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通过研究制度出改进教学行为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提升教学品质,优化教学过程。 2、调查法。 3、经验总结法。

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或资料能者或直接运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5、案例研究法。一是研究教师个人教学行为案例,埂研究一些能够体现师生协作或教师团队协作的教学行为改进的课例,有针对性地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 五、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目标,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校学生的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学习手段与学习途径,促进学生由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学习,由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探究中学生的学习机制和不同阶段的学习心理,提示中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中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方式。

(3)学生学习方式改进的过程,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校本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

(4)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所在。 2、创新之处:

(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促使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新课改精神。 (2)从学生学习现状出发,研究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体现了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

(3)把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置于教改的过程,满足了师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学习模式的探索。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条件:

1、教学设备齐全,教风严谨,学风浓厚。我校是一所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初级中学,长期的办学经验,严谨的教学风气,浓厚的学习文化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底蕴,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先后通过省示范初中、市德育先进学校的验收,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和优良校风的形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营造了良好的学校环境。

2、经验积累丰富。近年来,我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如《农村初级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的研究》,语文组《研究性写作》等课题已获得良好的研究成果,已通过市级课题结题验收,积累了大量研究经验,同时也培养了一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3、课题研究师资队伍优秀。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来自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学科,而且多数都是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教学经验丰富,教研能力强,他们先后参与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我们为开展“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是可能的,可行的,通过我们的努力是能取得丰硕成果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sc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