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试卷(5)

更新时间:2024-01-23 20:41:01 阅读量:3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徐州师范大学物理系《模拟电路》试卷库NO5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年 月 日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 分 一、填空或选择填空(10分)

1、 在某放大电路中,晶体管三个电极的电流如

图所示,由此可知:

(1)电极①、②、③分别为___________。

(2)?约为_______。(3)管子类型为_______。

2、 某晶体管的极限参数PCM=150mW,ICM=100mA,U(BR)CEO=30V,若其工作

电压UCE=10V,则工作电流不得超过_____mA; 若工作电压UCE=1V,则工作电流不得超过_____mA;若工作电流IC=1mA,则工作电压UCE不得超过_____V。

3、 乙类推挽功放电路的_____较高, 这种电路产生的特有的失真现象称为

___________, 为消除之,常采用________类推挽功放。

4、 相同的条件下,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比直接耦合放大电路_____,这

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图所示放大电路的直流负载线方程为

________, 交流负载线方程为_______。

6、 已知如图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和直流

负载线MN,交流负载线AB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该电路的直流电源电压VCC=_______, 静态电流ICQ=______, 管压降VCEQ=______, 集电极电阻RC=______,负载电阻RL=_____,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_______, 该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_______(取rbb??200?),最大不失真输出电AV压幅值Vom=_______,电路不失真时的最大基极电

流交流分量幅值Ib(max)=________, 最大输入电压幅值Vi(max)=_______.

1

二、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如图某放大电路的低频等效电路.

(1)求下限频率fL

(2)若中频电压增益为40dB,试画出低

频段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

2、 回答下列问题: (1)求图在静态时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

(2)若要实现串联电压反馈,Rf应接向何处?

(3)要实现串联电压负反馈,运放的输入端极性如何确定?求引入串联电压负反馈后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4)要实现并联电压负反馈,运放的输入端极性如何确定?

3、 如图所示电路是低频信号发生器中

的正弦波振荡电路。

(1)为了满足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请标出理想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

(2) 指出从理想集成运放的输出端引回T1、T2的级间反馈及其作用。

??1K?,Rt=1KΩ,要求(3)如果放大电路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并且已知R6?是发射极到地之间的等效电阻。R13在工作时滑动点在中央,R13阻值应选多大? R6

2

4、如图所示,设A1、A2为理想运放,稳压管DZ1、DZ2组成后的稳定电压为?10V 问:

(1)A1及R1、C组成什么电路?A2及R2、UREF组成什么电路?

(2)开关S合上后经过多少时间,u0由?10V变为?10V?设电容C的初始电压为零。

三、计算题(60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

?1??2?50,

UBE1?UBE2?0.7V,rbe1?rbe2?1K?,其他各参数如图所示。

(1)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计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2、OCL电路如图所示,设晶体管的饱和压降可以忽略。

(1) 若输入电压有效值Ui?12V,求输出功率P0、电源提供的功率PE以及两管的总

管耗PT;

(2) 如果输入信号增加到能提供最大不失真的功率输出,求最大输出功率Pom、电源此时提供的功率PE以及两管的总管耗PT;

3、用集成运放和模拟乘法器组成实现

f(x)?a0?a1x?a2x2?a3x3的运算电路。

3

4、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所示,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UZ=5.3V , 晶体管的UBE=0.7V , 电阻R1=R2=200?.(1)试说明电路的如下部分分别由哪些元器件构成:a.调整管、b. 放大环节、c.基准电压、d.取样环节 (2)当RW的滑动端在最下端时,U0=15V, 求RW的值; (3)若RW的滑动端移至最上端,问U0=?

4

答 案

一、填空或选择填空

1、 c ,e,b; 40 ;PNP 2、 15 ; 150 ; 30 。 3、 效率; 交越; 甲乙。

4、 小; 因为温漂是缓变化信号,电容器不能通过缓变化信号。

??RC//RL ? RL5、 vCE?VCC?iC?(R?RC) ; vCE?VCEQ?(iC?ICQ)RL6、 12V;3mA; 6V; 2K ; 4K; 100; -125; 4V; 30μA;32mV。

二、回答下列问题

1.(1)?1?C1(RS?Ri)?2?10?2s,?2?C2(RC?RL)?10.2?10?2s fL主要由?1决定,fL?1/2??1?8Hz。图5.17中,输出回路中?ibRC相当开路电压, RC相当内阻.

(2)在fL?80Hz时, ???180°;所以在fL?8Hz时???135°;在低于fL十倍频处,即fL?0.8Hz时,???90°;当0.8Hz?fL?80Hz区间,相频特性的斜率为?45/dec。

2.(1)静态时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即静态时差分对管VT1和VT2的集电极电位。IC1?IC2?IC3/2

oUR2?VCC?UEE15?15R2?6?6V

R1?R224?6UB3?UR2?UEE?6?15??9V UE3?UB3?UBE3??9?0.7??9.7V IC3?

5

UE3?UEE?9.7?15??1mA

Re35.3

IC1?IC2?0.5mA

UC1?UC2?VCC?IC1RC1?5V

(2)可以把差动放大电路看成运放A的输入级。输入

信号加在VT1的基极,要实现串联反馈,反馈信号必然要加在b2。所以要实现串联电压反馈,Rf应接向b2。

(3)既然是串联反馈,反馈和输入信号接到差放的两个输入端。要实现负反馈,必为同极性信号。差放输入端的瞬时极性见图中标号。根据串联反馈的要求,可确定b2的极性,由此可确定运放的输入端极性。

求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的闭环电压增益,可把差放和运放合为一个整体看待。为了保证获得运放标号的极性,b1相当同相输入端,b2相当反向输入端。为此该电路相当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所以电压增益为:Auuf?1?RfRb2

(4)为了获得并联反馈,Rf应接向b1。为了得到负反馈,经Rf反馈到b1的瞬时极性应为“—”,由此即可决定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的极性。 3.(1)此电路是RC文氏桥振荡器,串、并联RC网络是正反馈选频网络,R13、

?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网络。VT1作为源极跟随器,它的高输入电阻可基本消Rt到R6除对文氏桥的影响。根据瞬时极性法,设VT1的栅极为(+),源极为(+),VT2的集

?上的反馈电压的极性电极为(-),VT3的集电极为(-)。为了保证负反馈的实现,R6应为(+),所以,VT3集电极输出经R20加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

(2)通过作用是稳定输出电压幅度和电压增益,使输出的正弦波波形较好。 (3)在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下,级间负反馈系数为(R13阻值取一半)

F(?)??R61 级间的正反馈系数F(?)?,由F(?)?F(?)可求出

R3?Rt?13?R62R13?2k?。

4.(1)组成反相积分运算电路;A2成电压比较器电路。 (2)当u01下降为-2V以下时,u0变为-10V,故令 u01=?

6

Rut?40??2V R1CR3?R4三、计算题(60分)

(一) 1.计算静态工作点

7

(二) (三)

8

(四)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s3o.html

《模拟电路试卷(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