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4-07-05 20: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将自主创业作为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坚定决心。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有益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各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模式特色各异,就目前各地方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模式来看,比较典型的可归纳为三种:政府主导型、市场拉动型、混合型[1]。政府主导型的特点是:政府出资,设立扶持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天使基金”,利用高等学校的高科技园区,建设大学生或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经过对创业项目的审定评估,筛选出孵化项目,入住基地(园区),给予使用场地的优惠,并且给予如工商注册、财务管理、经营、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专业辅导。一般孵化期是两年,之后出园区。孵化成功的退还“天使基金”,不成功者,不需要退还。如上海市和辽宁省高校。市场拉动型是相对政府主导型而言的。其特点是政府以创造和优化社会创业环境为工作重点,放手高等学校和大学生,各自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市场环境因素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拉动力,如浙江省高校。混合型

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运用。一方面地方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另一方面又充分地利用社会市场因素的拉动作用促进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如广东省高校。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很低

据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2%,与2008届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0%相比,略有上升,与2007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2%持平。而在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高达20%-23%[2]。 2、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技术成分不高

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技术成分不高,主要集中在销售行业和个人服务,据统计仅零售、批发商业就占到了约40%。在排前五位的行业中,创新水平相对较高的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 业[2]。

3、大学生创业地多半在家乡

2009届大学毕业生在家乡本省创业的占3/4,其中在外省读大学后返回家乡创业的是14%;在家乡省以外创业的占1/4,其中留在读书所在地创业的是6%[2]。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毕业生能够得到家人、亲戚朋友更多的创业支持,为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大学生创业的有利因素 1、国家的政策支持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各项有力优惠政策。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对毕业两年内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3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并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关于实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按规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规定对于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各级政府要提供免费劳动保障和人事代理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落实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等等。 2、高校的创业指导

近年来,高校在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高校在重视就业指导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创业教育,通过开设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课程,教会大学生熟悉取得经营资格的程序和筹措资金的渠道,了解经营方面的经验和原则,尽早为今后创

业做好准备。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例如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间接创业实践机会, 通过课余在外的兼职打工、试举办创意项目活动、试办公司、试申请专利权等多种方式,将学生置于创业现实中,亲身体验创业过程,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3、大学生的自身优势

大学生创业有着自身的优势:第一,大学生是一个具有丰富知识水平的特殊群体且有较高层次的技术能力。第二,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敢想敢做、对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去做。第三,大学生有创新精神, 接受新鲜事物快,对传统观点和传统行业具有挑战的信心和欲望。

三、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不利因素 1.政府政策因素分析

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对鼓励、支持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发布政策文件的部门权责不清,多头管理,再加上这些政策措施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严重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 2.学校环境分析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是校园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风格,具有自动、自发、约束和激励功能。各级各类学校虽然组织了各种与创业相关的活动也设置了一些创业课程的,对大学生创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大学

校园的创业文化氛围还远未形成,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流于形式。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业行为。

3. 大学生的自身劣势分析

大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也有闯劲,但他们涉世未深,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在产品或服务开发、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甚少,对商业规则也不了解,难以准确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而经验的缺乏又必然会导致对潜在风险的忽视和对退出机制设计的缺失。同时,高校的科研成果大多是基础研究的产物,与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能够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成果较少,因此,很难在技术创新行业有所突破。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政策建议

1.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率低主要的原因:一是缺少创业资本。二是普遍没有自主创业的思想准备。三是缺乏创业扶持机制。因此,政府应牵头,积极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在落实现有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的同时,各地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构建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体系;国家可以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进一步搭建信用平台和融资平台,为大学生、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其创办中小型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国家与地方政府可以共同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培训、实习基地、创业示范基地。通过强化

创业培训,切实培养其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良好风尚,营造崇尚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创业者放心创业、安心创业、舒心创业。

2.加强大学校园的创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它对于培养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健康的心理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因此,校园文化环境是重要的隐性课程,往往有正式课程达不到的教育效果。建设校园创业文化环境,要致力于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改善和创新;要利用好校园报刊、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使创业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创业典型;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引入创业课程,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提升其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让大学生形成创业光荣,创业至上的理念。 3.注重加强大学生自身创业实践的锻炼。大学生自身创业品性与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在认真学习相关创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养成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创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种创业实践活动,如开展体验教育、参加创业大赛、到企业实习、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等,走出校园,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来,做到学以致用。总之,就是要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并强化创业意识和创

业精神的养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s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