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更新时间:2023-08-29 17: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国家信息中心 祝宝良

一、宏观经济分析

1、宏观经济调控四大目标(短期需求管理)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经济目标。

物价和国际收支为稳定指标、经济和就业 为增长指标

实际经济增长围绕潜在经济增长波动,目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10%左右。

中国的四大经济指标组合:经济8-10%左右,CPI为3%左右,失业率5%左右。

2、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目标(中长期供给管理) 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 区域发展结构 收入分配 产业结构

需求(投资、消费、出口)结构

要素投入结构: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科技发展和管理落后、人力资本提升(教育、医疗、社会事业发展)。 经济主体结构:国有(垄断、市场准入等)、集体、私有、个体经济发展

3、主要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两大手段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

策、安全生产政策、社会政策

体制改革(价格、财税、金融、国有企业、政府管理、收入分配、农村改革、社会流域改革)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国债规模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为利率、货币供应量(M1, M2)。政策工具为,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基准利率、信贷规模控制、窗口指导 法律和行政手段

4、支出法GDP: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 投资:15%-25%

消费:实际零售额增长10-12%左右 进出口:保持一定顺差

5、生产法GDP :一、二、三产业总量和结构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左右

6、收入法GDP :居民收入、财政收入、企业利润 7、商品服务和资产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投资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住房价格、股市价格

8、总结:分析短期宏观经济,主要看:GDP、工业、能源(电力)、投资、零售额、出口、进口、企业利润、CPI、PPI、M1、M2、新增贷款。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9、我国经济发展的决策机制

二、统计数据分析

1、现价与不变价的转换 年度数据转换 季度数据转换 月度数据转换 2、经济增长速度 年度速度

季度同比、累积比、环比(季节调整问题) 月度同比、累积比、环比(季节调整问题) 3、经济增长贡献

贡献率指某一因素的贡献量(增量)与总贡献量(总增量)之比乘100%,指该因素的增长量占总增长量的比重。 贡献度是指某一因素的贡献率作为权数乘报告期总量的增速,通常表述拉动总量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研究结构性的变化

三、经济预测监测和预警 专家调查法 经济景气方法 回归分析法方法 计量经济模型方法 投入产出方法

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 组合预测

1、经济景气方法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不同经济

指标变化的时间差,将经济指标分为先行、一致、滞后指标,在此基础上构造先行、一致、滞后指数,用于监测、分析、判断经济景气的状况。

时间序列数据因素分解:时间序列四要素

为了及时、准确地把握经济周期波动,一般都采用月度或季度数据来进行分析和预测,而对于每个经济指标的月度或季度时间序列来说,都包含着四种变动要素:长期趋势要素(Trend)、循环要素(Cycle)、季节变动要素(Seasonal)和不规则要素(Irregular)。

长期趋势要素代表经济时间序列长期的趋势特性。循环要素是以数年为周期的一种周期性变动,它可能是一种景气变动,经济变动或其他周期变动。季节变动要素是每年重复出现的循环变动,以12个月或四个季度为周期的周期性影响,是由温度、降雨、年中的月份,节假日等引起的。不规则要素,其变动无规则可循,这类因素是由偶然发生的事故引起的,如:故障、罢工、意外事故、地震、水灾、恶劣气候、战争、法令更改、测定误差等。

在经济分析中,季节变动要素和不规则要素往往遮盖或混淆了经济发展中的客观变化,给研究和分析经济发展趋势和判断目前经济处于什么状态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在经济分析之前,将经济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剔除其中的季节变动要素和不规则要素。

时间序列数据因素分解的基本方法: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加法模型。

加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T+C+S+I

式中T、C、S和I均表现为绝对量。 乘法模型

乘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T×C × S × I 式中T表现为绝对量,C、S和I均表现为相对量。

按周期长度区分为四类 基钦周期(Joseph Kitch):持续时间大约为40个月。以库存调整为主。

朱格拉周期(Clement Juglar):9-10年的周期波动,以设备投资调整为主。

库兹涅茨周期(Simon Kuznets):15-25年(平均18年)的中长周期。以建筑业(房地产)调整为主。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Nikolai D. Kondratieff):50-60年的长期波动。以技术创新为主。

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

古典周期 (Classical Cycle) 又称古典循环,表现为经济时间序列 “绝对水平”本身的周期性波动。目前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景气指数仍基于古典循环的概念。

增长周期(Growth Cycle) 经济时间序列围绕一上升趋势而波动。在古典周期波动的概念中,将趋势要素与循环要素视为一体而不加分离。在增长周期波动中却是将趋势要素和循环要素相分离,把循环要素的变动看作是景气变动,即增长周期波动是循环要素的波动。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增长率周期(Growth

Rate Cycle)经济指标增长率随

时间而发生的波动。为了克服增长循环方法中趋势估计不够准确的难点,20世纪80年代,用增长率循环(Growth Rate Cycle)测度经济周期的方法被投入使用。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

四阶段划分。衰退、紧缩、复苏、扩张。四个阶段依据GDP的趋势值和峰谷划分。GDP从初峰回落到趋势值为衰退阶段,从趋势值降低到谷底为紧缩阶段,从谷底到趋势值为复苏阶段,从趋势值到峰值为扩张阶段。 两阶段划分。扩张阶段、衰退(收缩)阶段。 三阶段划分。衰退、复苏、扩张

经济周期波动的转折点

转折点是指经济时间序列的峰、谷日期。为了求出能反映经济周期波动的真正的的转折点需排除季节要素和不规则要素的干扰。 基准分法。从景气指标的基准出发,高于基准线的称为景气期(Business Boom),低于基准线称为萧条期(Business Depression)。 方向分法。从景气指标的变化方向出发,从谷到峰的期间称为扩张期(Expansion),从峰到谷的期间称为收缩期(Contraction),峰到谷或谷到峰的期间称为一个阶段,而两个相同转折点之间的期间称为周期。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定义

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s)。

先行指标是指在宏观经济波动达到高峰或低谷前,超前出现峰谷的指标。 一致指标(coincident Indicators)。 一致指标是指该指标达到峰谷的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基准日期的时间大致相同。

滞后指标(Lagging Indicators)。 滞后指标是指达到峰谷的时间晚于经济周期波动基准日期时间的指标。

◆国家信息中心月度经济景气指标

表1 经济月度景气指标

一 致 指 滞 后 指

先 行 指 标

标 标

1.狭义货币量 1. 工业增加值1.工业企业产M1 (可比价) 成品库存

2.社会消费品

2. 钢产量 2.发电量

零售总额

3. 沿海主要港3.固定资产投3.全国居民消口货物吞吐量 资总额 费价格指数 4. 商品房新开

4.财政收入

工面积

5.财政支出

6.工业企业产成

品资金占用(逆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转)

(注:以2000年的平均值为100,各指标均为同期比增长率序列,经季节调整并消除不规则因素)

◆先行和一致指数走势图

2、计量经济模型方法

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Project LINK 模型 生产函数方程

2009年政府预算内投资为9080亿元,假设在此基础上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财政支农资金增加2000亿元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供给导向计量经济模型

理论基础: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原理: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分析: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环境)、物质资本(由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形成)、劳动力、经济和社会体制(经济体制,如产权制度等)、科技进步和管理。

使用: 潜在生产能力测算、各种生产要素贡献分析 方法: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 AK L 1 0, 0

At: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是除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

我国的生产函数(1978-2005年)

ln(Y)= 3.45 +0. 0318*T + 0.4847*ln(K) +0.5153*ln(L)

t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1978-2008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9.8%中,资本贡献

59%,劳动力贡献9%,全要素生产率为32%。

四、经济分析中注意的问题 1、研究目标

2、发展和变化规律:各种经济理论

3、现状分析: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模型分析

4、影响因素分析:国际环境、国内环境、政策因素、外部冲击

5、未来判断:统计分析、模型分析等 6、结论和政策建议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目标和作用 1、出台一揽子计划的背景。(此次世界金融危机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我国经济环境比较)

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不同。亚洲金融危机只影响亚洲和少数几个国家不同,这次危机影响世界主要国家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不同。我国的贸易顺差不大。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出口限制基本取消,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我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面临长期调整。

国内新经济增长点不同。房地产调整和汽车消费减慢成为制约经济的新因素。制造业企业库存调整和企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

1998年前我国没有房地产和家用车市场。2000年后,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开始推动轿车进入家庭和住房体制改革,推动了2002-2007年经济快速发展

政府投资项目选择和投资乘数效应不同。1998年我国基础设施落后,急需建设许多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1998-2002年,6600亿元国债,投资基础设施,包括: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乡电网、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经济规模扩大,难以依靠政府投资持续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需转向民生支出和支持自主创新。

图: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1、投资乘数为1.2,低于1998年1.6基准储蓄利率由目前的2.25%降至0.25%的效果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调控原则: “扩需求、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 调控目标:经济增长速度8%左右、新增就业900万人、物价在4%左右、国际收支改善。

政策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政策措施: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3、具体政策 减税(费)

推行增值税转型(1233亿元)、出口退税、利息税、印花税、燃油税

减少各种行政性收费。共约5000-6000亿元。 增加中央预算投资

中央两年新增加投资11800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铁路6000亿,总投资5万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灾害重建。 增加财政支出和居民收入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提高粮食收购价0.11-0.13元/斤,约增加农民收入1000亿元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城镇低收入居民收入、离退休人员退休金、优抚对象标准约2000亿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M2增长17%

新增贷款规模增加5万亿以上。

4、产业政策: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业10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展好支柱产业,保护好骨干企业、重要产品和重要生产能力。

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原则

淘汰落后产能。以节能和环保为标准 推动产业重组。以市场为主导作用,企业重组撤离的外资企业等。

技术改造和自助创新。100家纺织出口企业占出口的20%。(中国轻工集团)

培育国内市场。产品下乡等 走出去战略

增加资源储备。国内收储等。 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贴息)、税收(出口退税等、增值税)

金融政策。信贷(出口信贷等)、基金(外贸基金)、证券(企业债、公司债、金融债、股票)、信用保险(首台套设备的风险保险机制和补偿机制)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产业政策。节能和环保标准。 价格政策。

5、作用

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有利于促进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就业,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能有效扩大投资,又能积极拉动消费。 6、效果

基准经济增长

如果不采取扩大中央政府投资规模等政策,贸易顺差和2008年基本持平,2009年经济增长可能仅为5%左右。 若贸易顺差减为一半,则经济增长仅为3.8%左右。

经济政策的作用

中央财政投资9080亿元,新增4875亿元,可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

增加的居民收入可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边际消费倾向0.7)

增值税转型和降低行政性收费可拉动经济增长速度1.2个百分点(60%用于投资) 政策完全发挥作用,则可提高经济增长率3.8各百分点,经济增长7.6%-8.8%。 考虑到企业利润下降、投资信心不足,高估了增值税转型和降低行政性收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如果减税无作用,可提高经济增长率2.6个点,实际经济增长在6.4%-7.6%左右。

中央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的综合影响和经济发展预测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指标

GDP 第一产 5.5 业 第二产 9.3 业 第三产 9.5 业 最终消 8.2 费 居 民 8.0 消费 资本形 9.8 成 固 定 资 本 形 9.2 成 17.2 出口 18.5 进口 城镇居 民人均 8.4 可支配 收入 农村居 8.0 民人均

绝对增速 影响 (百分点) (%) 20082009200820092010 9.0 8.8 0.2 3.8 1.2 3.0 0.0 0.4 0.2 9.3 0.3 4.4 1.3 9.4 0.2 3.9 1.0 8.6 0.2 3.4 1.7 8.0 0.2 3.2 1.2 10.0 10.5 0.4 5.8 1.8 0.0 0.0 0.0 0.0 2.0 0.2 3.8 1.2 8.4 0.2 3.3 1.1

6.0 0.2 2.8 1.6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二、2009年以来经济发展

1、经济刺激政策发挥作用,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经济底部基本确定 2008年11月开始货币、信贷大幅增加。信贷12月7700亿元、2008年1月为1.62万亿元、2月1.07万亿元、3月1.89万亿、4月5918亿、5月份6600多亿。广义和狭义货币快速增长

财政支出1-4月增长31.7%,高于预算增长22%的幅度 工业回稳:1-5月工业增长6.3%。3月为8.3%、4月为7.3%,5月为8.9%。

大规模库存调整基本结束。1-2月份,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下降27.2%以上。

投资明显反弹,1-5月投资增长32.9%,同期加快5.3个点,扣除价格因素(-1.2%),实际高出16个点。房地产投资增长7.8%。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消费基本稳定,1-5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实

际增长16.4%,同比加快3.7个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6个点。县及县以下增长16.6%。汽车、房地产明显回暖。 1-5月,汽车产销484万辆和496万辆,同比增长11.1%和14.3%。乘用车产销352万辆和366万辆,同比增长15.6%和21.2%;商用车产销132万辆和130万辆,同比增长0.6%和下降1.6%。(汽车进入三线城市、政策效应)

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6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5%。商品住宅销售增长26.7%,其中5月份增长51%。(刚性需求、政策效应、价格上涨预期(环比连续三个月上涨))

经济先行指标12月份开始企稳回升。 经理采购指数从2008年12月回升,2008年11月-2009年5月分别为38.8、41.2、45.3、49、52.4、53.5、53.1。 企业利润下降幅度放缓 股市、房地产价格回升,财富效应增强 (具有领先性) 石油、煤炭、有色金属、大豆等部分商品价格回稳 发电量和用电量提高,在2008年10-12月份别下降4%、9.6%和7.9%的情况下,2008年1-5月,发电量下降3.2%,其中3月下降1.1%、4月下降3.55%、5月下降2.7%。

2、经济开始复苏的证据尚不充分,仍处于低迷期(我国经济往往筑底快、回升慢)

投资主要靠政府推动:货币大量投放和中央财政支出,国有及国有控股占总投资的4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s2i.html

Top