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算之路

更新时间:2024-05-23 05: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的精算之路

我2002年9月开始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学习汽车发动机。

上大一的时候和几个会计,经管专业的住同一个宿舍,当时正流行考注册会计师,所以无论是学会计的,还是学经管的,但凡是和经济沾边的,抑或是把杆子大不着的都争先恐后的报考注会,本人所在的学校就有一个学材料的第一次考注会报了两门,但是都没过,后来却只用了两次就全部通过,而一时成为坊间佳话。所以宿舍里,每天聊得最多的,除了女人就是注会。大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没多久,往常一样,学会计的又在谈论注会了,不知道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还是想显示自己见识广博,一个学经管的哥们发话了,“靠,注会有什么了不起的,NB人都考精算师了。”并且还说了,“精算师很难考,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一共考9门,其中8门考的都是数学;但是薪水也很高,年薪几十万,全中国都没几个人(2003年的时候确实没多少人,即使是中国精算师)”。这便是我第一次接触“精算师”的概念,是时2003年6月。“薪水高”这几个字无疑会触动很多人的神经,更何况对于像我这样一个自认为高等数学学的还可以的人呢。老实说,当时萌发了考精算师的想法,但是没有下定决心,因为我也怀疑自己的能力。我记得当天晚上就上网查了与精算师相关的信息,诸如:

1. 什么是精算师?精算师能做什么?

2. 考精算师有多难?

3. 考精算师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4. 考精算师需要考多少门? 5. 精算师的待遇? 6. 准精算师考试的大纲?

7. 精算师在中国是多么的稀缺?中国精算师到目前为止(2003年)只有42人。

8. 什么精算师是金领中的金领?

还有别人考准精算师的历程,说一般需要4-5年,花个7,8年的也大有人在,2-3年能通过的很少见等等。

我把准精算师考试大纲打印了出来,厚厚的几十页,因为当时对经济,保险一窍不通,所以只仔细看了下数学基础I,数学基础II的大纲,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针对自己的专业,本科数学都学过的就不说了,简单的说一下没学过的吧:运筹学,高等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当然我只是列出了教科书的名字而没有具体到大纲中的每个考点,更何况还有后面更多的保险,经济方面的东西,所以当时就吓得个半傻!!第一反应就是:靠,能考过这个东西的人,可真是NB人啊,我可能没有这个本事,我几乎已经产生放弃做这件事情的想法。我做事习惯于,在做之前,会基于一些现状评估否有能力去做这件事。2,3个月过去了,可是“金领中的金领”这几个字一直萦绕于心,我知我心不甘,于

是我比较仔细的去考察了当时已过的一些准精算师,精算师背景,发现也不都是名校出身,也不都是学数学,保险,经济等出身;并且了解到傅安平用了2年时间通过准精算师考试,是迄今(到2003年)最快的。这件事使我对考精算师的难度进行了重新评估,做了一个决定,既然别人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如果人笨,顶多多考几次,即使花上10年,也要把这个证考出来(现在回想起来,多傻啊,如果真用10年,那黄瓜菜不是凉了,估计早都已成冰;事物在不断的发展,随时搞清楚周围的状况很重要)。之后的几天,我上网查到了相关的教材,在威海那个小地方,几经波折,才买到4本蓝色封面教材,也就是很多人都用得,南开大学出版的,当时国内考准精算师唯一的考试用书。这时已是2003年底。

由于本专业的课程是比较多的,还要考英语6级,计算机二级。加之课余时间还得打工挣生活费,所以从2004年初,到2006年6月毕业,这段时间里,根本没时间看准精算师考试教材,唯一做的是整理了一下数学基础I,数学基础II里的知识点。 2006年7月,我以比较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进入了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一家汽车公司,做整车控制策略开发。进了公司后才发觉,上海是如何的人才济济了,大的不说,简单地说说我所在小组的人才构成吧(现在),一个美国10年博士大海龟, 一个清华大学的本硕博,5个同济的博士,一个北理工博士,共8个

博士;2个清华大学的本硕,一个上交大的硕士,共3个硕士;我很不幸的成了这个小组里唯一的一个本科生,太不幸了。

2006年底,工作已经半年了。一天下班后,在路上我对一起住的同事说,“我怎么发觉生活没有意义了呢”,他听后,只是笑。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笑,但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考精算师的决定一直不曾改变。于是07春节我没回家,开始准备精算师考试了,这时是2007年2月左右。因为这个时候距准精算师春季考试只有2个月,所以我没有参加春季考试,而是计划参加秋季考试。

从2007年2月之后我一直在准备如下几门课,

数学基础I,数学基础II,利息理论,风险理论,生命表构造,寿险精算数学, 非寿险精算数学及实务。

2007年9月,我终于参加了第一次考试,我一共参考了上面准备的7门课。

2007年12月,成绩出来了,我通过了如下6门科:

数学基础I,数学基础II,利息理论,风险理论,生命表构造,寿险精算数学

其中非寿险精算数学及实务没有通过的原因主要是用错了教材,这也是考试后偶然发现一份最新的考纲才发现的。

我想说的是,我第一次报考7门,通过6门,不是因为我聪明,而是因为我比较讲究方法。我将在学这7门课时候的心得,知识点的本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些典型问题的处理方法全都整理成了电子文档,并且打印出来了;其中涉及到的公式就用了整整一个文件夹的A4纸。并且做了这7科的所有课后习题。

所谓勤能补拙,我自知愚钝,平时不敢太懒惰,尤其是邻近考试的1.5个月里,每天6:30起床,晚上12:30睡觉,有时凌晨1:00,除了工作就是计算。

经过这次考试我充分体会了“勤奋+方法=成功”这一至理名言。

2008年4月,我参考了剩下的3门:非寿险精算数学及实务,寿险精算实务,综合经济基础。这次3门都没过,也没什么好说的,寿险精算实务根本没准备,综合经济基础中的财会部分也没准备,非寿险精算数学及实务考了5分(按10分制计算),原因很简单,30分(按100分计算)的再保险基本一分都没得,考前没得到最新的考试大纲,我觉得整个考试过程中,非寿险精算数学及实务是最怨的,本应一开始就过的,却到了最后才过。

这次考试之后发生了一些心理上的转变,不是因为考试没通过,也不是因为考试难,所以想放弃考试;而是在网上考到一片“关于精算就业”的文章,文章的大意说:媒体把精算师的需求量夸大了(未来十年,短缺5000人),其实现在如果不是科班(保险,精算,经济,数学)出身的人,如果没有相关工作背景,即使拿到了“准精算师证“,找一份对口的工作(比如:准精算师,精算助理岗)也是很难的。因为这篇文章,我一度心灰意冷,因为前途茫茫啊,我所做的是为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而照文章所说,这很可能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换句话说,你的努力和奋斗很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所有的考试科目已经通过了大半,如果我不把它考完,那对自己不是一个交代,这不是我的做事风格;我深知,如果就此罢手,那么失败者的阴影将会永远烙在我心上,注定将成为永远的遗憾!!现在想来才发觉人的本性永远都是这样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山看,那山永远比较高。

我不能中途放弃,重燃战火,我决意认真准备。2008年9月,再次参考非寿险精算数学及实务,寿险精算实务,综合经济基础这3门课。2008年11月,成绩出来了,完全通过,并且综合经济基础考了8分的好成绩,至此,我完全通过了准精算师考试的

全部9门课程。

如果按参考次数算:我3次参考通过准精算师考试

如果按时间算:我从2007.9月开始到2008.9月全部通过只用了1年的时间。

如果加上07年上半年的准备时间,那么用了1.5年。

考试通过了,2009年3月16日,我在复旦大学领取了“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证书”。

因为我不是科班出生,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所以,从2008年9月份考试结束后,我就开始阅读大量经济学发展史过程中开宗立派人物的著作;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沉淀一些背景知识。

从2008年11月,我获知已通过全部考试之后,就是开始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工作(目标主要是准精算师岗,或是精算助理之类的岗位),投简历。经过几个月的寻觅,几次面试后,我终于搞清楚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考精算师不是最难的,拿到证书后找一个相关的工作岗位才是最难的”。

在经过一些列找工作的波折之后,我对一个好朋友感叹道:“如果当初我知道精算师这个职业,而没有决定去考试,我不后悔,

因为这是我自己没有信心;如果考试了,却没有通过,我不后悔,因为这是我自己没有能力;可是我现在已经通过了考试,但却找不到一份对口的工作,我不服气,我心有不甘”。现在想想,这种抱怨,还真***傻,其实中国不只不缺人,而且不缺人才。相比之下,我想我们还是很菜的。

这就是我的精算之路!!

止笔以前,我想告知将要考,抑或是正在考试之路上挣扎的同仁们,我的遭遇并不是个案,还有很多;如果你不是科班出生的,那么你要认真思考一下了,适可而止是另外一种勇气 ——这是本文最主要的目的,否则我都不想写。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也可以共同探讨(QQ:771507109)。认清社会的需求,在供给饱和以前达到它,否则还是那句老话,你的努力和奋斗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明天是2009年9月16日,距拿到“中国准精算师”证书整整半年了,以此文为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s5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